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中國哲學學派 > 佛教
目錄
·No. 1·fó jiào fó jiào·No. 3
·認識佛教·先明佛義 Understanding of Buddhism before Buddha Yi Ming·源於印度 From India·傳入中國 Into China
·中國禪宗 Chinese Zen·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irit of Buddhism·佛心慧語——找回內心的寧靜 Buddha's heart of wisdom - Find inner peace
·何為正法 What is Dhamma·十大宗派 Ten sect·佛教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The contribution of Buddhism on Chinese culture
·佛經由來 Buddhist Origin·主要節日 Major festivals·香與佛教 Hong and Buddhism
·佛教禮儀 Buddhist Etiquette·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The world's five sacred Buddhist·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佛教百科 Buddhist Encyclopedia·佛教百科 Buddhist Encyclopedia·英文解釋
·法文解釋·相關詞·包含詞
·分類詳情·更多結果...
No. 1
  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相傳為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 境內)王子釋迦牟尼所創,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國傢。西漢末年傳入我國。
fó jiào fó jiào
  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6至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釋迦牟尼創立。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主張“衆生平等”、“有生皆苦”,以超脫生死為理想境界。廣泛流傳於亞洲國傢。相傳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
No. 3
  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古 印度 的 迦毗羅衛國 (今 尼泊爾 境內)王子 釋迦牟尼 創立。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主張“衆生平等”、“有生皆苦”,以涅槃(超脫生死)為理想境界。相傳 東漢 明帝 時傳入我國。或說 西漢 哀帝 元壽 元年(公元前二年)時即已傳入。見《三國志·魏志·烏凡鮮卑東夷傳》 裴鬆之 註引《魏略·西戎傳》。至 魏 、 晉 、 南北朝 時得到發展, 隋 、 唐 時達到鼎盛,形成天台宗、律宗、淨土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密宗以及三階教等 中國 佛教宗派,對我國的文學、藝術、哲學以至社會的風俗習慣等,都有較大影響。 南朝 梁 沉約 《枳園寺剎下石記》:“佛教東流,適末尤著,始自 洛京 ,盛於 江 左。” 清 沉大成 《學福齋雜著·讀通典職官》:“ 開元 二十年七月敕:末摩尼法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宜嚴加禁斷。”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序論:“佛教傳入 中國 後和 中國 原有的思想相接觸,不斷變化,不斷發展,最後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的新學說。”
認識佛教·先明佛義 Understanding of Buddhism before Buddha Yi Ming
  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所創,他的名字是悉達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喬達摩(S. Gautama, P. Gotama)。因為他屬於釋迦 (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國傢。東漢時自西嚮東傳入我國。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學,講佛教是宗教衹是一種通俗的方便說而已,實則以般若的智慧自內證打破無明煩惱,成就菩提(覺悟)之道,佛教在歷史上曾對世界文化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至今依然深深的影響着我們。
  以下“簡單給佛下個定義”選自 林世敏教授 著 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簡單給佛下個定義:我這裏所要嚮各位介紹的“佛”,是無量諸佛的通義,是廣義的。我試將“佛”的定義如下:
  “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讓我重複一遍:“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換句話說:佛是大智、大悲(或謂全智、全悲)與大能的人。這裏請註意佛法與其他宗教的不同點:佛不是萬能,佛不能賜我們以解脫,他衹能教導我們,我們還是要憑自己的努力纔得解脫。佛不能使我們上天堂,或判我們入地獄。要為“佛”下一個定義,委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簡單的說,佛就是“覺者”,“一個覺悟的人”。
  也許更明確一點,應該說佛是一個對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徹覺悟的人。
  還有一個簡明扼要的定義,普遍地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說:佛是一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換句話說,佛就是一個自己已經覺悟了,而且進一步幫助其他的人也能夠覺悟,而這種自覺(覺)和覺他(行)的工作,已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
源於印度 From India
  佛教發源於距今約2553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淨的意思,佛是覺悟的意思。釋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
  據經典記載,佛圓寂時,世壽80歲。
傳入中國 Into China
  此段以下內容節選自趙樸初老居士所編著之《佛教史略》
  東漢永平十年 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傳入中國
  明帝永平十年(67年)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明晨問於群臣。太史傅毅答說:西方大聖人,其名曰佛;陛下所夢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將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訪求佛道。蔡愔等於西域遇竺法蘭,攝摩騰兩人,並得佛像經捲,用白馬馱着共還洛陽。帝特為建立精捨給他們居住,稱做白馬寺。於是摩騰與竺法蘭在寺裏譯出《四十二章經》。這幾乎是漢地佛教初傳的普遍說法,也為我國歷史教科書所采用。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到了後漢末葉桓靈二帝的時代(147—189年),記載纔逐漸翔實,史料也逐漸豐富。其時西域的佛教學者相繼來到中國,如安世高、安玄從安息來,支婁迦讖、支曜從月氏來,竺佛朔從天竺來,康孟詳從康居來。由此譯事漸盛,法事也漸興。
  一、漢人出傢之始:漢人由信佛而出傢修道的,如贊寧《僧史略》捲上《東夏出傢》題下,有“漢明帝聽陽城侯劉峻等出傢,僧之始也;洛陽婦女阿潘等出傢,尼之始也”等語。按劉峻等出傢事出《漢法本內傳》。《內傳》偽書,不足置信。可是《高僧傳.佛圖澄傳》中,有“往漢明感夢,初傳其道,唯聽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漢人皆不得出傢”等語,似乎其時已經有漢人出傢,然後纔有此項禁令。而漢人出傢為沙門見於載籍的,是從嚴佛調開始,如《出三藏記集.安玄傳》中稱“沙門嚴佛調”,又說他“出傢修道”;《出三藏記集》又轉載《沙彌十慧章句序》,下題“嚴阿祇黎(即阿奢黎)浮調所造”。然而《釋氏稽古略》說,在佛調以後八、九十年的朱士行,是漢土最初為沙門的;《歷代三寶記》也稱佛調為清信士。這大概是因為從漢代以來,雖然佛法已經流行,但道風未純,比丘出傢衹以剪落須發作區別,未稟律儀;到魏嘉平二年(249年),中天竺沙門曇柯迦羅(法時)來到洛陽,建立羯磨法,創行受戒,中土纔有正式的沙門,而登壇受戒的朱士行為最早,因此把他作為中土沙門之始。
  二、民間建寺造像之始:《後漢書.西域傳》中敘述桓帝奉佛之後說,“百姓稍有奉佛者,後遂轉盛”,可見當時民間的奉佛也由少數而逐漸增多;但其具體情況,衹笮融奉佛一事見於現存的文獻。據《後漢書.陶謙傳》和《吳志.劉繇傳》說:獻帝時,丹陽人笮融聚衆數百人,往依徐州牧陶謙,謙使督廣陵、下邳、彭城三郡的運漕。融於是斷三郡的委輸,“大起浮屠寺,上纍金盤,下為重樓,又堂閣周回可容三千餘人。作黃金塗像,衣以錦彩。每浴佛輒多設飲飯,布席於路,其有就席及觀者且萬餘人”。又依《出三藏記集》所載《般舟三昧經記》載,說明獻帝時洛陽也有佛寺。從《吳志.劉繇傳》所述笮融事看起來,後漢末民間的奉佛,有其種種原因,這和宮廷中衹以求長壽祈福為目的者有所不同。
中國禪宗 Chinese Zen
  禪宗以菩提達摩為中國始祖(達摩大師是印度禪宗第28代祖師,中國初祖),故又稱達摩宗;因其得佛心印為佛陀之正統法脈,又稱為佛心宗。達摩於北魏末活動於洛陽,倡二入四行之修禪原則,以《楞伽經》授徒。傳法弟子為二祖慧可,慧可之傳法弟子為三祖僧璨,其傳法弟子為四祖道信。道信傳法弟子為五祖弘忍,立東山法門 ,為禪宗五祖。門下分赴兩京弘法,名重一時。其中有神秀 、傳法弟子六祖惠能二人分立為北宗漸門與南宗頓門。神秀住荊州玉泉寺 ,晚年入京,為三帝國師,弟子有嵩山普寂、終南山義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寶林寺,門下甚衆,以惠能為六祖。後為禪宗正宗。皇帝親賜六祖慧能大師謚號為大鑒禪師,其傳法弟子頗多,如:南嶽懷讓禪師、青原行思禪師、永嘉玄覺禪師等,證悟者40餘人,開悟者不計其數。之後南嶽懷讓禪師之得法弟子,馬祖道一禪師對中國佛教有着極大的貢獻,他確立了叢林制度,規範了道場,馬祖道一禪師之傳法弟子百丈懷海禪師更製定清規規範門人,故佛教稱之為“馬祖建叢林,百丈定清規”,直到今天依然大體上不變,每天之早晚二課,也是始於這個時候。百丈懷海禪師之傳法弟子有黃檗希運禪師及仰山靈佑禪師,都是至今還影響着佛教界的祖師大德!自六祖後不再傳大位,也就是說沒有第七祖,因為禪宗真正要傳的法脈不是衣鉢而是心印,心印延續至今,不曾斷絶,一代代的祖師大德們,至今都延續着六祖的頓教大法!
  六祖慧能是禪宗的發揚光大者,提倡心性本淨、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慧能以後,禪宗廣為流傳,於唐末五代時達於極盛。禪宗使中國佛教發展到了頂峰,對中國古文化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irit of Buddhism
  此段內容節選自林世敏教授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一書中佛教的特色
  如果我們拿佛教和世界上現存的其他宗教相比較,很明顯的可以發現佛教和它們之間,有著諸多的不同,為瞭解釋的方便,我把它歸納為十點來說明,也就是說佛教最少具有以下十個特色。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個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沒有一個宗教的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這個神能夠呼風喚雨,點石成金;他主宰着人類的吉兇禍福,它操縱着萬物的生死榮辱。人類衹有匍匐在他的面前,贊美與謳歌,把一切成功與榮耀歸於萬能的神,信仰他的才能上天堂,反對他的衹有墮入地獄,絶無抗辯申訴的餘地。
  而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他來到人間的第一句話就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裏要請讀者們註意的是:‘唯我獨尊’的‘我’字,並不是單指的釋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體人類的每一個人。這句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人在宇宙中是頂天立地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運,而不必聽命於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釋迦牟尼將他的覺悟、成就及造詣,完全歸功於人自己的努力與才智。釋迦牟尼認為,一個人的吉兇禍福、成敗榮辱,决定於自己的行為之善惡與努力與否。沒有一個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沒有一個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獄。贊美與謳歌不能離苦得樂,衹有腳踏實地去修心養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淨化、升華,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樂。
  釋迦牟尼也不能像變戲法似地點石成金。他主張“要收穫什麽,就先要栽種什麽”。他不能使一棵蓮霧樹長出蘋果來,你若想收穫蘋果,就先要播下蘋果的種子。釋迦牟尼衹不過是告訴你如何栽培,以便來日有豐碩的收穫,但栽培的工作還是要你自己動手。
  梁啓超先生在《學問的趣味》一文中,不是也做過這樣的比喻嗎?他說鼕天曬太陽的滋味舒服透了,但‘太陽雖好,總要諸君親自去曬,旁人卻替你曬不來。’
  釋迦牟尼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次),無非是為我們指出一條‘成佛之道’——自己創造最徹底圓滿的智慧與人格。但這一條路卻是要自己憑着毅力、智慧、恆心去走完它。所以佛說:‘工作須你們自己去做,因為我衹教你們該走的路。’
  成佛沒有捷徑,修行是點滴功夫,‘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第二、 佛是真平等者
  我說佛是真平等者,並不是信口鬍說的,我們先就當時印度的社會背景來觀察:誰都知道釋迦牟尼時代的印度,社會分成婆羅門、貴族、平民、奴隸四大階級,而貴為太子的釋迦牟尼眼見社會階級的不合理,毅然樹起平等的旗幟,主張廢除階級對立,倡言衆生平等。
  請諸君好好地想一想,歷史上所有的革命,都是卑賤低下的階級要求‘提高’和顯貴高上的階級平等,絶對沒有像釋迦牟尼一樣的,自己願意‘降低’他的太子身份與平民、奴隸平等的。由於他這種大公無私,無所為而為的作風,所以我說他是真平等者。
  同時佛教又主張‘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又把平等的意義推上更進一步的境地。
  我想對‘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的意思,在這兒做一個簡單地敘述:
  (一)無緣大慈:佛教主張不但對跟自己有關係的人要慈愛,如自己的父母、親戚、朋友等;同時對跟自己沒有親戚、朋友關係的人也要慈愛,如跟我從不交往或素不相識的人,也一樣地關懷愛護。‘無緣大慈’用儒傢的話來說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禮運大同篇》所說的‘不獨親其親、子其子。’的意思。
  (二)同體大悲:同體大悲就是一種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把宇宙間一切衆生看成人我一體,休戚與共、骨肉相連。
  儒傢所說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又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正可表現‘同體大悲’的胸襟。而地藏王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悲願深心,更是同體大悲的極緻。
  最後我要加以說明的,也就是最能表現佛教‘真平等’精神者,就是佛教平等的觀念,並不衹局限於萬物之靈的人,佛教反對“人類以外的一切動物都是被創造來給人飽享口腹”的論調。一切動物臨死時的悲鳴哀號,真是慘不忍睹,慟不忍聞,連孟子都要慨言:‘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佛教更進一步地肯定,這些被我們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所濫捕亂殺的動物,無不具有佛性——一種來日可以成佛的潛能,縱使人與其他動物之間,在形體上、智慧上有所不同,但在求生存的權利上,在佛性上卻是平等的。就像一個窮兇極惡或是愚蠢無知的人,他亦具有‘人性’一樣,我們要以‘人道’來對待他,用‘人道’來教育他、感化他。古人說:‘天有好生之德。’又說:‘萬物與我並生。’都是一種視萬物為一體的平等思想。衹是沒有佛教說得如此透徹罷了。
  第三、 佛不是生而知之者
  釋迦牟尼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他姓喬達摩,名叫悉達多,西元前六世紀生於北印度,亦即今天毗鄰尼泊爾南方國境,卡德曼多約二百公裏處倫明麗的地方。
  他在二十九歲那年捨棄了即將可以繼承的王位,出傢學道,尋求解脫人生苦惱的方法。六年後,也就是三十五歲的時候,釋迦牟尼在尼連禪河旁的菩提樹下證得了正覺,正確而透徹地覺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我簡單介紹佛陀修行的經過,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訴各位,釋迦牟尼同我們一樣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夠藉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萬萬的人類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證果。
  釋迦牟尼——他祗是人類無數的先知先覺之一,而我們是後知後覺者。佛與我們的不同,不是在人格上、地位上的不同,衹是在一個‘覺’字的不同罷了。即韓愈說的:‘聞道有先後。’
  第四、 佛教不承認有頑劣不可教化的人
  依照其他宗教的說法,他們的教主或萬能的主,在百般威迫利誘之後,或苦口婆心、諄諄教誨之餘,如果仍然不知幡然覺悟,投靠到神的旗幟下,懺悔、承認自己是個迷途的罪人,可憐的羔羊的話,那麽一旦最後的審判到來,一律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不超生。
  古人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世上做人父母的,永遠敞開着大門,盼望着浪子能夠回頭,儘管他們的子女是個罪惡滿盈的強盜。從來沒有一對父母,希望或忍心自己的孩子永遠在暗無天日、水深火熱的地獄中受苦的。
  佛教承認人性是善良的,衹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認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惡,而是無知,一切罪惡都是由於無知(佛教叫‘無明’)所引生出來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開導、啓發衆生,就變成佛的責任了。佛關懷衆生,‘如母憶子’,不但不忍心衆生身受地獄之苦,而且廣發‘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的誓願。(菩提是‘覺悟’或‘正道’的意思,證菩提就是得道或成佛之意。)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願!這纔是真博愛!這纔是真憐愍呀!
  第五、 佛不是獨一無二的,人人皆可成佛。
  在前面第三點裏,已經提到過佛與衆生,衹是在於覺悟時間的先後而已。韓愈說:‘聞道有先後。’正可拿來做輔助說明。
  ‘佛’衹是對一個覺悟者的通稱而已。就像我們稱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人為‘教師’一樣,教師不衹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師,處處可以有教師。同樣的道理,佛不是單指釋迦牟尼一個人,人人可以成佛,處處可以有佛,就像安明居士在《論佛》中精闢的點到:“佛為自然,自然為佛。人在佛中,自然成佛。機智的辯證出了佛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萬萬千千,包括花草樹木,人鬼禽獸,即便縱然是魔,衹要放下屠刀,也可成佛。而人若想成佛則需自然,萬萬不可急於求成,要心如止水,要破除貪,嗔,癡三毒。衹有這樣就會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立地成佛。其外,不衹這個世界有佛,宇宙中無數個星球上都可以有佛。(當然也有衆生。)
  這一點也是佛教同他教根本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宗教衹能承認他們‘獨一無二’的神,而盡力地攻訐、否定他教的神,稱他教的神為‘假神’。
  同時在他們的教義下,人類無論如何地努力奮鬥,永遠不能與神並駕齊驅,同處於平等的境地(永遠是主僕關係)。因為神是造物者,而人衹不過是神所造的‘物’之一而已。
  第六、 佛教不承認有創造萬物的神
  依照某些宗教的說法,宇宙萬物是由萬能的主所創造的,他們的證據是舊約中的‘創世紀’。
  其實稍為有點思想的人,馬上就可以會意‘神’也是人類思想的産物,人類憑着自己的觀念和形像造神。而人類創造了‘神’,目的之一是在解釋‘宇宙人生的起源’,佛傢稱它做‘第一因’。但‘神’本身從何而來?外教徒不但不肯去追究,而且十分肯定地說:‘神是萬能的,他是自然存在的。’
  親愛的朋友呀!如果神能夠‘自己存在’,換句話說他不用被別人創造,就可以自己存在,那麽‘神創造宇宙人生’的觀念又有什麽意義呢?(因為同理宇宙人生也可以自然存在了。)
  這裏我們列下一個數學式子來說明這個問題,雖然不十分恰當,但多少可以幫助同學們瞭解:
  假設宇宙人生的起源為X。求X=?
  外教徒的解答是這樣的,他們不必引用定理或已知的假設,直接就寫了答案:X=神
  然而神是從那兒來的呢?請看下列的式子:X=神=Y
  稍有數學觀念的人都知道,Y也是一個未知數,換句話說這個問題照樣沒有得到解答。
  佛教根本否定‘神創造萬物’的假設,根本就不承認宇宙有第一個‘開始’。所謂一件事的‘開始’祗是前一件事的‘結束’而已。在一連串的因果關係中,一件事物的消逝就構成另一件事物生起的條件。
  張澄基博士在他所著的《什麽是佛法?》一書中,對這個問題曾經做過如下的解釋:“‘開始’這個觀念,是因人類‘有限’的心理(所産生的),不能涵括萬千的因果關係。”
  比如說我們去看第三場的‘亂世佳人’電影,從七點‘開始’演,到十點’結束’,但是我們再仔細想一想,第三場電影的‘開始’,其實就是第二場的‘結束’,而第三場的‘結束’,不就是第四場的‘開始’嗎?
  所以說‘開始’這個概念,衹是對某一特定事物而言纔有意義;對整個錯綜復雜、因果相續的宇宙而言,就沒有意義了。時間是流動不息的,誰能從中找出停止不動、所謂‘現在’的一點來?然後說這一點就是‘開始’呢?
  其實佛教對於討論這一類對人生沒有利益的問題,(哲學上的形而上學)並不感興趣,因為宇宙是無始的,也是無終的,人們殫精竭慮去追求‘宇宙的第一因’,將是枉然的,徒勞無功的。當你千辛萬苦尋求到‘第一因’時,你勢必發覺在它之前還有一個‘因’。如此循環不息,周而復始,你永遠尋求不出一個固定不變的‘第一因’來。
  同時人生短暫、生命無常,如果你還是要鑽牛角尖,那麽當你還沒有追求到‘宇宙第一因’的答案時,你可能已經死了。
  在佛經裏,有一段極精彩的比喻:
  ‘有一個人被毒箭所傷,他的親友帶他去看外科醫生。假如當時那人說:“我不願把這箭拔出來,我要知道射我的是誰,他是剎帝利種?婆羅門種?吠捨種?還是首陀羅種?他的姓名與氏族是什麽?他是高是矮還是中等身材?他的膚色是黑是棕還是金黃色?他來自那一城市鄉鎮?我不願取出此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麽弓所射中,弓弦是什麽樣的?那種類型的箭?箭羽是哪種毛製的,箭簇又是什麽材料製成的?......” 若如此追究,在未得到這些答案前,這個人必當死亡了。’ 其實現實中的問題是,先把箭拔出來治療傷口,而不至於因等待答案而死亡。所以佛教不浪費篇幅和時間,苦苦去追究‘宇宙的第一因’問題。因為追求也是無用的,同時也是對人生無益的,這些跟人們脫離生、老、病、死的痛苦無關,不能使人從而得到寧靜、解脫的快樂。
  話題稍微扯遠了點兒,現在我們再談佛教反對宇宙萬物是由神所創造的觀點,而認為萬物都是‘因緣聚合’而成的。比如我們眼前的一座山,它是土石之積;湖泊是凹地積水而成;再看教室的桌椅,則是木匠用木頭做成的。如果把土石散開則不復成‘山’;把湖泊的水抽幹則成凹地,哪來‘湖泊’的影子?再把木板一片片地拆散,請問‘桌椅’在哪?
  這些有形體可見的東西,我們都可以簡稱它們叫‘色’,因為它們衹是‘因緣暫時的聚合’而已,並不是真實不變的,所以我們說它們是‘空’的——沒有永存不變的實體。這就是佛經上‘色即是空’的簡單道理。
  然而,佛教說‘色即是空’,這‘空’字並不是‘空空如也’的‘空’,也不是‘一無所有’的‘空’,而是一種含着‘妙有’的‘真空’。這句話怎麽個說法呢?我且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眼前有一杯水,把水持續加熱後就變成水蒸氣了,再也看不見水的影子。但這並不是說水真的就消失成‘空’了,當水蒸氣遇冷的時候,又會還原成‘水’了。
  再者懂得化學的人,都知道水是氫氧的化合物,換句話說‘水’不過是氫和氧暫時的化合‘物’而已。水經過電解以後,又會變成氫氣和氧氣了。依此類推宇宙萬事萬物,沒有一件不是因緣暫時聚合生成的,沒有一樣是永恆不變的。因緣合則生,因緣散則滅,哪裏有創造萬物的‘神’?哪有被創造的永恆不變的‘萬物’呀?
  第七、 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製宜的
  佛對衆生說法,都是針對不同的根機,隨着時空的不同而設教。佛因為教化的對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釋:例如:對於智慧高的人,佛就告訴他能夠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當下即悟的道理;對於智慧稍低的人,佛就告訴他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去修行。
  又如:對於熱衷名利的人,佛就告訴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對於消極悲觀,認為人生毫無意義,生命全是虛無空幻的人,佛就告訴他‘人生是難得的,生命是寶貴的,人可以藉努力以獲緻幸福和快樂。’來鼓舞他的勇氣和信心。
  同樣的道理,由於時空的不同,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說明:例如:臺北的人問佛說:‘臺中如何去法?’佛的答案是:‘南下,’至於回答高雄的人則說:‘北上。’依此類推,因為衆生所處地方不同,所以佛的回答也就不一樣了。
  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個法門(法門就是修行的方法)。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為適應衆生的根器,為對治衆生的煩惱而創設的。如果沒有衆生也就不需要有佛法了。佛法如‘藥’,衆生沒有煩惱的‘病’,藥就不需要了。
  佛法傳世逾二千五百餘年,能適應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衆生,這就是他能夠因材施教,因地製宜所致。而這種教育方法,正是佛教的特色之一。
  第八、 佛法是入世的
  佛教講的道理,雖然最終的目的是‘出世’的,但它和‘入世’的精神並不抵觸。(所謂‘出世’並不是脫離、逃避世間,而是改造這個世間,重建這個世界。)
  佛經上所講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就是說明修行要在人間,覺悟也要在人間,每一個有心嚮道的人,他不可能厭棄這個世界,逃避這世界上的人類,而‘獨善其身’地修成正果。因為一個人要想成佛,他除了具備聰明智慧之外,還要有廣大的誓願悲心去普渡衆生。要以這兩種‘悲’和‘智’交互運用,相輔相成,做到徹底、圓滿的境地才能成佛。所以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從修行一直到成佛,既沒有‘入世’,也沒有‘出世’,因為一直是在這個世間進行的呀!
  而佛經上雖然有所謂‘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等淨土,勸人念佛往生彼國,但稍微瞭解佛法真諦的人都知道,這是諸佛菩薩為了度化衆生的一種權宜方便,佛教最後的目的是在於‘化人間為莊嚴淨土,變地獄為極樂世界。’這纔是佛教的真正宗旨,並不是要人逃避這個世界而躲到西方淨土去享福。
  第九 佛教沒有排他性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衹承認他們自己所信的宗教教義纔是唯一的‘真理’,而排斥他教教理為‘邪說’。
  而佛教認為一切宗教,祗有教義深淺的區分,很少有好壞邪正的差別的。任何一種能夠存在世上千年以上的宗教,一定對世道人心有着或多或少的裨益的,否則這個宗教早就被人類的‘智慧’所唾棄,同時也被時間的浪濤所衝失了。
  問題衹是在於某些宗教衹能給人以短暫的、少數的快樂;而有些宗教則能予人以永恆的、多數的幸福。而佛教正是屬於為數不多的後者之一。
  在佛法傳世的近二千五百年中,佛教一直與其他宗教和平共處,歷史上為了傳教而與其他宗教發生流血衝突的事,在佛教歷史上從來沒有過。
  這裏我要請朋友們看印度阿育王(西元前三世紀),遵照釋迦牟尼的寬大慈悲、兼容並蓄的遺教,有一段至今原文尚存,被雕刻在岩石上的誥文:‘不可衹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應如理尊重他教。這樣做,不但能幫助自己宗教的成長,而且也對別的宗教盡了義務。反過來做,則不但替自己的宗教掘了墳墓,也傷害了別的宗教。’ ‘因此,講和諧纔是最好的。大傢都應該諦聽,而且心甘情願地諦聽其他宗教的教義。’(諦聽即留心聽。)從這一段文字看來,這種寬容和誠意,正是佛教文化中最珍貴的遺産之一。
  ‘真理’在佛教看來是沒有國界的,它不須任何宗教的‘商標’。它也不屬於任何一個宗教,或屬於任何時代中的任何一個人。所以佛所說的真理,不是他一個人獨有的,因為佛衹不過是一個‘真理的發現者’而已,就像牛頓所發現的‘地心吸引力’,並不是牛頓專有的一樣。因此佛教認為一切合理的、具有永恆不變的道理的都是‘佛法’。
  ‘你要愛你的仇敵。’雖然出自於聖經,但佛教毫無疑問地承認它是具有美德的真理。(與佛教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相同。)
  佛法像浩瀚的江海,它能容納地球上的一切大小河川。所以佛經上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啊!
  第十、 佛教是民主和自由的
  在其他宗教裏,教主所說的話就是不可抗拒的‘命令’,就是不容懷疑的‘真理’。誰要是不服從或稍微表示懷疑,那麽必遭天譴神罰。
  在外教的經典裏明白地記載着:人類的始祖因為違背了上帝的命令,而永遠地被趕出了伊甸園;而且他們的子孫——也就是千千萬萬的人類,包括以前、現在和未來的,也因此而莫名其妙地跟着受苦。
  依外教的解釋,這叫做‘原罪’的遺傳。‘原罪’說簡單點就是放棄與上帝智慧的連接擁有自己的智慧,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一代代的人類都是這樣的,自然“罪”也就遺傳了。
  而佛教主張:佛教認為一人做事,一人承當,父親殺人,兒子是下不了地獄的。兒子也不能代替父親受罪。這裏的“罪”僅指觸犯國傢法律而受審判後定的“罪”。與“原罪”不是一個概念,僅是“原罪”在現實中展現的一小個極端的現象。
  我有一個要好知己,他本來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以前我們常為了亞當、夏娃偷吃禁果而被‘驅逐出境’的故事,辯得面紅耳赤。
  以下是我們當時的談話:
  ‘亞當他們為什麽會被趕出樂園呢?’我問。
  ‘因為夏娃不聽神的話,受了毒蛇的引誘偷吃了禁果,他違抗了神的命令。’
  ‘請問神是全知全能的嗎?’
  ‘是的,它是全知全能的。’
  ‘好,全知全能的主既然事先明明知道夏娃受不了毒蛇的引誘,卻還要讓毒蛇來引誘她,而不加以製止,事後還要懲罰他們。這不是存心不良,故意納人於罪嗎?’
  ‘咦?’我的朋友終於為之語塞。
  亞當和夏娃就是這樣糊裏糊塗地被趕了出來的。我們也是這樣糊裏糊塗地跟着受苦了。
  在佛教經典裏,可能找不到佛會發怒的記載。在佛四十九年的教化中,弟子們所看到的他們的導師,總是和顔悅色,慈悲安詳的,他對好人如此,對壞人也是如此。
  佛對自己所說的道理,絶不強迫弟子們接受,他還鼓勵他們懷疑發問。一直到他八十歲在婆羅雙樹間即將臨終時,仍然諄諄地教誨,反復地詢問弟子們還有沒有疑問。
  佛說:‘大疑纔有大悟,小疑衹有小悟,不疑就永遠不悟。’
  佛也在最後的教誨時說:‘我沒有想過你們弟子是我的,衆生是我的......我不過是你們當中的一個,常常和你們大傢在一起。......我從不壓迫別人,也不會要人來服從我。’這是多麽慈祥,多麽感人的遺教啊!
  佛教這種准許以及鼓勵信徒對教主本身所說的道理,自由懷疑發問,進而深入探討的精神,我想是舉世無雙的吧?
  朋友們,真理是不容許強迫別人接受的,勉強人去接受他所不瞭解的,或他所不喜愛的,那是政治而不是宗教。真理衹有在民主、自由的前提下,反復地思辨,才能更加地顯出它的精神和價值。
  而在全世界的宗教中,衹有佛教的教主與經典是允許被懷疑、討論和追究的。
  歡迎有研究精神,有獨立自主人格,有智慧聰明的同學們來研究佛法,佛教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佛心慧語——找回內心的寧靜 Buddha's heart of wisdom - Find inner peace
  此段內容節選自慧律大師編著之《佛心慧語》一書部份,想閱讀全部者,可參看慧律法師《佛心慧語》一書
  ◆一個人,不能瞭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擁有財富的人,不如擁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諒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蒼的原諒。
  ◆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人很奇怪,不瞭解自己,卻又每天想去干涉別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會難過,因為是——人嘛!
  ◆犯錯是平凡的,原諒才能超凡。
  ◆任憑你有多大的快樂,無常總是來到。
  ◆製心一處,無事不辦。
  ◆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輓回。
  ◆大傢都知道,生氣是一種無知,又無濟於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金錢化妝你的外表,佛法啓悟你的內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纔是下手之處。
  ◆自尊太強,優越感太重的人,將不堪一擊,少許逆境,足以使他徹夜難眠。
  ◆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於把生命交給別人。
  ◆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輕信道聽途說,就像一隻傻狗,別人隨便扔了一塊石頭就急忙跑去撿。
  ◆不能把握現在,就無法獲得永恆。
  ◆人心不好,環保、治安自然不好。
  ◆遇到睏難時不害怕,心中無事,是名真修。
  ◆時間總會過去的。
  ◆算命不如認命。
  ◆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律己要嚴,待人要寬。
  ◆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會後悔的地方。
  ◆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忘記別人的缺點吧!
  ◆徵服世界,並不偉大,一個人能徵服自己,纔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則甘於平凡,卻享受平凡。
  ◆能忍之人,事事稱心;善嗔之人,時時地獄。
  ◆與其說你賺錢,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
  ◆有志氣的人發一次願,終身堅持。沒志氣的人天天發願,浮而不實。
  ◆稻穗成熟,頭自然低下。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有纔而性緩定屬大纔,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有德不在年高,無智空長百歲。
  ◆徹底的認識你自己,你就會認識佛。
  ◆因小果大,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
  ◆真正的布施,是把煩惱、憂慮、分別、執著,通通放下。
  ◆若無‘是非’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透視一切變化的結果都是‘空’,就不會挂礙任何事物。
  ◆悟性是每個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各有因緣莫羨人。
  ◆肯低頭的人,永遠不會撞到矮門。
  ◆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生命是妄想的産物。
  ◆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不要相信權威,權威有時也會錯誤。
  ◆為而不有,善而不居。
  ◆煩惱比歲月更易催人顔老。
  ◆常常使別人過快樂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樂。
  ◆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想編織未來的美夢,現在正是時候。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嚮人低頭,不曾矮小過。
  ◆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
  ◆量大福大。
  ◆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風平浪靜,訓練不出良好的水手。
  ◆填得飽你的肚子,卻填不滿人心貪念。
  ◆面對現實,逆境也會變為順境,總有機會轉機。逃避現實,雖暫時偷安,但沒有翻身餘地。
  ◆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悅。
  ◆凡夫轉境不轉心,聖人轉心不轉境。
  ◆過去,已成過去,它衹是記憶的殘影。
  ◆智者知幻即離,愚者以幻為真。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黃金無種子,惟生於勤儉之傢。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快樂,但卻沒有人真正瞭解什麽是快樂。
  ◆知因果即知進退,知悟性即得‘開心果’。
  ◆聖以正覺為習慣,衆生卻以煩惱為習慣。
  ◆傢裏的垃圾知清倒,內心的垃圾(貪、嗔、癡)不知‘倒’。
  ◆學悟的孩子不變壞,學悟的老人不癡呆,學悟的少年永不敗。
  ◆智者善植因果。
  ◆聖人可以掌握時空,而凡夫卻被時空所限製。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積極地為大衆服務。
  ◆誠懇可以感動人,謙虛可以說服人。
  ◆老實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犯了過錯,造了罪業,別人知不知道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善於保護自己的,永遠謙虛談話。
  ◆好、壞,都會隨時間消失,沒有例外。上蒼對時間的安排,絶對平等。
  ◆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悟’,就是要在心中留點空間,好作迴旋。
  ◆失去了鴨子,你會急忙找回來,失去了良心,卻不見有人著急。
  ◆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言多必失,盡量少給自己這種機會。
  ◆贊嘆別人,要在大庭廣衆;責備人,必須在私下。
  ◆有智慧的人,從周圍取樂,沒有智慧的人,希望別人給予快樂。
  ◆貪心,你的嘴臉,就是貧窮相。
  ◆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有生必有死,人應懼生,不應懼死。無生即無死,究竟解脫。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作事不怕不成,衹怕無恆。
  ◆一個人如果不被惡習所染,幸福近矣!
  ◆我思故我在,我觀故自在。
  ◆人必須在自我中覺醒,才能破除我執。
  ◆凡有追求,必定有煩惱。
  ◆學悟,就是要你認識自己,找到永恆的生命。
  ◆要搞好個人的衛生,尤其‘心理衛生’最為重要。
  ◆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世界上有一種生意,永遠是虧本,那就是發脾氣。
  ◆有了智慧,自然能瞭解真理,能瞭解真理,生活自然快樂。
  ◆魚生活在水中,所以我們見不着他的淚。
  ◆真正的神通,是把煩惱弄通。
  ◆是非的原則是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為他人想一想。
  ◆健康,是真正的財富,不要糟蹋它。
  ◆我慢高山,不留德水。
  ◆悟是教育傢,不是政治傢。他慈悲地教導衆生,從不控製衆生。
  ◆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為人正直,則與道相應。
  ◆見一切人皆聖人,唯我一人是凡夫,則心自息怒。
  ◆德修而謗來; 來謗而修德!
  ◆緣由願來,願力強,善緣自然具足。
  ◆再大的功德,抵不過一念驕心;再大的罪過,抵不過一個悔字。
  ◆人忙心不盲,即是有定力。
  ◆山不轉路轉,境不轉心轉。
  ◆世間一切,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覺悟真理的人,即擁有真正的生命。
  ◆體會到生命無常的人,便不會再放蕩和貪逸,所以說對於生命無常的覺醒是智慧的開端。
何為正法 What is Dhamma
  此段內容節選自慧律大法師著之《祈願正法重現》一書
  學佛須具正知見,開悟更須正知見。欲得正知見,理應依法修行。何者為法?法是佛陀的發現和教導;是事事物物皆存在;是勝義諦的經驗。
  真理不能創造,因為其本來即存在。釋迦世尊發現世間宇宙、人生的真理,發現緣起性空、三法印的真理,體悟到衆生皆有如如不動之清淨本性,皆有成佛之可能,為令具縛沉溺衆生看破世間假相,了幻非實,遠離妄執,乃不辭辛勞,慈悲宣說。
  每一個時空皆是緣起性空,法就存在於每一動點、每一角度,行住坐臥皆是法的展現。眼見耳聞,於一切生滅無所住著,念念消歸自性,歸無所得。
  小乘破我執,證我空。大乘破法執,證法空。勝義諦(第一義諦)乃是究竟義,謂空空,即是連空的觀念亦破除。若不起心動念,則無染污,切勿知見立知,便可見本來面目。修學之始,以守住、保任、觀照為用功初階,日久功深,自可當相即道,見處即真,一切相皆屬緣起性空,見一切相即是佛性之影現。
  弘一大師言:‘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間一切謬見,而與以正見;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間一切迷信,而與以正信;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間一切惡行,而與以正行;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間一切幻覺,而與以正覺。’世間義理甚淺,行之卻很復雜;出世義理極深,行之卻很簡單。人生在世若未逢正法,當可謂福薄障重。何以故?無因緣了生死故。
  今所謂正法,舉凡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四念處、五停心觀、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皆屬之。萬法回歸自性,名為正法。若離體說法,即名相說。離現前一念清淨本性,即是外道。《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蓋五藴本空,若以見聞覺知求法,乃是求見聞覺知而非求法。唯有放下妄想,不被相黏住(蓋相乃因緣聚合,當體即空。),方可入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究竟而言,本來無一物也。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如盲龜值浮木。聽聞無上大法,自當信受奉行。是以成就佛道之七聖財,以‘信財’為首;淨土三資糧,亦以‘信’為先决條件,可知‘信’乃生死長夜之明燈,當以法為船筏,心領神會,信解行證,直達涅盤(於生死當下見涅盤)。
  然值此末法之世,邪說橫流,異端並起,談玄說怪,不一而足。欲修道者,當以三法印、一實相印,為界定正法之準繩,審慎揀擇。
  倘能掌握佛陀教法之真正精神——三法印、一實相印,即得正法之精髓。
  三法印係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印者,認可、驗證之意。藉此三者根本教理,得以判別印證法之正邪,故稱‘三法印’,其內容梗概,開演如下:
  ⊙諸行無常:意指世間一切事物,皆在剎那間遷流變異,無一常住不變。有為諸法概皆無常,衆生執以為實,認假作真,而起諸妄想,或求長生不老,或徒務粉飾色身,不識‘亙古不變’,仍不免‘剎那生變’,無常者,乃是世間之自然法則,此方是‘真常’。了悟變化無常乃是生命的特徵,於一切境,隨遇而安,在悲智雙運中,得見生命之究竟義。想得到幸福,就要從真理下手。真理要從心下手,心要從悟下手。悟就要從觀照無常下手。能觀照就有大慈悲心,因為能觀照無常,就沒有得失的觀念。一旦失去什麽,就不會感到痛苦,因為你知道——這就是無常。
  ⊙諸法無我:意指世間諸法,無論有為、無為,皆是緣起幻有,並無恆常不變、獨立存在之實體或主宰。世尊殷勤囑咐:應於二六時中觀照‘無我、無我所’。此色身乃四大假合之幻軀,凡我之物皆是為我所用,非我所有。若真有我,何以我之心緒、生死皆非己能掌控?足見‘我’無從主宰‘我所有’,有‘我’即生對立,而我執則為一切衆生之通病,唯有放下我執,方可覓得真我。唯有了知無我,始能與世界和平共處。
  ⊙涅盤寂靜:此係佛教之中心思想,意指不生不滅,身心俱寂之解脫境界。若離開涅盤思想,佛教就形同生滅的世間法,衹能稱之為勸善,不能體會因性本空,果性本空之非因非果甚深奧義。未入正信者,每以涅盤為死亡,此乃嚴重之誤解。倘如其所言,則死亡又為另一生命之開端,豈非生死未了?衆生長劫輪回之苦,乃受業力所牽,作不得主。唯有佛陀為究竟涅盤,以其死即不復再生,不生則不滅,蓋已打破無始無明,徹見本來面目,此乃稱為佛教最可貴之處。
  凡人皆貪生畏死,因世間他事,皆有解决之道,唯獨死亡,無可商量。聖者超脫物外,於現實生活中,即是不生不滅之涅盤妙心,所謂:‘不染六塵名護法;不生妄想名涅盤。’心外見法,名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盤。生死與涅盤本無距離,衹在當下一念間。若體悟本性,生死、涅盤皆不可得。吾人但不造生死業,即得大涅盤;若求大涅盤,即造生死業。
  ⊙一實相印者,指真實無二,離諸虛妄之大乘義理。即吾人所謂真如、法性。倘能在緣起法中,遠離種種知見,內外俱空,活生生的現象界,便是寂滅之清淨心。了悟萬法如夢幻泡影,即見本體空性。雖處處如幻,亦處處實相。衹須幻相看得開,實相自顯現。
  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八萬四千門,多似恆沙。欲以有限生命,開啓永恆慧命,當以法四依為根據,藉此入道。
  ⊙依法不依人:正法有二,一為世俗正法,係指文字三藏,事相上的大藏經,一為勝義正法,指證得無漏(真空無生)之理。行者應以教法、真理為憑,不可盲目信賴緣起幻有之臭皮囊。蓋法可脫在纏諸苦,指引菩提之道。人則難免主觀我見,若不契佛說,則當捨離。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三藏中有了義經與不了義經,前者指中道實相之諦理,後者乃為弘法而權巧之方便宣說。兩者權衝,自當依了義經方能究竟解脫。
  ⊙依義不依語:語言文字為傳達義理之工具,其作用在詮釋真理,然究非真理。切不可捨本逐末,率爾依循表相文字,斷章取義,而輕忽其中所欲傳達之內在意涵。
  ⊙依智不依識:智者,非世智辯聰,而是真實圓滿之般若智慧。識者,乃迷惑妄心攀緣塵境所生之虛幻認知及覺受。行者當以般若為依憑,不應以人間情識為指歸,方可得證究竟涅盤。
  佛子當信解正法,更當護持正法。就事相而言,要竭盡所能護持三寶,就理體而言,尤應護持當下之起心動念。
十大宗派 Ten sect
  此段內容節選自慧律大法師著之《祈願正法重現》一書
  八大宗派係指大乘的天台宗、三論宗、唯識宗、華嚴宗、律宗、密宗、禪宗、及淨土宗,若加上小乘的俱捨,成實二宗,是一般盛行的十大宗派。佛教初來中國,並無宗派之分,後因佛典翻譯昌盛,思想體係與義理各有獨到之處,復以師承各有法脈,所著重之經論互異,遂依其特色分類判攝,而於隋唐時期各擅道場,大放異彩。實則八大宗派之共同精神,可以[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來概括統攝。所謂:“佛一圓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衹要契理契機,法法皆通涅盤城。祖師大德苦心判攝,乃為方便衆生明了佛法奧義。無論哪個宗派,皆有其難能可貴之處,應平等視之。但弘揚正法,仍需因緣具足,切勿非人是己,緻失佛法本旨,所謂“諍與道相違,不可不慎”。修習者亦當隨機揀擇。蓋佛法固有深淺偏圓之別,並無好壞是非之分,彼此尊重,盡份發展,更能促進正法的興盛。
  佛法本一味,原無大小乘之分。但因應不同根器,對厭離世間之苦,衹求自了者,說解脫生死之小乘法。對悲願深重,欲自覺覺他者,說大乘法。此乃因材施教,也是佛教能延續至今的原因。大小乘之爭歷千年而未休,大乘輕視小乘,斥為焦芽敗種。小乘則謂大乘非佛說。小乘嚴格持戒,以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微密觀照為修行方式,其精神值得敬佩。然而,大乘也絶對是佛說。《圓覺經》、《楞伽經》的內容,與祖師證悟的境界毫無乖異,即可得知。否則《淨土聖賢錄》記載之往生事跡,與禪宗祖師的成就,又當如何解釋?大小乘思想上的分水嶺,在於:小乘認同四大為實,但以析空觀破此執著;大乘則認為,四大乃是心的影像,是清淨自性所影現的假相,無實體可得。小乘的觀空,卻非易事。欲達到大乘的圓滿大寂滅處更難。兩者並無對錯,衹是思想不同,唯有互相尊重。衹要契機,便能受益。
  切不可忘記,佛教是一體的,總之,佛弟子當以開闊的胸襟,容納異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才能擯棄山頭主義、門戶之見。因為重點不在護持[某人],而在護持[整體佛教],護持[正法]!
佛教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The contribution of Buddhism on Chinese culture
  此段節選自林世敏教授著之《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中之佛教對中華文化的貢獻一章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宗教。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千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間經歷代高僧大德的弘揚提倡,許多帝王卿相、飽學鴻儒也都加入這個行列,終於使佛教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它的信仰深入民間,‘傢傢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正是忠實的寫照;而佛教的哲理部份則與儒、道等相結合、相融會、相激蕩,然後匯入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裏,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為中華文化放射出燦爛輝煌的光芒。
  文化的內容極其廣泛,項目極其繁多,凡人類從野蠻進化到文明的一切總成績,都可以叫文化。因此,這裏我僅想舉出文化中的‘文學’一項,用梁啓超、鬍適等先輩們的話來說明佛教的輸入,對中國文學的影響與貢獻。
  一、梁啓超認為佛教對中國文學有五大影響:
  (一)國語實質的擴大:因佛典的翻譯,我國詞彙即增加了三萬五千多個。
  (二)語法及文體的變化:佛典的科判疏鈔之學,為有組織的解剖性文體首次在中國的出現。而禪宗的語錄,更是中國文學的一大革命。
  (三)文學情趣的發展:我們近代的純文學,像小說、歌麯等,皆與佛典之翻譯有着密切關係。孔雀東南飛、水蘭辭等長篇敘事詩的産生,大概就是受東晉曇無讖所譯馬鳴‘佛所行贊’的影響。又大乘經典,皆以極壯闊之文瀾,演繹極微妙之教理,增進了中國人的想像力,革新了中國人的詮寫法,宋元以後章回小說受其影響不少。
  (四)歌舞劇的傳入:我國最初的歌舞劇——撥頭(亦名鉢頭),據近人考證,就是從南天竺附近的拔豆國傳來的。
  (五)字母的仿造:隨着佛教的輸入,梵文也跟着進來,我國高僧仿照梵文字母來應用漢字切音,因此有唐代守溫‘見溪群疑’等三十六字母的製作。
  二、鬍適則認為佛教的輸入,對中國有三大影響:
  (一)佛教的譯經諸大師,用樸實平易的白話文體來翻譯佛經,但求易曉,不加藻飾,形成一種白話的文體,佛寺禪門成為白話文與白話詩的重要發源地。
  (二)佛教文學最富想像力,對於最缺乏想像力的中國文學,具有很大的解放作用。中國浪漫主義的作品,像《西遊記》等小說是印度文學影響下的産物。
  (三)印度文學很註重形式的佈局與結構。‘普曜經’、‘佛所行贊’、‘佛本行經’等都是偉大的長篇故事;‘須賴經’一類是小說體的作品;‘維摩詰經’、‘思益梵天所問經’等是半小說、半戲劇的作品。這些佛經的輸入,對後代彈詞、平話、小說、戲劇的發達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貢獻,又佛經的散文與偈體夾雜並用,也對中國後來的文學體裁産生影響。
  僅就‘文學’一項而言,已經夠我們大書特書了。我之所以不怕長篇纍牘地來引述它,就是希望我們提高警覺,同時對佛教給以更多的關切與註目。佛教絶不是一般等閑的宗教,無論就人生的任何角度來看,佛教都與我們有密切的關係,尤其它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更是功不可沒。
佛經由來 Buddhist Origin
  此段內容節選自東初長老編著之《阿含概說》
  佛陀入滅後,第一個夏季,在阿闍世王絶對保護下,五百阿羅漢會聚於王捨城七葉岩,以大迦葉為首,舉行第一次結集。這時的法,即是經,由阿難誦出,律由優波離誦出。阿含經的淵源,即導源於此時。律與經為同一淵源,故其取材諸多相同。佛滅百年頃,因東印度吠捨離比丘提倡新佛教,遭保守派反對,於吠捨離城,會集七百僧衆,以耶捨為上首,舉行第二次結集。這次結集以討論律為中心。佛滅後二百三十年頃,於波咤利弗城,依阿育王命,以目犍連帝須為上首,舉行第三次結集,於是三藏教法始行完成。
主要節日 Major festivals
  佛教節日中,除釋迦牟尼佛的出生、成道、涅盤為歷史事實外,其餘的如彌勒聖誕,觀世音菩薩聖誕皆乃是祖師大德所定,並非出自佛經,佛弟子當瞭解,此即是表法,實則觀世音菩薩也並非出生在地球,如何說生日呢?此是古來祖師大德藉此方便接引衆生,以入佛正見。
  彌勒菩薩聖誕(正月初一日), 釋迦牟尼出傢(二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涅盤(二月十五日),觀音菩薩聖誕(二月十九日),普賢菩薩聖誕(二月二十一日),文殊菩薩聖誕(四月初四日),釋迦牟尼聖誕(四月初八日又名浴佛節和佛誕節),藥王菩薩聖誕(四月二十八日),迦藍菩薩聖誕(五月十二日),韋馱菩薩聖誕(六月初三日),觀音菩薩成道(六月十九日),大勢至菩薩聖誕(七月十三日),佛歡喜日(七月十五日又名盂蘭盆節),地藏王菩薩聖誕(七月三十日),觀音菩薩出傢(九月十九日),藥師佛聖誕(九月三十日),阿彌陀佛聖誕(十一月十七日),釋迦牟尼佛成道(十二月初八又名臘八節,或佛成道節)。
香與佛教 Hong and Buddhism
  在佛教中,無論是對佛菩薩的供養,或是在說法的譬喻中,經常都可以見到香的蹤影。密法中,不同的本尊甚至有不同供養的香,香與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由於香能袪除一切臭氣、不淨,使人身心舒暢,産生美妙的樂受,因此常被用來做為供養佛菩薩、本尊的聖品,如《蘇悉地經》中,就把香列為五種供養之一,而《大日經》也將之列為六種供養之一。
  除了被用來做為殊勝的供品之外,由於香的芬芳遠聞,經典中也常以其來比喻修行者持戒之德。如《戒德香經》中,佛陀告訴阿難,衹有持戒之香不受順、逆風的影響,能普薫十方。而《六祖壇經》中,也以香來比喻五分法身,稱為“五分法身香”。
  此外,香也被用來比喻念佛的功德,如《首楞嚴三昧經》中,以“香光莊嚴”來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來功德莊嚴,就如同製香的人染上香氣一般。香為信使,瞬間可通達十方佛經土。在佛教中對於天然妙香的重視由此可見。“香可行善,亦可造惡”。即是此理。
佛教禮儀 Buddhist Etiquette
  1、入寺:入寺門後,不宜中央直走,進退俱當順着個人的左臂迤邊行走,入殿門裏,帽及手杖須自提攜,或寄放為佳,萬不可嚮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2、拜佛:大殿中央拜墊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禮拜,宜用兩旁的墊凳,分男左女右拜用,凡有人禮拜時,不可在他的頭前行走。
  3、閱經:寺中若有公開閱覽的經典,方可隨便坐看,須先淨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捲,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經上。
  4、拜僧:見面稱法師,或稱大和尚,忌直稱為"出傢人"、"和尚"。與僧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為兩手合一,微微低頭,表示恭敬,忌握手、擁抱、摸僧人頭等不當禮節。嚮他頂禮時,假若他說一禮,不可再繼續強拜,凡人禮佛、坐禪、誦經、飲食、睡眠、經行、入厠的時候,俱不可嚮他禮拜。
  5、法器:寺中鐘鼓魚磬,不可擅敲,錫杖衣鉢等物,不可戲動。
  6、聽經:隨衆禮拜入座,如己後到,法師已經升座,須嚮佛頂禮畢,嚮後倒退一步,再嚮法師頂禮,入座後,不嚮熟人招呼,不得坐起不定、咳嗽談話,如不能聽畢,但嚮法師行一合十,肅靜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The world's five sacred Buddhist
  古佛經中記載的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中國五臺山、尼泊爾藍毗尼園、印度鹿野苑、印度菩提伽耶、印度拘屍那迦。
  1.藍毗尼園
  藍毗尼園亦稱藍毗尼花園,面積8平方公裏,如今仍有參天大樹、茂密的葦蕩和建築物地基的遺跡。這裏曾經有3座佛塔、2個寺院和1座摩耶廟。近年在摩耶廟大殿的佛像下一米深處挖掘出一快石板,據考證,該石板所在地方正是佛祖誕生的具體位置。摩耶廟雖已拆掉,但摩耶夫人生太子的石刻像等珍貴文物存放在附近的一個寺廟裏。石像面積不到1平方米,上刻摩耶夫人手扶樹枝,小太子朝六個方向各行七步,手指上天,口說“天上地下,惟我獨尊”的情景。摩耶夫人洗澡的聖池保存完好,旁邊竪牌標明:“摩耶夫人生佛之前,曾在此處沐浴。”
  該寺遺址北面不遠處,還有一個著名古跡,即“阿育王柱”。阿育王是公元前3世紀統一印度的著名君王,對弘揚佛教功勳卓著。此柱是他前來朝拜佛陀誕生地時所立。
  2.鹿野苑
  位於印度北方邦宗教名城瓦臘納西以北10公裏處的鹿野苑,由於當年佛祖釋迦牟尼成佛之後在此第一次說法收徙的地方,史稱“初轉法輪”,因此一直以來,鹿野苑在佛教歷史上占據着特殊而重要地位。
  3.拘屍那迦
  公元前486年,80歲高齡的釋迦牟尼於傳教途中涅盤於末羅國(印度北方邦境內)的拘屍那迦城外的娑羅雙樹林。
  4.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佛陀伽耶,是印度佛教的聖地,位於印度東北部恆河支流帕爾古河岸,比哈爾邦中部格雅城南11公裏處,東距加爾各答約150公裏。因相傳這裏是佛祖釋迦牟尼成佛之地,故這座小城遂成了佛教信徒心目中的聖地。
  5.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1992年林業部批準為“國傢森林公園”。2001年1月國傢旅遊局審定為“首批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2005年9月五臺山通過第四批國傢地質公園評審,成為“國傢地質公園”;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舉行的第33屆世界遺産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Fojiao
  佛教
    公元前6至前5世紀印度釋迦牟尼所創立,由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的宗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博士弟子景盧受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此為佛教傳入中國內地之始。晉後期逐漸盛行,對中國思想文化各領域和社會風習産生了較大影響。
    東漢 漢明帝劉莊於永平八年(公元65)遣使至西域求佛法,佛教開始在中國內地傳播,時稱“浮屠”、“浮圖”。漢明帝的兄弟楚王英“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桓帝曾於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將黃帝、老子和佛陀同祀。佛教在東漢作為一種流行的道術,所宣傳的大都是與中國傳統思想接近的“精靈起滅”、“省欲去奢”、“仁慈好施”之類的思想。據《出三藏記集》載,至東漢末年,纍積譯經達五十餘部、七十餘捲。最早譯出的佛經,是明帝時由竺摩騰所譯《四十二章經》。漢朝所譯佛經多小乘經典,也有大乘經典。譯經者多為天竺和西域僧人,最有名的是安息沙門安世高和月支沙門支婁迦讖(支讖)。中國僧人嚴佛調亦曾參與譯事。東漢後期,佛教在中國分為兩支流傳:一為安世高係,一為支讖係。安世高於桓帝建和初到洛陽,奉小乘佛教,重禪法,譯經甚多,最有影響的是《安般守意經》和《陰持入經》。前者為習禪的方法,講呼吸守意,如黃老神仙傢呼吸吐納之術;後者為解釋佛教名數,似漢人解經的章句之學。這種學說認為宇宙人生以元氣為根本,“元氣”即“五行”,即“五陰”(後譯為“五藴”)。調息元氣,專註一心,使意念不生,人心平和,叫做“安般守意”。善“守意”者可得阿羅漢道。支讖奉大乘佛教,講般若學,與弟子支亮、再傳弟子支謙合稱“三支”。支讖於桓帝末(167年前)至洛陽,靈帝光和二年(179)譯《道行般若波羅密經》(即《小品經》),支謙避亂遷東吳時再譯為《大明度無極經》。支讖一係受老莊思想的影響,所討論的是人生的根本在使神反本真,心與道俱,而得成佛。 東漢末年有《牟子理惑論》一篇(載《弘明集》),為現存的漢末中國佛教徒的唯一著作。白馬寺,始建於東漢,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 河南洛陽東郊
     (湯一介)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佛教史上大力吸收消化印度佛教,並日益與傳統文化衝突、調和的時期,是承上啓下的重要階段。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初被視為神仙道術的一種,流行不廣。魏晉時玄學盛行,佛教大乘空宗的般若學說因與玄學有相通之處,得以迅速傳播。西晉末年以來,兵燹蜂起,社會動蕩,為佛教的廣泛流傳提供了有利的客觀環境。佛教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廣泛普及到社會各個階層。北方後趙、前秦、後秦、北涼的統治者,都重視名僧,註重從政治上利用佛教。西域僧人佛圖澄(232~348)為後趙統治者尊為“大和尚”,他除了宣傳佛教以外,還參與軍政機要。其弟子道安(312/314~385)被前秦統治者苻堅迎至長安主持佛事,領衆達數千人。他提倡般若空宗理論,組織譯經,整理經錄,製定僧團法規儀式,為爾後漢族地區的寺院制度奠定了基礎。道安的弟子慧遠(334~416)長期居住廬山,為南方佛教領袖。他着重調和佛法與名教、佛教僧團與封建王權的矛盾,鼓吹因果報應論和神不滅論,還宣傳死後轉生阿彌陀佛“淨土”(西方極樂世界)的信仰,影響深遠。5世紀初,後秦主姚興迎西域龜茲(今新疆庫車)的著名僧人鳩摩羅什至長安,主持譯經,係統地譯出大量的大乘空宗佛典。他培養了整整一代佛教學者,其中如僧肇,竺道生等人對中國佛教都作出了重大的建樹。
     北朝石佛造像
    南北朝時佛教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南朝各代帝王都崇奉
佛教百科 Buddhist Encyclopedia
  【佛教】  1、佛對世人的訓示。教即訓示之義。
    2、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釋迦牟尼佛為教主,主張慈悲平等,在後漢明帝時,由西域傳入中國,今盛行於世界各地。
佛教百科 Buddhist Encyclopedia
  【佛教】 (術語)佛之教法也。
英文解釋
  1. n.:  Buddhism,  karma,  mantra,  the greater [lesser] vehicle,  Asian religion based on the teachings of the N Indian philosopher Gautama Siddartha or Buddha
法文解釋
  1. n.  bouddhisme
相關詞
宗教繪畫電學佛教百科美術人物西遊記古典名著
觀世音菩薩般若經典佛法淨土正法佛學用語佛學詞彙
咒語陀羅尼歷史漢語佛學魏晉南北朝菩薩更多結果...
包含詞
佛教徒佛教的
分類詳情
張開佛教用語張開佛教藝術張開佛藏張開佛教人物張開佛教書籍
張開佛教宗派張開佛教神祇張開佛教詩偈張開佛教法咒張開佛教生活
張開佛教教義張開佛教對聯張開佛教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