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辑] 北传佛教艺术
自從公元1世紀漢明帝派遣使者到西域取經開始,佛教藝術便透過絲綢之路傳入中亞地區、中國甚至韓國及日本等地。可能因為貴霜帝國嚮中國塔裏木盆地擴展,自2世紀,大量中亞佛教僧人到達中土促使了雙方頻密的接觸。147年到漢朝傳教譯經的安世高是安息人,167年到漢朝傳教譯經的支婁迦讖是月氏人。東晉法顯是西行印度求法而歸的第一人。
來自新疆圖木舒剋的6世紀—7世紀的陶俑,現藏於巴黎吉美博物館。
伴隨着中亞傳道人在絲綢之路的努力,大量藝術作品流入,西域藝術在1世紀至11世紀於新疆塔裏木盆地的發展可以作見證。西域(Serindia是絲和印度兩個詞的組合)藝術從健馱邏國(即今巴基斯坦)的希臘佛教藝術演變過來。它結合了印度、希臘及羅馬風格。絲綢之路上希臘風格佛教藝術的影響到了今天仍然能夠從日本的建築、佛教畫像及某些日本神的表現方法中找到。
阿富汗
阿富汗巴米揚大佛中較大的一尊,於554年建成高55米。
阿富汗境內的佛教藝術保留了數個世紀直至7世紀伊斯蘭教傳入當地為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巴米揚大佛。其他以灰泥、片岩及陶土所製成的雕塑展示出印度後笈多王朝與傳統強烈混合的風格、希臘化時代風格甚至希臘-羅馬風格。
中亞地區
參見:敦煌、莫高窟及於闐
中亞地區在中國、印度與波斯之間長期扮演着一個交匯點。公元前2世紀,西漢的版圖嚮西擴張,導致與亞洲的希臘化文明接觸頻繁,當中特別是希臘-巴剋特裏亞王國(希臘化大夏王國)。
自此之後,佛教在北部冒起,在中亞的緑洲佛教徒社區慢慢形成,甚至出現一些佛教王國。某些絲路城市差不多由佛塔及僧院所組成,好像要歡迎來自東西方的旅客。
中國
參見:中國佛教、窣堵坡及塔
佛教自兩漢傳入,佛教傳播的方式是以佛像、教義、僧人,三種方式進行。當中以佛像最廣為流傳。早期的寺院和石雕都是印度西域風格,面相豐盈,肢體肥壯,表現莊嚴。自東晉以來,中國式的佛像纔出現雛形。到了南北朝初期,得到了魏孝文帝支持,中國造像到了隆盛時期。佛像風格漸轉嚮“秀骨清像”的風格,充滿飄逸高邁的藝術效果。隋唐時期,佛像變得雄健飽滿,雍容華麗。在宗教藝術世俗化的過程中,探索現實人的形象,從超凡脫俗走嚮慈祥關懷。五代兩宋佛像更走嚮人間化、世俗化,比唐代更為寫實逼真。元明清時期,佛像藝術進一步走近生活,進入了裝飾工藝與民間戲麯之中。
漢傳佛教參見:漢傳佛教
東漢及三國時期《四十二章經》是現存中國最早的佛經。漢明帝曾命令把它收藏於蘭臺石室,並為從大月氏國請來譯經傳法的這兩位天竺沙門-迦葉摩騰和竺法蘭於公元68年在河南洛陽興建了白馬寺。隨着佛教的傳入,古代印度的佛教建築-窣堵坡也同時傳入中國,之後迅速與中國本土的樓閣相結合,形成中國的塔。中國早期佛寺大致根從印度的建築形式。其後,慢慢改以木為主要建材,並於平地、市內或山中興建。因此寺院除了寺號、院號外,還有山號。
當時來自印度的僧人到中國都以翻譯經典為主,傳授梵唄卻並不多。根據《高僧傳》捲十三的記載:“自大教東流,乃譯者衆,而傳聲蓋寡,良由梵音重複,漢語單奇,若用梵音以詠漢語,則聲繁而偈迫,若用漢語以詠梵文,則韻短而辭長,是故金言有譯,梵音無授。” 三國魏武帝第三子曹植根據東吳月氏優婆塞支謙所翻譯的《太子瑞應本起經》寫成《太子頌》與《睒頌》,成為後來的漁山梵唄。梵唄是一種以短小佛偈為主,配合樂器伴奏,來歌頌菩薩的頌歌。漁山,又名吾山,在山東省東阿縣以西。曹植在太和三年被封為東阿王。他曾在遊覽漁山,故被後人稱之為“漁山梵唄”。
在三國時期的吳國內,則出現了贊菩薩連句梵唄,是由孫權的“智囊”支謙所作。支謙名越,號恭明,月氏族後裔。精通中文梵文,後又學梵書,精通天文圖讖,陰陽五行、音律、文學等等。自黃武元年(222年)至建興二年(253年),從事譯經活動長達三十年,而他所創作的贊菩薩連句梵唄流行於江南一帶。在翻譯文學方面,他主張意譯,盡量漢化佛教術語而少用鬍音。正如《太平廣記》捲八十七,說:“(支)謙以大教雖行,而經多梵文,未盡翻譯,己妙善方言,方欲集衆本,譯為漢文,從吳黃武元年至建興中,所出《維摩》、《大般若》…等四十九經,麯得聖儀,辭旨文雅。”
到了支謙譯經活動的末期,康居國康僧會抵達建康。他根據《泥洹經》創作了泥洹梵唄。康僧會本來於印度居住,後來跟隨父親的商旅前往中國,但卻出傢為僧,於吳赤烏十年(247年)開始翻譯佛經。根據《高僧傳》捲一記載,泥洹梵唄“清靡哀亮,一代模式。”
南北朝
北魏公元443年的彌勒菩薩像,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北齊公元575年的彌勒菩薩半跏思惟像,現藏於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
5至6世紀是中國的南北朝時期,北方由鬍人鮮卑族所統治,建立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當時,佛教藝術已經發展出比較符號性及具有圖解綫條的抽象性表達方法。這種風格被認為是十分莊嚴的。最初,北魏風格的佛像以寬額、尖鼻子、微笑為主,展現秀骨清風的氣質。頭部後的背光有嚮上的尖端,呈現薄片狀。後來,寺廟與紀念館常在山洞裏設立。佛像主要從岩石淺浮雕出來,很少采取高浮雕的手法。在竜門石窟內的雕塑就是明顯的例子。直到6世紀,大量的雕塑由黏土製造,或者由青銅鑄造。位於洛陽的竜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始建於北魏,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佛塔40多座,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其中竜門三窟,是北魏宣武帝為孝敬其父母而捐錢開鑿的,花了24年纔完成。室內共有ll尊大佛,造像嚴謹,面型修長,高鼻大眼,形態文靜肅穆。
始建於北魏的雲崗石窟中發現很多樓閣式佛塔,而建於北魏正光元年的河南嵩山嵩嶽寺塔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座磚塔。塔身12面,第一層高大東西南北各砌有拱門,其餘各面做成寶篋印式塔式樣,酷似阿育王塔,配以火焰形尖拱,明顯具有犍陀羅藝術風格。除了佛像外,也有很多關於歌詠伎樂舞蹈的記錄,譬如雲岡第十二窟門楣上方,有一幅石刻浮雕圖描繪一群伎樂天,使用十四種不同的樂器來演奏。樂器可分為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三大類。
同樣始建於北魏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的麥積山石窟是唯一保存北朝造像體係最完整的石窟。由於經歷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發展,石窟清楚顯示泥塑藝術演變歷史。
音樂方面,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仍然有繼續的發展。西晉末年,來自西域僧人帛屍梨密多羅曾經到建康的建初寺住居。根據宋贊寧的《宋高僧傳》記載,“曾作鬍唄三契,梵音凌雲,次誦咒數千言,聲音高暢,顔容不改,既而揮涕收淚,神氣自若。又授弟子覓歷高聲梵唄於今。”高音成了這個梵唄的聲腔特點。東晉時,月支國支曇龠也到了建業建初寺,教授發音與轉讀,並且創作了“六言梵唄”,在當時非常流行。《高僧傳》捲十三記載:“善轉讀,曾夢天神授其聲法,覺因裁製新聲,梵音清靡,四飛卻轉,反折還弄,雖復東阿先變,康會後 造,始終循環,未有如龠之妙,後進傳羅,莫匪其法,所製六言梵唄,傳聲於今後。” 南朝梁武帝非常信奉佛教,他把《善哉》、《大樂》、《大歡》、《天道》、《仙道》、《神王》、《竜王》、《滅過惡》、《除愛水》、《斷苦輪》等十篇梵唄定為正樂,並且設立有法樂童子伎、童子倚歌的梵唄,更舉行無遮大會。
隋唐參見:莫高窟、變文、俗講及唐朝文學
隋朝的觀音菩薩像,現藏於巴黎賽努奇博物館。
四川的樂山大佛,建於唐朝公元713年—803年的高71米的彌勒菩薩坐像。
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文獻中公元868年的《金剛經》,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唐朝為玄奘三藏於公元652年興建的陝西西安大雁塔,高64.2米。
跟隨着隋朝的過渡期,唐朝的佛教雕塑特別地轉嚮以模仿生命的表達方式。因為唐代對外來文明抱着開放的態度,衆多中國佛教僧侶如玄奘、義淨到訪印度促使與印度文化的交流。佛教雕塑得到了笈多王朝的風格啓發變得更傳統。當時唐朝首都長安成了重要的佛教中心,日本遣唐使也到來取經。遣唐使把佛教傳播到韓國與日本。
這些中國佛教僧侶途徑河西走廊的重要城鎮-敦煌,當地法師與僧人在岩壁上開鑿莫高窟用來修禪。莫高窟始建於前秦時期,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因為發現了藏經洞內的5萬餘件古代文物衍生出了一門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敦煌學。莫高窟壁畫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由於莫高窟的發展時間很長,橫跨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所以記錄了佛教藝術的風格演變。
在傳播佛教中,僧人要嚮大衆講授佛經,可是由於經文過於晦澀,便采取講唱的方式通俗地表現深奧的佛教經典。這種方式被通稱為“經變”。以通俗故事來說佛經,被稱“俗講”。其故事文本稱為“變”或者“變文”,結構一般分為散文與韻文,韻文以七言為主,三言、五言、六言為副。部分佛教故事的變文更成了中國戲麯的題材,如目蓮救母的故事來自《大目犍連變文》。除此之外,後來還有一些史料性質的變文,如《伍子胥變文》、《王昭君變文》、《韓擒虎話本》、《唐太宗入冥記》等;民間傳說題材的變文,如《舜子至孝變文》、《劉傢太子變文》、《董永變文》等等。
除了故事內容,佛教音樂也不斷流傳,根據陳場《樂書》“鬍麯調”,記錄唐代樂府麯調有《普光佛麯》、《彌勒佛麯》、《日光明佛麯》、《大威德佛麯》、《如來佛麯》、《藥師琉璃光佛麯》、《龜茲佛麯》、《釋迦牟尼佛麯》、《觀法會佛麯》、《寶花步佛麯》、《摩尼佛麯》、《觀音佛麯》等等,共26麯。可見,佛教的發展豐富了民間音樂與說唱藝術。
由於佛教在中國非常昌盛,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擁有佛教藝術收藏品最豐富的國傢。敦煌莫高窟、寧夏市炳靈寺石窟、洛陽竜門石窟、山西大唐雲崗石窟、重慶大足石刻和四川樂山大佛都是重要的佛教雕像遺址。
可是到了唐朝末年,唐武宗認為外國的影響不恰當。845年,他大規模下令打擊外來宗教,包括景教、祆教、佛教,史稱會昌滅法。除少數在首都的寺院外全國所有寺院被拆毀,僧尼被迫還俗,寺院裏的奴婢被釋放,寺院所有的田地被沒收為國有。中國的宗教與藝術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壓抑。禪宗卻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了幾百年,特別是在宋代,禪院成了文化與學習中心。
宋遼金參見:宋朝建築
雖然唐末佛教一度式微,但宋朝仍然有不少佛塔的興建。由於佛塔來自印度,以免與皇帝城內的鼓樓與城樓作比較,高的佛塔常見於郊外。宋朝著名佛塔有很多,包括了在皇祐元年(1049年)重建的開封佑國寺“鐵塔”、位於湖北省當陽市玉泉山東麓玉泉寺的鐵塔、福建省泉州開元寺內的雙子塔等等。其中現存最高最古老的佛宮寺釋迦塔示範了六十種不同的鬥拱。
佛塔由當初的木塔,發展到石塔,鐵塔,甚至琉璃磚塔。塔的平面多為八角形或六角形。塔內雕塑多以佛經故事為題材,譬如闢支塔的須彌座塔基浮雕刻有輪回故事。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江北岸的月輪山上的六和塔內部鑲嵌有《四十二章經》的石刻。
唐朝公元7世紀末—8世紀初鍍金青銅觀音菩薩像,現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來自西安的唐朝公元703年的十一面觀音菩薩像,現藏於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
宋朝木雕彩繪水月觀音像,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來自山西的遼代木雕彩繪水月觀音菩薩像。現藏於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另一個角度的圖片
宋朝11世紀的孔雀明王畫像,現藏於日本京都仁和寺
雲南大理國在1173年—1176年間由張勝溫等人繪製的《梵像捲》中的釋迦佛會,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闢支塔,位於山東濟南市長清縣泰山西北麓的靈巖寺內,建於公元1063年的高54米的樓閣式塔
建於遼代的北京天寧寺密檐式塔,高57.8米
除了佛塔外,佛寺的發展到了宋朝,不但仍然以對稱和諧為主,並且加強了縱深發展的佈局。譬如,河北正定隆興寺,在隋開皇六年(586年)開始興建,本來叫做竜藏寺,唐改名為隆興寺。北宋開寶4年(公元971年),宋太祖下令興建大悲寶閣以供奉千手觀音菩薩像。此後,把寺院不斷擴建,隆興寺慢慢形成以大悲閣為核心的宋代建築群。整個群體從南到北依次序為山門,在山門後長方形院子分列左右兩側的鐘樓和鼓樓,佛寺中央的大覺六師殿,北面的摩尼殿與左右配殿,組成了另一個院子,而整體則構成一個依着中軸綫作縱深發展的佈局,由外而內,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加強殿宇層次,已經擺脫了以往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的風格。這種建築群的佈局被稱為伽藍七堂。伽藍七堂的設計特意包含了佛教理念,其中山門又稱三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合稱“三解脫門”。
隨着宋朝北部邊境的遼、西夏勢力日盛,中國與印度與西域等地的文化交流大大減少,佛教音樂的發展也變得保守,並且逐漸與民間麯調合流。例如民間麯調的《挂金鎖》、《望江南》、《柳含湮》、《山坡羊》、《浪淘沙》、《阿彌陀贊》、《虔誠獻香花》、《回嚮偈》等佛麯流傳至今。
藏傳佛教參見:藏傳佛教、覆鉢式塔及唐卡
尼泊爾的16世紀觀音菩薩鍍金青銅像,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西藏古格王朝11世紀上半葉時期的觀音菩薩銅像,現藏於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
位於西藏的覆鉢式塔
曼荼羅
金剛乘在5世紀或6世紀在印度東部開始推動一個運動。許多金剛乘信徒來自婆羅門教的。公元7世紀,隨着鬆贊幹布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爾的毗俱底公主,奠定了藏傳佛教的基礎。另外,在北魏時期的雲崗石窟已經出現的覆鉢式塔,也傳入西藏,再從西藏流傳至其他地區。自8世紀,金剛乘成為了西藏佛教的主導形式。由於它地處亞洲中央,西藏佛教藝術受到了來自印度、尼泊爾、希臘佛教和中國的藝術的影響。其中西藏佛教藝術的最典型的創作之一就是曼荼羅,那是一種圓形被套上正方形的圖案,有人說是為了幫助佛教徒在冥想時更專註。
四臂觀音
西藏閻王畫像(近觀)
13世紀的五方佛之一阿閦如來畫像
大殊勝嘿嚕嘎,以弓馬步威立,臉右白、左紅、中赤。
在繪畫方面,除了曼荼羅,西藏人也將佛教題材以唐卡方式表達出來。唐卡在西藏語本意是畫捲,隨着佛教傳入西藏,僧人喜用易於攜帶的唐卡作為宣揚佛教的工具。早期的唐卡繪畫跟從了印度風格。我們可以看到笈多王朝佛教藝術與印度藝術都給西藏藝術不少啓發。15世紀中葉以後,西藏畫傢根據印度、尼泊爾和中國畫風,發展出屬於西藏特有的畫派。
藏傳佛教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法器種類繁多,充滿神秘色彩。雖然材料多以金、銀、銅鑄造為主,但也采用木、骨、象牙、石頭、貝殼等等。這些法器共六大類,分別是禮敬用的、稱贊用的、供養用的、持驗用的、護魔用的和勸導用的。袈裟、項珠、哈達屬於禮敬類;鐘、鼓、骨笛、法蠃、六弦琴、大號等樂器屬於稱贊類;供養類有塔、壇城、八寶、七政、供臺、華蓋;灌頂壺、金剛杵和嘎巴拉碗則屬於持驗類;而秘密符印屬於護魔類;轉經筒和幢就是屬於勸導類。
到了元朝,出現了八吉祥紋,分別為法蠃(Shankha)、法輪(Chakra)、寶傘(Chattra)、白蓋、蓮花(Padma)、寶瓶 (Kalasha)、金魚(Survana Matsya)、盤長結(Shrivatsa)。其中法輪代表佛法,法蠃是樂器,代表梵音,白蓋代表佛教覆蓋大千世界。
藏傳佛教使用的“全包金法蠃”,清代文物
由人的頭蓋骨做成的嘎巴拉碗
四川甘孜八美草原惠遠寺內的轉經筒
藏傳佛教的音樂是以佛殿樂為主。它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慢慢演變成程式化的佛殿樂麯,並且有專門的樂隊來演奏。佛殿樂,顧名思義就是它是因應寺院內宗教活動而産生,主要在佛殿中演奏。旋律優美,典雅肅穆,就是佛殿樂的特色。藏傳佛教的每一所寺院,都流傳著自己風格的佛殿樂。譬如甘肅省南藏族自治州境內的拉卜楞寺的佛殿樂,誕生於18世紀初期。當時,由該寺的大活佛在從青海返回甘肅時,容許隨從藉奏樂來消除旅途艱辛的想法。自此旅途上奏樂自樂成了習慣,並成為拉卜楞寺院的規矩。他們在不同的時候,會演奏不同的傳統的宗教麯,譬如清晨會演奏《黎明晨麯》,入夜後演奏《臥宿麯》。除此之外,拉卜楞寺保留下來的佛殿樂麯已寥寥無幾,剩下《薑懷優索》、《萬年觀》、《五臺山》、《孝卡麻爾》、《喇嘛達夏》、《智布欽加居》、《仁欽恰爾帕》、《堆彭》、《巴華爾》、《投金千寶》等等。
韓國
高麗時期的敬天寺十層石塔,高13米現藏於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半跏思惟像,半跏趺冥想的彌勒菩薩佛像,相信是大約在公元7世紀新羅時期的作品,現藏於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參見:韓國佛教藝術及韓國禪宗文化
韓國佛教藝術反映了中國佛教的影響力與強烈原創韓國文化之間調和出來的結果。再者,從發掘出來的文物如匕首、帶扣、新羅皇冠等等所顯示,西伯利亞大草原的藝術特別是西伯利亞與斯基泰的藝術對早期韓國佛教藝術有着十分明顯的影響。這些土産藝術風格都是以幾何、抽象圖形為主。雖然中國文化影響力十分宏大,但韓國佛教藝術“顯得冷靜,味道適中,有些抽象但與當代藝術的色彩有點不謀而合”(Pierre Cambon, Arts asiatiques- Guimet)。
三國時期佛教在公元372年正式傳入韓國,當時是三國時期的高句麗。可是根據中國的記錄及佛教壁畫顯示佛教早於這個官方日子。公元384年,百濟正式確認佛教傳入韓國。而新羅因為缺乏良好的水路與陸路,延遲到公元535年纔確認佛教已經傳入。佛教促使當地需要很多負責繪畫用來供奉的畫像的巧匠,興建寺廟的建築師和讀寫佛經的學者,這樣便改變了韓國的文化。特別重要的是傳授了北魏鮮卑拓跋氏一種成熟的藝術風格。北魏藝術風格對高句麗與百濟的藝術影響深遠。南朝時期,百濟的巧匠加入了韓國獨有的元素,並且傳給了日本。韓國的巧匠精挑細選,結合了不同地方的風格來創作韓國獨特的佛教藝術風格。
當藴含了北魏原型的高句麗佛教藝術展現了生命力與流動性的時候,百濟也與中國南朝保持緊密的接觸,這種緊密的外交接觸在百濟個性溫和的雕塑中得到證實。這就是那種在百濟雕塑上所表現的深不可測的笑容,被藝術歷史學家稱為百濟的微笑。新羅也發展了獨特的佛教藝術傳統,它以半跏思惟像為標志,是一個半跏趺坐冥想的彌勒菩薩佛像。另外一個一模一樣的彌勒菩薩佛像被送往日本作為改信佛教的禮物,現在存放在京都廣隆寺。 三國時期的佛教促使大量佛寺的興建,譬如百濟的彌勒寺(Mireuksa)與新羅的皇竜寺(Hwangnyongsa)。百濟的建築師都以工藝及興建皇竜寺的九層寶塔而聞名。公元6世紀的韓國佛教藝術受到中國與印度的文化所影響,但開始顯現本土特色。這些本土特色也可以在日本早期佛教藝術中見得到,某些早期日本佛像設計源自韓國,特別是百濟,或者是來自移居日本的韓國巧匠。尤其是,這個彌勒半跏趺坐姿態,是韓國風格,然後傳播到日本。中宮寺的釋迦牟尼像與廣宏寺的彌勒佛像都可以證實這一點。雖然很多歷史學家把韓國描繪為僅僅是佛教傳播的途徑,但百濟在日本佛教傳統傳入與形成的過程中仍然擔當的主導的角色。
統一新羅統一後的新羅王朝,韓國進入了一個安穩的時期,當時正值中國的唐朝。唐朝與新羅交往頻繁,韓國佛教藝術風格深受中國影響。這個時期的佛教藝術得到國傢資助而發展蓬勃,石窟庵(Seokguram Grotto)與佛國寺(Bulguksa)就是最好的證明。
高麗時期高麗國成立於918年,標志着佛教藝術的新時代。高麗國國王慷慨地贊助佛教事業,佛教藝術得以繼續發展,特別是運用金銀油彩來製作佛經與畫像。最觸目的傑作就是《高麗大藏經》,製作人員能夠準確無誤把大藏經雕刻於81340塊木板上。這項成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認為是世界上佛教典籍中最重要最完整的語料庫,而且在工藝上展現出非常高的美學價值。大藏經包含了律藏、經藏、論藏,而高麗大藏經則結合北宋、契丹、高句麗的大藏經版本,並有高麗高僧所添加的內容。由於準確程度很高,現在中國,日本,臺灣等地的大藏經以它為參考。 高麗大藏經所用的木材都是來自韓國南部海島上的樺樹。為了防止腐爛,所用木材都經過三年海水的浸泡,三年風幹,雕刻完成後,掃上有毒瓷漆防止昆蟲侵害。
三國時期高句麗的539年的鍍金青銅佛像,現藏於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統一新羅時期石窟庵內的釋迦牟尼佛像
統一新羅時期大日如來鍍金青銅像,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高麗時期10世紀—11世紀的千手觀音菩薩像,現藏於巴黎吉美博物館
高麗大藏經
日本
參見:日本佛教藝術、禪宗及神社
胎藏界曼荼羅的中臺八葉院內的佛像,由上方開始順時針方向起,分別為寶幢如來、普賢菩薩、開敷華王如來、文殊菩薩、阿彌陀如來、彌勒菩薩、天鼓雷音如來、觀音菩薩,中央為大日如來。日本國寶平安時代初期9世紀繪製的絹本着色《兩界曼荼羅圖》原件現藏於日本京都的東寺。
飛鳥寺內建於609年的釋迦牟尼佛像
飛鳥時代7世紀的寶冠半跏思惟彌勒菩薩像,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高德院內建於公元1252年的阿彌陀佛青銅像
在佛教還未傳入日本之時,日本已經接受不同文化的影響,由繩文時代新石器時代的抽象裝飾綫條到彌生時代及古墳時代的藝術,埴輪藝術。
自從公元711年,大量寺廟與僧院建在奈良市,其中包括了五層高的佛塔-法隆寺的金堂及興福寺。在政府贊助下,製作了無數畫像及雕塑。印度、中國、韓國、希臘的藝術都混合成自然主義的風格。日本佛教藝術的創作在8世紀到13世紀間的奈良時代、平安時代和鐮倉時代顯得非常豐富。日本為佛像發展了一個極為豐富的藝術形象,有時甚至結合了印度教和神道教的風格。這種藝術可以是非常多樣,富有創造性和非常大膽的。
12世紀到13世紀,自從道元禪師和榮西禪師從中國回到日本,日本開始發展禪宗藝術。禪宗藝術的特色就是原創繪畫譬如水墨畫與詩詞,特別是俳句,努力透過印象派和樸素的不二論的表達方式去展現世界的真諦。在一瞬間尋求啓蒙導致衍生了其他重要的藝術-日本茶道和日本花道。
飛鳥時代的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高32.45米
平安時代公元12世紀的絹本着色普賢菩薩畫像,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京上野公園寬永寺佛塔,建於公元1631年,1924年被毀,1967年重建
禪宗祖師菩提達摩畫像,白隱慧鶴禪師(1686年-1769年)繪製
日本奈良東大寺內的虛空藏菩薩
日本奈良東大寺南大門內的金剛木像 |
|
旅遊 | 摩崖石刻 | 歷史古跡 | 佛教造像 | 宗教 | 佛教 | 遺址 | 美術 | 百科辭典 | 繪畫 | 佛教百科 | |
|
|
中國佛教藝術 | 君友會佛教藝術 | 中世紀藏傳佛教藝術 | 越過喜馬拉雅-西藏西部佛教藝術與考古譯文集 | |
|
|
佛教歌麯 | 聲明 | 法語 | 梵語 | 梵唄 | 拈古 | 音聲佛事 | 頌古 | 水寧寺摩崖造像 | 石佛 | 竜門石窟 | 敦煌石窟 | 辭世偈 |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 唐蕃會盟碑 | 雲岡石窟 | 贊 | 大足石刻 | 天梯山石窟 | 天竜山石窟 | 巴格石窟 | 巴米揚石窟 | 石鐘山石窟 | 佛教美術 | 剋孜爾石窟 | 馬蹄寺石窟 | 鞏縣石窟 | 駝山石窟 | 羅布林卡 | 巴利語 | 佛教文學 | 佛教音樂 | 一刀三禮 | 一光三尊 | 七佛偈碑亭 | 大理國梵像捲 | 孔望山漢代摩崖像 | 地獄變 | 伯孜剋裏剋石窟 | 旃檀瑞像 | 班臺斯利 | 磨崖佛 | 錫剋沁千佛洞 | 竜樹山 | 七佛通戒偈 | 五山文學 | 目連救母 | 海潮音 | 唱導 | 梵字 | 優波提捨 | 譬喻 | 偈 | 阿旃陀石窟 | 炳靈寺石窟 | 麥積山石窟 | 榆林窟 | 吐火羅語 | 變文 | 唄 | | | | |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