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該鎮位於桐廬縣西部,面積133.1平方千米,有1300多年老縣城歷史,人口近4萬人,其中常住人口2.83萬人,轄2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它是浙西重要交通樞紐,是桐廬西部各鄉鎮通往桐廬縣城、省城的必經之地。1997年被縣委、縣政府確定為桐廬縣副中心,1998年被確定為浙江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
在杭州西部鑲嵌着一顆璀璨的明珠,這就是被譽為“中國製筆之鄉”的浙江省中心城鎮、浙江省小城鎮改革試點鎮、浙江杭州桐廬的分水鎮,全鎮總面積131.3平方公裏,外來人員1.6萬。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實現22.2億元,其中工業産值20.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400餘元。
分水鎮地處杭州西部,05、16省道穿鎮而過,距杭州市1小時車程,距全國聞名的瑤琳仙境15分鐘,距桐廬縣城30分鐘;境內投資7.8億元的分水江水利樞紐主體(一期)工程已動工興建。分水是一個集旅遊、觀光、投資創業的理想之地。
分水係千年古鎮,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分水鎮原為老縣城,始建於唐武德4年(公元625年),唐朝狀元施肩吾(號東齋),曾在分水鎮的五雲山下就讀,因此,分水也有狀元故裏的美譽。
塊狀經濟不斷壯大
分水的工業起步於70年代末,改革開放以來,分水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主攻工業”發展戰略,放手發展百姓經濟,逐步走出了一條富有區域特色的農村工業化路子。2000年 4月11日,中央領導鬍啓立視察分水製筆業,並揮筆寫下了“製筆之鄉”四個大字。2002年經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製筆協會的考核驗收,分水鎮被正式命名為“中國製筆之鄉”。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浙江省委副書記周國富、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以及前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等領導曾多次考察調研分水製筆業。在中央、省、市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分水製筆業發展如火如荼。目前,全鎮擁有個私企業1009傢(其中製筆企業560余家,占全鎮工業的65%,),2002年産銷各類塑料筆30億支,銷售産值14.3億元,吸納從業人員10000餘人。
占地3360畝的製筆工業園區已基本建成,坐落在分水鎮的東西兩側,已被命名為省級特色工業園區和省級鄉鎮工業專業區,並通過了省級環保評估論證。目前,已入園企業為 180傢,占地面積1000餘畝,總投資達5億元。入園的企業均享有土地、稅收、人才等多項優惠政策。為了全面提升製筆業,提高質量,打造品牌,鎮政府還在園區內建立了製筆技術研發中心和圓珠筆檢測中心,興建筆業專業市場,總投資1100萬元的製筆工業大道已完工。三年後,分水製筆工業園區將建設成為環境幽雅、交通便利、規劃科學、佈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現代化示範園區。製筆業的發展帶動了産業鏈的不斷延伸,目前,全鎮已形成模具設計、産品生産、市場營銷、産品檢測、原材料等一條竜生産服務體係。同時,鎮政府大力營造投資創業的良好氛圍和發展環境,從而有力地促進了民間投資和招商引資,使塊狀特色經濟不斷壯大。
效益農業齊頭並進
分水的農業也極具特色,杭州市最大的“公司十農戶”式的農業竜頭企業——冠華兔業公司和國傢級范蠡畈萬畝農業現代化示範園區便在這裏。冠華兔業公司2002年投資300餘萬元,新建立了深加工中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養殖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養殖戶已擴大到3000戶,擁有種兔 2萬組,存欄肉兔40多萬衹。冠華兔業在三年當中先後被授予“省級示範合作社”和“市級農業竜頭企業”的稱號。范蠡畈萬畝農業現代化示範園區內,蔬菜、甘蔗、西瓜、草莓等各類農産品應有盡有。
城鎮面貌日新月異
分水工業經濟的興盛有力地帶動了城鎮建設,“工業興市”使分水鎮容鎮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分水鎮黨委政府在研究討論分水鎮今後20年城鎮總體規劃時,突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大手筆拉開“三橫六縱”的道路骨架,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努力在以地生財上做文章,並通過土地的有償使用,最大限度地進行土地的集約利用。一方面以優惠的政策吸引富裕農民進鎮,另一方面以多元化的投資機製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城鎮建設。經過幾年的發展,分水鎮城鎮面積由原來的3平方公裏擴大到5平方公裏,相當於又增加了一個分水鎮。
老百姓居住條件和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城鎮居民住房面積有了大幅提高。現在全城鎮居民住房面積人均達到31平方米。老百姓居住條件發生變化的同時,也極大地帶動了房産開發商的投資熱情,社會參與城鎮開發形勢喜人。2002年6月份,分水鎮東門小區土地拍賣最高價達到了每畝120萬元,創了歷史新高。江濱公園、水上旅遊、分水度假村、工業大道的建設,大大提高了分水鎮的城市品位。
人民生活安居樂業
近幾年來,分水鎮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努力做到兩個文明一起抓。同時結合分水實際,廣泛深入地開展“雙思”教育、“三講”教育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全民的綜合素質和社會主義文明程度,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全面發展,並且成績顯著。特別是2002年以來,在物質文明建設上,分水以發展“一支筆”為重點;在精神文明建設上,分水鎮以“雙整治”為載體,突出“二個創建”,努力實現“三個代表”要求。
尊師重教,科教興鎮
鎮政府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多方位、多渠道籌措資金,發展教育事業。投入250萬元,完成了分水鎮中綜合大樓及相關輔助工程的建設,並添置5個多媒體教室,明顯地改善了教育環境和設備。由於鎮黨委、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重視,使全鎮教育水平在硬件和軟件上都有很大提高。2000年分水鎮被評為“杭州市教育強鎮”;分水鎮中學先後被評為“杭州市示範學校”、“桐廬縣A級學校”,分水鎮中心小學被省教育廳確定為“浙江省現代化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城鎮管理大有改觀
創建“省級衛生城鎮”和“市級文明鎮”以來,鎮黨委、政府對創衛工作非常重視,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分水鎮以“雙整治”為動力,以創建省級衛生鎮和市級文明鎮為抓手,共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700餘萬元。對老農貿市場進行改建,新建垃圾填埋場、垃圾中轉站各1個,改建公厠6座,對23000多平方米的人行道花板進行翻修鋪設。同時,新添置了一批衛生設施,新設垃圾箱(桶) 100衹。對交通秩序加強了整治力度,在城鎮範圍內全部劃定了車輛停靠綫,並對營運三輪車進行了專項治理。通過全鎮廣大幹部群衆共同努力,分水鎮以高分通過了“省級衛生鎮”的考核驗收,創建工作取得了又一個成績。
抓好計劃生育工作,加強流動人口管理
鎮政府始終把計劃生育工作列入議事日程,納入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針對分水鎮外來人口多、流動人口雜、個私企業多的特點,及時掌握計生動態。鎮政府與各用工單位簽訂了《外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合同》,建立了外來人員信息聯繫制度。同時專門抽調2名計生專幹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的管理力度,堅持“三為主”工作方針、加強宣傳、措施到位,使分水鎮計生工作繼續保持了穩定、健康發展。三年來,全鎮計生率為99.3%,監控率達100%。分水鎮還被評為“杭州市‘九五’期間計劃生育先進集體”。
搞好民政工作,增強社會保障
積極做好民政“雙擁’”工作,落實優撫政策,分水鎮被評為99年度“杭州市雙擁模範單位”。加大社會保障力度,認真做好救濟、救災工作,三年來,共發放救濟、救災款30萬元,使貧睏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活保障,使他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嚴格抓好殯葬工作,同時結合“雙整治”,對三沿五區墳墓進行了徹底的清理,拆除、炸毀雙空墳222座,清理墳墓殘渣72座,緑化墳墓470座,徹底製止了濫葬亂埋現象,全鎮除洪坑外其它27個行政村建造了公墓,全鎮火化率100%.
加強社會治安,保持社會穩定
進一步學習推廣“楓橋經驗”,搞好群防群治工作,分水鎮每年拿出7萬元扶持治安巡邏隊,近年來,分水鎮治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02年建城區範圍內刑事發案率下降了2.3%,無重大案件發生。為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分水鎮緊緊圍繞維護社會穩定這個中心,加強綜治目標管理責任製,每年都與各村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要求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充分發揮第一防綫的作用。並積極開展專項治理工作,在2002年治爆緝槍專項鬥爭中,全鎮共收繳各類槍支49支,子彈1471發,雷管87發,黑火藥8.7公斤,治安拘留3人,從而有力地保證了人民群衆的生命財産安全。同時還加強了“兩勞”回籍人員的管理,由於幫教措施得力,三年中,全鎮77名“兩勞”回籍人員無一人從新犯罪。鎮司法所還經常利用橫幅、標語及宣傳車進行法製宣傳,開展送法製下鄉等活動,提高全民法製意識,促進了社會穩定。分水鎮被評為“杭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倡導精神文明,弘揚社會風尚
在全鎮農村廣泛開展“剎、評、創”活動,突出重點,狠抓落實,使農村社會風氣和農民居住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三年來,分水鎮的體育、文化事業獲得了新的進展,取得了新的成績,鎮文化站被評為“浙江省特級文化站”,鎮政府被評為“浙江省體育先進單位”。工、青、婦等群衆團體在兩個文明建設中作出了新的貢獻,全鎮團員青年認真開展青年志願者行動,創建了青年文明一條街(玉華街),效果明顯,分水鎮被授予“杭州市青年文明小城鎮”的稱號。全鎮山區村民的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最偏遠的裏邵、劉傢兩村也相繼開通了程控電話,大部分村有綫電視網改造基本完成。 |
|
漢川市
分水鎮 鎮政府駐分水,人口59288人,面積75.6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分水第一、分水第二、雙豐、餘臺、友好、土地廟、東嶽廟、羅豐、播義、協力、勤勞、桃園、聯合、鮮魚、淤州、雞公州、夾河、周傢橋、華嚴寺、歪亭閣、四屋、新街、同心、七屋、前進、新農、三星垸、原勝垸、復生垸。
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圖片 |
|
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東與李河鎮、甘寧鎮接界,西與梁平縣交界,南至陳明岩與忠縣接界;北達馬鬃嶺與後山鎮一山之隔,面積220.4 k㎡。2005年共有 30707戶、100104人,其中農業人口 91172人。勞動力資源總數為54568人,其中勞動年齡內49828人。鎮村從業人員51466人,其中女性25520人,常年外出打工25583人。全鎮耕地55234畝,占總面積的16.7%,其中田34247畝,地20987畝。人平占有耕地0.55畝,歷來是糧食生産主産區。主産水稻、玉米、薯類、雜糧;小春主産小麥、豌豆、鬍豆等。經濟作物生産有蠶桑、油菜、花生、果品、芝麻、棉花等。
分水鎮,因鎮北山梁之水分別流嚮萬州與梁平而得名,在清代至民國初年屬大周裏二甲,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裏甲建鄉鎮時屬分水鄉,民國十八年(1929年)劃分鄉鎮自治區時設分水鎮。新建製的分水鎮於2004年9月經原分水、三正、培文三鎮和黃泥、三元、大興三鄉合併而成。鎮政府駐地分水嶺,東距主城區28公裏,西與梁平縣交匯,南與忠縣接壤,北與開縣毗鄰,鎮域幅員面積220.96平方公裏,現轄25個行政村,216個村民小組,8個社區居委會,21個居民小組,人口總計30707戶、100104人,其中非農人口6549人,鎮區人口1.5萬人。是國傢六部委確定的全國重點鎮、重慶市首批啓動的中心鎮、重慶市“十一五”重點規劃建設的30個小城市,並被命名為重慶市經濟百強鎮、商貿示范镇,也被納入萬州區衛星小城市建設規劃並確定為萬州區西部走廊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是萬州西部交通小樞紐和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物資貿易集散地。2008年被重慶確定為城鄉統籌示范镇.該鎮立足"122"發展戰略部署(“1”就是經過5-10年的努力,建成一座人口規模在6萬人左右的生態宜居小城市;“2”就是經過3-5年的努力,建成市小企業創業基地和鄉村旅遊基地;另一個“2”,就是經過3-5年的努力,建成萬州西部商貿物流中心和文教衛生中心),力爭通過3—4年的努力,努力把分水建設成為三峽庫區經濟發達、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現代化生態小城市。到2010年,力爭實現:全鎮地區生産總值(GDP)達到14.8億元,人均GDP達到1.5萬元;全口徑財政收入達到300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50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8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58元;城鎮化率達到50%。
境內交通便利,318國道、渝萬高速公路、達萬鐵路橫貫全鎮東西,鎮內設有渝萬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橋,鐵路中型客、貨兩運站,渝東地區唯一的化學危險品鐵路專用支綫及裝卸倉儲中心。距萬州機場、長江深水碼頭僅30公裏,高速公路和鐵路可直達機場和港口。轄區內分餘路、分響路、分培路、分大路、三棗路都在境內與318國道交匯。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鼕冷夏熱,春早秋長,水熱充沛,雨熱同季,常年四季分明,無霜期328天,年均降水量1186.4毫米,年平均氣溫18.3℃。地處渝東平行嶺𠔌區與山地過渡地帶,四周山巒重疊,深丘峽𠔌縱橫,地質復雜,地形多樣,海拔在200~850米之間,有煤、銅、鐵、鈣、石灰石、天然氣等20多種礦産資源。轄區有耕地55234畝,其中水田34247畝,全鎮農業以糧食生産為主,盛産優質富硒大米和緑色花生,鎮內有被聯合國糧農組織高級顧問簡普博士所稱道的石碾晚熟李子5000畝,有聞名市區的官溪蜜柚1000餘畝,轄區柑桔、蠶桑、香料、貢桃、魔芋、生豬、牛、羊及傢禽也質優量大。轄區林草資源豐富,有林地100000畝,其中天然林保護面積40654畝,其中竹木3萬餘畝,有“萬州竹海”之稱。境內有自來水供水站7座,自來水日供應能力3000噸,有大小水庫16座,山平塘986口,水資源蓄量465萬方,蓄水1388萬方的三角凼水庫正在建設中,遊庫觀景的三角凼旅遊風景區開發潛力巨大。目前擁有鄉鎮企業237個,其中區級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3傢,市級竜頭企業1傢,國傢級竜頭企業1傢,2005年實現鄉鎮企業總産值71266萬元,利潤1856萬元,稅金187萬元,地方生産總值3.8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437萬元。現有重慶市級重點中學1所,區級初級中學2所,中心小學2所,幼兒園57所,擁有中高級教師700餘人,在校學生13000餘人。有中心衛生院1所,醫療站6個,醫療點70個,各類醫務人員134人。有體育場10個,休閑廣場1個,文體廣電中心1個,文化站2個,民間藝術表演團體6個,電視站6座。有農行、信合等金融機構13傢,保險機構1傢,大小超市、商業網點2000餘個,農副産品集貿市場9個,賓館、酒吧、美容美發、康體娛樂等服務行業齊全。
分水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8180男9525女8655家庭戶戶數5541家庭戶總人口(總)17505家庭戶男8982家庭戶女85230-14歲(總)37470-14歲男19920-14歲女175515-64歲(總)1318315-64歲男693315-64歲女625065歲及以上(總)125065歲及以上男60065歲及以上女650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6218
分水鎮下轄村:
大壩村 石碾村 高梘村 金銀村
智德村 復興村 五馬村 賽金村
大地村 |
|
分水鎮位於敘永縣南面,距敘永縣城60公裏,與雲南省威信縣接壤,敘威公路越境而過,是四川進入雲南的咽喉要道。全鎮幅員面積148.7平方公裏,轄12個行政村、81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委員會、2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7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6萬人。2005年全鎮生産總值6138萬元,其中第一産業4391萬元、第二産業420萬元、第三産業1327萬元;糧食總産量12146噸;財政總收入6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89元。
該鎮屬市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有烤煙、肉牛、竹産業三大支柱産業,有烤煙2萬餘畝,是瀘州市烤煙生産先進集體、瀘州市第一烤煙大鎮、四川省科技扶貧項目實施的肉牛産業基地;尤以優質羅漢竹為主的竹筍産品,享譽川黔,遠銷海外;該鎮自古經貿發達,是川、滇、黔三省間的商貿中心和物資集散地,是發展邊境貿易的重要集鎮。 |
|
分水鎮位於遂寧市西大門,與資陽市的安嶽縣,樂至縣相鄰,國道318綫貫穿全鎮,距安居城區28公裏,通優勢和區位優勢突出。全鎮幅員面積66.2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3894.3畝,現轄一個居委會(兩個場鎮),24個村,31個黨支部,287個村民小組,12494戶,農業人口42361人,黨員856名。現有鎮機關工作人員30人,其中公務員14人,機關工人7名,農業服務中心8人,宣傳文化中心1人。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
安居區分水鎮通過建立回鄉創業人才黨支部,把支部打造成為回鄉農民工的服務平臺,讓回鄉黨員從“散兵遊勇”轉變成為“抱團發展”,把黨支部的組織優勢融入到産業優勢中,探索出了新時期農村黨建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全新模式。 |
|
鎮政府駐玉華路199號。面積299.37平方千米,人口5.08萬。郵編311519。轄1個居民區、26個行政村:分水;武盛、城西、天英、塘源、裏湖、大路、橋東、東溪、三合、新竜、保安、小源、盛村、太平、高聯、外範、百歲坊、三槐、富源、儒橋、徐橋、三溪、朝陽、怡華、磚山、後岩。 |
|
分水鎮位於杭州市西部,是杭州通往聞名中外旅遊勝地——千島湖的必經之地。處在黃山到千島湖的黃金旅遊綫上,05省道和16省道在此交叉而過。分水鎮是浙江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省級中心城鎮和省級文明城鎮。是桐廬縣的副中心。全鎮面積近300平方公裏,常住人口5.5萬人,外來人口2萬人左右,分水是個有1300多年歷史的老縣城,商貿業比較發達,工業經濟以製筆快狀經濟為主,2003年工農業産值34億元,其中製筆産值為20億元。
一 分水製筆快狀經濟發展的過程
分水製筆始於70年代末,當時,幾個知青在分水儒橋村下放勞動。他們的父母是杭州圓珠筆廠的職工,一次看望孩子時,發現當地小竹竿很適合用來製作筆桿,於是在他們的建議和幫助下,儒橋村在大禮堂裏辦起了第一傢筆桿廠。幾年後,竹竿圓珠筆逐步開始被淘汰。80年代初正是我國“塑料革命”時期,當時的村幹部在外地看到了用塑料套的圓珠筆桿,一傢一戶的作坊也在相互模仿專用延伸開來,使分水製筆業出現了新的轉機,當時分水製筆市場從義烏小商品市場開始,逐步輻射到全國各地,後來又闖進廣交會,開始做外貿出口業務。分水製筆從一傢一戶到小企業大集群,從家庭作坊到工廠化生産,集約化經營,從單一的生産筆桿到配件,最後生産整支筆,現在已有圓珠筆,中性筆,水筆等上千個品種,從單一市場到多元化市場,立體營銷網絡。生産規模越來越大,專業分工越來越細,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區域塊狀經濟。
二 分水製筆經濟的現狀和前景
目前,分水製筆企業有560多傢,與製筆配套的企業有200多傢。我們製筆企業一般規模都不大,規模較大的年産值也是在3.,4千萬左右,但是大多企業並不是一支筆自己生産到底的,而是多個企業共同完成的,也就是小企業大集群“抱團”發展。2003年,分水生産銷各類圓珠筆45億支,今年我們提出了實現“世界人均一支筆”和打造中國筆業製造基地的目標。
現在,我們依托“浙大———桐廬分水製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和“浙江省圓珠筆産品質量檢測中心”,努力提高産品檔次和質量,提高産品科技含量,增加産品附加值。同時,高度重視知識産權保護工作,以桐廬縣製筆協會為依托,聯合有關部門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維護市場秩序,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現在,分水製筆企業在整體上上了一個新臺階的基礎上,正通過外來投資,合資合作,技改等多種形式,積極投身“二次創業”。我們相信分水的製筆業前景會更美好!
三 分水發展的前景
隨着05,16省道的建成通車,分水江水利樞紐工程的建成和沿江旅遊項目的開發,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城鎮化管理的規範城鎮環境的改善,及以製筆業為主的多種工業的蓬勃發展,商貿等第三産業的繁榮,一個新分水將呈現在人們面前。 |
|
鎮政府駐分水,人口59288人,面積75.6平方千米。轄 2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分水第一、分水第二、雙豐、餘臺、友好、土地廟、東嶽廟、羅豐、播義、協力、勤勞、桃園、聯合、鮮魚、淤州、雞公州、夾河、周傢橋、華嚴寺、歪亭閣、四屋、新街、同心、七屋、前進、新農、三星垸、原勝垸、復生垸。 |
|
湖北省漢川市分水鎮位於漢川市版圖中心,地處江漢平原腹地,漢江下遊北岸,相傳地似鷹嘴分漢江水而得名,舊名“分水咀”。距省會武漢75公裏;省道荷沙公路穿境12公裏,在建中的省道分王公路起於分水,嚮西、北連通應城、天門。境內漢江流徑12.5公裏。全鎮轄2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國土面積76.5平方公裏,耕地面積4.5萬畝,人口5.7萬人。城區人口2.6萬人,城鎮化率達45%。鎮內地勢平坦,河湖交錯,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
|
分水鎮 分水鎮位於萬州區西南部。面積220.96平方千米,人口9.76萬人(2004年)。轄棗園場、大興場、分水場、張傢嘴、三正埠、黃泥場、三元場、培文場8個社區,石碾、大地、五馬、新石、竹山、川心、三正、雙紅、辣子、茶坪、王興、雙城、棗園、三角凼、紅豆、黃泥凼、大衝、花屋、三元、培文、郎傢、八角、紅古、龔傢灣、大興25個行政村。 [代碼]500101144:~001棗園場居委會 ~002大興場居委會 ~003分水場居委會 ~004張傢嘴居委會 ~005三正埠居委會 ~006黃泥場居委會 ~007三元場居委會 ~008培文場居委會 ~200石碾村 ~201大地村 ~202五馬村 ~203新石村 ~204竹山村 ~205川心村 ~206三正村 ~207雙紅村 ~208辣子村 ~209茶坪村 ~210王興村 ~211雙城村 ~212棗園村 ~213三角凼村 ~214紅豆村 ~215黃泥凼村 ~216大衝村 ~217花屋村 ~218三元村 ~219培文村 ~220郎傢村 ~221八角村 ~222紅古村 ~223龔傢灣村 ~224大興村
[沿革]2004年區劃調整後,分水鎮轄原分水、三正、培文3個鎮和黃泥、三元、大興3個鄉,共70個村、8個社區,面積220.96平方千米,總人口97666人。政府駐地分水。
附:分水鎮/黃泥鄉 清代至民國初為大周裏二甲,1992年置分水鎮,1942年改分水鄉,1953年設分水鎮。1997年,位於天城區西部,距區政府28千米,面積64.6平方千米,人口3.3萬,轄下壩、大壩、石碾、高梘、雙豐、金銀、智德、復興、五馬、賽金、大地、三角、石梯、金鳳、紅寨、杉林、石杠、禮福、白果、紅豆、清坪21個行政村和上截街、下截街、黃泥3個居委會。318國道、達萬鐵路過境並設有火車站。?年析置黃泥鄉。
附:三正鎮 清代至民國初屬大周裏前三甲,1929年屬高升鄉,1935年置三正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1997年,位於天城區西部,距區政府20千米,面積71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四方、雙城、棗園、蘭花、茶坪、沙坪、牟傢、永角、雙土、五興、偏岩、新安、川興、韓傢、金星、三正、竜溝、大屋、竹山、石孔、新石、紅果、紅椿、楊柳、辣子25個行政村和三正場、棗元場2個居委會。318國道、達(川)萬鐵路過境並設有火車站。
附:培文鎮/三元鄉/大興鄉 清代至民國初屬大周裏二甲,1927年屬黃泥鄉,1929年置培文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建鎮。1997年,位於天城區西南部,距區政府40千米,面積75.4平方千米,人口3.7萬,轄王場、郎傢廟、郎傢嘴、龔傢山、八角廟、花果園、陳明岩、劉傢坪、丁傢溝、龔傢灣、紅古、嚮廟、楠木寺、大興、金獅嶺、青雲山、袁傢山、鄧傢、梨子、高樓、張傢山、大衝、老觀、石峽、花屋、油寨26個行政村和王場、大興場、三元場3個居委會。公路與318國道連接。?年析置三元鄉、大興鄉。 |
|
分水鎮位於萬州西部,與梁平、忠縣、開縣交界,駐分水嶺,由三鎮三鄉合併而成,是重慶市中心小集鎮、商貿示范镇、經濟百強鎮之一,轄有25個村、216個村民小組,8個社區居委會、21個居民小組。全鎮幅員面積220.96平方公裏,30108戶(其中農村戶25676戶,居民戶4432戶),97666人(其中農村88235人,居民9431人),耕地面積55875畝(其中田36419畝,地19456畝)。2004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産值72679萬元,其中:農業總産值18229萬元,鄉鎮企業産值54450萬元,實現財政(全口徑)收入1073.3萬元,地方財政收入54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62元,糧食産量38000噸,農民人均占有糧427公斤。小城鎮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裏,城鎮人口3.5萬人,城鎮月供水能力8000噸,供電能力5萬千瓦時。移動固定電話已覆蓋全鎮。現有幼兒園13所,村校27所,完全小學7所,初級中學2所,區級重點中學1所,現有教師近1300人,在校學生13545人。有衛生院1所,醫療站6個,醫療點70個,有各類醫務人員近300人。有農貿市場7個,個體工商戶2050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1700萬元,二、三産業從業人數28615人。(一)自然資源豐富。轄區內有石灰石、黃沙、石黃沙、頁岩、岩石等多種礦産可以開採,煤炭儲量60萬噸,天然氣儲量5.1億立方米,荒山荒坡8萬多畝,竹木面積3萬畝,山平塘庫589口,水庫16座,蓄水620.7萬方,能蓄水1388萬方的三角凼水庫現正在修建之中。(二)區位優勢良好。分水鎮是萬州第一鎮,也是萬州西部區域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中心。318國道橫穿全境,萬梁高速公路在境內設有互通式立交橋,達萬鐵路在境內設有中型客貨兩運站。離萬州城區35公裏,五橋機場50公裏。商貿物流輻射周邊十多個鎮鄉近100萬人口,日均交易額在50萬元以上。 |
|
分水鎮 分水鎮位於敘永縣西南部,距縣城54千米。境西部與雲南省威信縣接壤,距威信縣城25千米。面積148.70平方千米,總人口2.82萬人(2006年末),其中農業人口2.7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187人。轄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81個村民小組、2個居民小組。敘(永)威(信)公路過境。 代碼 510524108:~001分水街村居委會 ~201分水村 ~205石院村 ~208魚洞村 ~213木格倒村 ~226廣子村 ~230竜洞村 ~231路井村 ~232新民村 ~233田壩村 ~234太平村 ~235終南村 ~236興隆村
沿革 1948年設分水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建鎮。1997年,面積148.8平方千米,人口2.8萬,轄分水、聯合、海子、螞蟥埂、石院、寶竜、餘洞、岩口、硝壩、長壩、梭鍋、木格倒、楠木、海西、前鋒、雙橋、海康、紅光、軍傢、苦竹、吼西、集體、礦子、鎖馬、印方坪、燚榔壩、農莊、長馬、香村29個行政村和分水居委會。
2003年,面積148.77平方千米,轄29個行政村、190個農業生産合作社、1個街村居委會、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9300人,其中農業人口28000人。 2004年,面積148.77平方千米,轄29個行政村、190個農業生産合作社、1個街村居委會、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7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1萬人。 |
|
分水鎮原是分水縣治所在地,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桐廬西北境置分水縣,至解放後,於1958年11月分水縣並入桐廬縣。在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分水鎮是原分水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為桐廬縣副中心城鎮。
“分水”一名,曾有過縣、區、鄉、鎮等不同範疇,自公元621年至1958年即是古邑,縣治。前後又多次變更,民國十九年(1930年)行鄉鎮製,始置鎮。1949年5月建立分水縣武盛鎮人民政府,1958年11月撤銷分水縣並入桐廬縣,武盛鎮亦隨之撤銷,歸屬紅旗公社,設武盛管理處(大隊);1959年7月復設武盛鎮;1961年7月改稱分水鎮;1962年11月建立分水公社;1969年5月析分水公社另置分水鎮;1984年春,分水公社改製稱分水鄉;1984年11月,撤銷分水鄉並入分水鎮;1992年5月東溪鄉並入分水鎮;2004年5月撤銷原分水鎮、印渚鎮(原保安鄉已於1992年並入印渚鎮)、怡合鄉,設立新的分水鎮。
分水鎮位於桐廬縣西北部分水江畔,距縣城27公裏,距省城杭州市82公裏,鎮人民政府駐玉華路。東接瑤琳鎮,南連百江鎮,西鄰閤村鄉,北界臨安市,全境略呈平鴿形,東西長約21公裏,南北寬約25.5公裏。2005年末,全鎮區域面積299.37平方公裏,轄26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各行政村共轄390個村民小組,301個自然村莊,18953戶,50820人,流動人口近2萬人。
境內群山綿亙,溪河縱橫,地形復雜,山多田少,古稱萬山叢中。地勢南、西、北三面均高,漸次嚮中東部河𠔌平原傾斜。主要山峰有南陲邊緣白兔尖,海拔943.1米,西北端界山仙姑尖,海拔1007米,為群峰之冠。主要河流有分水江、前溪、後溪等。1992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定名為“革命老區”。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32億元,財政收入52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46元。10月,分水鎮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文明村鎮”,列浙江省第一位。同時,該鎮被命名為浙江省小企業創業基地和省級科普示範鄉鎮。 |
|
- : Fenshui Town
|
|
分水 |
|
|
|
聯閤村 | 興隆村 | 新街村 | 新民村 | 保安村 | 三元村 | 太平村 | 劉傢村 | 板橋村 | 城西村 | 三閤村 | 桃園村 | 復興村 | 前進村 | 石傢村 | 朝陽村 | 分水村 | 海西村 | 大興場社區 | 白沙村 | 新農村 | 新竜村 | 張傢村 | 大地村 | 棗園村 | 郎傢村 | 八角村 | 大壩村 | 三溪村 | 竹山村 | 大衝村 | 大興村 | 高梘村 | 大竹山村 | 東溪村 | 分水社區 | 武盛村 | 天英村 | 塘源村 | 裏湖村 | 大路村 | 橋東村 | 小源村 | 高聯村 | 外範村 | 百歲坊村 | 三槐村 | 富源村 | 儒橋村 | 徐橋村 | 怡華村 | 磚山村 | 後岩村 | 玉泉村 | 梧桐村 | 民建村 | 洪坑村 | 虹橋村 | 竜潭村 | 大張村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