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 : 触手冠动物 > 腕足动物门
目录
No. 1
  腕足动物门是具两枚壳瓣的海生底栖固着动物.两枚壳瓣大小不等,每枚壳瓣左右对称.按照一般用法,大的壳瓣叫腹壳,小的壳瓣叫背壳.这里的“背” 和“腹”并不一定表明其生活定位。两壳瓣的铰合部分位于后方,相对以防可以张开,位于前方。腹壳的后段可有一孔洞,称肉茎孔(pedicle opening),由此伸出肉茎的柄,叫肉茎(pedicle),用以固着底质或挖掘潜穴,顾腹壳又称为茎壳(pedicle valve)。腕足动物主要根据两壳瓣铰合构造的有无,分为低等的无铰纲(inarticulata)和高等的有铰纲(articulata)。已描述的腕足动物,估计约有3000个属(其中无铰纲约150属),3万个种,大多生活于古生代,现生种只有300个,分属于74个属。
  无铰纲(inarticulata)腹茎纲(gastrocaulia)
  舌形贝目lingulida
  乳房贝目acrotretida
  小圆货贝目obolellida
  神父贝目paterinida
  有铰纲(articulata)尾茎纲(pygocaulia)
  正形贝目(orthida)
  五房贝目(pentamerida)
  纽月贝目(strophomendia)
  长身贝目(productia)
  小嘴贝目(rhynchonellida)
  无洞贝目(atrypida)
  石燕贝目(spiriferida)
  穿孔贝目(terebratulida)
  腕足类动物有介壳两枚,大小相等或不等,掩盖背腹两面,是其特点。介壳的形状和饰纹以及内部器官的构造,是鉴定腕足纲属、种的主要依据。身体柔软,左右对称。头顶有突出部,上生许多触手,称“腕足”。消化道呈u字形弯曲,常缺肛门。具体腔和后肾。海产。在地质时代种类很多,寒武纪即已出现,晚古生代达于全盛,中生代开始衰退,现代残遗的已很少。我国沿海常见的有酸酱贝和海豆芽,均为活化石。腕足纲化石是主要的标准化石之一。
  酸酱贝(terebratella coreanica)与真正双壳贝的差别是两壳一大一小,如上中便是一种深海酸酱贝的大壳。另外大壳端有一孔,活体内生肉质伸出附着于海床,如上右的那个孔非常明显。
  海豆芽(linguta)古生物学上又称“舌形贝”。腕足纲的一属。贝体长舌形,背腹两壳瓣都稍稍隆凸,壳面光滑。寒武纪开始出现,至现代仍未绝灭。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海豆芽学名壳长约40毫米,宽约20毫米;柄长约60毫米。
No. 2
  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多数分布在浅海。体外具背腹两壳,很像软体动物,故以前将其归为拟软体动物门,但这两类动物差异极大。腕足类的背壳小、腹壳大,腹壳后端常具一肉质柄,以固着外物。背腹二壳内面各具一片外套膜。体腔发达,充满体腔液;开管式循环,血液即体腔液。总担具有摄食、呼吸功能,也是幼体孵化袋。雌雄异体。现存300多种,已描述的化石种在30000种以上。下寒武纪出现,奥陶纪至二叠纪最繁盛,中生代时大为减少,到新生代时大部分绝灭。可分为2纲:无铰纲Ecardines背腹两壳几乎相等,壳多为几丁质,二壳由闭壳肌连在一起,有肛门,如海豆芽Lingula anatina、大海豆芽L. murphiana;有铰纲Testicardines背壳小,腹壳大,多为钙质;二壳由齿和槽绞合,无肛门,如酿酱贝Terebratella coreanina。
英文解释
  1. lat.:  Brachiopoda
相关词
动物自然具铰纲终穴目生物分类生物学古生物贝类
无脊椎动物
分类详情
张开无铰纲张开有铰纲张开无绞纲张开有绞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