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縣 : 酉陽土傢族苗族自治縣 : 興隆縣 : 社旗縣 : 巴彥縣 : 友誼縣 : 棗陽市 : 新晃侗族自治縣 : 九臺市 : 雙遼市 : 揚中市 : 新民市 : 西吉縣 : 黃夾鎮 : 臨邑縣 : 鎮巴縣 : 平利縣 : 涇陽縣 : 廣漢市 : 綿竹市 : 中江縣 : 瀘定縣 : 嶽池縣 : 雙流縣 : 安嶽縣 : 安竜縣 : 湄潭縣 : 沿灘區 : 渝北區 : 南川區 : 東安區 [顯示全部] > 興隆鎮
顯示地圖
目錄
·黑竜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興隆鎮·吉林省九臺市興隆鎮 Xinglong Zhen·基本情況
·下轄鄉鎮·自然資源·環境條件
·山東省臨邑縣興隆鎮·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興隆鎮·陝西省平利縣興隆鎮
·重慶市南川區興隆鎮·湖北省棗陽市興隆鎮·河南省社旗縣興隆鎮
·四川省廣漢市興隆鎮·遼寧省新民市興隆鎮·重慶市奉節縣興隆鎮
·江蘇省揚中市興隆鎮·貴州省湄潭縣興隆鎮·黑竜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興隆鎮
·重慶市酉陽縣興隆鎮·黑竜江省友誼縣興隆鎮·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興隆鎮
·鎮情概況·下轄鄉鎮·歷史沿革
·地理位置·資源分佈·鄉鎮氣候
·教育概況·四川省瀘定縣興隆鎮·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興隆鎮
·四川省中江縣興隆鎮·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興隆鎮 Xinglong Zhen·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興隆鎮
·No. 34·黑竜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黑竜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市·吉林省四平市雙遼市·遼寧省瀋陽市新民市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黑竜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興隆鎮·黑竜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興隆鎮
·黑竜江省友誼縣興隆鎮·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No. 45
·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No. 47·湖北省襄樊市棗陽市
·No. 49·No. 50·No. 51
·No. 52·No. 53·重慶市重慶市渝北區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
·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四川省廣安市嶽池縣
·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竜縣
·No. 64·No. 65·No. 66
·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陝西省漢中市鎮巴縣·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
·No. 70·寧夏固原市西吉縣·No. 72
·南川區興隆鎮名片-重慶市·臨邑縣興隆鎮名片-山東省德州市·英文解釋
·近義詞·包含詞·分類詳情
·更多結果...
黑竜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興隆鎮
  概況
  興隆鎮地處鬆嫩平原腹地,位於巴彥縣北部,南距哈市市區(高速公路距離)62公裏,北鄰綏化18公裏。興隆鎮是巴彥縣北部經濟、文化、交通、信息、金融、服務、物資集散中心城鎮,城鎮輻射功能較強。 興隆鎮面積201.3平方公裏,農業可耕地面積21.7萬畝,城區面積11.7平方公。以濱北鐵路為中軸綫,分東西兩個區域,東區為興隆林業局,西區為老城區。興隆工業園區20.02平方公裏。 興隆鎮總戶數28918戶96628人,城區轄1個街道辦事處,10個社區居民委,分別是:花園、得權、振興、繁榮、文化、勝利、鐵東、鐵西、育纔、育德居民委,總戶數17666戶 50751人,其中,社區12196戶34196興隆商貿城人,林業局常住總戶數是5470戶16555人。農區轄8個行政村,106個自然屯,耕地面積201896畝,農村總戶數10551戶,人口44491人,其中:民主村擁有耕地27730畝,人口5656人;福閤村擁有耕地25319畝,人口3535人;慶隆村擁有耕地24584畝,人口5073人;民權村擁有耕地28175畝,人口4554人;隆青村擁有耕地24171畝,人口7467人;建華村擁有耕地28374畝,人口6163人;興樂村擁有耕地19046畝,人口5412人;中興村擁有耕地24497畝,人口6631人。居民包括漢族、滿族、回族、朝鮮族、達斡爾族、錫伯族、蒙古族等7個民族。
  圖示為:興隆鎮黨委、政府辦公大樓
  歷史沿革
  興隆鎮始建於清鹹豐九年(1859年),原名趙湖窩堡,係由趙湖、趙海、趙江三兄弟來此開荒種地,搭蓋窩堡居住而得名。後人口逐增,集鎮日漸雛形,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改稱興隆鎮。民國二年(1913年)改製為第四保公所駐地,偽滿康德六年(1939年)改稱興隆鎮街公所,轄六個區。新中國成立後,為11區人民政府駐地,轄17個村。1956年並村劃鄉後,轄7個鄉1個鎮。人民公社化後,又為公社所在地,劃分4個街道辦事處。1981年3月改為興隆鎮人民政府。2001年3月原長春鄉並入興隆鎮興隆鎮地域和人口得到了進一步的壯大。
  興隆中學
  興隆中學
  興隆中學始建於1953年9月,當時的“凹”形校捨占地2100平方米,1990年拆除舊校捨後,新建了使用面積為327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1995年修建了一棟占地面積為1000平方米的商服房,1996年又把教學樓增添了1500平方米,1997年興建了400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和學生食堂,2003年興建了8024平方米的科技樓和女生宿舍樓。
  1996年學校停辦初中班,發展成為高級中學。1999年教學班由每學年4個班增到每學年8個班。
  教職工相對穩定在140人左右,其中一綫教師130人左右,學歷達標65%,高級教師23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為了組建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縣政府製定了擇優招聘教師的政策,1986年以後招聘教師和外調教師30餘人。
  興隆二中
  興隆二中興隆二中是一所縣直屬的初級規範化學校,始建於1968年,2005年原興隆三中、興隆育纔中學並入興隆二中,生源增加,師資優化,班子重組,同時全面改善了辦學條件,使興隆二中重新煥發了蓬勃生機和活力。 學校佈局合理,校園環境幽雅,校園占地面積2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6780平方米,校園分為教學區、實驗區、運動區、景園四部分,學校設施齊全,條件優越,設有標準的實驗室、微機室、教師多媒體課堂、衛生室、圖書室、會議室,為全校師生提供了一個幽雅舒適的工作學習環境。 學校現有34個教學班,學生1789人,174名教職工,教師隊伍業務精良,師德高尚,其中具有高級職稱28人,中級教師職稱68人,省級教學能手4人,省優秀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2人,縣級各類骨幹教師46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 2002年以來,學校着眼於探索新世紀學校發展,堅持“三個面嚮”的辦學方向,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開拓創新工作作風,辦學思路上突出“一個價值觀”、發揮“三個優勢”、搭建“三個舞臺”。2003年學校啓動實施1315育人工程,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努力爭創“育人隊伍,管理水平,教育質量”三個一流。學校被評為國傢得權小學英語教學實驗基地、省冰上活動基點校、國傢級心理教育試點校,多次獲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市教育交流先進集體、市科研先進集體,市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市藝術教育先進集體、市體育衛生工作先進集體等諸多榮譽稱號。
  得權小學
  得權小學建於1949年,位於興隆鎮得權社區。迄今歷18任校長,現任校長楊文琴。 學校現有教職工66人,班級25個,學生1234人,學前班3個。校園占地面積12036平方米鐵東大街。2003年新建了建築面積3661.32平方米的教學樓,並配套了微機室、語音室、實驗室、檔案室、圖書室等教學設施。校園環境建設不斷完善,有風雨操場、水泥甬路、銅鑄校標、草坪樹墻。 學校秉承傳統,形成以《校魂》為主題的理念體係,包括校標、校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班風、一日行為歌、奮鬥口號、座佑銘、辦學思路、辦學原則和社會承諾。 學校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首、培養素質、全面發展”的育人方向,努力探索教育教學新途徑,創造性地實行“班主任教學大循環結合製”和“科任教學大循環製”。 德育重實踐,教學重科研。進入新世紀,得權小學一直是省、市、縣、德育、教學、科研先進集體,有榮譽證書、奬版和錦旗36個。 2004年12月得權小學被評為市一類小學,2005年晉為省一類小學。
  
  230126101 興隆鎮
  230126101001 花園居委會
  230126101002 振興居委會
  230126101003 得權居委會
  230126101004 繁榮居委會
  230126101005 鐵西居委會
  230126101006 鐵東居委會
  230126101007 文化居委會
  230126101008 勝利居委會
  230126101009 育纔居委會
  230126101010 育德居委會
  230126101200 慶隆村
  230126101201 福閤村
  230126101202 興樂村
  230126101203 民權村
  230126101204 建華村
  230126101205 民主村
  230126101206 隆青村
  230126101207 中興村
吉林省九臺市興隆鎮 Xinglong Zhen
  興隆鎮[Xinglong]位於九臺市西北部,東經125°30′、北緯44°32′,距市區18千米,北距德惠22千米,東鄰飲馬河。東隔飲馬河和德惠市大青咀鄉相望,北與德惠市長陽鄉接壤。面積187.41平方千米,人口41322人。轄20個行政村,168個社。鎮政府駐新興村趙朝陽溝屯。九(臺)德(惠)公路過境,西距102國道15千米。
    [郵編]130522 [代碼]220181107:~200新興村 ~201興隆村~202金川村 ~203小荒地村 ~204大荒地村 ~205頭道村 ~206韓傢村 ~207東崗子村 ~208前崗子村 ~209五傢子村~210朝陽村 ~211溝外村 ~212姜家村 ~213白傢村 ~214春光村 ~215閻傢村 ~216竜鳳村 ~217新春村~218馬鞍山村 ~219和新村 (舊代碼為220181110)
    [沿革]取興旺發達吉利之意得名。1949年為雙廟子區興隆鄉,1958 年屬朝陽公社,1961年從朝陽公社分出設立興隆公社,1983年改鄉。1991年,三傢子村劃分為溝外村和姜家爐村。1992年撤鄉建鎮。1997年,面積104平方千米,人口2.1萬,鎮政府駐趙朝陽溝,轄東崗、大荒地、小荒地、前崗子、五傢子、新興、興隆、頭道、韓傢、金川10個村委會。
    [轄區]東崗子村[Donggangzi] 小荒地村[Xiaohuandi] 大荒地村[Dahuangdi] 新興村[Xinxing] 五傢子村[Wujiazi] 朝陽村[Chaoyang] 閆傢村[Yanjia] 竜鳳村[Longfeng] 馬鞍村[Ma'an] 新春村[Xinchun] 姜家爐村[Jiangjialu] 溝外村[Gouwai] 和新村[Hexin] 韓傢村[Hanjia] 金川村[Jinchuan] 前崗子村[Qiangangzi] 頭道村[Toudao] 興隆村[Xinglong] 白傢村[Baijia] 春光村[Chunguang]
  
  附1:“九臺市政府網”數據為面積187.65平方千米,人口40513人,其中農業人口39794人。
  附 2:春陽鄉[Chunyang]位於九臺市中西部,距市區13千米。九(臺)德(惠)、農(安)春(陽)公路在境內交會。1949年設朝陽區,1956年置春陽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7年,面積84平方千米,人口1.6萬,鄉政府駐朝陽川,轄朝陽、新春、溝外、閻傢、姜家爐、竜鳳、白傢、馬鞍、春光、和新10個村委會。2000年底撤鄉。
基本情況
  興隆鎮位於吉林省九臺市北18公裏處,北距德惠22公裏,東鄰綿延奔騰的飲馬河,西距102國道15公裏,地處東經125°30′,北緯44°32′,幅員面積187.65平方公裏,屬九臺市的中等城鎮。
下轄鄉鎮
  全鎮轄20個行政村,168個社,10219戶,40513人,其中農業人口39794人,共有漢、滿、回、朝、蒙五個民族, 全鎮現有化工、商貿、飲食、建材、機械加工等各類企業百余家,年産值達2.7億元。 全鎮教育事業發展迅速,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現有19所小學、2所初級中學,全部達到了“普九”標準。
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全鎮耕地面積10728公頃,地質肥沃,其中水田面積2147公頃。70%地塊為黑土,30%地塊為草甸土。全鎮是飲馬河流域的平原鎮,主要生産玉米、水田、大豆、高粱等作物。由於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糧食年産量均在65000噸左右,其中水稻産量為18000噸左右。年産稻草18000噸,玉米芯28000噸左右。 飲馬河水灌溉生産的飲馬河大米馳名全國,聯合國投資項目WFR-2814所建的千畝養魚池建在興隆鎮。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2)氣候資源
  全鎮基本氣象要素條件較好,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際、月際間變化較大。因此,對農作物生長比較有利。 首先,熱量資源條件較好,歷年平均氣溫最高為23.2℃。全年無霜期141天左右,年積溫平均為2880.7℃,最高年份可達3200℃,因此,適應中晚熟品種的種植。 其次,降雨量也比較適度。年平均降雨量為573.2毫米,最高年份可達650——700毫米,並有雨熱同季特點。
環境條件
  (1)交通便捷暢通。九德公路貫穿南北,興哈公路西接102國道,全鎮已經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2)通訊設施先進。全鎮20個村共安裝了2000餘門程控電話,可以供國內外電話的直接通訊。移動、聯通公司均在該鎮設立了通訊塔,手機通訊信號良好。
  (3)勞動力資源豐富。全鎮現有勞動力16122名,其中男勞動力9172名,女勞動力6950名。剩餘勞動力達6000名左右,70%為初、高中畢業生。這為興辦企業,搞好各種經營生産提供了保證。
  (4)電力資源充沛。全鎮設有供變電站一座,電力總容量1950伏安,尚有1800伏安待開發利用。
山東省臨邑縣興隆鎮
  基本概況
  興隆鎮地處沃野千裏、空氣清新、緑色環保、風景如畫的魯西北平原,位於山東省臨邑縣西南部,北與臨盤鎮、東與臨南鎮分別相鄰,南與齊河縣、西與禹城市分別相接,總面積85.3平方公裏,總人口4.2萬人,轄86個自然村,是臨邑、齊河、禹城三縣市交界地區的一個大鎮。
  該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省道利禹路縱貫南北,南距濟德高速公路10公裏,北距104國道5公裏,距臨邑、禹城兩城區均12公裏;水利條件優越,南臨徒駭河,西臨禹臨河,引黃幹渠、引徒幹渠流經東側,農業灌溉溝渠四通八達,水利設施健全完善;地處油區,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電力充足。該鎮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有綫電視、村村通自來水;全鎮每百戶擁有固定電話91.5部,移動電話42.7部,機動車輛79.2輛。2005年,全鎮GDP達到6.5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16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25元。
  興隆鎮黨委、政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思想,統籌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取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會和諧的卓著成就,逐步打造人民群衆睞以生産和生活的“富強鄉鎮”、“文明鄉鎮”、“平安鄉鎮”,曾獲上級授予的“文明鄉鎮”、“基層組織建設五好黨委”、“農業農村工作先進單位”、“信訪工作三無鄉鎮”等多項榮譽稱號。
  農業發展
  興隆鎮有耕地面積8.1萬畝,素有“臨邑糧倉”之說。該鎮通過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大做“農字號”文章,把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發展優質、高産、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作為核心,進一步加大科技興農力度,以“新、奇、特、優”為目標實施良種工程,加快農技推廣體係建設,實施緑色證書工程,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素質,形成了糧棉、蔬菜、畜牧、水産、林果五大主導産業。2006年,全鎮農業生産總值達到2.78億元,農民現金收入達到4109元。糧棉生産在提高單産、穩定總産的基礎上,普及種植優質小麥和優良玉米4.2萬畝,種植棉花1.8萬畝。全鎮發展7000個高標準鼕暖蔬菜大棚,發展5000畝露地菜,以史傢、汪傢為中心,建立600畝大棚黃瓜生産基地,以王傢、坊子為中心,建立1000畝小拱棚蓋韭生産基地;依托德盛源食品有限公司的竜頭帶動作用,發展5000畝大蒜生産基地。同時,發展傳統農業,在西袁聯村建立3000畝花生種植基地,發展特色農業,以車蘆徐村為中心,建立1500畝玉米良種繁育基地。
  全鎮把發展畜牧産業做為富民強鎮的重要工程來抓,充分開發利用閑置廢棄地大搞畜牧養殖,同時鼓勵農民利用閑置庭院搞養殖,強力建設畜牧強鎮、養豬大鎮,豬、牛、羊、禽全面發展,規模養豬遍地開花,2006年,生豬存欄量9.5萬頭,大牲蓄存欄量9.8萬頭,發展存欄200頭以上的養豬專業戶200多戶,發展存欄10頭以上的養牛專業戶65戶。全鎮針對農村閑置坑塘水面和廢棄澇窪地多的特點,發展水産養殖、促進農民增收,已有37個村發展了水産養殖,養殖戶達到420戶,已開發利用的養殖水面6430畝,其中養漁面積3428畝、漁鴨混養面積450畝、養藕面積1706畝、養葦面積846畝,僅此項年收入可達1270萬元,人均340元。
  全鎮林業發達,實施了沿河、沿路“緑色通道”、新建“村村通”、圍村林、經濟林、林糧間作、農田林網為重點的林業生産工程,森林覆蓋率達到35.8%,近三年,抓住政策機遇,規劃宜林地4萬多畝,組織植樹200萬株,改善了農業生産條件,優化了生態環境,創造了客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工業發展
  興隆鎮堅持“農業富鎮、工業強鎮、三産活鎮”的原則,本着“大上工業、上大工業”的發展思路,不斷增強工業整體實力,逐步形成紡織、化工、橡膠、塑編、建築、農副産品加工等主要工業門類。工業總資産5.2億元,從業人員5800人,年實現總産值6.6億元,年實現利稅55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産在3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達到100多傢。
  該鎮通過優化發展環境,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對客商從市場準入、土地使用、稅收、註册、融資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以“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理、全過程服務”的方式提供咨詢、辦證、解難等優質服務;立足資源優勢,發揮産業優勢,開展領導招商、登門招商、以商招商、親情招商和代理招商,不斷引進大項目,建成大企業。2006年共簽定合同資金6000萬元,引進超500萬元的項目2個。該鎮采取資本運營,深化企業改革,加強對外經濟聯合與協作,大力培植骨幹企業,建成了臨邑興隆磚瓦廠、臨邑馮屯磚瓦廠、臨邑精細化工廠、臨邑恆升食品有限公司、臨邑德盛源食品有限公司、臨邑佳合木業有限公司、臨邑興隆塑編廠、山東遠大橡膠製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經濟社會效益好,財源稅收貢獻大的工業企業,壯大了鎮域經濟。
  城鎮建設
  興隆鎮加快發展小城鎮建設。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多元籌資、標準建設”的原則,在鎮政府駐地開發建設興隆街和利禹路,建成興隆商貿中心,總規劃面積1.2平方公裏,建有60多幢別具風格的經商住宿小樓,供電、供水、排污、通訊等配套設施健全完備,硬化、亮化、緑化、美化程度高,可容500多個經商攤位,形成了5個專業市場,在利禹路形成農資超市群,在興隆街形成日用百貨超市群,有固定個體工商業戶350多戶,是集經商、購物、食宿、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小商品集散地。按照“誰建設、誰所有、誰投資、誰收益”的原則,用活民間資金,聚集社會力量,續建、擴建興隆、郭集、李寨、田口、季寨、紙坊、興隆農貿、豐田蔬菜八大市場,全鎮各類市場可容從業人員16000人,年交易額在2.5億元以上。
  興隆農貿市場由個體大戶楊瑞海籌資1000萬元建成,總面積1.8萬平方米,建有風格特異的商業房屋70餘間,可容商業攤點300多個,集蔬菜批發與小商品流通於一體,成為小城鎮的繁榮一角,其中的農貿綜合大樓完成投入70萬元,集古典與現代風格於一體,莊重而典雅,成為一大亮點。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發揮其紐帶和帶動作用,發展規範壯大郎傢的孵化、孟傢的繩經、唐廟的薫棗、田口的牛羊肉、任寨的玉米心收購、紙坊的掃帚苗收購等特色産業,形成一村一品。通過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了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目前,民營經濟註册資金達到8000萬元,年創利稅300多萬元。
  興隆鎮特色農産品
  玉米,大豆,高粱,水稻,稻草,大米
  興隆鎮下轄村
  新興村 興隆村 金川村 小荒地村 大荒地村 頭道村 韓傢村 東崗子村 前崗子村 五傢子村 朝陽村 溝外村 姜家爐村 白傢村 春光村 閻傢村 竜鳳村 新春村 馬鞍山村 和新村
  興隆鎮各學校
  九臺市興隆鎮東崗子小學
  九臺市興隆鎮中心小學
  九臺市興隆鎮五傢子小學
  九臺市興隆鎮興隆小學
  九臺市興隆鎮前崗子小學
  九臺市興隆鎮大荒小學
  九臺市興隆鎮頭道村小學
  九臺市興隆鎮小荒小學
  九臺市興隆鎮金川小學
  九臺市興隆鎮韓傢村小學
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興隆鎮
  沿灘區興隆鎮地處自貢市南郊,距市中心12公裏,全鎮轄8個村民委員會,97個村民小組,1個街道居委會,有鄉鎮企業635傢,全鎮幅員面積28.88平方公裏,有耕地面積12660.26畝,總人口18437人,鎮政府地處興隆場。
  全鎮企業産品結構及銷售情況:主要以礦山運輸機械、管件係列産品、建材、機磚、預製件為主,其餘分別為農副産品加工和建築企業。礦山運輸機械産品、管件産品係列銷往省內外各地,省外主要銷往新疆、雲南、貴州等省區,自貢市三通管件廠産品曾榮獲國傢專利、首屆中國(濟南)金榜技術與産品博覽會金奬,自貢市工礦機械廠産品曾獲機械工業部頒發的生産許可證書。部分企業現已進入微機管理,産品與對口單位聯網。
陝西省平利縣興隆鎮
  概況
  平利縣興隆鎮位於大巴山北麓,東倚五峰,南臨老縣,西接安康,北靠旬陽,總面積206平方公裏,耕地面積55045畝,鎮轄18個行政村,144個村民小組,3225戶,總人口13085人。
  境內山清水秀,氣候溫和,植被覆蓋率高達90%。鎮政府駐地距平利縣城29公裏,距安平二級公路17.5公裏,平旬公路穿境而過,公路、電話、交通、信息比較便捷。集鎮功能完善,街道緑樹成蔭,花草繁茂,工作生活環境優美。境內有傳說中魯班建造的“無梁殿”、仰韶文化吊蓬溝遺址、唐朝古廟“白竜寺”遺址、宋朝三佛洞“捨利塔”、明朝建築“劉傢瓦屋”等名勝古跡,歷史文化積澱豐厚。
  優勢資源
  近年來,歷屆興隆鎮黨委、政府班子圍繞發展緑色經濟,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工農業總産值保持了年均10%的較快增長速度。以蠶桑、黃薑、白山羊、天麻等為主的緑色農業産業發展迅速。蠶桑産業實現了一業率先突破,年養蠶達5000張,産繭150噸,五年內可養蠶2萬張,産繭600噸;黃薑種植面積3000畝,年産鮮薑150噸;白山羊存欄1萬衹,當年出欄4000120噸,天麻大窩種植10萬平方米,年産鮮麻250噸。此外,已建成的千畝皺皮柑果園、萬畝生漆林、萬畝板慄園,將還能成為全鎮的支柱産業。
重慶市南川區興隆鎮
  興隆鎮位於南川西部,距城區12公裏,轄5村1居委53個村(居)民小組,幅員面積79平方公裏,總人口2.5萬人。
  興隆鎮是重慶市生態農業大觀園、南川區現代農業展示區核心區、南川區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和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試點鎮。竜川江橫貫南北,孝子河穿越東西,東南邊緣有永隆山脈環繞,西南邊陲有西崇山脈回環,成天然屏障;淺丘地貌,溝壩縱橫,平均海拔740米;空氣質量Ⅰ級,自然水體質量Ⅱ級,森林覆蓋率達48%;四季分明,景色宜人,自然生態環境十分優美。
  興隆鎮取“興旺發達、生意昌隆”之意,是南川三大“米糧倉”之一,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境內交通四通八達,“一刻鐘興隆”加速實施;水資源、森林資源、石英沙、頁岩礦産資源等十分豐富;古佛酒業、威力啤酒、康馨乳業、金禾米業、潤豐藥物、開遠礦業等竜頭企業日益興旺。
湖北省棗陽市興隆鎮
  【概況】
  ①鎮名:興隆鎮。②區位:是襄樊市和棗陽市的“東大門”,地處棗陽市東南18公裏處,東與隨州石伏接壤,西連棗陽城區。③交通:漢丹鐵路、漢十高速公路和316國道。④人口:5.8萬餘人。⑤特産:優質桃、西瓜。
  【農業】
  棗陽市興隆鎮是一個農業大鎮,有着棗陽糧袋子之稱,有耕地總面積6350公頃,其中水田3446公頃,旱地2904公頃。農業現已形成傳統糧食作物外的瓜、果、菜、養殖兩大主體産業並行發展之勢。瓜果産業形成了以沿316國道的優良村、白土村、紅花村、楊樓村為主體的優質桃生産基地和西瓜生産基地,已發展優質桃5000畝,西瓜常年面積約3000畝。近兩年,鎮政府扶持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並確立了養殖優質商品豬和優質鴨兩個養殖生豬主導品種。目前,全鎮已發展養殖專業村3個,專業組12個,養殖100頭以上大戶35戶,規模生豬養殖場3個,養鴨專業組15個,養鴨2000-10000衹以上的大戶20戶,纍计投資達到5000多萬元。全鎮年可出欄生豬2萬頭以上,出售成品鴨20萬衹以上,出售鮮蛋38萬公斤,實現畜牧産值0.8億元。2004年全鎮農林牧漁業總産值3.57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70元。2005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3.824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00元。
  【景點】九連墩古墓群
  ①九連墩古墓群
  九連墩古墓群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棗陽城區東南約21公裏處吳店鎮與興隆鎮交界處的一條南北嚮土岡上。南起唐傢祠堂,北達劉傢灣,綿延3公裏,共有土塚9個,呈南北嚮排列,當地俗稱“九連墩”。據分析,墓群的時代可能為東周時期。九連墩戰國楚墓有四個突出特點:一是首次發現了楚墓有十一個古墓的陵園遺址;二是青銅四中鼎是科學發掘出的最大的鼎;各類樂器齊全,尤其是如此規模的成套木製樂器還是第一次;三是發現了1000多支竹簡,數量之多是少見的;四是車馬坑的規模為全國同類型之最,由此震驚國內外。
  現該處建設走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的路子,已建景區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在一號車馬坑的原址上建成九連墩博物館,具體分古墓坑、車馬坑展室、文物陳列室、古樂演奏廳、楚文化圖片展覽廳,形成集放映、演示、真車馬現場表演、仿真文物出售等於一體的綜合配套服務設施;二是對其他8個古墓群實施封閉管理,進行整體性保護,景區以柏樹為主,在適當的地方規劃建設楚文化風情園、楚園民居、楚園農耕、楚國古戰場、楚國當地政治、經濟、文化復原等。按照國傢三A級旅遊風景區的標準完善旅遊設施功能,形成吃、遊、購、娛、行為一體的旅遊體係。
河南省社旗縣興隆鎮
  河南省社旗縣興隆鎮位於社旗縣城東南12公裏,地理位置優越。距南陽飛機場,許平南(許昌-平頂山-南陽)高速公路30公裏,距焦枝、寧西鐵路40公裏,省二級油路--社太路貫穿全 境,交通便利。鎮區內有35萬千伏變電站一座,電力充沛。全鎮轄10個行政村,69個自然村, 鎮域面積51平方公裏,總人口2.67萬人。
  興隆鎮歷史文化悠久,據已發掘的仰韶晚期茅草寺文化遺址表明:上朔遠古,先民們已在 這裏傢居生活。清初,唐河水運發達,此地為一水陸碼頭;清乾隆五年《裕州志》第二捲《集 鎮》篇記載“興隆鎮,係康熙二十九年知州潘雲桂招徠流寓,新設此店,現有數十傢”。因水 運發達,商業興隆,物阜民豐,人們為求吉祥故以興隆為名。
  近年來,興隆鎮黨委政府按照"突出民營,壯大農業,開發集鎮,擴大開放"的工作思路 ,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加快發展。民營經濟以農産品開發及深加工為主,形成食品、化工、棉紡、飼料四大品係,發展小辣椒加工廠、山藥加工廠、醬素廠、飼料廠等中小企業46個。民 營園區初具規 模。農業突出“東煙西菜,南雞北牛”,形成小辣椒、山藥、煙葉三大支柱産業,目前已種植無公害山藥2000畝,小辣椒2萬畝,棉花2萬畝,優質麥4萬畝。畜牧養殖區建成1000畝林草牧沼一體化生態養牛基地和40萬衹養雞小區, 並建成一個10萬羽的標準肉鴿養殖廠。集鎮建設按照“三縱三橫”的總體框架,形成服裝、蔬菜、禽蛋、辣椒等八大專業市場。按照招商引資擴大開放的要求,着力打造誠信興隆、文明興隆、生態興隆。2003年鎮國內生産總值完成3億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500元,財政收入500萬元,曾先後被命名為南陽市“二星級集鎮”、“文明集鎮”、“河南省鄉鎮之星”、“省科技示範鄉鎮”、“市養禽基地鄉鎮”,鎮敬老院被評為“國傢級文明敬老院”,連續三年被縣委、政府評為目標管理一等奬。
四川省廣漢市興隆鎮
  興隆鎮位於“天府之國”川西平原腹心,是廣漢市特色農業鄉鎮之一 ,距廣漢8公裏,廣綿公路縱貫全境,緊鄰成綿高速公路、108國道、寶成鐵路,交通十分便利。全鎮面積34平方公裏,轄11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6496人,其中場鎮人口3000人,耕地面積31000餘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040元。屬都江堰自流灌溉區,排灌條件優良。全鎮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壤有機質含量≥3%,雨量豐沛,年均降水量923毫米,年日均氣溫16.6℃,年日照數1238小時。鎮內無污染源,大氣、土壤、水源等生産環境指標經權威部門檢測均符合國傢規定標準,具備無公害農産品尤其是無公害蔬菜生産的良好生産環境。
  近年來,興隆鎮通過大力調整産業結構,已形成了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食用菌生産基地、農産品良種繁殖基地、種禽養殖基地和孵抱育雛基地;是國傢無公害蔬菜生産示範基地、四川省無公害農産品基地、四川省蔬菜標準化示範鄉鎮、德陽市唯一的蔬菜專業鎮。全鎮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年種植面積31000餘畝,常年栽培品種達30餘個,其中黃瓜、豌豆尖、茄子、花菜、生菜5個蔬菜品種取得全國無公害農産品統一標識。 
  興隆鎮通過大力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先後建立了蔬菜協會、萬鳴養殖等四傢市重點農業竜頭企業和專合組織。通過“支部+協會”和“公司+基地”的發展模式,不斷延伸産業鏈,産品遠銷北京、西安、重慶等地區。現正在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和農業科技推廣、示範,充分利用蔬菜專傢大院等科技服務平臺進一步加快農業産業化發展。 
  幾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實施工業強鎮戰略,通過異地招商和延伸服務的方式,從外地引進多傢企業落戶我市,現已初具規模,其中廣漢川油井控設備有限公司在2005年被列為廣漢市30戶重點企業之一。
  興隆鎮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鄉鎮,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良好,郵電、工商、電力、金融等部門齊全,擁有程控電話3500門, 11萬千伏變電站一座,實現了村村通柏油公路,新建大型農貿市場一座,日交易額達30餘萬元。
遼寧省新民市興隆鎮
  興隆鎮位於遼河的東岸,東與瀋陽市郊毗連,距瀋陽市區35公裏;西距新民市區20公裏,是新民市和瀋陽市的結合部。全鎮轄區總面積140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1.1萬畝。21個行政村,32萬人。
  興隆鎮交通四通發達,通往關內的必經之路“瀋山鐵路”穿境而過,清代建成的由北京去瀋陽朝聖的大禦路斜穿境內,中部有遼中到老牛圈的遼新公路穿越鎮政府所在地與京瀋北綫銜接,南部有瀋陽通往新民市(304綫)的瀋新公路和京瀋公路相接,各村黑色油漆路連網。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加之各種資源豐富,使興隆鎮成為歷史上的有名重鎮,歷代都以區域鄉建製於此。
  興隆鎮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氣候濕潤,資源豐富,為發展農業、畜牧業、漁業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清水優質大米出於此鎮,年産糧食超億斤,是瀋陽市重點産糧鎮和優質大米的生産基地。畜牧業發達,每年可嚮市場提供商品豬1萬多頭,商品肉雞1000多噸,鮮蛋3000多噸,肉牛3000多頭,羊1000多衹,養魚水面2300畝,年提供商品魚300多噸。
  興隆鎮工業歷史悠久、發達。解放初期就有鐵木社、綜合廠、造糖廠等。六七十年代興隆工業在新民地區是小有名氣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着國傢經濟體製改革的大潮,這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各行工業星羅棋布,遍地開花,有塑料製品加工專業村,號稱瀋陽地區的小溫州。有機械、機床配件加工企業四十來傢,産品遠銷全國各地。還有造紙、紙製品、泡沫、油漆、水泥、飼料、生物有機肥、玻璃纖維製品、彩板門窗、醬油等行業。工業的飛速發展、繁榮了地方經濟,這幾年由於興隆鎮重視招商引資工作,新引進大型企業十幾傢。吸引了投資者,也為增加地方財政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該鎮有11萬多畝土地,2300畝水面,1000畝鎮辦農場,可進行農事開發。有占地600畝、並有二條鐵路專用綫直接廠區,廠區內有三棟住宅樓(占地4000平方米),辦公樓一棟(占地3000平方米),並有10千伏專用變電綫路及供水設施。有占地500畝地的軍區農場,內有澱粉生産綫一條,占地1萬平方米。
重慶市奉節縣興隆鎮
  興隆鎮地處渝鄂邊界,位居重慶市東大門--絶世奇觀天坑地縫風景名勝區的腹心地帶。幅員面積347.13平方公裏,位居奉節縣第一。海拔211—2046米之間,屬於典型的立體氣候,鼕季有3個月的雪期,夏季涼爽宜人。共二十二個村,一個居委會,364個社,總人口4.85萬人。小城鎮建設面積達1.8平方公裏,常住居民1.2萬人。省道21-201綫貫穿境內並與318國道相連,嚮東貫通湖北恩施、嚮西直達重慶萬州,並分別能與長江黃金水道連接,是進出重慶東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口,是渝鄂邊境奉、巫、恩三縣市交界處的邊貿城鎮、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特別是隨着長江大橋的建成通車,吳傢灣隧道、石乳關隧道的打通,奉恩公路3改2的完成,以及萬宜鐵路、萬宜高速公路的修建,興隆鎮的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
  興隆鎮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山地垂直氣候,形成了雄、奇、險、秀的興隆山水。有絶世奇觀——天坑地縫,鬼斧神工的旱夔門,雄奇險峻的迷宮河、桃源河、九盤河、石筍河景區,硝坑天坑群,如詩如畫的茅草壩高山天然草場等。
  興隆鎮森林資源覆蓋率達75%,有大片原始森林,常見的樹種有鬆、杉、楊、柏等,較名貴的有銀杏、雪鬆等;有十分豐富的天麻、貝母、黨參等名貴中藥材和獼猴桃、蜂蜜、魔芋等保健食品,開發前景很大。礦産資源主要以煤、石膏、硫鐵礦為主;鎮內河流分佈較廣,流量穩,落差大,水能資源極其豐富。
  興隆鎮是土傢族和漢族雜居的地方,漢文化和土傢文化相互交融,獨具特色。有土傢服飾、山歌、擺手舞、舞獅子、跑飛竜、祭神靈等民族文化活動。擺手舞是土傢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70多個動作,節奏鮮明、動作優美、舞姿樸素,深受土傢人民所喜愛。在土傢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社巴節”,土傢男女老少要唱擺手歌,跳擺手舞,祭祀祖先,迎接新年。
  近年來,興隆鎮藉助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狠抓旅遊開發,突出旅遊産業的主導地位,承(協)辦了一係列市、縣級大型活動:2003年8月,“高空王子——阿迪力極限之旅(探險天坑)”,海內外知名,轟動一時;2003年11月,“歡樂英雄飛躍新三峽”熱氣球漂移活動,由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王小丫主持,使活動氣氛空前高漲;2004年10月,“嘉鵬鐵騎跨越天下第一坑”。還承辦了市級賽事“天坑地縫杯首屆老年人門球錦標賽”、“全市宏聲杯首屆中青年門球錦標賽”等活動,並依托旅遊開發狠抓小城鎮建設、旅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和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全鎮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連續三年被縣委、縣府評為兩個文明建設一等奬,被重慶市列為103個百強鎮之列;被重慶市評為“重慶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命名為“優秀緑化小城鎮”、“衛生小城鎮”。
江蘇省揚中市興隆鎮
  揚中市興隆鎮面積33.04平方千米,人口20148人。轄:居委會(興隆);村委會(紅專、興隆、碼頭、東方紅、樂源、日新、朝霞、和合、紅星、長新、三躍、躍進、恆平、五躍、三圩、石城、永勤、普慶、普收、普豐、長徵、長江)。
  2005年11月,區劃調整,撤銷原三茅鎮、興隆鎮,合併為三茅鎮。由原三茅鎮和原興隆鎮合併而成的新三茅鎮,總面積113.35平方公裏,轄29個行政村,10個社區,總人口11.49萬,2005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251509萬元。
貴州省湄潭縣興隆鎮
  興隆鎮位於湄潭縣城東南部,距縣城約11公裏,S204省道穿鎮而過,具有湄潭縣城後花園之稱。東靠餘慶、鳳岡兩縣,南與抄樂接壤,西與黃傢壩毗鄰,北與湄江、天城兩鄉鎮相依。農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12畝。轄8村70個村民組,8050餘戶,3.47萬人。
  全鎮總面積146.7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面積的7.9%,其中,耕地為59.1平方米園地為1.08平方米,林地為57.07平方米,牧草地11.14平方米,南北長15.1千米,東西寬18.6千米,周長為89.5千米,最高海拔為1334米,最低海拔為750米,地形地貌分壩地、丘陵、峽𠔌三大類。其中壩地占29.35%、丘陵占61.5%,峽𠔌占9.65。森林覆蓋率達46.7%,地下礦産資源石墨礦(氫質酸鈣石灰石,黔北四大儲量之一)、高嶺土、天然煤等;有羅猴溪洞群、白花山洞群和雲貴山茶園;有彭溪溝、白花山、東華溪等八大水庫。
  興隆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5—14.9℃,全年無霜期277~281天,年降雨量1090~1100毫米,土壤類型以黃壤、水稻土、石灰土等土壤為主,盛産糧、油、煙、茶、蔬、林、果、牧、魚、藥材等。
  全鎮共有學校17間(含私立學校4間),其中遍區完小3間。其中興隆鎮大蘆完小屬九年製義務教育學校、水涯子屬六年製小學,這兩間學校,這兩間學校,覆蓋面大、生源較較廣,但地處偏遠,條件落後。
黑竜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興隆鎮
  興隆鎮隸屬牡丹江市東安區管轄。位於市境南部,牡丹江南岸,北臨市區。鎮政府駐地距市區5公裏。
  興隆鎮,原名“乜河”,古稱“尼葉赫”,滿語,為“水鴨子”之意。已有500餘年的歷史。清末,“乜河街面繁盛,商店、客棧、作坊遍布,往來客商,絡繹不絶”,隸屬寧古塔副都統管轄。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沙俄入侵,俄軍火燒“乜河街”。中華民國成立後,隸屬寧安縣乜河鄉管轄。東北淪陷後,1933年隸屬寧安縣乜河鎮保,1936年改稱興隆鎮。1937年劃歸牡丹江市,1939年設置興隆區。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仍為興隆區。1949年12月,劃歸海林縣,為第十區,後改為興隆區。1956年3月,將興隆區重又劃歸牡丹江市,設置興隆鄉。1958年4月,將興隆、勝利兩個鄉合併為興隆鄉。同年8月,將興隆、東村兩個鄉合併,改稱上遊人民公社,1959年末將原東村鄉劃出後,改稱興隆公社。1960年8月,並入市區東安人民公社,改為興隆分社。1962年1月,恢復興隆公社。1969年4月,改稱東方紅公社,1970年9月恢復興隆公社。1984年4月,改為興隆鄉。1985年5月,撤鄉設鎮,改為興隆鎮
  興隆鎮轄區南部是崗坡地,土質較貧瘠;北部沿江為狹窄平原,土壤肥沃。全鎮總面積65.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8萬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薯類和秋白菜。鎮辦工業有機械廠、鋼窗廠、水泥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産值達2.2億餘元。全鎮共轄大灣、下乜河、興隆、躍進、勝利、大團、尖山子、江南、新興、興盛、中乜河、小團、乜河等13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990人;朝鮮、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6.5%。鎮政府駐地興隆村。
  
  231002100 興隆鎮
  231002100001 第一社區
  231002100002 第二社區
  231002100003 第三社區
  231002100004 牡丹峰社區
  231002100201 大灣村
  231002100202 下乜河村
  231002100203 江南村
  231002100204 中乜河村
  231002100205 乜河村
  231002100206 興隆村
  231002100207 勝利村
  231002100208 大團村
  231002100209 小團村
  231002100210 躍進村
  231002100211 東村
  231002100212 東勝村
  231002100213 西村
  231002100214 迎門山村
  231002100215 河西村
  231002100216 橋頭村
  231002100217 嶺東村
重慶市酉陽縣興隆鎮
  一、基本情況
  興隆鎮地處酉陽東北大門,與湖北省來鳳縣接壤,距離酉陽縣城69公裏,幅員面積180平方公裏,全鎮轄6個行政村,人口18000人,平均海拔680米,出境二級公路貫穿全鎮,是酉陽縣重點邊貿集鎮之一,水資源豐富,環境自然,民風淳樸,是典型的土傢族聚居地。
  二、産業狀況
  全鎮以農業為主導,是全縣典型農業大鎮,耕地面積20523畝,其中田6517畝,土地利用率達92%,主要農産品有水稻、玉米、薯類、雜糧,優質烤煙葉為主要經濟産品,傳統畜牲業發達,是渝鄂邊境農副産品聚散地。轄區小水電發展迅速,潛力巨大,1000V的飛水岩兩級電站投入發電,朝天門800V水電正地建設之中,2008年內投入使用。
  三、資源狀況
  興隆鎮水資源豐富,境內的後河,獅象河、土坪河貫穿全境,土坪河是天然大鯢生長繁殖的絶佳水域,數量驚人,後河是水電開發潛力最大的河流。境內盛産天然的“山蕨粑”、“鼕夢筍”;野生動物品種繁多,主要有野山羊、果子狸、野豬。全鎮勞動力資源豐富,剩餘勞力有8597人,為投資創業創造了良好的人力環境。
  四、地方特色
   興隆最具特色的土傢“油茶湯”享譽渝東南,大坂營天麻老臘肉特色菜香漂渝顎邊,後河漂流其樂無窮,興隆賓館是境內外遊客休閑的好去處,隨着交通的不斷完善,興隆將是酉陽鄉村旅遊的一顆明珠。
黑竜江省友誼縣興隆鎮
  興隆鎮隸屬友誼縣管轄。位於縣境西部,西與集賢縣毗鄰。福前鐵路經此設站。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8公裏。
  興隆鎮名源於駐地地名。清末始有二三戶人傢於此居住,有李姓人開設“宜隆泉”燒鍋,因買賣興旺,故取名“興隆”。中華民國以後,開始部分墾殖,隸屬富錦縣。東北淪陷後期,設興隆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6月劃歸集賢縣,設置興隆區,1950年改為第九區。1956年3月,設置興隆鄉。1958年秋,改稱興隆人民公社,旋即並入(過渡)友誼農場,改稱十分場。1960年4月,友誼農場建縣後,設置興隆鄉。1968年6月,為生産建設兵團第三師師部駐地,並為十八團一營營部駐地。1976年2月,撤銷生産建設兵團後,為紅興隆管理局和友誼農場一分場駐地。1985年8月,批準友誼縣設置興隆鎮。全鎮共轄興隆、和平、利華、彭生、鄒集、和發、中興、猴石、北江、平安、青年莊、興勝、四馬架、愛林等14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3.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5萬人;滿、回、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5.9%。鎮政府駐地興隆村。
  境內新民屯西約200米處山頂上“西山古城堡”,有內外城,城堡外西坡上共133座半地穴居址,據考證認為是鐵器時代的挹婁人遺址。
  230522101 興隆鎮
  230522101200 興隆村
  230522101201 愛林村
  230522101202 利華村
  230522101203 鄒集村
  230522101204 和發村
  230522101205 猴石村
  230522101206 青年莊村
  230522101207 平安村
  230522101208 四馬架村
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興隆鎮
  一、地理位置
  興隆鎮位於西吉縣城東南部,葫蘆河川道區,地處北緯35°42′,東經105°48′。北靠將臺鄉、什字鄉,東與隆德縣楊河鄉、張程鄉分界,南與隆德縣聯財鎮接壤,西與甘肅靜寧縣原安鄉、靈芝鄉毗鄰。政府駐地興隆村,距縣城45公裏,鎮域總面積227.4平方公裏,人口密度210人/平方公裏。
  中靜公路、好興公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是西吉縣農業生産大鎮,西吉縣東南部商貿流通中心和農副産品集散地,也是西吉與隆德、靜寧、會寧、莊浪等外省市、縣經濟流通的窗口。
  二、歷史沿革
  興隆原名高窯寺,因村東山上建有佛寺得名。清朝同治年間,遷徙陝西回民來此地定居,因多數村民從事商貿活動,希望生意興隆,故棄舊地名,更名興隆,並設立集市。1949年9月設興山區,屬隆德縣,轄興隆、公易、張程、楊茂、楊河等鄉;1953年12月,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將隆德縣興山區劃歸西吉縣管轄,改設興隆區(第九區),轄興隆、新店、公易、高城、王河、四合、北臺、張程、楊茂、楊河10個鄉,同時將靜寧縣屬單民區劃歸西吉,改為第十區,轄單民、河東、河西3個鄉;1956年9月,西吉縣所屬區、鄉進行了一次較大調整,單民區被撤消,興隆、新店鄉合併為興隆鄉,楊河、王河合併為楊河鄉,單民、楊茂合併為單民鄉,河東、河西、高城合併改名為團结鄉,調整之後的興隆區轄興隆、楊河、公易、單民、張程、團结6個鄉;1958年3月,什字區被撤後,所轄什字、官堡、北臺3個鄉劃歸隆德縣,同時設立興隆公社;1961年5月析置公易公社,1962年5月析置玉橋公社,1963年3月至1969年設立興隆區,轄興隆、玉橋、公易、什字、將臺、馬蓮、王民7個公社;1983年12月由公社改為鄉,1985年12月撤鄉建鎮。2003年,鄉(鎮)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將公易、玉橋兩鄉並入興隆鎮管轄。
  興隆鎮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1935年8月至1935年10月,長徵紅軍三過這裏,偉大領袖毛主席夜宿單傢集,敬愛的周總理駐紮原公易鄉, 並在單傢集建立了中共靜寧縣委員會,靜寧縣蘇维埃政府,還在這一帶建立了10個區級蘇维埃政府和農民組織,35個鄉級蘇维埃政府。單傢集陝義堂清真寺先後被列為西吉縣文物保護單位、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三、自然條件
  興隆鎮地處葫蘆河𠔌平原,地勢東高西低,東部為溝壑區,西部為河𠔌川道區,好水河、什字河在境內與葫蘆河交匯,流徑全鎮。海拔高度在1700-2000米之間。屬東南部中溫帶半幹旱半濕潤過渡區,具有水熱條件好、幹旱頻率小、水澆地面積大等特點。據縣氣象部門統計,鎮域全年平均氣溫為65℃,極端最低氣溫為-27.9℃,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9 2℃,凍土時間5個多月最大凍土深度106cm;極端最高氣溫32 6℃,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17 8℃。年平均日照時數2322.3小時,太陽總輻射量為122.36千卡/平方釐米年,無霜期146天,平均降水量485mm,且集中於夏末秋初,平均蒸發量1482.3mm。
  四、人口現狀
  轄32個行政村,171個村民小組,8924戶,4.72萬人,其中回族4.32萬人,占總人口的92%;農業人口4.43萬人,占總人口的94%;城鎮人口1276人;農村從業人員2.34萬人,占總人口的49%,鎮域人口平均自然增長率17.1‰。黨委下設1個黨總支,41個黨支部,有黨員1051名,其中農村黨員795名。
  五、經濟社會
  1、農業:鎮域耕地總面積8.32萬畝,其中水澆地面積2.17萬畝。人均耕地l.8畝,勞均占有耕地3.56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馬鈴薯、玉米、油料、豌豆等,糧食總産量18600噸,人均有糧393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2096元。全鎮農、林、牧業總産值為5240萬元,其中:農業産值3100萬元,占總産值59%;林業産值68萬元,占總産值的1.2%;牧業産值為2072萬元,占總産值的39.8%。2006年全鎮的小麥總産量為6200噸,玉米産量為2500噸,馬鈴薯産量為7800噸,油料産量為1700噸,蔬菜産量為400噸。依托這些優勢産業,逐步形成了小麥面粉、榨油、麻纖、粉絲、粉條、澱粉加工業和糧油販運業等涉農産業,其中三粉加工、麻纖、糧油販運已初步形成規模,年加工“三粉”156萬噸,販運糧油240萬噸。
  2、林業:全鎮共完成人工造林2.1萬畝,其中退耕造林1.5萬畝,育苗770畝,四旁植樹42萬株, 創産值68萬元。
  3、牧業:全鎮大傢畜存欄2萬頭,羊存欄1.72萬衹,肉類總産量8000噸,畜牧業生産以牛羊為主,並已形成了牛羊肉和皮張生産販運産業,單傢集已成為西吉最大的牛羊屠宰、交易市場,年屠宰牛3.2萬頭,羊2萬衹,牛羊肉銷往縣內外,遠銷至蘭州、銀川、平涼等地,販運皮張6.5萬張,加工皮革製品2000多件。
  4、民營經濟
  全鎮民營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民營企業個數和從業人員分別達到1570傢和6570人,民營企業完成總産值9860萬元。民營經濟在穩步增長的同時,質量效益同步增長。以農機、磚瓦、亞麻、乳品、糧油加工、清真食品、澱粉加工為主體的産業帶動型骨幹企業由於生産管理技術的提高,企業運轉勢頭良好,加之建築、建材業發展勢頭強勁,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5、農業機械化:農機總動力達47696千瓦,其中柴油機動力40703千瓦,電動機動力6992千瓦。農用運輸車輛2835輛,其中三輪運輸車2616輛。
  6、水利:興隆鎮地處葫蘆河川道,葫蘆河、什字河、好水河流徑全鎮,鎮域有(一)型水庫三座(陳田玉、馬咀、王溝),小(二)型水庫三座(川口、範溝、白溝),庫現有畜水量993萬立方米。全鎮現有機井65口,大口井110眼,有效灌溉面積達1.81萬畝。
  六、所獲榮譽
  鎮黨委、政府被縣委、政府多次評為先進集體,並給予表彰奬勵,同時被授予其他榮譽的有:2000年被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評為 “全區山城鎮建設示范镇”;2001年6月被中央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評為“全區先進基層黨組織”;2001年7月被中共中央組織部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2001年10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傢計劃生育委員會評為“婚育新風進萬傢活動先進集體”; 2003年10月被中央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自治區人民政府評為“民族團结進步先進集體”;2004年10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國傢體育總局、中國農民體育協會評為“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
鎮情概況
  吉林省四平市雙遼市興隆鎮面積154平方千米。人口13826人。鎮政府駐大有屯。
下轄鄉鎮
  轄興隆村、義勇村、慶豐村、連豐村、聯珠村、大有村、耕耘村、樂利村、常熟村、連慶村。
歷史沿革
  興隆鎮原係達爾罕罕王旗遊牧之所,清朝時有漢人不斷遷入,因境內有興隆屯,故名為興隆鄉。1947年解放後屬雙遼縣第七區人民政府,1958年屬服先人民公社。1967年為興隆人民公社。
地理位置
  興隆鎮位於湄潭縣城東南部,距縣城約11公裏,S204省道穿鎮而過,具有湄潭縣城後花園之稱。東靠餘慶、鳳岡兩縣,南與抄樂接壤,西與黃傢壩毗鄰,北與湄江、天城兩鄉鎮相依。農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12畝。轄8村70個村民組,8050餘戶,3.47萬人。
資源分佈
  全鎮耕地為59.1平方米園地為1.08平方米,林地為57.07平方米,牧草地11.14平方米,南北長15.1千米,東西寬18.6千米,周長為89.5千米,最高海拔為1334米,最低海拔為750米,地形地貌分壩地、丘陵、峽𠔌三大類。其中壩地29.35%、丘陵占61.5%,峽𠔌占9.65。森林覆蓋率達46.7%,地下礦産資源石墨礦(氫質酸鈣石灰石,黔北四大儲量之一)、高嶺土、天然煤等;有羅猴溪洞群、白花山洞群和雲貴山茶園;有彭溪溝、白花山、東華溪等八大水庫。
鄉鎮氣候
  興隆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5—14.9攝氏度,全年無霜期277~281天,年降雨量1090~1100毫米,土壤類型以黃壤、水稻土、石灰土等土壤為主,盛産糧、油、煙、茶、蔬、林、果、牧、魚、藥材等。
教育概況
  全鎮共有學校17間(含私立學校4間),其中遍區完小3間。其中興隆鎮大蘆完小屬九年製義務教育學校、水涯子屬六年製小學,這兩間學校,這兩間學校,覆蓋面大、生源較較廣,但地處偏遠,條件落後。
四川省瀘定縣興隆鎮
  興隆鎮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轄鎮。1956年置興隆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建鎮。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26公裏。面積151.6平方公裏,人口1萬。轄化林、瀋村、海子、興隆、陽山、銀廠、和平、慶豐8個村委會和興隆街1個居委會。農業主産玉米、水稻、馬鈴薯、雪山大豆,特産花椒。礦藏有鐵、錳、煤等。瀋村海子山有周長五裏的海子,海內有紅、白、黑色鯽魚和菱角,為全縣景觀之一。村內有白馬古塚,係三五部落(唐時)劉王之墓。辛亥同志會暴動的瀘定首領譚必芝,瀘州起義的團長周奕延、在上海抗日戰爭犧牲的烈士司馬德竜,西康有名女畫傢王惠英均為該鎮人。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興隆鎮
  新晃侗族自治縣轄鄉。1956年建立沙灣鄉,後改公社,1982年更名興隆公社,1984年改鄉。
  興隆鎮位於縣境北部,面積100平方公裏,人口1.93萬。鄉政府駐牌坊邊。湘黔鐵路和320國道經此。轄新村、太陽山、林溪衝、民主、民生、沙灣、長樂坪、大群、崇仁寨、禾公、半溪、浮瓢田、楓木灣、禾排、烏木溪、塘洞、建新、丁字坳、勝利、十傢坪、柏樹林21個村委會。農産以水稻為主。
四川省中江縣興隆鎮
  中江縣興隆鎮地處中江縣西南,與金堂交界,位於東經104°31’10”——104°40’08”,北緯30°50’30”——30°55’44”之間,地形窄長,東西長15.5公裏,西北寬2.5—8.1公裏,省道101綫穿鎮而過,距縣城中江24公裏,距省會成都76公裏。全鎮幅員面積72。73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1779畝、轄23個行政村和2個居委會,總人口44600人,其中農業人口41832人,非農業人口.27682人。2003年底,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9853萬元,農業總産值13271萬元,鄉鎮企業産值249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2706元(2003年)。
  作為省級小城鎮試點具有便利的交通設施、快捷的通信網絡、優美的鎮區環境、發達的農田水利設施和豐富的人力資源。鎮區面積1.2平方公裏,常住人口9725人。鎮內有蔬菜、水果、肉牛、食用菌、中藥材等五大專業市場,其中興隆牛市和食用菌市場遠近聞名。西眉湖旅遊區距場鎮3公裏,風光宜人,環境優美,吸引着各地遊客。鎮內戶戶通閉路電視、自來水和天燃氣和程控電話。
  興隆自然資源得天獨厚,風光宜人。興隆鎮政府在努力改善産業結構的建設中,大力發展觀光農業。主要景區西眉湖位於竜泉山脈中段西眉山下,距場鎮3公裏,這裏天穹悠悠、碧水長空、群山蒼蒼、樓臺軒榭,如世外桃源,是休閑的好去處。 現已投資500多萬元開發成舒適宜人的會議中心、旅遊休閑風景區。是您漫步山林、泛舟湖上、休閑垂釣、野營山林的最好去處
  特色産業優勢明顯。興隆鎮素有“中江糧倉”之美稱,氣候溫和,無霜期長,土地肥沃,加上得天獨厚的水儲資源,農業生産不僅能高産穩産,更能旱澇保收。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薯、小麥、大麥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油菜為主。2007年糧食産量創歷史最高水平,達到22346.1噸,其中小春糧食5740.9噸、油料1369.3噸。近年來,興隆鎮黨委、政府着力發展“食用菌、無公害蔬菜、肉牛羊”三大特色支柱産業,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提高産品附加值。年産食用菌7000萬袋,常年蔬菜種植面積1.5萬畝,出欄肉牛羊1.7萬頭,曾獲得四川省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四川省食用菌生産基地、全國食用菌百強協會等稱號。初步形成了以農業服務中心為依托、各類專業協會為支撐,優勢企業為竜頭的産業化經營格局。
  基礎設施完善。省道唐巴公路穿鎮而過,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全鎮村道總里程達60多公裏。水利資源較為豐富,境內有水庫2座,堰塘246口。雙河口水庫集水面為20平方公裏,庫容總量為1884萬立方米,集蓄水、灌溉、旅遊、休閑、娛樂功能為一體而聞名縣內外。能源通信快速發展,全鎮電網主幹綫改造全面完成。沼氣已進村入戶,成南天然氣輸氣管道穿過場鎮,並在鎮內建有輸氣管理站,工業、生活用氣得到有效保障。推進電話“通村工程”和有綫電視“戶通工程”,現22個村全部通電話。有綫電視快速推進,入戶率達80%。
  集鎮建設初具規模。興隆鎮是統籌城鄉改革試點區。按照場鎮佈局規劃,場鎮分為工業區、商貿區、休閑娛樂區、生活區,將逐步建成功能完善、佈局合理、公共設施齊全的集鎮。隨着城鎮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5年內,場鎮將由現在的1.2平方公裏發展到3平方公裏,聚集人口將達到3萬餘人。
  目前,共建成大小街道16條,菜市、牛市、木材市、木耳原材料市場等專業市場一應俱全。着力打造建材、塑膠等為主導産業的工業區,全力推進工業集中集約集群發展,全鎮有各類大小企業20余家。隨着中江縣浩森膠粘劑廠、中江縣金楓鑄鍛有限公司、中江縣美好頁岩機磚廠的成功引進,全鎮工業産值達到1.5億元。
  興隆鎮是中江縣確定的擴權鎮,有着突出的區位優勢,與成都工業後備區緊密相連,即將修建的唐巴高速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成金快速通道僅3公裏,屆時,興隆到成都市區僅半小時路程,跨入了成都半小時經濟圈,給興隆鎮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現有的街道名稱:興隆路 十字口 興隆加油站
  興福路 十字口 三河碑
  金匯路一段 汽車站 鎮政府轉盤
  金匯路二段 鎮政府轉盤 興安路口
  貿發路 十字口 郵電所
  興隆街 十字口 興隆橋
  商業街 工商所 三河碑
  富康街 場鎮支部辦公室 大灣市場
  江西館巷 江西館口子 大灣開發區
  回竜街 興福路口 商業街口
  興太路 汽車站 五裏壩水廠
  興明巷 金匯路一段中路 唐巴路口
  躍發路一段 鎮政府轉盤 興隆中學
  躍發路二段 鎮政府轉盤 開發區
  西眉湖風景區
  川中休閑勝地。位於中江縣興隆鎮竜泉山脈中段西眉山下,距縣城約20公裏。大型商務會議中心、休閑旅遊景區。風景區依山傍水,景色秀麗,遊樂設施齊全。西眉湖是由王傢溝,肖傢溝,郭傢溝,謝傢溝四條溝的溪流匯入,是與人民渠相配套的小型水庫。湖型似金魚尾,主湖割匕長4000米,東西寬500米,溉册長9000米,湖水面積約2萬平方米。景區內有聞名四川的白馬寺。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興隆鎮 Xinglong Zhen
  概況 興隆鎮(Xinglong Zhen)興隆縣政府駐地。面積192平方千米,人口6.11萬人(2002年)。轄8個社區、2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中央村。京承鐵路,津承、京建(昌)公路過境,柳河縱貫。
    代碼 130822100:~001東區北居委會 ~002東區南居委會 ~003東關居委會 ~004中央東居委會 ~005南土門居委會 ~006中央西居委會 ~007西關居委會 ~008開發區居委會 ~201大友屯村 ~202大廟村 ~203上甸子村 ~204小漢溝村 ~205南土門村 ~206紅石砬村 ~207榆木林村 ~208三義村 ~209咋口峪村 ~210楊樹灣村 ~211南雙洞村 ~212楠木溝村 ~213王平石村 ~214長河套村 ~215廟梁村 ~216西八品葉村 ~217十四傾村 ~218黃酒館村 ~219竜窩村 ~220雙林村 ~221大灰窯村 ~222小東區村 ~223北區村 ~224小河南村 ~225大河南村 ~226中央村 ~227東關村 ~228西關村 ~229大東區村
    沿革 1954年建興隆鎮,1958年更名紅旗公社,1961年改城關公社 ,1980年復置興隆鎮。1997年,面積193平方千米,人口5.9萬,轄中央、東關、西關、大東區、小汗溝、上甸子、大廟、大有屯、南土門、紅石砬、小東區、大河南、小河南、北區、大灰窯、黃酒館、十四頃、竜窩、雙林、南雙洞、榆木林、三義村、楊樹灣、長河套、西八品葉、咋口峪、楠木溝、廟梁、王平石29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
  鎮政府駐中央村。面積192平方千米,人口6.11萬。轄7個社區居委會、29個村委會:中央西、中央東、南土門、東區南、東區北、西關、東關;中央、三義、廟梁、西關、東關、北區、竜窩、大廟、雙林、南土門、小東區、大東區、黃酒館、上甸子、小汗溝、大河南、小河南、十四頃、紅石砬、王平石、大有屯、長河套、大灰窯、榆木林、楠木溝、楊樹灣、南雙洞、咋口峪、西八品葉。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興隆鎮
  鎮政府駐中央村。面積192平方千米,人口6.11萬人。轄7個社區居委會、29個村委會:中央西、中央東、南土門、東區南、東區北、西關、東關;中央、三義、廟梁、西關、東關、北區、竜窩、大廟、雙林、南土門、小東區、大東區、黃酒館、上甸子、小汗溝、大河南、小河南、十四頃、紅石砬、王平石、大有屯、長河套、大灰窯、榆木林、楠木溝、楊樹灣、南雙洞、咋口峪、西八品葉。
No. 34
  代碼:220382108 面積154平方千米。人口13826人。鎮政府駐大有屯。轄興隆村、義勇村、慶豐村、連豐村、聯珠村、大有村、耕耘村、樂利村、常熟村、連慶村。本鎮原係達爾罕罕王旗遊牧之所,清朝時有漢人不斷遷入,因境內有興隆屯,故名為興隆鄉。1947年解放後屬雙遼縣第七區人民政府,1958年屬服先人民公社。1967年為興隆人民公社……
黑竜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
  一、基本概況
  興隆鎮位於巴彥縣北部,濱北鐵路與哈綏高速公路附綫交匯處,南距哈市62公裏,北鄰綏化26公裏,是巴彥縣北部經濟、文化、交通、信息、金融、服務、物資集散中心。 2001年3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時將原長春鄉並入興隆鎮興隆鎮全鎮幅員面積201.3平方公裏,轄10個居民委,8個行政村,106個自然屯,總人口14萬人。有耕地面積12659公頃。以濱北鐵路為軸分為老城區、新城區和興隆林業局三個部分。興隆鎮沃野平疇,物阜糧豐,尤以糧食、林木加工、水泥、畜牧産品見長,人均收入已達2550元,2005年為哈爾濱市小康級示范镇之一。
  二、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
  興隆鎮認真實施“工業強鎮,調整富鎮,商貿活鎮,科教興鎮”戰略,着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更新觀念,大膽改革,硬化措施,狠抓落實,全鎮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勢頭, 各項事業得到蓬勃發展。
  2004年,全鎮經濟工作堅持多業並舉,多輪驅動,速效同步的原則,形成了良好的經濟運行態勢。全鎮社會總産值實現18億元,同比增長13.12%。農業總産值實現4.1億元,同比增長14.4%;財政收入實現4460萬元,同比增長17.8%;農村人均收入實現3081元,同比增長18.6%。全鎮以加工業為主的個體私營企業新增加36戶,商貿餐飲業新增加115戶,其它産業新增加96戶,纍计實現産值2100萬元,實現稅收126萬元,同比增長25%、43%。
  2004年,全鎮修建白色路面14條15萬平方米,鋪設地下排水管7條11000延長米,初步形成了白色路面網絡和地下排水網絡。鄉村道路達到砂石化標準,開通城鄉交通運營綫路。國際互聯網可提供優良的通訊和信息服務。市場發育良好,擁用1萬平方米商貿城和4000平方米的蔬菜市場,形成了生資、糧油、燃料、輕工、化工、服裝、建材、勞務等各類專業市場。擁有30處服務功能齊全的賓館及餐飲、娛樂服務設施,為發展外嚮型經濟提供良好的服務環境。
  巴彥縣興隆工業園區座落在該鎮西北哈綏高速公路附綫上,工業投資超億元的企業有年屠宰生豬100萬頭的金鑼集團興隆分公司、年生産50萬噸水泥的哈爾濱興隆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昌隆倉儲貿易公司、哈爾濱巴彥紡紗有限公司等企業。2004年末園區企業産值突破9億元。已形成了建材、紡織、糧油、釀造、木材、飲料、礦石、化工8大産業門類,其中,七貴補酒、50#細紗、仙力水泥、食用油、水暖器材、木材製品等30餘種主導産品先後在國內外獲奬,初步形成了以竜頭企業為依托,農業嚮二、三産業轉移,工業嚮高科技方向發展,第三産業嚮整體優化轉移的新格局。
  2004年農村人均純收入3081元,比2003年增長18.6%;人均住房面積16平方米,其中磚瓦結構占66%;居民住宅電話18940門,入戶率占85%;有綫電視入戶率95%;城鎮自來水入戶率97%。
  現有學校27所,其中,鎮屬中小學22所,2004年在校生總數11548人。2004年小學生入學率達100%,中學生入學率99%。全鎮現有在崗中小學教師913名。全鎮中小學生校捨全部達到磚瓦化。得權小學為省級標準化小學,是巴彥縣北部乃至全縣教育教學、教師培訓、教育科研的示範性窗口學校。
  鎮內現有縣級醫院3處、鎮級衛生院1處。醫院設有門診和住院處,200個床位,全鎮有計劃生育服務中心1處,計劃生育服務室8處。2004年全鎮計劃生育率達93.82%,人口出生率控製在6.6‰以內。
黑竜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
  基本情況興隆鎮隸屬於牡丹江市東安區,位於牡丹江南岸,與牡丹江市城區僅一江之隔,是牡市正在開發的江南新區所在地。鎮域面積327.4平方公裏,全鎮轄17個行政村,(其中有2個朝鮮民族村、27個自然屯)和1個街道辦事處。主要居住有漢族、朝鮮族、滿族、回族和蒙古族,總人口38500人,其中農業人口26000人。現有耕地4040公頃,林地2.2萬公頃。牡丹峰國傢森林資源自然保護區座落在區內,森林覆蓋率57%。建有7500畝的國傢級節水灌溉工程示範小區,水利灌溉控製面積12000畝。興隆鎮交通便利。201國道、牡市南環路從鎮內穿過,牡丹江民航機場位於轄區之中,這裏是由牡市通往鏡泊湖、牡丹峰風景旅遊區的必經之處。經濟與社會發展興隆鎮綜合經濟實力較強。2002年實現社會總産值9.47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産值8.55億元,農、林、牧漁業收入實現92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3086元,全口徑實現財政收入1232萬元。興隆鎮經濟以鄉鎮企業為主導,鄉鎮企業起步早,發展迅猛,是1987年全省首批命名的億元鄉鎮。全鎮現有鄉鎮企業884傢,其中規模企業4傢。形成了黑竜江省大灣集團、中外合資雙興化工有限公司、永昌紙製品廠、天資食品有限公司的骨幹企業。初步建立起了機電、電子、食品、化工、醫藥、鑄造、儀表,建材等8個主要行業。興隆鎮工業小區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十強工業小區”,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東西部合作示範區”。興隆鎮農業生産初步形成了菜、豬、奶牛、雞等四條産業化鏈條。蔬菜種植面積7000畝,棚、室面積1800畝,年出口蔬菜1.1萬噸。建成1600頭奶牛養殖場及乳製品加工廠,年生産、加工鮮奶5000噸,帶動種植青貯玉米6000畝;建成的萬頭養豬場,是省定點的重點種豬繁育基地,年出欄瘦肉型育肥豬5萬頭,全鎮年出欄生豬10萬頭;建成300萬衹肉雞分割加工生産綫,産品遠銷俄羅斯、馬其頓,帶動全鎮年養殖肉雞60萬衹,興隆鎮每年為市場提供蔬菜副食品5萬噸,是牡丹江市重要的蔬菜副食品供應基地。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市
  1、基本情況: 興隆鎮位於吉林省九臺市北18公裏處,北距德惠22公裏,東鄰綿延奔騰的飲馬河,西距102國道15公裏,地處東經125°30′,北緯44°32′,幅員面積187.65平方公裏,屬九臺市的中等城鎮。 全鎮轄20個行政村,168個社,10,219戶,40,513口人,其中農業人口39,794人,共有漢、滿、回、朝、蒙五個民族, 全鎮現有化工、商貿、飲食、建材、機械加工等各類企業百余家,年産值達2.7億元。 全鎮教育事業發展迅速,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現有19所小學、2所初級中學,全部達到了“普九”標準。
   2、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全鎮耕地面積10,728公頃,地質肥沃,其中水田面積2,147公頃。70%地塊為黑土,30%地塊為草甸土。全鎮是飲馬河流域的平原鎮,主要生産玉米、水田、大豆、高粱等作物。 由於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糧食年産量均在65,000噸左右,其中水稻産量為18,000噸左右。年産稻草18,000噸,玉米芯28,000噸左右。 飲馬河水灌溉生産的飲馬河大米馳名全國,聯合國投資項目WFR-2814所建的千畝養魚池建在興隆鎮。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2)氣候資源 全鎮基本氣象要素條件較好,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際、月際間變化較大。因此,對農作物生長比較有利。 首先,熱量資源條件較好,歷年平均氣溫最高為23.2℃。全年無霜期141天左右,年積溫平均為2,880.7℃,最高年份可達3,200℃,因此,適應中晚熟品種的種植。 其次,降雨量也比較適度。年平均降雨量為573.2毫米,最高年份可達650——700毫米,並有雨熱同季特點。
   3、環境條件
  (1)交通便捷暢通。九德公路貫穿南北,興哈公路西接102國道,全鎮已經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2)通訊設施先進。全鎮20個村共安裝了2,000餘門程控電話,可以供國內外電話的直接通訊。移動、聯通公司均在我鎮設立了通訊塔,手機通訊信號良好。
  (3)勞動力資源豐富。全鎮現有勞動力16,122名,其中男勞動力9,172名,女勞動力6,950名。剩餘勞動力達6,000名左右,70%為初、高中畢業生。這為興辦企業,搞好各種經營生産提供了保證。
  (4)電力資源充沛。 全鎮設有供變電站一座,電力總容量1950伏安,尚有1800伏安待開發利用。
吉林省四平市雙遼市
  興隆鎮地處雙遼市北部,幅圓面積160平方公裏,東鄰雙山,南鄰永加,西鄰種羊場,北鄰服先,全鎮十個行政村,22個自然屯,3,340戶,人口13,000人,耕地面積5,333公頃。
遼寧省瀋陽市新民市
  興隆堡鎮簡介
  興隆堡鎮是新民市工業重鎮,距瀋陽市中心28公裏,距新民市區26公裏,東與於洪區接壤,北距瀋山鐵路7公裏,南距瀋大高速公路21公裏,國道304綫在境內穿過,交通便捷。遼河油田瀋陽採油廠座落在鎮內,藴藏着豐富的自然資源。全鎮所轄面積85.69平方公裏,耕地面積6萬畝,全鎮轄15個行政村,16個自然屯,4516戶,4.5萬人。鎮政府駐地在興隆堡村。
  全鎮地勢平坦,土質肥沃。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西瓜、蔬菜等,境內排水設施縱橫交錯,林、田、路、渠成網,幹、支、鬥、農溝配套。建有5座排水站,230座橋涵,水利設施完善。工業發展十分迅速。2003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8.2億元,占新民全市銷售收入的16%。大力發展第三産業,在以商活廠,以廠養商的思想指導下,形成了農、工、商綜合發展的新格局。
  一、蓬勃發展的工業,前景十分廣阔
  工業是全鎮的支柱産業,全鎮有個體私營企業182傢,從業人員2760人。鎮村企業擁有固定資産18000萬元,工業增加值可實現41600萬元。工業營業收入位居新民市第三,實繳稅金位居新民市第一。主要産業有:化學工業、金屬製品、機械加工、石油加工、皮革製品、紙業包裝、防爆電機、建材工業、耐火材料、塑料製品、電鍍加工、飼料加工及禽類深加工。主要産品有:各類油漆、塗料、真皮手套、YB係列防爆電機、紙類包裝箱、紙板、紙杯、各類塑料包裝桶、各類飼料。其中海天塗料、高檔裝飾漆、紙杯、防爆電機、真皮手套、肉品加工已占領了國內、國際市場。全鎮劃分為三個工業小區:
  一是紙箱紙杯工業小區。該小區以瀋陽文成紙業包裝印刷有限公司和瀋陽廣源文成紙業包裝印刷有限公司為主體,包容塑料包裝桶廠,東辰皮革有限公司、紙箱廠、耐火材料廠,瀋陽海天塗料有限公司等企業。這兩個主體公司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廠房建築面積8500平方米,基礎設施齊全。現有互楞三層和五層紙板生産綫各一條,進口紙杯生産設備2臺,國産紙杯設備6臺,印刷機4臺,切割機4臺,裝訂機10臺。紙箱紙杯生産以定貨為主,2004年預計年銷售額8000萬元。兩公司在現有基礎上還要繼續擴大規模,引進先進生産綫,擴大廠區面積6萬平方米,新增廠房4棟,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共上4條紙箱生産綫。預計2007年,年銷售額達到3億元,上繳500萬元,安排勞動力1000人。
  二是防爆電機工業小區。該小區以瀋陽黎明電機廠和瀋陽磁通電機廠為主體,包括瀋陽透平潤滑設備有限公司,瀋陽成套機械設備廠,瀋陽星光電鍍廠等企業。兩廠的占地面積9650平方米,廠房建築面積3990平方米,現有各種機床40臺,先進流水綫兩臺。生産的大、中、小型係列防爆電機,在2000年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係認證,獲得煤炭待業MA安全認證,産品符合國傢標準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産品銷售全國各地,年銷售額4000萬元。兩廠要逐步擴大生産規模,力爭在2007年生産各種防爆電機1萬臺以上。黎明電機廠從明年起還要批量生産大型防爆隔爆電機,年銷售額1億元。
  三是大公牧業小區。該小區以大公牧業有限公司為主體,包容全鎮畜牧業養殖小區。該公司是一傢集飼料、飼養、肉雞、種雞、孵化、屠宰加工、速凍、冷藏於一體的集團化、規模化、産業化的農産品加工的民營竜頭企業。公司下屬飼料廠、種雞廠、孵化廠、魚場、豬場、肉雞飼養示範場、獸藥經銷站、肉禽加工廠等。有大型的從荷蘭引進的先進流水綫,大型速凍、冷藏庫。該公司占地面積240畝,總建築面積22480平方米。現有種雞1.2萬套,可孵化雞雛120萬衹,飼料加工400噸 ,日屠宰2.2萬衹。該公司還要擴大規模,建現代化肉雞雞捨3棟,每年飼養肉雞、種雞三批,三批3萬套,年孵化雞雛650萬衹,繼建1千噸冷庫,上先進速凍設備一套,年屠宰肉雞600萬噸,加工飼料1萬噸,年利潤800萬元,安排勞動力由現在的200餘人增加到500人。
  二、潛力巨大的高效農業令人矚目
  全鎮6萬畝耕地,現已形成5:5産業格局。主要經濟作物有西瓜、蔬菜及在棚內的各種精細菜、南菜、特菜等。該鎮黨委、政府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優化産業,始終堅持結構調整調大、調優的原則,不滿足現狀,今年重點抓了15個村的農業小區和養殖小區的建設工作,現已初具規模。在糧食生産上,積極倡導推進“訂單”農業,引進優質新品種,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三、日新月異的第三産業,別具一格的小城鎮建設
  全鎮第三産業在經濟總量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商、飲、服、修、運各業已發展到1468戶。如何使第三産業做旺,我們的工作切入點就是加強市場建設,加速沿路千米商貿街開發。2003年投入50餘萬元,對農貿市場進行改造,修建排水管綫,新鋪混凝土路面,新建公厠,改造市場廳棚,改善了業戶的經營環境,使市場交易額逐步上升,年實現交易額560萬元。千米商貿街佈局合理,嚮東西又延伸300多米,沿路門市現已建滿布齊,形成了東西3.66公裏的沿路商貿街。
  為了把家乡建設的更美好,鎮黨委、政府本着“經營城鎮”的理念,嚴格小城鎮建設的審批和管理,重新對鎮建設的審批和管理,重新對鎮政府駐地進行了規劃,確定了小城鎮建設的“五個小區”,即:沿路商貿區、居民住宅區、科教文衛區、工業開發區、農業展示區、並在全鎮進行了村屯整治和環境建設,完成了“村村通”工程。我們抓亮點,以點帶面,重點抓三個村的建設,即在興隆堡村、陳臺村、晏海營子村建起了高標準的文化廣場,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使村容村貌,鎮容鎮貌煥然一新。
  四、迅猛發展的社會事業遍地開花
  鎮黨委和政府認識到知識是走嚮富裕的橋梁,我們註重教育投資,今年投資和爭取外來資金共計1300萬元,新建了11500平方米的才學大樓、學生宿舍樓和學生教工食堂。新建起的學校,成為瀋陽市農村獨傢中小學一體化學校。這不但集中了教師隊伍,提高了師資水平,而且也使學生得以全面發展。形成了在興隆堡鎮最好的房子是學校,最受人尊敬的人是教師的良好氛圍。
  全鎮的醫療衛生行業也得以全面改善。衛生院住院處建起了大樓,院內路面柏油化,院中心栽種了草坪和花灌木,還投資引進了先進的醫療設備,加強了醫療隊伍建設,提高了醫護人員醫術,使醫療技術得以全面提高。做到小病不出鎮,被新民市評為花園式醫院。這裏有高標準的敬老院,真正體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興隆堡人重情重義,真摯奔放,務實、求實,講實效,辦實事。在致富發展上有思想、有招法;在睏難面前迎難而上,敢打敢拼,敢於勝利。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則,會天下之朋友,竭誠歡迎四海賓朋來興隆堡投資興業,共同發展,興隆堡的明天會更好!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
  興隆縣位於承德市南部。京建、津承、興唐公路交匯於此,縣城距北京市區142公裏,距天津市區176公裏、距唐山市區145公裏、距承德市區140公裏,是四城市的結合部,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京承鐵路自西嚮北貫穿全境,加之22條縣級、鄉鎮公路,構成了鐵路、公路如織的交通網絡。境內氣候涼爽,水秀山青,植被繁茂,礦産資源豐富,被譽為“燕塞明珠”。全縣總面積3123平方公裏,人口31萬,共轄7鎮、13鄉,297個行政村。
  興隆縣是典型的山區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礦産資源種類繁多,儲量豐富。主要有煤、鐵、硫鐵、鉬、金、銀、銅、鋅、鉛、大理石、石英石、重晶石、鉛釩土等,已探明儲量達100億噸以上。興隆縣素有“京東花果鄉”和“天然植物園”的美稱.全縣森林地覆蓋率達54%,有林面積達210萬畝,其中經濟林48萬畝,有各種果樹30多種,2000多萬株,年産幹鮮果品9萬噸。主要品種有板慄、山楂、蘋果、梨等,其中山楂、板慄為傳統特産,久負盛名,暢銷國內外,是國傢確定的板慄和山楂生産基地縣。
  這裏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全縣平均海拔600米,境內山場廣阔,奇峰林立,樹木茂盛,水秀山青,風景秀麗多姿。由於曾被劃為清東陵“後竜風水禁地”,封禁達270多年,使境內“森林滿山,樹木蔽天,野獸無數,遍地涌泉”一派蒼莽景象,森林覆蓋率達54.6%,為華北地區之首。良好的自然環境造成了涼爽溫潤的氣候環境,興隆降雨量近800毫米,高出河北省平均降雨量三分之一,使興隆縣水量豐沛。夏季平均氣溫比京、津、唐地區低8—10攝氏度,是絶妙的避暑勝地。境內山高林密,溝𠔌縱橫;飛瀑流泉,遍布山中;深𠔌幽峽,處處可見。藍天,碧水,青山,白雲,古洞,幽峽,奇峰,怪石,再加上陣陣的花香鳥語,涼爽溫潤的氣候條件,使興隆處處是遊玩的好場所,山山是旅行的好去處,尤其是回歸大自然的的好場所。這裏有國傢級自然保護區;有遠東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及天文觀測站;有國內特有的華北櫻花;有世界最北界的彌猴群;同時還有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女神雕像——東方維納斯;有明代摩崖石刻群。衆多的縣內旅遊景點與薊縣黃崖關長城、遵化清東陵、承德避暑山莊等縣外景點相融合,構成京東黃金旅遊帶。
  興隆,城裏人渴望的“天然氧吧”;
  興隆,文學藝術傢眼中“活的畫廊”;
  興隆,華北“熱海”中的避暑“涼島”;
  興隆,人們公認的“北方山水精華”。
黑竜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興隆鎮
  概況
  興隆鎮地處鬆嫩平原腹地,位於巴彥縣北部,南距哈市市區(高速公路距離)62公裏,北鄰綏化18公裏。興隆鎮是巴彥縣北部經濟、文化、交通、信息、金融、服務、物資集散中心城鎮,城鎮輻射功能較強。 興隆鎮面積201.3平方公裏,農業可耕地面積21.7萬畝,城區面積11.7平方公。以濱北鐵路為中軸綫,分東西兩個區域,東區為興隆林業局,西區為老城區。興隆工業園區20.02平方公裏。 興隆鎮總戶數28918戶96628人,城區轄1個街道辦事處,10個社區居民委,分別是:花園、得權、振興、繁榮、文化、勝利、鐵東、鐵西、育纔、育德居民委,總戶數17666戶 50751人,其中,社區12196戶34196興隆商貿城人,林業局常住總戶數是5470戶16555人。農區轄8個行政村,106個自然屯,耕地面積201896畝,農村總戶數10551戶,人口44491人,其中:民主村擁有耕地27730畝,人口5656人;福閤村擁有耕地25319畝,人口3535人;慶隆村擁有耕地24584畝,人口5073人;民權村擁有耕地28175畝,人口4554人;隆青村擁有耕地24171畝,人口7467人;建華村擁有耕地28374畝,人口6163人;興樂村擁有耕地19046畝,人口5412人;中興村擁有耕地24497畝,人口6631人。居民包括漢族、滿族、回族、朝鮮族、達斡爾族、錫伯族、蒙古族等7個民族。
  圖示為:興隆鎮黨委、政府辦公大樓
  歷史沿革
  興隆鎮始建於清鹹豐九年(1859年),原名趙湖窩堡,係由趙湖、趙海、趙江三兄弟來此開荒種地,搭蓋窩堡居住而得名。後人口逐增,集鎮日漸雛形,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改稱興隆鎮。民國二年(1913年)改製為第四保公所駐地,偽滿康德六年(1939年)改稱興隆鎮街公所,轄六個區。新中國成立後,為11區人民政府駐地,轄17個村。1956年並村劃鄉後,轄7個鄉1個鎮。人民公社化後,又為公社所在地,劃分4個街道辦事處。1981年3月改為興隆鎮人民政府。2001年3月原長春鄉並入興隆鎮興隆鎮地域和人口得到了進一步的壯大。
  興隆中學
  興隆中學
  興隆中學始建於1953年9月,當時的“凹”形校捨占地2100平方米,1990年拆除舊校捨後,新建了使用面積為327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1995年修建了一棟占地面積為1000平方米的商服房,1996年又把教學樓增添了1500平方米,1997年興建了400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和學生食堂,2003年興建了8024平方米的科技樓和女生宿舍樓。
  1996年學校停辦初中班,發展成為高級中學。1999年教學班由每學年4個班增到每學年8個班。
  教職工相對穩定在140人左右,其中一綫教師130人左右,學歷達標65%,高級教師23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為了組建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縣政府製定了擇優招聘教師的政策,1986年以後招聘教師和外調教師30餘人。
  興隆二中
  興隆二中興隆二中是一所縣直屬的初級規範化學校,始建於1968年,2005年原興隆三中、興隆育纔中學並入興隆二中,生源增加,師資優化,班子重組,同時全面改善了辦學條件,使興隆二中重新煥發了蓬勃生機和活力。 學校佈局合理,校園環境幽雅,校園占地面積2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6780平方米,校園分為教學區、實驗區、運動區、景園四部分,學校設施齊全,條件優越,設有標準的實驗室、微機室、教師多媒體課堂、衛生室、圖書室、會議室,為全校師生提供了一個幽雅舒適的工作學習環境。 學校現有34個教學班,學生1789人,174名教職工,教師隊伍業務精良,師德高尚,其中具有高級職稱28人,中級教師職稱68人,省級教學能手4人,省優秀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2人,縣級各類骨幹教師46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 2002年以來,學校着眼於探索新世紀學校發展,堅持“三個面嚮”的辦學方向,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開拓創新工作作風,辦學思路上突出“一個價值觀”、發揮“三個優勢”、搭建“三個舞臺”。2003年學校啓動實施1315育人工程,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努力爭創“育人隊伍,管理水平,教育質量”三個一流。學校被評為國傢得權小學英語教學實驗基地、省冰上活動基點校、國傢級心理教育試點校,多次獲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市教育交流先進集體、市科研先進集體,市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市藝術教育先進集體、市體育衛生工作先進集體等諸多榮譽稱號。
  得權小學
  得權小學建於1949年,位於興隆鎮得權社區。迄今歷18任校長,現任校長楊文琴。 學校現有教職工66人,班級25個,學生1234人,學前班3個。校園占地面積12036平方米鐵東大街。2003年新建了建築面積3661.32平方米的教學樓,並配套了微機室、語音室、實驗室、檔案室、圖書室等教學設施。校園環境建設不斷完善,有風雨操場、水泥甬路、銅鑄校標、草坪樹墻。 學校秉承傳統,形成以《校魂》為主題的理念體係,包括校標、校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班風、一日行為歌、奮鬥口號、座佑銘、辦學思路、辦學原則和社會承諾。 學校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首、培養素質、全面發展”的育人方向,努力探索教育教學新途徑,創造性地實行“班主任教學大循環結合製”和“科任教學大循環製”。 德育重實踐,教學重科研。進入新世紀,得權小學一直是省、市、縣、德育、教學、科研先進集體,有榮譽證書、奬版和錦旗36個。 2004年12月得權小學被評為市一類小學,2005年晉為省一類小學。
黑竜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興隆鎮
  興隆鎮隸屬牡丹江市東安區管轄。位於市境南部,牡丹江南岸,北臨市區。鎮政府駐地距市區5公裏。
  興隆鎮,原名“乜河”,古稱“尼葉赫”,滿語,為“水鴨子”之意。已有500餘年的歷史。清末,“乜河街面繁盛,商店、客棧、作坊遍布,往來客商,絡繹不絶”,隸屬寧古塔副都統管轄。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沙俄入侵,俄軍火燒“乜河街”。中華民國成立後,隸屬寧安縣乜河鄉管轄。東北淪陷後,1933年隸屬寧安縣乜河鎮保,1936年改稱興隆鎮。1937年劃歸牡丹江市,1939年設置興隆區。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仍為興隆區。1949年12月,劃歸海林縣,為第十區,後改為興隆區。1956年3月,將興隆區重又劃歸牡丹江市,設置興隆鄉。1958年4月,將興隆、勝利兩個鄉合併為興隆鄉。同年8月,將興隆、東村兩個鄉合併,改稱上遊人民公社,1959年末將原東村鄉劃出後,改稱興隆公社。1960年8月,並入市區東安人民公社,改為興隆分社。1962年1月,恢復興隆公社。1969年4月,改稱東方紅公社,1970年9月恢復興隆公社。1984年4月,改為興隆鄉。1985年5月,撤鄉設鎮,改為興隆鎮
  興隆鎮轄區南部是崗坡地,土質較貧瘠;北部沿江為狹窄平原,土壤肥沃。全鎮總面積65.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8萬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薯類和秋白菜。鎮辦工業有機械廠、鋼窗廠、水泥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産值達2.2億餘元。全鎮共轄大灣、下乜河、興隆、躍進、勝利、大團、尖山子、江南、新興、興盛、中乜河、小團、乜河等13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990人;朝鮮、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6.5%。鎮政府駐地興隆村。
黑竜江省友誼縣興隆鎮
  興隆鎮隸屬友誼縣管轄。位於縣境西部,西與集賢縣毗鄰。福前鐵路經此設站。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8公裏。
  興隆鎮名源於駐地地名。清末始有二三戶人傢於此居住,有李姓人開設“宜隆泉”燒鍋,因買賣興旺,故取名“興隆”。中華民國以後,開始部分墾殖,隸屬富錦縣。東北淪陷後期,設興隆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6月劃歸集賢縣,設置興隆區,1950年改為第九區。1956年3月,設置興隆鄉。1958年秋,改稱興隆人民公社,旋即並入(過渡)友誼農場,改稱十分場。1960年4月,友誼農場建縣後,設置興隆鄉。1968年6月,為生産建設兵團第三師師部駐地,並為十八團一營營部駐地。1976年2月,撤銷生産建設兵團後,為紅興隆管理局和友誼農場一分場駐地。1985年8月,批準友誼縣設置興隆鎮。全鎮共轄興隆、和平、利華、彭生、鄒集、和發、中興、猴石、北江、平安、青年莊、興勝、四馬架、愛林等14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3.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5萬人;滿、回、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5.9%。鎮政府駐地興隆村。
  境內新民屯西約200米處山頂上“西山古城堡”,有內外城,城堡外西坡上共133座半地穴居址,據考證認為是鐵器時代的挹婁人遺址。
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
  興隆鎮北與臨盤鎮、東與臨南鎮分別相鄰,南與齊河縣、西與禹城市分別相接,是臨邑、齊河、禹城三縣市交界地區的一個大鎮。該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利禹路縱貫南北,南距濟德高速公路10公裏,北距104國道5公裏,距臨邑、禹城兩城區均12公裏。水利條件優越,南臨徒駭河,西臨禹臨河,引黃、引徒總幹流經東側,農業灌溉溝渠四通八達。地處油區,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電力充足。2002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4.25億元,財政收入9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10元。每百戶擁有固定電話49.5部,移動電話4.7部,機動車輛39.2輛,彩電普及率58.2%,有綫電視入村率98.2%。
  全鎮有耕地面積8.1萬畝。主要有糧食、畜牧、蔬菜、水産、林果、棉花等主導産業。2002年,農業總産值1.42億元,多種經營總收入4.9億元。
  種植業按"壓糧擴經"的思路,逐步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糧食生産主要是抓單産,穩定總産,大面積種植優質小麥和優良玉米,2002年糧食總産量3.83萬噸。經濟作物以蔬菜、棉花、花生生産和蠶桑種植、良種培育為主,全鎮種植無公害蔬菜1.5萬畝,其中高標準鼕暖蔬菜大棚2800個,黃瓜、西紅柿、大杏等産品遠銷10多個省市區;車蘆徐良種培育基地和西寨桑園輻射帶動培育良種1200畝,種植蠶桑1500畝;全鎮糧經比例1:1。
  養殖業在穩定傳統豬、牛、羊、雞、鴨、鵝養殖數量的同時,重點實施品種改良和規模養殖,培育發展了10個專業村,48個專業戶,全鎮大牲畜存量量3.8萬頭,養殖水面6280畝,年産魚1310噸,年養鴨80萬衹。
  全鎮有各種樹木220萬株,森林覆蓋面積14.8%。有生産橋函閘82座,機井1610眼。發展農副産品加工企業12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28個。
  全鎮工業門類主要有紡織、化工、橡膠、塑編、磚瓦、農副産品加工等。工業企業98傢,固定資産4.8億元,從業人員5500人,年總産值5.1億元;個體工商戶1140戶,從業人員2200人,註册資金3400萬元;私營企業75傢,從業人員3800人,固定資産2.2億元,實現産值1.9億元。
  發展各類市場10個。季寨集貿市場成立於1994年8月,興隆農貿市場成立於1999年8月,紙坊集貿市場成立於2002年11月,汪傢、豐田、高謝薑三處蔬菜批發市場分別成立於1996年2月,1999年7月和1999年10月。全鎮各類市場可容從業人員11600人,年交易額在2.1億元以上。
  興隆商貿中心:鎮政府駐地的利禹路段和興隆街自2001年2月開始加快開發建設。堅持房地産開發與自建相結合的辦法,先後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逐步建成了集經商、購物、食宿、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商貿中心。商貿中心分東西商業街和南北商業街,全面實施了緑化、美化、亮化和街面硬化,建有60多幢別具風格的經商小樓,可容500多個經商攤位,形成了5個專業市場,是臨邑、禹城、齊河三縣交界地區規模較大的小商品集散地。
  興隆農貿市場:位於興隆街以北,利禹路兩側,始建於1999年8月,由本地個體大戶楊瑞海自籌資金開發建成,先後投入資金2700萬元,總面積76畝。建有商業房屋70餘間,可容商業攤點300多個,佈局合理,集蔬菜批發與小商品流通於一體,從業人員800人,年交易額3000多萬元。
No. 45
  興隆鎮 興隆鎮位於社旗縣城東南12千米。面積51平方千米,人口2.67萬人。轄呂樓、羅莊、張崗、後門裏、圭璋、溫橋、夭莊、趙崗、趙莊、袁莊、新袁莊11個行政村。社(旗)太(和)公路過境。
  [代碼]411327104:~200呂樓村 ~201羅莊村 ~202張崗村 ~203後門裏村 ~204圭璋村 ~205溫橋村 ~206夭莊村 ~207趙崗村 ~208趙莊村 ~209袁莊村 ~210新袁莊村
  [沿革]清初,唐河水運發達,此地為一水陸碼頭;清乾隆五年《裕州志》第二捲《集鎮》篇記載“興隆鎮,係康熙二十九年知州潘雲桂招徠流寓,新設此店,現有數十傢”。因水運發達,商業興隆,物阜民豐,人們為求吉祥故以興隆為名。1975年建呂樓公社,1983年更名興隆鎮鄉,1994年建鎮。1997年,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2.7萬,轄大趙莊、趙崗、溫橋、腰莊、後門裏、呂樓、圭璋、張崗、羅莊9個行政村。
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
  9個行政村,114個村民小組,2。7萬人,總面積51平方公裏,耕地4。9萬新加坡。全縣中總距縣城10公裏,北臨城郊,郝寨,東臨苗店,南臨太和,西臨唐河。 農作物:小麥,棉花,大豆,煙葉,玉米。
No. 47
  鎮政府駐興隆,人口58800人,面積208.9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興隆、柏樹、優良、大西、亢老灣、旗桿、紅花、柏灣、烏金、萬樓、周臺、大堰、馮崗、隨陽、楊樓、中樓、陳樓、興隆、靈廟、新村、唐灣、竹林。
湖北省襄樊市棗陽市
  興隆鎮於1984年建製,是襄樊市和棗陽市的“東大門”,地處棗陽市東南18公裏處,東與隨州石伏接壤,西連棗陽城區。漢丹鐵路、漢十高速公路和316國道穿境而過。全鎮版圖面積187平方公裏,現轄33個行政村,170個村民小組,1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5.8萬人,其中農業戶數11052戶,農業人口數50178人。轄區內設有四條國傢專用鐵路,建有五二O國傢儲備庫、二七O武警支隊、糧食中轉站、興隆火車站、中????集團棗陽????硝廠、華陽河水庫管理處等8個國傢、省、市級企事業單位,擁有年産三萬噸可供開採100年以上的地下????硝礦,儲藏量達5000萬立方的國傢一級鐵道道軌石,2500萬立方的特1級優質花崗岩大理石,庫容總量達1億立方米的華陽河水庫等自然資源。
  興隆鎮是一個農業大鎮,有耕地總面積6350公頃,其中水田3446公頃,旱地2904公頃。農業現已形成傳統糧食作物外的瓜、果、菜、養殖兩大主體産業並行發展之勢。瓜果産業形成了以沿316國道的優良村、白土村、紅花村、楊樓村為主體的優質桃生産基地和西瓜生産基地,已發展優質桃5000畝,西瓜常年面積約3000畝。近兩年,鎮政府扶持畜牧業的大力發展,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並確立了養殖優質商品豬和優質鴨兩個養殖生豬主導品種。目前,全鎮已發展養殖專業村3個,專業組12個,養殖100頭以上大戶35戶,規模生豬養殖場3個,養鴨專業組15個,養鴨2000-10000衹以上的大戶20戶,纍计投資達到5000多萬元。全鎮年可出欄生豬2萬頭以上,出售成品鴨20萬衹以上,出售鮮蛋38萬公斤,實現畜牧産值0.8億元。2004年全鎮農林牧漁業總産值3.57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70元。2005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3.824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00元。
  興隆鎮依托316國道、漢十高速、漢丹復綫鐵路等交通區位區勢,汽車運輸業發展迅猛,全鎮現擁有各類營運車輛2200多輛,有“湖北省第一運輸大鎮”之稱。其中大貨車達800多輛,在上海、廣州、海南、內蒙、新疆、甘肅、雲南、浙江等地成立了汽車物流運輸中介組織,憑藉快捷的信息,鼕季將南方的蔬菜、水果銷往北方,夏秋季將中西部果蔬銷往南北方,在全國形成了內蒙--廣西、新疆--海南兩條運輸走廊,年運輸貨物達10餘萬噸,汽車運輸業年可創利潤達6000多萬元。為了使汽運産業健康發展,做大做強,在鎮政府的合理引導下,該鎮以民營企業榮新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為竜頭,成功搭建了興隆鎮汽運産業平臺,從駕駛員培訓、分期購車、代理辦證、稅費保險代辦、買賣轉讓中介、事故理賠等全方位形成了服務網絡,從而加快了興隆汽運産業的發展壯大。豐富的石材資源造就了興隆另一亮點産業。自上世紀90年代,興隆霸山藴藏的豐富石材資源被堪察後,1999年至今,在霸山已陸續建成大小石料廠8傢,擁有各類工程機械50多臺套,從業人員600多人,年可開發各類優質石料30多萬方,年創産值1000多萬元,實現利稅100多萬元,可實現地方財政年增收30餘萬元。
No. 49
  轄:橋東、橋西2個居委會;新村、太陽山、林溪衝、柏樹林、民主、民生、沙灣、長樂坪、大群、崇仁寨、禾公、半溪、浮漂田、楓木灣、禾排、烏木溪、丁字坳、塘洞、建新、勝利、石傢坪21個村委會。
No. 50
  興隆鎮 興隆鎮位於渝北區中北部,距區政府21千米。轄街道、永慶2個社區,新寨、徐堡、小五、牛皇、杜傢、南天門、黃葛、廣佛、竜寨、永慶、永興、發揚、天堡寨、保勝寺、竜平15個行政村。210國道過境。
  [代碼]500112138:~001街道社區 ~002永慶社區 ~201新寨村 ~202徐堡村 ~203小五村 ~204牛皇村 ~205杜傢村 ~206南天門村 ~207黃葛村 ~208廣佛村 ~209竜寨村 ~210永慶村 ~211永興村 ~212發揚村 ~213天堡寨村 ~214保勝寺村 ~215竜平村
  [沿革]1929年建興隆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3年由興隆、廣佛、杜傢3鄉合併建興隆鎮。1997年,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2.1萬,轄新寨、火炬、牛皇、小溝、五股、和勝、新農、蘭田、徐堡、廣佛、竜寨、花陽、何陽、英雄、鬆柏、杜傢、寶河、新坑、華隆、黃葛、白果、獨大田、洞子溝23個行政村和街道1個居委會。
  2003年區劃調整後,興隆鎮轄原興隆鎮和永慶鎮所屬行政區域,面積93.5平方千米,總人口3537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080人,轄36個行政村、1個社區,鎮政府駐興隆場。
  附:永慶鎮位於渝北區北部,距區政府26千米。 [沿革]1929年建永興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永興鄉,1984年更名永慶鄉。1997年,面積41.5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永慶、永興、發揚、回竜、長竜、田壩、雙鳳、福利、國光、中洞、千丘 、天堡寨、保勝寺13個行政村。?年撤鄉設鎮。
No. 51
  興隆鎮 位於南川區西部,距城區11千米。南接南平鎮,北連大觀鎮,東鄰木涼鄉,西傍神童鎮。面積76.52平方千米,人口2.5萬多人(2007年)。轄金星社區,金湖、永福、三和、金禾5個行政村,53個村(居)民小組。2007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實現2.837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1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613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789人,耕地30914畝,森林覆蓋率達42%。
  [代碼]500119105:~001金星居委會 ~200金湖村 ~201永福村 ~202三和村 ~203金禾村 ~204金花村
  [沿革]鎮名取“興旺發達、生意昌隆”之意。1940年設興隆場鄉,1953年分設清波、針鋪、沙壩、興隆四鄉,1954年合併四鄉為興隆鄉,1958年改公社,1980年更名為興隆場公社,1983年置興隆場鄉,1992年建興隆鎮。1997年,面積76.5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金星、三秋、萬福、埡口、小寨、黃石、河口、合林、金花、洪恩、中元、針鋪、沙河、永興14個行政村。
No. 52
  興隆鎮 興隆鎮位於奉節縣南部,與湖北省太陽河鎮接壤,距縣城100千米。面積347.23平方千米,人口5.06萬人。轄三角壩、荊竹2個社區,六埡、三橋、石乳、友誼、清泉、友愛、方洞、新街、梅花、安淌、回竜、楊店、小寨、杉木、廟灣、東坪、竜門、桃源、川鄂、桂花、高坪21個行政村,364個社,鎮政府駐三角壩社區。城鎮建設面積2平方千米,常住居民22370人。
  境內海拔211—2046米之間,屬於典型的立體氣候。有小寨電站。省道21-201綫奉(節)恩(施)公路過境並與318國道相連。景點有小寨天坑地縫風景名勝區、旱夔門、迷宮河、桃源河、九盤河、石筍河景區、硝坑天坑群、茅草壩高山天然草場等。
  [代碼]500236128:~001三角壩社區 ~002荊竹社區 ~200六埡村 ~201三橋村 ~202石乳村 ~203友誼村 ~204清泉村 ~205友愛村 ~206方洞村 ~207新街村 ~208梅花村 ~209安淌村 ~210回竜村 ~211楊店村 ~212小寨村 ~214杉木村 ~215廟灣村 ~216東坪村 ~217竜門村 ~218桃源村 ~219川鄂村 ~220桂花村 ~221高坪村
  [沿革]民國初屬山字鄉總團,1940年置興隆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8年建鎮。1997年,面積155.3平方千米,人口2.2萬,轄幸福、友誼、三橋、百裏、保安、六埡、大同、新街、筍河、紅星、方洞、永壽、梅花、紅安、安淌、清泉、雙虎、荒嶺、雙竜、石乳、繁榮、友愛22個行政村和三角壩1個居委會。
  2004年,區劃調整後的興隆鎮:轄原興隆鎮、新賀鄉、荊竹鄉、廟灣鄉,共22個村委會,1個社區,面積347.13平方千米,總人口48752人,政府駐地在三角壩社區。
  附:新賀鄉 [沿革]2004年撤銷。
  附:荊竹鄉位於奉節縣南部。縣道永(安)興(隆)公路過境。 [沿革]民國初為九子總團,1929年置九子鄉,1940年更名君子鄉,1958年建竹荊公社,1983年改荊竹鄉。1997年,面積75.5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楊店、竜嵌、白屋、回竜、椅子、雙牛、小寨、九灣、杉木、一心、荊竹11個行政村。2004年撤銷。
  附:廟灣鄉位於奉節縣南部,與湖北省板橋鎮接壤,距縣城82千米。奉恩公路過境。 [沿革]1925年屬包字鄉,1929年置永興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廟灣公社,1983年改廟灣鄉。1997年,面積116.2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廟灣、青岩、花屋、峽林、竜門、東坪、丘坪、大路、高坪、川鄂、白楊、鹿池、桂花、桃源14個行政村。2004年撤銷。
No. 53
  興隆鎮 位於酉陽土傢族苗族自治縣東北端,距縣城72千米。面積180平方千米。轄朝天門、土坪、獅象、營盤、積𠔌壩、竜潭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興隆坪。酉興公路過境。
  [代碼]500242105:~200朝天門村 ~201土坪村 ~202獅象村 ~203營盤村 ~204積𠔌壩村 ~205竜潭村
  [沿革]1924年置興隆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民主、新民、獅象、鴉鬧、積𠔌、八穴、鐘堡、小溪、營盤、三溝10個行政村。?年撤鄉設鎮。
  2001年區劃調整後,興隆鎮管轄原興隆鎮和土坪鄉的鬆木、紅石、富石、竹坪、棕樹、土坪等6個村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80平方千米,總人口1666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00人,轄16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地興隆坪。
  附:土坪鄉位於酉陽土傢族苗族自治縣東北部,距縣城84千米。 [沿革]1953年析興隆鄉置土坪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94平方千米,人口0.6萬,轄土坪、棕樹、竹坪、富石、鬆木、紅石、羅傢7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將鬆木、紅石、富石、竹坪、棕樹、土坪等6個村劃歸興隆鎮管轄,將羅傢村劃歸木葉鄉管轄。
重慶市重慶市渝北區
  興隆鎮位於渝北區北部。東與古路鎮,高咀鎮相連,南與木耳鎮交界,西與北碚相望,北與茨竹鎮接壤,距渝北城區,江北機場28公裏,交通便利。幅員面積93.5平方公裏,人口3.6萬餘人,轄15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125個村民小組。2003年國民生産總值8821萬元,全鎮社會固定資産投入2565萬元,財政預算內收入165.8萬元,糧食産量17561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73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2.3%。,興隆鎮在目前全區24個鎮街中面積居第三位,人口列第五位,是渝北區新確立的六大區域性中心場鎮之一。渝北興隆,人傑地靈,山清水淨,風景秀麗,是一塊繁榮,富饒,充滿生機的寶地。境內有綿延8公裏,風景獨特的南天門森林公園;有蜿蜒麯折,水資源豐富的河流;有儲量豐富的煤炭,石膏,天然氣等礦産資源;210國道橫穿境內6個村,鎮內交通網絡發達;開辦了國際國內電話直通業務,有程控電話6000門,移動電話信號能全境覆蓋;鎮內有四五水庫,紅旗水庫,紅衛水庫等小一,二型水庫,有日供水3000噸的水廠兩個;鎮內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完備,既方便了人民群衆生活,又為外來投資者提供了能源保證。全鎮人民在區委,區府,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结拼搏。興隆鎮的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通過大力招商引資和農業科技推廣,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充分利用自然優勢,因地製宜,實施 三片佈局 ,形成了以種,養殖為主的八大示範基地,引進了種羊場,種雞場,形成了養殖規模,現已發展養殖大戶350戶。栽種了金太陽杏,楊梅,桃,梨,李等樹種8000畝,160餘萬株,是渝北區有名的 伏季水果 基地鎮,引進了重慶市十五農業技術重點項目亞剋林業公司,在鎮內建立生産育苗基地1500畝。以區域性中心場鎮為契機,用科學的態度,高遠的眼光規劃城市發展藍圖,以求實創新,敢想敢幹的精神大力招商引資,不斷加快城鎮建設.投資850萬元,完成永慶 歐式 新街建設,興建永慶新街350米,新增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農貿市場4500平方米,完善了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30萬元,由重慶都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專業隊伍,對興隆中心場鎮3平方公裏進行規劃修編,力爭把興隆場鎮建設成山水園林精品場鎮。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
  興隆鎮位於雙流縣東部淺丘地帶,四周與華陽、萬安、白沙、煎茶、合江、太平、永興、正興接壤,距成都市區和雙流縣城均20公裏,距華陽7公裏,是典型的農業大鎮。
  全鎮幅員面積41.8平方公裏,轄10個行政村、1個場鎮社區、73個經濟合作社,總戶數7772戶,總人口2.6萬人。
  全縣第一大自然河流——漉溪河橫貫全鎮9個村22公裏,是縣內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水資源相當豐富。縣道中(興)三(星)路、華大籍路穿境(6.2公裏)而過,交通便利。境內有35KV變電站一座,場鎮有1個可日供800—1200噸的自來水廠,已開通光纖電視、電話和寬帶,基礎設施較為完善。
  全鎮現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頁岩磚廠9個,酒廠1個、建材廠1個;個體戶356戶;有業主36戶,土地嚮業主集中3583畝;10000畝枇杷、10000畝草莓、10000畝次特種菜,是全鎮的三大支柱産業。
  2005年共完成工商稅收140.9萬元,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30.5%。招商引資工作成績顯著,引進項目16個,到位資金2195萬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219.5%。其中工業項目11個,到位資金963萬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63%;農業項目3個,到位資金962萬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6.9%;第三産業項目2個,到位資金270萬元。市外內資到位資金581萬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1%。全口徑工業增加值968萬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7.6%。固定資産投資2408萬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0%。農民人均純收入4589元,人均增加420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5%。
  隨着成都市城市嚮南發展戰略的實施和華大籍路的建成通車,興隆的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得以彰顯。這裏有山、有溝、有壩、有河,這些豐厚的生態自然資源為興隆下一步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興隆鎮黨委政府將緊跟縣委縣政府“35223”工作思路,搶抓華大籍路建成通車這一歷史機遇,大力實施六大工程,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都市農業發展工程;生態旅遊農莊建設工程;場鎮新區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程;漉溪河太陽島休閑運動中心建設工程;社會事業發展工程。同時,為配合錦綉東山生態觀光走廊建設,在興隆段傾力打造“森林鳥語”、“上林公社”、“太陽島漂流” 、“興隆第一莊”、“汽車公園”等旅遊觀光亮點。
  興隆,資源豐富,人傑地靈,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必將發展成為集休閑、觀光、商貿和都市農業為一體的東山重鎮。開明、開放的興隆鎮黨委、政府將傾力打造一流投資軟環境,以優惠的政策和優質的服務,誠待天下客,共謀大發展。
  我們堅信,興隆的明天一定會像她的名字一樣----興隆!興隆!更興隆!
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
  沿灘區興隆鎮地處自貢市南郊,距市中心12公裏,全鎮轄8個村民委員會,97個村民小組,1個街道居委會,有鄉鎮企業635個,全鎮幅員成積28.88平方公裏,有耕地面積12660.26畝,總人口18437人,鎮政府地處興隆場。
  鄉鎮企業情況
  全鎮現有鄉鎮企業635個,其中:鎮企業9個,村組企業19個,個體575個,麽營企業36個,有企業職工1793人,其中保類技術人才106人,在這106人中,有初級職稱45人,中級職稱的15人,助理46人。企業擁有資産1875萬元,年可實現稅利200萬元左右,年值可達26584萬元。全鎮企業中,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有12個。分別是:自貢市工礦機械廠、自貢市三通管件廠、自貢市東方管件廠、自貢市東方金屬製品廠、自貢市江南機磚廠、自貢市華新設備有限公司、自貢市達成機械廠、自貢市匯三面粉廠、自貢市興隆軋油廠、沿建三司北院建築工程處、自貢市旭東管件廠、自貢市興隆預製場等。擁有資産情況:自貢市工礦機械廠758萬元,自貢市三通管件廠249萬元,自貢市東方管件廠158萬元,其餘企業分別擁有50至150萬元。
  全鎮企業産品結構及銷售情況:主要以礦山運輸機械、管件係列産品、建材、機磚、預製件為主,其餘分別為農副産品加工和建築企業。礦山運輸機械産品、管件産品係列銷往省內外各地,省外主要銷往新疆、雲南、貴州等省區,自貢市三通管件廠産品曾榮獲國傢專利、首屆中國(濟南)金榜技術與産品博覽會金奬,自貢市工礦機械廠産品曾獲機械工業部頒發的生産許可證書。部分企業現已進入微機管理,産品與對口單位聯網。
  全鎮企業中,有一批懂經營、懂技術、能管理的幹部職工人才,還有一批出色的銷售攻堅骨幹人員。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
  興隆鎮地處中江縣西南,與金堂交界,位於東經104°31’10”——104°40’08”,北緯30°50’30”——30°55’44”之間,地形窄長,東西長15.5公裏,西北寬2.5—8.1公裏,省道101綫穿鎮而過,距縣城中江24公裏,距省會成都76公裏。全鎮幅員面積72。73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1779畝、轄23個行政村和2個居委會,總人口44600人,其中農業人口41832人,非農業人口.27682人。2003年底,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9853萬元,農業總産值13271萬元,鄉鎮企業産值249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2706元。
  作為省級小城鎮試點的興隆鎮具有便利的交通設施、快捷的通信網絡、優美的鎮區環境、發達的農田水利設施和豐富的人力資源。鎮區面積1.2平方公裏,常住人口9725人。鎮內有蔬菜、水果、肉牛、食用菌、中藥材等五大專業市場,其中興隆牛市和食用菌市場遠近聞名。西眉湖旅遊區距場鎮3公裏,風光宜人,環境優美,吸引着各地遊客。鎮內戶戶通閉路電視、自來水和天燃氣和程控電話。
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
  廣漢市轄鎮。1958年改公社,1981年復鄉,1994年建鎮。位於市境北部,距市區12公裏。面積34平方公裏,人口2.7萬。(漢)、金(輪)公路穿境而過。轄竹林、樊池、雙沙、東升、東禪、毗廬、鴰林、五黃、西林、天台、寨子、永勝12個村委會和場鎮居委會。鄉鎮企業有建材、塑料編織、食品加工等廠。農業主産水稻、小麥、油菜子、煙葉。養豬、兔、傢禽。
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
  興隆鎮位於綿竹城北,距城區6.5公裏,東與富新鎮相連,南與東北、漢旺接壤,西與工業重鎮漢旺鎮相毗鄰,北與拱星鎮隔河相望。幅員面積25.5公裏,現轄5個行政村,92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8897人,其中農業人口18292人。縣道公路桑綿路(綿竹—安縣桑棗)貫穿南北,與興漢路交叉形成鎮內快捷公路網絡,鎮內道路通暢,水泥公路總里程達25公裏。
  興隆氣候溫和、水源充沛,土地肥沃,素有“綿竹烏剋蘭”之稱。全鎮現有耕地21847畝,2007年全鎮糧食總産量14214噸,生豬出欄40179頭,小傢禽出欄66萬頭。隨着全鎮産業經濟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農業結構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多經經營正不斷發展,花卉果木産業、蘑菇養殖産業、生豬養殖産業等快速發展。
  鎮內現有工業企業12傢,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傢(德陽市東風水泥製造有限公司、綿竹市劍橋節能材料有限公司、綿竹市澤華建材有限公司)。2007年實現國民生産總值1.79億元,全部企業利潤總額實現516萬元,財政收入2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50元。
  鎮內有中學、小學、幼兒園各一所,共有在校學生1307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鎮衛生院具有甲級鎮衛生院資質,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2人,病床20張,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全鎮全面實施。
  興隆鎮緊靠綿遠河,河灘地資源豐富,興隆人民熱忱歡迎社會各屆人士前來投資開發!我們將為您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電子郵箱:zhaoshang@mzxl.gov.cn
  聯繫電話:0838-6380017
  聯繫地址:綿竹市興隆鎮
  郵政編碼:618206
四川省廣安市嶽池縣
  一、前進中的興隆鎮嶽池縣興隆鎮地處縣城西北部,距縣城29km。屬深丘偏遠山區。全鎮幅員面積7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8060畝。現有15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172個村民小組。全鎮人口28632人,其中1191人為居民人口。轄支部31個,全鎮有黨員885名,設121個黨小組。2001年批準為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興隆鎮水資源豐富,盛産大米、紅苕、大豆、小麥、玉米。宜養生豬、牛、羊、小傢禽。蠶桑為群衆增收的骨幹産業之一。這裏交通便利暢通,環境宜人,是興隆片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二、經濟社會發展概況及規劃近年來,興隆鎮按照“結構調整重抓畜牧,基礎建設建街修路,生態建設種草栽樹,黨的建設帶好隊伍”的工作思路,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原則,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高舉旗幟,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紮實苦幹,使興隆鎮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到2004年底,全鎮糧食産量13000噸,人均460kg,國內生産總值實現15800萬元,增長13%,社會固定資産投資840萬元,增長7%,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000萬元,新增私營企業1戶,新增個體工商戶63戶,生豬出欄30000頭,出欄肉羊0.8萬衹,傢禽飼養37萬衹。本級一般預算收入實現96萬元,增長14%,地方工商稅收入實現44.35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60元。修建油路8km,小城鎮興修街道2條,完成高升小學教學樓改造1150m2,衛生院新建住院部1000m2,規劃新街1條,硬化街面5000m2。發展年出欄1000頭生豬養殖場一個,LY良種母豬50頭以上繁殖基地4個。建立生豬協會、蠶桑協會各1個。建成食用仙人掌基地1個,面積50畝。三、興隆的明天興隆鎮將按照十六屆四中全會要求,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加大産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確保種養殖上臺階,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帶動農業和第三産業的快速發展。力爭國內生産總值年增長14%以上,年社會固定資産投資2000萬元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同口徑年增長15%以上,將白色農業發展、生態建設、畜禽養殖、蠶桑打造成助農增收的骨幹産業。加大勞動力技能培訓的力度。年輸出勞務7000人以上。年招商引資1000萬元以上,發展個體工商戶50戶以上。每年使200戶以上的貧睏戶脫貧不返貧。農民人均年收入增長250元以上。
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
  安嶽縣轄鎮。清建興隆場,1932年改場為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5年建鎮。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19公裏。面積57平方公裏,人口3.4萬。文(化)李()公路過境。轄大成、劉坪、小東、學堂、磨岩、大紅、金竜、七角、碑頂、金坨、老林、左平、大石、大冀、萬古、青梅、石獅、汪溝、界橋19個村委會和老街、大成街2居委會。是縣南部農副産品主要集散地。農業主産水稻、小麥、玉米、兼産棉花、桐油。養殖生豬。大成山麓有解放軍烈士墓。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
  瀘定縣轄鎮。1956年置興隆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建鎮。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26公裏。面積151.6平方公裏,人口1萬。轄化林、瀋村、海子、興隆、陽山、銀廠、和平、慶豐8個村委會和興隆街1個居委會。農業主産玉米、水稻、馬鈴薯、雪山大豆,特産花椒。礦藏有鐵、錳、煤等。瀋村海子山有周長五裏的海子,海內有紅、白、黑色鯽魚和菱角,為全縣景觀之一。村內有白馬古塚,係三五部落(唐時)劉王之墓。辛亥同志會暴動的瀘定首領譚必芝,瀘州起義的團長周奕延、在上海抗日戰爭犧牲的烈士司馬德竜,西康有名女畫傢王惠英均為本鎮人。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竜縣
  興隆鎮位於安竜縣東部,東與册亨縣冗渡鎮接壤,南與册亨縣巧馬鎮毗鄰,西鄰新安鎮坡腳鄉,北與平樂鄉相鄰。全鎮地形復雜,屬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最高海拔1700多米,最低海拔1110多米,鎮政府所在地距安竜縣城約16公裏,距南昆鐵路沙廠坪客運站33公裏,距竜廣貨運站約47公裏,省道313穿鎮而過。全鎮國土面積191多平方公裏,耕地面積2.42萬畝,其中水田11550畝,旱地1.27萬畝,轄22個行政村131個村民小組。2003年末全鎮擁有6925戶29410人,居住着布依、苗、回等少數民族。
  鎮境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州級自然保護區_仙鶴坪,是黔西南州迄今為止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植被之一,原始植被郁郁葱葱,野生花草爭奇鬥豔,原始自然植被令人心曠神怡,千姿百態的石林令人賞心悅目。
  仙鶴坪茶場位於州級自然保護區_仙鶴坪大山的西南坡一帶,屬鎮有茶場,生長良好的茶樹面積600畝,可潛力開發的面積3000畝,該茶場處於高海拔,低緯度,常年被雲霧所覆地區,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該茶不僅具有解渴、提神的功效,更是養生、防病的保健飲料。
No. 64
  610423109000 興隆鎮
  610423109200 興隆村
  610423109201 雙槐村
  610423109202 候傢莊村
  610423109203 許傢莊村
  610423109204 符傢莊村
  610423109205 南程村
  610423109206 北程村
  610423109207 張李莊村
  610423109208 郭傢莊村
No. 65
  610728105000 興隆鎮
  610728105202 小河村
  610728105203 青獅溝村
  610728105205 健全村
  610728105207 安坪村
  610728105213 竹林灣村
  610728105215 火焰溪村
  610728105219 黑水塘村
  610728105220 茅坪村
  610728105221 水田壩村
  610728105222 西山村
No. 66
  610926101000 興隆鎮
  610926101200 冠河口村
  610926101201 青藤溝村
  610926101202 太山村
  610926101203 九竜池村
  610926101204 汝河村
  610926101205 馬鞍橋村
  610926101206 小溝村
  610926101207 蒙溪街村
  610926101208 熊兒溝村
  610926101209 秋木河村
  610926101212 太子溝村
  610926101213 白竜寺村
  610926101214 朝陽冠村
  610926101215 鯉魚廟村
  610926101216 興隆寨村
  610926101217 義學堂村
  610926101218 紅廟村
  610926101219 廣木河村
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
  興隆鎮位於涇陽縣西北部。東靠雲陽鎮,南接王橋鎮、橋底鎮,西連白王鎮,北依口鎮。總面積36.4平方公裏,轄9個村委會,人口1.7萬,耕地面積3.5萬畝。興隆鎮奶畜産業發展較快,2002年全鎮奶牛存欄8650頭,奶山羊1.2萬衹,先後有光明、伊力、蒙牛、維維等乳業集團在該鎮建廠,鮮奶加工能力不斷增強。飼草産業發展迅速,紫花苜蓿種植面積1200多畝。全鎮國內生産總值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710元。興隆機構設置為四辦五站所,四辦是黨政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財稅辦公室;五站所是綜合服務站、文化廣播電視服務站、計劃生育服務站、企業管理辦公室和國土資源管理所.
陝西省漢中市鎮巴縣
  鎮巴縣興隆鎮位於縣城以東楮河中上遊,星子山主峰腳下,全境128平方公裏,最高海拔1924米,最低海拔670米。轄10個村54個村民小組。有3025戶12228人,有耕地面積19791畝,人均占有耕地較少,屬淺山丘陵地區。以産糧為主,但是由於基礎設施薄弱而靠天吃飯,加之生態環境惡劣,水土流失嚴重,地上地下資源貧乏,廣大農民群衆日出作,日落而棲的傳統農業觀念深深地束縛了手腳,便一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土地上維持着簡單再生産而緩慢地休養生息着。過去的鎮情鎮貌可以用這樣幾句話去概述:地理條件好,燃料用稻草,幹群同叫苦,難尋致富路,四山光禿禿,換錢靠養豬,農事雖不重,人閑受貧窮。為了盡快擺脫貧睏面貌,鎮黨委、政府根據本鎮人多土地少,剩餘勞力多的實際,從二00四年開始鼓勵剩餘勞力外出務工賺錢。特別是縣委、縣政府提出鼓勵幹部職工赴沿海打工學習鍛煉的優惠政策後,書記王學忠、鎮長劉明江經調查分析後,將組織勞務外出務工掙錢列為全鎮經濟發展的一個項目加強了組織領導,現已走出了一條依靠勞務輸出致富的新道路,推動了全鎮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從二00五年起,每年都有一千多名有組織的勞務大軍分佈在深圳、珠海、陝北煤礦、河南金礦、佛坪、寧陝等地務工、經商。勞務輸出活動的開展,使農民收入巨增,加快了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步伐,鎮情鎮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近兩年,全鎮纍计淨賺回異地現金一千二百多萬元。使工農業總産值逐步增長,一九九0年以來,增長19倍。農民人均純收入由九0年的178.97元上升到二00五年的1118元,增長較快。至今年六月底僅本鎮信用社農民存款已過五百萬元大關,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二00五年有三個村新修了14.5公裏的機耕道。到二00六年,修建了村級公路45公裏,幾乎村村通了公路電話,占地面積4300餘平方米的福田街已經建成,架鋼絲繩吊橋5座,新增門面47個,如今的興隆鎮,十萬元戶不稀罕,百萬元大戶不少見,家庭建設今非昔比,高樓大廈撥地起,摩托車較普遍,瓦房仍有大彩電。
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
  概況
  平利縣興隆鎮位於大巴山北麓,東倚五峰,南臨老縣,西接安康,北靠旬陽,總面積206平方公裏,耕地面積55045畝,鎮轄18個行政村,144個村民小組,3225戶,總人口13085人。
  境內山清水秀,氣候溫和,植被覆蓋率高達90%。鎮政府駐地距平利縣城29公裏,距安平二級公路17.5公裏,平旬公路穿境而過,公路、電話、交通、信息比較便捷。集鎮功能完善,街道緑樹成蔭,花草繁茂,工作生活環境優美。境內有傳說中魯班建造的“無梁殿”、仰韶文化吊蓬溝遺址、唐朝古廟“白竜寺”遺址、宋朝三佛洞“捨利塔”、明朝建築“劉傢瓦屋”等名勝古跡,歷史文化積澱豐厚。
  優勢資源
  近年來,歷屆興隆鎮黨委、政府班子圍繞發展緑色經濟,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工農業總産值保持了年均10%的較快增長速度。以蠶桑、黃薑、白山羊、天麻等為主的緑色農業産業發展迅速。蠶桑産業實現了一業率先突破,年養蠶達5000張,産繭150噸,五年內可養蠶2萬張,産繭600噸;黃薑種植面積3000畝,年産鮮薑150噸;白山羊存欄1萬衹,當年出欄4000120噸,天麻大窩種植10萬平方米,年産鮮麻250噸。此外,已建成的千畝皺皮柑果園、萬畝生漆林、萬畝板慄園,將還能成為全鎮的支柱産業。
  招商引資
  境內擁有豐富的鐵礦、板石、石灰石資源,亟待開發利用;圍繞天麻、黃薑産業及豐富的板慄、竹筍、山野菜資源,投資興辦集儲藏、保鮮、深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緑色環保企業,前景可觀。鎮黨委、政府攜14000興隆人民熱忱歡迎四方賓朋、八方商賈來興隆投資興業,興隆鎮將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本着“你發財、我發展”的宗旨,共同促進興隆鎮域經濟快速發展。
No. 70
  640422101 興隆鎮
  640422101001 興隆居委會
  640422101200 興隆村
  640422101201 羅傢莊村
  640422101202 川口村
  640422101203 王傢河村
  640422101204 單北村
  640422101205 單南村
  640422101206 王傢溝村
  640422101207 陳田玉村
  640422101208 楊茂村
  640422101209 姚杜村
  640422101210 馬傢嘴村
  640422101211 公易村
  640422101212 新閤村
  640422101213 嶽岔村
  640422101214 上村村
  640422101215 洞洞村
  640422101216 西冶村
  640422101217 馬堡村
  640422101218 劉玉村
  640422101219 代段村
  640422101220 小段村
  640422101221 黑大莊村
  640422101222 玉橋村
  640422101223 大岔村
  640422101224 唐岔村
  640422101225 黃岔村
  640422101226 張齊村
  640422101227 下範村
  640422101228 團莊村
  640422101229 范家溝村
  640422101230 張節子村
  640422101231 下堡子村
寧夏固原市西吉縣
  西吉縣轄鎮。1949年設興隆區,屬隆德縣,1953年劃入西吉縣,1958年改興隆公社,1983年置鄉,1986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南部。面積85.1平方公裏,人口1.7萬。中(衛)靜(寧)公路過境。轄興隆、羅傢莊、川口、馬傢嘴、姚杜、楊茂、陳田玉、王傢溝、單南、單北、王傢河11個村委會及1個居委會。農業主産小麥、豌豆、馬鈴薯。單南清真大寺位於境內。
No. 72
  轄:居委會(興隆);村委會(紅專、興隆、碼頭、東方紅、樂源、日新、朝霞、和合、紅星、長新、三躍、躍進、恆平、五躍、三圩、石城、永勤、普慶、普收、普豐、長徵、長江)。
南川區興隆鎮名片-重慶市
  一、概況
  興隆鎮名取“興旺發達、生意昌隆”之意,位於南川西北面,南接南平,北連大觀,東鄰木涼,西傍神童。全鎮幅員面積76.52平方公裏,耕地30914畝,森林覆蓋率達42%。鎮政府距城區11公裏。全鎮下轄5村1居委53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2.5萬多人,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789人,建有3個黨委、3個黨總支、20個黨支部,共有黨員684名。機關有行政編製人員27名、工勤編製人員1名、事業編製人員19名(不含教育、衛生係統)。鎮黨委有9名委員,35歲以下1名,平均年齡43歲,女同志3名。
  二、2007年工作
  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地區生産總值實現2.837億元,同比增長13%;財政總收入完成188萬元,完成任務的117%,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613元,同比增長35%。
  亮點工作:一是“一刻鐘興隆”道路建設。二是現代農業展示區建設。
  三、2008年工作
  總體思路:充分發揮資源和生態優勢,強力實施“農業立鎮、工業強鎮、生態活鎮”戰略,着力推進農業産業化、生態工業化、特色城鎮化、資源市場化、交通網絡化、社會和諧化進程。
  預期目標:鎮域經濟總量增長15%以上,財政收入增長15%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以上。
  重點工作:一是推進“一刻鐘興隆”建設。二是打造現代農業展示區。壯大工業經濟。
  四、主要産業發展情況
  蔬菜400畝;生態養魚100畝,建成規模養殖小區1個,建立10萬衹以上雞養殖小區1個,10萬衹優質肉鴨小區2個;改造360畝低産茶園,建成基地1000畝;花卉苗木300畝,完成育苗種植科技園150畝。
臨邑縣興隆鎮名片-山東省德州市
  興隆鎮位於臨邑、齊河、禹城三縣市交界處,總面積85.3平方公裏,人口4.05萬,轄58個行政村。該鎮區位優勢,交通便利,南距濟德高速公路10公裏,北距104國道5公裏,省道316綫縱貫南北。南臨徒駭河,西臨禹臨河,引黃幹渠、引徒幹渠流經東側。地處油區,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目前已形成糧棉、蔬菜、畜牧、水産、林果五大主導産業,“田口牛羊肉”、“史汪黃瓜”、“恆升麵條”、“紀傢蒜片”等知名品牌名揚四方,遠銷海內外。
  工業已形成紡織、化工、橡膠、塑編、建築和農副産品加工六大産業,重點工業企業達29傢,工業總資産6.2億元,從業人員5800人,年實現總産值7.6億元。工業産品“無極調速喂料機”、“液體霧化機”、“高壓微粉磨”被授予國傢專利産品。
  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規劃實施了總面積1.2平方公裏的興隆商貿中心,建有60多幢商貿樓,供電、供水、排污、通訊等配套設施完備,完成了硬化、亮化、緑化、美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可容納500多個經商攤位,形成了5個專業市場,是集經商、購物、食宿、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小商品集散地。
  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效,境內基本實現了柏油路、有綫電視和信息網絡“村村通”。規劃建設了文化大院、健身廣場30個,幫助文化部門搜集、整理的地方小戲“一勾勾”被確定為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
  先後被授予德州市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臨邑縣五好鄉鎮黨委、臨邑縣信訪工作三無鄉鎮、臨邑縣農業農村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英文解釋
  1. :  Xinglong Town
  2. n.:  Xinglong Zhen
近義詞
興隆
包含詞
興隆鎮紀念碑興隆鎮第二中學西吉縣興隆鎮亞麻廠
雙流縣興隆鎮中醫醫院九臺市興隆鎮畜牧站廣漢市興隆鎮衛生院
分類詳情
張開興隆社區張開興隆社區張開興隆社區張開興隆村張開興隆村
張開興隆村張開興隆村張開興隆村張開興隆村張開興隆村
張開興隆村張開興隆村張開興隆村張開興隆村張開新街村
張開東關社區張開和平村張開和平村張開建華村躍進村
西關村小寨村小寨村太平村小溝村
春光村杜傢村躍進村五星村東關村
建設村西山村馬鞍山村花園社區楊店村
新村村新村村永勝村陳傢梁村橋東社區
新興村河西村勝利村金星社區桃源村
金星村光輝村紅星村紅廟村紅星村
文化社區育德社區東崗子村小荒地村大荒地村
五傢子村朝陽村閆傢村竜鳳村馬鞍村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