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式的中國音樂歷史文字記載,始於周朝。
中國音樂從很早已經掌握七聲音階,但一直偏好比較和諧的五聲音階,重點在五聲中發展音樂,同時將中心放在追求旋律、節奏變化,輕視和聲的作用。中國音樂的發展方向和西方音樂不同,西方音樂從古希臘的五聲音階,逐漸發展到七聲音階,直到十二平均律;從單聲部發展到運用和聲。所以西方音樂如果說像一堵厚重的墻壁,上面輪廓如同旋律,磚石如同墻體,即使輪廓平直衹要有和聲也是墻,正像亨德爾的某些作品。中國音樂則不同,好像用綫條畫出的中國畫,如果沒有輪廓(旋律)則不成其為音樂,但和聲是可有可無的。所以西方人聽中國音樂“如同飄在空中的綫”,而從未接觸西方音樂的中國人則覺得西方音樂如同“混雜的噪聲”。 | | 中華民族音樂的蒙昧時期早於華夏族的始祖神軒轅黃帝兩千餘年。據今六千七百年 至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可能已經可以燒製陶塤,挖製骨哨。這些原始的樂器 無可置疑地告訴人們,當時的人類已經具備對樂音的審美能力。 遠古的音樂文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具有歌、舞、樂互相結合的特點。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的樂舞就是最好的說明。當時,人們所歌詠的內容,諸如“敬天常”、“奮五穀”、“總禽獸之極”反映了先民們對農業、畜牧業以及天地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歌、舞、樂互為一體的原始樂舞還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想聯繫。例如黃帝氏族曾以雲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關於原始的歌麯形式,可見《呂氏春秋》所記塗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這首歌的歌詞僅衹"候人兮猗"一句,而衹有"候人"二字有實意。這便是音樂的萌芽,是一種孕而未化的語言。 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的骨笛溯源於公元前距今8000年左右 ,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吹奏樂器。其中的一支七孔骨笛保存得非常完整,專傢們進行過實驗,發現仍然能使用該骨笛演奏音樂,能發出七聲音階。但中國古代基本上衹使用五聲音階。 | | 中國民族音樂分為:民間歌麯、民間歌舞音樂、民間器樂、民間說唱音樂和民間戲麯音樂。
民族音樂狹義上的中國民族音樂指的是漢族音樂,簡稱“民樂”。中國的少數民族音樂卻有着更多的樣式和內容,如藏族音樂、蒙古族音樂、壯族音樂等。
漢族音樂
漢族音樂代表<<中國婚禮進行麯>>也被稱為中國的<<親嘴歌>>.是中國農村地地道道的娶媳婦歌,歌詞是以北方方言<包括河北,北京,天津,黑竜,吉林 遼寧 ,山西,山東,內蒙古自治區 ,河南 等地方>為主,是用咱中國傳統的鄉音演唱的,讓人一聽就有親切感,尤其最前面的那一段童謠會勾起許多中老年人的美好童年回憶,讓人感慨萬千,讓人回味無窮.歌麯雖然是土了一些,可以說是土的掉渣,可是這個土恰恰是歌麯的特色,優點和耀眼之處,也是歌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地方.因為咱們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咱們離不開土.土是一種美,土是一種自然,土是一種淳樸,是我們中國人靈魂和本質的體現和象徵.
其它代表音樂歌麯有茉莉花 , 牧羊歌,蘭花草, 小白菜, 蘭花花,刨洋芋走絳州, 蘇武牧羊, 北京的金山上 ,北京有個金太陽 ,鳳陽歌 ,鳳陽花鼓 ,收秋 ,大紅棗兒甜又香等。
藏族音樂
藏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歌麯旋律優美遼闊、婉轉動聽。藏族音樂大體上可以分為佛教音樂和民間音樂。佛教音樂中最著名的是喇嘛唱的無詞的歌頌麯調。
藏族民歌高亢嘹亮,聽起來就有高原藍天遼闊的氣象,麯調悠揚,但也是以五聲為主。歌舞形式有“果諧”、“果卓”(鍋莊)等。藏族音樂的一些元素被漢族和西方音樂所吸收。有一些漢族歌麯作者模仿藏族音樂的特點創作了一些諸如《逛新城》、《青藏高原》一類的歌麯。近年來,西藏的藏族歌麯也融入了其它音樂的元素。著名的藏族歌手除了纔旦卓瑪和主要演唱漢語歌麯的韓紅外,還有容中爾甲、亞東、瓊雪卓瑪等大量在藏區知名度很高的歌手。
正規戲劇方面,現在已經挖掘整理演出了藏族傳統歌劇《格薩爾王》。
滿族音樂
中國的東北和北京等地是滿族的聚居地。滿族最有名的民間樂器是源自清朝的八角鼓。滿族的搖籃麯《悠悠紮》等作品很著名,經常被用現代的漢語翻唱。
蒙古族音樂
蒙古族民歌分“長調民歌”和“短調民歌”。 “長調”有許多無意義的諧音字拉長唱腔,有草原空闊的風格。最有特色的樂器是馬頭琴,是一種拉弦樂器,由於琴柱上一般都雕刻一個馬頭裝飾,所以由此命名。
壯族音樂
壯族聚居區廣西是民歌的故鄉,男女青年經常對歌,有人甚至說壯族人一生唱歌的時間比說話的時間長。壯族民歌基本和漢族音樂風格相似,以五聲音階為主。歌詞有明顯的對仗格式,內容則以象徵、比喻等手法表述,以生活中的交流為主,有時歌詞也引用中國古典故事和典故。 壯族音樂可以在電影音樂劇《劉三姐》中一窺其妙。
傣族音樂
傣族音樂和南亞地區緬甸、泰國的音樂風格類似,麯調婉轉柔美,典型的樂器是葫蘆絲和象腳鼓,葫蘆絲獨特的音色一演奏就是傣族的音樂風格。
納西古樂
納西古樂是在雲南麗江納西族老人中間演奏的音樂,據說是從明朝時中原地區傳入的,由於當地原來交通不便,和外界交往不多,始終原汁原味地流傳下來,現在衹有一批老人樂隊可以演奏,正在培養接班人,是中國14世紀音樂的活化石,受到音樂界的廣泛關註。
侗族音樂
侗族“大歌”是中國唯一采用和聲的民歌係統,基本為女聲無伴奏合唱,由各聲部嗓音的和聲配合非常和諧,曾在國際引起轟動,並多次獲奬。
維吾爾族音樂
維吾爾族音樂基本是阿拉伯音樂風格,非常註重節奏,用手鼓可以打出多達幾十種不同的節奏,樂器主要是適合在馬上彈奏的都它爾和熱瓦甫,最大的是鼕不拉。維吾爾族的傳統音樂《十二木卡姆》包羅萬象,是許多民間音樂的源頭。
塔吉剋族音樂
塔吉剋族音樂和漢族音樂有較大的區別,善於運用半音,旋律婉轉多變,如同山鷹高鳴,最典型的是作麯傢雷振邦為電影《冰山上的來客》配的歌麯,完全運用了塔吉剋民歌的旋律。
朝鮮族音樂
朝鮮族音樂和朝鮮、韓國的音樂基本相同,主要樂器有長鼓和伽倻琴。伽倻琴類似中國古代的箏,比現代的箏小,彈法也不一樣,是放到盤坐的膝蓋上彈。音樂旋律有其獨特的風格。 | | 中國古代“詩歌”是不分的,即文學和音樂是緊密相聯繫的。現存最早的漢語詩歌總集《詩經》中的詩篇當時都是配有麯調,為人民大衆口頭傳唱的。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下去,比如漢代的官方詩歌集成,就叫《漢樂府》,唐詩、宋詞當時也都能歌唱。甚至到了今天,也有流行音樂傢為古詩譜麯演唱,如蘇軾描寫中秋佳節的《水調歌頭》還有李白的《靜夜思》。
中國古代對音樂傢比較輕視,不像對待畫傢,因為中國畫和書法聯繫緊密,畫傢屬於文人士大夫階層,在宋朝時甚至可以“以畫考官”(其實也是因為宋徽宗個人對繪畫的極度愛好)。樂手地位較低,衹是供貴族娛樂的“伶人”。唐朝時著名歌手李龜年也沒有什麽政治地位,現在的人知道他也是因為他常出現在唐詩中,受人贊揚。
中國古代的“士大夫”階層認為,一個有修養的人應該精通“琴棋書畫”,所謂的“琴”就是流傳至今的古琴。不過古琴衹限於士大夫獨自欣賞,不能對公衆演出。古琴音量較小,也是唯一地位較高的樂器。
總結:中國古代的音樂理論發展較慢,在“正史”中地位不高,沒有能留下更多的書面資料。但音樂和文學一樣,是古代知識分子階層的必修課,在古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無疑有着重要地位;民間則更是充滿了多彩的旋律。
夏、商時期音樂
夏商兩代是奴隸製社會時期。從古典文獻記載來看,這時的樂舞已經漸漸脫離原始氏族樂舞為氏族共有的特點,它們更多地為奴隸主所占有。從內容上看,它們漸漸離開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徵服自然的人的頌歌。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於是便出現了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夏桀無道,商湯伐之,於是便有了歌頌商湯伐桀的樂舞《大蠖》。商代巫風盛行,於是出現了專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覡(男巫)。他們為奴隸主所豢養,在行祭時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樂為職業的人。奴隸主以樂舞來祭祀天帝、祖先,同時又以樂舞來放縱自身的享受。他們死後還要以樂人殉葬,這種殘酷的殉殺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隸主的殘酷統治,而在客觀上也反映出生産力較原始時代的進步,從而使音樂文化具備了迅速發展的條件。 據史料記載,在夏代已經有用鰐魚皮蒙製的鼉鼓。商代已經發現有木腔蟒皮鼓和雙鳥饕餮紋銅鼓,以及製作精良的脫胎於石樺犁的石磐。青銅時代影響所及,商代還出現了編鐘、編鐃樂器,它們大多為三枚一組。各類打擊樂器的出現體現了樂器史上擊樂器發展在前的特點。始於公元前五千餘年的體鳴樂器陶塤從當時的單音孔、二音孔發展到五音孔,它已可以發出十二個半音的音列。根據陶塤發音推斷,中國民族音樂思維的基礎五聲音階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而七聲至少在商、殷時已經出現。
西周、東周時期音樂
西周和東周是奴隸製社會由盛到衰,封建製社會因素日趨增長的歷史時期。西周時期宮廷首先建立了完備的禮樂制度。在宴享娛樂中不同地位的官員規定有不同的地位、舞隊的編製。總結前歷代史詩性質的典章樂舞,可以看到所謂"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鹹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蠖》,周時的《大武》。周代還有採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賴於此,保留下大量的民歌,經春秋時孔子的刪定,形成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詩經》中最優秀的部分是"風"。它們是流傳於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附近數省的十五國民歌。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詩性的祭祀歌麯"頌"這幾種體裁。就其流傳下來的的文字分析,《詩經》中的歌麯以可概括為十種麯式結構。作為歌麯尾部的高潮部分,已有專門的名稱"亂"。在《詩經》成書前後,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根據楚地的祭祀歌麯編成《九歌》,具有濃重的楚文化特徵。至此,兩種不同不同音樂風格的作品南北交相輝映成趣。
周代時期民間音樂生活涉及社會生活的十幾個側面,十分活躍。世傳伯牙彈琴,鐘子期知音的故事即始於此時。這反映出演奏技術、作麯技術以及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古琴演奏中,琴人還總結出"得之於心,方能應之於器"的演奏心理感受。著名的歌唱樂人秦青的歌唱據記載能夠"聲振林木,響遏飛雲"。更有民間歌女韓娥,歌後"餘音饒梁,三日不絶"。這些都是聲樂技術上的高度成就。
周代音樂文化高度發達的成就還可以一九七八年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曾侯乙墓葬中的古樂器為重要標志。這座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媲美的地下音樂寶庫提供了當時宮廷禮樂制度的模式,這裏出土的八種一百二十四件樂器,按照周代的"八音"樂器分類法(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幾乎各類樂器應有盡有。其中最為重要的六十四件編鐘樂器,分上、中、下三層編列,總重量達五千余公斤,總音域可達五個八度。由於這套編鐘具有商周編鐘一鐘發兩音的特性,其中部音區十二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從而證實了先秦文獻關於旋宮記載的可靠。曾侯乙墓鐘、磐樂器上還有銘文,內容為各諸侯國之間的樂律理論,反映着周代樂律學的高度成就。在周代,十二律的理論已經確立。五聲階名(宮、商、角、徵[zhi三聲]、羽)也已經確立。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七聲音階中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旋宮,這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律學上突出的成就見於《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三分損益法"。就是以宮音的弦長為基礎,增加三分之一(益一),得到宮音下方的純四度徵音;徵音的弦長減去三分之一(損一),得到徵音上方的純五度商音;以次繼續推算就得到五聲音階各音的弦長。按照此法算全八度內十二個半音(十二律)的弦長,就構成了"三分損益律製"。這種律製由於是以自然的五度音程相生而成,每一次相生而成的音均較十二平均律的五度微高,這樣相生十二次得不到始發律的高八度音,造成所謂"黃鐘不能還原",給旋宮轉調造成不便。 但這種充分體現單音音樂旋律美感的律製一直延續至今。
秦、漢時期音樂
秦漢時開始出現"樂府"。它繼承了周代對採風制度,搜集、整理改變民間音樂,業績終了大量樂工在宴享、郊祀、朝賀等場合演奏。這些用作演唱的歌詞,被稱為樂府詩。樂府,後來又被引申為泛指各種入樂或不入樂的歌詞,甚至一些戲麯和氣越也都稱之為樂府。
漢代主要的歌麯形式是相和歌。它從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漸次發展為有絲、竹樂器伴奏的"相和大麯",並且具"豔--趨--亂"的麯體結構,它對隋唐時的歌舞大麯由着重要影響。漢代在西北邊疆興起了鼓吹樂。它以不同編製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構成多種鼓吹形式,如橫吹、騎吹、黃門鼓吹等等。它們或在馬上演奏,或在行進中演奏,用於軍樂禮儀、宮廷宴飲以及民間娛樂。今日尚存的民間吹打樂,當有漢代鼓吹的遺緒。在漢代還有"百戲"出現,它是將歌舞、雜技、角抵(相撲)合在一起表演的節目。漢代律學上的成就是京房以三分損益的方法將八度音程華劃為六十律。這種理論在音樂實踐上雖無意義,但體現了律學思維的精微性。從理論上達到了五十三平均律的效果。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音樂
由相和歌發展起來的清商樂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權的重視,設置清商署。兩晉之交的戰亂,使清商樂流入南方,與南方的吳歌、西麯融合。在北魏時,這種南北融合的清商樂又回到北方,從而成為流傳全國的重要樂種。漢代以來,隨着絲綢之路的暢通,西域諸國的歌麯以開始傳入內地。北涼時呂光將在隋唐燕樂中占有重要位置的龜茲(今新疆庫車)樂帶到內地。由此可見當時各族人民在音樂上的交流已經十分普及了。
這時,傳統音樂文化的代表性樂器古琴趨於成熟,這主要表現為:在漢代已經出現了題解琴麯標題的古琴專著《琴操》。三國時著名的琴傢嵇康在其所著《琴操》一書中有"徽以中山之玉"的記載。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古琴上徽位泛音的産生。當時,出現了一大批文人琴傢相繼出現,如嵇康、阮籍等,《廣陵散》(《聶政刺秦王》)、《猗蘭操》、《酒狂》等一批著名麯目問世。
南北朝末年還盛行一種有故事情節,有角色和化妝表演,載歌載舞,同時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歌舞戲。這已經是一種小型的雛形戲麯。
這一時期律學上的重要成就,包括晉代荀瑁找到管樂器的"管口校正數"。南朝宋何承天在三分損益法上,以等差迭加的辦法,創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他的努力初步解决了三分損益律黃鐘不能還原的難題。
隋、唐時期音樂
隋唐兩代,政權統一,特別是唐代,政治穩定,經濟興旺,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勇於吸收外城文化,加上魏晉以來已經孕育着的各族音樂文化融合打基礎,終於萌發了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志的音樂藝術的全面發展的高峰。
唐代宮廷宴享的音樂,稱作"燕樂"。隋、唐時期的七步樂、九部樂就屬於燕樂。它們分別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國的民間音樂,主要有清商樂(漢族)、西涼(今甘肅)樂、高昌(今吐魯番)樂、龜茲(今庫車)樂、康國(今俄國薩馬爾漢)樂、安國(今俄國布哈拉)樂、天竺(今印度)樂、高麗(今朝鮮)樂等。其中龜茲樂、西涼樂更為重要。燕樂還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奏,根據白居易的《立部伎》詩,坐部伎的演奏員水平高於立部伎。
風靡一時的唐代歌舞大麯是燕樂中獨樹一幟的奇葩。它繼承了相和大麯的傳統,融會了九部樂中各族音樂的精華,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結構形式。見於《教坊錄》著錄的唐大麯麯名共有46個,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為著名的皇帝音樂傢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麯風格,為世所稱道。著名詩人白居易寫有描繪該大麯演出過程的生動詩篇《霓裳羽衣舞歌》。
唐代音樂文化的繁榮還表現為有一係列音樂教育的機構,如教坊、梨園、大樂署、鼓吹署以及專門教習幼童的梨園別教園。這些機構以嚴密的考績,造就着一批批才華出衆的音樂傢。文學史上堪稱一絶的唐詩在當時是可以入樂歌唱的。當時歌伎曾以能歌名傢詩為快;詩人也以自己的詩作入樂後流傳之廣來衡量自己的寫作水平。在唐代的樂隊中,琵琶是主要樂器之一。它已經與今日的琵琶形製相差無幾。現在福建南麯和日本的琵琶,在形製上和演奏方法上還保留着唐琵琶的某些特點。
受到龜茲音樂理論的影響,唐代出現了八十四調,燕樂二十八調的樂學理論。唐代曹柔還創立了減字譜的古琴記譜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宋、金、元時期音樂
宋、金、元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市民音樂的勃興為重要標志,較隋唐音樂得到更為深入的發展。隨着都市商品經濟的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遊藝場"瓦捨"、"勾欄"應運而生。在"瓦捨"、"勾欄"中人們可以聽到叫聲、嘌唱、小唱、唱賺等藝術歌麯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說唱類音樂種類崖詞、陶真、鼓子詞、諸宮調,以及雜劇、院本的表演;可謂爭奇鬥豔、百花齊放。這當中唱賺中的纏令、纏達兩種麯式結構對後世戲麯以及器樂的麯式結構有着一定的影響。而鼓子詞則影響到後世的說唱音樂鼓詞。諸宮調是這一時期成熟起來的大型說唱麯種。其中歌唱占了較重的分量。
承隋唐麯子詞發展的遺緒,宋代詞調音樂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這種長短句的歌唱文學體裁可以分為引、慢、近、拍、令等等詞牌形式。在填詞的手法上已經有了"攤破"、"減字"、"偷聲"等。南宋姜夔是既會作詞,有能依詞度麯的著名詞傢、音樂傢。他有十七首自度麯和一首減字譜的琴歌《古怨》傳世。這些作品多表達了作者關懷祖國人民的心情,描繪出清幽悲涼的意境,如《揚州慢》、《鬲溪梅令》、《杏花天影》等等。宋代的古琴音樂以郭楚望的代表作《瀟湘水雲》開古琴流派之先河。作品表現了作者愛戀祖國山河的盎然意趣。在弓弦樂器的發展長河中,宋代出現了"馬尾鬍琴"的記載。
到了元代,民族樂器三弦的出現值得註意。在樂學理論上宋代出現了燕樂音階的記載。同時,早期的工尺譜譜式也在張炎《詞源》和瀋括的《夢溪筆談》中出現。近代通行的一種工尺譜直接導源於此時。宋代還是中國戲麯趨於成熟的時代。它的標志是南宋時南戲的出現。南戲又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其音樂豐富而自然。最初時一些民間小調,演唱時可以不受宮調的限製。後來發展為麯牌體戲麯音樂時,還出現了組織不同麯牌的若幹樂句構成一種新麯牌的"集麯"形式。南戲在演唱形式上已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多種。傳世的三種南戲劇本《張協狀元》等見於《永樂大麯》。戲麯藝術在元代出現了以元雜劇為代表的高峰。元雜劇的興盛最初在北方,漸次嚮南方發展,與南方戲麯發生交融。代表性的元雜劇作傢有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另外還有王實甫、喬吉甫,世稱六大傢。典型作品如關漢卿的《竇娥冤》,《單刀會》,王實甫的《西廂記》。元雜劇有嚴格的結構,即每部作品由四折(幕)一楔子(序幕或者過場)構成。一折內限用同一宮調,一韻到底,常由一個角色(末或旦)主唱,這些規則,有時也有突破,如王實甫的《西廂記》達五本二十折。元雜劇對南方戲麯的影響,造成南戲(元明之際叫做傳奇)的進一步成熟。出現了一係列典型劇作,如《拜月庭》、《琵琶記》等等。這些劇本經歷代流傳,至今仍在上演。當時南北麯的風格 已經初步確立,以七聲音階為主的北麯沉雄;以五聲音階為主的南麯柔婉。隨着元代戲麯藝術的發展,出現了最早的總結戲麯演唱理論的專著,即燕南之庵的《唱論》,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則是北麯最早的韻書,他把北方語言分為十九個韻部,並且把字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這對後世音韻學的研究以及戲麯說唱音樂的發展均有很大的影響。
明、清時期音樂
由於明清社會已經具有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萌芽,市民階層日益壯大,音樂文化的發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點明代的民間小麯內容豐富,雖然良莠不齊,但其影響之廣,已經達到"不論男女","人人習之"的程度。由此,私人收集編輯,刊刻小麯成風,而且從民歌小麯到唱本,戲文,琴麯均有私人刊本問世。如馮夢竜編輯的《山歌》,朱權編輯的最早的琴麯《神奇秘譜》等。
明清時期說唱音樂異彩紛呈。其中南方的彈詞,北方的鼓詞,以及牌子麯,琴書,道情類的說唱麯種更為重要。南方秀麗的彈詞以蘇州彈詞影響最大。在清代,蘇州出現了以陳遇幹為代表的蒼涼雄勁的陳調;以馬如飛為代表的爽直酣暢的馬調;以俞秀山為代表的秀麗柔婉的俞調這三個重要流派。以後又繁衍出許多新的流派。北方的鼓詞以山東大鼓,冀中的木板大鼓、西河大鼓、京韻大鼓較為重要。而牌子麯類的說唱有單弦,河南大調麯子等;琴書類說唱有山東琴書,四川揚琴等;道情類說唱有浙江道情,陝西道情,湖北漁鼓等,少數民族也出現了一些說唱麯如蒙古說書、白族的大本麯。 明清時期歌舞音樂在各族人民中有較大的發展,如漢族的各種秧歌,維吾爾族燈木卡姆,藏族的囊瑪,壯族的銅鼓舞,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蘆笙舞等等。 以聲腔的流佈為特點,明清戲麯音樂出現了新的發展高峰。明初四大聲腔有海????、余姚、弋陽、昆山諸腔,其中的昆山腔經由江蘇太倉魏良甫等人的改革,以麯調細膩流暢,發音講究字頭、字腹、字尾而贏得人們的喜愛。昆山腔又經過南北麯的匯流,形成了一時為戲麯之冠的昆劇。最早的昆劇劇目是明梁辰魚的《浣紗記》,其餘重要的劇目如明湯顯祖的《牡丹亭》、清洪升的《長生殿》等。弋陽腔以其靈活多變的特點對各地的方言小戲發生重要影響,使得各地小戲日益增多,如各種高腔戲。明末清初,北方以陝西西秦腔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的發展,它影響到山西的蒲州梆子、陝西的同州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這種高亢、豪爽的梆子腔在北方各省經久不衰。晚清,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麯調構成的皮黃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産生了影響遍及全國的京劇。
明清時期,器樂的發展表現為民間出現了多種器樂合奏的形式。如北京的智化寺管樂,河北吹歌,江南絲竹,十番鑼鼓等等。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等琴麯以及一批豐富的琴歌《陽關三疊》、《鬍茄十八拍》等廣為流傳。琵琶樂麯自元末明初有《海青拿天鵝》以及《十面埋伏》等名麯問世,至清代還出現了華秋萍編輯的最早的《琵琶譜》。明代末葉,著名的樂律學家朱載育計算出十二平均律的相鄰兩個律(半音)間的長度比值,精確到二十五位數字,這一律學上的成就在世界上是首創。 | | Zhongguo yinyue
中國音樂
Chinese music
中國音樂一如世界各文明古國的音樂一樣,也是從原始氏族社會中反映勞動、戰爭、愛情及原始宗教活動的歌舞發源來的。根據對出土的樂器實物的考察算起,7000餘年來,整個音樂歷史進程大致可分為三大階段,第一大階段是以歌舞音樂為中心,即從原始氏族社會到隋唐時代;第二大階段是以戲麯音樂為中心,即從唐宋時代到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第三大階段是從1840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20世紀80年代,音樂藝術發生了質的飛躍,音樂的各個領域全面發展,進入了百花盛開的時代。
以歌舞音樂為中心的時代
中國的原始氏族社會約有100萬年,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各個文化遺址有樂器出土的,衹有不多的幾處。其中最早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已7000年左右;其次是陝西西安市郊半坡村,距今已6700年;第 3是青海樂都柳灣,距今約4000多年;第 4是甘肅玉門火燒溝,距今約3500多年。上述文化遺址出土的樂器多是骨哨和陶塤;此外另有3件陶製樂器,一是青海某文化遺址出土的陶鼓框和樂都柳灣出土的石磬;一是甘肅廣河縣某文化遺址出土的陶鈴。
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有好幾種型製,共有20餘支,多數是可以吹奏五聲音階或七聲音階較復雜麯調。半坡的陶塤雖然衹有 1個音孔,但能吹出一個小三度音,和現在五聲音階的小三度音幾乎沒有什麽不同。火燒溝出土的十多個陶塤最為珍貴,它們都有3個音孔,可以吹出4個音和由這 4個音構成的具有某種調式結構的音樂。柳灣出土的杯式陶塤發音雖不固定,但吹奏者通過嘴唇位置的改變和氣息的控製,可吹出頗為復雜的音階和麯調。可惜後人無法知道當時比較確切的音樂形態,河姆渡的骨哨也存在類似情況。
從上述出土樂器可以得知,夏代以前的這段悠長時間裏,無論北方或南方,無論是母係氏族社會還是稍後的父係氏族社會,其音樂都達到了一定水平,即使還沒有離開舞蹈而獨立發展,但已迅速地嚮具有一定美感的階段發展。這時期,不僅發展了與舞蹈相適當的有規律的節奏,如青海大通出土的舞蹈紋陶盆所繪,記錄了當時青年婦女集體跳舞之類的情景,而且舞蹈時可能是用陶鼓和陶鈴之類的樂器敲擊節奏;歌唱時可能還有幾個陶塤伴奏。今天,湖北鶴峰土傢族和雲南布朗族仍然傳唱着由小三度兩個音構成的民歌。現在許多地方和許多民族還傳唱着不同調式的三聲音階、四聲音階民歌,從中可以追尋到原始氏族社會晚期音樂的餘韻。那個時代的歌舞內容,許多古代文獻都有簡要的記載,如“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從其每段標題看,多與原始宗教、畜牧業、農業有關。
進入奴隸社會,有了專門從事生産勞動的奴隸,可能同時也有了供奴隸主消遣娛樂的專業樂舞奴隸。這時候,個別才能出衆的樂舞奴隸,其技藝自然能夠得到發展提高,逐漸形成了獨唱、獨舞、獨奏等演出形式,從而豐富了奴隸主的宮廷歌舞藝術。為了顯示奴隸主階級的強大和勝利,為了縱情享樂,每個奴隸主宮廷都建立了龐大的演出機構,編演了大型歌舞,夏代以前有《韶》,夏代有《大夏》,商代有《大□》、周朝有《大武》。商紂王為了縱樂,相傳建造了規模宏大的“酒池”、“肉林”,宮廷的樂舞奴隸多達幾萬人。每天早上練習時,幾裏路以外都可聽到他們的歌聲樂聲。周朝大大縮減了前代帝王的祭祀享樂機構,但也還有幾千人的規模。當時宮廷收集到的民間詩歌,到春秋時期已有3000多首,從中選錄的305篇,就是今天流傳的《詩經》,這是中華民族文明中最早最珍貴的詩篇。這部詩集,還沒有包括當時四方邊境的28個少數民族歌舞的唱詞。那時民間有許多有名 | | 文化 | 古典文學 | 古樂 | 中國文學 | 百科大全 | 傳統文化 | 唐朝 | 中國舞蹈 | 漢文化 | 元麯 | 元雜劇 | 戲劇 | 百科辭典 | 中國歷史 | 民族音樂 | 更多結果... |
| | 中國音樂報 | 中國音樂傢 | 中國音樂史 | 中國音樂學 | 中國音樂期刊 | 中國音樂簡史 | 圖說中國音樂 | 中國音樂鑒賞 | 中國音樂學院 | 中國音樂學網 | 中國音樂網臺 | 中國音樂教育 | 中國音樂電視 | 中國音樂詞典 | 中國音樂文化 | 中國音樂小史 | 中國音樂史綱 | 中國音樂史略 | 中國音樂美學 | 中國音樂傢協會 | 中國音樂金鐘奬 | 中國音樂美學史 | 中國音樂流行榜 | 中國音樂史圖鑒 | 中國音樂史綱要 | 中國音樂文學史 | 中國音樂電視大賽 | 中國音樂文學學會 | 中國音樂史習題集 | 中國音樂文物大係 |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 |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 | 中國音樂美學史論 | 中國音樂美學史稿 | 中國音樂史論述稿 | 中國音樂史樂器篇 | 中國音樂史樂譜篇 | 中國音樂劇史(近代捲) | 中國音樂教育(合訂本2004) | 中國音樂傢音像出版社 | 中國音樂傢大係:器樂篇 |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 | 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係 | 中國音樂傢協會會員 | 中國音樂考古資料文獻目錄 | 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註譯 | 中國音樂學院長沙函授站 | 中國音樂史參考圖片 | 音樂傳播與傳播音樂-中國音樂傳播論壇(第二輯) | 中國音樂史研究捲:上海音樂學院學術文萃1927-2007 | 中國音樂學院附屬藝術幼兒園 | 中國音樂史研究捲上海音樂學院學術文萃1927 | 中國音樂小史許之衡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 | |
| | 中國樂器 | 維吾爾族 | 秧歌 | 畲族 | 藏族 | 納西族 | 朝鮮族 | 回族 | 東鄉族 | 鄂溫剋族 | 木魚 | 漢族 | 苗族 | 彝族 | 土傢族 | 侗族 | 蒙古族 | 白族 | 哈尼族 | 佤族 | 基諾族 | 哈薩剋族 | 傣族 | 水族 | 拉祜族 | 裕固族 | 撒拉族 | 竹筒 | 壯族 | 瑤族 | 毛南族 | 布朗族 | 仫佬族 | 傈僳族 | 柯爾剋孜族 | 保安族 | 德昂族 | 口琴 | 鬍琴 | 提琴 | 梆子 | 板鼓 | 煙盒 | 梳妝臺 | 普米族 | 京族 | 楊順和 | 琴麯集成 | 獨山花燈 | 古琴麯集 | 哈爾托剋 | 唐琴 | 鄂西竹琴 | 走馬漁鼓 | 蒲州梆子 | 狼漲 | 簧片 | 排簫 | 尺八 | 編鐘 | | | | | |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