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地理位置中新鎮坑背古村落
中新鎮位於增城市中西部,西距廣州市中心38公裏,東距增城市中心18公裏,南與新塘鎮永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接壤,北與從化市九佛鎮相鄰。
歷史沿革
因駐地處石橋、坑 貝、大同、福新等圩中心,民國20年(1931)由小商販集資建中新圩。1958年成立中新公社, 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
行政區劃
截止至2003年底,全鎮總面積323.62平方公裏,轄49條行政村,3個居委會;總人口123077人,其中常住人口107506人(農村人口94914人,城鎮人口12592人),外來流動人口15571人。
經濟狀況
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40.9億元;外貿出口6826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79萬美元;財政稅收7009萬元,其中國稅5149萬元,地稅1860萬元。
社會建設
2002年中新鎮被廣東政府定為中心鎮後,中新鎮黨委、政府根據增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結合該鎮實際增城市中新鎮山美村村規劃圖、高起點、高標準地對中新鎮的未來發展進行了總體規劃,擬將中新鎮建設成為廣汕公路增城中部的工業新城。
地理環境
中新鎮地形屬於丘陵地貌,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截止至2003年地,全鎮有耕地76984畝,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金坑河、西福河、大田河3條河流嚮西南流經新塘鎮;鎮內的聯安水庫、金坑水庫分別是增城市的第一、第二大水庫。
交通狀況
鎮內交通四通八達,廣汕公路(國道324綫)橫貫東西,坪中公路(S118綫),鎮新公路,縱貫南北,每條村都通有水泥路,交通十分便利。
供電
截止至2004年底,鎮內有11萬伏變電站一座,供電網絡完善,電力充足,供應着全鎮及周邊鎮工農業生産用電和居民生活用電需要。
供水
截止至2004年底,鎮內建有2個自來水廠,並從增城市自來水公司鋪設大型輸水管到鎮內,日産自來水達4萬噸,鎮內工農業生産和居民生活用水充足。
電信
截止至2004年底,鎮內有固定電話近20000戶,電話普及率達每百人16門,移動通信、公用數據通信業務齊全。
金融保險
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均在鎮內設有辦事處,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公司在鎮內設有代辦點。
基礎設施
截止至2004年底,鎮內有幼教、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較為完善的教育體係,有中學6間、小學51間、大學1間(華師大增城康大學院);中新鎮中新中學有3間醫院,49個村級衛生站所;建有廣州南華高爾夫球場(18洞標準)及多個度假休閑山莊。
企業
截止至2004年底,全鎮有工礦企業369傢,年産值500萬元以上企業65傢,其中外資企業27傢。鎮內開辦了坑貝、大田、福竜、金竜、三逕、永興等6個工業基地。園區內基礎設施完善,並已對外招商引資,已引入45傢企業。
貿易市場
截止至2004年底,鎮內有蔬菜批發市場3個、耕牛批發市場、杉木材批發市場、工業品批發市場各一個。
中新鎮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9035男15205女13830家庭戶戶數6174家庭戶總人口(總)26752家庭戶男13693家庭戶女130590-14歲(總)88180-14歲男46060-14歲女421215-64歲(總)1832515-64歲男973715-64歲女858865歲及以上(總)189265歲及以上男86265歲及以上女1030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1732 |
|
基本概況
中新鎮歷史悠久,原名中興場,俗稱常樂寺,其寺為明代所建。位於縣城東南部綿(陽)渝(重慶)綫上16公裏處,北緯31°00′,東經105°10′,南北長約14公裏,東西寬約8公裏,海拔560-590米。東接射洪縣,南界樂加鄉,西連斷石鄉,北鄰潼川鎮。
中新鎮下轄村:安樂村高新村辛勤村金鈎村青林村大林村革新村紅豆村培元村五碑村益新村鞏固村齊心村雙月村竹園村
行政區劃
截止至2005年底,全鎮總面積37.08平方公裏。鎮轄15個行政村,場鎮居民委員會1個。全鎮總人口22444人,6024戶。
資源狀況
截止至2005年底,該鎮有土地面積3775.59公頃,耕地1053.73公頃,人均占有土地0.72畝。植被面積1434公頃,森林面積1359頃,森林覆蓋率達36%。
中新鎮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2031男11600女10431家庭戶戶數6006家庭戶總人口(總)21827家庭戶男11432家庭戶女103950-14歲(總)53860-14歲男28570-14歲女252915-64歲(總)1491015-64歲男793515-64歲女697565歲及以上(總)173565歲及以上男80865歲及以上女927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1824 |
|
中新鎮 轄 中新、鎮竜、福和3個社區;中新、大田、烏石、逕嚇、中嶺、山美、團结、集豐、九和、聯豐、慈嶺、蓮塘、坑背、鎮竜、逕頭、九樓、大坦、麥村、新田、洋田、湯村、旺村、均和、金坑、福洞、福山、大涵、聯安、新圍、雙塘、裏汾、濠逕、坳頭、南池、田美、合益、三星、心嶺、五聯、安良、茅田、三逕、永興、泮嚇、官塘、大安、池塘、簡塘、新安49個村委會。 位於增城市中西部,西距廣州市中心38千米,東距增城市中心 18千米,南與新塘鎮永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接壤,北距花都國際新機場41千米。2003年,全鎮總面積323.62平方千米,轄49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總人口123077人,其中常住人口107506人(農村94914人,城鎮12592人),外來流動人口15571人。註:2005年,將中新鎮的鎮竜居委會和鎮竜、逕頭、九樓、大坦、麥村、金坑、均和、福洞、福山、大涵、湯村、旺村、洋田、新田14個村劃歸廣州市蘿崗區管轄。 |
|
中新鎮位於增城市中西部,西距廣州市中心38公裏,東距增城市中心18公裏,南與新塘鎮永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接壤,北距花都國際新機場41公裏。2003年,全鎮總面積323.62平方公裏,轄49條行政村,3個居委會;總人口123077人,其中常住人口107506人(農村94914人,城鎮12592人),外來流動人口15571人。全鎮工農業總産值40.9億元,其中工業總産值38.3億元,農業總産值2.6億元;外貿出口6826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79萬美元;財政稅收7009萬元,其中國稅5149萬元,地稅1860萬元。2002年被廣東省政府定為中心鎮。
地理環境:中新鎮地形屬於丘陵地貌,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全鎮有耕地76984畝,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金坑河、西福河、大田河3條河流嚮西南流經新塘鎮;鎮內的聯安水庫、金坑水庫分別是增城市的第一、第二大水庫。
交通狀況:鎮內交通四通八達,廣汕公路(國道324綫)橫貫東西,坪中公路(S118綫)縱貫南北,在建的鎮新公路也已基本完成主體工程,每條村都通有水泥路,交通十分便利。
供電:鎮內有11萬伏變電站一座,供電網絡完善,電力充足,供應着全鎮及周邊鎮工農業生産用電和居民生活用電需要。
供水:鎮內建有2個自來水廠,並從增城市自來水公司鋪設大型輸水管到鎮內,日産自來水達4萬噸,鎮內工農業生産和居民生活用水充足。
電信:鎮內現有固定電話近20000戶,電話普及率達每百人16門,移動通信、公用數據通信業務齊全。
金融保險: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均在鎮內設有辦事處,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公司在鎮內設有代辦點。
教育衛生康樂:鎮內現有幼教、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較為完善的教育體係,現有中學6間、小學51間、大學1間(華師大增城康大學院);有3間醫院,49個村級衛生站所;建有廣州南華高爾夫球場(18洞標準)及多個度假休閑山莊。
工業:全鎮現有工礦企業369傢,年産值500萬元以上企業65傢,其中外資企業27傢。鎮內開辦了坑貝、大田、福竜、金竜、三逕、永興等6個工業基地。園區內基礎設施完善,並已對外招商引資,目前已引入45傢企業。
市場:鎮內有蔬菜批發市場3個、耕牛批發市場、杉木材批發市場、工業品批發市場各一個。 |
|
中新鎮歷史悠久,原名中興場,俗稱常樂寺,其寺為明代所建。位於縣城東南部綿(陽)渝(重慶)綫上16公裏處,北緯31o00',東經105o10',南北長約14公裏,東西寬約8公裏,海拔560-590米。東接射洪縣,南界樂加鄉,西連斷石鄉,北鄰潼川鎮。全鎮總面積37.08平方公裏,場鎮面積0.85平方公裏。鎮轄15個行政村,場鎮居民委員會1個。全鎮總人口22444人,6024戶。有土地面積3775.59公頃,耕地1053.73公頃,人均占有土地0.72畝。植被面積1434公頃,森林面積1359頃,森林覆蓋率達36%。 |
|
- : Zhongxin Town
|
|
中新 |
|
社區 | 竹園村 | 團结村 | 新安村 | 大田村 | 蓮塘村 | 均和村 | 新圍村 | 三星村 | 永興村 | 新田村 | 雙塘村 | 官塘村 | 大安村 | 洋田村 | 坑背村 | 大涵村 | 中新社區 | 鎮竜社區 | 福和社區 | 中新村 | 烏石村 | 逕嚇村 | 中嶺村 | 山美村 | 集豐村 | 九和村 | 聯豐村 | 慈嶺村 | 鎮竜村 | 逕頭村 | 九樓村 | 大坦村 | 金坑村 | 福洞村 | 福山村 | 聯安村 | 裏汾村 | 濠逕村 | 坳頭村 | 南池村 | 田美村 | 合益村 | 心嶺村 | 五聯村 | 安良村 | 茅田村 | 三逕村 | 泮嚇村 | 池塘村 | 簡塘村 | 安樂村 | 高新村 | 金鈎村 | 青林村 | 大林村 | 革新村 | 培元村 | 益新村 | 鞏固村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