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傳統醫學的治療理念正逐漸為世界所接受,傳統醫藥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註,世界範圍內對中醫藥的需求日益增長,這為中醫藥的發展提供了廣阔的空間。
1997年,以國傢科技部牽頭,由衛生部、國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傢中醫藥管理局(www.satcm.gov.cn)等部門參加,成立了國傢新藥領導小組,組織全國百餘名專傢提出了中藥現代化發展的規劃,啓動實施了中藥現代化工作。近年來,全國的中醫藥現代化工作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發體係不斷完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成功地開發出一批中藥新品種,中藥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得以進一步發揮;製定了一批重要的中藥基礎標準和符合中藥特點的科學規範,中藥産業標準規範建設初見成效。同時,中藥現代化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農民收入、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也發揮了顯著作用。2005年4月前,內地已建立了448個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18個省份規範化種植面積達92萬公頃。同時,隨着超臨界萃取、膜分離、沸騰造粒等生産技術和工藝的突破,中藥生産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高,中藥企業規模、效益也不斷提升。涵蓋中藥農業、中藥工業、中藥商業的現代中藥産業鏈不斷完善和發展。
2005年初,中國醫藥網(www.pharmnet.com.cn)與上海市中醫文獻館(www.zywxg.com)聯合推出中醫藥(www.pharmnet.com.cn/tcm/)欄目,旨在收載和發佈中醫藥基礎知識、中醫藥資訊、中藥材行情以及中醫養生和藥膳食療等方面的信息,同時介紹當代名中醫並收載難病診治與針灸推拿等方面的資料以及相關中醫文獻。 |
中醫基礎理論 Basic Theory of TCM |
中醫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髒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範疇。 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陰陽兩個方面,經常不斷地運動和相互作用。這種運動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古人把這種不斷運動變化,叫做“生化不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對立統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則),萬物之綱紀(一切事物都不能違背這個法則而存在),在變化之父母(事物的變化是由事物本身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殺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毀滅都是來自於這個根本法則),神明之府也(這就是自然一切奧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於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須從這個根本問題-陰陽上求得解决)”。闡明了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生長、發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因而,陰陽學說也就成為認識和掌握自然界規律的一種思想方法。醫學屬於自然科學範圍,認為人體生理活動,疾病的發生發展,也超越不出陰陽這個道理。因此,我們想要掌握疾病的發展過程,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獲得滿意療效,就必須探求人體的陰陽變化情況。
五行學說,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範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繫和轉化規律。“五行學說”是指這五類物質的運動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以相生、相剋作為解釋事物之間相互關聯及運動變化規律的說理工具。中醫主要用五行學說闡述五臟六腑間的功能聯繫以及髒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也用以指導髒腑疾病的治療。
運氣學說,又稱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鼕的季候循環。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是根據天文歷法參數推算年度氣候變化和疾病發生規律。
髒腑學說,主要研究五髒(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經絡學說與髒腑學說密切相關。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有溝通內外,網絡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經絡係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癥狀和體徵,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臟腑疾病。 |
中藥材認識 Knowledg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
中藥文化 底藴豐富——說到中國的藥文化,由於它有着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所以其底藴十分豐富。然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導致某些誤識。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長期以來,我們對藥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力度很不夠,長此以往,無疑對中藥事業的繼承、發展與推廣是十分不利的。中藥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我國最早的一部中藥學專著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唐代由政府頒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藥物經驗,對後世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
目前,隨着對中藥資源的開發和研究,許多民間藥物也歸入中藥的範疇。所以,中藥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用於防治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及其加工品,不論産於中國,外國均稱中藥。中藥有着獨特的理論體係和應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中藥圖譜(www.pharmnet.com.cn/tcm/zybb/)庫旨在建立強大的中藥圖片數據庫,包括各種藥材的來源及飲片圖片,並詳細介紹了各種中藥材的基本信息及炮製方法!現收錄常用中藥材600多味,配有清晰圖片、來源、飲片及價格信息。
中藥的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藥性特點,有選擇地將兩味以上藥物配合同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往往是錯綜復雜、瞬息萬變的,常表現為虛實並見、寒熱錯雜、數病相兼,故單用一藥是難以兼顧各方的。所以臨床往往需要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藥物。藥物配合使用,藥與藥之間會發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強或降低原有藥效,有的能抑製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則能産生或增強毒副反應。因此,在使用兩味以上藥物時,必須有所選擇,這就提出了藥物配伍關係問題。前人把單味藥的應用同藥與藥之間的配伍關係稱為藥物為“七情”,“七情”之中,除單行者外,其餘六個方面都是講配伍關係。現分述如下: (一)單行:即不需配伍,單用一味藥即可治愈疾病,稱為單行。如清金散就是單用一味黃芩,治肺熱咳血的病證。(二)相須:即將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以增強原有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配合,能明顯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大黃與芒硝配合,能明顯增強攻下瀉熱的治療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顯增強止痙定搐的作用。(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雖然不相同,但是治療目的一致的藥物配合應用,而以一種藥為主,加一種藥為輔,能提高主藥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四)相畏:即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薑減輕或消除,所以說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薑。(五)相殺: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說生薑殺生半夏和生南星。由此可知,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同一配伍關係的兩種提法,是藥物間相互對待而言的。(六)相惡:即兩藥合用,一種藥物能使另一種藥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七)相反:即兩種藥物合用,能産生或增強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幹藥物。上述除單行外的六個方面,其變化關係可以概括為四項,即在配伍應用的情況下:①有些藥物因産生協同作用而增進療效,是臨床用藥時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藥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藥時應加以註意;③有些藥物則由於相互作用,而能減輕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應用毒性藥或烈性藥時必須考慮選用;④一些藥物因相互作用而産生或增強毒副作用,屬於配伍禁忌,原則上應避免配用。基於上述,可知從單味藥到配伍應用,是通過很長的實踐與認識過程逐漸積纍豐富起來的。藥物的配伍應用是中醫用藥的主要形式。藥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組合,並確定一定的分量比例,製成適當劑型,即為方劑。方劑是藥物配伍的發展,也是藥物配伍應用的較高形式。 |
中醫藥詞典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中醫藥詞典(www.pharmnet.com.cn/tcm/dict/)收集:陰陽五行,髒象,經絡,精、氣、血、津液,病因,病機,證名,辨證,方劑,醫史,醫籍等相關醫學詞彙及其詳細解釋!
中醫名詞詞典總共包括十二個大類,二十多個小類,收錄了將近3000條中醫術語,是學習中醫,理解中醫藥文化的基石。
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由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2007年10月16日頒布,將中醫名詞進行了國際統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收錄了包括總類、基礎理論、診斷學、臨床各科等八大類3543個詞條。
中醫方劑詞典包括近2000條數據,主要內容為方劑名、處方、製法、性狀、規格、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儲藏、摘錄等。 |
現代中醫史 Modern Chinese History |
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1996年,清華學界對中醫氣本質,經絡實質,陰陽,五行,藏象,中醫哲學觀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體創造性的認識和解說。如,鄧宇等發現的:氣是流動着的‘信息-能量-物質’的混合統一體;分形分維的經絡解剖結構;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分形陰陽集-陰陽集的分形分維數,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維數;分形藏象五係統-暨心係統、肝係統、脾係統、肺係統、腎係統;中醫三個哲學觀-新提出的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等。
中醫藥的信息、控製、係統觀與現代西醫的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結合,形成新的醫學形態 - 係統醫學,西醫將可能由此進入係統生物醫學時代,但是作為傳統醫學的中醫藥,有必要保存一部分傳統的中藥房與中醫師隊伍,也就是文化遺産。
還包括近代針灸經絡的發展史,近代中醫氣的進展簡史,中西醫結合史,中醫中藥史等. |
古代(經典)中醫史 Ancient (classical) TCM history |
中醫産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瞭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采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裏、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藥方,並采用辨證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藥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着中藥藥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許瀎撰寫了《東醫寶鑒》。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涌入,嚴重衝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係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係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蘇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産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在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認為,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産生的反胃和嘔吐、牙齒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棱兩可或者爭議性。。WHO認為很多針灸和一些草藥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學雙盲研究的較強支持,但是對於其它的傳統療法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視未經研究的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等問題。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藥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
|
《黃帝內經》(www.pharmnet.com.cn/tcm/knowledge/detail/100677.html)一直被歷代醫傢做為經典。
人在茫茫宇宙中的位置是渺小的,天力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懂得養生的在人在天地五運六氣的變化中,應該學會如何順應自然規律,這樣變能將疾病控製在萌芽階段。所以說“上工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就是這個道理。而能秉承中庸之道、懂得順應自然規律的醫者就是“上工”。
這一劃分變將中醫學(廣義)從應用上劃為了兩成,一是“養生學”,一是“中醫學”。前者是治未病的上工,後者則是治已病的下工。
整體就是統一性和完整性。中醫學非常重視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協調、互為補充,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而且人體與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變化隨時影響着人體,人類在能動地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維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動。這種機體自身整體性和內環境統一性的思想即整體觀念。整體觀念是中國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思想在中醫學中的體現;它貫串於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法、辨證和治療等各個方面。
1、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人體是由若幹髒腑、組織和器官所組成的。每個髒腑、組織或器官各有其獨特的生理功能,而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體整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就决定了人體內部的統一性。也就是說,人體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聯繫、相互支持而又相互製約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人體的這種統一性,是以五髒為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係統“內屬於腑髒,外絡於肢節”的作用而實現的。五髒是代表着整個人體的五個係統,人體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這個係統之中。人體以五髒為中心,通過經絡係統,把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聯繫成有機的整體,並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
中醫學在整體觀念指導下,認為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一方面依靠各髒腑組織發揮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則又要靠髒腑組織之間相輔相成的協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製約作用,才能維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個髒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體活動下的分工合作、有機配合,這就是人體局部與整體的統一。
在認識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狀況時,中醫學也是首先從整體出發,將重點放在局部病變引起的整體病理變化上,並把局部病理變化與整體病理反應統一起來。一般來說,人體某一局部的病理變化,往往與全身的髒腑、氣血、陰陽的盛衰有關。由於髒腑、組織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因而就决定了在診治疾病時,可以通過面色、形體、舌象、脈象等外在的變化,來瞭解和判斷其內在的病變,以作出正確的診斷,從而進行適當的治療。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治療局部病變時,也必須從整體出發,采取適當的措施。如,心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表裏,所以可用清心熱瀉小腸火的方法治療口舌糜爛。它如“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靈樞·終始》)等等,都是在整體觀指導下確定的治療原則。
2、人與自然界具有統一性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又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而機體則相應地産生反應,屬於生理範圍內的,即是生理的適應性;超越了這個範圍,即是病理性反應。故曰:“人與天地相應也”(《靈樞·邪客》),“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歲露》)。這種人與自然相統一的特點被中國古代學者稱為“天人合一”。
季節氣候以人體的影響: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鼕寒表示一年中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生物在這種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就會有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鼕藏等相應的適應性變化。人體也與之相適應,如:“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靈樞·五癃津液別》),說明春夏陽氣發泄,氣血容易趨嚮於體表,表現為皮膚鬆弛、腠理開、汗多;而秋鼕季陽氣收藏,氣血容易趨嚮於裏,表現為皮膚緻密、少汗多尿的變化。人體的脈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鼕沉的不同。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也與季節變化密切相關,如春季常見溫病,夏季多發中暑,秋季常見燥癥,鼕季多有傷寒。
在晝夜晨昏的變化過程中,人體也必須與之相適應。白晝為陽,夜晚為陰,人體也是早晨陽氣初生,中午陽氣隆盛,到了夜晚則陽氣內斂,便於人體休息,恢復精力。許多疾病的發病時間及引起死亡的時間也是有一定規律的。如研究表明,五髒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時間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春夏季時期急性心肌梗塞多發生在子時至巳時,而秋鼕季,該病的發作多在午時至亥時。此外據觀察,人的脈搏、體溫、耗氧量、二氧化碳的釋放量、激素的分泌等,都具有24小時的節律變化。
根據中醫運氣學說,氣候有着十二年和六十年的周期性變化,因而人體的發病也會受其影響。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十二年或六十年的變化規律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11年或12年)有關。太陽黑子的活動會使太陽光輻射産生周期性變化,並強烈幹擾地磁,改變氣候,從而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産生影響。
地域的差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濕熱,人體腠理多疏鬆;北方多燥寒,人體腠理從緻密。因此每個地區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區人們的平均壽命也有很大的差別。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國古代醫傢就對此有所認識,在《素問》中就這個問題作了較詳盡的論述。如《素問·五常政大論》說:“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地之小大異也,小者小異,大者大異。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
正是由於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及人與自然界之間存在着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所以對待疾病因時、因地、因人製宜,就成為中醫治療學上的重要原則。因此在對病人作診斷和决定治療方案時,必須註意分析和考慮外在環境與人體情況的有機聯繫以及人體局部病變與全身情況的有機聯繫,這就是中醫學的重要特點——整體觀念。 |
|
中醫藥
中醫與中藥的合稱。
|
|
- 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indigenous medicine, Chinese orthodox medicine
|
|
中醫中藥 |
|
黑竜江 | 醫療 | 大學 | 中醫藥大學 | 中醫 | 哲學 | 邏輯 | 中醫學 | 人物 | 醫學家 | 歷史名人 | 雲南白藥 | 文化 | 211工程 | 重點大學 | 安徽 | 學校 | 高等專科學校 | 植物 | 木蘭科 | 花木百科 | 上海 | 高等教育 | 教育機構 | 醫學 | 辯證 | 更多結果... |
|
|
中醫藥學 | 中醫藥方 | 中醫藥網 | 中醫藥材 | 中醫藥史 | 中醫藥類 | 中醫藥酒 | 中醫藥用 | 中醫藥大學 | 江蘇中醫藥 | 大衆中醫藥 | 中醫藥膳學 | 天津中醫藥 | 吉林中醫藥 | 中醫藥研究 | 江西中醫藥 | 新疆中醫藥 | 中醫藥搜索 | 廣西中醫藥 | 福建中醫藥 | 中醫藥名傢 | 涉外中醫藥 | 中醫藥學院 | 中醫藥藥物 | 中醫藥性賦 | 中醫藥立法 | 中醫藥國典 | 中醫藥文化 | 中醫藥高專 | 中醫藥教育 | 中醫藥學校 | 全衆中醫藥 | 內蒙古中醫藥 | 中國中醫藥報 | 畫說中醫藥食 | 中醫藥學基礎 | 中醫藥學概論 | 中醫藥博物館 | 上海中醫藥報 | 黑竜江中醫藥 | 國傢中醫藥局 | 住蒙古中醫藥 | 省中醫藥高專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中醫藥發展報告 | 西安中醫藥學院 | 以毒攻毒中醫藥 | 中醫藥文化選粹 | 中醫藥膳與食療 | 南陽中醫藥學校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中醫藥文化雜志 | 中醫藥管理雜志 | 上海中醫藥雜志 | 中國中醫藥報社 | 實用中醫藥雜志 | 中醫藥論文寫作 | 江西中醫藥高專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巴西中醫藥學會 | 中國中醫藥咨訊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英國中醫藥學會 | 旅英中醫藥學會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中華中醫藥學會 | 萬縣中醫藥學校 | 江門中醫藥學校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河南中醫藥學刊 | 中醫藥科學研究 | 中華中醫藥學刊 | 中醫藥臨床雜志 | 中醫藥文獻學家 | 肝癌中醫藥治療 | 中醫藥歷史文化 | 中國中醫藥年鑒 | 中醫藥治療腫瘤 | 中醫藥大學社區 | 麯阜中醫藥學校 | 中醫藥大學仙林 | 中醫藥大學本部 | 國傢中醫藥管理局 | 中醫藥浴養生大全 | 廣東中醫藥博物館 | 洛陽市中醫藥學校 | 開封市中醫藥學校 | 中醫藥文化藝術節 | 麯阜市中醫藥學校 | 中醫藥調治亞健康 | 精業本草中醫藥網 | 安陽市中醫藥學校 | 中國中醫藥浴養生 | 廣西中醫藥研究所 |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 | 吉林省中醫藥學會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黑竜江中醫藥大學 | 瀋陽市中醫藥學校 | 上海中醫藥博物館 |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 | 中醫藥性賦白話解 | 同仁堂中醫藥文化 | 以毒攻毒中醫藥學 | 蘇州中醫藥博物館 | 焦作市中醫藥學校 | 興平中醫藥研究所 | 鬆滋市中醫藥學會 | 池州市中醫藥學會 | 蘭州中醫藥研究所 | 北京聚英堂中醫藥研究院 | 甲型H1N1流感中醫藥防治 | 家庭中醫藥養生精華錄 | 循證中醫藥臨床研究方法 | 河北平安中醫藥科學研究所 |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院 | 北京中醫藥東方學院 | 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中醫藥傳統知識的法律保護 | 山東麯阜中醫藥學校 | 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長春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 長春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 長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學院 | 奇妙中醫藥家庭保健顧問 | 黑竜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 長春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 石傢莊九州中醫藥研究院 | 北京中都中醫藥研究院 | 長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 鎳毒性與中醫藥防治研究 | 遼寧中醫藥大學竜江醫院 | 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 | 成都中醫藥大學眼科實驗室 | 湖北中醫藥大學論壇 | 長江三峽中醫藥文化研究 | 平頂山市中醫藥學校 | 中醫藥大學醫史博物館 | 福建民俗與中醫藥文化 | 石傢莊董氏中醫藥研究所 | 中國中醫藥研究中心 | 中醫藥科研實驗室分級標準 | 2009中國中醫藥年鑒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 | 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 | 天津中醫藥大學計算機協會 | 浙江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 當代中醫藥生命動力學 | 山東中醫藥大學理工學院 | 山東中醫藥大學外國語學院 | 天津中醫藥大學環保協會 | 天津中醫藥大學文理部 | 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 廣州中醫藥大學國際學院 | 山東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 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 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 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 國內期刊中醫藥資料索引 |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 山東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 南京中醫藥大學外國語學院 | 天津中醫藥大學攝影協會 | 浙江中醫藥文化博覽 | 湖南中醫藥大學醫學院 | 湖南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 湖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 湖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 湖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 浙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 浙江中醫藥大學外國語學院 | 浙江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 | 湖南中醫藥附屬醫院婦科 | 天津中醫藥大學美術協會 | 天津中醫藥大學針灸係 | 西南大學中醫藥學院 | 成都中醫藥大學體育學院 | 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 | 黑竜江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 天津中醫藥大學話劇社 |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 | 婦産科中醫藥臨床實驗 | 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 |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 | 當代華夏中醫藥國典 | 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 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 | 更多結果... |
|
|
疾病 | 中醫 | 羊肉 | 守宮 | 正治 | 烏梅 | 大海 | 眩暈 | 石灰 | 牡蠣 | 琥珀 | 恍惚 | 磁石 | 檀香 | 燕窩 | 麝香 | 生薑 | 元氣 | 氣味 | 臌脹 | 砒霜 | 象牙 | 鴉片 | 紅糖 | 白芍 | 海竜 | 硫磺 | 翻胃 | 傷風 | 胞衣 | 撲粉 | 蓮子 | 鹿角 | 經絡 | 斑蝥 | 樟腦 | 麻油 | 鬆香 | 榧子 | 鹿茸 | 蟾酥 | 飴糖 | 小腸 | 五髒 | 五官 | 五穀 | 風濕 | 正氣 | 外因 | 陰陽 | 補血 | 安神 | 疝氣 | 津液 | 神明 | 痞塊 | 清熱 | 白木耳 | 靛藍 | 砂糖 | | | | | |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