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世界第三大洋。在亞洲、非洲、南極洲和大洋洲之間。面積約7492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897米。海洋資源以石油最為突出,波斯灣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産區。印度洋是世界各大洋中最早的海運中心,目前仍是貫通亞洲、非洲、大洋洲的交通要道。 |
|
地球上四大洋之一。位於亞洲、南極洲、非洲與澳洲之間,面積7491萬平方公裏。大部在南半球。平均深度3897米,它是各大洋中最早的海運中心 |
|
世界的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411.8萬平方公裏,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342.7萬平方公裏,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0%。包括屬海的體積為28460.8萬立方千米,不包括屬海的體積為28434萬立方千米。印度洋的平均深度僅次於太平洋,位居第二,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839.9米,不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872.4米。其北為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西為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為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馬來半島;南為南極洲。與大西洋的分界綫︰從非洲南端的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嚮南,沿東經20°綫直抵南極大陸。與太平洋的分界綫︰東南部從塔斯馬尼亞島的東南角嚮南,沿東經146°51‘綫至南極大陸。位於塔斯馬尼亞島與澳大利亞大陸之間的巴斯(Bass)海峽是兩大洋分界處,然而巴斯海峽究應劃歸太平洋或印度洋,學者的意見不一。東北部的分界綫較難畫定,有一些學者認為它經過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之間的托雷斯(Torres)海峽,再由阿迪(Adi)島經小巽他群島(努沙登加拉群島)和爪哇島的南部,越巽他海峽至蘇門答臘島;但有的學者認為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應屬太平洋,不應劃入印度洋。蘇門答臘島與馬來半島之間,有的主張以新加坡為界,有的主張以佩德羅角(Cape Pedro)嚮東北延伸劃界,將馬六甲海峽劃入太平洋。
印度洋最深處在阿米蘭特群島西側的阿米蘭特海溝,深9 074m。印度洋東、西、南三面海岸陡峭而平直,沒有突出的邊緣海和內海。與亞洲相濱臨的印度洋的北部,因受亞洲西部和南部島嶼、半島的分隔,形成許多邊緣海、內海、海灣和海峽。主要邊緣海有安達曼海、阿拉伯海;主要內海有紅海;海灣有孟加拉灣、阿曼灣、亞丁灣;主要海峽有曼德海峽、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等。 |
|
印度洋位於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全部水域都在東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因位於亞洲印度半島南面,故名印度洋。
印度洋在古代稱為“厄立特裏亞海”,最早見於古希臘地理學家希羅多德(前484-前425年)所著《歷史》一書及其編繪的世界地圖中。“厄裏特裏亞”(ERYTHREA)希臘文原意為紅色,全名意為紅海。
而“印度洋”這一名稱相對出現得較晚。公元1世紀後期的羅馬地理學家彭波尼烏斯·梅拉可能是最早使用此名的人。公元10世紀,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編繪的世界地圖上也使用了這個名字。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則是在1515年左右,當時中歐地圖學家捨納爾編繪的地圖上,把這片大洋標註為“東方的印度洋”,此處的“東方”一詞是與大西洋相對而言的。1497年,葡萄牙航海傢達·伽馬東航尋找印度,便將沿途所經過的洋面統稱之為印度洋.1570年奧爾太利烏斯編繪的世界地圖集中,把“東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東方的”,簡化為“印度洋”。這個名字逐漸被人們接受,成為通用的稱呼。 |
|
印度洋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徵:
第一,印度洋的水平輪廓,北部封閉,南部開敞。印度洋北部海岸綫麯折,東、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
第二,印度洋底展布着突出的“入”字型大洋中脊,特殊的東經90° 海嶺,巨大的水下衝積錐等,構成印度洋復雜的海底地貌景色。
第三,印度洋的主體位於赤道帶、熱帶和亞熱帶範圍內,故被稱為熱帶海洋。
第四,由於印度洋與亞洲大陸的交互作用,印度洋北部形成世界上特有的季風洋流。
塞席爾拉迪格島海岸的岩石地形
印度洋屬海較少。內海有紅海和波斯灣;邊緣海有西北部的阿拉伯海,東北部的安達曼海,東部的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大海灣有西北部的亞丁灣和阿曼灣,東北部的孟加拉灣,澳大利亞北面的卡奔塔利亞(Carpentaria)灣、南面的大澳大利亞灣。在南極洲海域也有一些屬海。海岸綫除北部比較麯折之外,大部分平直,少島嶼。大島有馬達加斯加島、索科特拉(Socotra)島、斯裏蘭卡島,還有塞席爾群島;火山島有科摩羅(Comoros)群島、馬斯剋林(Mascarene)群島和凱爾蓋朗(Kerguelen)群島;珊瑚島有馬爾地夫群島。大陸邊緣地帶包括大陸棚和大陸坡。大陸棚一般比較狹窄,大陸棚較寬的海域有阿拉伯海、安達曼海、孟加拉灣和大澳大利亞灣,最寬處在澳大利亞至新幾內亞島之間,約965公裏(600哩)。大陸坡陡峻之處坡度10°∼30°,一般坡度較小。在印度河、恆河入海口外的海域,有面積寬廣的水下衝積扇,被水下峽𠔌所切割。
島弧帶從緬甸至澳大利亞延伸達5,150公裏(3,200哩),可分為兩列平行的島鏈︰內弧屬火山島,有大、小巽他群島(包括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帝汶島等); 外弧為非火山島,有安達曼群島、尼科巴(Nicobar)群島、明打威(Mentawai)群島等。島弧的外緣——爪哇海溝為印度洋最深的水域,最深點7,450公尺(24,442呎)。印度洋中央的海嶺可分為3支︰北支為阿拉伯-印度海嶺;西南支為印度洋西南海嶺,它與大西洋-印度洋海嶺相連;東南支為中印度洋海嶺,它與印度洋東南海嶺相接。北支海嶺和西南支海嶺是結構復雜的海底山脈,寬度400∼970公裏(250∼600哩),相對高度1,830∼3,050公尺(6,000∼10,000呎),海嶺的中脊為裂𠔌帶,地貌極為崎嶇險峻;東南支海嶺從中印度洋海嶺至阿姆斯特丹島的寬度達1,450公裏(900哩),裂𠔌很少。印度洋中央的海嶺被大小不一的斷裂帶所切割,例如歐文斷裂帶,即延伸至阿拉伯海盆和索馬利海盆,海底岩層位移達320公裏。印度洋東部海域1962年發現的東印度洋海嶺(或稱「東經九十度海嶺」),南北直綫延伸約4,990公裏(3,100哩),為印度洋中最長最直的海嶺。海嶺之間為一係列海盆︰北部和西北部有阿拉伯海盆、索馬利海盆;中部自西而東,有馬達加斯加海盆、中印度洋海盆、科科斯海盆和北澳大利亞海盆;南部最重要的是剋羅澤(Crozet)海盆。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印度洋是在中生代(距今6,500萬∼22,500萬年前)南半球貢德瓦納古陸解體時,印度、澳大利亞大陸、南極大陸、非洲大陸和南美大陸的漂移而形成的。 |
|
印度洋海底地貌錯綜復雜,除洋底中部有呈“入”字形的大洋中脊外,東部尚有東印度洋海嶺和島弧、海溝帶,在海嶺、海丘、海臺之間分佈着許多海盆。印度洋的大洋中脊,包括中印度洋海嶺、阿拉伯一印度海嶺、西南印度洋海嶺和東南印度洋海嶺。中印度洋海°嶺從阿姆斯特丹島嚮北延伸,一般高於兩側海盆1 300—2 500m,平均寬度達800km左右,由於被一些與之垂直或斜交的斷裂帶切斷錯開,中脊裂𠔌表現時斷時續的特徵,因此中印度洋海嶺形態崎嶇破碎。中印度洋海嶺嚮西北延伸形成阿拉伯一印度海嶺,高度較大,繼續嚮西北延伸,進入亞丁灣和紅海;中印度洋海嶺從羅德裏格斯島嚮西南分出西南印度洋海嶺,經愛德華太子群島,接大西洋一印度洋海嶺;中印度洋海嶺至聖波爾島嚮東南連接東南印度洋海嶺,再嚮東連接太平洋一南極海嶺和東太平洋海嶺。印度洋海底除中脊海嶺外,還有許多近似南北嚮的構造帶。這些構造帶相互平行,綿延很遠,其中東印度洋海嶺,走嚮與東經0º綫一致,是世界上最直的一條海嶺。它北起北緯10° 附近的安達曼群島,南至南緯3l° 的斷裂海嶺,長約5 000km,東西寬約150~250km。由於它沿着東經90° 分佈,故又叫東經90° 海嶺或卡彭特海嶺。大洋中脊呈“入”字形,將印度洋分成三個海域。
第一,東部海域區被東印度洋海嶺分割,兩側有中印度洋海盆和西澳大利亞海盆。中印度洋海盆南北縱貫,北部為恆河水下衝積錐所掩蓋的斯裏蘭卡深海平原。西澳大利亞海盆北部與深海溝相接,東南部被海嶺、海丘和海臺分割,海底地貌復雜。
第二,西部海域區海底地貌最復雜,它被海嶺和島嶼分割,分為索馬裏海盆、莫桑比剋海盆和馬達加斯加海盆。
第三,南部海域區 海底地貌比較簡單,分為三個海盆:剋羅澤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極一東印度洋海盆。印度洋大陸架平均寬度比大西洋狹窄,大陸坡的坡度也較小,大陸邊緣地貌的突出特點是大陸隆或海臺較多且分佈較廣。印度洋大陸隆有的是濁流或大陸坡滑動崩塌、使大量的碎屑物質堆積於深海平原邊部而成,也有的原是大陸’的一部分分異沉降而成。在非洲沿岸有厄加勒斯海臺和莫桑比剋海臺,馬達加斯加島南部有馬達加斯加海臺。在澳大利亞沿岸有埃剋斯默思海臺和納徹臘利斯特海臺。印度半島西側有查戈斯一拉剋代夫海臺。 |
|
印度洋氣候的特徵
印度洋氣候具有明顯的熱帶海洋性和季風性特徵。印度洋大部分位於熱帶、亞熱帶範圍內,南緯40°以北的廣大海域,全年平均氣溫為15—28℃;赤道地帶全年氣溫為28℃,有的海域高達30°C。比同緯度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的氣溫高,故被稱為熱帶海洋。印度洋氣溫的分佈隨緯度改變而變化。赤道地區全年平均氣溫約為28℃。在印度洋北部,夏季氣溫為25~27°C,鼕季氣溫為22~23℃,全年平均氣溫25℃左右,其中阿拉伯半島東西兩側的波斯灣和紅海一帶,夏季氣溫常達30℃以上,而索馬裏沿岸一帶的氣溫最熱季節一般不到25℃,前者與周圍幹熱陸地的烘烤有關,後者乃西南風吹走表層海水,使深層冷水上泛,降低氣溫的結果。在印度洋南部,夏季氣溫,在南緯20°附近為25—27℃,甬緯30°附近為20~22℃,南緯40°附近約15℃,南緯60°附近在0℃、;左右;鼕季氣溫,南緯20°附近22~23℃,南緯30°附近15~17°C,南緯40°附近為12~13℃,南緯60°附近低達一10°C。印度洋的降水量以赤道帶最豐富,年降水量2 000~3 000mm,降水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印度洋北部,一般年降水量2 000mm左右,2/3的降水集中在西南風盛行的夏季,而東北風盛行的鼕季,降水量較少,是熱帶季風分佈區。紅海海面和阿拉伯海西部,全年降水都很少,年降水量約100~200mm,為熱帶荒漠氣候區。南印度洋的廣大海域,全年降水一般在l 000mm左右。
印度洋可以按照大氣環流的基本特徵,畫分為4個氣候帶︰1.南緯10°以北為季風氣候。夏季(5∼10月)強勁的西南風從海洋吹嚮大陸,風速達12公尺/秒;鼕季(10∼4月)北風和東北風從亞洲大陸吹嚮海洋。孟加拉灣和東阿拉伯海的年降雨量在1,016公釐(40吋)以上,但西部海域不及254公釐(10吋),赤道地帶平均達1,778公釐(70吋)。夏季氣溫25∼28℃(77∼82℉),但在非洲東北岸受到索馬利寒流的影響而降至23℃(73℉);鼕季氣溫北部為22℃(72℉),赤道以南仍為25∼28℃。2.南緯10°∼30°為東南信風帶。年降雨量北部為203公釐(8吋),南部為102公釐(4吋)。北部的夏季平均氣溫為25℃,鼕季略高;南部則夏季為16∼17℃(61∼63℉),鼕季為20∼22℃(68∼72℉)。3.南緯30°∼45°為西風帶。全年平均氣溫嚮南遞減;鼕季北部為20∼22℃,南部為10℃(50℉);夏季北部為16∼17℃,南部為6∼7℃(43∼45℉)。4.南緯45°以南為副極地氣候。夏季(12∼2月)平均氣溫北部為6∼7℃,靠近大陸為-16℃(3℉);鼕季的相應氣溫在10∼-4℃(50∼25℉)之間。年降雨量自北至南在1,000∼500公釐(40∼20吋)之間。印度洋表層水溫的季節變化不大︰孟加拉灣為25℃,南極海域為-1∼0℃。含????度一般在32∼375之間,僅在鄰近紅海及波斯灣的大洋西北海域超過37%。南極大陸海岸地帶的冰川,在1∼2月時融解、斷裂入海,形成冰山,可漂移至南緯40°的海域。南緯10°以北的洋流流嚮,在季風的影響下,隨著季節而改變︰在阿拉伯海,鼕季形成反時針方向環流,夏季形成順時針方向環流;赤道以南的洋流全年保持穩定;南赤道洋流、尼德爾角(Cape Needle)洋流、南印度洋洋流和西澳大利亞寒流組成了南印度洋的逆時針方向環流。
氣候形成因素
1.地理位置
印度洋北部與亞洲毗鄰,隨着季節更替,海陸熱力差異造成氣壓梯度的變化,以及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形成了世界上顯著的熱帶季風氣候。印度洋主體位於北緯30°到南緯40°之間,獲得太陽輻射熱量較多,因而氣溫高。印度洋北部三面被陸地環繞,幾乎不受寒流的影響,澳大利亞嚮南突出衹達南緯35°,使大洋東岸寒流發育程度和影響範圍都較小,加強了北部的熱帶海洋性氣候。
2.大氣環流
對印度洋氣候影響最大的氣壓係統有:印度低壓、赤道低壓、蒙古高壓和南印度洋副熱帶高壓。鼕季(1月),在蒙古高壓影響下,印度洋北部吹東北季風,風嚮與東北信風一致,這時印度洋北部氣溫較低而少雨,印度洋南部吹東南信風,東北季風和東南信風在赤道附近相遇,形成強烈多雨的熱帶輻合帶。夏季(7月),太陽直射點北移,蒙古高壓被印度低壓所取代,來自南印度洋副熱帶高壓的東南信風,經過高溫高濕的赤道海域,進入印度洋北部時轉為西南季風,氣溫增高,降水量也大大增加。 |
|
洋流影響:
印度洋北部和南部洋流係統不同。
北 部
受熱帶季風影響形成特殊的季風環流。鼕季(1月),印度洋北部吹東北季風,受地球轉偏嚮力影響,使北部孟加拉灣海水自東嚮西流,因受阿拉伯半島阻礙,轉嚮西南流,稱索馬裏季風洋流,越過赤道,往東南與南赤道暖流部分海水相遇,在南緯5°一6°間形成自西嚮東流的赤道逆流。它流至蘇門答臘島西岸,部分海水北流,補償了孟加拉灣西流的海水,形成了逆時針方向的環流。夏季(7月),南印度洋東南信風使南赤道暖流嚮西流到科摩羅群島附近分為兩股,一股南流稱莫桑比剋暖流,另一股北上,在西南季風的吹送上嚮西北轉嚮東北流,西南季風將索馬裏沿岸表層水吹走,深層冷水上泛,水溫降至27C,稱索馬裏寒流,它使索馬裏和阿拉伯半島西岸乾燥少雨。索馬裏寒流流經阿拉伯海進入孟加拉灣,後經蘇門答臘島附近南流,補償南赤道暖流西流的海水,成為北部印度洋順時針方向的環流。
南 部
洋流的流嚮基本是穩定的。南赤道洋流自東到西橫 過印度洋,直達馬達加斯加島附近,一部分由北繞過該島,穿過莫桑比剋海峽南流稱為莫桑比剋暖流;另一部分直接沿島南下;稱馬達加斯加暖流。這兩股暖流在馬達加斯加島西南匯合後,沿着非洲東海岸南流,直至厄加勒斯角附近,稱厄加勒斯暖流。到南緯40°附近,厄加勒斯暖流匯入南印度洋的西風漂流,流嚮澳大利業西南海域,大部分繼續東流進入太平洋,小部分沿大陸西南海接,形成印度洋南部的逆時針環流。 |
|
自然資源
科威特波斯灣海岸外的石油設備
印度洋的自然資源相當豐富,礦産資源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主要分佈在波斯灣,此外,澳大利亞附近的大陸架、孟加拉灣、紅海、阿拉伯海、非洲東部海域及馬達加斯加島附近,都發現有石油和天然氣。波斯灣海底石油探明儲量為120億t,天然氣儲量7 100億㎡,油氣資源占中東地區探明儲量的1/4。60年代以後,波斯灣油氣産量大幅度上升,年産石油約2億t,天然氣約500億㎡,石油的儲量和産量都占世界首位。印度洋海域是世界最大的海洋石油産區,約占海上石油總産量的1/3。印度洋的金屬礦以錳結核為主,主要分佈在深海盆底部,其中儲量較大的是西澳大利亞海盆和中印度洋海盆。此外,在印度半島的近海、斯裏蘭卡周圍以及澳大利亞西海域中還發現相當數量的重砂礦。60年代中期,曾在紅海發現含有多種金屬的軟泥,它含有氧化物、碳酸????和硫化物,包括鐵、鋅、銅、鉛、銀、金等多種金屬,其中鐵的平均含量是29%,鋅的富集度最高可達8.9%。紅海的金屬軟泥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海底含金屬沉積礦藏。印度洋的生物資源主要有各種魚類、軟體動物和海獸。印度洋中年捕魚量約有500萬t,比太平洋、大西洋少得多。印度洋中以印度半島沿海捕魚量最大,主要捕撈魚類有:鯖魚、沙丁魚和比目魚,非洲南岸還有金槍魚、飛魚及海龜等。在近南極大陸的海域裏,還有鯉鯨、青鯨和豐瓦洛鯨。此外,在波斯灣的巴林群島、阿拉伯海、斯裏蘭卡和澳大利亞沿海還盛産珍珠。
印度洋洋底有豐富的礦物資源︰大陸棚(波斯灣、紅海、巴斯海峽、西澳大利亞等海區)的石油和天然氣;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金紅石和鋯石;印度海灘的獨居石;厄加勒斯海岸的金剛石和磷灰結核;紅海海底的鐵、銅、錳等金屬礦藏;洋底的錳結核。魚類以飛魚、鯷、燈籠魚、金槍魚、旗魚、鯊魚等最有名,還有海龜、海牛、鯨、海豚、海豹等。早在西元前1000年,古代埃及人、腓尼基人和印度人就已在印度洋北部海域航行。西元後,中國人和阿拉伯人開始航行於印度洋的廣大海域。9∼15世紀的阿拉伯和波斯文獻,對於從東非索法拉(Sofala)港到中國沿途的航綫、風嚮、洋流、海岸、島嶼和港口,均有廣泛記述。1497年,達伽馬(Vasco da Gama)繞道非洲,橫渡印度洋,抵達印度的西海岸。1957∼1958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學年中,有澳大利亞、紐西蘭、蘇聯、法國、日本等國科學家參加的考察隊對印度洋作了廣泛的科學調查。1960∼1965年,許多國傢共計派遣了20餘艘海洋考察船組成了國際印度洋考察隊,繼續對印度洋作深入的科學研究。 |
|
印度洋是聯繫亞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間的交通要道。從印度洋往西北通過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到達西歐;嚮西南經好望角進入大西洋,通嚮歐美沿海各地;嚮東北經馬六甲海峽和竜目海峽進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是世界資源的一個重要出口地,沿岸各國出口的石油、礦砂、橡膠、棉花、糧食和進口的水泥、機械産品和化工産品等大宗貨物都需要依靠廉價的海洋運輸,再加上大量的過境運輸,使印度洋有較大的運輸量,擁有世界l/6的貨物吞吐量和近1/10的貨物周轉量。印度洋的航運業雖不如大西洋和太平洋發達,但由於中東地區盛産的石油通過印度洋航綫源源不斷嚮外輸出,因而印度洋航綫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印度洋上運輸石油的航綫有兩條:一條是出波斯灣嚮西,繞過南非的好望角或者通過紅海、蘇伊士運河,到歐洲和美國。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運輸綫。一條是出波斯灣嚮東,穿過馬六甲海峽或竜目海峽到日本和東亞其他國傢。霍爾木茲海峽在印度洋航綫上占有重要地位,波斯灣地區出口石油總量90%從此海峽運出,因而霍爾木茲海峽被稱為“石油海峽”。蘇伊士運河經馬六甲海峽的航綫,是印度洋東西間一條最重要的航道,運輸量巨大,它將西歐、地中海沿岸各國的經濟與遠東及北美洲西海岸各國的經濟緊密地聯繫起來。
印度洋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溝通亞洲、非洲、歐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嚮東通過馬六甲海峽可以進入太平洋,嚮西繞過好望角可達大西洋,嚮西北通過紅海、蘇伊士運河,可入地中海。航綫主要由亞、歐航綫和南亞、東南亞、南非、大洋洲之間的航綫。印度洋的海底電纜多分佈在北部,重要的綫路有亞丁—孟買—馬德拉斯—新加坡綫;亞丁—科倫坡綫;東非沿岸綫。塞舌爾群島的馬埃島、毛裏求斯島和科科斯群島是主要的海底電纜樞紐站。沿岸港口終年不凍,四季通航。 |
|
印度洋
Indian Ocean
Yindu Yang
印度洋(Indian oeean)世界第三大洋
(見5 18一519頁地圖)。位於亞洲、大洋洲、
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南以通過非洲南端
厄加勒斯角的經綫(東經200)同大西洋分
界;東南以通過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
極大陸的經綫(東經1460 49‘25“)與太
平洋分界。面積7 617.4萬平方千米(不包
括邊緣海面積為7 344萬平方千米),約占海
洋面積的21 .1%,地球總面積的14.9%。平
均深度3 711米,最深處在爪哇海溝,達
7 729米。體積2.92億立方千米。沿岸有30
多個國傢和地區。
海岸和島嶼印度洋東、西、南三面
與澳大利亞、非洲和南極大陸相接的部分,
海岸綫較平直,邊緣海和內海較少。北部與
亞洲大陸相接的部分受衆多半島和島嶼的
分隔,岸綫麯折,構成一係列邊緣海、內
海、海灣和海峽。自西嚮東有:紅海、曼德
海峽、亞丁灣、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
曼灣、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安達曼海、馬
六甲海峽、翼他海峽等。澳大利亞附近有帝
墳海、阿拉弗拉海、大澳大利亞灣、巴斯海
峽等。非洲東岸與馬達加斯加島之間有莫
桑比剋海峽。
印度洋島嶼較少,主要分佈在北部和
西部,多為大陸.島。較大的有馬達加斯加
島,斯裏蘭卡島、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
島、塞舌爾群島、桑給巴爾島、奔巴島、毛
裏求斯島、索科特拉島等。也有部分火山島
(如留尼汪島、科摩羅群島等)和珊瑚島(如
查戈斯群島、馬爾代夫群島、科科斯群島、
阿米蘭特島等)。其中查戈斯群島的主島迪
戈加西亞島踞印度洋中央,戰略位置十分
重要;留尼汪島頂峰海拔3 069米,為洋中
陸地最高點。
海底地形最突出的地形是中央展布
着“入”字形的海嶺,為世界大洋中脊的一
部分,由4條彼此相連接的海嶺組成,一般
約在水下1 500一4000米之間。北支為卡爾
斯伯格海嶺,略成西北一東南走嚮;中支
稱中印度洋海嶺,由南北走嚮轉嚮東南;
東南分支為南印度洋海嶺,呈東南走嚮;
在中支轉折處羅德裏格斯斷裂帶附近嚮西
南延伸的為西南印度洋海嶺。此外,大體沿
東經90“綫有一條南北縱貫的東經九十度
海嶺,長約6 000千米,山脊距洋面1 800-
3 000米,最高峰距洋面僅870米。這些海
嶺被一係列斷裂帶錯開,形成一些深海溝,
如韋馬海溝、迪亞曼蒂納海溝等。此外在島
弧及部分島嶼側畔有深海溝,如爪哇海溝、
阿米蘭特海溝、毛裏求斯海溝等。
“人”字形中央海嶺把整個洋底分割成
三大洋盆。它們又被許多小海嶺、海臺、海
隆和海底山分割成許多小海盆。西部最為
復雜,海嶺交錯分佈,主要海盆有索馬裏海
盆、厄加勒斯海盆、莫桑比剋海盆、馬達加
斯加海盆等。東部有西澳大利亞海盆、中印
度洋海盆。南部有剋羅澤海盆、大西洋一印
度洋海盆和南印度洋海盆。此外,卡爾斯伯
尼亞等國的一些軍用機場。俄羅斯在印度
洋派駐海軍分遣隊 |
|
- n.: Indian Ocean, the Indian ocean
|
|
- n. océan Indien
|
|
非洲 | 地理 | 海峽 | 水道 | 百科辭典 | 海洋 | 海域 | 阿拉伯 | 島嶼 | 自然 | 世界 | 百科大全 | 地貌 | 國際組織 | 地名 | 水域 | 法國 | 南極洲 | 海灣 | 更多結果... |
|
|
過印度洋 | 西印度洋 | 印度洋鱭 | 印度洋鮃 | 印度洋鱵 | 印度洋中脊 | 印度洋法蠃 | 印度洋海嘯 | 印度洋黑吊 | 印度洋板塊 | 印度洋基地 | 印度洋海嶺 | 印度洋軍事 | 印度洋牛魚 | 印度洋霞鯊 | 印度洋西岸 | 印度洋海鯰 | 印度洋鰻鯰 | 印度洋棱鯷 | 印度洋鱧鱔 | 印度洋鱗鯒 | 印度洋島嶼 | 印度洋大地震 | 印度洋黑香蠃 | 東印度洋鰻鱺 | 印度洋無底洞 | 印度洋大海嘯 | 印度洋委員會 | 東印度洋海嶺 | 中印度洋海嶺 | 西印度洋海嶺 | 中印度洋海盆 | 印度洋海皇子 | 西印度洋海盜 | 印度洋天竺鯛 | 印度洋文鰩魚 | 印度洋鴨嘴鰻 | 印度洋新鼬䲁 | 印度洋鋸鱗魚 | 印度洋金綫魚 | 印度洋高眉鱔 | 印度洋棘花鮨 | 印度洋馬夫魚 | 印度洋裸頰鯛 | 印度洋美體鰻 | 印度洋眶燈魚 | 英屬印度洋領地 | 法屬印度洋諸島 | 中國人與印度洋 | 印度洋海嘯紀實 | 印度洋榮光芋蠃 | 印度洋銀綫小醜 | 國際印度洋考察 | 印度洋沿海城市 | 印度洋狼齒海鱔 | 印度洋須唇飛魚 | 印度洋簑鮋斑鰭 | 英屬印度洋領土 | 印度洋非洲東岸 | 阿拉伯-印度洋海嶺 | 南極-東印度洋海盆 | 藍鰓印度洋南極魚 | 西印度洋雙犁海鱔 | 南印度洋穆氏暗光 | 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 | 大西洋—印度洋海盆 | 大西洋—印度洋海嶺 | 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 | 英屬印度洋領地旗幟 | 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嶺 | 印度洋——世界第3大洋 | 雷北利號沉沒在印度洋 | 聯合國印度洋特設委員會 | 中國救援印度洋海嘯災情紀念折 | |
|
|
印度洋島嶼 | 莫桑比剋海峽 | 留尼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