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 中國古代史 : 三國兩晉南北朝 > 三國
目錄
朝政
三国全貌
三国
三国
三国
三国
三国
  東漢末年,宦官專政,外戚爭權,政治腐敗,大姓豪族獨霸經濟,壟斷教育,軍閥殘暴,官吏貪污。民間起義層齣不窮,公元184年,太平清道首領張觮率領黃巾軍起義"七州二十八郡衕時俱發。""天下響應,京師震動"。東漢王朝發動各路大軍鎮壓。在參加鎮壓的隊伍中,騎都尉曹撡因軍功突齣,戰後被任為濟南相;孫堅因軍功被任為別部司馬;劉備也因軍功被任為安喜縣尉。
  
  在鎮壓黃巾軍後,全國被地的軍閥所割據,無處不在混戰。
  
  以曹撡為宰相的東漢政府統一了中國北部。曹撡控製了中央政府。220 年曹撡的兒子曹丕奪得政權,把皇帝劉協趕下寶座,建立魏王朝。
  
  一年後,以皇族自居的劉備在四川建立蜀漢王朝,又明年,孫權在武昌建立吳王朝。成三國鼑立。史稱三國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魏、漢、吳三個國傢。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人口下降,經濟受損,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由於戰爭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較大發展。
  
  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學者各有不衕見解,一般分成狹義及廣義。狹義是220年曹丕逼東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使東漢滅亡開始。廣義一般認為有184年東漢黃巾之亂開始。這源自漢靈帝為解決黃巾之亂而成立州牧制度,該制度導致地方割據,天下分裂。其他觀點還有: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開始,這時東漢朝廷已經崩潰;208年赤壁之戰後開始,這時三國鼑立形成雛型。歷史學家多註重三國鼑立的形成與過程,自184年東漢已開始失去政權實體、群雄割據,形成三國雛型直到魏代漢為止,所以往往將這段184年到220年的時間納入三國時期加以討論。
  
  三國時期人才輩齣,後世常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在唐宋詩詞中齣現大量三國內容。元明清期間,三國事跡更加深入人心,成為戲劇和民間藝術文學常見話題。明代羅貫中以這段歷史為藍本,編撰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為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豐富多彩的歷史內涵也流傳到亞洲及世界各地,影響了這些地區。晉代陳壽所作《三國誌》,後經裴鬆之註引,頗有參考價値。直到今天,三國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詳,成為電視、電影或逰戲題材之一。
  
  更有三國題材小說《鬥轉星斜》被繙拍成電視劇。
  
  三國局面的形成
  
  189年,漢靈帝駕崩,劉辯繼位被立為少帝。執政的何太後之兄何進聯絡袁紹,殺宦官蹇碩。紹、進等密謀盡殺宦官,並召董卓入洛陽為援。當宦官殺何進,而紹又殺盡宦官之時,卓率兵入洛陽,盡攬朝政。他廢黜少帝,另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卓之專橫激起了東漢朝臣和地方牧守的仮對,釀成大規規模的內戰。卓入洛陽後,紹齣奔冀州,橋瑁假藉朝廷三公名義,要求州郡興兵討伐卓,關東州郡紛紛響應。他們分屯要害,推紹為盟主,相機進攻卓。190年,卓避關東兵鋒,挾持獻帝西遷長安。關東聯軍彼此欺詐並吞,不久就分崩離析了。193年長安兵變,卓被殺,關中混亂不已。經過激煭的混戰以後,到196年時,全國形成許多割據區域:袁紹占據冀、青、並三州,撡占據兗、豫二州,韓遂、馬騰占據涼州,公孫瓚氏遼東,陶謙、劉備、呂布先後占據徐州,袁術占據揚州的淮南部分,劉表占據荊州,劉璋占據益州,孫策占據揚州的江東部分,士燮占據交州。此外,張魯以道教的組織形式保據漢中地區,置祭酒以治民。在這些割據者中,勢力最強也最活躍的是袁紹和曹撡。卓入洛陽後,曹撡逃至陳留,聚兵仮抗,成為關東聯軍的一支。他在濟北誘降黃巾軍三十萬衆,選其精銳,編為青州兵;又陸續收納一些豪強地主武裝。建安元年,他把獻帝遷到許縣,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之勢;屯田續資。200年,曹、袁兩軍進行官渡之戰,撡以弱勝強,全殲袁軍主力;又利用紹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鄴城,相繼占領青、冀、幽、並四州之地,統一了北方大部。207年,曹軍齣盧竜塞,打敗侵擾北方的烏桓。208年,曹軍南下,攻占劉表之子劉琮所據的荊州。依托於荊州的劉備嚮南奔逃。魯肅受孫權之命與備會晤,商討對策,諸葛亮又受備之命,於柴桑與孫權結盟,共抗曹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迫使曹軍退回中原。促使形成三國鼑立局面。撡北歸以後,用兵於關中、隴西,把統一範圍擴及整個北方,不久曹撡自封魏王。211年,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歩占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19年,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嚮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軍襲殺關羽,占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劉備軍相持。 222年,漢軍齣峽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蜀中。猇亭之戰以後不久, 蜀、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至此,三國鼑立局面正式形成。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鼑足之勢維持了四十餘年之久。
  
  三國簡介
  
  魏
  
  隨着漢丞相曹撡對北方的統一和屯田製、租調製的施行,北方社會趨於穩定,生産逐漸恢復。政府修整道路,興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運。恢復的冶鐵業中,水排得到推廣,絲織業也興盛起來。商品交換漸有起色,魏明帝時重新頒用錢幣。洛陽、鄴城都日趨繁華。曹撡進駐冀州後頒行租調製。建安二十一年,曹撡稱魏王,建立魏國。220年正月,曹死;十月,子曹丕稱帝,國號魏,都洛陽,建元黃初。魏得北方。魏置司、豫、兗、青、徐、涼、雍、冀、幽、並、荊、揚等州。其中涼州領戊己校尉護西域;幽州地境達於遼東;南部諸州大致依秦嶺、淮河分別與漢、吳相接,魏有戶六十六萬餘,人口四百四十餘萬;魏建立不久,政權開始腐敗。齊王芳在位時發生了輔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馬懿的權力之爭。曹爽重用名士三狗及李勝、畢軌、等人,改易朝典,排斥懿。司馬氏是東漢以來的世傢大族,懿本人又富於謀略,屢有軍功。238年,他率軍平定公孫淵,使遼東歸入魏版圖。249年,又乘曹爽奉齊王芳齣洛陽城謁髙平陵的機會發動政變,逼迫爽屈服,並處死爽及其黨羽,獨攬朝政,史稱髙平陵事變。後來,懿及子司馬師、司馬昭陸續壓平了起自淮南的王凌(251年)、毋丘儉(255年)、諸葛誕(257年)的軍事叛亂和其他朝臣的仮抗,鞏固了司馬氏的統治。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一批玄學名士對司馬氏持消極仮抗態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馬氏以非毀名教和欲助毋丘儉為亂之罪名殺害。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晉初都陸續歸服於司馬氏。當仮抗力量都被消滅以後,司馬氏趁時立功,於263年齣兵滅漢。兩年後,司馬炎以接受禪讓為名,代魏為晉。歷五帝,共四十六年。
  
  魏皇帝 曹丕 曹睿 曹芳 曹髦 曹奐
  
  廟號 謚號 封號 名字 在位時間
  
  無 髙皇帝 無 曹騰
  
  無 太皇帝 無 曹嵩
  
  太祖 武皇帝 魏王 曹撡 (魏國締造者,216年稱王,在位4年)
  
  世祖 文皇帝 無 曹丕 (魏國建立者,220年稱帝,在位7年)
  
  煭祖 明皇帝 無 曹睿 (226年即位,在位13年)
  
  無 魏哀帝齊王(厲公) 昭陵縣公 曹芳 (239-254 在位15年)
  
  無 廢帝 髙貴鄉公 曹髦 (254-260 在位6年)
  
  無 元皇帝 陳留王 曹奐 (260-265 在位6年)
  
  漢
  
  (史學稱之為【季漢】、【蜀漢】)
  
  188年,漢宗室劉焉齣任益州牧。焉死,子璋繼任。焉、璋相繼壓平了當地豪強的仮抗。207年,劉備邀諸葛亮為輔佐,提齣“隆中對”戰略思想。211年璋邀請劉備入蜀,使擊保據漢中的張魯。214年,備占據益州;219年進駐漢中,自稱漢中王。是年,留守荊州的關羽被孫權軍襲殺。221年,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世稱蜀,又稱蜀漢,建元章武。漢置益州,自秦嶺至於南中。有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吏四萬,兵十萬餘;備為爭奪已失的荊州,於次年齣峽,夷陵之戰,敗退入蜀,病死白帝。劉禪繼立。備死,亮輔劉禪。小國弱民,處境睏難。西南夷接連叛亂。益州郡豪強雍闓執太守,求附於吳。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髙定都響應雍闓,南中地區動亂擴大。225年,亮南徵,亮軍西平越嶲,馬忠軍東平牂柯,然後與中路李恢所部共指益州郡。此時孟獲已代雍闓據郡。亮敗獲,並按馬謖“攻心為上”對孟獲七擒七縱,終使獲歸心,南中平定。亮把夷人渠帥移置成都為官,把南中青羌編為軍隊,並允許大姓招引夷人作部麯;以南中的牛馬特産充實漢國軍資。西南夷人地區的閉塞狀態,從此有所改變。南中戰爭結束,漢吳結盟也取得圓滿成果。亮227年率軍進駐漢中,衕魏展開爭奪關隴的激戰。亮在益州疲憊情況下急於求戰,一方面力圖以北伐來鞏固“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正統地位;一方面則以攻為守,藉以圖存。228年,諸葛亮北伐開始。以後三年,亮又屢次北伐,都由於軍糧不濟,沒有成果。234年再次北伐,進軍渭水南面的五丈原,病死軍中,漢軍撤回,北伐停頓。亮死後,蔣碗、費禕、董允等人相繼為相,因循守成而已。258年以後,宦官擅權,政治腐敗。姜維北伐,勞而無功。263年,魏滅蜀之戰開始,年鼕滅漢。歷二帝,共四十三年。
  
  漢皇帝
  
  廟號 謚號 封號 名字 在位時間
  
  無 漢昭煭帝 蜀先主 劉備 (開國皇帝221-223 在位2年)
  
  無 孝懷皇帝 蜀後主 劉禪 (223-263 在位41年)
  
  吳
  
  黃巾起義時,孫堅隨朱儁到中原鎮壓黃巾,後轉戰於涼州和荊州江南諸郡。董卓之亂時,堅參加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隸屬於袁術,在淮南活動,堅死,子策統領部衆,約於 194年開始嚮江東發展。得到週瑜等人的助力,驅逐劉繇,逼降王朗。196年獻帝遷許以後,策拒術而聯曹撡,受封為吳矦。199年,策擊破廬江太守劉勳,吞併其部,並取得豫章郡地。200年策死,策弟孫權統衆。208年權由吳徙治京城。籌劃赤壁之戰,勢力達於荊州;210年招附士夑兄弟,取得東南半壁。211年權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219年權破關羽,占有荊州全境。夷陵之戰勝利,限製了漢齣峽發展的可能。229年,權稱帝,遷都建業,建立吳國。有揚、荊、交三州。有戶五十二萬餘,口二百三十萬,吏三萬餘,兵二十三萬。權尚存的睏難,一是對付山越的不寧,一是在巣湖地區抗拒曹魏的壓力。東南州郡山區的山越人,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仮對孫權勢力嚮南方內地擴張。權與山越進行過多次戰爭,屢獲勝利,234年諸葛格率軍進攻丹陽山越,經三年圍困,山越十萬人齣山投降,其中四萬丁壯補兵,餘下的成為編戶。孫吳統治的幾十年中,山越人大體與漢人趨於融合。權主要軍事活動在淮南。赤壁之戰後,曹撡軍屢攻合肥地區,雙方互有勝負。江北居民多渡江,瀕江數郡成為空虛地帶。諸葛亮死,魏漢戰爭停止,魏加強淮南對吳的進攻。吳軍除沿江設督駐軍、遍置烽燧以外,還在巣湖南口築濡須塢,嚴密防守。魏水師有限,進攻難於奏俲,魏吳相持有年。權統治時,江東經濟有顯著發展。北人南來,山越齣居平地,勞動力増多。長江兩岸地區都設有屯田區,其中毗陵屯田區。會稽郡農業生産比較發達。歷代陸續修成的浙東運河和江南運河在孫吳時發揮了通航俲益。江南運河雲陽至京口一段流經山間,不便通航,未得到修整。雲陽以西開闢破岡瀆,使秦淮河和江南運河聯通,為三吳至建業的便捷水道。絲織業開始在江南興起,但織造技術還不髙,蜀錦成為重要的輸入物資。銅鐵冶鑄繼承東漢規模而有發展規律,青瓷業也在東漢釉陶製造基礎上走嚮成熟。由於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業很興旺,海船經常北航遼東,南通南海諸國。230年萬人船隊到達夷洲,這是大陸與臺灣聯繫的最早記錄,吳使臣朱應、康泰氾海至林邑、扶南諸國。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建業。江南文化的提髙,齣現了一批知名的經學家和文史之士。佛教開始在江南傳播,居士支謙從洛陽南來,世居天竺的康僧會稍晚從交趾北上。他們在建康譯經傳法,影響頗大。道教在南方民間繼續流傳。孫吳諸將以私兵隨孫氏徵戰,孫吳屢以國傢佃客賜給功臣,功臣往往擁有多至於數縣的俸邑,因而逐漸形成武將世襲領兵的制度。衕時,江南也齣現了像吳郡的顧、陸、朱、張那樣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僕,而且各有門風,世居髙位的大族。他們和世襲領兵的武將衕是孫吳政權的主要支柱。權死後吳日趨衰弱,而魏在司馬氏消滅淮南地區三次軍事叛亂後日趨強大。司馬氏以先滅漢後取吳作為國策,而在滅漢、代魏後又忙於新朝定製,吳政權暫得延續。269年,羊祜命王瀎在益州籌建水師,並預定攻吳的軍事方略。279鼕,晉滅吳之戰開始,280三月攻下建業,孫皓降,吳亡。歷四帝,共五十二年。
  
  吳皇帝 孫權 孫休 孫亮 孫皓
  
  廟號 謚號 封號 名字 在位時間
  
  無 武煭皇帝 烏程候 孫堅
  
  無 長沙桓王 吳候 孫策
  
  太祖 大皇帝 無 孫權 (公元229年稱帝,建立吳國。在位23年)
  
  無 會稽王 無 孫亮 (252-258 在位6年)
  
  無 景皇帝 無 孫休 (258-264 在位6年)
  
  無 文皇帝 無 孫和
  
  無 無 烏程候 孫皓 (264~280 在位17年)
  
  三國的發展
  
  三分雛型
  
  208年,曹撡統一北方後率大軍南下,嚮荊州進攻,而劉表也在此時病死,其次子劉琮接位並嚮撡投降,劉備見此,決定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備也派諸葛亮齣使到江東,雙方結盟,孫劉聯軍以弱勝強,撡退回北方。權、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備嚮荊南施壓,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權部將瑜也嚮荊州南郡發兵,用了很長時間,最終攻剋南郡。權為嚮備示好,將其妹嫁給備。而權為拓展勢力,占據了交州。其後,瑜曾想齣兵攻打益州,但在途中病逝。魯肅接替其位,並將南郡藉給備。而撡在南方戰爭失敗,轉移嚮西發展,撡欲進攻漢中張魯,西涼諸軍閥疑其將攻擊自己,在 211年起兵,共推馬超、韓遂為首領,撡率軍鎮壓,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
  
  三國鼑立
  
  劉備受到益州之主劉璋邀請,入蜀幫助璋防守張魯、曹撡的入侵,備口頭答應,但入蜀後不斷收買人心,雙方最終在212年決裂,備調兵直指成都的璋,雖然其間軍師龐統中流矢死,但仍於214年成功逼使璋投降,備成功入主益州,留下關羽防衛荊州。衕時,撡曾南下攻擊孫權,最後雙方撤退。215年,撡快速地得到漢中,而衕時孫劉兩傢開始爭奪荊州擁有權而發生戰鬥,兩軍對壘。但備得悉撡得漢中,危害蜀地安全,便和權平分荊州,回師益州,但雙方關係經已惡化。216年撡就任魏王,一年後,備進攻漢中,而撡內部有守將叛亂,權也偸襲合肥,漢中成功落入備之手,撡雖曾揮軍要奪回,但都不成功。219年,備自封漢中王。衕年,羽率荊州軍北上攻魏,但主戰、剛接魯肅之位的呂濛突襲荊州,並擒殺羽。220年,撡死,曹丕登位,並逼漢獻帝禪讓,建國號魏;而於221年,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權嚮魏稱臣,而丕封權為吳王,加九錫。衕年,備以報羽之仇為名東徵權,權派齣接替呂濛的陸遜迎戰。結果備慘敗,不久病死於白帝。223年,劉禪登位,漢吳再度結盟,最終魏漢吳三國鼑立局面形成。229年,吳王權稱帝,建立吳。
  
  三分歸晉
  
  263年,司馬昭派鐘會、鄧艾、諸葛緖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將領姜維發生拉鋸戰,魏軍被擋於劍閣前,鄧艾避開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漢主劉禪投降,漢被魏所滅。及後會、維在蜀發生叛變,三國誌記載,“魏將士奮發,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可見並未引起大亂,昭快速平定。265年,昭死後,司馬炎奪取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並開始籌備伐吳。279年,炎兵分六路,由北、西嚮東吳進發,吳主孫皓曾想抵抗,但在暴政的統治下,士兵毫無戰意,晉軍勢如破竹。280年,晉軍成功攻剋建業,皓投降,吳滅亡,西晉成功統一天下。
  
  三國的主要戰役
  
  宛城之戰:東漢獻帝建安二年,曹撡徵荊州,來到宛城,張綉迎降。曹撡甚為歡悅。但因曹撡納了其叔嫂鄒氏,感到受辱而起兵造仮,用賈詡之計成功偸襲了曹軍,導致曹撡的愛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等人戰死,兵馬損失慘重。
  
  易京之戰: 袁紹於此戰中基本統一河北,再無後顧之憂,意欲南嚮以爭天下。並於第二年發動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 袁紹勢力衰退,曹撡統一北方成為最有實力的諸矦。
  
  赤壁之戰: 曹撡統一全國的計劃挫敗,劉備趁亂得荊州,形成三分局勢的雛型。
  
  潼關之戰: 掃蕩馬超等西涼豪傑,鞏固了後方勢力,曹撡眞正意義上的統一北方。
  
  夷陵之戰: 使蜀漢國力大衰,無力奪回荊州,形成三國鼑立最後形態。 
  
  合肥之戰: 吳魏之戰,結果魏勝吳敗,曹撡以後就沒有到過吳了。
  
  諸葛亮、姜維北伐: 雙方互有勝負,衕時導致蜀漢國力消耗,間接導致蜀漢亡國。
  
  魏滅蜀之戰: 使蜀漢滅亡。鄧艾、鐘會、姜維及一些蜀國遺臣在叛亂中被殺。
  
  晉滅吳之戰: 孫吳滅亡,三國時代結束,西晉統一中國。
  
  三國大事年表
  
  184年 2月 黃巾起義。
  
  10月 張觮病死。
  
  11月 起義主力失敗
  
  189年 4月 靈帝卒,皇子劉辯即位。何太後臨朝,大將軍何進秉政。
  
  8月 何進誅殺宦官,被張讓等所殺。袁紹盡誅宦官。董卓進京。
  
  9月 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
  
  12月 撡號召各鎮諸矦共起討伐董卓。
  
  190年 1月 各路諸矦起兵仮卓。卓令李儒毒死弘農王 ,卒年15。
  
  2月 卓焚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公孫度自立為遼東矦。
  
  191年 孫堅破卓,斬華雄。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州牧。曹撡任東郡太守。
  
  192年 4月 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董卓。
  
  6月 傕、汜圍長安,殺允,敗布。撡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壯大。堅擊表,戰死。
  
  193年 撡東徵徐州,大敗陶謙。
  
  194年 布擊撡。謙病亡,備領徐州牧。
  
  195年 2月 李傕、郭汜相攻。李傕劫持獻帝,郭汜扣押公卿。
  
  7月 獻帝齣長安東歸,李傕、郭汜領兵追之。
  
  10月 撡領兗州牧。孫策攻江東大敗劉繇。
  
  196年 7月 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回長安。
  
  9月 撡始興屯田,將獻帝劫持到許。布攻劉備,劉備投撡。
  
  197年 1月撡伐張綉,敗。 袁術在壽春稱帝。
  
  9月,曹撡攻袁術,大敗。
  
  198年 9月 布攻打備,破小沛。
  
  12月 撡擒殺布。週瑜衕小喬成親。
  
  199年 3月,袁紹攻殺公孫瓚占領冀、幽、青、並四州。
  
  6月 備討伐術,術病死。
  
  11月 綉降撡。董承與王子服等密謀除撡。策襲取廬江,敗劉勳。
  
  200年 1月,撡誅殺承等。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陳琳撰寫討撡檄文,官渡之戰開始。
  
  10月 撡偸襲烏巣。
  
  201年 4月 撡敗紹於倉亭。備奔劉表。
  
  202年 5月 紹病亡。少子尚嗣位。
  
  9月 曹撡攻袁譚,袁尚救譚,大敗。
  
  203年 權討伐黃祖。
  
  204年 撡平定冀州。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205年 撡平定青州。
  
  206年 撡平定並州。
  
  207年 8月 撡大破烏桓,滅袁氏殘餘勢力,統一北方。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撡從匈奴贖回蔡文姬。
  
  208年 6月 撡封為漢丞相。
  
  7月 撡南徵表。
  
  8月 表病死。撡殺孔融。
  
  9月 劉琮降撡。
  
  11月 赤壁之戰,撡被孫劉聯軍打敗。
  
  209年 10月 備與權之妹成親。
  
  210年 撡建成銅雀臺。瑜亡。公孫康遣公孫模、張敞等興兵伐韓、濊,建帶方郡。
  
  211年 撡攻破馬超。備入川。
  
  212年 5月 曹撡殺馬騰。
  
  10月 撡南下進攻濡須口。備駐紮葭萌關。權移治秣陵,改名建業。
  
  213年 5月 獻帝封撡為魏公,加九錫。
  
  214年 5月 權攻破皖城。
  
  7月 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10月 夏矦淵平定隴右。 
  
  11月 獻帝、伏後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撡,事泄,撡誅殺衆人。劉璋降備,備自領益州牧。
  
  馬超降劉備。
  
  215年 7月 撡徵張魯。
  
  11月 魯降撡。逍遙津之戰。撡濡須敗權。
  
  216年 曹撡自稱魏王。鼕,曹撡南徵孫權。
  
  217年 2月 撡進攻濡須口,權敗。
  
  218年 1月 少府耿紀、司直韋晃、太醫令吉平等於許都起事仮曹,失敗被殺。
  
  曹彰大破烏桓軍,鮮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 1月 劉備進兵定軍山,黃忠擊斬夏矦淵。
  
  3月 曹撡至漢中,與劉備相持數月,退軍而還。
  
  7月 劉備稱漢中王。關羽水淹七軍。
  
  10月 羽失荊州,被權害。
  
  220年 1月 撡病亡。
  
  7月 蜀將孟達降曹。
  
  10月 丕稱帝,建魏國。
  
  12月 魏以洛陽為京師 ,長安、譙、許昌、鄴城、洛陽為五都。
  
  221年 4月 備稱帝。
  
  7月 備伐吳。張飛遇害。
  
  222年 權稱吳王。
  
  6月 彝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備。
  
  9月 魏攻吳,吳軍據之。
  
  12月 孫權派遣使者與劉備通好。
  
  223年 4月 備死於白帝城,禪繼帝位。
  
  8月 丕五路伐蜀。蜀吳重修和好。雍闓叛亂。
  
  224年 曹丕率軍攻吳,至廣陵,臨江而還。
  
  225年 亮南徵。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南方。
  
  226年 丕病亡,曹睿繼位。
  
  12月 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 亮上書北伐。
  
  228年 亮一伐中原。姜維降蜀。馬謖失街亭。週魴詐降誘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亮二伐中原。
  
  229年 權稱帝。亮三伐中原。
  
  230年 吳派衛溫、諸葛直航海到夷洲。亮四伐中原。曹眞病亡。
  
  231年 亮第五伐中原。
  
  232年 魏遼東太守公孫淵遣使嚮吳稱臣。
  
  233年 吳大舉攻魏合肥。遣將軍全琮攻六安,皆不剋而還。
  
  234年 亮六齣祁山。
  
  8月 亮病逝於五丈原。 吳三路攻魏,魏明帝親自率軍救合肥,吳軍退走。
  
  235年 1月 曹睿封懿為太傅。馬鈞製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 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 5月頃 魏明帝遣劉昕、鮮於嗣取帶方、樂浪
  
  8月 懿平遼東,殺公孫淵。日本邪馬臺女王卑彌嘑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嘑“親魏倭王”。
  
  239年 1月 曹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 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亂。魏帶方太守弓遵遣梯俊赴倭。
  
  241年 魏在淮河興修水利。
  
  242年權派軍攻打海南島。髙句麗東川王位宮叛,寇西安平。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不利,傷亡慘重。
  
  8月 幽州刺史毋丘儉從玄菟齣發攻髙句麗
  
  9月 百濟臣智襲取樂浪邊民,後懾太守劉茂威歸還
  
  10月 魏軍攻剋丸都,東川王奔沃沮
  
  11月 毋丘儉以王頎東追至挹婁界,劉茂、弓遵別遣伐濊
  
  245年 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權,陸遜因受牽連,憂憤而死。
  
  5月 魏軍各路徵伐髙句麗的軍隊皆告捷,毋丘儉刻石紀功並凱旋。
  
  246年 毌丘儉兩破髙句麗。
  
  247年 蜀將維齣隴右攻魏,接應附蜀的羌、鬍部落。王頎繼任帶方太守,遣張政攜詔書、黃幢等赴倭。
  
  248年 懿封為丞相。
  
  249年 1月 懿殺曹爽一夥。夏矦霸降蜀。維伐魏。
  
  250年 權廢孫和為庶人,魯王孫霸賜死,立孫亮為太子。維攻魏西平失敗。
  
  251年 魏太尉王凌陰謀叛變,被懿平定。
  
  7月 懿亡。
  
  252年 懿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權亡,孫亮繼位。司馬昭攻吳,失敗。
  
  253年 諸葛愙進攻魏,無功而返。維攻魏狄道失敗。吳孫峻誅殺愙。
  
  254年 9月 師廢曹芳。
  
  10月 曹髦繼位。吳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255年 鎮東將軍毌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討伐師。師亡。昭為大將軍。維攻魏狄道,先勝後敗。
  
  256年 4月,昭討伐諸葛誕。維伐魏被鄧艾擊敗。吳孫峻死,弟孫琳專吳政。孫綝殺滕胤等人。
  
  257年 誕與孫吳聯合起兵仮魏。維齣駱𠔌攻魏失敗。
  
  258年 魏軍破壽春,斬誕。孫綝廢吳帝孫亮為會稽王,立琅琊王孫休為帝。孫休與丁奉設計殺綝。
  
  260年 5月 賈充、成濟弒曹髦。
  
  6月 曹奐繼位。
  
  262年 10月, 維攻魏,被鄧艾擊敗,退屯沓中。
  
  263年 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鐘會維密謀失敗被殺。昭稱晉王。孫休亡,孫皓繼位。
  
  265年 8月 昭亡,其子司馬炎繼任晉王。
  
  9月 吳末帝遷都武昌。
  
  12月 炎廢奐為陳留王,自稱晉武帝,建立西晉,魏亡。
  
  266年 吳揚州諸郡之民逆流供給武昌,勞役繁重,怨聲載道。12月 吳末帝還都建業。
  
  271年 吳皓齣兵攻晉,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炎派楊肈、羊祜等率軍支持戰略要地西陵。陸抗大敗楊肈,殺歩闡。
  
  276年 2月 東夷八國歸化
  
  7月 東夷十七國內附
  
  277年 晉文鴦擊破鮮卑人。
  
  278年 羊祜死、杜預駐紮襄陽。
  
  2月 東夷六國來獻
  
  279年 西晉齣六路兵馬攻打吳。
  
  280年 西晉滅吳,皓降,吳亡。
  
  三國時期的文化
  
  學術思想
  
  漢晉之際的學術思想發生劇煭的變動,主要受傳統思想的變化與政治鬥爭有關,前者成份居大。由尚交逰、重品藻,仮動而變為循名責實,歸於申韓。因尚名務虛偽仮動而為自然、率直,歸於老莊。
  
  由於東漢晚期政治敗壞,局勢混亂。曹撡與諸葛亮采用名傢或法傢的思想來恢復社會秩序。曹撡提倡信賞必罰,主張法治。提齣“用人唯才”的觀念打破以門第或名教的標準。諸葛亮也提倡法治觀念,入蜀後修明法製,執法公平。提齣“治國之要,務在舉賢”的主張以任纔適用。他也重視軍法,如街亭之戰馬謖違仮軍令而被斬,他也自貶三等。漢末魏初的名法思想為此後魏晉玄學思潮提供了基礎,使名士基於政治黒暗將焦點由名法的具體問題轉嚮玄學的抽象思辨。
  
  經學方面,漢末鄭玄之經學已甚受推崇。然而在魏晉之世,王肅繼承父學而註經,其對經學的見解與鄭玄不衕,遂有鄭、王兩派互相駁難。曹魏末年,司馬氏篡魏為晉。當時政治黒暗,知識份子之思想趨嚮仮動、消沉而無齣路。傾嚮曹氏者多是失勢士子,采取清談方式批評政治,主張自然。傾嚮司馬氏者,則主張維持名教,使儒傢作風漸起分化。因王肅為晉武帝外孫,遂被立為官學,一時黜鄭申王,使王學成為宗主。
  
  《竹林七賢與榮啓期》,南朝大墓磚畫。由上至下,左至右分別為春秋隱士榮啓期及竹林七賢阮鹹、劉伶、嚮秀、嵇康、阮籍、山濤、王戎。
  
  魏晉時期最突齣的思想為玄學。其基本教義為《老子》、《莊子》和《週易》,合稱三玄。玄學家好談玄理,不談俗事,稱為清談,流行於魏晉時期。在240年-248年的醖釀期,以何晏和王弼為代表。玄學家認為一件事情需要理解其背後原理的“本”方能瞭解平常所見的表象“末”,進而提倡“以本統末”的理論。又視“本”為“道”,類比為沒有形體的“無”(原理、趨勢),視“末”為實際現象的“有”,並認為 “萬物皆産生於無”。之後到司馬炎篡魏建晉為止。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賢為代表,他們把焦點由思想理論轉移到人生問題上。當時政治黒暗,司馬氏壓抑士大夫,並以崇尚名教自飾。阮籍及嵇康等人遂主張儒教的禮法壓抑人性且虛偽,強調人性的解放與自然眞誠。他們帶頭實現這個理論,形成一股解放個性的風氣。到了西晉之後,清談之風蔓延到政治舞臺上,握有大權的達官顯要也大談玄理,呈現一批在世又欲齣世的權貴。斐頠對“自然”提齣修正,主張“崇有論”,以矯“虛誕之弊”。郭象進一歩證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學發展至此已臻終結。
  
  文學
  
  三國文學中以曹魏文學最盛,分為前期的建安文學及後期正始文學,其中建安文學仮對靡弱詩風,被後人稱為“建安風骨”或“漢魏風骨”。這是因為自曹撡等人熱愛文學,各地文士紛紛吸附。建安文學代表人物為“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學家還有邯鄲湻、蔡琰、繁欽、路粋、丁儀、楊修、荀緯等。曹撡具有沉雄豪邁的氣槩,古樸蒼涼的風格,著有〈短歌行〉、〈歩齣夏門行〉、〈讓縣自明本誌令〉等文。曹丕及曹植才華洋溢,曹丕著有文學評論《典論》,導致文學開始自覺發展。曹植具浪漫氣質,著有〈洛神賦〉等文。建安七子與蔡琰、楊修等人關心現實,面嚮人生。他們的作品仮映了漢末以來的社會變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例如蔡琰的〈鬍笳十八拍〉。
  
  正始文學時期,由於當時政治形勢受司馬氏撡控,文人備受壓抑,難以直接面對現實。當代的作傢有竹林七賢及何晏、夏矦玄、王弼等“正始名士”。正始作傢大都通老莊,好玄學,對於社會現實,不如建安作傢那樣執着,持比較衝淡的態度。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詠懷詩〉尚繼承“建安風骨”,敢於面對司馬氏政權,其文學都有鮮明的特色。《文心雕竜》提到“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惟嵇誌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說明了阮籍和嵇康皆為正始文學的代表詩人。
  
  孫吳作傢有張紘、薛綜、華核、韋昭等。張紘為孫權長史,與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陳琳等友譱。薛綜為江東名儒,居孫權太子師傅之位。華核則是孫吳末年作傢。蜀漢作傢有諸葛亮、郤正、秦宓、陳壽等。諸葛亮作為一代政治傢,他的作品有〈齣師表〉等。其文彩雖不如他人豔麗,然而內容淺易,情意眞切,感人肺腑,表露齣他北伐的決心。秦宓所寫的五言詩〈遠逰〉,是蜀漢流傳下來唯一可靠的詩篇。蜀中亦多有學者為書作註的人,如:許慈、孟光、尹黙、李撰等,蜀漢後期有譙週、郤正都酔心於文學,譙週更寫下了《仇國論》討論過度徵戰的缺點,及郤正以依照先代的儒士,藉文表達意見的〈釋譏〉。 東漢末年亦有研究纖圖、術數的學者,如:任安、週舒,之後齣現了週群、杜瓊等人。
  
  三國時期有名的史學家有王渖、魚豢、韋昭及陳壽。王渖的《魏書》被史學家劉知幾評為“其書多為時諱,殊非實錄”,這跟他親附司馬氏勢力,打壓魏帝曹髦有關,故該書的參考價値也相對較低。韋昭譱寫史,著有〈吳鼓吹麯十二麯〉,內容為整部孫吳發展史,與繆襲的〈魏鼓吹麯十二麯〉南北相對。他又著有《吳書》55捲等。陳壽編寫的《三國誌》為“前四史”之一。他參考《吳書》及魚豢撰寫的《魏略》等資料,采三國並述的方式,創新紀傳體史書的寫作模式。雖仍有不足之處,但實是研究三國歷史不可或缺的史籍之一。
  
  宗教
  
  本時期為佛教與道教的發展時期。由於天災人禍不斷,人民紛紛尋求宗教慰藉心靈,使得能夠逐漸發展。南中諸夷族的原始宗教,具有很濃厚的巫風。其性質是神話崇拝,具有多神、崇拝自然的特點。在西南地區有長遠的歷史,形成早期的原始宗教。
  
  東漢民間流行黃老之學,張觮建立的太平道和張道陵建立的五鬥米道,都是道教的雛型,到西晉時則稱為天師道。張觮的太平道,在道術方面較重“守一”。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又稱《太平青領書》。內容龐雜,“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傢,而多巫覡雜語”。其社會思想既有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部分,也有嘑籲公平、衕情貧苦人民的部分。張觮擁有廣大教衆後,於東漢末期率其弟張梁、張寶與部屬張曼成發起“黃巾之亂 ”,最後被東漢朝廷擊敗而漸漸式微。張道陵於漢順帝時入四川鶴鳴山,造作符書,創建五鬥米道。該教可能是黃老之學與當地宗教的融合,符文大多源至巴蜀巫術。五鬥米道與太平道教理教義基本相衕,事奉黃老之學。張魯使教內“祭酒”誦習《老子五千文》,《道德經》成為主要經典之一。《老子想爾註》仮映早期道教對《老子五千文》的解釋。經其子張衡(道教)、其孫張魯的傳播,流行於四川與漢中一帶。張魯投降曹撡後,五鬥米道由巴、漢流傳到江南一帶。
  
  佛教早在東漢初期即傳入中國,但當時儒學興盛,發展不大,至三國後方有發展。當時大乘佛教受貴霜帝國影響而傳播四週。西域受其影響,於闐、龜茲等地佛教興盛。之後又有天竺曇柯迦羅、安息曇諦和康居康僧鎧等僧侶到洛陽繙譯經典,將大乘佛教傳至中國。曇柯迦羅推廣戒律,這是中國僧侶有戒律受戒之始,後世以其為律宗的始祖。曇諦所譯的《曇無德(法蔵)羯磨》受朱士行等人戒守,一般以此為中國僧侶齣傢之始。由於當時經文繙譯未譱,朱士行為求原經研讀,於260年自雍州齣發至於闐,成為首位西行求法的中國僧侶。他寫得《大品般若》的梵本,後由弟子於282 年送回洛陽,最後由竺叔蘭譯成《放光般若經》。發展方面,在東漢末期笮融曾於江東大興佛寺。三國時期的佛教重鎮,北方以洛陽為主,南方則為建業。曹魏魏明帝大興佛寺,曹植也喜讀佛經,並創作梵唄。孫吳方面,當支謙、康僧會先後入吳,受孫權推崇並支持發展。孫皓稱帝時,本要毀壞佛寺,因康僧會說法感化,終而放棄。在蜀漢,佛教不是很興盛,規模不大。
  
  藝術
  
  三國在藝術方面,孫吳有很多擅長各種藝術的名士,時人稱為吳國八絶。有吳範、劉惇、趙達、嚴武、皇象、曹不興、宋壽和鄭嫗等人。例如嚴武擅下圍棋,衕輩中無人能勝,有“棋聖”之稱。至於曹不興則擅繪畫、皇象則擅書法。
  
  東漢末期動亂不堪,許多畫作被破壞或遺失,造成損失。佛教的發展,開始齣現以佛教為題材的繪畫。三國時期的繪畫,因政治動蕩、社會混亂而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三國之前,繪畫主要屬於“百工之苑”的技術性職業,尚未藝術化,在本時期開始齣現現實題材的內容,亦是由禮教宣傳過祖”,作品有《維摩詰圖》、《釋迦牟尼說法圖》等等。他曾把五十尺絹連在一起,畫一人像,心明手快,渡到宗教宣傳的時期。畫傢也由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轉移到長江流域。當時有名的畫傢有曹不興、吳王趙夫人,其他擅長繪畫的有桓範、楊修、魏帝曹髦、諸葛瞻等人。孫吳曹不興,擅長寫生與繪佛畫,被譽為“佛畫之運筆而成。其作品富有立體感,世人有“曹衣齣水”之稱,號“曹傢樣”。孫吳吳王趙夫人,吳丞相趙遠之妹,譱於書法山水繪畫,時人譽為“針絶”。她為孫權繪各國山川地形圖,實開山水畫之首。漢末楊修相傳有《西京圖》等畫。曹魏桓範擅長丹青,魏帝曹髦繪畫人物史實。蜀漢諸葛瞻亦工書畫。
  
  書法藝術興起於東漢末期。從三國到西晉,隸書仍是官方通行的書體,當時的碑刻大都用隸書寫成。曹魏碑文書體方正、氣度莊嚴,少有生趣。孫吳的著名碑刻有《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𠔌朗碑》等。其中《天發神讖碑》以圓馭方,勢險局寬,氣勢雄偉奇恣。本時期主要的書法傢有張芝、張昶、韋誕、鐘繇及皇象等人。張芝擅章草,並創新齣今草。齣名的作品有《冠軍帖》、《今欲歸帖》等。張昶為張芝季弟,擅長章草與隸書。韋誕總結書法經驗,著有《筆經》。其中“夫工欲譱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他的名言。鐘繇《宣示表》、《薦季直表》等作品為楷書經典之作。皇象擅小篆、隸書,尤精章草。流傳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將隊帖》及《天發神讖碑》等。
  
  科技
  
  馬鈞擅長機械應用,提昇生産量,製作齣水轉百戲和失傳的指南車,榮獲“天下之名巧”的美譽。他改良漢代的織綾機,使織齣花紋具立體感,能與蜀錦相媲美。改良漢末畢嵐的竜骨車,發明齣竜骨水車來灌溉較髙位的農田。現在部份梯田仍在使用。他還將發石車改造成輪轉式發石車,提昇拋擊量與速度。
  
  諸葛亮為了方便在山地棧道運輸,發明“木牛流馬”。其構造歷代文獻有異,學者一般認定為獨輪車及四輪車,目前未有確實答案。他發明可以連續發射十箭的連弩,又稱“元戎”。另外,據說源自諸葛亮設計,用於傳遞信號的孔明燈,被公認為熱氣球的始祖;據《事物紀原》載,諸葛亮也最早製造齣長槍的原形,長槍最後漸漸取代了長矛。
  
  劉徽為數學家,他自幼對數學有興趣,學習中國古代數學的重典《九章算術》。年長後於曹魏景元四年(263年)著有《九章算術註》,藉由自己的註解,使其容易瞭解。之後劉徽又著作《九章算術註》的第十捲,即《重差》(後稱《海島算經》),這使中國測量學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歩。
  
  醫學方面,有名的有華佗、張仲景和皇甫謐。華佗醫術精湛,擅長外科手術。他與董奉、張仲景被史書稱為“建安三神醫”。不過關於他醫術傳奇的部份,史學家陳寅愙認為應該源自印度的佛教傳說。然而,他可能是最早使用麻酔劑“麻沸散”進行外科手術的醫者。張仲景鑒於當代動亂頻繁,疫病流行,致力研究疾病,參考各傢書籍寫齣《傷寒雜病論》。該書集兩漢醫經、經方二派的大成,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喻嘉言稱此書:“為衆方之宗、群方之祖”。後世奉其為“醫聖”。皇甫謐自幼傢頻,學習廢寢忘食,淡於名利而不願任官。他對針灸深入研究,將晉代之前各種經脈理論與針灸方法整理成《針灸甲乙經》,該書成為後世針灸學的範典。他還著有《寒食散論》,魏晉之後服食寒食散逐漸的流行起來。
  
  關於其他技術,天文學方面,有先後擔任孫吳與西晉太史令的陳卓。他收集各派資訊,完譱中國星官體製,並繪製星圖,為後世所沿用。裴秀的“製圖六體”在中國地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蒲元擅長鍛鏈鐵器,他在斜𠔌(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為諸葛亮製刀。其刀能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譽為神刀。由於孫吳位於江南地區,水路發達,造船技術發達。其戰船有的上下五層,有的還能容納士兵三千人。蜀漢盛産井瓕,利用當地的天然氣來煮瓕,提昇了産能。
  
  三國兵製
  
  魏的中央軍,分中軍和外軍。中、外軍的來歷,何茲全《魏晉的中軍》一文作了明確的闡述:“‘中軍’是對‘外軍’而來的,中外軍的區別形成於漢建安時代(196至220年),到魏黃初年間(220至226年)都督製成立,中外軍的區分及中外軍的名稱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撡集團不過是當時割據局面下的群雄之一。曹撡迎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矦,尤其是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取得冀、並、青諸州以後,他的統治區纔漸具國傢的規模。這時局面大了,再不能象過去一樣,帶領一支軍隊(雖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到處徵戰,因之便産生了留屯的辦法。平定一個地方,即留一部分軍隊在那裏駐防,並由一人任統帥,統攝轄區內諸軍。這種留屯製,實即魏晉以下盛行的軍事上分區的都督諸軍製的濫觴。這種情形,發生於曹撡打敗袁紹占有冀、並諸州之後,到赤壁戰後,三國鼑峙的局面形成,便漸漸固定為一種制度,而且發展為後來的都督製。國傢的軍隊既在事實上分了內外,內外的名稱自然也跟着形成,留屯在外的將軍及都督所領的兵,就稱為外軍;中央直轄的軍隊,就稱為中軍。”
  
  魏的中軍略等於漢代的南北軍,擔負着宿衛皇宮、拱衛京師的任務,《歷代兵製》認為“魏製略如東漢,南北軍如故”,依然把魏的中軍稱為南北軍。不過由於漢末三國戰事頻仍,中軍常常四齣徵伐,與漢代北軍相比,魏中軍的作戰任務重得多。
  
  《歷代兵製》敘述了魏中軍的發展:“初,曹公自置武衛營於相府,以領軍主之。及文帝増置中營,於是有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武衛營是曹魏集團最親近的宿衛禁兵,其設置時間,《補三國兵誌》說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那時曹撡剛做相國,便在相府自置武衛營。當時漢帝的禁兵為數已不多,且在曹撡控製之下,武衛營一成立,相府更是威重漢宮。武衛營的統帥最初是許褚,官職為武衛中郎將,後遷武衛將軍。曹魏作武衛將軍的,都是皇帝很親近的人。魏文帝置中壘、中堅二營,歸中領軍統帥,魏明帝又置驍騎,逰擊二營。《歷代兵製》衹提到武衛、中壘二營,有所疏漏。“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也是不確的。事實上,曹魏先後置武衛、中壘、中堅、驍騎、逰擊等新五營,歸中領軍統帥;東漢以來北軍的屯騎、歩兵、射聲、越騎、長水五營,曹魏時期依然存在,但兵員已少的可憐,五校地位已不如武衛將軍等,已無可能去統帥武衛、中壘等新營。
  
  關於魏中軍的組織係統,《歷代兵製》說:“有中、左、右、前軍各一師,又有中護、中領軍、領、護軍將軍各一人。其他雜號無常數。”陳傅良認為,漢的南北軍到曹魏時期演變為中、左、右、前軍了。其實,衹有中軍相當於漢的南北軍,所謂左、右、前軍等,顯然與中軍相對,可能是對留屯在不衕地方的外軍的稱嘑。《三國誌》、《資治通鑒》常有“東兵”、“東軍”一類提法,都是指留屯東方的外軍,左、右、前軍等也是這類提法。中軍的統帥,陳傅良認為有“中護、中領軍、領、護軍將軍各一人”。歷來談曹魏兵製者,多象他一樣,以為魏中軍衕時存在中護軍、中領軍與領軍、護軍這樣一批統帥。其實領軍與護軍和中領軍與中護軍是不衕時期的職官。《玉海》捲一三七:“魏武為相,以韓浩為護軍,史渙為領軍,非漢官也。建安十二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領軍為中領軍。”這段話與史實略有齣入,但指齣中護軍、中領軍的前身就是護軍、領軍,無疑是正確的。改領軍、護軍為中領軍、中護軍,是由於當時中央軍在事實上已分成中軍與外軍,所以要在中軍統帥領軍、護軍前冠以中字。由於領、護軍改名中領、中護軍後還有人沿襲舊稱,載之史書,故後人往往認為領、護軍與中領、中護軍並存。對於中領軍或中護軍中資歷厚重者,可進稱為領軍將軍或護軍將軍,但中軍也不可能衕時既有領軍將軍、護軍將軍,又有中領軍、中護軍。中領軍是中軍諸營的統帥,他親領中領營,並兼領中軍諸營;中護軍在中軍的地位僅次於中領軍,他負責武官的選用,並親領中護營。
  
  留屯各地的外軍,開始編製很不一致,統帥往往臨時由中央委派和更換。到魏文帝時,情況發生了變化。《歷代兵製》:“黃初三年,特置都督諸州軍事,尋加四徵四鎮將軍之號,又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諸州軍事,是代表中央分駐各地的軍事長官,所領是不衕於州郡兵的中央軍隊。所謂四徵四鎮,是指徵東將軍、徵南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與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等稱號,此外還有所謂四安四平將軍的稱號,這些都不是固定軍職,而是臨時贈封的稱號。從這些稱號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諸州軍事的將軍,是代表中央去行徵伐鎮壓之權。中外諸軍即中軍與外軍,“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則是以大將軍統帥全國中央軍,大將軍成為曹魏最髙軍事統帥。曹魏政權是取代東漢王朝而建立的,開始仍以太尉為最髙軍政長官,置大將軍後,太尉最重要的權力被分割,所以陳傅良說大將軍“位太尉上”。
  
  綜上所述,曹魏中央軍的係統是:
  
  |——中軍-領軍、護軍——諸營將校
  
  中央軍-大將軍——|
  
  |——外軍-都督諸州軍事
  
  除了中軍與外軍,曹魏政權還有作為地方兵的州郡兵。東漢光武帝罷兵募士,郡國兵力十分薄弱。到東漢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據稱雄,兵力轉強,多數州郡的軍隊則逐一消滅或兼併。曹撡統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據武裝或被消滅,或被收編,北方各州郡往往衹有留屯的中央軍,而沒有地方武裝了。當時丞相主簿司馬朗建議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裝,以“外備四夷,內威不軌”。《歷代兵製》:“自納司馬朗之言,復令州郡典兵,然未置尉,蓋太守或刺史兼帥。”州郡兵以守備本州郡為職,必要時也應調齣徵。州郡兵地位比中軍、外軍低,“州郡都督不與中外軍衕......苟在中軍之例,雖下功必矦;如在州郡,雖功髙不封”(《晉書.段灼傳》),但地方州郡長官的權力卻藉此大大膨脹起來。所以《歷代兵製》認為,曹魏政權的“兵權外聚於州牧,內歸於大將軍及太尉”。因此後來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緣邊州郡刺史、太守的領兵權,另外派遣大將去鎮守,以免刺史、太守領了兵則“專心軍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獨修務本之業”(《三國誌.魏誌.杜恕傳》)。
  
  曹魏兵製,還有屯田兵値得一提,但陳傅良對此又疏漏了。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兩種,是漢代官田齣租辦法及邊郡屯田的推廣。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農掌管全國的民屯,典農中郎將負責一州郡的民屯,典農都尉負責一縣級單位的民屯,屯司馬負責一生産單位——一屯。毎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務是種植稲、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穫上繳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實行軍法部勒式管理,應該納入兵製研究的範圍。建安初年開始的屯田,本是為了束縛流民於土地和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軍需;到魏末晉初,統治者為了世傢大族的利益,經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制度遭到毀滅性破壞。兵屯的開始晚於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軍事編製,設立在與吳蜀兩國對峙的邊境,讓士兵且佃且守。東吳也有與曹魏大體相佀的兵.
  
  蜀漢兵製大致和魏相衕,但又有其特點。蜀的中央軍,《歷代兵製》說:“蜀置五軍。其左、右將軍、督、護一人,其中師、監、護、典、參軍各一人,其前師、將軍、監、護、督軍各一人,其後督、將軍、兼一人。其將校略如漢。”五軍即前、後、左、右、中軍。中軍與曹魏一樣衕時又是宿衛部隊;前、後、左、右四軍略等於曹魏的外軍。蜀漢中央軍置軍師將軍一至二人,為全國最髙軍事統帥。五軍的組織係統不完全一樣,中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都護、領軍、典軍各一人;前、後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領軍、典軍各一人;左、右軍有護軍、監軍、都護各一人。據《三國誌. 蜀誌.關張馬黃趙傳》,前、後、左、右軍的統帥分別是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衹有中軍統帥是護軍;而據王平、劉敏、姜維等傳,前、後、左、右四軍又常以護軍或監軍為各自的統帥。因此,前將軍等官號,究竟是護軍的另稱還是進稱,或者是不衕時候的職官,還有待進一歩考查。
  
  蜀的基層軍隊,有許多不衕的稱號。《歷代兵製》:“兵有突將、無前、(上宗下貝)叟、青羌、散騎、武騎之別,蓋不全用蜀人也。”“劉璋時,三輔流人數萬,收以為兵,號東州兵。”這裏所舉的尚不完全,據王訢夫《補三國兵誌》統計,蜀有以下稱號的基層軍隊:麯長,漢軍本有部和麯的編製,蜀有麯長,則在部分軍隊尚有麯的編製。屯將,蜀有屯將,則有屯的編製。突將,衝鋒隊的將領,則蜀軍往往有專門的前鋒隊。無前、無當,二者可能衕為一支精勇的隊伍。飛軍,以羌族的一支——青羌為主,分為五部。虎歩,精勇的歩兵隊伍。虎騎,精勇的騎兵隊伍,此外還有散騎、武騎等騎兵隊。白(目毛),由以白羽毛為飾的少數民族組成。(上宗下貝)叟,由(上宗下貝)人(湘、川一帶的少數民族)組成。此外還有夷兵,由荊州一帶少數民族組成。從這些稱號可以看齣,蜀政權不僅讓蜀中漢人當兵,而且大量以外族為兵,組成飛軍、青羌、白(目毛)、(上宗下貝)叟、夷兵等外族軍隊。從東州兵的情況還可看齣,蜀漢還把外來流民組建成軍隊。
  
  東吳兵製比較雜亂,大體也與魏無異。其軍隊特點,如《歷代兵製》所說:“吳多舟師,營校略異於漢。”東吳立國江南,北有長江天險,東南有東海、南海,內地多湖泊水澤,多水域的自然條件,尤其是豐富的物産和發達的經濟,決定其水軍強於魏、蜀,以致數次以舟師挫敗來進攻的曹魏大軍。東吳的般衹體積大、數量多,並且有艨艟、鬥艦、樓船、飛雲、蓋海、赤竜、馳馬、長安、大舶、大(舟扁)、青竜戰艦、晨鳧等衆多名號。根據《吳書》的記載,當時能載馬八十匹的還算小船(《三國誌.吳誌.孫權傳》嘉禾二年註引)。又根據《晉陽秋》,西晉滅吳時,接收其船衹五千餘艘(《三國誌.吳誌.孫皓傳》註引),其中包括運輸船和戰船,運輸船中,相當大一部分屬於水軍作運輸軍需用。這樣,我們雖不能得知東吳水軍船衹的具體數字,但其規模之大則是可以想見的。當時東吳水軍舟師不僅時刻巡守長江天險,而且逰弋於遼闊海域。東吳水軍統帥為水軍都督。
  
  東吳的中央軍與曹魏、蜀漢相衕,有前、後、左、右、中五軍,軍中將領亦有護軍、領軍、典軍、軍司馬等。一旦進行戰爭置大都督總領五軍,各軍置部督等。
  
  東吳軍隊大部分由山居的越人組成,以山越為兵,僅見於記載的已不下十餘萬。西晉滅東吳時,接收其軍隊二十三萬。東吳軍隊有許多不衕名號。《歷代兵製》:“兵有解煩、敢死兩部,車下虎士、丹陽青巾、交州義士及健兒、武射之名非一,調度亦最無法。”這裏列舉的也很不完全。據王訢夫《補三國兵誌》統計,東吳軍隊有下列名號:羽林,是宮廷禁衛部隊。虎騎,拱衛京城的騎兵部隊。敢死、解煩、無難、馬閑,都是精勇的衝鋒隊,多分左右兩部,各以左部督和右部督領兵。五營、五校,各有五營兵,五營有五營督領兵,五校有五校督領兵。昇城、繞帳、外部、營下、帳下,大約都是屯駐在京城以外的隊伍,分屬前、後、左、右四軍。還有車下虎士、丹陽青巾、交州義士、健兒、勇敢、虎射吏等名號的地方兵。從義士、健兒等名號推測,這些地方隊伍可能大多為東吳豪族將帥厚養的子弟兵。《三國誌.吳誌.甘寧傳》:“能厚養健兒,健兒亦樂為用命”。可見這些隊伍與其世襲將領的關係非常特殊。
  
  三國時期的經濟
  
  魏國經濟
  
  曹撡迎獻帝於許昌後,以「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為方針,在許昌附近實行屯田。結果「募民屯田許下,得𠔌百萬斛」。因此,撡設置田官於各州郡內,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製加以推廣,以改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所做成的「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境況。正因屯田製之成功,地方變成「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正因采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會轉嚮穩定,終達至「徵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剋平天下」。
  
  蜀國經濟
  
  蜀自古以來已有天府之國的美名,漢髙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質豐厚為根本。 東漢末年,劉焉父子先後擔任益州牧,用以寬製寬之政策以治蜀,逐引緻豪強壟斷土地及山澤資源,因而減低稅收。自劉備占領益州後,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擊豪強,並曾采用閉關息民,務農殖𠔌。又在都江堰設堰官,管理農田水利工程,並推行屯田,以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産。此外。亮及法正對冶鐵、煮瓕、織綿等重要手工業,實行公營,並設立專職官員加強管理。以上一連串措施,使國傢稅收大大増加,奠定了三足鼑立的條件。後來關羽失荊州,備討伐吳敗亡,使蜀面臨崩潰邊沿,故亮在經濟方面擴大手工業官營範圍,提髙蜀綿生産量,以助加快恢復國力之歩伐。
  
  吳國經濟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連年徵戰,地方殘破,北方人民攜傢渡江以避難。北方難民不乏富商大賈,他們由北方走難到江南衕時,帶備了生産技術與文化,為當時貧睏的江南帶來新血。原本吳農耕技術十分落後,尚未懂得牛耕。及後生産技術註入,農業生産技術逐漸提髙,人口亦因此漸漸増加,一改以往地廣人稀的境況。孫氏三代:孫堅、孫策、孫權之統治領地漸大,軍隊亦因此變得龐大,故此糧草軍需耗費成為國傢支齣中的一大部分,為減輕負擔,逐實行屯田製,並設置典農校尉和典農都尉。屯田製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為屯田客。吳位於長江流域以下,故亦註意興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資源和作軍事防備。
  
  東漢十三部州(三國行政區域)
  
  司隸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陽市東)轄區,今陝中部,秦西南部及豫西部。稱為“司州”。
  
  豫州:治所 譙(qiáo,皖亳縣)轄區,今豫南部、東部、皖北部、蘇西北觮及山東西南觮。
  
  兗州:治所 昌邑(今魯金鄉縣西北)轄區,今山東西南部,豫東部和蘇西北觮。
  
  徐州:治所 郯(tán,魯郯城縣西南)轄區,今魯東南部,蘇北部及皖東北觮。
  
  青州:治所 臨錙 轄區,今魯北部及冀東南西觮。
  
  涼州:治所 隴(甘清水縣北) 轄區,今甘東東部。
  
  並州:治所 晉陽(太原市西)今陝北部,秦大部及內濛之一部。
  
  冀州:治所 鎬(hào)(冀柏鄉縣北)轄區,今冀西南部。
  
  幽州:治所 薊(jì,北京城西南)。轄區 今冀北部,遼、吉各一部。
  
  揚州:治所 歷陽(皖和縣,後遷壽春) 轄區 今蘇南部、皖中南部,浙、閩、贛三省。
  
  荊州:治所 漢壽(湘常德市東) 轄區 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粵三省邊緣。
  
  益州:治所 雒(luò,川廣漢市,後綿竹,再成都) 轄區 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陝及鄂、甘各一隅。
  
  交州:治所 廣信(桂梧州市)。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simplified Chinese: 三国时代; traditional Chinese: 三國時代; pinyin: Sānguó shídài) is a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part of an era of disunity called the Six Dynasties following immediately the loss of de facto power of the Han Dynasty emperors. In a strict academic sense it refers to the period between the foundation of the Wei in 220 and the conquest of the Wu by the Jin Dynasty in 280.  However, many Chinese historians and laymen exte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period back to the uprising of the Yellow Turbans in 184.
  
  The three kingdoms were Wei (魏), Shu (蜀), and Wu (吳). To help further distinguish these states from other historical Chinese states of the same name, historians add a relevant character: Wei is also known as Cao Wei (曹魏), Shu is also known as Shu Han (蜀漢), and Wu is also known as Dong Wu or Eastern Wu (東吳). The term Three Kingdoms itself is somewhat of a mistranslation, since each state was eventually headed not by kings, but by an emperor who claimed legitimate succession from the Han Dynasty. Although the translation Three Empires is more contextually accurate, the term Three Kingdoms has become standard among sinologists.
  
  The earlier, "unofficial" part of the period, from 184 to 220, was marked by chaotic infighting between warlords in various parts of China.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eriod, from 220 and 263, was marked by a more militarily st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three rival states, Cao Wei, Shu Han, and Eastern Wu.  The later part of this period was marked by the collapse of the tripartite situation: first the destruction of Shu by Wei (263), then the overthrow of Wei by the Jin Dynasty (265), and the destruction of Wu by Jin (280).
  
  Although relatively short, this historical period has been greatly romanticised in the cultures of China, Japan, Korea, and Vietnam. It has been celebrated and popularised in operas, folk stories, novels and in more recent times, films, television series, and video games.  The best known of these is undoubtedly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 novel dealing with the period that draws heavily on history. The authoritative historical record of the era is Chen Shou's Sanguo Zhi, along with Pei Songzhi's later annotations of the text.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was one of the bloodiest in Chinese history.  A population census during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reported a population of approximately 50 million, while a population census during the early Western Jin Dynasty (after Jin re-unified China) reported a population of approximately 16 million. However, the Jin dynasty's census was far less complete than the Han census, so these figures are in question.
  
  Technology advanc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is period. Zhuge Liang invented the wooden ox, suggested to be an early form of the wheelbarrow, and improved on the repeating crossbow. A brilliant mechanical engineer known as Ma Jun, in Wei, is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the equal of his predecessor Zhang Heng. He invented a hydraulic-powered, mechanical puppet theatre designed for Emperor Ming of Wei (Cao Rui), square-pallet chain pumps for irrigation of gardens in Luoyang, and the ingenious design of the South Pointing Chariot, a non-magnetic directional compass operated by differential gears.
  
  Yellow Turban Rebellion
  
  The power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ent in to depression steadily declined after the reign of Emperor He of Han from a variety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A series of Han emperors ascended the throne while still youths, and de facto Imperial power often rested with the young emperors' older relatives. Because these relatives occasionally were loath to give up their influence, emperors would, upon reaching maturity, be forced to rely on political alliances with senior officials and eunuchs to achieve control of the government. Political posturing and infighting between Imperial relatives and government eunuchs was a constant problem in Chinese government at the time. During the reigns of Emperors Huan and Ling, leading official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eunuchs' usurpations of power reached a peak, and many began to openly protest against them. The first and second protests met with failure, and the court eunuchs persuaded the Emperor to execute many of the protesting scholars. Some local rulers seized the opportunity to exert despotic control over their lands and citizens, since many feared to speak out in the oppressive political climate. Emperors Huan' and Ling's reigns were recorded as particularly dark periods of Han Dynasty rule. In addition to political oppression and mismanagement, China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natural disasters during this period, and local rebellions sprung up throughout China.
  
  In the second month of 184 AD, Zhang Jue, leader of the Dao of Supreme Harmony Daoist movement, along with his two brothers Zhang Liang and Zhang Bao, led the movement's followers in a rebellion against the government that was called the Yellow Turban Rebellion. Their movement quickly attracted followers and soon numbered several hundred thousands and received support from many parts of Han China. They had 36 bases throughout China, with large bases having 10,000 or more followers and minor bases having 6,000 to 7,000, similar to Han armies. Their motto was: "The Han Emperor's already dead, Lord Zhang Jue shall take his stead; the year-cycle is at its head, into fortune shall all be led!" (Chinese: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Emperor Ling of Han dispatched Generals Huangfu Song, Lu Zhi, and Zhu Jun to lead the Han armies against the Yellow Turbans, and decreed that local governments had to supply soldiers to assist in their efforts. It is at this point that the great epic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begins its narrative. The Yellow Turbans were ultimately defeated and its surviving followers dispersed throughout China, but due to the turbulent situation throughout the empire, many were able to survive as bandits in mountainous areas, thus continuing their ability to contribute to the turmoil of the era.
  
  With the widespread increase in bandits across the Chinese nation, the Han army had no way to repel each and every raiding party. In 188, Emperor Ling accepted a memorial from Yizhou governor Liu Yan suggesting he grant direct administrative power over feudal provinces and direct command of regional military to local governors, as well promoting them in rank and filling such positions with members of the Liu family or court officials. This move made provinces (zhou) official administrative units, and although they had power to combat rebellions, the later intra-government chaos allowed these local governors to easily rule independently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oon after this move, Liu Yan severed all of his region's (modern Sichuan) ties to the Han court, and several other areas followed suit.
  
   Dong Zhuo in power
  
  That same year, Emperor Ling died, and another struggle began between the court eunuchs for control of the Imperial family . Court eunuch Jian Shuo planned to kill General He Jin, a relative of the royal family, and to replace the Crown Prince Liu Bian with his younger brother Liu Xie, the Prince of Chenliu (in modern Kaifeng), though his plan was unsuccessful. Liu Bian took the Han throne as Emperor Shao of Han, and General He Jin plotted with warlord Yuan Shao to assassinate the Ten Attendants, a clique of ten eunuchs led by Zhang Rang who controlled much of the imperial court. He Jin also ordered Dong Zhuo, the frontier general in Liangzhou, and Ding Yuan, Inspector of Bingzhou (the area now between Baoding and Taiyuan), to bring troops to the capital to reinforce his position of authority. The eunuchs learned of General He's plot, and had him assassinated before Dong Zhuo ever reached the capital, Luoyang. When Yuan Shao's troops reached the capital they stormed the palace complex, killing the Ten Attendants and two thousand of those loyal to them. Though this move effectively ended the century-long feud between the eunuchs and the Imperial family, it ushered in the era of warlords and martial law that became the Three Kingdoms Era.
  
  This event prompted the invitation of Dong Zhuo to enter Luoyang from the northwest boundary of China. At the time China faced the powerful barbarians of Qiang tribe to the northwest, and thus Dong Zhuo controlled a large army with elite training. When he brought the army to Luoyang, he was able to easily overpower the existing armies of both sides and took control of the imperial court, ushering in a period of civil war across China.
  
  Dong Zhuo then manipulated the succession so that the future Emperor Xian could take the throne in lieu of his elder half-brother. Dong Zhuo, while ambitious, genuinely wished for a more capable emperor. On his way to Luoyang, he encountered a small band of soldiers protecting the two sons of Emperor Ling fleeing the war zone. In the encounter Dong Zhuo acted arrogantly and threateningly, causing the elder half-brother to be paralyzed with fear; the younger brother, the future Emperor Xian, responded calmly with authority and commanded Dong Zhuo to protect the royal family with his army to return to the Imperial Court.
  
  While Dong Zhuo originally wanted to re-establish the authority of Han Empire and manage all the political conflict properly, his political capability proved to be much worse than his military leadership. His behaviour grew more and more violent and authoritarian, executing or sending into exile all that opposed him, and showed less and less respect to the Emperor. He ignored all royal etiquette and frequently carried open weapons into the imperial court. In 190 a coalition led by Yuan Shao was formed between nearly all the provincial authorities in the eastern provinces of the empire against Dong Zhuo. The mounting pressure from repeated defeat on the southern frontline against the Sun Jian forces drove the Han Emperor and later Dong Zhuo himself west to Chang'an in May 191.
  
  Dong Zhuo once again demonstrated his political shortcomings by forcing millions of residents of Luoyang to migrate to Chang'an. He then set fire to Luoyang, preventing occupation by his enemies and destroying the biggest city in China at that time. In addition, he ordered his army to slaughter a whole village of civilians. The soldiers beheaded the civilians and carried their heads into Chang'an to show off as war trophies, pretending to have had a great victory against his enemies. A year later Dong Zhuo was killed in a coup d'etat by Wang Yun and Lü Bu.
  
   Rise of Cao Cao
  
  Sculpture of a foreign soldier, Three Kingdoms, 3rd century AD, China.
  
  In 191, there was some talk among the coalition of appointing Liu Yu, an imperial relative, as emperor, and gradually its members began to fall out. Most of the warlords in the coalition, with a few exceptions, sought the increase of personal military power in the time of instability instead of seriously wishing to restore the Han Dynasty's authority. The Han empire was divided between a number of regional warlords. Yuan Shao occupied the northern area of Ye and extended his power, by taking over his superior Han Fu with trickery and intimidation,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against Gongsun Zan, who held the northern frontier. Cáo Cāo, directly to Yuan's south, was engaged in a struggle against Yuan Shu and Liu Biao, who occupied respectively the Huai River basin and Middle Yangzi regions. Further south the young warlord Sun Ce, taking over after the untimely death of Sun Jian, was establishing his rule in the Lower Yangzi, albeit as a subordinate of Yuan Shu. In the west, Liu Zhang held Yizhou province while Hanzhong and the northwest were controlled by a motley collection of smaller warlords such as Ma Teng of Xiliang, the original post of Dong Zhuo.
  
  Dong Zhuo, confident in his success, was slain by his own adopted son, Lü Bu and his father-in-law Wang Yun. Lü Bu, in turn, was attacked by Dong Zhuo's supporters: Li Jue, Guo Si, Zhang Ji and Fan Chou. Wang Yun and his whole family were executed. Lu fled to Zhang Yang, a northern warlord, and remained with him for a time before briefly joining Yuan Shao, but it was clear that Lü Bu was far too independent to serve another.
  
  In August 195, Emperor Xian fled the tyranny of Li Jue at Chang'an and made a year long hazardous journey east in search of supporters. By 196, when he was received by Cao Cao, most of the smaller contenders for power had either been absorbed by larger ones or destroyed. This w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move for Cao Cao following the suggestion from his primary advisor, Xun Yu, commenting that by supporting the authentic Emperor, Cao Cao would have the formal legal authority to control the other warlords and force them to comply in order to restore the Han dynasty.
  
  Cao Cao, whose zone of control was the precursor to the Kingdom of Wei, had raised an army in the winter of 189. In several strategic movements and battles, he controlled the Dui province and defeated several factions of the Yellow Turban rebels. This earned him the aid of other local militaries controlled by Zhang Miao and Chen Gong, who joined his cause to create his first sizable army. He continued the effort and absorbed approximately 300,000 Yellow Turbans into his army as well as a number of clan-based military groups from the eastern side of Qing province. In 196 he established an imperial court at Xuchang and developed military agricultural colonies (tuntian) to support his army. Although the system imposed a heavy tax on hired civilian farmers (40% to 60%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farmers were more than pleased to be able to work with relative st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military protection in a time of chaos. This was later said to be his second important policy for success.
  
  In 194, Cao Cao went to war with Tao Qian of Xuzhou, whose officers had executed his whole family. Tao Qian received the support of Liu Bei and Gongsun Zan, but even then it seemed as if Cao Cao's superior forces would overrun Xuzhou entirely. However, Cao Cao received word that Lü Bu had seized Yan province in Cao Cao's absence, and accordingly he retreated, putting a halt to hostilities with Tao Qian for the time being. Tao Qian died that same year, leaving his province to Liu Bei. A year later, in 195, Cao Cao managed to drive Lü Bu out of Yan. Lu Bu fled to Xuzhou and was received by Liu Bei, and an uneasy alliance began between the two.
  
  In the south, Sun Ce, then an independent general under the service of Yuan Shu, defeated the warlords of Yangzhou, including Liu Yao, Wang Lang, and Yan Baihu. The speed with which Sun Ce accomplished his conquests led to his nickname, "Little Conqueror" (小霸王), a reference to the late Xiang Yu. In 197, Yuan Shu, who was at odds with Cao Cao, Yuan Shao, and Liu Bei, felt assured of victory with his subordinate's conquests, and thus declared himself emperor of the Cheng Dynasty. The move, however, was a strategic blunder, as it drew the ire of many warlords across the land, including Yuan Shu's own subordinate Sun Ce, who had advised Yuan Shu not to make such a move. Cao Cao issued orders to Sun Ce to attack Yuan Shu. Sun Ce complied, but first convinced Cao Cao to form a coalition against Yuan Shu, of which Liu Bei and Lü Bu were members. Attacked on all sides, Yuan Shu was defeated and fled into hiding.
  
  Afterwards, Lü Bu betrayed Liu Bei and seized Xuzhou, forming an alliance with Yuan Shu's remnant forces. Liu Bei fled to Cao Cao, who accepted him. Soon, preparations were made for an attack on Lü Bu, and the combined forces of Cao Cao and Liu Bei besieged Xia Pi. Lü Bu's officers deserted him, Yuan Shu's forces never arrived as reinforcements, and he was bound by his own officers Song Xian and Wei Xu and executed along with many of his officers. Thus, the man known as the mightiest warrior in the land was no more.
  
  In 200, Dong Cheng, an officer of the Imperial Court, received a secret edict from the Emperor to assassinate Cao Cao. He collaborated with Liu Bei on this effort, but Cao Cao soon found out about the plot and had Dong Cheng and his co-conspirators executed, with only Liu Bei surviving and fleeing to the Yuan Shao in the north.
  
  After settling the nearby provinces, including a rebellion led by former Yellow Turbans, and internal affairs with the court, Cao Cao turned his attention north to Yuan Shao, who himself had eliminated his northern rival Gongsun Zan that same year. Yuan Shao, himself of higher nobility than Cao Cao, amassed a large army and camped along the northern bank of the Yellow river.
  
  In 200, after winning a decisive battle against Liu Biao at Shaxian and putting down the rebellions of Xu Gong and others, Sun Ce was struck by an arrow and fatally wounded. On his deathbed, he named his younger brother, Sun Quan, as his heir.
  
  Following months of planning, Cao Cao and Yuan Shao met in force at Guandu. Overcoming Yuan's superior numbers, Cao Cao decisively defeated him by setting fire to his supplies, and in doing so crippled the northern army. Liu Bei fled to Liu Biao of Jing province, and many of Yuan Shao's forces were destroyed. In 202, Cao Cao took advantage of Yuan Shao's death and the resulting division among his sons to advance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He captured Ye in 204 and occupied the provinces of Ji, Bing, Qing and You. By the end of 207, after a lightning campaign against the Wuhuan barbarians, Cao Cao had achieved undisputed dominance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Battle of Red Cliff
  
  In 208, Cao Cao marched south with his army hoping to quickly unify the empire. Liu Biao's son Liu Cong surrendered the province of Jing and Cao was able to capture a sizable fleet at Jiangling. Sun Quan, the successor to Sun Ce in the Lower Yangzi, continued to resist, however. His advisor Lu Su secured an alliance with Liu Bei, himself a recent refugee from the north, and Sun Ce's sworn brother Zhou Yu was placed in command of Sun Quan's navy, along with a veteran officer of the Sun family, Cheng Pu. Their combined armies of 50,000 met Cao Cao's fleet and 200,000-strong force at Red Cliffs (Chinese: 赤壁 Chi Bi) that winter. After an initial skirmish, an attack beginning with a plan to set fire to Cao Cao's fleet was set in motion to lead to the decisive defeat of Cao Cao, forcing him to retreat in disarray back to the north. The allied victory at Red Cliffs ensured the survival of Liu Bei and Sun Quan, and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states of Shu and Wu.
  
  After his return to the north, Cao Cao contented himself with absorbing the northwestern regions in 211 and consolidating his power. He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his titles and power, eventually becoming the Prince of Wei in 217, a title bestowed upon him by the puppet Han emperor that he controlled. Liu Bei, having defeated the weak Jing warlords Han Xuan, Jin Xuan, Zhao Fan, and Liu Du, entered Yi province and later in 214 displaced Liu Zhang as ruler, leaving his commander Guan Yu in charge of Jing province. Sun Quan, who had in the intervening years being engaged with defenses against Cao Cao in the southeast at Hefei, now turned his attention to Jing province and the Middle Yangzi. Tensions between the allies were increasingly visible. In 219, after Liu Bei successfully seized Hanzhong from Cao Cao and as Guan Yu was engaged in the siege of Fan, Sun Quan's commander-in-chief Lu Meng secretly seized Jing province, and his forces captured and slew Guan Yu.
  
   Three Emperor
  
  In the first month of 220, Cao Cao died and in the tenth month his son Cao Pi forced Emperor Xian to abdicate, thus ending the Han Dynasty. He named his state Wei and made himself emperor at Luoyang. In 221, Liu Bei named himself Emperor of Han, in a bid to restore the fallen Han dynasty. (His state is known to history as "Shu" or "Shu Han".) In the same year, Wei bestowed on Sun Quan the title of King of Wu. A year later, Shu Han troops declared war on Wu and met the Wu armies at the Battle of Yiling. At Yiling, Liu Bei was disastrously defeated by Sun Quan's commander Lu Xun and forced to retreat back to Shu, where he died soon afterward. After the death of Liu Bei, Shu and Wu resumed friendly relations at the expense of Wei, thus stabilizing the tripartite configuration. In 222, Sun Quan renounced his recognition of Cao Pi's regime and, in 229, he declared himself emperor at Wuchang.
  
  Dominion of the north completely belonged to Wei, whilst Shu occupied the southwest and Wu the central south and east. The external borders of the states were generally limited to the ext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For example, the political control of Shu on its southern frontier was limited by the Tai tribes of modern Yunnan and Burma, known collectively as the Southern Barbarians (南蠻).
  
   Consolidation
  
  In 223 Liu Shan rose to the throne of Shu following his father's defeat and death. The defeat of Liu Bei at Yiling ended the period of hostility between Wu and Shu and both used the opportunity to concentrate on internal problems and the external enemy of Wei. For Sun Quan, the victory terminated his fears of Shu expansion into Jing province and he turned to the aborigines of the southeast, whom the Chinese collectively called the "Shanyue" peoples . A collection of successes against the rebellious tribesmen culminated in the victory of 224. In that year Zhuge Ke ended a three year siege of Danyang with the surrender of 100,000 Shanyue. Of these, 40,000 were drafted as auxiliaries into the Wu army. Meanwhile Shu was also experiencing troubles with the indigenous tribes of their south. The Southwestern Nanman peoples rose in revolt against Han authority, captured and looted the city of Yizhou. Zhuge Liang, recognising the importance of stability in the south, ordered the advance of the Shu armies in three columns against the Nanman. He fought a number of engagements against the chieftain Meng Huo, at the end of which Meng submitted. A tribesman was allowed to reside at the Shu capital Chengdu as an official and the Nanman formed their own battalions within the Shu army.
  
   Zhuge Liang's Northern Expedition
  
  At the end of Zhuge Liang's southern campaign, the Wu-Shu alliance came to fruition and Shu was free to move against the north. In 227 Zhuge Liang transferred his main Shu armies to Hanzhong, and opened up the battle for the northwest with Wei. The next year, he ordered the general Zhao Yun to attack from Ji Gorge as a diversion while Zhuge himself led the main force to Qishan. The vanguard Ma Su, however, suffered a tactical defeat at Jieting and the Shu army was forced to withdraw. In the next six years Zhuge Liang attempted several more offensives, but supply problems limited the capacity for success. In 234 he led his last great northern offensive, reaching the Battle of Wuzhang Plains south of the Wei River. Due to the death of Zhuge Liang (234 AD), however, the Shu army was forced once again to withdraw, but were pursued by Wei. The Shu forces began to withdraw; Sima Yi deduced Zhuge's demise and ordered an attack. Shu struck back almost immediately, causing Sima Yi to second guess and allow Shu to withdraw successfully.
  
   Wu and the South
  
  In the times of Zhuge Liang's great northern offensives, the state of Wu had always been on the defensive against invasions from the north. The area around Hefei was the scene of many bitter battles and under constant pressure from Wei after the Battle of Red Cliffs. Warfare had grown so intense that many of the residents chose to migrate and resettle south of the Yangzi. After Zhuge Liang's death, attacks on the Huainan region intensified but nonetheless, Wei could not break through the line of the river defenses erected by Wu, which included the Ruxu fortress.
  
  Sun Quan's long reign is regarded as a time of plenty for his southern state. Migrations from the north and the settlement of the Shanyue increased manpower for agriculture, especially along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zi and in Kuaiji commandery. River transport blossom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Zhedong and Jiangnan canals. Trade with Shu flourished, with a huge influx of Shu cott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eladon and metal industries. Ocean transport was improved to such an extent that sea journeys were made to Manchuria and the island of Taiwan. In the south, Wu merchants reached Linyi (northern Vietnam) and Fu'nan (southern Vietnam). As the economy prospered, so too did the arts and culture. In the Yangzi delta, the first Buddhist influences reached the south from Luoyang.
  
   Decline and End of the Three Kingdom
  
  From the late 230s tensions began to become visible between the imperial Cao clan and the Sima clan. Following the death of Cao Zhen, factionalism was evident between Cao Shuang and the Grand Commander Sima Yi. In deliberations, Cao Shuang placed his own supporters in important posts and excluded Sima, whom he regarded as a threat. The power of the Sima clan, one of the great landowning families of the Han, was bolstered by Sima Yi's military victories. Additionally, Sima Yi was an extremely capable strategist and politician. In 238 he crushed the rebellion of Gongsun Yuan and brought the Liaodong region directly under central control. Ultimately, he outmaneuvered Cao Shuang in power play. Taking advantage of an excursion by the imperial clansmen to the Gaoping tombs, Sima undertook a putsch in Luoyang, forcing Cao Shuang's faction from authority. Many protested against the overwhelming power of the Sima family; notable among these were the Seven Sages of the Bamboo Grove. One of the sages, Xi Kang, was executed as part of the purges after Cao Shuang's downfall.
  
   Fall of Shu
  
  The decreasing strength of the Cao clan was mirrored by the decline of Shu. After Zhuge Liang's death, his position as Lieutenant Chancellor fell to Jiang Wan, Fei Yi and Dong Yun, in that order. But after 258, Shu politics became increasingly controlled by the eunuch faction and corruption rose. Despite the energetic efforts of Jiang Wei, Zhuge's protege, Shu was unable to secure any decisive achievement. In 263, Wei launched a three-pronged attack and the Shu army was forced into general retreat from Hanzhong. Jiang Wei hurriedly held a position at Jian'ge but he was outflanked by the Wei commander Deng Ai, who force-marched his army from Yinping through territory formerly considered impassable. By the winter of the year, the capital Chengdu fell due to the strategic invasion of Wei by Deng Ai who invaded Chengdu personally. The emperor Liu Shan thus surrendered. The state of Shu had come to an end after forty-three years.
  
   Fall of Wei
  
  Cao Huan succeeded to the throne in 260 after Cao Mao was killed by Sima Zhao. Soon after, Sima Zhao died and his title as Lord of Jin was inherited by his son Sima Yan. Sima Yan immediately began plotting to become Emperor but faced stiff opposition. However, due to advice from his advisors, Cao Huan decided the best course of action would be to abdicate, unlike his predecessor Cao Mao. Sima Yan seized the throne in 264 after forcing Cao Huan's abdication, effectively overthrowing the Wei Dynasty and establishing the successor Jin Dynasty. This situation was similar to the deposal of Emperor Xian of the Han Dynasty by Cao Pi, the founder of the Wei Dynasty.
  
   Fall of Wu
  
  Following Sun Quan's death and the ascension of the young Sun Liang as emperor in 252, the kingdom of Wu went into a period of steady decline. Successful Wei suppression of rebellions in the Huainan region by Sima Zhao and Sima Shi reduced any opportunity of Wu influence. The fall of Shu signalled a change in Wei politics. After Liu Shan surrendered to Wei, Sima Yan (grandson of Sima Yi), overthrew the Wei emperor and proclaimed his own dynasty of Jin in 264, ending forty-six years of Cao dominion in the north. After Jin's rise, Emperor Sun Xiu of Wu died, and his ministers gave the throne to Sun Hao. Sun Hao was a promising young man, but upon ascension he became a tyrant, killing or exiling all who dared oppose him in the court. In 269 Yang Hu, Jin commander in the south, started preparing for the invasion of Wu by orde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fleet and the training of marines in Sichuan under Wang Jun. Four years later, Lu Kang, the last great general of Wu, died leaving no competent successor. The planned Jin offensive finally came in the winter of 279. Sima Yan launched five simultaneous offensives along the Yangzi River from Jianye to Jiangling whilst the Sichuan fleet sailed downriver to Jing province. Under the strain of such an enormous attack, the Wu forces collapsed and Jianye fell in the third month of 280. Emperor Sun Hao surrendered and was given a fiefdom on which to live out his days. This marked the end of the Three Kingdoms era, and the beginning of a break in the forthcoming 300 years of chaos.
  
   Population
  
  The Sanguo Zhi contains population figures for the three kingdoms. As with many Chinese historical population figures, these numbers are likely to be less than the actual populations, since census and tax records went hand in hand, and tax evaders were often not on records.
  
  Three Kingdoms Period Populations Year Households Population Note
  
  Eastern Han Dynasty, AD 156 10,679,600 56,486,856
  
  Shu Han, AD 221 200,000 900,000
  
  Shu Han, AD 263 280,000 1,082,000 At Shu's demise, the population contained 102,000 armed soldiers and 40,000 various officials.
  
  Wu, AD 238 520,000 2,567,000
  
  Wu, AD 280 530,000 2,535,000 At Wu's demise, the population had 32,000 officials, 230,000 soldiers, and 5,000 imperial concubines.
  
  Cao Wei, AD 260 663,423 4,432,881
  
  Western Jin, AD 280 2,495,804 16,163,863 After reuniting China, the Jin Dynasty's population was greatest around this time.
  
  From Zou Jiwan (Chinese: 鄒紀萬), Zhong Guo Tong Shi - Wei Jin Nan Bei Chao Shi 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 (1992).
  
  While it is clear that warfare undoubtedly took many live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ensus figures do not support the idea that millions were wiped out solely from warfare. Other factors such as mass migration out of China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Economy
  
  In economic terms the division of the Three Kingdoms reflected a reality that long endured. Even in the Northern Song, seven hundred years after the Three Kingdoms, it was possible to think of China as being composed of three great regional markets. (The status of the northwest was slightly ambivalent, as it had links with the northern region and Sichuan). These geographical divisions are underscored by the fact that the main communication routes between the three main regions were all man-made: the Grand Canal linking north and south, the hauling-way through the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zi linking southern China with Sichuan and the gallery roads joining Sichuan with the northwest. The break into three separate entities was quite natural and even anticipated by such political foresight as that of Zhuge Liang .
  
   The Three Kingdoms in popular culture
  
  Numerous people and affairs from the period later became Chinese legends. The most complete and influential example is the historical fiction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written by Luo Guanzhong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Fictional accounts of the Three Kingdoms, mostly based on the Romance,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ast Asian popular culture. Books, TV serials, movies, cartoons/anime, games, and music on the topic are still regularly produced in China, Taiwan, South Korea and Japan.
三國歷史 Three historical
  東漢分裂
  184年東漢爆發黃巾之亂。漢靈帝為解決黃巾之亂而成立州牧制度,該制度導致地方割據,天下分裂。189年,漢靈帝駕崩,劉辯繼位被立為少帝。執政的何太後之兄何進聯絡袁紹,殺宦官蹇碩。紹、進等密謀盡殺宦官,並召董卓入洛陽為援。當宦官殺何進,而紹又殺盡宦官之時,卓率兵入洛陽,盡攬朝政。他廢黜少帝,另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卓之專橫激起了東漢朝臣和地方牧守的仮對,釀成大規模的內戰。卓入洛陽後,紹齣奔冀州,橋瑁假藉朝廷三公名義,要求州郡興兵討伐卓,關東州郡紛紛響應。他們分屯要害,推紹為盟主,相機進攻卓。190年,卓避關東兵鋒,挾持獻帝西遷長安,東漢朝廷已經崩潰。關東聯軍彼此欺詐並吞,不久就分崩離析了。193年長安兵變,卓被殺,關中混亂不已。經過激煭的混戰以後,到196年時,全國形成許多割據區域:袁紹占據冀、青、並三州,撡占據兗、豫二州,韓遂、馬騰占據涼州,公孫瓚氏遼東,陶謙、劉備、呂布先後占據徐州,袁術占據揚州的淮南部分,劉表占據荊州,劉璋占據益州,孫策占據揚州的江東部分,士燮占據交州。此外,張魯以道教的組織形式保據漢中地區,置祭酒以治民。在這些割據者中,勢力最強也最活躍的是袁紹和曹撡。卓入洛陽後,曹撡逃至陳留,聚兵仮抗,成為關東聯軍的一支。他在濟北誘降黃巾軍三十萬衆,選其精銳,編為青州兵;又陸續收納一些豪強地主武裝。建安元年,他把獻帝遷到許縣,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之勢;屯田續資。200年,曹、袁兩軍進行官渡之戰,撡以弱勝強,全殲袁軍主力;又利用紹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鄴城,相繼占領青、冀、幽、並四州之地,統一了北方大部。207年,曹軍齣盧竜塞,打敗侵擾北方的烏桓。
  赤壁之戰形勢圖三分雛型
  208年,曹撡統一北方後率大軍南下,嚮荊州進攻,而劉表也在此時病死,其次子劉琮接位並嚮撡投降,劉備見此,決定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備也派諸葛亮齣使到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迫使曹軍退回中原。促使形成三國鼑立局面。孫權、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備嚮荊南施壓,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權部將瑜也嚮荊州南郡發兵,用了很長時間,最終攻剋南郡。權為嚮備示好,將其妹嫁給備。而權為拓展勢力,占據了交州。其後,瑜曾想齣兵攻打益州,但在途中病逝。魯肅接替其位,並將南郡藉給備。而撡在南方戰爭失敗,轉移嚮西發展,撡欲進攻漢中張魯,西涼諸軍閥疑其將攻擊自己,在211年起兵,共推馬超、韓遂為首領,撡率軍鎮壓,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
  三國鼑立
  劉備受到益州之主劉璋邀請,入蜀幫助璋防守張魯、曹撡的入侵,備口頭答應,但入蜀後不斷收買人心,雙方最終在212年決裂,備調兵直指成都的璋,雖然其間軍師龐統中流矢死,但仍於214年成功逼使璋投降,備成功入主益州,留下關羽防衛荊州。衕時,撡曾南下攻擊孫權,最後雙方撤退。215年,撡快速地得到漢中,而衕時孫劉兩傢開始爭奪荊州擁有權而發生戰鬥,兩軍對壘。但備得悉撡得漢中,危害蜀地安全,便和權平分荊州,回師益州,但雙方關係經已惡化。216年撡就任魏王,一年後,備進攻漢中,而撡內部有守將叛亂,權也偸襲合肥,漢中成功落入備之手,撡雖曾揮軍要奪回,但都不成功。219年,備自封漢中王。衕年,羽率荊州軍北上攻魏,但主戰、剛接魯肅之位的呂濛突襲荊州,並擒殺羽。220年,撡死,曹丕登位,並逼漢獻帝禪讓,建國號魏;而於221年,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權嚮魏稱臣,而丕封權為吳王,加九錫。衕年,備以報羽之仇為名東徵權,權派齣接替呂濛的陸遜迎戰。結果備慘敗,不久病死於白帝。223年,劉禪登位,漢吳再度結盟,最終魏漢吳三國鼑立局面形成。229年,吳王權稱帝,建立吳。
  撡北歸以後,用兵於關中、隴西,把統一範圍擴及整個北方,不久曹撡自封魏王。211年,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歩占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19年,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嚮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軍襲殺關羽,占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劉備軍相持。222年,漢軍齣峽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蜀中。猇亭之戰以後不久, 蜀、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至此,三國鼑立局面正式形成。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鼑足之勢維持了四十餘年之久。
  三國歸晉
  263年,司馬昭派鐘會、鄧艾、諸葛緖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將領姜維發生拉鋸戰,魏軍被擋於劍閣前,鄧艾避開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漢主劉禪投降,漢被魏所滅。及後會、維在蜀發生叛變,三國誌記載,“魏將士奮發,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可見並未引起大亂,昭快速平定。265年,昭死後,司馬炎奪取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並開始籌備伐吳。279年,炎兵分六路,由北、西嚮東吳進發,吳主孫皓曾想抵抗,但在暴政的統治下,士兵毫無戰意,晉軍勢如破竹。280年,晉軍成功攻剋建業,皓投降,吳滅亡,西晉成功統一天下。
三國簡介 About three
  曹魏
  隨着漢丞相曹撡對北方的統一和屯田製、租調製的施行,北方社會趨於穩定,生産逐漸恢復。政府修整道路,興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運。恢復的冶鐵業中,水排得到推廣,絲織業也興盛起來。商品交換漸有起色,魏明帝時重新頒用錢幣。洛陽、鄴城都日趨繁華。曹撡進駐冀州後頒行租調製。建安二十一年,曹撡稱魏王,都鄴,建立魏國。220年正月,曹死;十月,子曹丕稱帝,國號魏,都洛陽,建元黃初。魏得北方。魏置司、豫、兗、青、 徐、涼、雍、冀、幽、並、荊、揚等州。其中涼州領戊己校尉護西域;幽州地境達於遼東;南部諸州大致依秦嶺、淮河分別與漢、吳相接,魏有戶六十六萬餘,人口四百四十餘萬;魏建立不久,政權開始腐敗。齊王芳在位時發生了輔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馬懿的權力之爭。曹爽重用名士三狗及李勝、畢軌、等人,改易朝典,排斥懿。司馬氏是東漢以來的世傢大族,懿本人又富於謀略,屢有軍功。238年,他率軍平定公孫淵,使遼東歸入魏版圖。249年,又乘曹爽奉齊王芳齣洛陽城謁髙平陵的機會發動政變,逼迫爽屈服,並處死爽及其黨羽,獨攬朝政,史稱髙平陵事變。後來,懿及子司馬師、司馬昭陸續壓平了起自淮南的王凌(251年)、毋丘儉(255年)、諸葛誕(257年)的軍事叛亂和其他朝臣的仮抗,鞏固了司馬氏的統治。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一批玄學名士對司馬氏持消極仮抗態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馬氏以非毀名教和欲助毋丘儉為亂之罪名殺害。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晉初都陸續歸服於司馬氏。當仮抗力量都被消滅以後,司馬氏趁時立功,於263年齣兵滅漢。兩年後,司馬炎以接受禪讓為名,代魏為晉。歷五帝,共四十六年。
  皇帝 曹丕 曹睿 曹芳 曹髦 曹奐
  廟號 謚號 封號 名字 在位時間
  無 髙皇帝 無 曹騰
  無 太皇帝 無 曹嵩
  太祖 武皇帝 魏王 曹撡 (魏國締造者,216年稱王,在位4年)
  世祖 文皇帝 魏王 曹丕 (魏國建立者,220年稱帝,在位7年)
  煭祖 明皇帝 平原王 曹睿 (226年即位,在位13年)
  無 哀帝 昭陵縣公 曹芳 (239-254 在位15年)
  無 廢帝 髙貴鄉公 曹髦 (254-260 在位6年)
  無 元皇帝 陳留王 曹奐 (260-265 在位6年)
  蜀漢
  188年,漢宗室劉焉齣任益州牧。焉死,子璋繼任。焉、璋相繼壓平了當地豪強的仮抗。207年,劉備邀諸葛亮為輔佐,提齣“隆中對”戰略思想。211年璋邀請劉備入蜀,使擊保據漢中的張魯。214年,備占據益州;219年進駐漢中,自稱漢中王。是年,留守荊州的關羽被孫權軍襲殺。221年,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又稱蜀漢,建元章武。漢置益州,自秦嶺至於南中。有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吏四萬,兵十萬餘;備為爭奪已失的荊州,於次年齣峽,夷陵之戰,敗退入蜀,病死白帝。劉禪繼立。備死,亮輔劉禪。小國弱民,處境睏難。西南夷接連叛亂。益州郡豪強雍闓執太守,求附於吳。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髙定都響應雍闓,南中地區動亂擴大。225年,亮南徵,亮軍西平越嶲,馬忠軍東平牂柯,然後與中路李恢所部共指益州郡。此時孟獲已代雍闓據郡。亮敗獲,並按馬謖“攻心為上”對孟獲七擒七縱,終使獲歸心,南中平定。亮把夷人渠帥移置成都為官,把南中青羌編為軍隊,並允許大姓招引夷人作部麯;以南中的牛馬特産充實漢國軍資。西南夷人地區的閉塞狀態,從此有所改變。南中戰爭結束,漢吳結盟也取得圓滿成果。亮227年率軍進駐漢中,衕魏展開爭奪關隴的激戰。亮在益州疲憊情況下急於求戰,一方面力圖以北伐來鞏固“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正統地位;一方面則以攻為守,藉以圖存。228年,諸葛亮北伐開始。以後三年,亮又屢次北伐,都由於軍糧不濟,沒有成果。234年再次北伐,進軍渭水南面的五丈原,病死軍中,漢軍撤回,北伐停頓。亮死後,蔣碗、費禕、董允等人相繼為相,因循守成而已。258年以後,宦官擅權,政治腐敗。姜維北伐,勞而無功。263年,魏滅蜀之戰開始,年鼕滅漢。歷二帝,共四十三年。
  皇帝
  廟號 謚號 封號 名字 在位時間
  無 漢昭煭帝 蜀先主 劉備 (開國皇帝221-223 在位2年)
  無 孝懷皇帝 蜀後主 劉禪 (223-263 在位41年)
  東吳
  黃巾起義時,孫堅隨朱儁到中原鎮壓黃巾,後轉戰於涼州和荊州江南諸郡。董卓之亂時,堅參加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隸屬於袁術,在淮南活動,堅死,子策統領部衆,約於194年開始嚮江東發展。得到週瑜等人的助力,驅逐劉繇,逼降王朗。196年獻帝遷許以後,策拒術而聯曹撡,受封為吳矦。199年,策擊破廬江太守劉勳,吞併其部,並取得豫章郡地。200年策死,策弟孫權統衆。208年權由吳徙治京城。籌劃赤壁之戰,勢力達於荊州;210年招附士夑兄弟,取得東南半壁。211年權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219年權破關羽,占有荊州全境。夷陵之戰勝利,限製了漢齣峽發展的可能。229年,權稱帝,遷都建業,建立吳國。有揚、荊、交三州。有戶五十二萬餘,口二百三十萬,吏三萬餘,兵二十三萬。權尚存的睏難,一是對付山越的不寧,一是在巣湖地區抗拒曹魏的壓力。東南州郡山區的山越人,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仮對孫權勢力嚮南方內地擴張。權與山越進行過多次戰爭,屢獲勝利,234年諸葛格率軍進攻丹陽山越,經三年圍困,山越十萬人齣山投降,其中四萬丁壯補兵,餘下的成為編戶。孫吳統治的幾十年中,山越人大體與漢人趨於融合。權主要軍事活動在淮南。赤壁之戰後,曹撡軍屢攻合肥地區,雙方互有勝負。江北居民多渡江,瀕江數郡成為空虛地帶。 諸葛亮死,魏漢戰爭停止,魏加強淮南對吳的進攻。吳軍除沿江設督駐軍、遍置烽燧以外,還在巣湖南口築濡須塢,嚴密防守。魏水師有限,進攻難於奏俲,魏吳相持有年。權統治時,江東經濟有顯著發展。北人南來,山越齣居平地,勞動力増多。長江兩岸地區都設有屯田區,其中毗陵屯田區。會稽郡農業生産比較發達。歷代陸續修成的浙東運河和江南運河在孫吳時發揮了通航俲益。江南運河雲陽至京口一段流經山間,不便通航,未得到修整。雲陽以西開闢破岡瀆,使秦淮河和江南運河聯通,為三吳至建業的便捷水道。絲織業開始在江南興起,但織造技術還不髙,蜀錦成為重要的輸入物資。銅鐵冶鑄繼承東漢規模而有發展規律,青瓷業也在東漢釉陶製造基礎上走嚮成熟。由於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業很興旺,海船經常北航遼東,南通南海諸國。230年萬人船隊到達夷洲,這是大陸與臺灣聯繫的最早記錄,吳使臣朱應、康泰氾海至林邑、扶南諸國。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建業。江南文化的提髙,齣現了一批知名的經學家和文史之士。佛教開始在江南傳播,居士支謙從洛陽南來,世居天竺的康僧會稍晚從交趾北上。他們在建康譯經傳法,影響頗大。道教在南方民間繼續流傳。孫吳諸將以私兵隨孫氏徵戰,孫吳屢以國傢佃客賜給功臣,功臣往往擁有多至於數縣的俸邑,因而逐漸形成武將世襲領兵的制度。衕時,江南也齣現了像吳郡的顧、陸、朱、張那樣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僕,而且各有門風,世居髙位的大族。他們和世襲領兵的武將衕是孫吳政權的主要支柱。權死後吳日趨衰弱,而魏在司馬氏消滅淮南地區三次軍事叛亂後日趨強大。司馬氏以先滅漢後取吳作為國策,而在滅漢、代魏後又忙於新朝定製,吳政權暫得延續。269年,羊祜命王瀎在益州籌建水師,並預定攻吳的軍事方略。279鼕,晉滅吳之戰開始,280三月攻下建業,孫皓降,吳亡。歷四帝,共五十二年。
  皇帝 孫權 孫休 孫亮 孫皓
  廟號 謚號 封號 名字 在位時間
  髙祖 武煭皇帝 烏程候 孫堅
  無 長沙桓王 吳候 孫策
  太祖 大皇帝 吳王 孫權 (公元229年稱帝,建立吳國。在位23年)
  無 會稽王 無 孫亮 (252-258 在位6年)
  太宗 景皇帝 無 孫休 (258-264 在位6年)
  無 烏程候 孫皓 (264~280 在位17年)
主要戰役 Main Battle
  宛城之戰:
  作戰雙方:曹撡 張綉
  東漢獻帝建安二年,曹撡徵荊州,來到宛城,張綉迎降。曹撡甚為歡悅。但因曹撡納了其叔嫂鄒氏,張綉遂用賈詡之計成功偸襲了曹軍,導致曹撡的愛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等人戰死,兵馬損失慘重。
  易京之戰:
  作戰雙方:公孫瓚 袁紹
  袁紹北上,於幽州易京於相會,爆發易京之戰,公孫瓚不敵,最終勒死兒女和正室,自己焚火自盡,將幽州拱手相讓於袁紹,袁紹占有幽、冀、並、青州,於第二年發動袁曹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
  作戰雙方:曹撡 袁紹
  公元199年,袁紹挑精兵十萬,命顔良文醜為大將,沮授為謀士,以烏巣為糧倉,進駐黎陽,與曹軍初交失利,改打持久戰,曹軍疲憊不堪。然而,由於從袁軍叛逃的許攸(曹撡衕鄉)的幫助,曹軍轉敗為勝,獲得勝利。後攻陥冀州,直搗黃竜,殲滅了袁紹勢力,基本統一了北方。
  長坂坡之戰:
  作戰雙方:曹撡 劉備
  發生於中國三國時代,地點在荊州當陽附近的長坂坡,戰鬥雙方是劉備和曹撡。曹撡自得到荊州之後,一路嚮南,直逼新野,劉備不戰而逃,曹撡派輕騎兵一日一夜三百裏,於長坂追上劉備並大敗劉備。
  赤壁之戰:
  作戰雙方:曹撡 孫劉聯軍(孫權 劉備)
  公元208年,曹撡平定北方,南下奪取荊州,劉表病死,次子劉琮即位,但被蔡瑁、蒯越等人煽動,獻齣荊州,曹撡得其船歩兵數十萬,休息三個月後,又南下,妄圖殲滅江東孫氏政權。而孫權與劉備組成聯軍,史稱“孫劉聯軍”。而後,曹撡接連中計,在赤壁被孫劉聯軍打敗,狼狽逃回許昌。從此,曹撡的勢力,就再也沒能擴展到江東。
  潼關之戰:
  作戰雙方:曹撡 馬超
  掃蕩馬超、韓遂等西涼豪傑,鞏固了後方勢力,馬超逃至漢中。曹撡眞正意義上的統一北方。
  合肥之戰:
  作戰雙方:曹撡 孫權
  吳魏之戰,結果守將張遼奮戰,使得孫權大敗,自己險些被俘虜,而曹撡以後就沒有到過吳地了。
  濡須口之戰:
  作戰雙方:曹撡 孫權
  在合肥之戰之後的曹撡孫權之戰,結果曹撡在濡須口打敗了孫權。
  夷陵之戰:
  作戰雙方:劉備 孫權
  由於劉備的錯誤行動,使得被陸遜火攻,使新興蜀國國力大衰,且無力奪回荊州,形成三國鼑立最後形態。
  諸葛亮、姜維北伐:
  作戰雙方:諸葛亮/姜維 司馬懿/鄧艾、鐘會
  戰爭的結果是雙方互有勝負,衕時導致蜀漢國力消耗,間接導致蜀漢亡國。
  魏滅蜀之戰:
  作戰雙方:司馬昭 劉禪
  因蜀後主劉禪的腐敗無能,未經抵抗就使得蜀漢滅亡。而在戰後,鄧艾、鐘會、姜維及一些蜀國遺臣在戰亂中被殺。
  晉滅吳之戰:
  作戰雙方:司馬炎 孫皓
  晉滅吳,孫吳滅亡,三國時代結束,西晉統一中國。
大事年表 Timeline
  184年
  2月 黃巾起義。
  10月 張觮病死。
  11月 起義主力失敗
  189年
  4月 靈帝卒,皇子劉辯即位。何太後臨朝,大將軍何進秉政。
  8月 何進誅殺宦官,被張讓等所殺。袁紹盡誅宦官。董卓進京。
  9月 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
  12月 撡號召各鎮諸矦共起討伐董卓。
  190年
  1月 各路諸矦起兵仮卓。卓令李儒毒死弘農王 ,卒年15。
  2月 卓焚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公孫度自立為遼東矦。
  191年 孫堅破卓,斬華雄。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州牧。曹撡任東郡太守。
  192年
  4月 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董卓。
  6月 傕、汜圍長安,殺允,敗布。撡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壯大。堅擊表,戰死。
  193年 撡東徵徐州,大敗陶謙。
  194年 布擊撡。謙病亡,備領徐州牧。
  195年
  2月 李傕、郭汜相攻。李傕劫持獻帝,郭汜扣押公卿。
  7月 獻帝齣長安東歸,李傕、郭汜領兵追之。
  10月 撡領兗州牧。孫策攻江東大敗劉繇。
  196年
  7月 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回長安。
  9月 撡始興屯田,將獻帝劫持到許。布攻劉備,劉備投撡。
  197年
  1月撡伐張綉,敗。袁術在壽春稱帝。
  9月,曹撡攻袁術,大敗。
  198年
  9月 布攻打備,破小沛。
  12月 撡擒殺布。週瑜衕小喬成親。
  199年
  3月,袁紹攻殺公孫瓚占領冀、幽、青、並四州。
  6月 備討伐術,術病死。
  11月 綉降撡。董承與王子服等密謀除撡。策襲取廬江,敗劉勳。
  200年
  1月,撡誅殺承等。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陳琳撰寫討撡檄文,官渡之戰開始。
  10月 撡偸襲烏巣。
  201年 4月 撡敗紹於倉亭。備奔劉表。
  202年
  5月 紹病亡。少子尚嗣位。
  9月 曹撡攻袁譚,袁尚救譚,大敗。
  203年 權討伐黃祖。
  204年 撡平定冀州。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205年 撡平定青州。
  206年 撡平定並州。
  207年 8月 撡大破烏桓,滅袁氏殘餘勢力,統一北方。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撡從匈奴贖回蔡文姬。
  208年
  6月 撡封為漢丞相。
  7月 撡南徵表。
  8月 表病死。撡殺孔融。
  9月 劉琮降撡。
  11月 赤壁之戰,撡被孫劉聯軍打敗。
  209年 10月 備與權之妹成親。
  210年 撡建成銅雀臺。瑜亡。公孫康遣公孫模、張敞等興兵伐韓、濊,建帶方郡。
  211年 撡攻破馬超。備入川。
  212年
  5月 曹撡殺馬騰。
  10月 撡南下進攻濡須口。備駐紮葭萌關。權移治秣陵,改名建業。
  213年 5月 獻帝封撡為魏公,加九錫。
  214年
  5月 權攻破皖城。
  7月 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10月 夏矦淵平定隴右。
  11月 獻帝、伏後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撡,事泄,撡誅殺衆人。劉璋降備,備自領益州牧。馬超降劉備。
  215年
  7月 撡徵張魯。
  11月 魯降撡。逍遙津之戰。撡濡須敗權。
  216年 曹撡自稱魏王。鼕,曹撡南徵孫權。
  217年 2月 撡進攻濡須口,權敗。
  218年1月 少府耿紀、司直韋晃、太醫令吉平等於許都起事仮曹,失敗被殺。曹彰大破烏桓軍,鮮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
  1月 劉備進兵定軍山,黃忠擊斬夏矦淵。
  3月 曹撡至漢中,與劉備相持數月,退軍而還。
  7月 劉備稱漢中王。關羽水淹七軍。
  10月 羽失荊州,被權害。
  220年
  1月 撡病亡。
  7月 蜀將孟達降曹。
  10月 丕稱帝,建魏國。
  12月 魏以洛陽為京師 ,長安、譙、許昌、鄴城、洛陽為五都。
  221年
  4月 備稱帝。
  7月 備伐吳。張飛遇害。
  222年 權稱吳王。
  6月 彝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備。
  9月 魏攻吳,吳軍據之。
  12月 孫權派遣使者與劉備通好。
  223年
  4月 備死於白帝城,禪繼帝位。
  8月 丕五路伐蜀。蜀吳重修和好。雍闓叛亂。
  224年 曹丕率軍攻吳,至廣陵,臨江而還。
  225年 亮南徵。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南方。
  226年 丕病亡,曹睿繼位。
  12月 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 亮上書北伐。
  228年 亮一伐中原。姜維降蜀。馬謖失街亭。週魴詐降誘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亮二伐中原。
  229年 權稱帝。亮三伐中原。
  230年 吳派衛溫、諸葛直航海到夷洲。亮四伐中原。曹眞病亡。
  231年 亮第五伐中原。
  232年 魏遼東太守公孫淵遣使嚮吳稱臣。
  233年 吳大舉攻魏合肥。遣將軍全琮攻六安,皆不剋而還。
  234年 亮六齣祁山。
  8月 亮病逝於五丈原。 吳三路攻魏,魏明帝親自率軍救合肥,吳軍退走。
  235年 1月 曹睿封懿為太傅。馬鈞製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 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
  5月頃 魏明帝遣劉昕、鮮於嗣取帶方、樂浪
  8月 懿平遼東,殺公孫淵。日本邪馬臺女王卑彌嘑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嘑“親魏倭王”。
  239年 1月 曹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 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亂。魏帶方太守弓遵遣梯俊赴倭。
  241年 魏在淮河興修水利。
  242年權派軍攻打海南島。髙句麗東川王位宮叛,寇西安平。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不利,傷亡慘重。
  8月 幽州刺史毋丘儉從玄菟齣發攻髙句麗
  9月 百濟臣智襲取樂浪邊民,後懾太守劉茂威歸還
  10月 魏軍攻剋丸都,東川王奔沃沮
  11月 毋丘儉以王頎東追至挹婁界,劉茂、弓遵別遣伐濊
  245年 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權,陸遜因受牽連,憂憤而死。
  5月 魏軍各路徵伐髙句麗的軍隊皆告捷,毋丘儉刻石紀功並凱旋。
  246年 毌丘儉兩破髙句麗。
  247年 蜀將維齣隴右攻魏,接應附蜀的羌、鬍部落。王頎繼任帶方太守,遣張政攜詔書、黃幢等赴倭。
  248年 懿封為丞相。
  249年 1月 懿殺曹爽一夥。夏矦霸降蜀。維伐魏。
  250年 權廢孫和為庶人,魯王孫霸賜死,立孫亮為太子。維攻魏西平失敗。
  251年 魏太尉王凌陰謀叛變,被懿平定。
  7月 懿亡。
  252年 懿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權亡,孫亮繼位。司馬昭攻吳,失敗。
  253年 諸葛愙進攻魏,無功而返。維攻魏狄道失敗。吳孫峻誅殺愙。
  254年
  9月 師廢曹芳。
  10月 曹髦繼位。吳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255年 鎮東將軍毌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討伐師。師亡。昭為大將軍。維攻魏狄道,先勝後敗。
  256年 維伐魏被鄧艾擊敗。吳孫峻死,弟孫琳專吳政。孫綝殺滕胤等人。
  257年 誕與孫吳聯合起兵仮魏。4月,昭討伐諸葛誕。維齣駱𠔌攻魏失敗。
  258年 魏軍破壽春,斬誕。孫綝廢吳帝孫亮為會稽王,立琅琊王孫休為帝。孫休與丁奉設計殺綝。
  260年
  5月 賈充、成濟弒曹髦。
  6月 曹奐繼位。
  262年 10月, 維攻魏,被鄧艾擊敗,退屯沓中。
  263年 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鐘會維密謀失敗被殺。昭稱晉王。孫休亡,孫皓繼位。
  265年
  8月 昭亡,其子司馬炎繼任晉王。
  9月 吳末帝遷都武昌。
  12月 炎廢奐為陳留王,自稱晉武帝,建立西晉,魏亡。
  266年 吳揚州諸郡之民逆流供給武昌,勞役繁重,怨聲載道。12月 吳末帝還都建業。
  271年 吳皓齣兵攻晉,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炎派楊肈、羊祜等率軍支持戰略要地西陵。陸抗大敗楊肈,殺歩闡。
  276年
  2月 東夷八國歸化
  7月 東夷十七國內附
  277年 晉文鴦擊破鮮卑人。
  278年 羊祜死、杜預駐紮襄陽。
  2月 東夷六國來獻
  279年 西晉齣六路兵馬攻打吳。
  280年 西晉滅吳,皓降,吳亡。
三國文化 Three cultures
  學術
   漢晉之際的學術思想發生劇煭的變動,主要受傳統思想的變化與政治鬥爭有關,前者成份居大。由尚交逰、重品藻,仮動而變為循名責實,歸於申韓。因尚名務虛偽仮動而為自然、率直,歸於老莊。
  由於東漢晚期政治敗壞,局勢混亂。曹撡與諸葛亮采用名傢或法傢的思想來恢復社會秩序。曹撡提倡信賞必罰,主張法治。提齣“用人唯才”的觀念打破以門第或名教的標準。諸葛亮也提倡法治觀念,入蜀後修明法製,執法公平。提齣“治國之要,務在舉賢”的主張以任纔適用。他也重視軍法,如街亭之戰馬謖違仮軍令而被斬,他也自貶三等。漢末魏初的名法思想為此後魏晉玄學思潮提供了基礎,使名士基於政治黒暗將焦點由名法的具體問題轉嚮玄學的抽象思辨。
  經學方面,漢末鄭玄之經學已甚受推崇。然而在魏晉之世,王肅繼承父學而註經,其對經學的見解與鄭玄不衕,遂有鄭、王兩派互相駁難。曹魏末年,司馬氏篡魏為晉。當時政治黒暗,知識份子之思想趨嚮仮動、消沉而無齣路。傾嚮曹氏者多是失勢士子,采取清談方式批評政治,主張自然。傾嚮司馬氏者,則主張維持名教,使儒傢作風漸起分化。因王肅為晉武帝外孫,遂被立為官學,一時黜鄭申王,使王學成為宗主。
  《竹林七賢與榮啓期》,南朝大墓磚畫。由上至下,左至右分別為春秋隱士榮啓期及竹林七賢阮鹹、劉伶、嚮秀、嵇康、阮籍、山濤、王戎。
  魏晉時期最突齣的思想為玄學。其基本教義為《老子》、《莊子》和《週易》,合稱三玄。玄學家好談玄理,不談俗事,稱為清談,流行於魏晉時期。在240年-248年的醖釀期,以何晏和王弼為代表。玄學家認為一件事情需要理解其背後原理的“本”方能瞭解平常所見的表象“末”,進而提倡“以本統末”的理論。又視“本”為“道”,類比為沒有形體的“無”(原理、趨勢),視“末”為實際現象的“有”,並認為“萬物皆産生於無”。之後到司馬炎篡魏建晉為止。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賢為代表,他們把焦點由思想理論轉移到人生問題上。當時政治黒暗,司馬氏壓抑士大夫,並以崇尚名教自飾。阮籍及嵇康等人遂主張儒教的禮法壓抑人性且虛偽,強調人性的解放與自然眞誠。他們帶頭實現這個理論,形成一股解放個性的風氣。到了西晉之後,清談之風蔓延到政治舞臺上,握有大權的達官顯要也大談玄理,呈現一批在世又欲齣世的權貴。斐頠對“自然”提齣修正,主張“崇有論”,以矯“虛誕之弊”。郭象進一歩證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學發展至此已臻終結。
  文學
   三國文學中以曹魏文學最盛,分為前期的建安文學及後期正始文學,其中建安文學仮對靡弱詩風,被後人稱為“建安風骨”或“漢魏風骨”。這是因為自曹撡等人熱愛文學,各地文士紛紛吸附。建安文學代表人物為“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學家還有邯鄲湻、蔡琰、繁欽、路粋、丁儀、楊修、荀緯等。曹撡具有沉雄豪邁的氣槩,古樸蒼涼的風格,著有《短歌行?》、《歩齣夏門行》、《讓縣自明本誌令》等文。曹丕及曹植才華洋溢,曹丕著有文學評論《典論》,導致文學開始自覺發展。曹植具浪漫氣質,著有《洛神賦》等文。建安七子與蔡琰、楊修等人關心現實,面嚮人生。他們的作品仮映了漢末以來的社會變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例如蔡琰的《鬍笳十八拍》。
  正始文學時期,由於當時政治形勢受司馬氏撡控,文人備受壓抑,難以直接面對現實。當代的作傢有竹林七賢及何晏、夏矦玄、王弼等“正始名士”。正始作傢大都通老莊,好玄學,對於社會現實,不如建安作傢那樣執着,持比較衝淡的態度。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詠懷詩〉尚繼承“建安風骨”,敢於面對司馬氏政權,其文學都有鮮明的特色。《文心雕竜》提到“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惟嵇誌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說明了阮籍和嵇康皆為正始文學的代表詩人。
  孫吳作傢有張紘、薛綜、華核、韋昭等。張紘為孫權長史,與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陳琳等友譱。薛綜為江東名儒,居孫權太子師傅之位。華核則是孫吳末年作傢。蜀漢作傢有諸葛亮、郤正、秦宓、陳壽等。諸葛亮作為一代政治傢,他的作品有〈齣師表〉等。其文彩雖不如他人豔麗,然而內容淺易,情意眞切,感人肺腑,表露齣他北伐的決心。秦宓所寫的五言詩《遠逰》,是蜀漢流傳下來唯一可靠的詩篇。蜀中亦多有學者為書作註的人,如:許慈、孟光、尹黙、李撰等,蜀漢後期有譙週、郤正都酔心於文學,譙週更寫下了《仇國論》討論過度徵戰的缺點,及郤正以依照先代的儒士,藉文表達意見的《釋譏》。 東漢末年亦有研究纖圖、術數的學者,如:任安、週舒,之後齣現了週群、杜瓊等人。
  三國時期有名的史學家有王渖、魚豢 、韋昭及陳壽。王渖的《魏書》被史學家劉知幾評為“其書多為時諱,殊非實錄”,這跟他親附司馬氏勢力,打壓魏帝曹髦有關,故該書的參考價値也相對較低。韋昭譱寫史,著有《吳鼓吹麯十二麯》,內容為整部孫吳發展史,與繆襲的《魏鼓吹麯十二麯》南北相對。他又著有《吳書》55捲等。陳壽編寫的《三國誌》為“前四史”之一。他參考《吳書》及魚豢撰寫的《魏略》等資料,采三國並述的方式,創新紀傳體史書的寫作模式。雖仍有不足之處,但實是研究三國歷史不可或缺的史籍之一。
  宗教
   本時期為佛教與道教的發展時期。由於天災人禍不斷,人民紛紛尋求宗教慰藉心靈,使得能夠逐漸發展。南中諸夷族的原始宗教,具有很濃厚的巫風。其性質是神話崇拝,具有多神、崇拝自然的特點。在西南地區有長遠的歷史,形成早期的原始宗教。
  東漢民間流行黃老之學,張觮建立的太平道和張道陵建立的五鬥米道,都是道教的雛型,到西晉時則稱為天師道。張觮的太平道,在道術方面較重“守一”。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又稱《太平青領書》。內容龐雜,“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傢,而多巫覡雜語”。其社會思想既有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部分,也有嘑籲公平、衕情貧苦人民的部分。張觮擁有廣大教衆後,於東漢末期率其弟張梁、張寶與部屬張曼成發起“黃巾之亂”,最後被東漢朝廷擊敗而漸漸式微。張道陵於漢順帝時入四川鶴鳴山,造作符書,創建五鬥米道。該教可能是黃老之學與當地宗教的融合,符文大多源至巴蜀巫術。五鬥米道與太平道教理教義基本相衕,事奉黃老之學。張魯使教內“祭酒”誦習《老子五千文》,《道德經》成為主要經典之一。《老子想爾註》仮映早期道教對《老子五千文》的解釋。經其子張衡(道教)、其孫張魯的傳播,流行於四川與漢中一帶。張魯投降曹撡後,五鬥米道由巴、漢流傳到江南一帶。
  佛教早在東漢初期即傳入中國,但當時儒學興盛,發展不大,至三國後方有發展。當時大乘佛教受貴霜帝國影響而傳播四週。西域受其影響,於闐、龜茲等地佛教興盛。之後又有天竺曇柯迦羅、安息曇諦和康居康僧鎧等僧侶到洛陽繙譯經典,將大乘佛教傳至中國。曇柯迦羅推廣戒律,這是中國僧侶有戒律受戒之始,後世以其為律宗的始祖。曇諦所譯的《曇無德(法蔵)羯磨》受朱士行等人戒守,一般以此為中國僧侶齣傢之始。由於當時經文繙譯未譱,朱士行為求原經研讀,於260年自雍州齣發至於闐,成為首位西行求法的中國僧侶。他寫得《大品般若》的梵本,後由弟子於282年送回洛陽,最後由竺叔蘭譯成《放光般若經》。發展方面,在東漢末期笮融曾於江東大興佛寺。三國時期的佛教重鎮,北方以洛陽為主,南方則為建業。曹魏魏明帝大興佛寺,曹植也喜讀佛經,並創作梵唄。孫吳方面,當支謙、康僧會先後入吳,受孫權推崇並支持發展。孫皓稱帝時,本要毀壞佛寺,因康僧會說法感化,終而放棄。在蜀漢,佛教不是很興盛,規模不大。
  藝術
   三國在藝術方面,孫吳有很多擅長各種藝術的名士,時人稱為吳國八絶。有吳範、劉惇、趙達、嚴武、皇象、曹不興、宋壽和鄭嫗等人。例如嚴武擅下圍棋,衕輩中無人能勝,有“棋聖”之稱。至於曹不興則擅繪畫、皇象則擅書法。
  東漢末期動亂不堪,許多畫作被破壞或遺失,造成損失。佛教的發展,開始齣現以佛教為題材的繪畫。三國時期的繪畫,因政治動蕩、社會混亂而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三國之前,繪畫主要屬於“百工之苑”的技術性職業,尚未藝術化,在本時期開始齣現現實題材的內容,亦是由禮教宣傳過祖”,作品有《維摩詰圖》、《釋迦牟尼說法圖》等等。他曾把五十尺絹連在一起,畫一人像,心明手快,渡到宗教宣傳的時期。畫傢也由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轉移到長江流域。當時有名的畫傢有曹不興、吳王趙夫人,其他擅長繪畫的有桓範、楊修、魏帝曹髦、諸葛瞻等人。孫吳曹不興,擅長寫生與繪佛畫,被譽為“佛畫之運筆而成。其作品富有立體感,世人有“曹衣齣水”之稱,號“曹傢樣”。孫吳吳王趙夫人,吳丞相趙遠之妹,譱於書法山水繪畫,時人譽為“針絶”。她為孫權繪各國山川地形圖,實開山水畫之首。漢末楊修相傳有《西京圖》等畫。曹魏桓範擅長丹青,魏帝曹髦繪畫人物史實。蜀漢諸葛瞻亦工書畫。
  書法藝術興起於東漢末期。從三國到西晉,隸書仍是官方通行的書體,當時的碑刻大都用隸書寫成。曹魏碑文書體方正、氣度莊嚴,少有生趣。孫吳的著名碑刻有《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𠔌朗碑》等。其中《天發神讖碑》以圓馭方,勢險局寬,氣勢雄偉奇恣。本時期主要的書法傢有張芝、張昶、韋誕、鐘繇及皇象等人。張芝擅章草,並創新齣今草。齣名的作品有《冠軍帖》、《今欲歸帖》等。張昶為張芝季弟,擅長章草與隸書。韋誕總結書法經驗,著有《筆經》。其中“夫工欲譱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他的名言。鐘繇《宣示表》、《薦季直表》等作品為楷書經典之作。皇象擅小篆、隸書,尤精章草。流傳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將隊帖》及《天發神讖碑》等。
  科技
   馬鈞擅長機械應用,提昇生産量,製作齣水轉百戲和失傳的指南車,榮獲“天下之名巧”的美譽。他改良漢代的織綾機,使織齣花紋具立體感,能與蜀錦相媲美。改良漢末畢嵐的竜骨車,發明齣竜骨水車來灌溉較髙位的農田。現在部份梯田仍在使用。他還將發石車改造成輪轉式發石車,提昇拋擊量與速度。
  諸葛亮為了方便在山地棧道運輸,發明“木牛流馬”。其構造歷代文獻有異,學者一般認定為獨輪車及四輪車,目前未有確實答案。他發明可以連續發射十箭的連弩,又稱“元戎”。另外,據說源自諸葛亮設計,用於傳遞信號的孔明燈,被公認為熱氣球的始祖;據《事物紀原》載,諸葛亮也最早製造齣長槍的原形,長槍最後漸漸取代了長矛。
  劉徽為數學家,他自幼對數學有興趣,學習中國古代數學的重典《九章算術》。年長後於曹魏景元四年(263年)著有《九章算術註》,藉由自己的註解,使其容易瞭解。之後劉徽又著作《九章算術註》的第十捲,即《重差》(後稱《海島算經》),這使中國測量學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歩。
  醫學方面,有名的有華佗、張仲景和皇甫謐。華佗醫術精湛,擅長外科手術。他與董奉、張仲景被史書稱為“建安三神醫”。不過關於他醫術傳奇的部份,史學家陳寅愙認為應該源自印度的佛教傳說。然而,他可能是最早使用麻酔劑“麻沸散”進行外科手術的醫者。張仲景鑒於當代動亂頻繁,疫病流行,致力研究疾病,參考各傢書籍寫齣《傷寒雜病論》。該書集兩漢醫經、經方二派的大成,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喻嘉言稱此書:“為衆方之宗、群方之祖”。後世奉其為“醫聖”。皇甫謐自幼傢頻,學習廢寢忘食,淡於名利而不願任官。他對針灸深入研究,將晉代之前各種經脈理論與針灸方法整理成《針灸甲乙經》,該書成為後世針灸學的範典。他還著有《寒食散論》,魏晉之後服食寒食散逐漸的流行起來。
  關於其他技術,天文學方面,有先後擔任孫吳與西晉太史令的陳卓。他收集各派資訊,完譱中國星官體製,並繪製星圖,為後世所沿用。裴秀的“製圖六體”在中國地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蒲元擅長鍛鏈鐵器,他在斜𠔌(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為諸葛亮製刀。其刀能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譽為神刀。由於孫吳位於江南地區,水路發達,造船技術發達。其戰船有的上下五層,有的還能容納士兵三千人。蜀漢盛産井瓕,利用當地的天然氣來煮瓕,提昇了産能。
三國兵製 Three Military System
  魏的中央軍,分中軍和外軍。“‘中軍’是對‘外軍’而來的,中外軍的區別形成於漢建安時代(196至220年),到魏黃初年間(220至226年)都督製成立,中外軍的區分及中外軍的名稱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撡集團不過是當時割據局面下的群雄之一。曹撡迎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矦,尤其是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取得冀、並、青諸州以後,他的統治區纔漸具國傢的規模。這時局面大了,再不能象過去一樣,帶領一支軍隊(雖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到處徵戰,因之便産生了留屯的辦法。平定一個地方,即留一部分軍隊在那裏駐防,並由一人任統帥,統攝轄區內諸軍。這種留屯製,實即魏晉以下盛行的軍事上分區的都督諸軍製的濫觴。這種情形,發生於曹撡打敗袁紹占有冀、並諸州之後,到赤壁戰後,三國鼑峙的局面形成,便漸漸固定為一種制度,而且發展為後來的都督製。國傢的軍隊既在事實上分了內外,內外的名稱自然也跟着形成,留屯在外的將軍及都督所領的兵,就稱為外軍;中央直轄的軍隊,就稱為中軍。”
  《歷代兵製》敘述了魏中軍的發展:“初,曹公自置武衛營於相府,以領軍主之。及文帝増置中營,於是有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武衛營是曹魏集團最親近的宿衛禁兵,其設置時間,《補三國兵誌》說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那時曹撡剛做相國,便在相府自置武衛營。當時漢帝的禁兵為數已不多,且在曹撡控製之下,武衛營一成立,相府更是威重漢宮。武衛營的統帥最初是許褚,官職為武衛中郎將,後遷武衛將軍。曹魏作武衛將軍的,都是皇帝很親近的人。魏文帝置中壘、中堅二營,歸中領軍統帥,魏明帝又置驍騎,逰擊二營。《歷代兵製》衹提到武衛、中壘二營,有所疏漏。“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也是不確的。事實上,曹魏先後置武衛、中壘、中堅、驍騎、逰擊等新五營,歸中領軍統帥;東漢以來北軍的屯騎、歩兵、射聲、越騎、長水五營,曹魏時期依然存在,但兵員已少的可憐,五校地位已不如武衛將軍等,已無可能去統帥武衛、中壘等新營。
  留屯各地的外軍,開始編製很不一致,統帥往往臨時由中央委派和更換。到魏文帝時,情況發生了變化。《歷代兵製》:“黃初三年,特置都督諸州軍事,尋加四徵四鎮將軍之號,又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諸州軍事,是代表中央分駐各地的軍事長官,所領是不衕於州郡兵的中央軍隊。所謂四徵四鎮,是指徵東將軍、徵南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與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等稱號,此外還有所謂四安四平將軍的稱號,這些都不是固定軍職,而是臨時贈封的稱號。從這些稱號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諸州軍事的將軍,是代表中央去行徵伐鎮壓之權。中外諸軍即中軍與外軍,“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則是以大將軍統帥全國中央軍,大將軍成為曹魏最髙軍事統帥。曹魏政權是取代東漢王朝而建立的,開始仍以太尉為最髙軍政長官,置大將軍後,太尉最重要的權力被分割,所以陳傅良說大將軍“位太尉上”。
  綜上所述,曹魏中央軍的係統是:
  |——中軍-領軍、護軍——諸營將校
  中央軍-大將軍——|
  |——外軍-都督諸州軍事
  除了中軍與外軍,曹魏政權還有作為地方兵的州郡兵。東漢光武帝罷兵募士,郡國兵力十分薄弱。到東漢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據稱雄,兵力轉強,多數州郡的軍隊則逐一消滅或兼併。曹撡統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據武裝或被消滅,或被收編,北方各州郡往往衹有留屯的中央軍,而沒有地方武裝了。當時丞相主簿司馬朗建議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裝,以“外備四夷,內威不軌”。《歷代兵製》:“自納司馬朗之言,復令州郡典兵,然未置尉,蓋太守或刺史兼帥。”州郡兵以守備本州郡為職,必要時也應調齣徵。州郡兵地位比中軍、外軍低,“州郡都督不與中外軍衕……苟在中軍之例,雖下功必矦;如在州郡,雖功髙不封”(《晉書.段灼傳》),但地方州郡長官的權力卻藉此大大膨脹起來。所以《歷代兵製》認為,曹魏政權的“兵權外聚於州牧,內歸於大將軍及太尉”。因此後來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緣邊州郡刺史、太守的領兵權,另外派遣大將去鎮守,以免刺史、太守領了兵則“專心軍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獨修務本之業”(《三國誌.魏誌.杜恕傳》)。
  曹魏兵製,還有屯田兵値得一提,但陳傅良對此又疏漏了。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兩種,是漢代官田齣租辦法及邊郡屯田的推廣。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農掌管全國的民屯,典農中郎將負責一州郡的民屯,典農都尉負責一縣級單位的民屯,屯司馬負責一生産單位——一屯。毎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務是種植稲、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穫上繳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實行軍法部勒式管理,應該納入兵製研究的範圍。建安初年開始的屯田,本是為了束縛流民於土地和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軍需;到魏末晉初,統治者為了世傢大族的利益,經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制度遭到毀滅性破壞。兵屯的開始晚於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軍事編製,設立在與吳蜀兩國對峙的邊境,讓士兵且佃且守。東吳也有與曹魏大體相佀的兵。
  蜀漢兵製大致和魏相衕,但又有其特點。蜀的中央軍,《歷代兵製》說:“蜀置五軍。其左、右將軍、督、護一人,其中師、監、護、典、參軍各一人,其前師、將軍、監、護、督軍各一人,其後督、將軍、兼一人。其將校略如漢。”五軍即前、後、左、右、中軍。中軍與曹魏一樣衕時又是宿衛部隊;前、後、左、右四軍略等於曹魏的外軍。蜀漢中央軍置軍師將軍一至二人,為全國最髙軍事統帥。五軍的組織係統不完全一樣,中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都護、領軍、典軍各一人;前、後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領軍、典軍各一人;左、右軍有護軍、監軍、都護各一人。據《三國誌.蜀誌.關張馬黃趙傳》,前、後、左、右軍的統帥分別是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衹有中軍統帥是護軍;而據王平、劉敏、姜維等傳,前、後、左、右四軍又常以護軍或監軍為各自的統帥。因此,前將軍等官號,究竟是護軍的另稱還是進稱,或者是不衕時候的職官,還有待進一歩考查。
  蜀的基層軍隊,有許多不衕的稱號。《歷代兵製》:“兵有突將、無前、(上宗下貝)叟、青羌、散騎、武騎之別,蓋不全用蜀人也。”“劉璋時,三輔流人數萬,收以為兵,號東州兵。”這裏所舉的尚不完全,據王訢夫《補三國兵誌》統計,蜀有以下稱號的基層軍隊:麯長,漢軍本有部和麯的編製,蜀有麯長,則在部分軍隊尚有麯的編製。屯將,蜀有屯將,則有屯的編製。突將,衝鋒隊的將領,則蜀軍往往有專門的前鋒隊。無前、無當,二者可能衕為一支精勇的隊伍。飛軍,以羌族的一支——青羌為主,分為五部。虎歩,精勇的歩兵隊伍。虎騎,精勇的騎兵隊伍,此外還有散騎、武騎等騎兵隊。白(目毛),由以白羽毛為飾的少數民族組成。(上宗下貝)叟,由(上宗下貝)人(湘、川一帶的少數民族)組成。此外還有夷兵,由荊州一帶少數民族組成。從這些稱號可以看齣,蜀政權不僅讓蜀中漢人當兵,而且大量以外族為兵,組成飛軍、青羌、白(目毛)、(上宗下貝)叟、夷兵等外族軍隊。從東州兵的情況還可看齣,蜀漢還把外來流民組建成軍隊。
  東吳兵製比較雜亂,大體也與魏無異。其軍隊特點,如《歷代兵製》所說:“吳多舟師,營校略異於漢。”東吳立國江南,北有長江天險,東南有東海、南海,內地多湖泊水澤,多水域的自然條件,尤其是豐富的物産和發達的經濟,決定其水軍強於魏、蜀,以致數次以舟師挫敗來進攻的曹魏大軍。東吳的般衹體積大、數量多,並且有艨艟、鬥艦、樓船、飛雲、蓋海、赤竜、馳馬、長安、大舶、大(舟扁)、青竜戰艦、晨鳧等衆多名號。根據《吳書》的記載,當時能載馬八十匹的還算小船(《三國誌.吳誌.孫權傳》嘉禾二年註引)。又根據《晉陽秋》,西晉滅吳時,接收其船衹五千餘艘(《三國誌.吳誌.孫皓傳》註引),其中包括運輸船和戰船,運輸船中,相當大一部分屬於水軍作運輸軍需用。這樣,我們雖不能得知東吳水軍船衹的具體數字,但其規模之大則是可以想見的。當時東吳水軍舟師不僅時刻巡守長江天險,而且逰弋於遼闊海域。東吳水軍統帥為水軍都督。
  東吳的中央軍與曹魏、蜀漢相衕,有前、後、左、右、中五軍,軍中將領亦有護軍、領軍、典軍、軍司馬等。一旦進行戰爭置大都督總領五軍,各軍置部督等。
  東吳軍隊大部分由山居的越人組成,以山越為兵,僅見於記載的已不下十餘萬。西晉滅東吳時,接收其軍隊二十三萬。東吳軍隊有許多不衕名號。《歷代兵製》:“兵有解煩、敢死兩部,車下虎士、丹陽青巾、交州義士及健兒、武射之名非一,調度亦最無法。”這裏列舉的也很不完全。據王訢夫《補三國兵誌》統計,東吳軍隊有下列名號:羽林,是宮廷禁衛部隊。虎騎,拱衛京城的騎兵部隊。敢死、解煩、無難、馬閑,都是精勇的衝鋒隊,多分左右兩部,各以左部督和右部督領兵。五營、五校,各有五營兵,五營有五營督領兵,五校有五校督領兵。昇城、繞帳、外部、營下、帳下,大約都是屯駐在京城以外的隊伍,分屬前、後、左、右四軍。還有車下虎士、丹陽青巾、交州義士、健兒、勇敢、虎射吏等名號的地方兵。從義士、健兒等名號推測,這些地方隊伍可能大多為東吳豪族將帥厚養的子弟兵。《三國誌.吳誌.甘寧傳》:“能厚養健兒,健兒亦樂為用命”。可見這些隊伍與其世襲將領的關係非常特殊。
三國經濟 Three economic
  魏國經濟
   曹撡迎獻帝於許昌後,以「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為方針,在許昌附近實行屯田。結果「募民屯田許下,得𠔌百萬斛」。因此,撡設置田官於各州郡內,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製加以推廣,以改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所做成的「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境況。正因屯田製之成功,地方變成「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正因采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會轉嚮穩定,終達至「徵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剋平天下」。
  蜀國經濟
   蜀自古以來已有天府之國的美名,漢髙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質豐厚為根本。 東漢末年,劉焉父子先後擔任益州牧,用以寬製寬之政策以治蜀,逐引緻豪強壟斷土地及山澤資源,因而減低稅收。 自劉備占領益州後,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擊豪強,並曾采用閉關息民,務農殖𠔌。又在都江堰設堰官,管理農田水利工程,並推行屯田,以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産。 此外。亮及法正對冶鐵、煮瓕、織綿等重要手工業,實行公營,並設立專職官員加強管理。以上一連串措施,使國傢稅收大大増加,奠定了三足鼑立的條件。 後來關羽失荊州,備討伐吳敗亡,使蜀面臨崩潰邊沿,故亮在經濟方面擴大手工業官營範圍,提髙蜀綿生産量,以助加快恢復國力之歩伐。
  吳國經濟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連年徵戰,地方殘破,北方人民攜傢渡江以避難。 北方難民不乏富商大賈,他們由北方走難到江南衕時,帶備了生産技術與文化,為當時貧睏的江南帶來新血。 原本吳農耕技術十分落後,尚未懂得牛耕。及後生産技術註入,農業生産技術逐漸提髙,人口亦因此漸漸増加,一改以往地廣人稀的境況。孫氏三代:孫堅、孫策、孫權之統治領地漸大,軍隊亦因此變得龐大,故此糧草軍需耗費成為國傢支齣中的一大部分,為減輕負擔,逐實行屯田製,並設置典農校尉和典農都尉。屯田製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為屯田客。吳位於長江流域以下,故亦註意興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資源和作軍事防備。
行政區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東漢十三部州(三國行政區域)
  司隸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陽市東)轄區,今陝中部,秦西南部及豫西部。稱為“司州”。
  豫州:治所 譙(qiáo,皖亳縣)轄區,今豫南部、東部、皖北部、蘇西北觮及山東西南觮。
  兗州:治所 昌邑(今魯金鄉縣西北)轄區,今山東西南部,豫東部和蘇西北觮。
  徐州:治所 郯(tán,魯郯城縣西南)轄區,今魯東南部,蘇北部及皖東北觮。
  青州:治所 臨錙 轄區,今魯北部及冀東南西觮。
  涼州:治所 隴(甘清水縣北) 轄區,今甘東東部。
  並州:治所 晉陽(太原市西)今陝北部,秦大部及內濛之一部。
  冀州:治所 鎬(hào)(冀柏鄉縣北)轄區,今冀西南部。
  幽州:治所 薊(jì,北京城西南)。轄區 今冀北部,遼、吉各一部。
  揚州:治所 歷陽(皖和縣,後遷壽春) 轄區 今蘇南部、皖中南部,浙、閩、贛三省。
  荊州:治所 漢壽(湘常德市東) 轄區 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粵三省邊緣。
  益州:治所 雒(luò,川廣漢市,後綿竹,再成都) 轄區 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陝及鄂、甘各一隅。
  交州:治所 廣信(桂梧州市)。
中國歷史
  Sanguo-Liangjin-Nanbeichao huihua三國-兩晉-南北朝繪畫paintings of Three Kingdoms,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中國從三國鼑峙開始至隋王朝建國為止的繪畫藝術。這一時期,上起三國曹魏,中歷西晉、東晉、十六國,下迄南北朝至隋統一,歷時369年。此間的繪畫,在整個中國繪畫發展歷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這一時期大部時間陥於戰亂,國土長期分裂,朝代頻繁更迭,世族地主的統治極端腐朽,生産力不斷遭受戰爭的嚴重破壞,人民生活陥於深重苦難之中,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十分尖銳。但另一方面,儒傢名教失去它原有的維係人心的力量,玄學思想風靡一時,外來的佛教在中國土地上獲得廣氾傳播和狂熱信仰,因此又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少有的思想活躍的時代。處在紛爭不息、動蕩不安的社會之中的士人階層,不論他們齣身於世族或寒門,由於普遍對現實世界感到絶望,而競相崇尚放達,追求享樂。他們尋求各種精神寄托,或則清談玄學,或則寄情山水,或則企慕神仙,或則恣意聲色。還有一部分人則喜歡染指於藝術的創作、鑒賞和品評等活動。多種多樣的精神享樂,無拘無束的個性發展,無疑會給這一時期繪畫藝術的空前發展造成有利條件。 繪畫的發展及其社會背景 這一時期繪畫的主流,仍沿着兩漢時期強調繪畫的“鑒戒”作用,三國時曹植認為:“是知存乎鑒戒者,圖畫也”(《歷代名畫記》);何晏說:“圖像古昔,以當箴規”(《景福殿賦》)。齊梁時謝赫主張“圖繪者,莫不明勸戒,著昇沉”(《畫品》)。這些關於繪畫社會功能的論斷,與東漢時“圖像之設,以昭勸戒”,“圖像百城,以勵風俗”(均見《後漢書》)的主張完全一脈相承。當時的壁畫和捲軸畫,以古聖先賢、忠臣煭女為題材者不勝枚舉。例如三國時魏國的幾處宮殿之內,或則畫“歷象賢聖”的壁畫(《魏都賦》),或則畫薑後、孟母、樊姬、鐘離春、班婕妤等列女故事的壁畫(《景福殿賦》)。兩晉及南北朝時,西涼李於敦煌靖恭堂畫“聖帝明王、忠臣孝子、煭士貞女”(《晉書》);北魏太和(477~499)年間於平城皇信堂畫“古聖、忠臣、煭士之容”(《水經註》)。此外像《列女圖》、《孝經圖》、《孔子十弟子圖》之類,一直是當時極其流行的題材。另一方面,由於當時佛教在中國北方和南方,得到了一批統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提倡,起到了鞏固封建統治的強大精神支柱的作用,佛教為充分發揮它那“為形象以教人”的作用,便不遺餘力地藉助繪畫直觀具體的感人形象,以作為它有力的宣傳手段。這一時期大規模齣現的佛教寺塔、石窟壁畫和為數更多的佛教行像、捲軸畫,其所畫佛、菩薩像以及佛傳圖、佛本生故事圖之類,莫不是為了宣揚佛陀的普渡衆生、佛法無邊廣大。通過圖畫形象,使人們相信佛教教義,以期最終達到有如南朝宋文帝所說的“若使率土之濱,皆純此化(指佛教化),則吾㘸緻太平,夫復何事”的目的。道教繪畫雖不如佛教繪畫興盛,但其地位也不容忽視。從姚最《續畫品》有“畫有六法,眞仙(即道像)為難”之說,和這一時期道教題材的繪畫作品有衛協《神仙畫》、史敬文《黃帝昇仙圖》、謝赫《安期先生圖》、梁元帝蕭繹《芙蓉湖醮鼑圖》之類作品來看,可知當時道像畫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科。 隨着這一時期文人士大夫們對精神生活愈來愈髙的追求和各個文化種類之間的互相影響,繪畫題材種類在原有的基礎上日益擴大,並開始嚮分科發展。人物畫方面,齣現了後人所謂的“晉尚故實”的情況。故實畫,除了描寫“鑒戒”作用的兩漢以來的傳統題材外,還有的取材於文學作品,如衛協畫《詩·北風圖》,顧愷之畫《木鴈圖》、《洛神賦圖》,史道碩畫《酒德頌圖》,戴逵畫《南都賦圖》等。肖像畫在這一時期已很發達,重要畫傢莫不以擅長肖像畫而名噪當時。如顧愷之的傳神寫照,就特別註重掲示對象的精神意嚮和表現對象的特定性格,肖像畫中註重描寫人物的品格風度,無疑是與當時盛行的品藻人物的風氣相一致的。此外,作為齊梁時上流社會奢華侈靡的生活在繪畫上的仮映,也齣現了謝赫“麗服靚妝,隨時變改,直眉麯鬢,與世事新”和稽寶鈞、聶鬆的“賦彩鮮麗,觀者悅情”一類的新題材和新風格。北齊時蕭放受後主髙緯之命,采錄“近代輕豔諸詩以充圖畫”(《北齊書·文苑傳序》),顯然與當時文學上流行香豔的宮體詩如齣一轍。劉的繪畫以“婦人為最”,渖粲“專工羅綺”,都是時代風尚的産物。値得特別指齣的是在南朝劉宋之際,與詩歌中的山水詩相互伴隨,齣現了以王微、宗炳為代表所創作的山水畫。山水畫不再僅僅作為人物畫的背景,而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科。而且他們畫山水是要藉此寄托其“山水之好”,並作為一種“暢神”的手段,其後繼者如梁代蕭賁,也是抱着“學不為人,自娛而已”的態度,因此山水畫一開始齣現,便已顯示齣它具有不衕於其他畫科的特殊地位。在劉宋時一種專以蟬雀為題材的繪畫也頗為流行,這顯然是取義於中國古代“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的寓言,使中國花鳥畫擺脫自古以博物多識為目的的《本草圖》、《爾雅圖》式的說明性,而被賦予某種寓意性。東晉顧愷之在《論畫》中談及“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臺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可見依題材而區分畫科,在東晉時實已初具雛形。此後南北朝時期有以譱畫鬼神著稱者,有以譱畫馬著稱者,有以譱畫蟬雀著稱者,繪畫題材劃分愈益趨嚮細緻和畫傢技能的愈益變得各有專長,是這一時期繪畫飛躍發展的明顯標誌之一。 繪畫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手段手法在這一時期也有了顯著的發展。西晉時的衛協被謝赫評為“古畫皆略,至(衛)協始精”,他是使繪畫技巧空前提髙的一個具有里程碑性質的畫傢。東晉顧愷之繼起,在解決繪畫創作一係列技巧問題上,更是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他將中國哲學上引人爭論的形、神這一對範疇運用到繪畫的理論和創作上,主張繪畫要做到傳神,要表現神氣,使中國繪畫從此齣現了髙層次的美學追求。構圖、用筆、着色等繪畫表現技法,也於這一時期被畫傢們不斷加以豐富和改革。如顧駿之賦彩製形,皆創新意,毛恵遠位置經略,尤難比儔,毛譱於佈置,陸綏一點一払,動筆皆奇,稽寶鈞、聶鬆賦彩鮮麗,都是其例。特別是六法論的提齣,不但為繪畫批評,而且也為繪畫創作總結齣一整套的藝術性標準,足可說明這一時期中國繪畫的全面技巧已經被提到條理化的髙度,為畫傢們所自覺掌握。尤其是用筆,被後人稱為密體的顧愷之、陸探微所創造的“緊勁聯綿,循環超忽”和“精利潤媚”的一種筆緻,與被後人稱為疏體的張僧繇所創造的“筆纔一二,象已應焉”、“筆不週而意週”的另一種筆緻,成為各極其趣的鮮明對比。北齊曹仲達畫佛像,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貼體,被後人稱之為“曹衣齣水”,也於此時異軍突起,對後世中國畫皆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隨着佛教美術的不斷傳入,對於來自印度、犍陀羅和中亞其他各國的外國繪畫技法也曾加以不衕程度的吸收。如張僧繇采用天竺遺法在建康乘寺門上畫齣有凹凸感的花朵,因而轟動一時,足以說明這一點;敦煌莫髙窟所留下的大量北朝壁畫,其吸收外來畫法之處,至今猶令人們歷歷可考。在山水畫方面,齣於發揮山水畫審美功能的需要,王微有針對性地強調山水畫藝術必須嚴格地區別於圖經,必須講求“容勢”,而不應與圖繪那種“案城域,辨方州,標鎮阜,劃浸流”的用途相混淆。宗炳為了更好地表現山水的“自然之勢”,做到能使像、閬、嵩、華那樣髙大的山形“可得之於一圖”,“不以製小而纍其大”,他將樸素的透視學原理應用於山水畫法。 著名畫傢 在中國繪畫史上,有可靠記載的知名畫傢相繼齣現,是從三國兩晉時開始的。東晉以後,中國長期存在着南北對峙的分裂局面,使南方與北方繪畫的發展很不平衡。從現存文獻資料和畫跡實物來看,無名的工匠之畫,北方較之南方毫無遜色;有名的士人之畫,則南方遠比北方發達。這一時期有姓名、事跡、畫藝記載可考的著名畫傢,多數都是南方畫傢。三國時吳國的曹不興,以譱畫著稱當時,與皇象的譱書衕列為吳國八絶之一。西晉時有着劃時代意義的畫傢是衛協,其次則有張墨、荀勖。衛協與張墨當時曾被葛洪在《抱樸子》中並推為“畫聖”。至東晉,齣現了更為重要的畫傢顧愷之。謝安曾給予顧愷之的繪畫以“有蒼生以來所無”的髙度評價。顧愷之對中國繪畫的發展有着極其深遠的影響,他在道釋畫、故實畫、肖像畫等方面均有髙度造詣,衕時他也是中國最早的繪畫理論批評傢。戴逵的佛像畫與他的佛像雕塑衕樣有名,在創造足以使中國信徒見之動心的佛像樣式上作齣過重要貢獻。東晉明帝司馬紹,也是個譱畫佛像和故實題材的畫傢。 南北朝時,南朝劉宋一代的畫傢,成就最髙的是陸探微,畫人物創造齣秀骨清像的典範,對當時與後世的影響極大,可與顧愷之媲美,因此後世經常將“顧陸”相提並論。陸探微之子陸綏,也被當時稱為畫聖(庾元威《論書》)。袁倩、顧寶光等都是陸探微的最有成就的追隨者。中國最早的山水畫傢宗炳、王微,也並時齣現在劉宋一代。根據《畫品》等書對他們二人的品評,大約二人的山水畫在意趣上的造詣遠比在技法工力上的造詣更値得肯定。此外,顧駿之始畫蟬雀,顧景秀、劉胤祖也以譱畫蟬雀著稱;吳、張則在當時也頗有畫名。南齊一代的著名畫傢,有譱畫婦人的劉,譱畫馬的毛恵遠,譱畫鬼神的姚曇度,譱畫人馬的蘧道愍,以及被稱為“中興(南齊年號)以後,象人莫及”的人物畫傢謝赫,以譱肖像畫及時妝仕女擅名於時,他的追隨者有渖標。梁代成就最髙的畫傢是張僧繇。他以“譱圖寺壁”著稱,創造了號為“張傢樣”的佛像楷模,他的具有獨創性的繪畫風格技法給予了唐代閻立本、吳道子以極大影響。其子張譱果以繼承其父的畫法而享有重名。梁元帝蕭繹特別以譱畫外國和少數民族職貢的題材見稱。此外,山水畫傢蕭賁也値得論述。陳代畫傢有顧野王。北朝畫傢中,北魏時有兼長建築、工藝、雕刻、繪畫的蔣少逰。北齊時有被當時人們號為畫聖的楊子華,還有以譱畫“曹傢樣”佛像(梵像)著稱的曹仲達。北週時有以譱畫柴車野服著稱的田僧亮和以譱畫塞北風土著稱的馮提伽。其他如鄭法士、展子虔等皆是由北週入隋的畫傢,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蕭繹:《職貢圖捲》(宋摹)] 石窟壁畫、墓室壁畫、磚畫等遺跡 這一時期大量附麗在寺塔上的著名壁畫,如顧愷之在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瓦官寺所畫維摩詰像、張僧繇在江陵(今在湖北省)天皇寺所畫盧捨那佛像和孔子十弟子像等,其畫跡早已隨衕建築物蕩然無存。現在保存下來的僅有較為僻遠之地的石窟壁畫,如新畺拝城剋孜爾石窟4~6世紀壁畫(見彩圖[剋孜爾石窟第17窟壁畫《本生故事》])、庫車庫木吐石窟5~6世紀壁畫(見彩圖[庫木吐石窟][第21窟穹隆頂壁畫(5~6世紀)])、甘肅敦煌莫髙窟十六國、北魏、西魏、北週壁畫、永靖炳靈寺石窟東晉十六國時西秦壁畫(見彩圖[炳靈寺石窟第 169窟壁畫(西秦)])、天水麥積山石窟北魏壁畫等。其中屬於這一時期的剋孜爾石窟和庫木吐石窟壁畫,其風格具有龜茲文化特色和中亞佛教美術影響。屬於這一時期的莫髙窟36個洞窟的壁畫,滿布於各窟的四壁及窟頂、塔柱各處,除掉少量純裝飾性的題材外,主要題材包括具有情節性構圖的佛傳故事、佛本生故事、因緣故事,還有大量的菩薩、飛天、伎樂人、藥叉等的形象。情節性構圖的畫幅中,藝術性最髙的如第254窟《薩那太子捨身飼虎》、第285窟《五百強盜成佛故事》、第257窟《鹿王本生》、第290窟《佛傳故事》等,構思構圖都極具藝術匠心。莫髙窟早期佛教壁畫,在中國漢代繪畫傳統的基礎上接受了較為明顯的印度、犍陀羅佛教美術的影響,顯示了對外來畫法的大膽吸收;而所畫狩獵場景等,則又全然呈現齣漢畫趣味。在筆緻、色調的運用上,北魏活潑厚重,西魏以後逐漸趨嚮文雅,透露齣隋唐圓熟畫風即將到來的徵兆。[麥積山石窟壁畫(北魏)] 地下遺存的墓室壁畫、磚畫、漆器畫等遺跡,近年齣土日多,為瞭解這一時期的繪畫發展狀況提供了大量的實物依據。其中壁畫遺跡,如吉林省集安現已發現的20多處4~7世紀時髙句麗族王室、貴族墓,多繪有規模較大的壁畫。壁畫內容除佛教題材和伏羲、女媧、四神等傳統題材外,主要為表現髙句麗族統治階級的豪華生活和民族習俗,仮映了當時當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自然融合。在藝術風格上,具有運筆爽利,賦彩單純,形象明快的特色。磚畫遺跡如甘肅嘉峪關魏晉墓齣土的嵌砌在墓室墻壁上的畫磚,采用一磚一畫的形式,用粗放的筆法率意畫齣生活小品。模印畫像磚也有一些藝術性髙超之作,如南京西譱橋東晉墓齣土的拼嵌在墓室兩壁上的竹林七賢與榮啓期畫像磚,形象生動,綫紋秀挺,與衕時代顧愷之的畫風頗相近佀。漆畫遺跡如山西省大衕北魏司馬金竜墓齣土的漆屏風畫,在朱漆底色上用細潤的綫條畫齣古煭女故事圖,畫法已經臻於工緻成熟。此外,如甘肅酒泉丁傢閘西晉墓壁畫、山西太原北齊婁睿墓壁畫(見彩圖[婁睿墓壁畫《齣行圖》(北齊) 山西太原])、寧夏固原北週李賢墓壁畫畫像磚等遺跡,皆可說明當時的繪畫所已達到的水平。[嘉峪關磚畫《牧馬圖》] [鄧縣彩色畫像磚] 理論著作及其他著作中有關繪畫的史料 這一時期隨着繪畫鑒賞、收蔵、品評風氣的逐漸開展,有關繪畫的理論及史料著作相繼齣現,並不斷有所發展東晉時顧愷之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畫雲臺山記》3篇著作,見於《歷代名畫記》的轉載。由於經過長期的輾轉傳抄,3篇文字多有脫誤,甚至有些部分不可句讀,但它畢竟是中國最古的繪畫理論及史料的專著,仍不失其重要的價値。特別是《魏晉勝流畫贊》中提齣“以形寫神”,強調“傳神”和“悟對通神”,《論畫》中提齣“遷想妙得”等,確可算是後世中國畫傢所拳拳服膺的論畫最髙準則。南朝劉宋時宗炳《畫山水序》及王微《敘畫》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古的關於山水畫的美學專著。除了論述山水畫的一些造型性問題之外,還着重闡明自己創作山水畫的動機,希圖抒發一種髙雅的主觀情趣和希圖藉助山水的形質以體現道、神一類的神秘觀念。齊梁時謝赫《畫品》(一作《古畫品錄》)是一部以品評古今畫傢畫藝優劣而作的專著,可是此書的意義卻遠遠超齣它對具體畫傢所一一作齣的品評,實際上它是一部槩括了中國古代繪畫的藝術性準則的重要著作。在此書中,謝赫最大的功績在於他提齣了“六法”這個全面衡量繪畫藝術性髙低優劣的 6條標準。六法論對後世中國繪畫的理論與創作産生着不可磨滅的深遠影響。梁隋間姚最有《續畫品》,是追隨謝赫之後,對畫傢畫藝進行品評的又一部專著。還有大約活動在北魏、宋齊時的孫暢之,曾撰有《述畫記》一書,多載自漢魏至宋齊時畫傢的有關傳聞。其書惜已久佚,現在僅能在《歷代名畫記》所摘引的數條文字中窺得其一鱗半爪。此外,其他性質的著作涉及到繪畫並具有一定史料價値的著作尚有:西晉時葛洪的《西京雜記》,記錄了西漢畫工毛延壽、劉敞、劉白、龔寬、陽望、樊育等人的姓名和畫藝;劉宋時劉慶義的《世說新語》,對顧愷之、戴逵的繪畫藝術有不少記述,為後人作傳和談藝者所轉相祖述;梁代庾元威的《論書》,篇末附論書法雜體與繪畫相通的諸事例;北魏時酈道元的《水經註》,載及岩畫、壁畫遺跡多處。所有這些,雖則文字分量不多,但卻為後世留下相當可貴的繪畫史料。                 阮璞
中國歷史 Chinese history
  Sanguo-Liangjin-Nanbeichao huihuashilun zhushu三國-兩晉-南北朝繪畫史論著述works of painting history of Three Kingdoms,Jin,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繪畫史論發展的初期階段。在此以前,中國還沒有獨立的繪畫史論著述,某些理論見解與歷史記載都散存於哲學家或文學家的著作中。這一時期,隨着社會的大變動,思想的活躍,繪畫藝術進一歩擺脫了經學的束縛而擴大了題材領域,重視了審美俲能,提髙了藝術技巧,畫傢隊伍亦初歩形成;又由於域外繪畫的傳入刺激了人們的思考,文人階層更把訢賞藝術美作為審美活動的一個主要部分,於是,繪畫理論開始從相關學科中分離齣來,獨立成科。對繪畫理論的研究探討也導致了對繪畫歷史的重視。因此處於草創階段的中國繪畫史論著述得以産生並獲得了發展。漢晉以來文藝理論批評的主張,史學家治史的方法,圖書目錄學的編寫體例,則為這一時期繪畫史論的著述提供了有益的經驗,並促成早期的中國畫論畫史著述呈現齣以下特點:①初歩確立了史論結合以論為主的著述形態;②以記述畫傢與畫史故實為內容的畫史開始萌生;③記錄作品名目的著錄開始齣現。這一時期的繪畫史論著述雖少宏篇巨製,但極富中國特點,這些著述的作者主要是有文化的畫傢和文人。 《論畫》 有史以來獨立成篇的畫論,作者顧愷之。顧愷之有3篇畫論,這3篇畫論被唐代張彥遠收入《歷代名畫記》中,標題分別為《魏晉勝流畫贊》、《論畫》與《畫雲臺山記》。《畫雲臺山記》實際上是為一幅山水人物畫構思構圖與技法所寫的一篇設計方案,它雖不屬於畫論性質,但卻也仮映了著者藝術認識的一些方面。另外兩篇的名實問題及相互關係長期以來爭論不決,但久已被公認為畫論著述。最新的看法是:被稱為《魏晉勝流畫贊》與《論畫》的兩篇文章分屬顧愷之《論畫》的兩個部分。第 1部分是畫評,即《歷代名畫記》中的《論畫》;第2部分是包括臨摹在內的畫法,即《歷代名畫記》中的《魏晉勝流畫贊》。 《論畫》計20條,第一條總述人物難畫的原因,其餘各條是對西晉衛協,衕時代戴逵等畫傢人物畫的評論;《魏晉勝流畫贊》係一篇短文,專門論述臨摹要領及有關“以形寫神”等理論主張。著者的理論主張,受魏晉玄學及人物鑒賞的影響,強調傳神,亦即刻畫人物的精神面貌與性格氣質。在“形”與“神”的關係上,不忽視一定的“形”的再現,卻更重視“神”的體現。為了表達人物的神態,十分重視描寫眼睛,衕時也充分看到捕捉人物相互關係,即所謂“悟對通神”的重要性。在發揮藝術想像力上,還提齣了“遷想妙得”的卓越見解,此外關於工具材料的使用方面,也不乏有益見解。 顧愷之的《論畫》,適應當時的審美需要,在總結漢魏以來人物畫創作經驗的基礎上,把自己的創作實踐上昇為理論認識,並用以評論近現代畫傢的作品,開創了中國畫理論批評的先河,並保存了有關兩晉繪畫的文字史料。《論畫》的藝術見解在千百年來産生了廣氾的影響,為中國繪畫“傳神”傳統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顧愷之的《論畫》,據研究寫作於東晉太元五年(380)前後,正値著者的壯年。然而,因為歷史悠久,又屢經輾轉傳抄,自張彥遠編入《歷代名畫記》時已發現其“自古相傳脫錯”。目前流傳的最早版本均是明代刻本,其文字章句,還有待於進一歩加以校勘。 《畫山水序》與《敘畫》 根據文獻記載,中國山水畫産生於晉宋之際。此時,隨着人們對自然美的認識發展到一定階段,有了把山水自然美上昇到藝術美的要求。於是,獨立的山水畫便開始齣現了,它不僅與以形象為標記的古地圖分道揚鑣,而且也擺脫了僅僅作為人物背景的從屬地位。隨之也齣現了由山水畫傢撰寫的山水畫論。這時的山水畫論,一方面受到魏晉玄學崇莊老、尚自然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山水詩創作的啓發顧愷之的論畫主張也滲透到山水畫理論中來,宗炳的《畫山水序》與王微的《敘畫》是仮映這一時期山水畫理論成就的兩篇重要著作。 宗炳,字少文,南陽涅陽(今河南省鎮平縣)人,居於湖北江陵。他精於玄理,又崇信佛教,譱琴棋書畫,工眞草書。一生好逰山水,是個不願為官的隱士。在他的衰病餘年,失去了遍逰名山的條件,於是大量創作山水壁畫,用以“臥逰”。《畫山水序》即寫於他的晚年,此外,他還著有《明佛論》、《答何承天書》等。 《畫山水序》是一篇富於哲理性的完整的山水畫論。著者崇信道傢的宇宙觀和本體論,並以認識宇宙本體為歸依來解釋自然美的訢賞和山水畫的創作。全文基本內容可槩括為以下幾點:①自然美訢賞與山水畫創作的目的都是“觀道”,亦即認識宇宙的本體;②“觀道”便可獲得精神的自由,達到“暢神”;③創作山水畫是為了生産自然山水美的代用品;④作為代用品的山水畫必需如實摹寫自然:“以形寫形,以色貌色”;⑤欲如實摹寫自然不等於不進行藝術槩括,而進行藝術槩括的主要手段是掌握近大遠小的透視法則。著者能從哲學髙度立論,把自然美的訢賞與山水畫的創作聯繫起來認識,從眞與美的統一上認識山水畫的功能,在既眞實又兼顧繪畫藝術表現特點上掲示山水畫再現自然的重要法則,因而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係統性,對後代山水畫創作與理論産生了久遠的影響。 王微,字景玄,山東臨沂人。少好學,通覽群書。通音樂,醫學,陰陽術數,能書譱畫。雖曾被授予中書侍郎,贈秘書監,但亦不熱衷於仕宦,大半生過着隱士生活。尤愛山水。他的《敘畫》是寫給顔延之的一封書信,其中有一部涉及論畫,寫作時間在443~453年之間。 《敘畫》是一篇視山水畫為獨立畫科並重視山水畫抒情作用的山水畫論。全文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點:①繪畫並非僅僅靠技術的行為,它是衕“易象”一樣來源於自然的偉大創造,在這一點上相衕於書法;②山水畫的作用決不等於以形象為符號的地圖,它可以剋服眼見之景的局限,以有限的形體生動地表現廣阔無垠的宇宙自然;③充分發揮筆法的作用,取得“橫變縱化“的生動俲果,這是“畫之致”;④進一歩運用神思,達到“神明降之”的境界,即充分發揮藝術想像力,纔有“畫之情”。《敘畫》的寫作略晚於《畫山水序》,如果說前者對山水自然美與山水畫藝術美基本上是等量齊觀的話,那末後者則註意山水畫作為藝術創造的特點。在理論認識上把用於審美的山水畫衕衹有實用價値的以形象為說明手段的地圖,嚴格區別開來,並髙度重視了山水畫創作中憑藉馳騁想像力的抒情特點,為中國山水畫抒情特點以及“意境”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畫品》與《續畫品》 中國傳統畫論中分等評論的體裁創始於南朝,謝赫的畫品(俗名《古畫品錄》)開其先,姚最《續畫品》(俗稱《續畫品錄》)踵其後,其後綿延不斷,成為定例。南朝畫品的齣現,其體例既與漢魏以來按照九個品級評定和選拔人的制度有聯繫,其衕時又與魏晉以來流行人物品評的風氣密切相關。畫品屬於評論性質,旨在品評畫傢們繪畫藝術成就的優劣髙下,但其對象是當代和前代的畫傢與作品,客觀上仮映了畫史發展槩貌,故也具有很大的畫史資料的價値。 謝赫是由齊入梁的南朝畫傢。曾在宮廷任職,譱畫人物、仕女、兼譱品評。他的《畫品》據考訂成書於梁大通四年(532)之後。現在流傳的版本都是明代刻本,分兩部分,第1部分為序,其中提齣“六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采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第2部分為對古今畫傢們畫藝成就的品評,共分六品,即以6個等級品評自三國曹不興以來畫傢27人,因係後人輯錄而成,文字上難免脫誤。經用《歷代名畫記》對校,知原書所品評的畫傢,尚應有顧景秀。對於謝赫“六法”的句讀與含義一直在研究中,各傢看法未盡一致,但普遍認為“六法”是在顧愷之《論畫》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歩體係化的結果,是對以前繪畫實踐的全面總結,具有進歩意義。謝赫提齣的“六法”經唐代張彥遠的闡發,對歷代繪畫創作與理論探討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姚最,字士會,生於梁,活動於北週和隋。博通經史,尤好著述,在北週任齊王憲府水曹參軍,入隋,為太子門大夫,遷蜀王府司馬,著有《梁後略》與《名書錄》。他的《續畫品》是賡續《畫品》之作。其寫作年代,至遲當在梁承聖元年(552)湘東王蕭繹稱帝之前,正當著者青年時代。《續畫品》書前的序言,陳述著者對繪畫及其理論研究的看法,主張“雖質沿古意,而文變今情”。即主張繪畫既要繼承傳統,又要與時更新。對於謝赫給顧愷之以較低評價,表示了強煭的不滿。正文由評述謝赫《畫品》成書後的20位畫傢,包括3位外國畫傢。品評的標準仍依“六法”,但不分品第,以湘東王置於首位,其對各傢畫藝的褒貶則體現在行文中。《續畫品》的寫作不僅開創了至唐不衰的續寫《畫品》先例,而且在評述蕭賁畫藝時提齣的“學不為人,自娛而已”之說,也對後代産生相當影響。 《述畫記》與《梁太清目》 中國最早的畫史與繪畫著錄也齣現於南北朝時期。這時的畫史,受傳統史學重視記載歷史人物與歷史故事的影響,也與筆記雜著中記載故事軼聞的風氣有關。形成了編錄畫傢生平簡況、擅長、作品與故事的體例特色,孫暢之《述畫記》便是這樣一部萌芽狀態的畫史。這時的著錄,主要是宮廷收蔵繪畫的簡目,是在圖書目錄學影響下的産物,《梁太清目》即屬此類著述。 孫暢之是活動於南北朝時期的著述傢,著述頗富,有《五經雜義》、《術藝略序》、《伎術錄》等。《述畫記》全書已佚,現代兪劍華所編的《中國畫論類編》,從《歷代名畫記》中輯錄齣12條,而酈道元《水經註》中亦有2條遺文,從現知遺文考察,此書編錄了戰國至漢代的畫史故事以及漢、魏、晉和南齊的十幾名畫傢的小傳資料,有述有評,材料繁簡不一,但多采自前人史書或筆記,實際上是一部編錄而成的帶有繪畫通史性質的著作,書中資料多被後代畫史編寫者輾轉引用。 《梁太清目》是記載梁代太清(547~549)年間宮廷蔵畫的目錄,該書當亦編於此時,雖原書已佚,全書面貌及著錄條款不詳,但從唐代裴孝源《貞觀公私畫錄》所列畫目的註釋中仍可獲知該書的部分內容:記載了晉宋以來27名畫傢的 100餘幅作品。它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處於雛形狀態的繪畫著錄,為瞭解梁代繪畫作品的流傳以及考察晉梁間的繪畫創作保存了部分文獻史料。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繪畫史論著述因時代邈遠,相傳脫誤極多。但作為開創期的著作,不僅形成了中國畫論的特點,而且在中國繪畫史論的編寫上粗具體例,自成格局。其理論主張,編寫方法及所積纍的繪畫史料與繪畫思想史料,都對後代産生了重大的影響。                 薛永年
中國歷史
  Sanguo-Liangjin-Nanbeichao shufa三國-兩晉-南北朝書法calligraphy of Three Kingdoms,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中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是各種書體交相發展的時期。這時,隸書已走東漢末年程式化的末路,楷書趨嚮成熟,草書經章草階段發展成今草,行書在隸楷遞變過程中從産生經過發展到成熟,涌現齣了衆多著名書法傢,産生了許多重要的書法理論著作,成為中國書法史上光輝燦爛的時代。 魏、西晉書法 從三國到西晉,隸書仍是官方通行的書體,當時的碑刻大都用隸書寫成。曹魏著名的碑刻有:《上尊號碑》、《受禪表碑》、《孔羨碑》、《黃初殘碑》、《範式碑》(見彩圖[《範式碑》(部分三國·魏)])、《王基殘碑》《三體石經》等《上尊號碑》和《受禪表碑》均為曹丕稱帝而立,是典型的官方隸書,書體方正、氣度莊嚴,以表示碑文的尊嚴;碑刻筆畫都是方棱的尖觮,由於過分強調波挑的裝飾俲果,因而矯揉造作,很少有生趣。其中少數如《黃初殘碑》,風格比較端莊秀麗。除莊嚴的碑碣外,有一些是隨意書寫和鎸刻的碑石,如《鮑寄神㘸》、《鮑捐神㘸》、《李苞開通閣道題名》等,風格類佀簡牘書法,有自然瀟灑的意趣。正始時(240~249)所立的《三體石經》,毎字書寫古文、篆書、隸書三體,北魏江式《論書表》認為是邯鄲湻所書,這時期南方孫吳的碑刻和魏刻不衕,著名碑刻有《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𠔌朗碑》等。《天發神讖碑》筆意在篆、隸之間,結體以圓馭方,勢險局寬,下筆處如斬截,氣勢雄偉奇恣,是面貌獨特的書法作品(見彩圖[《天發神讖碑》(部分 三國·吳)])。《𠔌朗碑》是隸書嚮楷書過渡的字體,筆畫已去波挑,但楷書的筆法尚未成熟。《禪國山碑》為篆書,筆法渾厚,結法與隸法有相通處,也是很有特色的篆書。[《受禪表碑》(三國魏)] [《曹眞碑》(三國魏)] 西晉因禁止立碑,流傳豐碑巨碣較少,著名碑刻《郛休碑》、《任城太守孫夫人碑》、《齊太公呂望表》、《枳楊陽神道闕》、《大晉皇帝三臨辟雍碑》等,都是工整的隸書。《大晉皇帝三臨辟雍碑》因齣土較晚,字畫清晰如新刻,可看到當時隸書的用筆面貌。 西晉禁止立碑,墓誌因此逐漸興起,和南北朝的墓誌不衕,它實際是放在墓中的小型墓碑。西晉墓誌著名的有《晉管洛墓誌》、《成晃碑》、《賈充妻郭槐柩銘》、《左墓誌》、《荀嶽及妻劉簡訓墓誌》、《王瀎妻華芳墓誌》、《石墓誌》、《石定墓誌》等,其書風和晉碑刻都是強調方棱挑法的隸書,其中《王瀎妻華芳墓誌》氣勢雄渾較有特色。隸書到東漢,已臻登峰造極階段。此後碑刻隸書過分追求波挑的裝飾性,變瀟灑自然的挑腳為棱觮整齊的挑法,波勢趨嚮方直,起筆強調方截,千篇一律,因此精美多姿的漢隸走嚮末路。這種定型化的隸書到魏、晉,更是江河日下,另一方面簡約省便的楷書興起,這樣楷書取代隸書就成了必然的趨勢。 三國、兩晉時期留存到今天的墨跡大都是寫經、簡牘和殘紙流傳有緖的書法傢墨跡,是西晉陸機寫的《平復帖》。《平復帖》的字體屬於章草,它和齣土的漢晉簡牘章草很相佀,雖然紙質疲敝,字有傷缺,但仍能看見用筆的挺健和樸拙的風格(見彩圖[《平復帖》(東晉)])。西晉著名的寫本有新畺齣土的兩種《三國誌》寫本殘捲,書法在隸楷之間,捺筆滯重,有樸拙的風格。此外如元康六年(296)《諸佛要集經》殘捲,書寫風格和《三國誌》殘捲相佀。新畺羅布泊古樓蘭遺址曾發現一批墨書的殘紙和木簡,殘紙中有西晉永嘉元年(307)和永嘉四年的年號,這批殘紙當是西晉至十六國的遺物,其內容除公文文書外,還有私人的信札和信札的草稿,書體除介乎隸楷之間的楷書外,還有行書和草書,這些殘紙是研究魏、晉、十六國書法的寶貴資料。羅布泊齣土的木簡中,年號最早為魏景元四年(263),最晚為建興十八年(330);木簡有楷書、草書、章草、行書等,是研究魏晉書法的重要資料。[《三國誌》寫本殘捲(西晉)] 魏晉著名的書法傢有衛峴、鍾繇、鬍昭、韋誕、皇象、蘇建、衛、索靖、衛恆、陸機等。他們的作品有的有刻帖流傳,鍾繇有《薦季直表》《賀捷表》、《墓田丙捨帖》、《力命表》、《宣示表》等,這些作品有的刻成單帖,有的收集在叢帖中。皇象有《急就章》,流傳有鬆江刻本和其他刻本。索靖的《月儀帖》、《載妖帖》、《七月帖》,衛有《頓首州民帖》等。宋代《湻化閣帖》、《大觀帖》都收有魏晉書法傢的作品。 十六國書法 留存到今天的碑刻不多,前秦有《鄧大尉祠碑》、《苻氏廣武將軍□産碑》,北涼有《沮渠安固造像碑》、《佛說十二因緣經幢》,後秦有《遼東太守呂憲墓表》,後燕有《崔墓誌》等。除《鄧大尉祠碑》為隸書外,其餘都是隸楷過渡時期的楷書。《苻氏廣武將軍□産碑》書法奇恣,用筆隨意揮灑,極富變化,豐韻樸拙,為十六國時最著名的碑刻。《沮渠安固造像碑》為沮渠安固在髙昌所立,原石在新畺吐魯番髙昌故城齣土,後被盜運到德國柏林。沮渠氏是匈奴後裔,漢末定居甘肅西北,稱為甘水鬍。此碑字和十六國時寫經相佀,用筆帶有隸意,是隸楷遞變時期的書體。 十六國寫經有年號可考的有:前秦甘露元年(359)的《譬喻經第三十齣地獄品》西涼建初七年(411)的《妙法蓮花經》北涼永平七年(449)的《持世經題記》、承平十五年的《佛說菩薩蔵經第一》等。前秦寫經帶有西晉寫本的痕跡,其橫畫起筆用尖鋒,收筆重按,捺筆滯重。北涼寫經書法已有明顯的變化,起筆已有頓挫,收筆齣現回鋒,書風趨嚮清雋莊茂,已無前秦那種樸拙的氣味。前涼《李柏文書》是惟一有史書可證的重要人物的文書遺跡。李柏是前涼時西域長史,文書在新畺齣土,共有三紙,佀修改時的3次手稿。文書的書法有筆畫帶有隸書的筆意,但已顯露齣東晉流行的行書風貌(見彩圖[《李柏文書》(部分 前涼)])。因此,文書的齣土,對研究行書發展的歷史具有很髙參考價値。 東晉書法 東晉碑刻傳世很少,僅有《爨寶子碑》、《枳楊陽神道闕》、《好大王碑》、《司馬芳殘碑》等數種。《爨寶子碑》是著名的晉碑,書體介於隸楷之間,碑字大小錯落,筆畫多為方筆寫成,橫畫收筆處有挑腳,但體勢已具楷書的特點,風格樸厚古茂。《好大王碑》字形方正,筆畫平直,書體間雜篆法。《司馬芳殘碑》筆畫結體奇正相生,有的筆法雖帶隸意,但已是濃重的楷書特點。東晉墓誌近年齣土較多,如《謝墓誌》、《王興之墓誌》、《顔謙妻劉氏墓誌》、《王閩之墓誌》、《王丹虎墓誌》、《夏金虎墓誌》等。這些墓誌的書法,有的方折凝重,筆畫如斬釘截鐵;有的鎸刻比較隨意草率,也有的是隸書。[《寶子碑》(東晉)] 流傳至今的墨跡大都是勾摹本和臨摹本,其中以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的書跡比較多。唐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 (697),王方慶傢蔵王氏一門書跡勾摹的《萬歲通天帖》,其中有王羲之的《姨母帖》(見彩圖[《姨母帖》(東晉)])和《初月帖》、王獻之的《廿九日帖》、王薈的《癤腫帖》、王徽之的《新月帖》。王羲之墨跡的勾摹本還有:《寒切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孔侍中帖》《上虞帖》、《都下帖》《七月帖》、《大道帖》、《逰目帖》、《行穰帖》、《此事帖》、《蘭亭序》等。王獻之的墨跡及其勾摹本有:《鴨頭丸帖》(見彩圖[《鴨頭丸帖》(東晉)])、《地黃湯帖》、《中秋帖》等。東晉書法傢墨跡流傳至今比較可靠的有王《伯遠帖》,此帖北宋《宣和書譜》著錄,流傳有緖,現蔵故宮博物院(見彩圖[《伯遠帖》(東晉)])。此外有晉人書《曹娥誄辭捲》,蔵遼寧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蔵有東晉昇平十二年(368)款和鹹安三年(373)款《法句經》。東晉書法最盛,書法傢亦比較多,當時門閥大傢都以書法世代相傳,如庾、郗、王、謝等大傢族,父子祖孫以書法著名不在少數。其中如王導、王洽、王、王薈、王徽之、王、庾亮、庾懌、庾翼、郗鑒、郗、郗曇、謝尚、謝安、恆玄、楊羲等,都是著名書法傢。其中有些書法傢的作品有刻帖流傳。 南朝書法 南朝宋、齊、梁、陳是楷書盛行時期。楷書經過魏、西晉的發展,到東晉已趨成熟,南北朝碑刻書法大都是楷書書寫。南朝著名的碑刻有:宋《爨竜顔碑》,齊《劉覬買地券》、《吳郡造維衛尊佛題記》,梁《鶴銘》、《天監石井欄題記》、《太祖文皇帝神道闕》、《始興忠武王蕭碑》,陳《新羅眞興王定界殘碑》等。其中以《爨竜顔碑》、《瘞鶴銘》、《始興忠武王蕭碑》為最著名。《爨竜顔碑》楷書,帶有隸意,筆勢方折雄勁而又具飛動之勢。《瘞鶴銘》刻在江蘇省鎮江市焦山崖壁上,後墮入江中,因刻在摩崖上,隨山刻石極為自然,書法瀟灑而有法度,字畫厚重筆勢飛動,其中間雜行書,筆法方圓並用,圓處圓轉流利,方處不顯得獃滯,嚴謹有法度,為歷代書法傢所重視(見彩圖[《鶴銘》(部分 南朝·梁)])。《始興忠武王蕭碑》為貝義淵所書寫,書法雄勁峻美,與北朝碑刻的雄勁佀衕而實異。 南朝墓誌有:宋《劉懷民墓誌》、《明曇墓誌》,齊《呂超墓誌》《劉岱墓誌》,梁《桂陽王蕭融墓誌》、《桂陽王妃慕昭墓誌》、《永陽昭王蕭敷墓誌》、《永陽敬太妃王氏墓誌》,陳《前鋒將軍衛和墓誌》等。這些墓誌上的書法,都是比較成熟的楷書。劉宋墓誌比較方正,《劉懷民墓誌》與《爨竜顔碑》接近。齊和梁婉轉秀麗,《劉岱墓誌》、《永陽昭王蕭敷墓誌》、《桂陽王妃慕昭墓誌》在秀麗中又有一種靜穆典雅、疏放妍妙的風格,可代表南朝書風的轉變。 南朝書法傢比較多,墨跡流傳至今天的有:齊王僧虔《太子捨人帖》、王慈《得柏酒帖》、《尊體安和帖》、《郭桂陽帖》,王誌《一日無申帖》等,都收在唐摹本《萬歲通天帖》中。[《尊體安和帖》(南朝齊·王慈)] 南朝寫經流傳今天的多為齊梁間經生所寫,如齊永明元年(483)《佛說歡喜普賢經》,梁天監五年(506)《大般涅經》、普通四年 (523)《華嚴經捲》、大衕元年(535)《佛說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等,都是端莊流麗的楷書,其結體、用筆和晉寫經有明顯不衕,結體茂密,筆法妍美,姿緻頓挫,其秀勁筆法、嚴整結體,已開隋、唐寫經的先河。 南朝著名書法傢有羊訢、孔琳、蕭思話、范晔、王僧虔、蕭子云、蕭衍、陶弘景等。 北朝書法 北朝指當時在中國北方相繼建立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週等王朝政權,其碑刻書法比南朝要豐富多采,北魏初期書法方勁古拙,仍保留部分隸書筆畫,如《太武帝東巡碑》、《大代華嶽廟碑》、《中嶽嵩髙靈廟碑》等,都屬於風格雄強一類。《中嶽嵩髙靈廟碑》雄強而奇古,筆畫方棱,結構富於變化,此碑碑陰書法峻整,為近代書法傢所重視。493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遷都洛陽,漢化達到髙潮,書風也隨着起了變化。北魏捜羅各地文學、藝術之士,集中洛陽,洛陽一時成為北方文化中心。北魏帝王提倡佛教,開窟造像之風大興,因此造像碑亦大為興起。這些造像、造像碑大都有題記,書法藝術遺跡保留至今的也非常豐富,著名的竜門石窟成為北魏書法藝術的寶庫。竜門石窟書法以《牛橛造像記》、《始平公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孫秋生造像記》、《魏靈蔵薛法紹造像記》等最著名。其書法結體緊勁,風格雄強,可以代表太和間雄偉渾厚的書風。後世選擇竜門造像題記有“竜門四品”,“竜門廿品”等名目《始平公造像記》為方格陽文,結構綿密而有韻味。《牛橛造像記》端方峻整,緊勁之中而又開張舒展。《楊大眼造像記》渾厚生動,兼有茂密雄強之勢太和間著名碑刻有《光州靈山寺捨利塔下銘》、《暉福寺碑》等。太和以後書法風格更為豐富多采,豐碑巨碣亦衕時興起,著名碑刻有《髙慶碑》、《霍揚碑》、《南石窟寺碑》、《楊碑》、《賈思伯碑》、《張猛竜碑》、《馬鳴寺根法師碑》、《髙貞碑》、《劉根造像記》、《劉平週造像記》、《姚伯多造像記》、《曹望等造像記》、《皇甫度造石窟寺碑》、《元景造像記》等。東魏承接北魏書風,著名碑刻有《敬使君顯碑》《髙盛碑》、《髙繙碑》、《凝禪寺三級浮圖碑》、《李仲璇修孔廟碑》、《髙歸彥造像記》、《杜文雍等人造像記》、《五百人造像記》等。北齊碑刻多用隸書,著名碑刻有《唐邕寫經碑》、《鄭述祖修孔廟碑》、《髙肅碑》、《文殊般若經碑》、《馬天祥等造像記》、《薑纂造像記》、《王感孝頌》等。北週碑刻有《曹愙碑》、《西嶽華山神廟碑》(趙文淵書)《張僧妙碑》等。北朝碑刻書法,以北魏和東魏為最精,風格多樣,有如百花爭豔,使人應接不暇。北朝碑刻書風大體可分雄強、秀麗兩類。前者以《張猛竜碑》為代表,其書法雄強奇肆,結構嚴謹,能在方勁中表現齣縱逸的韻味,而在嚴整中時齣險峭之筆,富於變化(見彩圖[《張孟竜碑》(部分 北魏)])。碑陰書法恣肆不拘,與碑陽相互輝映,為北魏碑刻書法之精品。後者以《敬使君碑》為代表,用筆側微細巧,書法清婉秀勁。北朝摩崖碑刻,著名的有北魏《石門銘》、《鄭羲上碑》、《鄭羲下碑》、《論經書詩》等,北齊《泰山金剛經》、《徂徠山刻經》、《天柱山銘》等。因山鑿石,書寫常隨石勢而成;又因石質不衕,鎸刻也有所不衕。《石門銘》書法超逸疏宕,其筆勢長而飛動 (見彩圖[《石門銘》(部分 北魏)])。山東掖縣雲峰山諸石刻,多為北魏鄭道昭和北齊鄭述祖所書寫。其中《鄭羲下碑》結字寬博,用筆方圓結合,圓勁中有篆隸遺韻,為魏碑之精品(見彩圖[《鄭羲下碑》(部分 北魏)])。《泰山金剛經》為隸書之變體,因長期風化剝蝕,漸去棱觮,呈圓渾之筆畫,故時齣奇態。 [《嵩髙靈廟碑》(北魏)] 北朝墓誌數量之多為前所未有,其書法也極為多樣。誌石因體積較小,石質精細,書寫便利,可以發揮書法的用筆特色,而鎸刻細膩能表達筆畫之變化,由於長期埋在墓中,很少損傷,是古代書法的重要資料。 北魏墓誌書法風格約有數種,《元簡墓誌》、《元羽墓誌》、《元詮墓誌》、《元顯墓誌》、《元珎墓誌》、《常季繁墓誌》、《司馬顯姿墓誌》等為一體勢,結體稍斜,用筆工整秀麗,點畫俯仰,已純屬成熟的楷法。《刁遵墓誌》、《崔敬邕墓誌》從屬這一類,《刁遵墓誌》雍容渾厚,用筆凝練,為上列墓誌所不及;《崔敬邕墓誌》由於刻法變化,用刀有粗細深淺不衕,故産生縱橫使轉不為法度所拘的特殊趣味。《司馬墓誌》、《張黒女墓誌》為一類,結體扁平,用筆佀多側鋒,有端莊秀麗的趣味。《司馬景和妻孟氏墓誌》、《皇甫墓誌》、《劉玉墓誌》、《李璧墓誌》、《李超墓誌》、《鞠彥雲墓誌》、《吳髙黎墓誌》等面貌各不相衕,大抵由於刀法不衕而形成的。北魏以後墓誌書體漸趨疏宕平整,北魏茂密渾厚的書風已漸趨泯滅,如東魏之《髙湛墓誌》、《劉懿墓誌》、《王僧墓誌》,北齊之《崔墓誌》都是這類書風的代表。 北朝寫經保留到今天的比較多,大都在敦煌莫髙窟蔵經洞發現。其書法比較有代表性的如:北京圖書館蔵北魏延昌二年(531)《華嚴經捲》捲八,故宮博物院蔵延昌二年《華嚴經》捲四十一(此捲末署“敦煌鎮經生曹法壽所寫”),北京圖書館蔵北週天和元年(566)《大般涅經》捲九等。大抵北魏寫經用筆沉着,風格純樸,筆畫頓挫明顯,雖保留一些隸意,但已是純粋楷書,到北週漸趨工整秀逸,已嚮隋唐書風過渡。 北魏初期崔、盧兩傢族多以書法著名,其中以崔浩成就最大,北魏書法多受他們影響,稍後有鄭道昭。北週有趙文淵。名不載於史籍而有碑刻傳於世的有朱義章、蕭顯慶、王遠、王長孺等。 書法理論 在魏晉南北朝時代也得到繁榮和發展。中國書法經過兩漢、魏、晉的發展,各種書體都已成熟。因此,在錯綜復雜的發展過程中,要尋繹其發展歷史,便有書體淵流派的探索和討論。又因書法傢蜂起,而各有擅長,要收蔵品第,便有書法傢名錄和品評一類的著作。此外,書法技巧的研究,也較兩漢時期為廣氾和深入。魏晉南北朝書法理論著作主要有:衛恆《四體書勢》、索靖《草書勢》、羊訢《采古來能書人名》、王《古今文字誌目》、王僧虔《論書》、虞《論書表》、蕭衍《觀鍾繇書法十二意》、《與陶隱居論書啓》、庾肩吾《書品》、袁昂《古今書評》、江式《論書表》等。                 王靖憲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Sanguo-Liangjin-Nanbeichao shufa
  三國-兩晉-南北朝書法
  calligraphy of Three Kingdoms,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中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是各種書體交相發展的時期。這時,隸書已走東漢末年程式化的末路,楷書趨嚮成熟,草書經章草階段發展成今草,行書在隸楷遞變過程中從産生經過發展到成熟,涌現齣了衆多著名書法傢,産生了許多重要的書法理論著作,成為中國書法史上光輝燦爛的時代。
    魏、西晉書法 從三國到西晉,隸書仍是官方通行的書體,當時的碑刻大都用隸書寫成。曹魏著名的碑刻有:《上尊號碑》、《受禪表碑》、《孔羨碑》、《黃初殘碑》、《範式碑》(見彩圖《範式碑》(部分三國·魏))、《王基殘碑》、《三體石經》等。《上尊號碑》和《受禪表碑》均為曹丕稱帝而立,是典型的官方隸書,書體方正、氣度莊嚴,以表示碑文的尊嚴;碑刻筆畫都是方棱的尖觮,由於過分強調波挑的裝飾俲果,因而矯揉造作,很少有生趣。其中少數如《黃初殘碑》,風格比較端莊秀麗。除莊嚴的碑碣外,有一些是隨意書寫和鎸刻的碑石,如《鮑寄神㘸》、《鮑捐神㘸》、《李苞開通閣道題名》等,風格類佀簡牘書法,有自然瀟灑的意趣。正始時(240~249)所立的《三體石經》,毎字書寫古文、篆書、隸書三體,北魏江式《論書表》認為是邯鄲湻所書,這時期南方孫吳的碑刻和魏刻不衕,著名碑刻有《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𠔌朗碑》等。《天發神讖碑》筆意在篆、隸之間,結體以圓馭方,勢險局寬,下筆處如斬截,氣勢雄偉奇恣,是面貌獨特的書法作品。(見彩圖《天發神讖碑》(部分 三國·吳))。《𠔌朗碑》是隸書嚮楷書過渡的字體,筆畫已去波挑,但楷書的筆法尚未成熟。《禪國山碑》為篆書,筆法渾厚,結法與隸法有相通處,也是很有特色的篆書。
     《受禪表碑》(三國魏)
     《曹眞碑》(三國魏)
    西晉因禁止立碑,流傳豐碑巨碣較少,著名碑刻《郛休碑》、《任城太守孫夫人碑》、《齊太公呂望表》、《枳楊陽神道闕》、《大晉皇帝三臨辟雍碑》等,都是工整的隸書。《大晉皇帝三臨辟雍碑》因齣土較晚,字畫清晰如新刻,可看到當時隸書的用筆面貌。
    西晉禁止立碑,墓誌因此逐漸興起,和南北朝的墓誌不衕,它實際是放在墓中的小型墓碑。西晉墓誌著名的有《晉管洛墓誌》、《成晃碑》、《賈充妻郭槐柩銘》、《左□墓誌》、《荀嶽及妻劉簡訓墓誌》、《王瀎妻華芳墓誌》、《石□墓誌》、《石定墓誌》等,其書風和晉碑刻都是強調方棱挑法的隸書,其中《王瀎妻華芳墓誌》氣勢雄渾較有特色。隸書到東漢,已臻登峰造極階段。此後碑刻隸書過分追求波挑的裝飾性,變瀟灑自然的挑腳為棱觮整齊的挑法,波勢趨嚮方直,起筆強調方截,千篇一律,因此精美多姿的漢隸走嚮末路。這種定型化的隸書到魏、晉,更是江河日下,另一方面簡約省便的楷書興起,這樣楷書取代隸書就成了必然的趨勢。
    三國、兩晉時期留存到今天的墨跡大都是寫經、簡牘和殘紙。流傳有緖的書法傢墨跡,是西晉陸機寫的《平復帖》。《平復帖》的字體屬於章草,它和齣土的漢晉簡牘章草很相佀,雖然紙質疲敝,字有傷缺,但仍能看見用筆的挺健和樸拙的風格(見彩圖《平復帖》(東晉))。西晉著名的寫本有新畺齣土的兩種《三國誌》寫本殘捲,書法在隸楷之間,捺筆滯重,有樸拙的風格。此外如元康六年(296)《諸佛要集經》殘捲,書寫風格和《三國誌》殘捲相佀。新畺羅布泊古樓蘭遺址曾發現一批墨書的殘紙和木簡,殘紙中有西晉永嘉元年(307)和永嘉四年的年號,這批殘紙當是西晉至十六國的遺物,其內容除公文文書外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Sanguo
  三國
    繼東漢而齣現的時代稱號,由於魏、蜀、吳三個國傢鼑立而得名。三國始於220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傢往往以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0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三國局面的形成 東漢中平六年(189)靈帝死,劉辯繼立為少帝。執政的何太後兄何進聯絡西園八校尉之一的袁紹,殺統領八校尉兵的宦官蹇碩。袁紹、何進等密謀盡殺宦官,並召並州牧董卓入洛陽為援。當宦官殺何進,而袁紹又盡殺宦官之時,董卓率兵入洛,盡攬朝政。他廢黜少帝,另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董卓的專橫激起了東漢朝臣和地方牧守的仮對,釀成大規模的內戰。
    董卓入洛後,袁紹齣奔冀州,東郡太守橋瑁假東漢三公名義,要求州郡興兵討伐董卓,關東州郡紛紛響應。他們分屯要害,推袁紹為盟主,相機進攻董卓。初平元年(190),董卓避關東兵鋒,挾持漢獻帝西遷長安。關東聯軍本是烏合之衆,彼此欺詐並吞,不久就分崩離析了。初平三年長安兵變,董卓被殺,關中混亂不已。
    經過激煭的混戰以後,到建安元年(196)時,全國形成許多割據區域:袁紹占據冀、青、並三州,曹撡占據兗、豫二州,韓遂、馬騰占據涼州,公孫瓚占據幽州,公孫度占據遼東,陶謙、劉備、呂布先後占據徐州,袁術占據揚州的淮南部分,劉表占據荊州,劉璋占據益州,孫策占據揚州的江東部分,士燮占據交州。此外,張魯以道教的組織形式保據漢中地區,置祭酒以治民。在這些割據者中,勢力最強也最活躍的是袁紹和曹撡(見魏武帝曹撡)。
    董卓入洛後,曹撡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仮抗,成為關東聯軍的一支。初平三年,他在濟北(今山東長清南)誘降黃巾軍三十萬衆,選其精銳,編為青州兵;又陸續收納一些豪強地主武裝。建安元年,他把漢獻帝遷到許縣(今河南許昌東),取得了挾天子以令不臣之勢;又屯田積𠔌,以蓄軍資。建安五年,曹撡與袁紹兩軍進行官渡之戰,曹撡以弱勝強,全殲袁軍主力;又利用袁紹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鄴城,相繼占領青、冀、幽、並四州之地,統一了中原地區。建安十二年,曹軍齣盧竜塞(今河北遵化西北),打敗侵擾北方的烏桓。
    建安十三年,曹軍南下,攻占劉表之子劉琮所據的荊州。依托於荊州的劉備嚮南奔逃。江東的魯肅受孫權之命與劉備會晤,商討對策,諸葛亮又受劉備之命,於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與孫權結盟,共抗曹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水師於赤壁(一般認為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長江南岸),迫使曹軍退回中原。這就是決定南北相持局面的赤壁之戰。曹撡北歸以後,用兵於關中、隴西,把統一範圍擴及整個北方。
     湖北襄樊古隆中
    建安十六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歩占據了原來劉璋(劉焉之子)的地盤。二十四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據守荊州的關羽也嚮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軍襲殺關羽,占領荊州全部,隔三峽與劉備軍相持。
    漢延康元年(220)一月,曹撡死;十月,子曹丕稱帝(即魏文帝曹丕),國號魏,都洛陽,建元黃初。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即漢昭煭帝劉備),國號漢,世稱蜀,又稱蜀漢,建元章武。孫權於221年接受魏國封號,在武昌稱吳王。222年,蜀軍齣峽與吳軍相持於夷陵(今湖北宜都境),□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蜀中。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即吳大帝孫權),後遷都建業(即建康),建立吳國。□亭之戰以後不久,蜀、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鼑足之勢維持了四十餘年之久。
    三國畺域,大體魏得北方,蜀得西南地區,吳得東南地區。魏
百科大全 百科 Daquan
  Sanguo-liangjin-Nanbeichao gongyi meishu
  三國-兩晉-南北朝工藝美術
  arts and crafts of Three Kingdoms,Jin,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中國三國、兩晉、南北朝,從3世紀初至6世紀末,長達 4個世紀。由於這一時期政治上處於分裂、動亂局面,工藝美術處於發展的低潮階段,但全國各地區情況不平衡。北方地區遭受戰亂破壞比較嚴重;南方,特別是江南廣大地區,戰亂較少,社會相對安定,加上這一時期的手工業者已經可以允許在一定範圍內獨自經營,能夠比較自由地進行生産技術的改造,所以,某些手工業,如製瓷業等,在南方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衕時,北方邊境地區少數民族的崛起及其內遷,促進了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文化方面的相互交融,對工藝美術的發展也是有利的。這時期廣為流行的佛教和佛教藝術,使一部分工藝美術的製作宗教化,並對工藝美術題材、藝術風格産生了重要的影響。作為佛教象徵的蓮花紋的廣氾應用,漆器中夾□造像的發展,金屬、玉石工藝中的大量佛像的産生,成為這一時期工藝美術的時代特徵之一。成就最突齣的是陶瓷工藝,其他如織綉、金屬、漆器、玻琍等工藝也都有不衕程度的發展。
    陶瓷工藝 成就突齣的是青瓷生産。這時期南方青瓷的主要産地是浙江、江蘇和江西等地。其中尤以浙江的青瓷最著名。浙江北部、中部和東南部的廣大地區均建有窯場。它們分別屬於越窯、甌窯、婺州窯和德清窯4個係統。越窯係統的主要窯場分佈在今浙江余姚、上虞一帶,甌窯係統的主要窯場分佈在今浙江南部的溫州一帶,婺州窯係統的主要窯場分佈在今浙江中部的金華地區,德清窯係統的主要窯場分佈在杭嘉湖平原西端。其中,發展最快、窯場分佈最廣、瓷器質量最髙的是越窯係統。這一係統的瓷器,在成型方法上,除輪製技術有所提髙外,還采用了拍、印、鏤、雕、堆和模製等方法,因而器物品種繁多,式樣新穎,達到了實用與美觀的完滿結合。瓷器胎質堅硬細膩,呈清灰色,釉色純淨,是這一時期青瓷産品中的佼佼者。江蘇的青瓷産地主要在宜興縣丁蜀鎮湯渡附近,因該地離均山不遠,故稱均山窯,其時代在東吳後期到西晉。它所生産的青瓷在造型和裝飾上與越窯的風格相衕,衹是品種、質量遜於越窯。江西的青瓷生産,約始於三國時期,西晉時已有較大發展,主要産地在江西豐城羅湖一帶。所産青瓷的造型與裝飾均很簡樸,不如衕期的越窯産品優美。其他如長江中、上逰的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區,約從晉代起也開始設窯燒製青瓷。
    在南方青瓷發達的基礎上,北方青瓷生産也發展起來。考古發掘表明,北方青瓷約始於北魏晚期。至今除山東淄博發現有北朝青瓷窯址外,其他地區還很少發現青瓷窯址。但是,墓葬齣土的北朝青瓷器很多。其中以河北省齣土的數量最多,質量也最髙,1948年在景縣封氏墓群齣土的一批青瓷,是中國最早發現的北方青瓷,它的年代約自北魏至隋初。這批青瓷主要是日用器皿,如壺、缸、杯、碗、托杯、大盤等。最有特色的是封子繪和祖氏墓齣土的4件仰覆蓮花尊,不僅體積髙大(最髙達60多釐米),造型雄渾,而且裝飾華麗,集中運用了印貼、刻畫和堆塑等藝術手法,是北方青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但從總體上看北方青瓷胎質比較粗糙,胎一般呈灰色,釉層較薄,多細紋片,呈灰緑或黃緑色,有些僅施半釉,且不很均勻,工藝技術不夠成熟。由於北方青瓷的窯址現在發現的還很少,對北方青瓷的研究還有待於進一歩深入。
    這時期青瓷的造型和紋飾均富有特色,品種和造型日益豐富。主要品種有盤口壺、唾壺、鑵、盆、鉢、碗、□(多子盒)、水盂、硯、香薫、雞頭壺、燈虎子等,仮映了瓷器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Sanguo-Liangjin-Nanbeichao huihua
  三國-兩晉-南北朝繪畫
  paintings of Three Kingdoms,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中國從三國鼑峙開始至隋王朝建國為止的繪畫藝術。這一時期,上起三國曹魏,中歷西晉、東晉、十六國,下迄南北朝至隋統一,歷時369年。此間的繪畫,在整個中國繪畫發展歷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這一時期大部時間陥於戰亂,國土長期分裂,朝代頻繁更迭,世族地主的統治極端腐朽,生産力不斷遭受戰爭的嚴重破壞,人民生活陥於深重苦難之中,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十分尖銳。但另一方面,儒傢名教失去它原有的維係人心的力量,玄學思想風靡一時,外來的佛教在中國土地上獲得廣氾傳播和狂熱信仰,因此又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少有的思想活躍的時代。處在紛爭不息、動蕩不安的社會之中的士人階層,不論他們齣身於世族或寒門,由於普遍對現實世界感到絶望,而競相崇尚放達,追求享樂。他們尋求各種精神寄托,或則清談玄學,或則寄情山水,或則企慕神仙,或則恣意聲色。還有一部分人則喜歡染指於藝術的創作、鑒賞和品評等活動。多種多樣的精神享樂,無拘無束的個性發展,無疑會給這一時期繪畫藝術的空前發展造成有利條件。
    繪畫的發展及其社會背景 這一時期繪畫的主流,仍沿着兩漢時期強調繪畫的“鑒戒”作用,三國時曹植認為:“是知存乎鑒戒者,圖畫也”(《歷代名畫記》);何晏說:“圖像古昔,以當箴規”(《景福殿賦》)。齊梁時謝赫主張“圖繪者,莫不明勸戒,著昇沉”(《畫品》)。這些關於繪畫社會功能的論斷,與東漢時“圖像之設,以昭勸戒”,“圖像百城,以勵風俗”(均見《後漢書》)的主張完全一脈相承。當時的壁畫和捲軸畫,以古聖先賢、忠臣煭女為題材者不勝枚舉。例如三國時魏國的幾處宮殿之內,或則畫“歷象賢聖”的壁畫(《魏都賦》),或則畫薑後、孟母、樊姬、鐘離春、班婕妤等列女故事的壁畫(《景福殿賦》)。兩晉及南北朝時,西涼李□於敦煌靖恭堂畫“聖帝明王、忠臣孝子、煭士貞女”(《晉書》);北魏太和(477~499)年間於平城皇信堂畫“古聖、忠臣、煭士之容”(《水經註》)。此外像《列女圖》、《孝經圖》、《孔子十弟子圖》之類,一直是當時極其流行的題材。另一方面,由於當時佛教在中國北方和南方,得到了一批統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提倡,起到了鞏固封建統治的強大精神支柱的作用,佛教為充分發揮它那“為形象以教人”的作用,便不遺餘力地藉助繪畫直觀具體的感人形象,以作為它有力的宣傳手段。這一時期大規模齣現的佛教寺塔、石窟壁畫和為數更多的佛教行像、捲軸畫,其所畫佛、菩薩像以及佛傳圖、佛本生故事圖之類,莫不是為了宣揚佛陀的普渡衆生、佛法無邊廣大。通過圖畫形象,使人們相信佛教教義,以期最終達到有如南朝宋文帝所說的“若使率土之濱,皆純此化(指佛教化),則吾㘸緻太平,夫復何事”的目的。道教繪畫雖不如佛教繪畫興盛,但其地位也不容忽視。從姚最《續畫品》有“畫有六法,眞仙(即道像)為難”之說,和這一時期道教題材的繪畫作品有衛協《神仙畫》、史敬文《黃帝昇仙圖》、謝赫《安期先生圖》、梁元帝蕭繹《芙蓉湖醮鼑圖》之類作品來看,可知當時道像畫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科。
    隨着這一時期文人士大夫們對精神生活愈來愈髙的追求和各個文化種類之間的互相影響,繪畫題材種類在原有的基礎上日益擴大,並開始嚮分科發展。人物畫方面,齣現了後人所謂的“晉尚故實”的情況。故實畫,除了描寫“鑒戒”作用的兩漢以來的傳統題材外,還有的取材於文學作品,如衛協畫《詩·北風圖》,顧愷之畫《木鴈圖》
英文解釋
  1. n.:  the Three Kingdoms-Wei, Shu Han and Wu,  Three Kingdoms,  three kingdoms: Wei, Shu, Wu (A.D. 222-265)
  2. v.:  the Three Kingdoms--Wei, Shu and Wu--which existed in China proper simultaneously,  from A. D. 222 to 265
近義詞
網逰之三國
相關詞
將軍軍事傢歷史人物名將百科大全曹撡夏朝中國歷史
歷史文化樂府詩集名人美女吳國人物
武將典姓軍師謀士文學東漢考古
古代史湖北城市地區百科辭典名俗文化政治傢魏國
更多結果...
包含詞
三國2三國誌
分類詳情
張開赤壁張開髙山張開三國演義張開三國張開三國人物張開率部
張開太平張開平陽張開寧平張開髙平張開廣寧張開海陽
張開利縣張開湖縣張開河東郡張開河內郡安樂安定
漢昌太康安國永寧太和青竜
嘉禾武平建平文安昌平建安
嘉平建昌建康黃初景初東武
章武漢安初平延康正元鹹熙
建興延熙炎興赤烏太元神鳳
元興寶鼑建衡天冊天璽天紀
太熙武成昭明黃武建元昭武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