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爬行动物。又名石龙子﹐通称四脚蛇。 |
亦作"蜥易" Also as "Lizard easy" |
亦作“ 蜥易 ”。
1.爬行动物。又名石龙子,通称四脚蛇。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朔 ( 东方朔 )自请布卦射之曰:‘臣欲以为龙,復无角;臣欲以为蛇,復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此非守宫,当是蜥蜴。’”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夏小正补传》:“匽读为蝘,蝘蜓,守宫也。在壁曰蝘蜓,在艸曰蜥易。世称它蝎之类,五日节必伏,兴者生也。此説为前人所未发。” 秦牧 《长街灯语·人和稗草的战争》:“除了昆虫的拟态,也还使人想到蜥蜴的变色,病菌的潜伏。” |
比喻人格卑鄙的小人 The mean-spirited personality metaphor |
比喻人格卑鄙的小人。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既以感激天恩,敢不捨身图报。目今蜥蜴虽除,虎狼入室。” |
|
蜥蜴 (lizard)蜥蜴属於冷血爬虫类,和它出现在三叠纪时期的早期爬虫类祖先很相似。大部分是靠产卵繁衍,但有些种类已进化成可直接生出幼小的蜥蜴。
蜥蜴俗称“四足蛇”,有人叫它“蛇舅母”,是一种常见的爬行动物。 蜥蜴与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盖以表皮衍生的角质鳞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横裂,雄性都有一对交接器,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种类),方骨可以活动,等等。 |
蜥蜴与蛇的区别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zards and snakes |
有人认为蜥蜴与蛇的区另在于蜥蜴有四只足,而蛇没有足。在一部分蟒科蛇类的泄殖肛孔两侧都可找到一对呈爪状的后肢;而蛇蜥,在外形上连足的痕迹都找不到,人们常常把它们误认为是蛇。
就外形上易于识别的特点,蜥蜴与蛇的区别是:
1.蜥蜴下颌骨的左右两半以骨缝结合,不能活动,口不能张大。蛇的下颌骨左右两半以韧带相连,彼此间可拉开,这是蛇的口可以张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2.蜥蜴一般具有四肢,即使四肢都退化无存的种类,其体内必有前肢带(肩带)的残余。蛇一般不具四肢,即使有后肢残余的种类,其体内也绝没有前肢带的残余。
3.蜥蜴多具有活动的上眼睑和下眼睑,眼睛可以自由启闭。蛇的上下眼睑愈合为一透明的薄膜,罩在眼睛外面,看起来,蛇眼永远是睁开的。
4.蜥蜴多数种类的舌头都较宽大肥厚。蛇的舌头都很细长,前端分叉甚深,基部位于鞘内,常通过口前端的缺刻处时伸时缩,借以搜集外界(主要是食物)的“气味”分子,送入锄鼻器产生嗅觉。
5.蜥蜴一般都有外耳孔,即使没有,也可从外表看出鼓膜的所在。蛇没有外耳也没有鼓膜,所以外表上看不出听觉器官的痕迹。
6.蜥蜴的尾巴都较长,一般约等于(或仅略短于)头体长,或为头体长的2—3倍。蛇的尾巴相对较短,为体长的 1/2到1/4(即尾长占全长的1/ 3—1/ 5)。 |
蜥蜴的类别及形态 The type and shape of lizards |
蜥蜴与蛇的区别,如果从解剖结构详细比较,还可以举出一些。尽管它们二者有许多相异之处,但就动物界发展过程中有机结构的演化程度上来看,它们都处于同一发展阶段,而且非常相近。所以当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分类学家,都把它们共置于爬行纲下的有鳞目中,区别为两个不同的亚目。
爬行纲 class reptilia
有鳞目 qrder squamata
蜥蜴亚目 suborder lacertilia 或 sauria
蛇亚目 suborder smpentes或 ophidia
lacertilia与serpentes是两个拉丁字,sauria与ophidia是两个希腊字。使用时,应该两个拉丁字并用,或两个希腊字并用,不可各用其一。
蜥蜴亚目在全世界约有6000种,分隶20科,已知我国有蜥蜴约150种,分隶以下8科。
1.壁虎科gekkonidae包括各种壁虎、蜥虎、沙虎、睑虎等。已知我国有10属约30种,壁虎科中多种是与人类伴居生活的蜥蜴,它们体扁而轻,指、趾扩张,其下表面形成许多皮肤褶襞、由无数亚显微结构的细毛构成,有粘附能力,善于在光滑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爬行,于夜晚在灯光下活动捕吃昆虫。
2.鬣蜥科 agamidae包括各种鬣蜥、树蜥、龙蜥、沙蜥等。已知我国有9属约50种。这类蜥蜴多数的颈、背有较长鳞片构成颈鬣及背鬣。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差别很大。例如树蜥与龙蜥善于攀援,体轻,体表粗糙(鳞片尖出或起棱),四肢及指、趾均较细长,爪发达,尾具缠绕性.又如飞蜥的前后肢间有发达的皮膜,由几对伸长的肋骨支持,形成“翅”,可以由高处滑翔到地面,或从这株树上滑行到另一株树上。它们并不能作真正的飞行。再如,沙蜥生活于沙漠地区,常将身体迅速埋入沙中,一方面借以在无隐蔽的旷野中逃避敌害的追击,另一方面也可躲避沙漠中炽热阳光的灼伤。它们的身体宽扁,有利于左右摆动掘沙入穴。眼睑边缘的鳞片发达,可防止砂粒侵入眼中。指、趾一侧的鳞片特别发达,形成所谓“缨缘”,仅以缨缘及爪接触沙面,以减少承受沙温的面积。
3.蛇蜥科anguidae 如各种蛇蜥。我国有1属 3种,是适应地下穴居生活的。体形细长,四肢完全退化,耳孔亦缩小,外形象蛇。
4.屏蜥科 xenosaundae本科共有 2属4科,分隶2亚科。是一类较多原始特征的蜥蜴。其中鳄蜥亚科1属1种,仅分布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5.巨蜥科varanidae 本科仅1属约 30种,多是一些体形巨大的蜥蜴,其中科摩多巨蜥全长可达4米,是现今最大的蜥蜴。我国只有1种圆鼻巨蜥,全长也有2米多,喜栖水中,尾长而扁,是有力的滑水工具。
6.双足蜥科dibamidae本科仅有1属4至5种。我国只有1种白尾双足蜥。它们是营地下穴居生活的蠕虫状蜥蜴,四肢退化,仅雄性残留一对扁平鳍状的后肢。眼退化隐于鳞片之下,耳孔亦退化。
7.蜥蜴科 lacertidae包括各种麻蜥、草蜥、地蜥等。已知我国有4属25种。麻蜥主要分布于北方干燥环境,草蜥多分布于南方,经常在草丛灌木上活动,体轻尾长,善于攀援。
8.石龙子科scincidae包括各种石龙子、滑蜥、蝘蜓、岛蜥、南蜥等。我国已知8属30种。本科蜥蜴多营地面生活,一般体躯正常,四肢发达,善于在地面奔跑。滑蜥属多在枯枝落叶间穿行,体形细长,体表光滑,四肢较弱,下眼睑上有一透明“睑窗”,眼睑闭合时也可透过险窗感知光线强弱。
蜥蜴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或以下的地区生活。少数种类可生活于2,000米左右的高山,如秦岭滑蜥、山滑蜥、康定滑蜥等。西藏沙蜥与喜山鬣蜥是垂直分市最高的少数蜥蜴,它们的生活地区常在4,000米左右。
蜥蜴的外形可分为头、躯干、四肢与尾四部分。头与躯干之间的颈部在外形上并无明显界限,但头可以灵活转动。
在头部上可以见到口,一对鼻孔,一对眼睛和一对耳孔。如无外耳孔,则鼓膜位于表面,有的种类鼓膜上被复以细小鳞片或锥状大鳞。头部被复鳞片。各种蜥蜴头背的大鳞片数目及排列一致,可作分类鉴别的依据;上下唇鳞及颈部鳞片亦相对一致,也可作分类之参考。
被复于躯干外的鳞片的形状、大小、行数与结构,也是分类鉴别的依据。
前后肢分别区分为肱(股),前臂(胫),掌(跖)与指(趾)等部分。前后肢均各具5指、趾指、趾末端均具爪。
泄殖肛孔位于尾基部腹面,是尾与躯干部的分界。
蜥蜴的两性差异,有利于繁殖季节中互相识别,白昼活动的蜥蜴表现较为明显。夜晚活动的蜥蜴可能靠嗅味识别异性。鬣蜥科的树蜥(calotes)及龙蜥(japalura)等,雄性颈背的鬣鳞较长。飞蜥( draco)背蜥(acanthosaura)等,雄性喉部有较长而具鲜艳颜色的喉囊。石龙子(eumeces)的雄性头部比例较大,头颈两则常呈现红色。雄性具有鲜艳色斑是蜥蜴两性差异中最普遍的一种现象。例如蛇蜥(ophisaurus)雄性体背具有若干翡翠绿色的短横斑,草蜥(takydromus)雄性体侧具有鲜绿色纵纹,沙蜥(phrynocephalus)雄性腋下或腹面具有红斑等等。雄性的这种特殊色斑往往在繁殖季节尤为鲜艳夺目。 |
|
繁殖与寿命
蜥蜴类具交接器,行体内受精。一般在春末夏初进行交配繁殖。有的种类的精子可在雌体内保持活力数年,交配一次后可连续数年产出受精卵。在一部分蜥蜴中只发现雌性个体,据研究,它们是行孤雌繁殖的种类。这类蜥蜴的染色体往往是异倍体。有的正常行两性繁殖的种类,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会改行孤雌繁殖,据认为,孤雌繁殖有利于全体成员都参与产生后代,有利于迅速扩大种群,占据生存领域。
多数种类蜥蜴系卵生(oviparous)、一般于夏季产卵于温暖潮湿而隐蔽的地方。卵数由一二杖到十几枚不等。卵的大小与该种个体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壁虎科的卵略近圆形,卵壳钙质较多,壳硬而脆。其他各种蜥蜴的卵多为长椭圆形,壳革质而柔韧。
有的蜥蜴卵在母体输卵管后段(“子宫”)就开始发育,直到产出仔蜥,叫做卵胎生(ovoviviparous)。石龙子科中不少种类为卵胎生,其余各科蜥蜴多为卵生。同一属中有的种类为卵生,另一些种类则为卵胎生。譬如南蜥属中多线南蜥(mabuya multifasciata)为卵胎生,多凌南蜥(m.multicarinata)为卵生。又如滑蜥属中两个相近种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为卵胎生,而康定滑蜥(s.potanini)却为卵生。我国特产动物鳄蜥(shinisaurus crocosilurus)在当年年底仔蜥就在母体输卵管内发育成熟,但延滞到第二年5月才产生母体外。解剖怀孕后期的鳄蜥,成熟仔蜥已无卵黄,而母体输卵管壁布满微血管网。可能发育后期的仔蜥依靠母体提供营养,应属于少数胎生(viviparous)蜥蜴之一。
蜥蜴一般每年繁殖一次。但在热带温暖潮湿环境的一些种类,如岛蜥(emoiatrocostata)、多线南蜥、蝎虎(platyurus plaryurus)、疣尾蜥虎(hemidactylus frenatus)与截趾虎(gehyra mutilata)等则终年都可繁殖。
蜥蜴的寿命主要根据动物园饲养的资料,飞蜥2—3年,岛蜥4年,多线南蜥5年,巨蜥(varanus salvator)12年,毒蜥(helodermasuspentum)25年,最长的纪录大概是一种蛇蜥(anguis fragilis)54年。这些数字并不完全反映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只可能作一参考。
活动与摄食
蜥蜴是变温动物,在温带及寒带生活的蜥蜴于冬季进入休眠状态,表现出季节活动的变化。在热带生活的蜥蜴,由于气候温暖,可终年进行活动。但在特别炎热和干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现象,以度过高温干燥和食物缺乏的恶劣环境。可分为白昼活动、夜晚活动与晨昏活动三种类型。不同活动类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食物对象的活动习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个体蜥蜴的活动范围很局限。树栖蜥蜴往往只在几株树之间活动。据研究过的几种地面活动的蜥蜴,如多线南蜥等,活动范围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有的种类还表现出年龄的差异。刚孵出的蝘蜓(sphenomorplus)多在孵化地水域附近活动,成年后才转移到较远的林中活动。
大多数蜥蜴吃动物性食物,主要是各种昆虫。壁虎类(gekkonids)夜晚活动,以鳞翅目等昆虫为食物。体型较大的蜥蜴如大壁虎(蛤蚧,gekkogecko)也可以小鸟,其他蜥蜴为食物。巨蜥(varanus)则可吃鱼、蛙甚至捕食小型哺乳动物。也有一部分蜥蜴如鬣蜥(agam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由于大多数种类捕吃大量昆虫,蜥蜴在控制害虫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为蜥蜴是有毒动物,这是不对的。全世界6000种蜥蜴中,已知只有两种有毒毒蜥,隶属于毒蜥科(helodermatidae),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
尾的自截与再生
许多蜥蜴在遭遇敌害或受到严重干扰时,常常把尾巴断掉,断尾不停跳动吸引敌害的注意,它自己却逃之夭夭。
这种现象叫做自截,可认为是一种逃避敌害的保护性适应。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但断尾的地方并不是在两个尾椎骨之间的关节处,而发生于同一椎体中部的特殊软骨横隔处。这种特殊横隔构造在尾椎骨骨化过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强烈收缩而断开。软骨横隔的细胞终生保持胚胎组织的特性,可以不断分化。所以尾断开后又可自该处再生出一新的尾巴。再生尾中没有分节的尾椎骨,而只是一根连续的骨棱,鳞片的排列及构造也与原尾巴不同。有时候,尾巴并未完全断掉,于是,软骨横隔自伤处不断分化再生,产生另一只甚至两只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现象。我国壁虎科、蛇蜥科、蜥蜴科及石龙子科的蜥蜴,都有自截与再生能力。
变色与发声
蜥蜴的变色能加很强,特别是避役类(chamaeleons)以其善于变色获得“变色龙”的美名。我国的树蜥与龙蜥多数也有变色能力,其中变色树蜥(calots versicolor)在阳光照射的干燥地方通身颜色变浅而头颈部发红,当转入阴湿地方后,红色逐渐消失,通身颜色逐渐变暗。蜥蜴的变色是一种非随意的生理行为变化。它与光照的强弱、温度的改变、动物本身的兴奋程度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有关。
大多数蜥蜴是不会发声的。壁虎类是一个例外,不少种类都可以发出宏亮的声音。蛤蚧鸣声数米之外可闻。壁虎的叫声并不是寻偶的表示,可能是一种警戒或占有领域的信号。 |
蜥蜴与中医 Lizard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别名】麻蛇子、马蛇子、马舌子、丽纹麻蜥
【来源】蜥蜴科动物麻蜥eremias argus peters,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摔死或开水烫死后晒干或烘干。有的地方在捕捉后,用白酒喷,死后,置通风处阴干。
【性味归经】咸,寒。
【功能主治】化痰散结,利尿。用于癫痫,小便不利,气郁结滞;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疮毒。
【用法用量】 0.5~1钱(或1个),焙干研粉服;外用适量,焙干研粉香油调敷。
【备注】(1)同属动物山麻蜥(华北麻蜥)eremias brenchleyi guenther与前种极相似,亦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
《蜥蜴》:总是节外生枝的浪漫爱情
love phobia
片名:蜥蜴
译名:love phobia
导演:姜智恩
剧本:黄仁浩
主演:曹承佑
姜惠贞
边珠妍
朴健太
类型:剧情/爱情
级别:12岁以上可以观看
片长:117分钟
发行:cinema service
上映日期:2006年4月27日(韩国)
观众评分:6.60/10 (150 votes)
官方网站:http://www.domabam2006.com/
剧情简介
天空万里无云,赵强在上学的路遇见了穿着黄色雨衣的小女孩雅丽。看到雅丽的瞬间赵强感觉仿佛有股电流涌上全身,巧的是他们俩竟然成为了同班同学。突然有一天,雅丽对赵强说她不是地球人,只有穿黄色雨衣才能避免诅咒,也许是因为这样,班里的同学都躲着她,但只有赵强愿意与她做朋友。一直以来只有蜥蜴才是雅丽朋友,但雅丽第一次感觉到了赵强也是她的朋友。下暴雨的某一天,雅丽与赵强一起披着黄色雨衣,两人的皮肤第一次碰到了一起。第二天赵强烙了红疹,而雅丽却烟云般的消失了。就这样他们失去了联系,转眼间10年的岁月过去了。
10年后雅丽与赵强已经是高中二年级学生。为了去看突然打来电话的雅丽,赵强以学习为借口出来找她。虽然10年没有相见,但是这一点都没有掩盖他们彼此再次见面的喜悦,他们度过了短暂美妙的时光。回家的前一天晚上,赵强为雅丽从首尔准备了寿司的礼物,看着这样的赵强雅丽深受感动,但是第二天她又消失在了人群中。
雅丽消失之后又过了很长的时间。赵强成为了银行职员。他曾经顾过私人侦探寻找雅丽,但是无济于事,还是找不到雅丽。突然有一天,雅丽再度出现在了赵强面前,带着欢笑,仿佛就像昨日刚见过一样。彷徨和喜悦的心情只维持了短暂的时间,8年后重现的雅丽仅与赵强度过了8小时的时间,便对赵强说她要去美国了。送她到机场的赵强,最后还是没能留住雅丽。第二天,赵强遇到了长相酷似雅丽的女子,但是那个女子根本就不认识赵强的样子。不过赵强此刻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为什么她总是离开呢? 雅丽和赵强能否再次相遇呢? 两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吗……
关于影片
电影《蜥蜴》的主人公曹承佑和姜惠贞,在韩国电影界里是绝对不可以不提的演员。两人年龄虽不大但是惊人的职业精神和出色的演技被人们寄予了很大的厚望。曹承佑通过2005年电影《马拉松》一举获得了第42届大钟奖主演奖和人气奖、第41界百想艺术大赏男子最佳演技奖,证明了自己的演技实力。而姜惠贞则在第5届富川国际幻想电影节赏以电影《蝴蝶》获得了女子主演奖、电影《old boy》获得了第24届影评奖新人女演员奖、2003年青龙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女配角奖,也同样证明了她的实力。另外,他们两人还同时获得了2005年釜山影评奖男女主演奖,这样卓越的成绩也再次验证了两人不凡的实力。加上电影《马拉松》和《欢迎来到东莫村》大受欢迎,两人在韩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最有实力的男女演员。
在电影中展现演技实力的他们直率诚实的态度也博得了电影界一致的好评。不仅如此,在观众的心目中也早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电影《蜥蜴》他们俩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电影《蜥蜴》除了姜惠贞和曹承佑以外还有演员姜申一、郑成华、朴信惠、儿童演员边珠妍和朴健太等人的鼎力加盟。其中饰演赵强父亲的姜申一曾经参演过电影《实尾岛》、《公共之敌》、《some》等。儿童演员边珠妍和朴健太是在开机一个月前才确定下来的演员,电视剧《时尚70年代》中有着出色发挥的边珠妍和电视剧《对不起,我爱你》、电影《达摩去汉城》中表现出色的朴健太分别饰演了雅丽和赵强的童年角色。另外,不但在电视剧方面最近还在音乐剧《i love you》中表现出色的实力派演员郑成华饰演的是叫俊哲的角色。曾经在sbs电视剧《天国的阶梯》中有出色表现的新锐明星朴信惠则扮演了连接雅丽和赵强爱情的角色。相信强大的演员阵容会让电影《蜥蜴》更加的精彩。
与传统的爱情电影有着鲜明区别的电影《蜥蜴》,剧本是从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剧本数据库中挑选出来的。电影公司为了制作一部高品质的电影,在剧本的选择上参考了电影振兴委员会剧本数据库里的作品。他最终选定了黄仁浩的作品《雅丽赵强绑架事件》。当时黄仁浩的作品已经在电影界普遍得到了认可,电影《时失里2km》就有黄仁浩的参与制作。能够制作出多种风格,并且不断创新人物形象的黄仁浩作家,他的作品在电影界中绝对是炙手可热的作品。于是当电影公司负责人看到作品《雅丽赵强绑架事件》后觉得做成爱情电影一定很有新意,商议4天后便决定拍成电影。这是电影振兴委员会建立剧本数据库以来第一次把里面的作品拍成电影的事件。建立剧本数据库的初衷就是挖掘好的剧本和有能力的作家,并拍成电影,这一次的拍摄电影可以说赋有很大的意义。
从剧本数据库挖掘出的作品,通过1年时间的修整,在保留原剧本色彩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人物角色的形象。为了不改变原作者的想法剧本的修整过程至始至终都有作家黄仁浩参与修整。《蜥蜴》便是修整过程终重新命名的名称。
电影《蜥蜴》如果选定第三个主人公的话选择美丽的背景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制作组为了选择美丽的背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了达到最佳的场景效果雅丽和赵强儿时一起度过的山村和小学、雅丽生活的地方小庵子等电影里的主场景外两人走的小路、公共汽车站、文具店等的细小场景制作组们一个都没有疏忽,为了找这些场景他们甚至不惜花费5个月的时间去寻找。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全罗北道故昌三太村。作为电影《蜥蜴》的主场景,全北故昌的荞麦花是非常有名的,因为还很少有人到过此地,所以秀丽的自然景色让人能够真切的感觉到大自然的美丽。
另外这部电影要拍摄80年代后期雅丽与赵强的小学时代、90年代的高中时代和现在的成人时代,一部电影中跨过了20年的时间,因此,制作组不仅要找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要找适合每一个时代的时代场景。所以,找庵子的时候制作组找遍了全国几百处地方,最终选择了最合适的庆北永川云富庵。为此,制作组不得不往来与全北和庆北两地来拍摄电影《蜥蜴》。
时代场景选定完后又有新的问题需要面对了。那就是表现季节的问题。他们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万物丛生的春天、高中相遇时是灿烂的夏天、变成成人后则是秋天。这就意味着3个月的拍摄期里要表现3种季节。9月底开拍的电影为了要表现夏天的氛围制作组想尽了一切办法,比如说把路边秋天开花的大波斯菊移到了别处种下,甚至还把树上的叶子染上了绿色。制作组辛苦准备的场景在电影《蜥蜴》中唯美的表现出来,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幕后花絮
曹承佑亲自献唱电影主题曲《她第一次哭泣的那天》 关于他们的爱情故事
通过出演音乐剧《jekyllnhyde》、《hedwig》曹承佑不但展示了他的演技实力还展示了他不错的音乐功底。这一次曹承佑将演唱电影《蜥蜴》的主题歌。其实,曹承佑已不是第一次演唱电影主题歌了,在电影《who are you》中他就在女主人公面前弹着吉他唱了歌,那一个场面曾经迷倒无数女影迷。
一电影《蜥蜴》中曹承佑所演唱的歌曲是已故的著名艺人金光锡的歌曲《她第一次哭泣的那天》,这首歌也是曹承佑看完剧本后亲自选定的歌曲。电影中有一个场面是赵强带着雅丽骑自行车的过程中给雅丽唱歌的场面,制作组都在为选定什么样的歌曲苦恼的时候,曹承佑以剧中赵强的立场上选择了这首歌曲。歌词中表达的情感与电影中赵强的心情非常相似,因此,制作组都对曹承佑挑选的歌非常满意。
曾经用一把吉他演绎的悲伤情歌,一直以来还是那么的受大家欢迎,如果曹承佑演唱这首《她第一次哭泣的那天》会带给大家怎样的感觉呢?曹承佑演唱的这首歌曲除了引用在电影故事里以外电影《蜥蜴》的预告片和mv也将用到这首歌曲。 |
|
蜥蜴
(《吉林中草药》)
【异名】马蛇子、麻蛇子(《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蜥蝎科动物丽斑麻蜥的全体。
【动物形态】丽斑麻蜥
全长约13厘米。背面棕绿色,由前至后共有明显的六排浅色圆形眼斑,成方格状排列;腹面色浅,无斑。头部三角形,吻长较眼耳间距短;鼻孔一对,周围有鳞2片;下颏鳞四对。背部鳞细小。腹面鳞光滑,成横形排列。四肢发达,各有5趾。尾长,其鳞片排成环状。
栖息于干燥砂地、山坡及平原地带麦田附近。分布我国东北及甘肃、河北、山东、山西、陕西、青海等地。
【采集】夏、秋季捕捉,捏死,以铁丝穿头,晒干或烘干。
【功用主治】消瘿散瘰。治淋巴结结核。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1个。外用:研末调敷,适量。
【选方】①治淋巴结结核:马蛇子一个,焙干研面,鸡蛋三个。一端开小孔.将马蛇子面分三份,分别装入蛋内,用纸封固,放炭火上烧焦,研细面,香油调敷患处。(《东北动物药》)
②治羊病风:蜥蜴一个。用瓦焙干,研细末。黄酒冲服,日服一次。(《吉林中草药》)
③治小便不通:蜥蝎三个,蝼蛄七个(去头)。捣成泥状,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以马蛇子焙干存性,研粉装胶囊内服,每次0.6~0.9克,每日1次。临床观察488例,显效75例(15.5%),好转263例(59.5%),总有效率为75%。实践中发现,对痰多患者疗效较好,无痰病人疗效不佳。因此,又对131例痰多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显效34例(25.6%),好转79例(60%),总有效率为85.6%。其后又发现对辨证属于痰热者疗效不好,甚至可使病情加重。为此,又进一步选择寒痰型和湿痰型患者40例进行观察,结果显效19例(47.5%),好转14例(35%),总有效率为82.5%。副作用:部分病例有口干舌燥等反应。根据药物效果及其反应,作者认为,蜥蜴药性似属"温"性;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痰液的分泌,因为患者服药后不是使痰变稀容易咯出,而是痰量自觉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对咳、喘疗效不明显。 |
|
蜥蜴 (Lizard)蜥蜴属于冷血爬虫类,和它出现在三叠纪时期的早期爬虫类祖先很相似。大部分是靠产卵繁衍,但有些种类已进化成可直接生出幼小的蜥蜴。
蜥蜴俗称“四足蛇”,有人叫它“蛇舅母”,是一种常见的爬行动物。 蜥蜴与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盖以表皮衍生的角质鳞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横裂,雄性都有一对交接器,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种类),方骨可以活动,等等。
蜥蜴亚目(Sauria)爬虫类的统称。与其近缘的蛇亚目(Serpentes)合计占整个现存爬虫类的95%。共分18科,3,000多个种。热带地区种类和数量最多。从北极到非洲南部、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皆有分布。蜥蜴与蛇的外表特征相似︰具角质鳞,雄性具一对交接器(半阴茎),方骨可活动。蜥蜴的身体外形及大小在爬虫类中差异最大。体长从3公分(1吋,壁虎)至3公尺(10呎,巨蜥)。体重最轻者不足1克,最重者多于150公斤。身体多细长,具长尾,多具4肢,除鼻孔、口、眼及泄殖腔开口外,体表覆以鳞片,有些种于头和体鳞下真皮内有骨鳞。鳞的表面覆以一层角蛋白。某些蜥蜴具鳞器官,鳞片的锯齿状边缘突出刚毛,可能用司触觉。许多蜥蜴,尤其是避役(变色龙)和安乐蜥,能改变体色,可从亮绿色变为深巧克力褐色,体上线、带斑纹亦可忽隐忽现。变色机制为黑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的移动,颗粒集中时色浅,分散时色深。有些蜥蜴颈部具可伸展的皮褶,头上有角或盔,或喉部有棘或皱褶等。头颅的前部由薄的软骨和膜构成。眼睑多可动,两眼之间隔以薄层垂直的眶间隔,眶後骨与鳞骨形成的骨杆上有一个顳孔。上腭能相对于颅的其他部分而运动,有方骨,口可大张便于吞食猎物。
多数蜥蜴以昆虫及部分齧齿类为食,偶食家禽,其牙尖锐,具3个牙尖。草食性者(如鬣蜥)的牙冠宽,呈叶状,具锯齿状切缘。以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为食者(如凯门蜥属〔Dracaena〕)于腭後部有钝圆的牙用以碾碎。美国西南部的希拉毒蜥(Gila monster)及其墨西哥近缘种(Heloderma属)有毒,于激怒时方咬人,但罕致命,其下腭各牙内侧有纵沟或褶用以引出毒液。多数蜥蜴的牙生于上腭骨、前腭骨及牙骨的边缘,少数种生于腭上。胚胎期前腭骨上有「卵牙」,从吻部向前突出,用于钻破卵壳,孵出後即退化。牙著生的方式多为侧生式,部分种为顶生式,避役的两眼可独立运动。许多蜥蜴有盐腺用以排出矿物质盐。肩带存在。
多数蜥蜴具四足,後肢肌肉有力,能迅速奔跑及迅速改变跑动方向,Cnemidophorus属时速达24公里(15哩)。有几科蜥蜴身体延长,四肢缩短,乃至无肢体。壁虎、鬣蜥属(Uta)及Acanthodactylus属的趾上多缘饰以增加其表面积并防止陷入沙中,壁虎能在垂直的玻璃板上爬行。避役每足5趾,藉皮肤构成的蹼分为内外两组,在後肢外侧3趾、内侧2趾各成一组,前肢反之,适于抓握树枝。某些地栖鬣蜥及agamids能以两条後肢奔跑,奔跑时尾伸向後上方以保持平衡。飞蜥(飞蜥属)体侧有皮膜,可滑翔。蜥蜴雄体具成对的交接器官──半阴茎。王蜥能跑过短距离的水面。
蜥蜴生境各异,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仅存的海生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几种蜥蜴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对蜥蜴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许多种有其「最适温度」,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使之高于气温。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冬眠。昼长对蜥蜴亦有影响。大部分蜥蜴为卵生,卵产于所挖穴中,树木、岩石的裂缝中,或落叶层下。有些蜥蜴(尤其是生活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者)为卵胎生或胎生。多无护卵习性,但五线圆筒蜥(Eumeces fasciatus)在孵化期间守在卵边。少数种(如Lacerta属及Cnemidophorus属)有孤雌生殖。後者的孤雌生殖型为两个两性种的杂种。许多壁虎将卵产于同一地点。豢养条件下希拉毒蜥寿命可达25年,壁虎达20年。
多数蜥蜴昼间活动,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晓之间活动,并能发出大声(而大部分蜥蜴不能发声)。蜥蜴的捕食方式为静候或搜寻。许多蜥蜴能将尾部自割,断下的尾能迅速扭动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蜥蜴得以逃脱。许多蜥蜴有领域行为(包括领域表演)或求偶表演。许多种有股孔,可能用来分泌化学物质以吸引异性。蜥蜴对于人的经济意义不大。某些鬣蜥可食,有些可制革。壁虎栖于居室,可捕害虫,但可能传播沙门氏菌。蜥蜴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材料,又常饲为玩赏动物。
蜥蜴亚目来自双顳窝类,最早出现于三叠纪後期。共约3,000种,分2附目,5总科,18科。一、Ascalabota附目。(1)壁虎总科(Gekkonoidea): 1.壁虎科(Gekkonidae),82属,650种,广布热带及亚热带;2.Pygopodidae科,8属,15种;3.Dibamidae科,1属,3种;4.Anelytropsidae科,1种,无肢。(2)鬣蜥总科(Iguanioidea): 1.鬣蜥科(Iguanidae),15属,600种,眼睑可动;2.飞蜥科(Agamidae),33属,300种。(3)Rhiptoglossoidea总科,1科︰避役科(Chamaeleontidae),2属,84种。二、Autarchoglossa附目。(1)Scincomorphoidea总科︰1.Scincidae科(圆筒蜥),约50属,810种;2.Cordylidae科,约10属,50种;3.Lacertidae科,近20属,150种;4.Teiidae科,40属,200种。(2)Anguinomorphoidea总科︰1.Anguidae科,7属,67种;2.Anniellidae科(加利福尼亚无肢蜥),1属,2种;3.异蜥科(Xenosauridae),2属,4种;4.毒蜥科(Helodermatidae,希拉毒蜥及念珠蜥);5.Varanidae科(巨蜥),1属,30种;6.Lanthanotidae科,1属,1种;7.Xantusiidae科(夜蜥),4属,12种。
蚓蜥亚目(Amphisbaenia)与蜥蜴亚目近缘。体长圆柱形,具浅沟。无外耳,眼退化。穴居。均无後肢,除3属外亦缺前肢。主要分布热带。15属,约100种。 |
|
- n.: basilisk, lizard, reptile with a rough skin, four legs and a long tail
|
|
- n. lézard
|
|
蜥, 蜥类, 四脚蛇, 蜥易, 石龙子, 麻蛇子, 马蛇子, 马舌子, 丽纹麻蜥 |
|
游戏 | 网络 | 动漫 | 动物 | 生物学 | 巨蜥科 | 巨蜥属 | 爬行动物 | 濒临灭绝物种 | 爬行类 | 生物 | 环尾蜥科 | 更多结果... |
|
|
|
|
中国棱蜥 | 岩岸岛蜥 | 奇台沙蜥 | 墨脱树蜥 | 兰屿壁虎 | 峨眉地蜥 | 阿赖山裂脸蜥 | 斑飞蜥 | 瓦山滑蜥 | 墨脱蜓蜥 | 棕背树蜥 | 白唇树蜥 | 雅美鳞趾虎 | 新疆漠虎 | 多线南蜥 | 隐耳漠虎 | 耳疣壁虎 | 中国壁虎 | 多疣壁虎 | 太白壁虎 | 无蹼壁虎 | 睑虎 | 原尾蜥虎 | 疣尾蜥虎 | 锯尾蜥虎 | 台湾蜥虎 | 新疆沙虎 | 中国石龙子 | 香港双足蜥 | 细脆蛇蜥 | 台湾草蜥 | 海南脆蛇蜥 | 脆蛇蜥 | 北草蜥 | 白尾双足蜥 | 泽当沙蜥 | 云南攀蜥 | 云南半叶趾虎 | 宜兰攀蜥 | 宜宾攀蜥 | 叶城沙蜥 | 雪山草蜥 | 新疆岩蜥 | 细鳞树蜥 | 喜山攀蜥 | 喜山滑蜥 | 锡金滑蜥 | 溪头攀蜥 | 西域滑蜥 | 西藏岩蜥 | 西藏树蜥 | 西藏沙蜥 | 吴氏岩蜥 | 无斑沙蜥 | 乌拉尔沙蜥 | 网纹麻蜥 | 台湾蜓蜥 | 台湾攀蜥 | 台湾滑蜥 | 台湾地蜥 | | | | | 更多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