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龙潭街道位于崇文区东南部。区政府驻地。面积3.06平方千米,人口5.16万人(2006年末)。辖15个社区,办事处驻光明西里23楼。古迹有龙潭公园内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庙。
[沿革]明属崇南坊,清乾隆15年(1750年)属外城东城,宣统年间属外左4区,1947年属外三区,1953年设火神庙街道和板桥新里街道,1958年合并为龙潭街道。1996年,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6.1万,辖细米巷、小兴隆街、安化寺、安化楼、安化新楼、幸福北里、向新东里、广渠门、夕照寺中里、夕照寺东里、板厂西里、板厂东里、夕照寺西里、板厂红楼、板厂南里、光明中街、光明西里、光明北里、光明南里、光明东里、五里屯、龙北1~2条、龙北3~4条、龙北5~6条、龙北7~8条、左安东、左安西、幸福南、幸福中、向新西里30个居委会和火桥、夕照寺西里、冶金印刷厂、日杂公司4个家委会。
[邮编]100061 [2008年代码]110103004:~002安化楼社区 ~007夕照寺社区 ~011幸福楼社区 ~013光明北社区 ~014光明南社区 ~016板厂南里社区 ~017火桥社区 ~023培新街社区 ~024绿景苑社区 ~025华城社区 ~026幸福家园社区 ~027左安漪园社区 ~028左安浦园社区 ~029龙潭北里东社区 ~030龙潭北里西社区 |
|
龙潭寺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期某年六月,蜀汉皇帝刘备之子刘禅路过此地,因天气炎热,便到一水池里沐浴,后刘禅称帝,人们便把此池故名“龙潭”。因龙潭右侧有一寺庙而得名“龙潭寺”。龙潭寺是“东山五场”之首。1962年3月12日,经中共成都市委批准,龙潭公社分为龙潭、院山两个公社。1977年11月2日,经中共成都市委批准,撤销院山公社,合并为龙潭人民公社,属金牛区人民政府管辖。1984年4月,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将龙潭公社调整为龙潭乡人民政府。1991年,区划调整,龙潭乡人民政府属成华区人民政府管辖。2004年8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实行街道管理体制,将龙潭乡调整为龙潭街道办事处。
成华区龙潭街道位于成都市东北角,东与龙泉驿区西河镇相连,南与圣灯街道交界,西与青龙街道接壤,北与新都县木兰镇、石板滩镇毗邻。幅员面积37.62平方公里,占成华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总人口58753人,其中,农业劳动者44178人,城镇居民人口14575人,辖20个社区,其中18个涉农社区,171个涉农居民小组,2个城镇社区(龙潭正街社区和隆兴路社区)24个城镇居民小组。成渝、成昆、达成铁路及亚洲最大的北编组线穿境而过,以龙潭寺火车站为核心的一站七线与全国各地相连,成绵、成渝、成南三条高速公路,汇聚成成绵经济发展带、成渝经济发展带,是成华区“七区三带”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新空间。2004年开始,龙潭街道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承载力。实施了道路交通大会战,共投入资金9.6亿元,建成了龙青路、老龙青路、新双龙路、老双龙路、龙石路等主干道建设,实施了环湖路、龙潭绕场路、龙木路等次干道建设,完善了社区道路网络建设。桂林新居、同乐新居、北湖、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龙潭旧场镇改造等重点项目正在按规划建设当中。为把龙潭打造成为成都市“三个集中”的示范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副中心,“一湖一区一场镇”的核心区夯实了基础。 |
|
- : Longtan Subdistrict
- n.: Longtan Jiedao
|
|
龙潭镇, 龙潭 |
|
小龙潭街道 | 崇文区龙潭街道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站 | 崇文区龙潭街道左安门社区卫生服务站 | |
|
|
花园村 | 兴隆村 | 建设社区 | 秀水社区 | 光明社区 | 临江村 | 广渠门 | 三官村 | 五里屯 | 龙潭村 | 新民社区 | 保平社区 | 上闸村 | 幸福中 | 日杂公司 | 冶金印刷厂 | 向新西里 | 幸福南 | 左安西 | 左安东 | 龙北7~8条 | 龙北5~6条 | 龙北3~4条 | 龙北1~2条 | 光明东里 | 光明南里 | 光明北里 | 光明西里 | 光明中街 | 板厂红楼 | 板厂东里 | 板厂西里 | 夕照寺中里 | 向新东里 | 幸福北里 | 安化寺 | 小兴隆街 | 袁崇焕庙 | 安化新楼社区 | 光明北社区 | 龙潭北里社区 | 板厂南里社区 | 左安西里社区 | 细米巷 | 幸福楼社区 | 火桥社区 | 夕照寺东里社区 | 光明南社区 | 安化楼社区 | 夕照寺西里社区 | 培新街社区 | 宣闸村 | 上首村 | 进士坊 | 锥子山 | 中国水泥厂 | 平丰社区 | 高洪社区 | 院东社区 | 院山社区 | | | | | 更多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