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基隆 : 臺北 : 大連 [顯示全部] > 中山區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代碼
  210202
區情概況
  中山區是遼寧省大連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是大連市的金融和商業中心。中山區位於大連市區東南部,東、南、北臨海,西與西崗區接壤。地域範圍為北緯38°51′——38°56′、東經121°37′——121°43′。總面積43.85平方千米,海岸綫長27.5公裏。總人口36萬人(2003年)。轄8個街道:海軍廣場街道、桂林街道、人民路街道、青泥窪橋街道、昆明街道、葵英街道、桃源街道、虎灘街道。區人民政府駐一德街83號。 
  區內交通便利,距中山區12公裏的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客機。已開通航綫30多條,聯結國內外37個城市。大連鐵路與東北、華北鐵路互相聯接,以長大幹綫為,呈樹枝狀延伸至東西海岸,將海南交通聯結起來。 
  中山區是大連市的中心城區,是大連商貿、金融、信息、旅遊中心。中山區內聚集了國內國外衆多的銀行、保險公司、金融公司。大連市最著名的兩條商業街——具有百年歷史的天津街和青泥窪橋也位於中山區繁華區域。坐落在中山區東部的大連港與大連市共同經歷了百年風雨洗禮,現如今已發展成為中國第三大港口。 
  中山區環境優美,服務功能完善,中山廣場、友好廣場、海軍廣場、港灣廣場、海之韻廣場等10多個廣場遍布全區,其中,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山廣場周邊積聚了國內外的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30余家,占全市的82.5%,是東北地區的金融、外匯結算中心。 
  區內的人民路兩側聚集了100多傢高檔酒店、寫字間,其中,全市5傢五星級酒店全部坐落在中山區內。著名的濱海路旅遊帶風景秀麗,海天一色,享譽中外的棒槌島國賓館和國內規模最大、展示極地動物品種最多的老虎灘極地動海洋物館散布在濱海路上,每年吸引了大量海內外遊客觀光旅遊。
  郵政編碼116001。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區內中部、南部山崗蜿蜒,丘陵起伏,各種建築依附山勢,參差錯落,井然有序。治理後的自由河,碧波蕩漾,自西嚮東註入黃海。全區西北平坦,東南為低山丘陵,幸免在海拔50——100米之間,衹有少數山峰在海拔200米左右。
  水文
  自由河,碧波蕩漾,自西嚮東註入黃海。
  氣候
  中山區氣候總的特點是:氣溫偏高,但盛夏不熱,降水多,日照時數偏少,年最大凍土深度偏淺,全年無大的自然災害,屬風調雨順年。 
  氣溫:年平均氣溫11.8℃。年極端最高看法32.0℃,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3.6℃。 
  降水:年降水量為818.8毫米。 
  日照時數:年日照時數為2371.8小時。 
  大風日數:全區7級以上大風日數為28天。
歷史沿革
  1945年11月,大連解放,大連市政府第一次區長會議决定,將敵偽時期的123個區改劃為12個區。當時的黑咀子區即是中山區的前身。1945年12月,大連市政府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黑咀子區改為中山區。 
  1946年2月,大連市政府將中央區、南山區並入中山區
  1949年8月,中山區政府改為中山區公所。
  1950年12月,區公所改革為區人民政府,同時將寺兒溝區並入中山區
  1955年5月,區人民政府改為區人民委員會。
  1959年7月,嶺前區並入中山區
  1960年9月,成立中山區人民公社。
  1963年4月,撤銷區人民公社,恢復區人民委員會。
  1968年7月,成立中山區革命委員會。
  1980年8月,撤銷區革命委員會,恢復中山區人民政府。
民族狀況
  全區共有16個民族。除漢族外,有15個少數民族:滿族、回族、朝鮮族、蒙古族、錫伯族、壯族、侗族、土傢族、俄羅斯族、苗族、白族1戶、瑤族1戶、達斡爾族、傣、納西族。
行政區劃
  中山區下轄13個街道:民主街道、桂林街道、昆明街道、虎灘街道、天津街道、青泥街道、春海街道、葵英街道、春和街道、桃源街道、楓林街道、轉山街道、明澤街道。
  民主街道辦事處駐七一街13號,人口2.12萬人,面積0.56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修竹、七一、東平。
  桂林街道辦事處駐風景街32號,人口2.21萬人,面積0.40平方千米,轄4個社區居委會:湖畔、清爽、育纔、林景。
  昆明街道辦事處駐昆明街153號,人口3.89萬人,面積1.30平方千米,轄7個社區居委會:麒麟、武昌、武漢、緑山、昆明、獨立、華昌。
  虎灘街道辦事處駐虎灘路8號,人口1.39萬人,面積5.50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杏花、虎灘、東山。
  天津街道辦事處駐新安街頭9-2號,人口1.77萬人,面積0.35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常青、上海、天津。
  青泥街道辦事處駐昆明街27號,人口1.95萬人,面積0.60平方千米,轄4個社區居委會:青泥、雙合、陽光、中山。
  春海街道辦事處駐春生街15號,人口2.64萬人,面積4.40平方千米,轄6個社區居委會:春海、春華、春山、春德、春景、華樂。
  葵英街道辦事處駐福慶港7號,人口5.52萬人,面積3.70平方千米,轄10個社區居委會:嚮陽、石葵、青泉、捷山、青雲、光華、文化、葵英、智仁、合力。
  春和街道辦事處駐榮民街47號,人口2.21萬人,面積2.40平方千米,轄4個社區居委會:二七、春和、海軍廣場、港灣。
  桃源街道辦事處駐廣智巷8號,人口6.08萬人,面積12.24平方千米,轄14個社區居委會:先峰、盛旺、桃源、長利、自由、震海、景山、醫校、艦院、濱海、高源、高尚、桃仙、洪順。
  楓林街道辦事處駐氣象街26號,人口3.40萬人,面積1.20平方千米,轄4個社區居委會:解放、安民、楓林、望海。
  轉山街道辦事處駐山屏街175號,人口2.53萬人,面積8.80平方千米,轄5個社區居委會:中興、青鬆、迎賓、平安、興隆。
  明澤街道辦事處駐丹東街67號,人口1.96萬人,面積2.40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福壽、興和、北斗。
經濟狀況
  中山區不僅是大連市的中心城區,也是經濟大區,連續多年在遼寧省所有城區中綜合利潤、財政收入、發展外嚮型經濟名列前茅。如今,中山區已形成三個産業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海洋捕撈、水産養殖業蓬勃發展;以高科技、出口型為導嚮的都市工業在改高層次,更新領域進軍。 
  中山區是全國三個精神文明示範區之一,有着良好的人文氛圍和投資環境。為了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中山區政府設立了與國際互連網相通的外商投資咨詢中心和投訴中心,平均四天就有一傢三資企業落戶中山。現在已有21個國傢和地區的外商在中山興辦了600多傢企業。合同外資額近10所美元,外資實際到位近5億美元。良好的投資環境,使中山區沒有一位外商投訴;豐富的投資回報,使90多傢三次企業增加投資上億美元。
風景名勝
  大連現代博物館
  坐落於大連星海灣廣場西側,占地2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400平方米,展陳面積15000平方米,地下一層,設有1700平方米的停車場、藏品庫房、設備間和辦公室。地上四層,為大堂和展廳。館內設有展演廳、學術報告廳、多媒體檢索室、咖啡廳和商場等服務設施。四層設有1000平方米的臨時展廳。 
  大連現代博物館為大連市政府1999年——2000年重點工程。市政府投資2億多元(人民幣),於1999年11月10日動工興建,2002年3月22日對外開放。 
  大連現代博物館是大連市開啓21世紀的標志性文化建築。整個建築為中西合璧的現代風格,壯觀華貴、晶瑩、通透,色調以白色為主兼有黑色,暗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陰陽學說。建築主體高度22.7米,外形為方正的圍廊列柱式現代歐式結構,外挂純白微晶石和黑色花崗岩石板,兩側主墻白中套黑,正面為透明的拉桿點式落地玻璃幕墻,頂部為半球形玻璃穹頂。門前廣場10000平方米,高大的白色環式柱廊將廣場分為內外兩部分。外廣場東西兩側設有一黑一白漫水平臺,內廣場自廊柱距正門21米,象徵着跨入21世紀。館內大堂頂部為圓形穹頂。10根倒方錐形黑色花崗岩立柱撐起35米高的玻璃穹頂,二、三、四層的環廊為雙層玻璃板、白鋼護欄圍合。天花為黑色網眼式鋁合金扣板加磨砂玻璃,地面為雙層夾膠發光玻璃地面。從天花到地面設有10000多盞燈具,全部隱蔽設置,可以組合成幾十種圖案的燈光變化。大堂一側設有一座魚骨式結構的透明玻璃樓梯,連接至二層環廊,精巧而華麗。大堂中心設有“天圓地方”雕塑,在一個2米見方的黑色花崗岩基座上,矗立着一個直徑2米的空心內發光玻璃球體,球體由188片進口特白玻璃粘和而成,晶瑩而華貴。基座的正面銘刻着兩行金字:“同在一個星球,共愛一方熱土”,顯示出這尊雕塑的主題,基座兩側刻着大連市榮譽公民的名字。大連現代博物館以主題展示的方式組織基本陳列,四層展廳分設四個主題。一層主題是《城市風貌》,分別由“北方明珠”、“濱城建築”、“老大連”、“友好往來”、“我們的交通”、“女騎警”、“花園城市”和“我們的住房”八個部分組成,以新舊對比的手法,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大連在改革開放後城市建設和居住環境等方面所發生的歷史性變化。二層主題是《騰飛的經濟》,從農業、水産業、工業、商業、科技信息和經濟先導區等六個方面,展示了大連的經濟實力和經濟建設所取得的成就。三層主題是《浪漫之都》,由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精神文明建設和旅遊等六個部分組成,展示了大連作為“服裝城”、“足球城”、“田徑之鄉”和旅遊城市的人文特徵。四層主題是《回顧與展望》,由“世紀回眸”和“未來大連”兩部分組成,回顧了大連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展望了大連更加開放、更加繁榮、邁嚮現代化國際名城的美好明天。四個主題交相呼應,縱橫交錯,將大連所經歷的百年風雨歷程,50多年的建設發展情況,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呈現在觀衆面前。 
  館內共展出實物3000餘件,圖片1860餘幅,模型61個,雕塑43件。有産量占全國54%、品質上乘的瓦房店金剛石,20世紀初美國汽車製造業的代表産品老別剋車,原存於寺兒溝紅房子天德寺內的鐵鐘,人工雕刻的“紅樓夢十二金釵”水晶玻璃製品,1955年毛澤東為蘇軍烈士塔敬獻的輓聯,1.25年前早白堊紀狼鰭魚化石,6億年前震旦紀沉積岩龜裂石、玫瑰石和金石,改革開放後海內外賓朋送給大連市政府、市領導的700多件珍貴禮品,其中有鑲嵌着365顆寶石的印度金絲挂毯,價值連城……大連現代博物館的陳列形式設計創意新穎、手法獨特,具有創新的現代設計理念,並與建築和裝修的設計風格相協調。玻璃加白鋼、大色塊幾何構圖、以海藍色為主調變換多彩的效果光的運用等,均充滿現代感。如:玻璃展櫃、玻璃鋼琴、玻璃休閑椅,玻璃象棋、鍍彩玻璃托臺等,在設計人員的精心構思下,這些奇妙的組合呈現出玲瓏剔透、琉光異彩的視覺效果。在陳列中,較好的采用了景觀陳列的手法,形象、生動的表現出特定時代、環境的意義。如:“老大連”再現了青泥窪橋的調度室和老電車這一典型街景,舊景重生,令人頓生感慨,歲月悠長,卻在彈指一揮間。“花園城市”的緑地、大樹、仙鶴、鴿子和巨幅城市景觀照片及“扒小房、建廣場”等的對比燈箱片構成的場景,使人們對大連城市環境建設的今昔變化有了強烈的感受。“我們的住房”將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三套不同時期的住房,以舞臺三面墻的方式做了復原展示,形象的說明了大連人居的發展變化。這些模擬場景的運用,豐富了布展手段,增加了可看性。在陳列中,43件雕塑的運用恰到好處,如:“女交警”揮手示意,青春靚麗;“女騎警”騎着高頭大馬,舉手敬禮,英姿煥發;“吃燜子”老太太的憨笑,小孩子的天真,生活情趣盎然;“馬傢軍”群雕中,馬俊仁巨大的頭像與其弟子的身高一般大,他大聲吶喊着,衆弟子踩着他的肩膀奮勇爭先,跌到了再爬起來,寓意深遠;“足球城”群雕的寫意、誇張、抽象的風格,顯露出大連足球長盛不衰的自豪與驕傲。雕塑成為深化展示主題的點睛之筆。效果光在陳列中的運用也具有獨特之處,展櫃、展墻、天花以藍色燈光為基調,象徵着海濱城市的自然風貌,顯示出大連人浪漫的氣質和寬闊的胸懷。高科技手段的運用是大連現代博物館陳列的突出特點,采用了虛擬現實、三維仿真、影像合成、多媒體展示等技術手段,信息量大,亮點突出。如:“黃海大道”12米寬2.35米高的超寬屏幕,播放專門製作的圖像與圖形相結合的三維影片,具有強烈的視覺震撼力。再如:航海模擬駕駛平臺,它可以模擬駕駛幾萬噸至幾十萬噸的客、貨、油、集裝箱等各種巨輪,乘風破浪駛入大連港,並能模擬陰晴雨雪、風高浪急、顛簸搖擺的環境變化。又如:利用光學原理和影視技術製作的幻影成像,將名模佳麗的倩影融於美麗的濱城夜景,亦真亦幻中盡顯服裝城的浪漫和魅力。參與性、趣味性展示手段的運用是陳列中又一特點。觀衆可以“駕車”遊覽大連的濱海路、中山路;可以在互動式實時合成表演中,領略乘飛毯從空中看大連的美妙意境;可以拔腳怒射來一把點球射門;2米半的大螃蟹嚮你招手致意;會說話的大樹嚮你問候;書法機器人為你題字留念。這種將知識性、參與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陳列手法,體現了文化休閑功能,給觀衆的參觀過程增加了樂趣。 
  大連現代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以“現代”冠名的綜合性博物館,她是一部濃縮的大連地方史,是一部形象的大連百科全書,她嚮世人展現了大連飛速發展、蓬勃嚮上的生機與活力,她嚮世界敞開了一扇瞭解大連、認知大連的窗口。
  城雕《路》
  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足跡浮雕,一部分是弧形似翻開的一本書的臺式廣場,足跡浮雕上面的腳印是由1000個真人踩出的,每一雙足跡有一個有名有姓的主人。這些腳印自北嚮南通嚮大海,是按着年齡排序的,排在第一行是1899年大連建市那年出生的,最後一行是1999年出生的。這1000雙腳印表明了大連的百年歷史是由勤勞奮進的大連人民創造的。
  大連“海軍廣場”
  位於市委大樓南面,2000年建成,是繼英國、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以海軍命名的廣場。“海軍廣場”廣場的四周是音樂噴泉,廣場南面是升旗臺和大型海軍發展歷程浮雕。廣場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個象徵海軍的青銅雕塑“舵輪”和“鐵錨”。廣場占地6.9萬平方米,其中硬鋪裝2.5萬平方米,草坪緑化4.4萬平方米;廣場配有各種燈具,8衹遠程音箱係統組成的音響係統,音域寬廣,氣勢磅礴;500米長的廣場噴泉在電腦控製下形成6種水型,隨音樂變化嚮水池呈波濤狀前進,象徵人民海軍堅决捍衛祖國萬裏海疆的神聖職責;廣場建有70米長的浮雕墻和超寫實海軍戰士塑像,金錨和銀舵是人民海軍戰士訓練的縮影;廣場中央用花崗岩鋪砌成的世界地圖,象徵濱城大連與世界同步發展的美好前景。海軍浮雕由大連市中山區城建局投資興建,用青花崗岩雕刻而成。全組共有142塊小浮雕,中央是海軍軍徽,兩側分別刻畫了潛艇、艦艇、海軍航空兵部隊編隊航行、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搶灘登陸等場面,反映了我人民海軍現代化建設的宏偉歷程。整套浮雕表現了中國人民海軍保衛祖國領海主權的神聖使命。
  星海廣場
  占地面積110萬平方米,是亞洲最大的城市廣場,建於1997年6月30日。中心廣場面積4.5萬平方米,這是一個紀念香港回歸的工程。廣場中心全國最大的漢白玉華表,高19.97米,直徑1.997米。華表底座附有八條竜,柱身雕着一條竜,九條竜寓意中國九州。華表頂端坐着金光閃閃的望天吼,高2.3米。圍繞華表的的漢白玉石柱高12.34米,各自托起的是一盞宮燈。廣場中心仿效北京天壇圜丘的設計,由999塊四川紅大理石鋪成,大理石上刻着天幹地支、24節氣和12生肖,站在自己的生肖上攝影,可以帶來好運。廣場內園直徑199.9米,外圓直徑239.9米,寓意2399年大連將迎來建市500周年。環繞廣場周圍的是大型音樂噴泉,從廣場中央大道中心點北行500米是會展中心,南行500米是藍色的大海,中央大道紅磚鋪地,兩側緑草如海。星海廣場背倚都市,面臨海洋,令人心胸開闊。
  海之韻公園
  1999年修建而成,原名“東海公園”,從2005年7月6日起市政府已經作出决定將之改為“海之韻公園”,她位於大連南部海邊風景名勝區濱海路的東北段,北與大連市的中山區相接,西南部便是棒槌島風景區,公園占地450余公頃,海岸綫長達1200餘米,是大連市區東部最大的公園。海之韻公園風光秀麗,景色旖旎,是山峰、森林、碧海、草地等為主要自然景觀的海濱公園。7.6公裏長的遊覽路綫上有兩處精彩景點:一是左右盤旋跨山過嶺的十八盤,景觀奇特,居高臨下,路面似銀帶飄嚮海濱,素有“海底大峽𠔌”之稱;二是翻過十八盤之名叫“怪坡”的景點,那裏汽車上坡與下坡呈反常狀態,妙趣橫生。此外,還有“海之韻廣場”、仿古戰艦等景觀。
  海之韻廣場是入口處的全貌,也是公園的主風景區,是大連唯一的臨山觀海廣場,也是國內超現實風格雕塑最多、最大的廣場。廣場占地面積3.8萬平方米。這座雕塑名為“海之韻”,廣場的名字就是因它而得。它由五根白鋼主管構成,好似騰飛的巨竜,翻滾的波浪極富動感和通透性,是國內最大的白鋼雕塑。主管上的21衹飛翔的海鷗象徵着飛嚮21世紀,50個大小不同的球體寓意着建國50周年。公園內的巨幅人造海岸斷壁、神奇的怪坡、麯折的十八盤、還有沿路兩側幽默精巧、匠心獨特的雕塑小品均展現了公園的獨特魅力與風格,令人過目難忘,久久回味。
  港灣廣場
  位於大連市人民路西端的盡頭,是大連港客運碼頭前的交通廣場。港灣廣場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其中中心緑地面積5300平方米。港灣廣場建設至今經過了多次改造。最初港灣廣場是由若幹個分散的花壇構成的廣場,後來改造成以中心橢圓形緑色模紋花壇為中心的植物景觀廣場,最後改造成如今的集雕塑、水景、植物景觀為一體的景觀廣場。
城市名片——濱海路
  濱海路修於70年代,原是一條戰備公路,兩端被軍隊鎮守。80年代初,鄧小平來大連參觀,建議嚮全市開放,從此這條路變成了一條旅遊觀光路。1988年8月,國務院把該風景區與旅順口風景區一並劃為國傢重點名勝區。 
  濱海路全長40公裏,貫穿12個主要景點,每當春暖花開的季節,驅車行駛在這條公路上,一邊是長滿針闊葉混交林的山巒和盛開着火紅杜鵑的山麓,一邊是煙波浩淼的大海和千姿百態的礁石島嶼,沿途奇景疊出,美不勝收。 
  濱海路南段是從虎灘樂園開始到傅傢莊公園結束,這一路段是濱海路中最為知名、來訪人數最多的一段。沿途的景區依次為“北大橋”、“燕窩嶺”、“秀月峰”等。
  北大橋 
  北大橋是大連市與日本國北九洲市結為友好城市之後,為增進兩個城市友好往來,紀念兩個城市人民的傳統友誼,分別在北九洲市公園中建立一個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亭——“大北亭”,在大連市建一公路橋——北大橋。 
  北大橋位於大連海濱風景區中的老虎灘景區與燕窩嶺景區之間,是一座近誨臨山橫跨山𠔌的旱橋。它是貫穿整個大連海濱風景區東西濱海路的要衝,而且也是老虎灘景區西部和鄰近的燕窩嶺景區中一壯觀秀麗的風景點。該橋為三跨簡支加勁桁架懸索橋,全長230米,中跨跨徑132米,橋寬12米,其中車行道寬為8米。主索失高13.2米,失跨比1:10。 
  1984年5月1日動工,1987年5月1日竣工。該橋橋型雄偉壯觀、新穎別緻,是大連南部海濱風景區的一景。
  燕窩嶺 
  燕窩嶺景區位於大連濱海路中段東部,面積0.8平方公裏。景區山脈為東西走嚮,形成一條長約l公裏的山嶺,因常有黑燕飛來,故名”燕窩嶺”。山嶺平行海岸,南臨大海,數十米高的懸崖峭壁直落海底。該景區是南部海濱風景區海岸風味最濃的景區之一。 
  這裏海岸地貌發育良好,景觀十分奇特,站在燕窩嶺上,極目遠眺,東可望老虎灘、石槽村的瑰麗風光,西能觀傅傢莊、東西大連島的海天秀色。這一帶坡靜𠔌幽,樹木蔥鬱,山花野草遍布嶺前坡後。由於這裏岩礁甚多,海産品豐富,是垂釣的理想場所。
  秀月峰景區 
  秀月峰景區位於大連海濱風景區中部東端,老虎灘景區西側,南與燕窩嶺景區相鄰,北靠嶺前居民區,距市中心6公裏,面積5.19平方公裏。景區內有9個山峰組成的丘陵山地,主峰秀月峰海拔214.3米,登上秀月峰可遠眺大海,又可一覽城區景觀。 
  濱海路西段是從傅傢莊公園開始到星海灣廣場結束,沿途景區有傅傢莊公園、銀沙灘、金沙灘、白雲山景區、南大亭、星海灣廣場等。這一段濱海路是全程中最短的一段。傅傢莊公園到銀沙灘一帶建有許多的賓館、療養院、度假村、別墅。 
  傅傢莊景區 
  穿過秀月峰景區,便進入了大連地區十大名景之一的傅傢莊景區。這一帶自然景觀別具風格,東西為高坡臺地,中間為開闊海灘,東、西大連島與海灘隔海相望,形成了海、山、礁、灘的多維空間。地理條件十分優越,自然風景秀麗多姿,並有多處天然優良海水浴場。景區西部是傅傢莊公園。.這裏有長550米的海濱浴場,是大連市四大海水浴場之一。 
  景區東部開闢為度假村和旅遊服務中心。一排排各具特色的建築群散落在周圍的群山之中,這裏已成為大連市暑期活動的重要基地之一。 
  景區周圍是大連市著名的海濱療養基地,這裏建有10余家療養院。每年夏季來自全國各地的數以萬計的療養員來這裏療養。
  金沙灘和銀沙灘 
  “黃金海岸”的金沙灘和銀沙灘海水浴場,避風朝陽,灘上細砂勻布,平緩潔淨,地理環境得天獨厚,是遊泳、垂釣和趕海的好地方。
  白雲山景區 
  白雲山景區是大連海濱風景區中最大的一個景區,面積近750萬平方米,我國北方最大的森林動物園就在此景區之中。這一景區距市中心最近處衹有2公裏。景區的西北部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發現的地質珍跡——蓮花狀構造。新建的景點:森林動物園、造化奇觀、白雲雁水、白雲山莊、西山攬勝、世界園林、名雕薈萃、雲遊山海、虎景追蹤、鬆山佛院等十大景區。 
  大連海濱風景區最高峰——西大山,位於白雲山景區中南部,海拔259.6米,建成的“西山攬勝”景點,為大連海濱風景區主景之一。 
  “西山攬勝”是眺望深遠的塔樓。眺望廳為直徑16米的圓形,主體建築共三層,底層為8根圓柱支撐的敞廳,二層為封閉式休息廳,三層為休息室和服務部,其水平方向與休息廳相聯。塔樓頂部為錐蠃形尖塔,形成完整、和諧、統一的風景建築。 
  過了“西山攬勝”就到了星海灣廣場,濱海路旅程也就結束。 
  濱海路北段從海之韻廣場開始到棒槌島賓館正門結束,是整條濱海路中最為陡峭的一段,正因為如此它也是濱海路中開發的最晚的一段。沿途景區有“海之韻廣場”、“十八盤怪坡”、“天台日出”等等,此段景區稱為東海公園。海之韻廣場 因大型群雕“海之韻”而得名。海之韻廣場的海灘正對着大連港進出港的主航道,隨時可以看到巨型海輪駛過。
  十八盤 
  走過“海之韻廣場”的盡頭,濱海路離開了大海直插入山頂,這便是濱海路上最為陡峭的一段“十八盤”。濱海路十八盤位於棒棰島與寺兒溝之間,在十八盤的盤頂有一段,長約60米,寬約4米的怪坡,此坡南高北低,坡地呈倒“之”字型。每當汽車開到坡底後就會發生一種奇怪的現象:汽車不用驅動就能駛嚮坡頂;如果是騎自行車,騎車人不用蹬腳踏板就可駛嚮坡頂,反之下坡時則要用力蹬。
  棒槌島景區 
  離開十八盤,一路下坡,很快就進入了濱海路上的又一景區“棒槌島景區”濱海路東段是從棒槌島景區開始到虎灘樂園結束,這一段是濱海路全程中最長的一段,沿途可以看到棒槌島景區、石槽景區、虎灘樂園。 
  棒槌島賓館是大連市唯一的國賓館,來大連視察的國傢領導人和國內外貴賓都要下榻到這裏。賓館的占地面積87公頃,建築面積42137平方米,有標準的高爾夫球場、網球場、遊泳池、保齡球館等現代化休閑娛樂設施,如今棒槌島賓館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五湖四海的賓客。
  石槽景區 
  距市中心7.5公裏,景區北部丘陵平緩起伏,沿岸麯折有緻,岬灣相間,礁石嵯峨,險而崢嶸;近海的“虎崖礁、美人礁”等流傳着美麗的傳說。十幾戶漁傢散落其中,天然的海水浴場,富有情調的海濱漁村,可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風情和美感。
區情概況
  Zhōngshān Qū,Jhongshan District
  中山區面積13.6821平方千米,人口219,582人(2006年),人口密度16,049人/平方千米。
  清末至日治初期皆屬大加蚋堡及芝蘭一堡之一部份,後改屬臺北廳管轄。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政府將日治時期之“大正”、“禦成”、“宮前”、“大宮”“下埤頭”、“中園”等六個區合 並為一個行政區,並命名為中山區,以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源自國父來臺曾下榻本區日式旅館“梅屋”而名之)。民國七十九年臺北市行政區調整,區名依舊。
  
  中山區位於臺北市中心。北接士林區,東鄰鬆山區、內湖區,西為大同區,南接大安區與中正區。此區因國父孫中山先生曾於本區梅屋敷休憩,為紀念之因而得名,梅屋敷即今日國父史跡紀念館。中山區鄰近臺北車站,是較早開發的臺北城區,中山北路貫穿此區。沿着中山北路有許多旅館,鄰近的林森北路一到夜晚燈紅酒緑。區內地標建築為中山足球場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本區北部為大直,有許多高級住宅區。
  基本資料
  古名 牛埔
  郵遞區號 104
  總人口 208,101人(2005年12月)
  經度 東經121度32
  緯度 北緯25度03
  總面積 13.68km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區長 詹訓明
  區劃 42864鄰
  官方網站 臺北市中山區公所http://www.chsn.gov.tw/
  民意機關 臺北市議會
行政區劃
  臺北市中山區各裏列表列出中山區所轄裏的名稱、約略位置、鄰數及郵遞區號。其中,依法製仿自保甲制度的鄰,為製式之約100戶一鄰,如20鄰即約為2000戶,依一戶平均二至三人推算,則有4000人至6000之譜。另外,各裏郵遞區號於郵政法規定為5碼,也均有不同,不過現行法規,3碼亦可投行無誤。
  與臺北市其他區裏相同,中山區各裏均設裏長與裏幹事一名,裏長為直接民選,四年一任。除此,因為中山區跨市區與郊區,各裏區劃面積從不足100平方公裏至500平方公裏以上都有,這裏面又以橫跨劍潭山的劍潭裏面積最為廣阔。
  裏名 位置 鄰數 郵遞區號
  中原 吉林路中段及附近區域,與中山裏等交接 18 104
  正守 市民大道2段及附近區域,與中正區交接 13 104
  正義 南京東路前段及附近區域,與正守等裏交接 17 104
  正得 中山北路1段末及附近區域,與中正區交接 16 104
  民安 民生西路前段,與中山區和大同區均有交接 21 104
  康樂 林森北路中段,轄內為舊14及15號公園 16 104
  中山 中山北路2段中段及附近區域,為舊社區。 26 104
  聚盛 民生東路1段前段及附近區域 17 104
  集英 錦西街前段及附近區域 24 104
  聚葉 林森北路後段及附近區域,與中正區交接 19 104
  恆安 雙城街及附近區域,區域有中山國小 15 104
  晴光 雙城街中段及附近區域,區域有晴光市場 15 104
  圓山 林森北路後段及附近區域,區域有圓山公園與圓山遺跡 15 104
  新莊 德惠街及附近區域,行天宮附近 21 104
  劍潭 通北街及附近區域,包含廣阔之劍潭山 22 104
  大直 北安路後段一部份及附近區域,與成功等裏交接 35 104
  成功 北安路後段一部份及附近區域,與大直等裏交接 14 104
  永安 北安路後段一部份及附近區域,與成功等裏交接 34 104
  大佳 鬆江路後段及附近區域,轄區內有大佳河濱公園 8 104
  北安 北安路後段及附近區域,下區內有北安公園 12 104
  金泰 敬業三路及河川新生地附近區域,靠近美麗華百樂園 14 104
  新喜 吉林路後段及附近區域 20 104
  新福 中原街及附近區域 20 104
  鬆江 鬆江路中段及附近區域 23 104
  新生 鬆江路後段及附近區域,靠近新生南北路 22 104
  中莊 吉林路中段及附近區域 21 104
  行政 民權東路2段及附近區域,轄內有中山區行政中心 19 104
  行仁 竜江路後段及附近區域,靠近榮星花園 31 104
  行孝 建國北路3段中段及附近區域 16 104
  下埤 竜江路後段及附近區域,與鬆山內湖區均有交接 21 104
  江寧 合江街中段一部份及附近區域,與鬆山區交接 24 104
  江山 合江街中段一部份及附近區域,與鬆山區交接 26 104
  中吉 鬆江路中段一部份及附近區域,位於中山區中央 24 104
  中原 吉林路中段一部份及附近區域 13 104
  興亞 吉林路前段一部份及附近區域 24 104
  中央 建國北路2段及其附近區域 17 104
  朱馥 竜江路中段一部份及附近區域,與中央等裏交接 27 104
  竜洲 民生東路3段及附近區域 28 104
  朱園 建國北路一段前段,與大安區中正區均有交接 23 104
  埤頭 安東街前段及附近區域,古時有水埤 17 104
  朱侖 竜江路前段,古時為小山坡 16 104
  力行 竜江路中段及附近區域,與鬆山區交接 30 104
  復華 遼寧街及附近區域,轄區內有臺北大學臺北校區 23 104
教育
  大專院校
  國立臺北大學
  實踐大學
  大同大學
  高中職校
  市立中山女中
  市立大直高中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私立大同高中
交通
  臺北捷運棕綫─木柵綫、內湖綫(內湖綫預定2008年通車)
  臺北捷運紅綫─淡水綫
  臺北捷運橘綫─新莊綫(新莊綫預定2009年通車)
  臺北捷運緑綫─鬆山綫(鬆山綫預定2012年通車)
旅遊
  名勝
  行天宮
  榮星公園
  新生公園
  臺北漁市
  臺北故事館
  美麗華百樂園
  樹火紙博物館
  大佳河濱公園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古跡
  [一級古跡]
  圓山遺址:約公元前五百年。
  [三級古跡]
  前美國大使官邸(前美國駐臺北領事館,今臺北之傢):1799年建立。
  [直轄市定古跡]
  臨濟護國禪寺:1911年落成。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1937年落成,失火毀損大半。
  圓山別莊(臺北故事館):1914年建立。
  建國啤酒廠(高砂麥酒株式會社):1919年落成。
  臺北第三高女(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1937年建立。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1930年代建立。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1927年建立。
區情概況
  地理位置:東經121.44度,北緯25.08度。
  面積:10.52平方公裏。人口:53855人(2005年5月) 。
  行政區類別:區。
  區長:簡耀文。
  下轄行政區:24537鄰。
  郵遞區號:203。
教育
  大專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高級中學
  天主教聖心中小學(完全中學)
  基隆市立中山高級中學(完全中學)
  國民中學
  基隆市立大德國民中學
  中山中學國民中學部
  聖心高中附設國中部
  國民小學
  基隆市中山區太平國民小學
  基隆市中山區港西國民小學
  基隆市中山區中山國民小學
  基隆市中山區仙洞國民小學
  基隆市中山區德和國民小學
  基隆市中山區中華國民小學
  基隆市中山區中和國民小學
  基隆市私立聖心國民小學
交通
  聯外交通
  2綫:基金公路
  2己綫:港西連外快速道路(連接北二高)
  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綫
  基隆車站
  臺灣鐵路管理局基隆臨港綫(港區鐵路)
  地方幹道
  西定路-復興路-文化路-中華路:中山區內環狀道路
  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西岸港岸道路
  新西街、中和路:內木山及大竿林附近社區連外道路
  文明路、協和街、安中産業道路:外木山海岸景觀道路
  西定高架道路:中和路端-新西街平交口-安樂路端(連接港西連外快速道路和中山高速公路)
  市公共汽車路綫
  301(太白莊)
  302(中山高中)
  303(大竿林)
  304(中平街)
  高遠新村綫
  中和國小綫
  301太白莊
  光華路─中山四路─中山三路─中山二路─中山一路─仁五路─愛三路─仁二路─忠一路─公車總站─忠一路─孝二路─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中山四路─光華路
  302中山高中
  09:00-15:00之班次行駛路綫為中山四路(太白莊分站)-中山三路-中山二路-中華路-文化路-復興路-西定路-成功二路-成功一路-成功路橋-仁五路-愛三路-仁二路-忠一路-公車總站-忠一路-孝二路-三十一號橋-成功二路-西定路-復興路-文化路-中華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中山四路(太白莊分站)
  其餘時段之班次行駛路綫為中山四路(太白莊分站)-中山三路-中山二路-中華路-文化路-復興路-西定路-成功二路-三十一號橋-忠四路-仁五路-愛三路-仁二路-忠一路-公車總站-忠一路-孝二路-三十一號橋-成功二路-西定路-復興路-文化路-中華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中山四路(太白莊分站)
  303大竿林
  中和路─西定路─仁五路─愛三路─仁二路─忠一路─公車總站─忠一路─孝二路─西定路─中和路
旅遊
  虎子山(“KEELUNG”英文字母地標)
  白米甕炮臺(荷蘭城)
  仙洞(仙洞山、仙洞岩)
  外木山海岸
概況
  中山區是臺灣基隆市的一個區,位於基隆市北部、基隆港西岸,港區之主要設施多位在此區內。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經度 東經
  緯度 北緯
  總面積 10.5238平方公裏
  戶數 18,937戶
  人口 51,576人(2010年1月)
  區長 簡耀文
  區劃 24535鄰
  機關網站 中山區公所
  民意機關 基隆市議會
  郵遞區號 203
  毗鄰 安樂區、仁愛區、中正區
教育
  大專
  
   *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高級中學
  
   * 天主教聖心高級中學(完全中學)
   * 基隆市立中山高級中學(完全中學)
  
  國民中學
  
   * 基隆市立大德國民中學
   * 中山高級中學附屬國民中學
   * 聖心高中附屬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 基隆市中山區中山國民小學
   * 基隆市中山區太平國民小學
   * 基隆市中山區中和國民小學
   * 基隆市中山區中華國民小學
   * 基隆市中山區仙洞國民小學
   * 基隆市中山區港西國民小學
   * 基隆市中山區德和國民小學
   * 基隆市私立聖心國民小學
交通
  鐵路
  
   * 臺灣鐵路管理局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綫
   o 基隆車站
   * 臺灣鐵路管理局臺灣鐵路管理局基隆臨港綫(港區鐵路)
  
  公路
  
   * 省道臺2綫:基金公路
   * 省道臺2己綫:港西連外快速道路(連接北二高)
  
   地方幹道
  
   * 西定路-復興路-文化路-中華路:中山區內環狀道路(日治時代闢建為戰備道路)
   * 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光華路:西岸臨港道路
   * 新西街、中和路:內木山及大竿林附近社區連外道路
   * 文明路、協和街、湖海路(安中産業道路):外木山海岸景觀道路
   * 西定高架道路:中和路端-新西街平交口-安樂路端(連接港西連外快速道路和中山高速公路)
  
   市公共汽車路綫
  
   * 301綫(太白莊)
   * 302綫(中山高中)
   * 303綫(大竿林)
   * 304綫(中平街)
   * 高遠新村綫
   * 中和國小綫
旅遊
  * 虎仔山(“KEELUNG”英文字母地標)
   * 白米甕炮臺(荷蘭城)
   * 仙洞(仙洞山、仙洞岩)
   * 外木山海岸
英文解釋
  1. n.:  Jhongshan District
相關詞
大連市場魯迅路
包含詞
中山區圖書館中山區實驗學校中山區中心小學
大連中山區青泥窪橋小學大連市中山區中心小學大連市中山區能人居賓館
大連市中山區衛生防疫站大連中山區鑫盛飯店大連市中山區哈哈襯衫廠晝夜飯店
大連市中山區計劃生育藥具管理站
分類詳情
張開民主街道張開昆明街道張開青泥街道張開轉山街道張開林森次分區
張開大直次分區張開桃源街道張開春和街道張開桂林街道張開虎灘街道
張開天津街道張開春海街道張開葵英街道張開楓林街道張開明澤街道
張開圓山次分區張開新莊次分區張開下埤頭次分區張開長春次分區張開朱厝侖次分區
和平裏港灣廣場勝利廣場中山廣場二七廣場
老虎灘延安路三八廣場天津街中山裏
德安裏文化裏中和裏中興裏安平裏
西康裏西華裏通化裏青泥窪橋街道仁正裏
太白裏仙洞裏民治裏安民裏西定裏
西榮裏協和裏和慶裏居仁裏健民裏
通明裏新建裏德和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