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县 : 淅川县 : 沈丘县 : 长葛市 : 松滋市 : 定南县 : 昌图县 : 武城县 : 肥城市 : 合水县 [显示全部] > 老城镇
显示地图
目录
河南省淅川县老城镇
  老城镇 人口:3.15万人 代码:411326102 
  老城镇位于淅川县城西南23千米处,丹江口库区上游。北与金河镇搭界,东与马蹬、上集接壤,西与大石桥乡相邻,南与盛湾镇、滔河乡隔河相望。2006年,辖25个村委会:秧田村、险峰村、杨家山村、岵山铺村、狮子岗村、下湾村、王家岭村、石家沟村、武家洲村、小街村、安洼村、裴岭村、陈岭村、叶沟村、新建村、王沟村、泉沟村、马沟村、种子坪村、黑龙泉村、官富山村、穆家山村、石门村、秧地沟村、七里边村。(80个自然村,245个村民小组)
山东省肥城市老城镇
山东省肥城市老城镇
山东省肥城市老城镇
山东省肥城市老城镇
  地理位置及自然情况
  老城镇位于肥城市北市区,是肥城的北大门,南与新城办事处接壤,北与济南市长清区毗邻,面积7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88公顷,平原、山区、丘陵面积各占三分之—。北隅为山区,南部为康汇河平原,地势北高南低,落差较大,平均海拔88米左右。矿产丰富,主要有煤、钾长石、黄金、石英石等。交通便利,内有肥城市最大的火车站,泰湖铁路、老泰临公路、建设路横贯东西,济兖路.肥万路、新牛路纵贯南北,104、202国道分别从东西两侧经过,境内西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金牛山公园,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经济和社会发展简况
  老城镇共有26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87个自然村,辖区内人口8.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5万人,省属、市直企业30多家,其中有国家统配煤矿两处,县级煤矿1处。全镇民营企业80多家,有泰山涂塑帆布有限公司、泰安悉伲歌漆业有限公司、振兴波形瓦有限公司、宏大预制构件公司等规模较大的企业10多家,生产的PCV五防篷布、东岳系列啤酒、振兴波形瓦等产品畅销全国,其中PVC五防化纤避鼠篷布荣获98年国家专利产品博览会银奖。占地3000亩的民营工业园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民营工业示范园”。2004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15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6元。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创安工作先进乡镇,泰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先进乡镇,肥城市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农业经济、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先进乡镇。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70368男35835女34533家庭户户数21143家庭户总人口(总)68648家庭户男34271家庭户女343770-14岁(总)142110-14岁男73460-14岁女686515-64岁(总)5207115-64岁男2678515-64岁女2528665岁及以上(总)408665岁及以上男170465岁及以上女238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4868
  下辖村:
  河东村李屯村张屯村辛屯村国屯村月庄村百尺村东百尺村毛小庄村官路店村罗窑村小窑村杨庄村曹庄村栾庄村孙庄村乔庄村双峪村大石关村大石铺村李庄村河口村红五村陈庄村田家花峪村张家花峪村
江西省定南县老城镇
  老城镇位于赣州市定南县南端赣粤边境线上,是定南县老县城所在地,古称莲塘城,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自古都是赣、粤两省通行的要地,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
  老城镇北、东面与历市镇相邻,南面与广东和平上陵镇相接,西面与岿美山镇、龙南县汶龙镇交界,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4公里。全镇国土面积85.09平方公里,辖区11个行政村,19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752人,4568户,年出生187人,农业人口15412人。全镇水田面积6151亩,旱地2135亩,人均耕地0.35亩。境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地面积101520亩,已开发果园7500亩,其中蜜梨4000亩,挂果蜜梨3000亩,年产蜜梨334吨,是定南县蜜梨主产区。老城镇也是该县生猪养殖基地之一,年出栏生猪2.5万头。全镇工农业产值7000万元,粮食产量4044吨,农民人均收入1759元,属以农业为主的乡镇。
  老城镇交通便利,赣粤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省道定广公路穿境而过,赣粤高速公路进出口通过老城边贸城,水泥路、柏油路已通至各行政村;通讯快捷,已开通宽带网,移动、联通通讯网络已覆盖全镇;电力充足,35KV输变电工程已建好。
  目前已有3户外资企业和十多家内资企业在镇内落户并投产,其中包括年产30万吨柱坯的华润钢铁有限公司,呈现出了老城镇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
  老城镇地处澄迈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土地总面积259.99平方公里,有18个村(居)委会,76个自然村,总人口62556人,耕地总面积35654亩。境内有我省最大,开发最早的老城开发区。东托粤海铁路物流中心,西有国家一类口岸马村港群,北有旅游度假胜地盈滨度假村和边湾浴场,南连本县美亭瓜果批发市场,西环高速公路和粤海铁路贯穿其境。
  目前,老城镇在澄迈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实际出发,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确定了全方位开放的工作思路。二00四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5309.2万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总产值11403.1万元,农村工业总产值3267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人均纯收入4108元,比上年增长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05万元,比上年增长61%。2004年老城镇被海南省民政厅评为省级“村民自治示范镇”,县“两个文明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兴农增收工作”、“专修水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财镇管”、“党建”、“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先进单位。
  老城镇党委、政府根据所处的区位优势,提出以省会都市为依托发展城郊经济,走创名特优产品之路。其具体分为盈滨半岛商贸旅游和马村港群经济带、西面为发展农牧饲养业带、东南农业主产区带。在老城经济产业群中,最具潜力的是依托本地农林牧渔资源和区位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蓬勃发展中的老城镇,交通通讯便利,服务设施齐全,社会稳定,
甘肃省合水县老城镇
  老城,亦称老合水,曾称蟠交。自唐以来一直是合水县治地。唐初在此置蟠交县,以地处大小乐蟠二水(今县东北二川)交汇处,故名。
  老城镇辖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404人。309国道横穿全境。
  该镇坚持科技兴农,推广科技示范项目28项。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新建、维修校舍12480平方米,文化站、卫生院标准。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全镇有个体商饮业107户,乡镇企业4户,年产值达841万元,创利税85万元。曾先后被评为地级科技达标乡镇,地级拥模范乡镇,地级精神文明建设乡镇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乡镇。
辽宁省昌图县老城镇
  老城镇位于辽北昌图南部,建制于清嘉庆11年(1806年),解放后曾为县政府所在地。现为昌图六大中心镇之一,全镇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农作物面积7270公顷,耕地面积100540亩,总人口44559人,户数14649户,所辖13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71个居民组。
  老城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距县城9公里,四平市50公里,沈阳市120公里,铁岭市70公里。同时昌法线、马三线、老老线等多条公路东西南北穿越境内,交通便捷。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经济发展水平还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与其它乡镇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老城镇民营企业900多家,针织、食品加工是两大龙头产业,28家针织企业在镇政府的支持、协调下建立了针织协会,仅针织一项年出口创汇可达百万美元。总投资1.2亿元的铁岭九星食品有限公司和投资500万元的昌图示范肠衣厂的引进,使老城镇食品加工业进一步向集约化、高科化发展。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在镇内新建了一个两万多平方米停车场,安装路灯126盏,还重新修缮了许芝纪念碑,把它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公园式的纪念场所。通过经营城镇,增强了老城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在使之成为人力流、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湖北省松滋市老城镇
  老城镇面积:114平方千米 人口:57544人 代码:421087104
  老城镇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老城、白龙埂、金闸、朱家埠、大堰头、凤凰岗、胡家岗、江心、一柱观、新华、横堤、文昌宫、芦洲、碑亭、天星市、义兴、木马口、芦尾。镇政府驻老城。1958年设老城公社,1987年建镇。
河南省沈丘县老城镇
  老城镇是沈丘县旧县城所在地,位于县境东南27公里处,省道商临公路、217线在镇中心地带交汇,泉河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全镇总面积49平方公里,47800亩耕地,有38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62326人。
  老城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的乳香台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自明弘治十年(1497年)长期为沈丘县治所。名胜古迹有乳香台、明柏、人祖庙、教堂、建艇湖等,土特产有顾家馍、兆丰贡酒、鲈鱼等。
  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解放思想,负重加压,按照“工业兴镇、农业稳镇、财政富镇”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在城镇化和经济民营化进程。全镇现有镇办企业15家,股份制企业32家,个体企业987家,从也人员13000余人,形成了酿酒、造纸、皮革、制鞋、机械、建材、食品、农药、油墨等工业门类。各类专业村40多个,沈丘县鞋厂、环翔皮业、兆丰酒厂是该镇三大龙头企业。东北办事处是文明全国的印刷专业区,已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印刷机械拥有量达3000余部,从业人员近10000人,从低中高档印刷道彩印、胶印共180多个品种,营销人员遍及全国。该镇积极调整农村种植结构,拉长土地链条,提高复种指数,将粮经比例调整到6:4,形成了以阮庄为中心的西瓜,果树生产基地,以程庄为中心的大棚蔬菜生产区域;以李仙庄为中心的花生生产区域,同时,该镇畜牧业发展迅速,现有规模养殖场89个,养殖专业村37个,养殖大户150多家。近几年来老城镇积极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坚持高起点规模、高标准建设,走“以城招商、以城羊城、以城建城”的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该镇紧紧抓住商临公路,217线建设的契机和县委、县政府把老城镇作为全县小城镇建设中心的机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旧城区改造,一手抓新城区开发,狠抓“绿化、美化、亮化、净化、规划”,对原南北、东西大街进行拓宽改造,全部建城二层以上门面楼房,相继开通东环路、北环路、南关路、宴庄路,硬化了城区内6条小街道,新建了外贸商场、新街布匹商场、供销社纺织品商场等专业市场,2003年春季,从北关北环路至徐营高标准种植风景树8000多株,长达11里,城镇框架逐渐拉达,城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六综六横的建设格局,1996年9月被评为周口地区综合机耕机实力30强乡镇,1994年、1996年荣获周口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强乡镇”称号,1995年获周口地区财源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连续八年获线发展乡镇企业“强乡镇”称号,1999年迈入全省农话发展50强乡镇行列,电话拥有量委屈全年乡镇之首。2002年全镇财政收入达468万元。
  该镇有高中一所(县辖),中小学34处,在校生12800人,有线电视用户达1500家,镇内有沈丘县第二人民医院,设施齐全,从业人员500多人。
  河南省长葛市老城镇
  老城镇位于长葛市中部,曾是长葛政治、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人杰结灵,古汉柏、陉山书院、敬史君、泰山庙、洗砚池、蚕桑学堂等名胜古迹久负盛名,闻名遐迩。
  全镇辖29个行政村,总面积48平方公里,总人口 5万余人。镇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交通便利。长(葛)开(封)、长(葛)鄢(陵)公路自西向东横贯全境;京琼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镇区距京广铁路6公里,距107国道5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出入口不足1公里,距郑州国际机场35公里,堪称长葛交通中心地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老城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使全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2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3亿元,财政收入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80元,综合经济实力跃居许昌市前列。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通过组织小麦、玉米大面积高产开发,实施“种子工程”,粮食产量和效益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粮经比例达到6:4,全镇已初步建成巴西陆稻、油桃、双孢菇、旱作藕等四大特色种植基地。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先后培育出维利达实业有艰公司、长有畜产品公司、鸿洋肉联厂、邑源奶牛厂等五家“农”宇型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日益繁荣,全镇逐步了机械、三轮车制造、建材、塑料加工、铸造、农副产品加工、轻纺等支持产业,进一步发展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电子技术等新技术产业。现有各类企业2100多家,其中农用机动三轮车和汽油摩托车配件生产已成为国内闻名的生产、销售基地;“真马”、“世杰”农用机动三轮车被机械部推荐为名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尾毛产品远销日本、港、澳、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废旧塑料加工成为省内主要的回收基地之一。
  近年来,镇政府围绕文明城镇建设,对城区实施了总体规划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完成了城区道路的拓宽改造和硬化、绿化、美化。目前,南部的商贸区、中北部的文化娱乐区、东部的工业区、西部的小康居民住宅区等四大功能区已初步形成,呈现出乡村都市风貌。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有线电视通向千家万户,万门程控电话连接世界各地,科教文卫事业发展迅速,镇村医疗设施齐全,教育网络体系健全,五大专业市场和两条商工贸大街日益繁荣,大型商场、综合商店、宾馆、游泳池等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各项社会事业步入了基础牢、后劲足、效益高的良性循环轨道。1997年被河南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今朝正灿烂,明日更辉煌。老城镇五万人民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正以新的姿态投入两个文明建设,阔步向小康社会迈进。
河南省长葛市老城镇
  老城镇代码:411082104。
  长葛老城镇是长葛老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河南省建设厅命名的“中州名镇”。 老城镇位于河南省长葛市区中部,毗邻长葛市东城区,行政新区位于老城镇西南部,总面积51平方公里
  1950年设城关区,1958年改公 社,1960年更名老城公 社,1984年改乡,1985年建镇。1997年,面积53.1平方千米,人口5.4万,辖东关、和平、西关、北街、辘轳湾、前白、卢庄、耿庄、打绳赵、马庄、三里张、西黄庄、头堡、槐树陈、双庙、尹家堂、台庙、谷庄、李庄、老路庄、粮斗桑、陈尧、王家庄、菜李、榆园、郭贾、大赵庄、岗张、圪瘩庙29个行政村。
  老城历史情况及当代发展概述:
  许昌老城镇共有人口5.4万人,耕地4.8万亩,是老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河南省建设厅命名的“中州名镇”。境内古汉社柏、汉墓群、钟繇洗砚池、老县衙、敬史君碑、泰山庙、三佛殿等古迹闻名遐迩。双洎河穿境而过,镇区距京港澳高速公路出口不足1公里,距郑州国际机场仅需15分钟车程,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已开工建设,彭花公路、魏武大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老城镇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全镇已形成以通用机械、世英机械、永生摩托、广源车辆等机械加工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工业聚集区,以河南龙兴铝业科技公司为龙头生产的铝板带箔,和以帝锦纺织有限公司为龙头生产的棉纺深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已呈现飞速发展趋势。老城镇是闻名省内外的三轮汽车生产销售基地。2008年,全镇共完成生产总值13.9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10.8万元,同比增长46.8%,完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同比增长41%,完成招商引资3.1亿元,同比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6260元,同比增长1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2‰以内,全镇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较好的成绩。
No. 10
  镇政府驻老城,人口4.62万人,面积11.2平方千米(原出处数据即如此,有误),辖16个村委会:靠山、长青、爱国、前进、五勤、南桥、窑沟、安家、张家炉、长山堡、石庙子、兴隆、盖家、大台、胜利、光明。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
  老城镇位于县城西10千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昌法、昌梨、老老、昌四公路横穿镇区,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是蒙吉黑进京的必经之地。幅员总面积1055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261公顷,林地面积2000公顷,水域面积76公顷,辖13个行政村,4个社区。全镇总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城镇人口1.5万人。
  老城镇地处东经123°59′,北纬42°47′,年平均气温7℃,气候温和,年降雨量约600毫米,雨量适中,日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高粱、大豆、谷子、蔬菜等,水果有葡萄、山楂、桃、李子、杏,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2004年社会总产值60998万元,比2003年增加10.3%,其中:第一产业26586万元,增长10%;第二产业24900万元,增长23%;第三产业9512万元,增长14.9%;财政收入263万元,增长3.1%;粮食总产量56238吨,增长12.5%;肉类总产量11501吨,增长40%;农民人均收入3493元,增长 11.7%。
  全镇蔬菜生产面积12000亩;葡萄生产面积500亩;高油大豆生产面积1.5万亩;生猪饲养量达10万头;黄牛饲养量17000头;养鱼水面600亩。全镇现有各类农业专业协会10个,中介组织21个,经纪人队伍460人。
  全镇各类工业企业发展到908家,年实现产值24900万元,实现利税323万元,吸纳3100多名城乡劳动力就业,工业产值占全镇社会总产值的40.8%。
  全镇民营经济企业已发展到1986家,年创产值45000万元,利税2914万元。镇内规划两处工业园区,总面积达1533433平方米,园区内实现了四通一平,入住园区的各类企业已达5家。全镇形成了生猪屠宰、针织、熟食加工、饲料加工、交通运输、建材销售、餐饮服务、电焊加工八大主导产业。
  全镇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骨干企业25家,海华、安家两家大型肉联厂是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企业实行屠宰、分割、加工、冷藏、运输于一体,年屠宰生猪40万头以上,销售沈阳市场的白条猪占市场总量的四分之一,年产值12000万元,为180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以华秋、龙绮、瑞成为核心的针织企业集团,有针织企业35家,固定资产达1.5亿元,年创产值1.2亿元,从业人员2977人,年创利税1200万元,成为响当当的辽北针织第一镇。在老城的35家针织企业中,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5家,年生产加工能力800万件,大多销往欧洲、日本、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04年出口创汇实现50万美元。
No. 12
  老城镇 老城镇位于定南县西南部,距县城10千米。面积83.6k㎡,人口17499人。辖老城、里布、下池、垇头、乐德、丁坊、中塅、黄砂口、水西、上洲、河田等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边贸城。京九铁路、小河公路、汶定公路纵横交错过境。有古城墙、城门、迎阳桥、巽塔、文昌阁等古迹。
  [沿革]1950年为尧城、黄沙等乡,1958年合并老城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85.9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中段、黄砂口、为建、学仕、老域、丁坊、下池、里布、坳头、乐德、河田、上洲、汶洞、水西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老城圩。
  [邮编]341904 [2008年代码]360728102:~200老城村 ~201中段村 ~202黄沙口村 ~203丁坊村 ~204下池村 ~205里布村 ~206坳头村 ~207乐德村 ~208河田村 ~209上洲村 ~210水西村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
  老城镇位于定南县南端赣粤边境线上,是定南县老县城所在地,古称莲塘城,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自古都是赣、粤两省通行的要地,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
  老城镇北、东面与历市镇相邻,南面与广东和平上陵镇相接,西面与岿美山镇、龙南县汶龙镇交界,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4公里。全镇国土面积85.09平方公里,辖区11个行政村,19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752人,4568户,年出生187人,农业人口15412人。全镇水田面积6151亩,旱地2135亩,人均耕地0.35亩。境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地面积101520亩,已开发果园7500亩,其中蜜梨4000亩,挂果蜜梨3000亩,年产蜜梨334吨,是定南县蜜梨主产区。老城镇也是我县生猪养殖基地之一,年出栏生猪2.5万头。全镇工农业产值7000万元,粮食产量4044吨,农民人均收入1759元,属以农业为主的乡镇。
  老城镇交通便利,赣粤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省道定广公路穿境而过,赣粤高速公路进出口通过老城边贸城,水泥路、柏油路已通至各行政村;通讯快捷,已开通宽带网,移动、联通通讯网络已覆盖全镇;电力充足,35KV输变电工程已建好。
  目前已有3户外资企业和十多家内资企业在镇内落户并投产,其中包括年产30万吨柱坯的华润钢铁有限公司,呈现出了老城镇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老城镇正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赣粤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线上的投资热土。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
  老城镇位于肥城市北市区,是肥城的北大门,南与新城办事处接壤,北与济南市长清区毗邻,面积7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88公顷,平原、山区、丘陵面积各占三分之—。北隅为山区,南部为康汇河平原,地势北高南低,落差较大,平均海拔88米左右。矿产丰富,主要有煤、钾长石、黄金、石英石等。交通便利,内有肥城市最大的火车站,泰湖铁路、老泰临公路、建设路横贯东西,济兖路.肥万路、新牛路纵贯南北,104、202国道分别从东西两侧经过,境内西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金牛山公园,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经济和社会发展简况
  老城镇共有26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87个自然村,辖区内人口8.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5万人,省属、市直企业30多家,其中有国家统配煤矿两处,县级煤矿1处。全镇民营企业80多家,有泰山涂塑帆布有限公司、泰安悉伲歌漆业有限公司、振兴波形瓦有限公司、宏大预制构件公司等规模较大的企业10多家,生产的PCV五防篷布、东岳系列啤酒、振兴波形瓦等产品畅销全国,其中PVC五防化纤避鼠篷布荣获98年国家专利产品博览会银奖。占地3000亩的民营工业园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民营工业示范园”。2004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15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6元。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创安工作先进乡镇,泰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先进乡镇,肥城市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农业经济、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先进乡镇。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
  老城镇位于县西南部是武城县旧城。地处两省(冀、鲁)四县(武城、夏津、故城、清河)交汇处。交通便利,通讯发达,老城自古人杰地区性灵,商贾云集是古近代重要商埠现辖30个行政村,人口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土地605万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老城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真抓实干,抢抓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使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地毯加工、棉产品加工以及辣椒种植、蘑菇养殖优势产业。镇党委、政府大力加强夺镇建设,园区建设全面优化环境,为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搭建起飞平台。2002年全镇财政总收入1500万元,GTP6.1亿元。
  武城县老城镇投资优势
  (1)、地毯加工业:依托德州神龙地毯集团建起死回生11个地毯加工专业村,从业业户1500户,从业人员达3286人,年加工各类地毯30万米,产品远销欧美。
  (2)、投资1.2亿元新开发建设占地5000亩的老城工贸园以棉产品加工为主,入园企业年加工销售皮棉200余万担,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3)、占地100亩的华北果品市场,日成交量10万吨果品,年交易量2000万吨,成为华北地区最大果品交易中心。
  (4)、以经营日用品、服装、家电为主占地130余亩的农贸市场,华兴商城、影院商城其覆盖辐射能力达周边五县市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商品集散地。
  (5)、在农业生产上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不断扩大辣椒、棉花、蘑菇等种养殖面积,达到粮经比例1:1,优化了种植结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No. 16
  老城镇 老城镇位于长葛市中部,西距市区7千米,北距郑州国际机场20千米。辖和平、前白、辘轳湾、打绳赵、耿庄、卢庄、马庄、三里张、黄庄、头堡、西关、北街、东关、榆园、槐树陈、双庙、菜李、谷庄、李庄、台庙、尹家堂、粮斗桑、路庄、陈尧、郭贾、王家庄、大赵庄、岗张、圪垯庙29个行政村。京珠高速公路穿境。境内有东魏兴和二年雕刻的敬史君碑,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代码]411082104:~201和平村 ~202前白村 ~203辘轳湾村 ~204打绳赵村 ~205耿庄村 ~206卢庄村 ~207马庄村 ~208三里张村 ~209黄庄村 ~210头堡村 ~211西关村 ~212北街村 ~213东关村 ~214榆园村 ~215槐树陈村 ~216双庙村 ~217菜李村 ~218谷庄村 ~219李庄村 ~220台庙村 ~221尹家堂村 ~222粮斗桑村 ~223路庄村 ~224陈尧村 ~225郭贾村 ~226王家庄村 ~227大赵庄村 ~228岗张村 ~229圪垯庙村
  [沿革]1950年设城关区,1958年改公社,1960年更名老城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建镇。1997年,面积53.1平方千米,人口5.4万,辖东关、和平、西关、北街、辘轳湾、前白、卢庄、耿庄、打绳赵、三里张、西黄庄、头堡、槐树陈、双庙、尹家堂、台庙、谷庄、李庄、老路庄、粮斗桑、陈尧、王家庄、菜李、榆园、郭贾、大赵庄、岗张、圪瘩庙28个行政村。
No. 17
  老城镇 老城镇位于淅川县城西南23千米处,丹江口库区上游。北与金河镇搭界,东与马蹬、上集接壤,西与大石桥乡相邻,南与盛湾镇、滔河乡隔河相望。人口3.15万人。辖秧田、险峰、杨家山、岵山铺、狮子岗、下湾、王家岭、石家沟、武家洲、小街、安洼、裴岭、陈岭、叶沟、新建、王沟、泉沟、马沟、种子坪、黑龙泉、官富山、穆家山、石门、秧地沟、七里边25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245个村民小组。淅(川)十(堰)公路过境,是豫、鄂、陕交通要塞。境内有战国墓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代码]411326102:~200秧田村 ~201险峰村 ~202杨家山村 ~203岵山铺村 ~204狮子岗村 ~205下湾村 ~206王家岭村 ~207石家沟村 ~208武家洲村 ~209小街村 ~210安洼村 ~211裴岭村 ~212陈岭村 ~213叶沟村 ~214新建村 ~215王沟村 ~216泉沟村 ~217马沟村 ~218种子坪村 ~219黑龙泉村 ~220官富山村 ~221穆家山村 ~222石门村 ~223秧地沟村 ~224七里边村
  [沿革]1958年建城关镇,1961年改城关区,1969年改城关公社,1982年更名老城公社,1986年建镇。1997年,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官福山、险峰、杨家山、岵山铺、狮子岗、王家岭、下湾、石家沟、秧田、泉沟、黑龙泉、冢子坪、马沟、新建、穆家山根、武贾洲、叶沟、小街、安洼、裴岭、王沟、石门、七里、秧地沟、陈岭25个行政村。
No. 18
  老城镇 老城镇位于沈丘县东南,距县城25千米,与安徽省临泉县接壤。辖第四、第一、第二、第三4个居委会,南关、北关、西关、北韩湾、刘坟、岳庄、刘大庄、前楼、北吴营、桃园、郑庄、许庄、李仙庄、后谷营、前谷营、晏庄、张湾、陈庄、徐营、刘埠口、路庄、阮庄、李坟、李楼、杨洼、荆条、孙庙、南吴营、李庄、卢营、瓦房、程庄、增福庙、龙王庙、后东、后西、寨里、蒋湾38个行政村。商(丘)临(泉)公路穿境。
  [代码]411624103:~001第四居委会 ~002第一居委会 ~003第二居委会 ~004第三居委会 ~200南关村 ~201北关村 ~203西关村 ~204北韩湾村 ~205刘坟村 ~206岳庄村 ~207刘大庄村 ~208前楼村 ~209北吴营村 ~210桃园村 ~211郑庄村 ~212许庄村 ~213李仙庄村 ~214后谷营村 ~215前谷营村 ~216晏庄村 ~217张湾村 ~218陈庄村 ~219徐营村 ~220刘埠口村 ~221路庄村 ~222阮庄村 ~223李坟村 ~224李楼村 ~225杨洼村 ~226荆条村 ~227孙庙村 ~228南吴营村 ~229李庄村 ~230卢营村 ~231瓦房村 ~232程庄村 ~233增福庙村 ~234龙王庙村 ~235后东村 ~236后西村 ~237寨里村 ~238蒋湾村
  [沿革]为沈丘县旧县治所驻地。1958年建老城公社,1983年改镇。1997年,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6.2万,辖郑庄、前楼、桃园、北吴营、刘大庄、岳庄、刘坟、北韩湾、许庄、李仙庄、后谷营、前谷营、晏庄、张洼、陈庄、刘埠口、路庄、李坟、阮庄、李楼、南吴营、庄、孙庙、增福庙、程庄、寨里、后东、后西、北关、南关、西关、杨洼、荆条庄、徐营、瓦房庄、卢营、龙王庙、陈庄、城关北、城关南、蒋洼、蒋湾42个行政村。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
  长葛市辖镇。国家重要的精制羊毫生产基地,河南省最大的农用三轮车及其配件集散地。1950年设城关区,1958年改公社,1960年更名老城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7公里,北距郑州国际机场20公里。面积53.1平方公里,人口5.4万。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辖东关、和平、西关、北街、辘轳湾、前白、卢庄、耿庄、打绳赵、三里张、西黄庄、头堡、槐树陈、双庙、尹家堂、台庙、谷庄、李庄、老路庄、粮斗桑、陈尧、王家庄、菜李、榆园、郭贾、大赵庄、岗张、圪瘩庙2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机械、造纸、毛纺、建材、铸造、服装加工、新型金属材料等行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豆。境内有东魏兴和二年雕刻的敬史君碑,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
  老城镇位于淅川县城西南23公里处的丹江水库上游北岸,是丹江口库区一大移民乡镇,原老县城所在地。东接黄庄乡、上集镇;西连大石桥乡;北邻金河镇;南望滔河、盛湾两乡镇,是淅川县腹地、水陆交通便利,资源优势明显。全镇共辖25个行政村,2846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68人;总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万亩,荒山面积7.75万亩,库区消落地面积1.8万亩。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加大加快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步伐,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并基本形成丝毯、金属镁、轧面机、肉制品加工、石料、建筑砖为主的工业体系和含烟叶、小辣椒、龙须草加工、黄牛及肉鸡养殖为主的农业架构。1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632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达16631万元,农业产值达9693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932.1万斤,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0万元,财政收入2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86元。
  全镇乡镇企业有10个,其中镇办4个,村办6个,个体384个,从业人员4000余人,外向型企业达80%。丝毯加工是该镇一项传统、特色产业。镇以“挂毯公司”、“移民地毯厂”为龙头,采取公司(工厂)加农户的形式,把丝毯加工辐射到全镇有6000余人,从事这项产业,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为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该镇狠抓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畜牧业开发总公司、辣椒开发总公司、龙须草开发总公司和烟叶开发总公司,初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结构。
  同时,该镇集镇建设加快。投资20万元建成了光缆通讯工程,300门程控电话实现国际、国内直拨,投资14万元办起了有线电视台,镇内一级公路达11.5公里,村村实现了“三通”:通电、通话、通路。 卫生、教育事业也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
  老城镇是沈丘县老县城所在地。全镇总面积49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101个自然村,252个村民小组,47800亩地,62326口人,其中,非农人口9356人,回汉杂居。
  老城镇历史悠久,境内的乳香台,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自明弘治十年(1497年)到1950年长期为沈丘县治所。该镇地理位置优越,自古有“两省通衢,三县要塞”之称。乃兵家必争之地。省道商临公路与省道217线交汇于此,交通发达便利。
  解放前,老城镇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镇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工业方面,现有镇办企业15家,股份制企业32家,个体企业966家,从业人员13000人,形成了酿酒、造纸、印刷、皮革、制鞋、机械、建材、食品、农药、油墨等工业门类。各类专业村达到40多个。沈丘县鞋厂、环翔皮业、兆丰酒厂是该镇三大龙头企业。东北办事处是闻名全国的印刷专业区域,已形成富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各种印刷机械拥有量达3000余部,从业人员10000余人,从低中高档印刷到彩印,胶印共180多个品种,门类齐全,购销人员遍及全国。农业方面,历届党委、政府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粮经比例达到6:4,形成了以阮庄为中心的西瓜、果树生产区域;以程庄为中心的大棚蔬菜生产区域;以李仙庄为中心的花生生产区域。1996年9月,被周口地区评为综合经济实力三十强乡镇,1994年、1996年荣获周口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强乡镇”称号,连续6年获县发展乡镇企业六强乡镇称号,1999年,荣获全省“农话发展50强乡镇”,电话拥有量位居全市乡镇之首。2001年,全镇财政收入达到320万元,乡镇企业完成产值3.168亿元,销售收入完成2.96亿元,实现利润298万元,税收总额217.3万元,农业总产值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元,工农业总产值4.16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56亿元。
  该镇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该镇以商临公路和三城公路建设为契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镇区面积不断扩大,南北大街均建成2层以上门面楼房,相继开通了北环路、东环路、南关路等,硬化了镇内6条水泥路面,形成了“二纵二横”的镇区框架,新建了外贸商场、供销商场,新街布匹商场等专业市场。
  该镇有高中1所(县辖),中小学34所,在校学生10500人。有线电视用户近1000家。镇内有沈丘县第二人民医院,设施齐全,从医人员500余人。
No. 22
  镇政府驻老城,人口57544人,面积11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老城、白龙埂、金闸、朱家埠、大堰头、凤凰岗、胡家岗、江心、一柱观、新华、横堤、文昌宫、芦洲、碑亭、天星市、义兴、木马口、芦尾。
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
  座落于松滋西北部的老城镇,“北枕长江,西接三峡”,历有“古郡”之称,素有“典雅”美名,自东晋至公元1943年,老城设县治历经九朝,长达1600余年,这里古有“高山鸣凤,莱洲霁月”等八景,今有城东祥云缭绕六菱形云联塔,城内有四街,十二巷,七十二古井,城中有飞檐翘脊的登云楼,名扬荆楚的文化园。改革开放以来,老城经济发展较快,区域特色经济开始形成,生猪、水果、饲料、棉花、油料五大农业支柱产业、饲料、机械、纺织、建材四大骨干工业发展迅猛,老城城老人不老,历尽沧桑韵犹存。如今,5.6万老城人民正以满腔的热情欢迎您到老城投资兴业。
No. 24
  老城镇 老城镇位于澄迈县北部,距县城28千米。面积259.99平方千米,人口62556人(2002年)。辖3个社区、15个行政村。粤海铁路、225国道、西线高速公路过境。古迹有大成殿旧址、通潮阁遗址。
  [代码]469027101:~001老城社区 ~002白莲社区 ~003马村社区 ~200美儒村 ~201大道村 ~202才吉村 ~203玉堂村 ~204大亭村 ~205石联村 ~206罗驿村 ~207潭池村 ~208玉楼村 ~209富豪村 ~210那板村 ~211文玉村 ~212坡脑村 ~213文大村 ~214东水港村
  [沿革]建国初建老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1997年,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辖美儒、大道、老城、才吉、玉堂、大亭、石联7个村委会。2002年,将老城镇、马村镇、白莲镇合并,设立老城镇,辖18个村(居)委会,镇政府驻原老城镇
  附:马村镇位于澄迈县北部,北临琼州海峡,距县城24千米。1973年为马村公社,1984年设区,1987年置马村镇。1997年,面积9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文大、马村、东水3个村委会。
  附:白莲镇位于澄迈县东北部,距县城26千米。1957年建白莲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设区,1986年建镇。1997年,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辖白莲、罗驿、潭地、玉楼、富豪、那板、坡脑、文玉8个村委会。
No. 25
  621024101000 老城镇
  621024101001 老城镇居委会
  621024101200 水沟村
  621024101201 东关村
  621024101202 牧家沟村
  621024101203 寺儿塬村
  621024101204 庙庄村
  621024101205 杨坪村
  621024101206 赵塬村
  621024101207 小塬子村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
  【老城镇
  自然环境:老城镇位于县城东部,
  平均海拔1255米。年平均降雨量500
  毫米,年平均气温7.2℃,全年无籍期
  152天.年末常用耕地面积1876万亩,
  乡镇行政区域面积8621万亩.行政区划:辖村民委员会8个.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959户,乡
  镇总人口11553人,乡镇从业人员
  5616人。
  六通情况:通电的村8个,通邮的
  村8个,通电话的村3个,通公路的村3
  个,通有线电视的村1个。
  经济指标: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
  3791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973万亩,粮
  食总产盆6025吨,财政总收人228.4
  万元,财政支出228.4万元,农民人均
  纯收人1798元。
  文教卫生:学校总数13所,在校学
  生总数2592人,教师总数139人;医
  院、卫生院1所,医生数28人,病床
  33张。
  名优特产:荞麦皮枕芯、草每、白瓜
  籽、黄花。
  电话:0934一5681001 5681002
淅川县老城镇名片-河南省南阳市
  老城镇位于县城西南23公里处,丹江口库区上游。北与金河镇搭界,东与马蹬、上集接壤,西与大石桥乡相邻,南与盛湾镇、滔河乡隔河相望。全镇总面积约17.7万亩,其中耕地3.5万亩,境内主要山系有岵山、叶山、五台岭等,结构多为断层石灰岩、红麻岩。北部山区含硫铁矿、镁、锰、重晶石等矿藏。全镇辖25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245个村民小组,6959户,3.15万人。1995年被南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文化建设先进”乡镇;200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群众文化建设先进乡镇”。
  近年来,老城镇围绕建设“黄牛大镇、非公有制经济强镇、生态农业镇”三大战略目标,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基本形成了以花椒、油桃为主的林果业,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以烟叶、油料为主的特色农业。畜牧业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模式,发展100头以上的生猪专业养殖场2个,黄牛专业村7个,专业户150家,黄牛储量达到2.3万头。种植烟叶1718亩,年产值265万元。
  在非公有制经济方面,老城引进了3家企业。其中,淅川县昭原机电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冲压件系列产品、摩擦片系列产品、离合器冲压盘系列产品,年生产汽车配件50万套。宝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总投资达670万元。南京星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淅川分公司,总投资500万元,主要生产高档建筑装饰材料。
  老城镇历史悠久,为古郑国属地。现裴岭村的古战国墓群、石门村的夏代丹朱墓、安洼村的明代彭翰林墓、狮子岗村的汉代墓群至今还保存完好。镇内有丹朱墓、翰林墓、二龙戏昙、岵山顶观及中原突围部队抢渡丹江纪念碑等文化遗产。
沈丘县老城镇名片-河南省周口市
  老城镇是沈丘县旧县城所在地,位于县境东南27公里处,省道商临公路、217线在镇中心地带交汇,泉河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全镇总面积49平方公里,47800亩耕地,有38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62326人。
  老城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的乳香台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自明弘治十年(1497年)长期为沈丘县治所。名胜古迹有乳香台、明柏、人祖庙、教堂、建艇湖等,土特产有顾家馍、兆丰贡酒、鲈鱼等。
  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解放思想,负重加压,按照“工业兴镇、农业稳镇、财政富镇”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在城镇化和经济民营化进程。全镇现有镇办企业15家,股份制企业32家,个体企业987家,从也人员13000余人,形成了酿酒、造纸、皮革、制鞋、机械、建材、食品、农药、油墨等工业门类。各类专业村40多个,沈丘县鞋厂、环翔皮业、兆丰酒厂是该镇三大龙头企业。东北办事处是文明全国的印刷专业区,已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印刷机械拥有量达3000余部,从业人员近10000人,从低中高档印刷道彩印、胶印共180多个品种,营销人员遍及全国。该镇积极调整农村种植结构,拉长土地链条,提高复种指数,将粮经比例调整到6:4,形成了以阮庄为中心的西瓜,果树生产基地,以程庄为中心的大棚蔬菜生产区域;以李仙庄为中心的花生生产区域,同时,该镇畜牧业发展迅速,现有规模养殖场89个,养殖专业村37个,养殖大户150多家。近几年来老城镇积极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坚持高起点规模、高标准建设,走“以城招商、以城羊城、以城建城”的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该镇紧紧抓住商临公路,217线建设的契机和县委、县政府把老城镇作为全县小城镇建设中心的机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旧城区改造,一手抓新城区开发,狠抓“绿化、美化、亮化、净化、规划”,对原南北、东西大街进行拓宽改造,全部建城二层以上门面楼房,相继开通东环路、北环路、南关路、宴庄路,硬化了城区内6条小街道,新建了外贸商场、新街布匹商场、供销社纺织品商场等专业市场,2003年春季,从北关北环路至徐营高标准种植风景树8000多株,长达11里,城镇框架逐渐拉达,城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六综六横的建设格局,1996年9月被评为周口地区综合机耕机实力30强乡镇,1994年、1996年荣获周口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强乡镇”称号,1995年获周口地区财源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连续八年获线发展乡镇企业“强乡镇”称号,1999年迈入全省农话发展50强乡镇行列,电话拥有量委屈全年乡镇之首。2002年全镇财政收入达468万元。
  该镇有高中一所(县辖),中小学34处,在校生12800人,有线电视用户达1500家,镇内有沈丘县第二人民医院,设施齐全,从业人员500多人。
  该镇社会政治稳定,投资环境宽松,政策优惠,欢迎中外客商来我镇投资办厂,大展宏图。
英文解释
  1. :  Laocheng Town
近义词
老城
老城镇社区, 老城镇居委会
包含词
老城镇居委会老城镇中心小学
老城镇初级中学老城镇中心幼儿园
合水县老城镇富民养殖场昌图县饮食服务公司老城镇二饭店
昌图县老城镇卫生预防保健所合水县农技推广中心老城镇服务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合水县公司老城镇营业厅
分类详情
张开长山村张开兴隆村张开光明村南桥村李仙庄村
靠山村东关村大台村东屯村刘大庄村
寨里村寨西村前进村水西村六合村
长青村胜利村小屯村长山堡村老城社区
安家村新建村河田村谷庄村芦庄村
新华村头堡村范庄村程庄村义兴村
爱国村五勤村窑沟村张家炉村石庙子村
盖家村秧田村杨家山村下湾村王家岭村
石家沟村安洼村陈岭村王沟村泉沟村
马沟村石门村老城村中段村坳头村
上洲村李屯村张屯村辛屯村月庄村
乔庄村河口村西徐村东徐村三义村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