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孝昌縣 : 高郵市 : 慈溪市 [顯示全部] > 周巷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周巷鎮:面積75.4 9.45 63301872 環城北路428號
  社區:東河、平王、花墻門、周西、海莫、蔡傢
  
  面積:75.4平方千米 人口:9.45萬人 郵編:315324 代碼:330282121 拼音:Zhōu Xiàng Zhèn
  
    2007年4月,全鎮轄6個社區、25個村委會:東河社區、平王社區、花墻門社區、周西社區、海莫社區、蔡傢社區、二塘村、下吳傢路村、萬安莊村、萬壽寺村、大古塘村、雲城村、雙樂村、城中村、湖塘新村、路橋村、新潮村、新繆路村、鎮東新村、小安村、三江口村、天燈捨村、長勝市村、雙潭村、西三村、勞傢埭村、周邵村、建五村、海江村、登州街村、路灣村。鎮政府駐環城北路428號。
     原轄87個村委會(包括原杭州灣鎮,標記為#)。1998年 2月,麯路頭村、安仁橋村合併為路橋村。1998年8月,陳傢路村、大陳傢路村、港灣村合併為路灣村#。?年,周丁和陶傢兩村合併為鎮南村#;周傢路和周陶兩村合併為周傢路村#;塘南、定海、邵傢路三村合併為邵傢路村#;牛角尖、老圩、魯丁、草樓四村合併為三江口村#。?年,大道地、昌字地、楊葉、謝傢弄、南孫五村合併為雲中村;上庵東和周塘兩村合併為鎮東村;驛亭路、驛亭路西、驛亭路南三村合併為驛亭村;東黃和西黃兩村合併為沙黃村。2000年3月,大王傢村、長勝市村、段頭灣村、六塘村合併為長勝市村#;金埭村、四塘村、趙傢捨村、勞傢埭村合併為勞傢埭村#;下周傢路村、建五村、周潭村合併為建五村#。2000年5月,江後村、海塘村合併為海江村#;撤銷周興村。2000年6月,塗汛潭村、廿八叉村、小陳傢路村合併為西三村#;小安街村、景丁村、鎮南村合併為小安村#;東溜場村、智輝村合併為二塘村;新塘村、石板弄村合併為新潮村;湖塘頭村、老青竜橋村合併為雙樂村;東繆路村、繆路村、西繆路村合併為新繆路村。2001年2月,雲中村、悅來市村、團圈村合併為雲城村;界塘村、鎮東村合併為鎮東新村;萬安村、三塘村合併為萬安莊村;萬壽村、驛亭村合併為萬壽寺村;橫江村、老宅村合併為大古塘村;沙黃村、義讓路村、傅傢村合併為城中村;湖塘村、新嶽殿村合併為湖塘新村。2001年4月,周傢路村、邵傢路村合併為周邵村#;三江口村、板橋路村、協同心村合併為三江口村#。2001年12月,十丁潭村、泥墩潭村合併為雙潭村#。2003年8月21日,撤銷平王村、平王居委會,設立平王社區;撤銷蔡傢塘頭村、蔡傢居委會,設立蔡傢社區;撤銷花墻門村、花墻門居委會,設立花墻門社區;撤銷東河村、東河居委會,設立東河社區;撤銷海莫村、海莫居委會,設立海莫社區;撤銷周西村、周西居委會,設立周西社區。天燈捨村#、登州街村#、下吳傢路村保持不變。
基本概況
  孟宗故裏周巷鎮位於孝昌縣東部,雙峰山腳下,山場廣阔,崗地肥沃,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産有花崗石、大理石、白雲石、重晶石、石慶石、水泥石等十多種優質礦産。境內地理、氣候及土壤特性極適宜於茶葉的生長,栽種苗木花卉。結合這種實際,周巷鎮近年來大力發展了石材、茶葉、苗木等支柱産業,現有石材廠158傢,創産值2.8億元,以鳳凰茶葉集團公司為竜頭的茶葉種植專業戶有3000餘戶,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苗木的種植面積也超過了8000畝,有15個村傢傢種苗,戶戶育花,培育經濟類、緑化類、觀賞類花卉苗木580多個品種,並且運銷湖南上海、四川、浙江等20多個省市。
  國土面積為138.3平方公裏。2002年,全鎮總人口為60969人,其中,農業人口為54290人。耕地面積為30527畝,其中,水田面積為25220畝,旱地面積為5307畝。全鎮農業總産值為6995萬元,多種經營産值為5166萬元,鄉鎮工業産值為35970萬元,農村固定資産投資額為6246萬元,鄉鎮企業産值為61562萬元,預算內財政收入為464.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為76.11元,萬元産值創財政收入132.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634元。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周巷,現轄周巷、葉山、黃廟、新農、緑林、農科站、寬山、腳門、新張、榮華、安橋、陽崗、合群、七薑、駱店、大徐、蔡橋、李砦、三星、二薑、李集、陳畝、月塘、青年、袁山、三聯、三畈、遼原、肖彭、青山、曹徐、安全、公平、潘衝、五泉、竜泉、恆陽、新民、雙峰、大屋、九峰等41個行政村,356個村民小組。
經濟發展
  周巷鎮近年來不斷優化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培植了茶葉、苗木兩大支柱産業,全鎮的茶葉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苗木面積8000畝,已形成經濟類、觀賞類、緑化類共三大類26個科目580多個品種;另外,以京珠路和五楊綫為軸心,開發形成了8000畝早蜜桃、鼕棗、油桃基地和5000畝優質柑桔長廊。同時,加大了糧食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全面推廣優質稻,使全鎮的優質稻種植面積達到2.3萬畝。周巷農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調整,形成了茶葉、苗木、柑桔、棗桃、優質稻五大特色農業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
  周巷山場廣阔,礦藏豐富,藴藏着花崗石、大理石、白雲重晶石灰石、水泥石等十多種優質礦石,鎮委鎮政府立足資源優勢,投資1400萬元建成了1.5平方公裏的石材開發小區,成立了昌盛石材開發公司,並成功引進了惠州石材、禹發石材、大地公司等十幾傢有一定規模的石材企業,全鎮石材加工企業達到158傢,石材工業總産值達到2.8億元,同時,加大企業改革力度。一是鎮客運公司為適應市場需求,全新上綫7臺舒適豪華的依維柯高速客車,使客運公司駛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年創産值達340萬元。二是對皮鞋廠、木器社、鐵器社、機械廠等企業采取股份製改造、公退民進的辦法,進行資産重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擴大了經營範圍,工業總産值共計1.9億元,三是對鳳凰茶葉集團公司進行股份製改造,全面更新設備,提高了製茶工藝水平,年創産值5000萬元,實現利稅800萬元。
  周巷鎮進一步放寬了經營環境,使得私營經濟蓬勃發展。對個體私營業主,給予其政策和稅費等方面的優惠,鼓勵扶持其發展,並先後建成了6個批零市場,為商業發展提供了過硬的載體,隨着茶葉、苗木、石材産業化的形成,運輸業,餐飲業、服務業出得以迅猛的發展,個體工商戶有2600戶,從業人員達到5800人。
文教事業
  周巷鎮現有27所學校,其中中學3所,完小6所,初小16所,教學點2所,中學生3800人,小學生8200人,共開設225個教學班(中學53個,小學172個)。全鎮共有在職國傢教職工421人,民辦教師86人,先後被評為省市縣級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25人,鎮級先進教師、做優秀班主任、優秀校長、優秀黨員78人。近幾年來,周巷鎮教育係統為深化落實教育改革方針,不斷優化、淨化、美化學校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在人才培訓,校園建設等方面共投入資金近千萬元。先後建起教學樓11棟,擴大校園面積110畝,每年暑期對全鎮教師進行集中培訓,還組織了280人參加了省級語言協會、語音考試,80%的教師拿到語音等級合格證。
基礎設施
  周巷鎮委、鎮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狠抓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道路建設。全鎮先後投資1600萬元,投勞10萬個,拓寬了周青公路,整建了周陽、周安、周雙公路,興建了國傢二級公路王楊綫,鎮內主要幹道全面硬化,實現了村村通路和全鎮交通大循環。同時抓住京珠路建設機遇,成功爭取在周巷境內李集村設京珠路互通立交橋。二是水利建設。三年來投資840萬元興建了14座畜水量在20萬方以上的水庫,村平擴建一口萬方左右的當傢塘;觀音岩主渠和周陽、全華兩大支渠得到經常性整治和護理;高標準完成了桐柏山細河流域“山頂戴帽,山腰穿裙,山腳穿鞋”的綜合治理工程;自來水二廠二期工程也在積極籌建之中。三是電力通信。投資近千萬元全面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程控電話裝機達到2500門,撥號上網電腦52臺,並爭取到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周巷建基站5處。四是城鎮建設。在老鎮區的基礎上,先後建起了南大貿易市場、北大建材市場等專業市場街;通過實施“形象工程”,建起了第二客運停車場,改善了交通秩序;各街道安裝了路燈,亮化了集鎮,建成了鎮小學運動場,2001年全縣中小學運動會在周巷成功舉辦;集中整頓了集鎮的環境衛生。由於措施得力,1999年周巷被列為全省小城鎮試點鄉鎮。
歷史遺址
  孟宗哭竹“哭竹港”位於孝昌縣東20公裏處的周巷鎮青山村。此地為大別山的尾部,“哭竹港”旁的墩坡遺址座落於澴水支流之一的青山河一塊小平原上。墩坡遺址呈不規則形臺地,總面積為12.28萬平方米。臺地東南高而西北低,高出外圍2~3.2米,四周除南面臨青山河外,其它三面有護壕環繞,壕寬20~118米,現為農田。墩坡遺址地處群山環抱之勢,山清水秀,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繁衍生息之地,也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漢江夏大司馬孟宗的故鄉。該遺址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94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收錄於《中國文物地圖集》。
地理位置
  周巷鎮地處東海之濱,位於滬、杭、甬經濟金三角的中心地帶。占據地理優勢,水、陸、空交通便捷。
  航空 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2小時車程,至杭州蕭山國際機場1.5小時車程,至寧波櫟社機場1小時車程。
  港口 至寧波港約1小時車程。寧波港與88個國傢和地區的553個港口直接相連,其中包括通往香港、臺灣、日本、波斯灣、西北歐、北美西岸、美國東岸等地的國際集裝箱定期航班,通往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的不定期遠洋集裝箱航班。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通車,可選擇上海港作為國際貨物吞吐口岸。
  鐵路 慈溪鐵路已啓用貨運專用站——橫河站,使地處鐵路交通末端的慈溪通過餘慈鐵路進入國鐵大運轉,辦理到達慈溪及由慈溪發往國中各地的貨物運輸。
  公路 四通八達,形成以329國道、中橫綫、餘慈連接綫和杭州灣南岸的七塘公路“三縱八橫”為主幹框架的15分鐘交通圈。周巷至杭州1.5小時車程,至寧波1小時車程。杭州灣跨海大橋已建成通車,到上海的時間為1.5小時。
人文歷史
  周巷鎮在唐代尚係海塗,北瀕大海,曠無人居。宋慶歷七年(1047年)開始分段築大古塘,周巷地段隨之而築成。時有河南省汝南郡一夥周姓移民到此漁墾,定居塘南,始成村落。後漁收日豐,行銷漸盛,在鮭菜曬場畔初成集市,因周姓者為早,故名“周巷”。1930年周巷正式建製為鎮,設鎮公所,劃定為地方行政機構。1949年5月24日周巷宣告解放,建立周巷鎮人民政府。1992年5月撤擴並時,雲城、精忠鄉並入周巷鎮。2001年10月18日杭州灣鎮與周巷鎮合併成新的周巷鎮
  周巷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民衆商業意識濃厚,商貿發展源遠流長。早在民國時期就成為店鋪林立、商賈雲集的“姚北第一鎮”,是糧、棉、????的集散地,享有“三白市面”的稱號。“周巷大地方、七片提莊三片當”等諺語以及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奬的“麟吐玉書”牌醬油是當時經濟繁榮、商業發達的真實寫照。
  周巷文化積澱深厚,歷史上名人輩出。著名園藝專傢吳耕民、歷史學家陳登原、有“浙東大儒”之美譽的學者範柳堂以及曾任清華大學校長的嚴鶴齡等,都是周巷人或原籍周巷。“景氏、吳氏兒科”和“孫氏眼科”、“勞氏傷科”並為“周巷醫傢三科”聞名遐邇。
  周巷人民敢為人先,勇於探索。1930年,姚北第一傢電燈公司在周巷成立;1933年,周巷在三北地區率先實現紡紗技術革命;1947年,以吳國昌為首的一批有訓之士,創辦了姚北地區第一所中學——私立姚北中學。所有這些,為周巷現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行政區劃
  面積:75.4平方千米 人口:9.45萬人 郵編:315324
  2007年4月,全鎮轄6個社區、25個村委會:東河社區、平王社區、花墻門社區、周西社區、海莫社區、蔡傢社區、二塘村、下吳傢路村、萬安莊村、萬壽寺村、大古塘村、雲城村、雙樂村、城中村、湖塘新村、路橋村、新潮村、新繆路村、鎮東新村、小安村、三江口村、天燈捨村、長勝市村、雙潭村、西三村、勞傢埭村、周邵村、建五村、海江村、登州街村、路灣村。鎮政府駐環城北路428號。
  原轄87個村委會(包括原杭州灣鎮,標記為#)。1998年2月,麯路頭村、安仁橋村合併為路橋村。1998年8月,陳傢路村、大陳傢路村、港灣村合併為路灣村#。?年,周丁和陶傢兩村合併為鎮南村#;周傢路和周陶兩村合併為周傢路村#;塘南、定海、邵傢路三村合併為邵傢路村#;牛角尖、老圩、魯丁、草樓四村合併為三江口村#。?年,大道地、昌字地、楊葉、謝傢弄、南孫五村合併為雲中村;上庵東和周塘兩村合併為鎮東村;驛亭路、驛亭路西、驛亭路南三村合併為驛亭村;東黃和西黃兩村合併為沙黃村。2000年3月,大王傢村、長勝市村、段頭灣村、六塘村合併為長勝市村#;金埭村、四塘村、趙傢捨村、勞傢埭村合併為勞傢埭村#;下周傢路村、建五村、周潭村合併為建五村#。2000年5月,江後村、海塘村合併為海江村#;撤銷周興村。2000年6月,塗汛潭村、廿八叉村、小陳傢路村合併為西三村#;小安街村、景丁村、鎮南村合併為小安村#;東溜場村、智輝村合併為二塘村;新塘村、石板弄村合併為新潮村;湖塘頭村、老青竜橋村合併為雙樂村;東繆路村、繆路村、西繆路村合併為新繆路村。2001年2月,雲中村、悅來市村、團圈村合併為雲城村;界塘村、鎮東村合併為鎮東新村;萬安村、三塘村合併為萬安莊村;萬壽村、驛亭村合併為萬壽寺村;橫江村、老宅村合併為大古塘村;沙黃村、義讓路村、傅傢村合併為城中村;湖塘村、新嶽殿村合併為湖塘新村。2001年4月,周傢路村、邵傢路村合併為周邵村#;三江口村、板橋路村、協同心村合併為三江口村#。2001年12月,十丁潭村、泥墩潭村合併為雙潭村#。2003年8月21日,撤銷平王村、平王居委會,設立平王社區;撤銷蔡傢塘頭村、蔡傢居委會,設立蔡傢社區;撤銷花墻門村、花墻門居委會,設立花墻門社區;撤銷東河村、東河居委會,設立東河社區;撤銷海莫村、海莫居委會,設立海莫社區;撤銷周西村、周西居委會,設立周西社區。天燈捨村#、登州街村#、下吳傢路村保持不變。
城鎮建設
  城鎮發展周巷鎮地處杭州灣南岸,位於慈溪、余姚、上虞三市交匯地帶,是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南橋頭堡,大橋經濟區位中心,是長三角環杭州灣産業帶規劃體係中的五級小城市,寧波都市區北部中心餘慈中心城組合型城市核心區塊,慈溪市城鄉一體化佈局方案“一中心四片區”中的西片中心。
  周巷鎮域總體規劃本着遵循區域協調發展、城鄉統籌規劃、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水鄉的自然環境特色,建設人居周巷。
  周巷鎮城鎮建設日臻完善,按高標準規劃建設的要求,境內有梁周綫、中橫綫、329國道與外部對接,交通便捷。建成區內形成“三縱三橫”道路網絡,構築了城鎮建成區的框架。建成區總面積7.5平方公裏,城鎮化水平42%。功能區塊佈局合理:形成沿環城北路鎮政府及各部門為主的行政服務中心;振工路食品城為主的商貿中心;鎮東、鎮西兩大工業區塊;濱江、後蔡等小區為主的住宅區及醫療、文化、休閑等特色功能區。農村聯網道路建設、自來水管網改造不斷推進。周巷鎮先後被命名為全國小城鎮建設示范镇、全國重點鎮和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
  城鎮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按規劃實施的鎮域污水管網鋪設即將完成,總長達18公裏,總投資4000餘萬元,並將與市域污水管網並軌運行。建成農村生活污水淨化處理中心3個,建造生活垃圾及渣土中轉站3個,實行市場化管理運作模式。城區內建成公園3個,總面積達10公頃。全鎮緑化總面積達55萬平方米,建成區緑化覆蓋率32%,人均公緑面積15平方米。農村環境整治、生態村、緑化示範村(企業)創建等活動有序開展,不斷提升城鎮生態環境面貌。2003年,周巷鎮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
  周巷鎮位於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寧紹平原,南臨杭甬高速公路,蕭甬鐵路,北與上海隔海相望,處於滬、杭、甬經濟金三角的中心地帶。329國道橫貫東西,距上海300公裏,寧波港60公裏,寧波櫟社機場50公裏,蕭山國際機場100公裏。
  2003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産總值24.58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第一産業2.39億元,第二産業15.89億元,第三産業6.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19%和28%;完成工農業總産值105.8億元,其中農業總産值3.4億元,比上年增長6.25%,工業總産值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2.4億元,比上年增長34.74%;完成財政收入32219萬元,比上年增長31.16%,地方可用資金達到17211萬元,比上年增長23.19%;農民人均純收入6566元,比上年增長8.5%。農村經濟穩步增長。總投資631.2萬元的第二期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全面竣工,水利建設超額完成市下達任務,推進農産品規模化、集約化生産,不斷加大特色農産品基地建設,繼續實施萬名農民培訓工程,積極指導扶持村級做好資産增值文章,幫助經濟薄弱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業經濟活力強勁。全年共完成銷售收入99億元,利潤5.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7%和19.5%,鎮東、鎮西兩大工業園區産出規模45億元,科技創新成效顯著,全年完成技改財務投入5.2億元,增長47.44%,新立項目94衹,千萬元以上項目23衹,開發新産品55衹。外嚮型經濟一枝獨秀。大力推進經濟主體轉移,進一步增強經濟外嚮度。全鎮完成外貿出口交貨值32.18億元,比上年增長47.35%,其中自營出口2.8億美元,增長75%,均位居全市第一,在全市出口百強企業排行榜中,我鎮企業占到17傢,引進外商投資項目10傢,合同利用外資2744.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434.9萬美元,新增境外辦事處1傢。第三産業亮點紛呈。金融服務業、貨運服務業和社區服務業發展迅速,傢政服務、醫療服務嶄露新貌,新建社區醫療服務點一個,中心菜市建成並投入運營。加大對傳統三産的改造力度,副食品市場商品結構進行了適當調整。
No. 13
  鎮政府駐周巷,人口60989人,面積138平方千米。轄41個村委會:周巷、新農、榮華、腳門、寬山、黃廟、葉山、安橋、新張、緑林、農科站、新民、九峰、大屋、雙峰、安全、竜泉、五泉、恆陽、青山、青年、肖彭、袁山、公平、陳廟、月塘、燎原、三畈、三聯、陽崗、李集、李砦、三星、七薑、二薑、合群、蔡橋、大徐、駱店、曹徐、潘衝。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
  周巷鎮位於孝昌縣東部,雙峰山腳下,山場廣阔,崗地肥沃,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産有花崗石、大理石、白雲石、重晶石、石慶石、水泥石等十多種優質礦産。境內地理、氣候及土壤特性極適宜於茶葉的生長,栽種苗木花卉。結合這種實際,周巷鎮近年來大力發展了石材、茶葉、苗木等支柱産業,現有石材廠158傢,創産值2.8億元,以鳳凰茶葉集團公司為竜頭的茶葉種植專業戶有3000餘戶,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苗木的種植面積也超過了8000畝,有15個村傢傢種苗,戶戶育花,培育經濟類、緑化類、觀賞類花卉苗木580多個品種,並且運銷湖南上海、四川、浙江等20多個省市。
  周巷鎮現轄周巷、葉山、黃廟、新農、緑林、農科站、寬山、腳門、新張、榮華、安橋、陽崗、合群、七薑、駱店、大徐、蔡橋、李砦、三星、二薑、李集、陳畝、月塘、青年、袁山、三聯、三畈、遼原、肖彭、青山、曹徐、安全、公平、潘衝、五泉、竜泉、恆陽、新民、雙峰、大屋、九峰等41個行政村,356個村民小組,國土面積為138.3平方公裏。2002年,全鎮總人口為60969人,其中,農業人口為54290人。耕地面積為30527畝,其中,水田面積為25220畝,旱地面積為5307畝。全鎮農業總産值為6995萬元,多種經營産值為5166萬元,鄉鎮工業産值為35970萬元,農村固定資産投資額為6246萬元,鄉鎮企業産值為61562萬元,預算內財政收入為464.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為76.11元,萬元産值創財政收入132.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634元。
  周巷鎮近年來不斷優化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培植了茶葉、苗木兩大支柱産業,全鎮的茶葉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苗木面積8000畝,已形成經濟類、觀賞類、緑化類共三大類26個科目580多個品種;另外,以京珠路和五楊綫為軸心,開發形成了8000畝早蜜桃、鼕棗、油桃基地和5000畝優質柑桔長廊。同時,加大了糧食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全面推廣優質稻,使全鎮的優質稻種植面積達到2.3萬畝。周巷農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調整,形成了茶葉、苗木、柑桔、棗桃、優質稻五大特色農業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
  周巷山場廣阔,礦藏豐富,藴藏着花崗石、大理石、白雲重晶石灰石、水泥石等十多種優質礦石,鎮委鎮政府立足資源優勢,投資1400萬元建成了1.5平方公裏的石材開發小區,成立了昌盛石材開發公司,並成功引進了惠州石材、禹發石材、大地公司等十幾傢有一定規模的石材企業,全鎮石材加工企業達到158傢,石材工業總産值達到2.8億元,同時,加大企業改革力度。一是鎮客運公司為適應市場需求,全新上綫7臺舒適豪華的依維柯高速客車,使客運公司駛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年創産值達340萬元。二是對皮鞋廠、木器社、鐵器社、機械廠等企業采取股份製改造、公退民進的辦法,進行資産重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擴大了經營範圍,工業總産值共計1.9億元,三是對鳳凰茶葉集團公司進行股份製改造,全面更新設備,提高了製茶工藝水平,年創産值5000萬元,實現利稅800萬元。
  周巷鎮進一步放寬了經營環境,使得私營經濟蓬勃發展。對個體私營業主,給予其政策和稅費等方面的優惠,鼓勵扶持其發展,並先後建成了6個批零市場,為商業發展提供了過硬的載體,隨着茶葉、苗木、石材産業化的形成,運輸業,餐飲業、服務業出得以迅猛的發展,個體工商戶有2600戶,從業人員達到5800人。
  周巷鎮現有27所學校,其中中學3所,完小6所,初小16所,教學點2所,中學生3800人,小學生8200人,共開設225個教學班(中學53個,小學172個)。全鎮共有在職國傢教職工421人,民辦教師86人,先後被評為省市縣級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25人,鎮級先進教師、做優秀班主任、優秀校長、優秀黨員78人。近幾年來,周巷鎮教育係統為深化落實教育改革方針,不斷優化、淨化、美化學校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在人才培訓,校園建設等方面共投入資金近千萬元。先後建起教學樓11棟,擴大校園面積110畝,每年暑期對全鎮教師進行集中培訓,還組織了280人參加了省級語言協會、語音考試,80%的教師拿到語音等級合格證。
  周巷鎮委、鎮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狠抓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道路建設。全鎮先後投資1600萬元,投勞10萬個,拓寬了周青公路,整建了周陽、周安、周雙公路,興建了國傢二級公路王楊綫,鎮內主要幹道全面硬化,實現了村村通路和全鎮交通大循環。同時抓住京珠路建設機遇,成功爭取在周巷境內李集村設京珠路互通立交橋。二是水利建設。三年來投資840萬元興建了14座畜水量在20萬方以上的水庫,村平擴建一口萬方左右的當傢塘;觀音岩主渠和周陽、全華兩大支渠得到經常性整治和護理;高標準完成了桐柏山細河流域“山頂戴帽,山腰穿裙,山腳穿鞋”的綜合治理工程;自來水二廠二期工程也在積極籌建之中。三是電力通信。投資近千萬元全面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程控電話裝機達到2500門,撥號上網電腦52臺,並爭取到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周巷建基站5處。四是城鎮建設。在老鎮區的基礎上,先後建起了南大貿易市場、北大建材市場等專業市場街;通過實施“形象工程”,建起了第二客運停車場,改善了交通秩序;各街道安裝了路燈,亮化了集鎮,建成了鎮小學運動場,2001年全縣中小學運動會在周巷成功舉辦;集中整頓了集鎮的環境衛生。由於措施得力,1999年周巷被列為全省小城鎮試點鄉鎮。
No. 15
  轄:社區居委會(周巷、營南);村委會(薛北、陳甸、周巷、錢鏡、鬍蕩、新馬、雙溝、營東、營南、營西、營北、營中)。
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
  高郵市周巷鎮隸屬於中國江蘇省揚州市,位於國傢交通大動脈----京滬高速公路東側,國傢南水北調樞紐工程----三陽河貫穿全境。轄區面積78.2平方公裏,人口3.4萬,下轄12個行政村,2個居民委會,1個水産養殖場,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民風淳樸,物産豐饒,為裏下河地區頗有特色的魚米之鄉,是有識之士投資興業的理想傢園。【自然條件】氣候:高郵市位於北緯32o47′,東經119o25′,地處江淮平原南端,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常年主導風為東南風,平均風速3.6米/秒;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雨1030毫米,年平均氣壓1016毫巴,年平均相對濕度70%,無霜期為217天。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光充足、無霜期長等特點。地質:高郵市境內土地平坦,地面標高一般在2-3.3米之間(青島標高)。土質主要為粘土,土層較厚,地耐壓力8噸/平方米,工程地質條件較好,一般建築不需打樁。水文:正常設計水位1.4米,最低設計水位1米,最高洪水3.6米,防洪標準采用百年一遇水位4米。【勞動力資源】鎮內有初級中學1所,完小3所,揚州市一類幼兒園和高郵市一類幼兒園各一所,常年在校學生3400人左右,為高郵市首傢經江蘇省驗收的現代化教育先行鄉鎮,所有適齡青少年都接受了九年製義務教育,勞動力素質較高,工資水平較低,有數千名有知識的剩餘勞動力可供企業選擇,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生活服務】鎮內有較為發達的商業網點,綜合集市2處,自來水廠3座,醫院2所,液化氣供應公司1傢。
慈溪市周巷鎮名片-浙江省寧波市
  周巷鎮位於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寧紹平原,南臨杭甬高速公路,蕭甬鐵路,北與上海隔海相望,處於滬、杭、甬經濟金三角的中心地帶。329國道橫貫東西,距上海300公裏,寧波港60公裏,寧波櫟社機場50公裏,蕭山國際機場100公裏。
英文解釋
  1. :  Zhouhang Town
近義詞
周巷
相關詞
高郵市江蘇省
包含詞
慈溪市周巷鎮第四小學慈溪市周巷鎮金穗小學慈溪市周巷鎮清風小學
慈溪市周巷鎮義四小學慈溪市周巷鎮杭州灣小學慈溪市周巷鎮精忠小學
慈溪市周巷鎮中心小學慈溪市周巷鎮雲城小學
分類詳情
張開新民村營南村新馬村雙峰村九峰村
城中村新農村雙溝村薛北村大屋村
青山村三星村新廟村陳甸村周巷村
錢鏡村鬍蕩村營東村營西村營北村
營中村東河社區周西社區二塘村萬壽寺村
雲城村小安村三江口村西三村東河村
平王村周巷村榮華村腳門村寬山村
黃廟村葉山村安橋村新張村緑林村
農科站村安全村竜泉村五泉村恆陽村
青年村肖彭村袁山村公平村陳廟村
月塘村燎原村三畈村三聯村陽崗村
李集村李砦村七薑村二薑村合群村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