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企石鎮位於東莞市東北部的東江河畔,擁有豐富的河水資源,給全市三分之一的地區提供優質的日常用水。全鎮面積51平方公裏,下轄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戶籍人口3.8萬人,外來人員約4萬人。企石鎮土地資源豐富,擁有可利用土地5000畝,是東莞市未來三大經濟支柱之一的東部工業園的重要組成鎮區,占東部工業園50%的面積;山水優美,具有如嚇公山、飛鵝嶺、金椅嶺及東丫湖、東江河畔等的居住理想環境;成為了東莞市最具發展潛力、充滿活力和外商投資置業的後發鎮區之一。
企石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地處廣州──深圳──香港經濟黃金走廊,距廣州機場、深圳機場均在60公裏左右。陸路往返廣州、深圳、東莞、珠海均高速公路直達,其暢如流;基本上建成的東平大道縱貫到常平,15分鐘可到達京九綫、廣九綫交匯的常平火車站;正在販東部快速幹綫,從企石起橫穿東莞地域,到達鬆山湖科研區,並接通珠三角的高速公路網絡;建設中的東江大道,對加強沿江各鎮企業的合作如虎添翼,水路條件得天獨厚,可沿東江直入珠江海口,距虎門港、????田港不過衹50多公裏。企石鎮海、陸、空交通立體便捷,是投資的熱點。
企石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擁有千年古樹秋楓、江邊村古建築群、萬福庵貝丘遺址(距今5000年)、黃大仙古廟等優質文化遺産。境內山水資源豐富,擁有“一湖、兩河、三岸、四脈”及大大小小的山丘、湖塘、河涌,山清水碧,秀色可餐,生態優勢突出。
圍繞東莞市委“推動經濟社會雙轉型,構建富強和諧新東莞”的發展策略,企石鎮立足於山水生態優勢,確立了“生態新興工業重鎮”的發展定位,製定了“生態立鎮、工業強鎮、商貿興鎮”的發展戰略和構建“生態、活力、效益、和諧”新企石的發展目標。在企石鎮黨政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企石人奮發圖強,銳意進取,開創出日益良好的發展局面。2007年,全鎮工業總産值50.2億元,鎮級可支配收入2.7億元,村級可支配收入1.3億元;纍计新簽投資項目和增資項目95宗,新簽項目和增資項目金額達4524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190萬美元。
企石鎮是東莞市未來三大經濟支柱之一的東部工業園的重要組成鎮區,占有東部工業園面積的50%,目前已開發建成科技、聯興、民營、兆豐四個工業園。以工業園為依托,企石鎮在以人造花、燈飾、五金、塑料等為主的原工業生産體係基礎上,大力開展招商選資,重點扶持光電科技、電子信息、汽車配件、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高技術、高效益、低耗能、低污染的産業,對擁有自主技術、自有品牌的民營企業進行大力扶持,着力推進産業集群發展。目前已有明鑫電子五金有限公司、若美電子有限公司、佳彩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創普光電科技等多個技術含量高、效益好的項目落戶企石。
企石鎮城市基礎和配套設施完善。擁有日供水量14萬噸的水廠一座,能滿足全鎮現階段工業用水及居民日常用水需求。現有2座110kv總容量為30萬千伏安的變電站,另新建1座110kv變電站年內即將交付使用,能確保滿足城市升級和産業升級的用電需求。
擁有二甲醫院1所,開設了1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擁有完全中學1所,公辦小學10所,九年一貫製民辦學校1所,六年製民辦小學2所,自開展創建省教育強鎮以來,全鎮不斷推進聯合辦學工作,聯辦小學星光小學已經投入使用,江南小學正抓緊建設中,目前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書畫、攝影等各類專業培訓班蓬勃開展。擁有華通城大酒店等多傢設施齊全、管理高效、服務優質的酒店。擁有黃大仙公園、東江金海岸體育長廊、蝦公山郊野公園等三大沿江景觀點,與秋楓公園、春城公園等共同為全鎮人民提供了充足的悠閑活動場所。此外,高規格規劃設計的企石汽車客運總站、企石污水處理廠等市政工程也在加快建設中。2007年,企石鎮先後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廣東省教育強鎮、東莞市文明鎮街先進單位、東莞市2007年度維護穩定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街等榮譽,現正全力創建國傢衛生鎮,鎮村環境不斷改善,城市形象日益提升。 |
|
企石鎮 Qishi Zhen 概況 企石鎮(Qishi Zhen)位於市境東北部,東江中下遊河畔。沿江東上惠洲60千米,西下廣州80千米。公路南往深圳80千米。距市區28千米。轄1個社區、19個行政村。“黃大仙”古廟和東江“淺水灣”在境內。 代碼 441901105:~002 寶石社區 ~200 鐵崗村 ~201 深巷村 ~202 湖美村 ~203 博廈村 ~204 上洞村 ~205 清湖村 ~206 江邊村 ~207 舊圍村 ~208 東平村 ~209 上截村 ~210 下截村 ~211 東山村 ~212 鐵爐坑村 ~213 企石村 ~214 楊屋村 ~215 莫屋村 ~216 霞朗村 ~217 新南村 ~218 南坑村
沿革 立村於唐元和十五年(820年)。1958年合石排、園洲置企石公社,1961年析出石排公社,1983年撤社設區,1987年撤區建鎮。1997年,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3.5萬,另有外來人口1.5萬。新建水泥公路70多千米,東江石馬河、東引運河橫貫境內。轄鐵崗、深巷、湖尾、峃下、上洞、清湖、江邊、舊圍、東平、上截、下截、東山、鐵爐坑、企石、霞朗、新南、南坑、楊屋、莫屋19個農村管理區和企石居民管理區。 |
|
企石鎮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東北部,北臨東江,總面積51平方公裏,轄19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總人口11萬,其中戶籍人口4萬,外來人口7萬。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地處穗、深、港經濟黃金走廊,毗鄰京九綫、廣九綫交匯的東莞火車站,距廣州機場、深圳機場均約60公裏。東部快速路和東江大道分別從南、北部橫穿過境,境內的東平大道和湖濱路縱連兩路,與企橋路、寶石路、振華路等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周邊還有廣惠高速、莞深高速、常虎高速及正在規劃中的增從高速、環莞快速等,交通網絡發達。
企石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擁有千年古樹秋楓、江邊村古建築群、萬福庵貝丘遺址(距今5000年)、黃大仙古廟等優質文化遺産。境內山水資源豐富,擁有“一湖、兩河、三岸、四脈”及大大小小的山丘、湖塘、河涌,山清水碧,秀色可餐,生態優勢突出。
圍繞東莞市委“推動經濟社會雙轉型,構建富強和諧新東莞”的發展策略,企石鎮立足於山水生態優勢,確立了“生態新興工業重鎮”的發展定位,製定了“生態立鎮、工業強鎮、商貿興鎮”的發展戰略和構建“生態、活力、效益、和諧”新企石的發展目標。在企石鎮黨政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企石人奮發圖強,銳意進取,開創出日益良好的發展局面。2007年,全鎮工業總産值50.2億元,鎮級可支配收入2.7億元,村級可支配收入1.3億元;纍计新簽投資項目和增資項目95宗,新簽項目和增資項目金額達4524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190萬美元。
企石鎮是東莞市未來三大經濟支柱之一的東部工業園的重要組成鎮區,占有東部工業園面積的50%,目前已開發建成科技、聯興、民營、兆豐四個工業園。以工業園為依托,企石鎮在以人造花、燈飾、五金、塑料等為主的原工業生産體係基礎上,大力開展招商選資,重點扶持光電科技、電子信息、汽車配件、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高技術、高效益、低耗能、低污染的産業,對擁有自主技術、自有品牌的民營企業進行大力扶持,着力推進産業集群發展。目前已有明鑫電子五金有限公司、若美電子有限公司、佳彩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創普光電科技等多個技術含量高、效益好的項目落戶企石。
企石鎮城市基礎和配套設施完善。擁有日供水量14萬噸的水廠一座,能滿足全鎮現階段工業用水及居民日常用水需求。現有2座110kv總容量為30萬千伏安的變電站,另新建1座110kv變電站年內即將交付使用,能確保滿足城市升級和産業升級的用電需求。擁有二甲醫院1所,開設了1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擁有完全中學1所,公辦小學10所,九年一貫製民辦學校1所,六年製民辦小學2所,自開展創建省教育強鎮以來,全鎮不斷推進聯合辦學工作,聯辦小學星光小學已經投入使用,江南小學正抓緊建設中,目前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書畫、攝影等各類專業培訓班蓬勃開展。擁有華通城大酒店等多傢設施齊全、管理高效、服務優質的酒店。擁有黃大仙公園、東江金海岸體育長廊、蝦公山郊野公園等三大沿江景觀點,與秋楓公園、春城公園等共同為全鎮人民提供了充足的悠閑活動場所。此外,高規格規劃設計的企石汽車客運總站、企石污水處理廠等市政工程也在加快建設中。2007年,企石鎮先後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廣東省教育強鎮、東莞市文明鎮街先進單位、東莞市2007年度維護穩定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街等榮譽,現正全力創建國傢衛生鎮,鎮村環境不斷改善,城市形象日益提升。
百舸爭流奮楫者當先,萬木競秀傲寒者奪魁。江濱企石將朝着生態、活力、效益、和諧的發展目標,乘風破浪,與時俱進,爭先趕超,成為東江之濱一顆耀眼的明珠。
說 |
|
- : Qidan Town
- n.: Qishi Zhen
|
|
企石 |
|
|
|
江邊村 | 東山村 | 南坑村 | 東平村 | 寶石社區 | 上洞村 | 清湖村 | 新南村 | 鐵爐坑村 | 鐵崗村 | 企石村 | 楊屋村 | 莫屋村 | 湖美村 | 深巷村 | 霞朗村 | 上截村 | 下截村 | 舊圍村 | 博廈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