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族 > 丁香屬
目錄
No. 1
  屬中文名:丁香屬
  屬拼音名:dingxiangshu
  屬拉丁名:syringa
  中國植物志:61:50
  描述:syringa l. 丁香屬,木犀科,約30種,分佈於歐洲和亞洲,我國約20餘種,産西南部至東北部,大部供觀賞用,有些種類的花可提製芳香油,亦為蜜源植物,木材供建築和傢具用。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對生,全緣,稀羽狀深裂;花兩性,組成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萼鐘狀4裂,宿存;花冠紫色、淡紅色或白色,漏鬥狀,裂片4,廣展,比花冠管短;鑷合狀排列;雄蕊2,着生於花冠管口部;蒴果長圓形或近圓柱形,室背開裂為2瓣,果瓣革質;種子每室2顆,有翅。
  所有物種:
  白丁香
  白花丁香
  白花花葉丁香
  白花歐丁香
  白花什錦丁香
  白花小葉藍丁香
  暴馬丁香
  北京丁香
  藏南丁香
  垂絲丁香
  春嶺丁香
  丁香屬
  關東巧玲花
  光萼巧玲花
  紅丁香
  湖北紫丁香
  花葉丁香
  花葉丁香(原變型)
  華北紫丁香
  華丁香
  黃藥小葉巧玲花
  藍丁香
  藍丁香(原變種)
  藍花歐丁香
  遼東丁香
  毛丁香
  毛萼雲南丁香
  毛紫丁香
  歐丁香
  歐丁香(原變型)
  巧玲花
  巧玲花(原亞種)
  什錦丁香
  什錦丁香(原變型)
  四川丁香
  鬆林丁香
  西蜀丁香
  西蜀丁香(原變種)
  小葉丁香
  小葉藍丁香
  小葉巧玲花
  洋丁香
  羽葉丁香
  雲南丁香
  雲南丁香(原變型)
No. 2
  名字
  屬中文名:丁香屬
  屬拉丁名:Syringa
  屬英文名:Lilac
  中文別名:丁香、百結,情客,紫丁香,丁子香、華北丁香。
  科屬分類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植物界(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 脣形目(Lamiales) /或者 玄參目
  科: 木犀科(Oleaceae)
  屬: 丁香屬(Syringa)
  簡 述:
  Syringa 丁香屬,木犀科,約30種,分佈於歐洲和亞洲,2-10米高;我國約20餘種,産西南部至東北部,大部供觀賞用,有些種類的花可提製芳香油,亦為蜜源植物,木材供建築和傢具用。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對生,全緣,稀羽狀深裂;花兩性,組成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萼鐘狀4裂,宿存;花冠紫色、淡紅色或白色,漏鬥狀,裂片4,廣展,比花冠管短;鑷合狀排列;雄蕊2,着生於花冠管口部;蒴果長圓形或近圓柱形,室背開裂為2瓣,果瓣革質;種子每室2顆,有翅。生於溫帶及寒帶,圓球形樹冠。單葉對生,卵圓形,圓錐花序,白色、紫色,花冠筒狀,芳香。蒴果9月成熟。
  所有物種:
  白丁香
  白花丁香
  白花花葉丁香
  白花歐丁香
  白花什錦丁香
  白花小葉藍丁香
  暴馬丁香
  北京丁香
  藏南丁香
  垂絲丁香
  春嶺丁香
  丁香屬
  關東巧玲花
  光萼巧玲花
  紅丁香
  湖北紫丁香
  花葉丁香
  花葉丁香(原變型)
  華北紫丁香
  華丁香
  黃藥小葉巧玲花
  藍丁香
  藍丁香(原變種)
  藍花歐丁香
  遼東丁香
  毛丁香
  毛萼雲南丁香
  毛紫丁香
  歐丁香
  歐丁香(原變型)
  巧玲花
  巧玲花(原亞種)
  什錦丁香
  什錦丁香(原變型)
  四川丁香
  鬆林丁香
  西蜀丁香
  西蜀丁香(原變種)
  小葉丁香
  小葉藍丁香
  小葉巧玲花
  洋丁香
  羽葉丁香
  雲南丁香
  雲南丁香(原變型)
  紫花丁香
  荷花丁香
  小葉丁香
  花葉丁香
  四季丁香
  起源及分佈
  我國西南地區擁有50%的野生資源,是丁香屬植物現代分佈中心,也是該屬較為原始的頂生花序係(Ser.Villosae(Schneid.)Rehd.)中的特有種分佈最為集中的地區。根據東亞植物區係遷徙和中國種子植物區係演化研究結果,我們推測,中國的西南部很可能是丁香屬的起源中心,隨後沿中國西南—西北—華北—東北—朝鮮—日本和中國西南—中亞—歐洲這兩條路徑逐漸分佈開來。
  丁香品種是如何得到的?
  世界上大多數丁香品種是通過人工選育得到的。人工雜交親本的選擇是頭等大事,首先要確立育種目標,選定具有目標特徵的親本,通過親合性試驗確定雜交育種的可行性。實際操作時要經過去雄(即:將母本中的雄蕊在開花前手工去除)、人工授粉、套袋、挂牌、採種、保藏、播種等一係列的嚴格操作。為了使目標性狀能夠充分體現,雜種後代至少要保證達到近千株才能保證選種的需要。一般從雜交授粉到新品種定名至少需要5-10年的時間。
  溫馨的丁香小家庭 - 紫丁香之傢(一)
  紫丁香之傢的成員最多。我們用中國原産的紫丁香與具有歐洲丁香血統的佛手丁香進行人工雜交,同時獲得了好幾個漂亮的新品種:
  溫馨的丁香小家庭- 紫丁香之傢(二)
  ‘晚花紫’(S.oblata‘Wan Hua Zi ’)是華北紫丁香之傢中一個與衆不同的成員。它不是經過人工雜交獲得的,而是從1000多株華北紫丁香的天然雜交種子中選育出來的。它的花序修長,花朵緊湊,最為突出的是它開花比華北紫丁香晚7-10天。
  溫馨的丁香小家庭-藍丁香之傢
  這是個典型的三口之傢。父親四季丁香挺拔熱情,當春即開,花序繁多,而母親藍丁香則體態嬌小,步履舒緩,兩者花期有2周之差。通過它們雜交而獲得的‘四季藍’花色粉紫,花期介於父母之間,且繼承了父親一年兩次開花的特點。
  栽培
  丁香對土壤的選擇並不嚴格,甚至在輕度????鹼土中也能生長,在偏鹼性的土壤裏生長比較好。但是丁香不耐水濕,應選擇排水良好的高燥處栽植。適量施肥有助於丁香健壯生長,但施肥過度反而減少花芽數量。多數原産北方的丁香種類應選擇光照條件好的小環境;但原産西北和西南高海拔冷涼地區的種類,如四川丁香、雲南丁香等,在華北的低海拔、春夏高溫地區栽植則不耐強光,選擇遮蔭度為30-40%的小環境方能正常生長。
  繁殖
  丁香品種需要通過無性繁殖方法才能保持優異性狀:
  嫁接:是丁香良種快速繁育的有效方法。以早春枝接成活率最高。枝接後當年鼕季即可實施定型修剪,有利於植株快速成型。
  扦插:也是繁育丁香良種的有效措施。但丁香扦插必須使用特定的生根促進劑,並且施加嚴格的水分控製管理才能使插條生根。
  分株:用於繁殖叢生性強的丁香種類。最佳操作時間在春季萌芽前。
  組織培養:是快速擴繁丁香的方法,但是需要針對不同品種,研製營養配方。
  種子繁殖:野生丁香的繁殖。
  除了以上方法外,還可采用播種繁殖。
相關詞
生物植物中藥花卉花木百科木犀科裂葉丁香自然
包含詞
石丁香屬野丁香屬洋丁香屬滇丁香屬
紫丁香屬的植物
分類詳情
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