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農業上用來殺蟲﹑殺菌﹑除草﹑毒殺害鳥害獸以及促進作物生長的藥物的統稱。   為保障促進作物的成長,所施用的殺蟲、除草等藥物的統稱   農藥  nóngyào
農藥 、無機農藥 、植物性農藥 、微生物農藥 。此外,還有昆蟲激素。
農藥 本身物理性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用法。如製成粉末撒布,製成水溶液、懸浮液、乳濁液噴射,或使成蒸氣或氣體熏蒸等。
農藥 捲》的定義,農藥 (pesticides)主要是指用來防治危害農林牧業生産的有害生物(害蟲、害蟎、綫蟲、病原菌、雜草及鼠類)和調節植物生長的化學藥品,但通常也把改善有效成分物理、化學性狀的各種助劑包括在內。需要指出的是,對於農藥 的含義和範圍,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傢和地區有所差異。如美國,早期將農藥 稱之為"經濟毒劑"(economic poison),歐洲則稱之為"農業化學品"(agrochemicals),還有的書刊將農藥 定義為"除化肥以外的一切農用化學品"。80年代以前,農藥 的定義和範圍偏重於強調對害物的"殺死",但80年代以來,農藥 的概念發生了很大變化。今天,我們並不註重"殺死",而是更註重於調節",因此,將農藥 定義為"生物合理農藥 "(biorationa1 pesticides),"理想的環境化合物"(ideal environmental chemicals)、"生物調節劑"(bioregulators)。"抑蟲劑"(insectistatics)。"抗蟲劑"(anti一inect agents)、"環境和諧農藥 "(envi一ronment acceptable pesticides或environrnentfriendly pesticides)等。儘管有不同的表達,但今後農藥 的內涵必然是"對窖物高效,對非靶標生物及環境安全"。
農藥 工業經歷了創建時期(1949~1960)、鞏固發展時期(1960~1983)和調整品種結構,蓬勃發展時期三個階段,農藥 品種和産量成倍增長,生産技術與産品質量顯著提高。國務院决定1983年3月起停止生産六六六和滴滴涕,1991年國傢又决定停止生産殺蟲脒、二溴氯丙烷、敵枯雙等5種農藥 ,為適應農業生産發展的需要,國傢集中力量投(擴)産了數十個高效低殘留品種,使農藥 産量迅速增加。到1998年,全國已能生産農藥 200(有效成分),農藥 總産量近40萬噸(以折100%有效成分計),全國農藥 生産能力達到75.7萬噸。
農藥 産量已能滿足農業需要,並有一定數量的出口,但是品種仍不足,以1998年農藥 産量計算,其中殺蟲劑占72%,殺菌劑占10%,除草劑占16%,植物生長調節劑占2%,因此,我國農藥 品種結構和各類農藥 之間比例調整的任務還很繁重,隨着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逐步深入,這個調整任務定能在不太長的時期內完成。 農藥 工業的發展,農藥 産量的增加,農藥 産品質量的提高,對保證農業豐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據農業部門統計,1996年使用化學農藥 防治40多億畝次,化學除草面積達6.2億畝次。每使用1元農藥 ,農業可獲益8~16元。
農藥 
農藥 
農藥  除草劑
農藥 被稱為除草劑。農田化學除草的開端可以上溯到19世紀末期,在防治歐洲葡萄霜黴病時,偶爾發現波爾多液能傷害一些十字花科雜草而不傷害禾𠔌類作物;法國、德國、美國同時發現硫酸和硫酸銅等的除草作用,並用於小麥等地除草。有機化學除草劑時期始於1932年選擇性除草劑二硝酚的發現。20世紀40年代2,4-滴的出現,大大促進了有機除草劑工業的迅速發展。1971年合成的草甘磷,具有殺草譜廣、對環境無污染的特點,是有機磷除草劑的重大突破。加之多種新劑型和新使用技術的出現,使除草效果大為提高。1980年時世界除草劑已占農藥 總銷售額的41%,超過殺蟲劑而躍居第一位。之後,世界除草劑發展漸趨平穩,主要發展高效、低毒、廣譜、低用量的品種,對環境污染小的一次性處理劑逐漸成為主流。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的法律定義:
農藥 ,是指用於預防、消滅或者控製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解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於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製劑。   nóngyào
農藥  [Pesticide(s) ;Agricultural chemical;Farm chemical] 
農藥 、無機農藥 、植物性農藥 、微生物農藥 。此外,還有昆蟲激素。根據加工劑型可分為粉劑、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乳劑、乳油、濃乳劑、乳膏、糊劑、膠體劑、熏煙劑、熏蒸劑、煙霧劑、油劑、顆粒劑、微粒劑等。大多數是液體或固體,少數是氣體。   根據防治對象,可分為殺蟲劑、殺菌劑、殺蟎劑、殺綫蟲劑、殺鼠劑、除草劑、脫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
農藥 、無機農藥 、植物性農藥 、微生物農藥 。此外,還有昆蟲激素。
農藥 大多數是液體或固體形態,少數是氣體。根據害蟲或病害的各類以及農藥 本身物理性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用法。如製成粉末撒布,製成水溶液、懸浮液、乳濁液噴射,或製成蒸氣或氣體熏蒸等。   法律定義:
農藥 捲》的定義,農藥 (Pesticides)主要是指用來防治危害農林牧業生産的有害生物(害蟲、害蟎、綫蟲、病原菌、雜草及鼠類)和調節植物生長的化學藥品,但通常也把改善有效成分物理、化學性狀的各種助劑包括在內。需要指出的是,對於農藥 的含義和範圍,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傢和地區有所差異。如美國,早期將農藥 稱之為"經濟毒劑"(economic poison),歐洲則稱之為"農業化學品"(agrochemicals),還有的書刊將農藥 定義為"除化肥以外的一切農用化學品"。80年代以前,農藥 的定義和範圍偏重於強調對害物的"殺死",但80年代以來,農藥 的概念發生了很大變化。今天,我們並不註重"殺死",而是更註重於調節",因此,將農藥 定義為"生物合理農藥 "(biorationa1 pesticides),"理想的環境化合物"(ideal environmental chemicals)、"生物調節劑"(bioregulators)。"抑蟲劑"(insectistatics)。"抗蟲劑"(anti一inect agents)、"環境和諧農藥 "(envi一ronment acceptable pesticides或environrnentfriendly pesticides)等。儘管有不同的表達,但今後農藥 的內涵必然是"對窖物高效,對非靶標生物及環境安全"。
農藥 工業經歷了創建時期(1949~1960)、鞏固發展時期(1960~1983)和調整品種結構,蓬勃發展時期三個階段,農藥 品種和産量成倍增長,生産技術與産品質量顯著提高。國務院决定1983年3月起停止生産六六六和滴滴涕,1991年國傢又决定停止生産殺蟲脒、二溴氯丙烷、敵枯雙等5種農藥 ,為適應農業生産發展的需要,國傢集中力量投(擴)産了數十個高效低殘留品種,使農藥 産量迅速增加。到1998年,全國已能生産農藥 200(有效成分),農藥 總産量近40萬噸(以折100%有效成分計),全國農藥 生産能力達到75.7萬噸。
農藥 産量已能滿足農業需要,並有一定數量的出口,但是品種仍不足,以1998年農藥 産量計算,其中殺蟲劑占72%,殺菌劑占10%,除草劑占16%,植物生長調節劑占2%,因此,我國農藥 品種結構和各類農藥 之間比例調整的任務還很繁重,隨着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逐步深入,這個調整任務定能在不太長的時期內完成。 農藥 工業的發展,農藥 産量的增加,農藥 産品質量的提高,對保證農業豐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據農業部門統計,1996年使用化學農藥 防治40多億畝次,化學除草面積達6.2億畝次。每使用1元農藥 ,農業可獲益8~16元。   1. 殺蟲劑:
   除草劑(herbicide)
農藥 
農藥 
農藥  除草劑
農藥 被稱為除草劑。農田化學除草的開端可以上溯到19世紀末期,在防治歐洲葡萄霜黴病時,偶爾發現波爾多液能傷害一些十字花科雜草而不傷害禾𠔌類作物;法國、德國、美國同時發現硫酸和硫酸銅等的除草作用,並用於小麥等地除草。有機化學除草劑時期始於1932年選擇性除草劑二硝酚的發現。20世紀40年代2,4-滴的出現,大大促進了有機除草劑工業的迅速發展。1971年合成的草甘磷,具有殺草譜廣、對環境無污染的特點,是有機磷除草劑的重大突破。加之多種新劑型和新使用技術的出現,使除草效果大為提高。1980年時世界除草劑已占農藥 總銷售額的41%,超過殺蟲劑而躍居第一位。之後,世界除草劑發展漸趨平穩,主要發展高效、低毒、廣譜、低用量的品種,對環境污染小的一次性處理劑逐漸成為主流。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農藥 類別:除草劑
   一、粉劑。粉劑不易溶於水,一般不能加水噴霧,低濃度的粉劑供噴粉用,高濃度的粉劑用作配製毒土、毒餌、拌種和土壤處理等。粉劑使用方便,工效高,宜在早晚無風或風力微弱時使用。
農藥 ,使用時不能加水。
農藥 原藥和填充劑製成顆粒的農藥 劑型,這種劑型不易産生藥害。主要用於灌心葉、撒施、點施、拌種、溝施等。
農藥 緩慢釋放,可有效地延長藥效期,所以,殘效期延長,並減輕污染和毒性,用法一般同顆粒劑。
農藥 原藥、燃料、氧化劑、助燃劑等製成的細粉或錠狀物。這種劑型農藥 受熱汽化,又在空氣中凝結成固體微粒,形成煙狀,主要用來防治森林、設施農業病蟲及倉庫害蟲。   根據目前農業生産上常用農藥 (原藥)的毒性綜合評價(急性口服、經皮毒性、慢性毒性等),分為高毒、中等毒、低毒三類。
農藥 (LD50<50mg/kg):有3911、蘇化203、1605、甲基1605、1059、殺螟威、久效磷、磷胺、甲胺磷、異丙磷、三硫磷、氧化樂果、磷化鋅、磷化鋁、氰化物、呋喃丹、氟乙酰胺、砒霜、殺蟲脒、西力生、賽力散、潰瘍淨、氯化苦、五氯酚、二溴氯丙烷、401等。
農藥 (LD50在50-500mg/kg之間):有殺螟鬆、樂果、稻豐散、乙硫磷、亞胺硫磷、皮蠅磷、六六六、高丙體六六六、毒殺芬、氯丹、滴滴涕、西維因、害撲威、葉蟬散、速滅威、混滅威、抗蚜威、倍硫磷、敵敵畏、擬除蟲菊酯類、剋瘟散、稻瘟淨、敵剋鬆、402、福美砷、稻腳青、退菌特、代森胺、代森環、2,4-滴、燕麥敵、毒草胺等。
農藥 (LD50>500mg/kg):有敵百蟲、馬拉鬆、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氯殺蟎醇、多菌靈、托布津、剋菌丹、代森鋅、福美雙、萎銹靈、異草瘟淨、乙磷鋁、百菌清、除草醚、敵稗、阿特拉津、去草胺、拉索、殺草丹、2甲4氯、緑麥隆、敵草隆、氟樂靈、苯達鬆、茅草枯、草甘磷等。
農藥 中毒輕者表現為頭痛、頭昏、惡心、倦怠、腹痛等,重者出現痙攣、呼吸睏難、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農藥 在人體脂肪中蓄積,誘導肝髒的酶類,是肝硬化腫大原因之一;
農藥 流失到環境中,將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有時甚至造成極其危險的後果。
農藥 通過蒸發、蒸騰,飄到大氣之中,飄動的農藥 又被空氣中的塵埃吸附住。並隨風擴散。造成大氣環境的污染。大氣中的農藥 ,又通過降雨,這些農藥 又流入水裏,從而造成水環境的污染,對人、畜,特別是水生生物(如魚、蝦)造成危害。同時,流失到土壤中的農藥 ,也會造成土壤板結。
農藥 的抗藥性
農藥 ,最終會增強病菌、害蟲的抗藥性。以後對同種病菌、害蟲的防治必須不斷加大農藥 的用藥量.不然不能達到消滅病菌、害蟲的目的。形成惡性循環。
農藥 是無選擇地殺傷各種生物的,其中包括對人們有益的生物,如青蛙、蜜蜂、鳥類和蚯蚓等。這些益蟲、益鳥的減少或滅絶,實際上減少了害蟲的天敵,會導致害蟲數量的增加.而影響農業生産。
農藥 的食物,會造成它們急性或慢性中毒。最主要的是農藥 影響生物的生殖能力,如很多鳥類和傢禽由於受到農藥 的影響,産蛋的重量減輕和蛋殼變薄,容易破碎。許多野生生物的滅絶與農藥 的污染有直接關係。
農藥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農藥 約500餘種,這些農藥 的廣泛使用,不僅造成環境的污染,同時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農藥 ;(2)有機氯農藥 。
   1、農藥 的選擇。目前,市場上的農藥 品種繁多,農藥 質量參差不齊,防治對象也有很大差異,因此,一定要根據所要防治的對象選擇農藥 ,做到對癥用藥,避免盲目用藥。
農藥 的配置。農藥 的配置雖然不難,卻經常由於粗心或操作不當出現一些問題,應引起重視。一要準確稱量藥量和對水量;二要先對成母液再進行稀釋;三要註意人員及環境安全。
農藥 使用適期。任何一種病蟲草害,都有它的防治適期,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不能盲目用藥,用藥過早或過晚都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衹有正確選擇防治適期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不同的病蟲草害防治適期一般情況可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的預測預報來確定。
農藥 施用技術。科學的施藥技術是防治效果的保障,衹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使用農藥 ,才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一要選擇適宜的器械,如,噴殺菌劑要選擇霧滴較小的噴頭;噴殺蟲劑可選稍大的噴頭;噴除草劑最好選用扇型噴頭。二要看天氣施藥,颳大風、下雨不能噴藥;下雨前不能噴藥;有露水不能噴藥;高溫烈日下不能噴藥。有的農民認為氣溫越高,農藥 的殺蟲效果會越好,其實不然。夏季在高溫強光時噴藥,絶大部分害蟲停止表面活動,躲於陰涼背光處,藥劑不易噴施到位。而且在高溫下農藥 揮發損失大,藥性分解快,因此,此時噴藥藥效反而降低。在高溫下,藥劑揮發性強,藥物通過呼吸、皮膚氣孔進入人體內,很容易導致操作人員中毒。要盡量選擇晴天無風條件下作業,一般上午8-10點(露水幹後),下午5-7點(日落前後),選擇害蟲活動旺盛時間噴藥。三要根據不同的防治對象采取相應的施藥技術。如,防治病害時,由於病菌一般在作物葉片的背面,施藥時一定要將葉片背面噴施均勻;果樹蚜蟲一般發生在嫩梢上;山楂葉蟎多在果樹的內膛老葉片背面,噴藥就要求具有針對性。四要註意周圍作物,避免産生藥害。
農藥 安全間隔期。為了保證農産品質量安全,在農藥 使用中必須註意農藥 的安全間隔期,即最後一次施藥至作物收穫時所要間隔的天數,也就是收穫前禁止使用農藥 的日期。在安全間隔期內施藥,才能保證農藥 殘留量不超標,才能保證農産品的質量安全。不同的農藥 有不同的安全間隔期,使用時應按農藥 標簽規定執行。
農藥 是有毒品,在使用過程中時刻註意對自身的安全防護,防止引起人員中毒。要穿戴必要的防護服、口罩等防護用具;施藥期間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施藥時,要站在上風嚮,實行作物隔行施藥;施藥後及時更換服裝,清洗身體。
農藥 (23種):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毒殺芬,二溴氯丙烷,殺蟲脒,二溴乙烷(EDB),除草醚,艾氏劑,狄氏劑,汞製劑, 砷類,鉛類,敵枯雙,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強,氟乙酸鈉,毒鼠硅,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
農藥 (18種):禁止氧樂果在甘藍上使用;禁止三氯殺蟎醇和氰戊菊酯在茶樹上使用;禁止丁酰肼(比久)在花生上使用;禁止特丁硫磷在甘蔗上使用;禁止甲拌磷,甲基異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環磷,治螟磷,內吸磷,剋百威,涕滅威,滅綫磷,硫環磷,蠅毒磷,地蟲硫磷,氯唑磷,苯綫磷在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上使用。   在農業生産中,一旦誤用了失效的農藥 ,輕則無防治效果,重則可導致作物受害而造成減産甚至絶收。下面介紹幾種失效農藥 的辨別方法。
農藥 如外表呈受潮狀態,用手握時能成濕團,為半失效農藥 ;如結成軟塊,則全部失效。正常的幹性粉劑農藥 應無吸潮結塊現象。
農藥 倒在容器內,加入適量的水將其調成糊狀,然後再加入少量的清水攪拌均勻,靜置後觀察。如是未變質的農藥 ,其懸浮性較好,粉粒的沉澱速度較慢,沉澱物也特別少。反之,則為程度不同失效或變質的農藥 ,應當慎用。
農藥 時,可先將藥瓶用力振蕩,靜置1小時左右再觀察。如果出現了分層的現象,則說明農藥 已經失效。此外,還可以將藥瓶放入溫熱水中,待吸熱後觀察,如果是未變質的農藥 ,瓶內的沉澱物即會慢慢地溶化、甚至完全消失;反之,則為失效農藥 。   近年來中國農藥 工業發展十分迅速,多年以來,中國農藥 産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二位,2005年首次突破百萬噸大關,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農藥 生産大國。基於國內的原料配套、工藝、産業工人等配套升級,全球農藥 正在嚮中國轉移。目前看來,轉移正在加速進行中。而農藥 行業的高污染性决定了此行業本身具有集中生産性。國傢的農藥 “十一五”規劃也製定了組建20傢大型農藥 企業、加大農藥 行業節能減排力度、産業加速嚮專業園區集中等産業政策。
農藥 産品將成為市場的主流産品,緑色環保是農藥 行業發展的要求。未來幾年中國農業生産每年需要農藥 均在30-35萬噸。隨着人們生活水平及環境意識的提高,高毒有機磷殺蟲劑將逐步淡出市場,緑色農藥 將成為農民朋友的新寵,緑色經營將成為企業經營的新觀念和新潮流。高效、低毒、低殘留是農藥 産業的發展方向,主要包括兩大類——高效、低毒的化學農藥 和生物農藥 。   nongyao
農藥 
農藥 是一種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此外,農藥 還廣泛應用於衛生保健和其他領域,如殺蚊蠅、蟑螂、傢鼠,工業産品的防蟲、防黴、防腐,建築物的防蟻,交通沿綫和工業場地的除草,城市緑化區和庭園的防蟲、滅病和除草等。農藥 的應用日益擴大到現代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在工廠中合成的工業純品農藥 稱為原藥,為了方便使用和充分發揮藥效,通常按一定的配方在原藥中加入各種助劑,加工成各種劑型的商品製劑。
農藥 從使用角度出發常按用途(防治對象)分類(見農藥 工業),從製造角度出發常按來源分類:□農藥 還可以按化學結構(見表農藥 分類(及用途)舉例)或按加工劑型分類(見農藥 劑型)。
農藥 原藥,即農藥 有效成分,都是工業純度的、有特定化學結構的化合物。其重要的理化性質有:分子量,物態,沸點,熔點,蒸氣壓,在水和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極性,對酸、鹼、熱和光的穩定性等。這些性質與農藥 的加工性能和在應用對象表面附着或滲透到體內有關;與能否到達作用點並破壞或幹擾對象體內某種生理生化過程有關,與能否保持適當的有效期(使用前的貯存期和使用後的持效期)也有關。
農藥 在一定濃度下對目標有害生物産生一定的生物活性作用。通常以□LC□(使試驗生物半數致死的濃度)或□IC□(使試驗生物半數抑製的濃度)來表示其毒力高低(□LC□或□IC□越小,則毒力越高),可用來衡量一種農藥 是高效的還是低效的。在田間實際使用時、藥效常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諸如製劑質量、施藥方法、有害生物的種群和生長階段、危害方式與程度、作物栽培管理情況、田間環境條件(氣溫、濕度、風雨、土壤性質)等。因此,必須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施藥劑量和方法。某些農藥 使用不當會對作物産生化學的傷害,稱為植物藥害。某些本身並無藥效、而加入某種農藥 中一起使用後會提高藥效的物質,稱為增效劑,此種作用稱為增效作用。
農藥 在長期使用後,其藥效往往會減退,這是由於目標有害生物産生了抗藥性。對一種農藥 産生了抗藥性的有害生物,往往對化學結構相近或作用機製類似的其他農藥 也具有抗藥性,此種現象稱為交叉抗藥性。因此,在同一地區不宜連續使用一種農藥 ,應該輪換使用多種農藥 ,或使用兩種作用機製互不相同的農藥 的混劑,並盡可能減少使用次數,以避免或延緩抗藥性的發展。從經濟學觀點看,使用農藥 不一定要取得100%的效果,衹要將危害控製在不超過某個經濟損失的範圍內即可。
農藥 對人畜都有程度不同的毒性。任何一種農藥 在推廣應用之前都必須進行毒性試驗,查明其對哺乳動物以及對有益生物的毒性情況。常用的試驗動物有大、小白鼠和傢兔、狗、猴等。必要時還要用魚類等水生動物和鳥類。對哺乳動物的毒性試驗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和其他專門試驗。急性毒性試驗有經口、經皮和吸入三種。通常以□LD□(使試驗動物的半數致死劑量)或□LC□來表示一個農藥 的毒性大小。中國現行規定,□按經口LD□的大小[mg/kg(體重)]將農藥 分為高毒、中毒  :  agricultural agent,  crop protection products  n.:  insecticide,  pesticide,  agricultural chemical,  farm chemical  n.  insecticide, produits antiparasites  n.  insecticide / produits antiparasites 化學 農業 緑化 園藝 百科大全 毒藥 防疫 百科辭典 化學品 文化 酒類 宗教 數學 科普知識 農業知識 藥品 農作物 調節劑 植物生長 更多結果... 
紐瓦剋 金星 磷肥 功夫 福星 合力 硫磺 蛋白 北極星 伯樂 機油 柴油 一把手 馬拉鬆 百草枯 紅火 靠山 根除 閑人 肟硫磷 苄呋菊酯 草硫磷 草滅平 春日黴素 稻草竜 毒菌錫 惡蟲威 汞化合物 硫酸銅鈣 氯溴異氰尿酸 滅鼠優 嗪氨靈 炔草酯 雙氯酚 水合黴素 水楊菌胺 銅大師 土菌靈 綫蟲磷 威霸 滅草猛 剋瘟散 拌種靈 甲基立枯磷 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三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雙飛日化有限公司 阿維 江蘇長青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金浦北方氯鹼化工有限公司 江蘇天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新港農化有限公司 地樂酯 地樂施 地茂散 地散磷 磺樂靈 蓖麻油酸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