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翅亞綱 : 表變態類 > 雙尾目
目錄
No. 1
  雙尾目 diplura
  分類地位 昆蟲綱 insecta無翅亞綱 apterygota 雙尾目 diplura
  雙尾目昆蟲通稱雙尾蟲和鋏尾蟲。體細長,一般長在1.9--4.7mm。白或灰白色,缺眼無翅,腹部十一節,末端有 一對長尾須,也有變形為鉗狀器,無中尾絲,表變態。全球已知約600,我國已記錄30餘種棲地下,分佈甚廣。
  雙尾目昆蟲分佈極廣,多生活在磚石下、枯枝落葉下或土壤等潮濕蔭蔽的環境中,極怕光,行動活潑。
No. 2
  分類地位:雙尾目(Diplura)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有顎亞門(Mandibulata)、昆蟲綱(Insecta)、無翅亞綱(Apterygota)的1目。
  名稱由來:因腹末有1對尾須或尾鋏,無中尾絲。故通稱雙尾蟲或鋏尾蟲。
  種屬分佈:分佈極廣,已知種類達200種以上,中國已記載的有28種。 
  形態特徵:體型細長而扁平。外骨骼多不發達。多數白色、黃色或褐色。體長一般在20毫米以內。有毛或刺毛,少數種類有鱗片。頭大,前口式。無眼。無翅。觸角絲狀,多節。口器咀嚼式。陷入頭內,上顎和下顎包在頭殼內。胸部構造原始,側板不發達;3對足的差別不大,跗節1節,有2爪,常有1小形中爪。腹部前面數節的腹面常有成對的刺突和可翻出的泡囊。無變態。
  生活習性:多生活在磚石、枯枝、落葉的下面或螞蟻或白蟻的穴中,以活的或腐敗的植物、微小動物或菌類為食。經濟價值不大。
  主要科:該目下分3科:雙尾蟲科,又稱蚧科,尾須細長,多節;原鋏尾蟲科,尾須短,分節;鋏尾蟲科,又稱鐵蚧科,尾須堅硬,鋏狀,不分節。
英文解釋
  1. lat.:  Diplura,  Entotrophi
相關詞
生物動物昆蟲昆蟲綱偉鋏科
分類詳情
鋏尾蟲雙尾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