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 三防
目錄
人員對核、化、生武器的防護
  核、化、生武器對人員具有巨大的殺傷破壞作用。但衹要防護得當,是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對人員的殺傷的。因此,瞭解三防知識,具有重要意義。
  (一)人員對核武器的防護
  核武器,又叫原子武器。它是利用原子核瓜瞬間釋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殺傷破壞作用的武器。一般泛指原子彈、氫彈和中子彈。
  核武器對人員的殺傷破壞作用,是由核爆炸産生的衝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和放射性沾染四種殺傷因素造成的。人員受到一種殺傷因素的傷害叫單一傷,受到兩種以上殺傷因素的傷害叫復合傷。當敵人使用核武器時,人員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1.對衝擊波、光輻射和早期核輻射的防護
  由於衝擊波、光輻射和早期核輻射持續時間非常短,所以,它們也被稱為瞬時殺傷破壞因素。對瞬時殺傷破壞因素的防護主要是:
  當人員處於具有密閉、濾毒通風設備的工事內時,發現核爆炸後,先行隔絶,再根據情況進行濾毒通風或清潔通風。在隔絶時,應保持安靜,不要吸煙,少用或不用明火照明,以減少工事內氧氣的消耗。當人員處於不密閉的工事內時,發現核爆炸後,人員應用棉球等堵住耳孔,以防鼓膜損傷。當人員隱蔽在露天工事內時,發現核爆炸後,人員應臥倒在工事底部,閉眼、閉嘴、腹部微收,兩手交叉墊於胸下。兩肘前伸,使兩大臂遮臯怖部,避免或減少光輻射對暴露皮膚的傷害。在單人掩體內的人員可蹲下,姿勢盡量低下,可用兩手堵塞耳孔。
  當人員來不及進入工事時,發現閃光後,應迅速利用就近地形地物臥倒(與露天工事內的臥倒動作相同)。臥倒的方向依核武器爆炸的方向和地形的特點而定。在開闊地面的人員應背嚮爆心臥倒。當地形地物較小時,應對嚮爆心臥倒,以重點防護頭部。在室內來不及外出隱蔽的人員,應該避開門、窗,在屋角或靠墻下的床下、桌子下臥倒,以避免間接傷害。正在行駛的車輛,發現閃光後,應立即停車,車上人員最在車上臥倒,不能臥倒的人員姿勢要盡量低,並把緊車廂或把手。
  2.對放射性沾染的防護
  當人員在沾染區內時,為減輕放射性沾染的傷害,應及時戴上防護面具或口罩 ,也可用毛巾捂住口鼻;穿上防護靴套,或將褲腿、袖口紮緊,用雨衣、兼布、床單等就便器材把暴露的皮膚遮蓋起來;避免隨便接觸染物品、坐臥和脫下防護器材;盡量不在沾染區內吃飯、喝水、吸煙;盡量減少在沾染區的停留時間。當人員通過沾染區時,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避開高照射率地區,並快速通過。
  當人員離開沾染區後,應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沾染。旅行,利用掃帚、樹枝等自行或相互掃刷、拍打,清除服裝上的放射射性灰塵。掃刷、拍打時,人要站在上風方向。然後脫去面具或口罩,漱口、擤鼻,並用水和擦洗身體的暴露部分。缺水時,可用毛巾、手絹等擦拭,擦一次,摺叠一次。
  在條件許可時,應用淋浴的方法衝洗,也可在未受沾染的江河中洗澡,進行全身消除。受染服裝用清水、肥皂洗滌效果更好。洗後要進行沾染檢查,低於允許方可離去。無儀器檢查時,要註意對暴露和易存積塵垢的部分(如耳、鼻等)多洗幾次。
  (二)人員對化學武器的防護
  化學武器是指把一些毒性很強的化學物質即毒劑(人稱毒氣),裝填在各種彈藥、兵器中,施放在戰場上,用來傷害人、畜和毀壞植物的事種武器。主要有神經性毒劑、糜爛性毒劑、失能性毒劑、刺激性毒劑、和窒息性毒劑。雖然各類毒劑都對人員具有巨大的傷害作用,但衹要學會防護方法和正確使用防護器材,就可減輕或避免化學武器的傷害。
  1.當遭敵化學武器襲擊時,可利用器材和工事進行防護。利用器材進行防護時,對呼吸道和眼睛的防護主要是戴好防毒面具或簡易呼吸道和眼睛防護器材。當進行全身防護時,除防護呼吸道和眼睛外,還要迅速披上防毒鬥篷或雨衣、塑料等。利用工事進行防護時,情況允許,除觀察和值班人員外,其餘人員應立即進入掩蔽工事,關閉密閉門或放下防毒門簾。利用有防護設施的工事防護時,應根據指揮員的命令有組織地進入,不得隨意進出。進入時,應防止將毒帶入。進入後,要減少各種活動。人員在沒有密閉設施的工事內,要戴面具防護。
  2.對人員和服裝的消毒
  當人員染毒時,可針對不同情況,根據不同條件進行消毒。皮膚染毒時,可用防護盒內的消毒液進行消毒。無防護盒時,應迅速用棉花、布塊、紙片、幹土等將明顯的毒劑液滴吸去,用肥皂水、洗衣粉水、草木灰水、鹼水、清水等清洗,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擦拭染毒部位也有一定效果。眼睛染毒時,可用2%的小蘇打水或清水衝洗;傷口糜料時,對神經性毒劑用2%的小蘇打水衝洗,對糜料性毒劑用1:1000的高錳酸鉀水溶液衝洗,消毒時,要防止擴大染毒面。用過的棉花、布塊等要埋掉或燒掉。離開染毒區後,有條件時,可利用河流、澡堂、洗消站進行全身洗消。徹底除去皮膚上殘留的消毒劑及毒劑作用的生成物。洗後應更換幹淨衣服。傷員洗消前,傷口應包上防水綳帶或塑料布。
  3.對中毒人員的急救
  當人員中毒後,應迅速進行急救。急救時,應先戴好防毒面具,再根據人員中毒毒劑的不同采用相應的急救藥物和方法。神經性毒劑中毒時,應立即註射解磷針,並進行人工呼吸;氰酸中毒時,應立即吸入亞硝酸異戍酯,並進行人工呼吸;刺激性毒劑中毒時,可用清水衝洗眼和皮膚。如出現胸疼和咳融洽難忍時,可吸抗煙劑;糜料性毒劑中毒時,主要是對染毒部位消毒處理;畢茲中毒時,輕者不用藥物急救,嚴重時可肌肉註射氫溴酸加蘭他敏。
  (三)人員對生物武器的防護
  生物武器又叫細菌武器,是一種用生物戰劑殺傷人員、特畜毒和真菌等。由於其危害極大,且不易發現,所以,應加強對生物武器的防護。人員對生物武器的防護,除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對傳染病的抵禦能力外,還應采取以下措施:
  1.免疫接種
  有針對性進行免疫接種,增強人體的疫力,是預防傳染病的有效措施。衹要接種相應的疫苗,就可防止由該種病菌引起的疾病。即使發病,也可減輕癥狀或縮短病程。
  2.對生物戰劑氣溶膠的防護
  施放生物戰劑氣溶膠是敵人施放生物戰劑的主要方式。對生物戰劑氣溶膠的防護,主要是防止細菌通過呼吸道或皮膚、粘膜進入人體。進行集體防護時,可進入有濾毒通風設備的防護工事;個人防護時,主要是使用個人防護器材。對呼吸道的防護,最好是用防毒面具,其次是用裝料防毒筒、高效防塵口罩和五層以上的毛巾口罩,再其次是用防塵口罩和普通口罩。另外,用手帕、帽子、衣服等掩住口鼻也有一事實上的防護效果。對眼睛的防護可戴防毒眼鏡。全身防護可穿普通衣服,但要將上衣紮在腰帶內,係緊袖口、褲腳,用毛巾轉住頸部,戴好帽子,盡可能將身體露出部位遮住。個人防護器材脫下後,應立即消毒。
  3.對帶菌昆蟲的防護
  對帶菌昆蟲的防護,主要是保護暴露的皮膚,不讓昆蟲叮咬。除穿防疫服外,穿普通衣服時,可采取與防氣溶膠相同的方法。此外,還可戴防蚊帽,披戴浸過防蟲的綫網,在皮膚的暴露部位除抹的防蟲油,在房屋、帳篷、坑道、掩蔽部的門窗或出入口安裝紗窗、紗門或挂上用防蟲油浸泡過的門簾,在入口處的墻壁、地面噴撒殺蟲劑,在建築物周圍點然艾蒿、桉樹葉、山鬍椒、玉米須等發煙驅蟲。
  4.消毒處理 由於生物武器的後續危害較大,對受染的人員,人員活動場所及病人居住環境,病人的痰、尿、糞便進行消毒,是非常必要的。對受染人的消毒,有條件時可進行淋浴,或用肥皂擦拭污染部位。洗消前如用消毒劑擦拭污染部位效果更好。消毒劑可根據細菌戰劑中的種類選用碘酒、來蘇兒、亦可用甲醛;室外地面則根據需要,對重點地區用三合二、漂白粉處理或用火燒、衝洗、通風日曬、鏟除掩埋等方法。
個人防護器材及使用
  個人防護器材主要有呼吸道防護器材、皮膚防護器材、防護盒以及手部、足部全係列防護。
  (一)呼吸道防護器材
  呼吸道防護器材主要有防毒面具和防護口罩。防毒面具用於保護人的呼吸器官、眼睛及面部免受毒劑、生物戰劑和放射性物質的傷害。防護口罩可在無防毒面具或防毒面具換效的情況下使用。使用防護口罩時,需做浸鹼或裝料等加工處理。
  (二)皮膚防護器材
  皮膚防護器材主要有防毒手套和防毒衣。防毒手套是用橡膠布製成的,用來防止人員的雙手免受毒劑、放射性物質和生物戰劑的傷害。防毒衣是一種上衣、褲子和靴套連在一起的全身皮膚防護器材。此外,對皮膚的防護還可用防毒鬥篷和防毒靴套。
  (三)防護盒
  防護盒是一種個人防護器材,裏面裝有解磷針一支、皮膚消毒劑一管、新式的有防磷片一管、解磷鼻粉劑三支。解磷針用於神經性毒劑中毒時急救。防磷片用於長效預防神經性毒中毒,服藥後能減輕中毒程度,增強急救治療效果
英文解釋
  1. n.:  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arfare defends,  NBC protection,  the defence against nuclea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eapons
近義詞
三防
相關詞
術語軍事
分類詳情
張開核武器張開防化學兵防護滲透鼠疫
放射性霍亂潛伏期熱綫射綫
高速侵入噴灑沾染催淚性毒劑
毒害劑量防毒手套放射性煙雲復合傷個人防護
過濾式防毒面具化學障礙物集體防護集體防護器材倫琴
噴嚏性毒劑閃光盲西阿爾照射劑量媒介物
沾染區防毒面具放射病高溫光氣
吸入細菌戰衝擊波化學戰芥子氣
拉德氯化氫炭疽一氧化碳化學武器
生物武器衝擊傷電磁脈衝二元化學武器防毒衣
防護服內照射氫氰酸全身中毒性毒劑神經性毒劑
生物戰劑失能一氧化碳中毒植物殺傷劑致病微生物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