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袁振西;國畫山水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書畫是書法和繪畫的統稱。
書,即是俗話說的所謂的字,但不是一般人寫的字,一般寫字,衹求正確無訛,在應用上不發生錯誤即可。倘若圖書館和博物館把一般人寫的字收藏起來,沒有書畫這個必要。圖書館和博物館要保存的是字中的珍品。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傢寫的真跡,在寫字技巧上有很多創造或獨具一格的,我們稱之為書法藝術。書法藝術價值很高的,纔有資格進入圖書館和博物館。我國的書法是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藝術,它伴隨着漢字的産生和發展一直延續到今天,經過歷代書法名傢的熔煉和創新,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寶貴遺産,今天圖書館和博物館保存它,鑒別它,其目的是使來者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這份遺産,以期達到更高的藝術水平,創造出更新的藝術風格,盡快地在書法藝術園地裏開放出更多更美好的花朵,煥發出它的絢麗的青春。
書法和法書是不同的兩個概念。書法是指毛筆字書寫的方法,主要講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分佈(行次、章法)等方法。如執筆要指實掌虛,五指齊力;用筆要中鋒鋪毫;點畫要圓滿周到;結構要橫直相安,意思呼應;分佈要錯綜變化,疏密得直,全章貫氣等等。主要是講寫漢字的方法,如李慎言的《書法概論》一類的書。進一步說,就是書寫漢字的文章詩句使之成為藝術作品的方法。而法書是指有一定書法藝術成就的作品,與名畫是對稱的。常見的書法藝術作品的字體有五:楷書、行書、草書、隸書和篆書。這五體衹要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可供臨摹取法的,都可以稱之為“法書”。書法與法書雖說是兩字的顛倒,其含意的廣狹卻有所不同,一個屬於理論,一個屬於實踐,且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的。
中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係,既有悠久的歷史,還有優良的傳統。是指用筆、墨、顔色在帛、布、絹、紙、綾等上面畫的東西。不是一般人畫的,而是歷史上有名的畫傢們畫的。有些畫雖不是名傢畫的,但年代較早,具有文物性的,我們也要保存、整理。
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僅是記事的工具,也具有豐富的形象特徵,和書畫一樣,它是用綫條來表現的,有“書畫同源”的說法。書法傢充分發揮毛筆等書寫工具的性能和書寫技巧,就能創造出各種風格的作品來,給人以藝術享受,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當今書法藝術都是從古代書法藝術中發展變化的,許多書法傢都是繼承古人書法的優秀傳統而又有所創新。想要欣賞書法藝術,必須具備一些書體和書法源流的知識。
和其他藝術形式不同,書法藝術和人們的生活貼得最緊,從兒童上學的第一天就要學寫字,寫字漂亮美觀不僅便於學習、生活,還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行修養和素質,故前人有“字如其人”的說法。書法源於寫字練習,又高於一般實用性的寫字。其中的講究和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它是中國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一種典型的表現形式。日本人在吸收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傳統之後,在書法研究和學習方面投入了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精力。為了提高世人對書法的重視,日本人稱書法為“書道”,將古代中日書法傢的名帖碑刻精印出版,早在本世紀初就出版了多捲本的大型書法集《書道全集》,我國不少當代書法傢還是從中獲益者。近些年來各類書法字帖、大型法帖、書法工具書、速成字帖、各體書法字典,層出不窮,為書法愛好者提供了許多方便。
中國自有文字以來,書法便受到重視。漢末魏晉時出現了以藝術教育為主的諸侯貴族學校,書畫藝術成為主要的學習內容,對書法藝術的提高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隋唐之後,開科取士,選賢用能,考試考察內容主要是身(形體)言(語言表達)書(書法)判(推理)四大項。而且唐代的皇帝大都註重書法,這不僅推動了書法藝術創作,還為書法人才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入仕升遷之途。宋元以後,書傢輩出,碑帖衆多,一般的人也有條件研讀古人書法,要讀書作官,就必須先練出一筆好字。漸漸“館閣體”風行,書法得到了極大的普及。但在這一時期,書法的實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超過其藝術性。
中國的繪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中起源最早的藝術形式之一。從現在所能見到的資料看,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表現力很強的繪畫問世了。比如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就繪有互相追逐的魚、奔跑跳躍的鹿,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有一定的藝術意境。這說明我們中華民族的先人,遠在原始社會就已具有相當高的審美意趣和高超的藝術創作才能。 |
|
- n.: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
|
傳說 | 菜譜 | 民樂 | 嗩吶 | 成語詞典 | 藝術 | 美術 | 中國畫技法 | 寫意 | 謀臣 | 百科辭典 | 藝術圈 | 人物 | 裝裱 | 繪畫 | 收藏 | 文物 | 蘇軾 | 王維 | 美味 | 眼鏡 | 鏡心 | 復合鏡 | 文具 | 更多結果... |
|
|
中國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