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狸科castoridae现存仅有两个非常相似的种类,即欧亚河狸castor fiber和美洲河狸castor canadensis,有人认为二者可以合并为一种。欧亚河狸由两个彼此隔离的分布区,一个分布区是欧洲,另一个分布区是蒙古和我国的新疆。我国的河狸仅分布于新疆青河县,数量只有数百只,现在已经建立保护区。美洲河狸分布于北美洲很多地区,数量较多。河狸是半水栖的啮齿类,脚上有蹼,尾巴扁平似桨,善于游泳。河狸牙齿锋利,身体强壮,可以伐倒树木,用树木在溪流中修建堤坝,形成小型水库,其洞穴出口于水下并在水下储存树枝作为食物。
河狸科(castoridae)
啮齿目的1科。通称河狸。体肥大,具较厚的脂肪层,身体被覆致密的绒毛,能耐寒,不怕冷水浸泡;四肢短宽,后肢粗壮有力,后足趾间直到爪生有全蹼,适于划水;尾甚大,上下扁平,并覆有角质鳞片,在游水时起舵的作用;眼小,耳孔也小,内有瓣膜,而且外耳能折起,以防水,鼻孔中也有防水灌入的肌肉结构;头骨扁平而坚实,颧弓发达,颧骨特别大,骨脊高起,甚上固着发达的肌肉;共有20枚牙齿,门齿异常粗大,呈凿状,能咬粗大的树木,臼齿咀嚼面宽阔而具较深的齿沟,从后向前咀嚼面一个比一个大,便于嚼碎较硬的食物。
本科动物历史久远,渐新世早期就已存在,在其繁盛时期曾遍布北半球的林区。现生种河狸与北美河狸分布于欧、亚和北美洲北部的少数地区。 | | heli ke
河狸科
Castoridae;beavers
啮齿目的 1科。通称河狸(见彩图:河狸 (Castor fiber))。体肥大,具较厚的脂肪层,身体被覆致密的绒毛,能耐寒,不怕冷水浸泡;四肢短宽,后肢粗壮有力,后足趾间直到爪生有全蹼,适于划水;尾甚大,上下扁平,并覆有角质鳞片,在游水时起舵的作用;眼小,耳孔也小,内有瓣膜,而且外耳能折起,以防水,鼻孔中也有防水灌入的肌肉结构;头骨扁平而坚实,颧弓发达,颧骨特别大,骨脊高起,甚上固着发达的肌肉;共有20枚牙齿,门齿异常粗大,呈凿状,能咬粗大的树木,臼齿咀嚼面宽阔而具较深的齿沟,从后向前咀嚼面一个比一个大,便于嚼碎较硬的食物。
本科动物历史久远,渐新世早期就已存在,在其繁盛时期曾遍布北半球的林区。现生种河狸与北美河狸分布于欧、亚和北美洲北部的少数地区。
共1属2种。中国仅有河狸1种,体长7.4~10厘米,尾长30~38厘米,宽12厘米,成体体重25~30千克;体背毛由土黄棕到暗褐色,腹部毛色较浅;爪很发达,后足第2趾旁还生有1个搔痒趾,其端部能上下跷动。
营半水栖生活,主要生活在泰加林和针阔混交林区的水域中,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则栖居在山地草原和荒漠草原中水量较大、两岸生有杨柳树丛的小河两岸或沙洲上。夜间或晨昏活动,善游泳和潜水,能借助爪向上攀爬。主要食物为阔叶树的枝干、树皮,以及芦苇等。能用树枝和芦苇营造高出水面的巢,并用树干和树枝做拦水堤坝,挖掘溢水沟,以防巢被洪水淹没。然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的河狸却营穴居生活,常在河边的树根下挖洞,既有水中洞口,也有地面洞口。早春发情交配,妊娠期3个半月,雌性每年产1窝,1~5仔,多数为2~4仔,幼鼠3年后性成熟。
河狸的毛皮很珍贵,由于滥捕,河狸濒临灭绝,现仅残存在欧洲的少数地区和亚洲的乌拉尔山东坡、叶尼塞河上游和阿尔泰山南坡的中蒙边境。现在,布尔根河与青河一带可能是中国唯一的产区。属国家禁猎动物。
(马勇) | | - lat.: Castoridae
| | | | | | 河狸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