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乡镇概况 桃溪镇武义县桃溪镇 华溪村中大桥地处武义县西南部,东邻坦洪乡,南连柳城镇,西接西联乡,北界白姆乡。44省道穿境而过,镇政府驻地陶村,距县城33公里。全镇总面积105.6平方公里,总人口1.86万人,其中畲族1400多人。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1.7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584元。是武义县南部山区的重镇之一。桃溪镇呈西北山地、东南丘陵盆地的地理格局,境内群山连绵,林茂峰秀,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36天。
经济发展 现有蚕桑、茶叶、板栗、宣莲、厚朴等经济特产基地2万余亩,其中蚕桑6000亩,年产蚕茧4千担;名优茶3000亩,年产茶干3千担。 桃溪镇个私经济发展迅速,已形成服装、铸造、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服装行业已成为龙头行业,现有服装企业9家,就业人员千余人,200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2亿元。
资源丰富
桃溪镇是武义县莹石矿贮量富集地之一,境内莹石分布面积广、贮量大、现已累计探明储量500万吨,1969年开始采集萤石,1992年10月成立镇矿山公司,下设6个采矿点,年开采量2万吨左右。此外,境内还有相当储量的紫砂土、花岗岩、玄武岩等矿石,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桃溪镇小水电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现已建成直源、百丈泄、松溪、大坑等7座小水电站,总装机3280千瓦,年发电量700万度。全镇可供开发小水电蕴藏量在5000千瓦以上。
桃溪镇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全镇森林覆盖率73.6%,有林地面积105754亩。其中松木林25204亩,杉木林38458亩,阔叶林32672亩,毛竹林6008亩,油茶林3097亩。建成生态公益林36242亩,开展生态镇创建工作,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基础建设 桃溪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康庄工程大步迈进。全镇已建成等级公路54.78公里,25个村通等级公路,通村率92.6%。实现路面硬化50.48公里,硬化率92.2%,农村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
人文旅游 桃溪镇人文风景旅游资源丰富。桃溪镇是个古镇,历史悠久,镇内有众多的古建筑和名胜古迹。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的延福寺,坐落于陶村村东,距今已有106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南方保存较为完好、具有较高建筑研究价值的古建筑之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陶村是东晋陶渊明后裔的主要居住地之一,又是明代矿工起义领袖陶德义的故乡,现保存有明清古建筑61幢,极具保护和开发价值。陶村还是武义昆曲的发源地,昆曲艺术正在进一步抢救之中。
社会事业 桃溪镇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快速发展,全镇拥有小学二座,中学一座,在校学生达2000余人。2000年通过省教育强镇验收。
建置沿革 1986年,撤销陶村乡建立桃溪镇,1992年,泽村乡、登云乡并入。
大事记
1986年,桃(溪)登(云)公路开通;陶村街道拆迁。
1987年,兴建东溪新区。
1993年,投资400余万元的皇家制衣公司成立(1997年改名为森洲制衣公司)。
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
1994年,成立桃溪镇工业总公司;
1994年,安装有线电视,并于1998年9月与县城联网。
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杭州分行投资60万元,建成桃溪中学教学楼,命名为“中信楼”;
1996年,国务院批准延福寺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实现村村通程控,总装机460门。
桃溪镇下辖村
陶村村锦平村东弄源村锦源村玉圹源村潘家洋村东垅村种子源村大路山村章岸村后茶园村宣新村泉丰村上江村民丰村大河源村西圹村双溪村华溪村大坑村里九畈村吴畈村泽村村上陈村锦后村子坑村项湾村
桃溪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4773男7580女7193家庭户户数5627家庭户总人口(总)14759家庭户男7576家庭户女71830-14岁(总)30980-14岁男15820-14岁女151615-64岁(总)970515-64岁男497515-64岁女473065岁及以上(总)197065岁及以上男102365岁及以上女94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4388 |
|
桃溪镇是千年古镇,地处丰乐河之滨,是舒城县北大门,通往“省城合肥后花园——舒城”的第一站, 206国道贯穿全境9.7公里,交通便捷,物产丰富,商贸繁荣。全镇总面积57.8平方公里,辖15个村(街),3.5万人。桃溪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著名的人文景观,历史上曾有“日有千帆过,夜有万盏灯”的繁荣,素有“小上海”之美誉。“桃溪春浪”为“龙舒八景”之首。
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全镇已建成2万亩优质粮油基地,2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3000亩水产、畜禽养殖基地,500亩盆景、花卉、苗圃基地,现代农业格局初步成形。
个私经济迅猛发展。目前落户该镇大中小企业有102家和468家个体工商户,其中固定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个私企业53家,规模企业8家,实现年营业收入122595万元,其中规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8482万元,出口交货值5331万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5712人,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就业达600多人,全镇工业企业创产值6632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8028万元。初步形成了童车童床、优质粮油、商贸餐饮、盆景花卉等四大产业集群和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主要有三乐童车有限公司、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福来童车有限公司、三沟车队、群峰造漆有限公司、天赐油脂有限公司、久富田科技有限公司、百爱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安徽裕鹏建设集团、和平门业等公司。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融入省会经济圈和县域经济,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主动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对外进行广泛宣传,全面发动,努力争取,使得我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全镇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40个,实际到位资金16854万元,并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乡镇光荣称号,其中07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0个,实现到位资金4898万元,08年度截止目前已落实或正在落实的招商引资项目10个,已到位资金4650万元。
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桃溪老街拆迁改造全面竣工,通村公路网全面建成,程控电话连接千家万户,农村电网改造一新,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全面配套,丰乐河大段加固基本完成,农村康居工程建设成果丰硕,“三点一线”两大集镇格局初步形成,现代化农村景象更新。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3094男17201女15893家庭户户数9274家庭户总人口(总)32128家庭户男16507家庭户女156210-14岁(总)85090-14岁男46460-14岁女386315-64岁(总)2232115-64岁男1149815-64岁女1082365岁及以上(总)226465岁及以上男105765岁及以上女120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1061 |
|
桃溪镇位于武平县北部,距县城44千米。辖15个行政村。武(平)(长)汀公路过境。桃溪河经此注入汀江。
[代码]350824105:~201桃溪村 ~202新礤村 ~203亭头村 ~204田雁村 ~205新田村 ~206江坑村 ~207鲁溪村 ~208新贡村 ~209湘溪村 ~210湘坑村 ~211洋畲村 ~212湘里村 ~213小兰村 ~214新华村 ~215新兰村
[沿革]1949年后称桃澜区,1958年设十月公社,1959年更名桃溪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建镇。1997年,面积179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桃溪、新磜、亭头、田雁、新田、江坑、鲁溪、新贡、湘坑、洋畲、湘里、小澜、新华、新澜、湘溪15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桃溪。
概况
桃溪镇位于武平县北部,距县城44公里,总面积179平方公里。全镇辖15个行政村,4532户,25115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镇有耕地1.16万亩,林地22万亩,森林资源覆盖率达90%;可开发水电资源7000多千瓦,现有水电站9座,装机容量达5410千瓦;矿产资源主要有萤矿石、石英石,其中营矿石储量2万多吨。劳动力资源丰富,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员多。全镇有外出务工经商人6000人,占全镇劳动力11538人的52%。其中从事不锈钢装璜行业的有4800人,遍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成为不锈钢装璜的生力军。
桃溪的主要特产是茶叶,素有"绿茶之乡"之美称。自1976年开始发展茶叶生产,到现在全镇拥有茶园9200余亩,可采茶园8000余亩,主要以生产毛峰、炒绿、偏型茶和螺型茶等名优茶。桃溪绿茶品质优良,清香可口,曾多次荣获省、市"优质茶"称号。茶叶已逐步成为该镇的特色产业。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9823男9864女9959家庭户户数4656家庭户总人口(总)19000家庭户男9241家庭户女97590-14岁(总)60160-14岁男32810-14岁女273515-64岁(总)1237115-64岁男598715-64岁女638465岁及以上(总)143665岁及以上男59665岁及以上女84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9320
4、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桃溪镇
桃溪镇的前身是西庙岗乡,位于内乡县城西南部26公里,总面积140平方公里,其中山坡面积17万亩,全乡呈七山一水二分田分布。辖九个行政村,绿地面积人均10.2平方米。据乡志记载,明清时期,原西庙岗乡政府所在地原为自然镇,称桃溪镇,因一条两岸桃树连绵成林的桃溪河穿镇而得名。据载,因军阀混战土匪猖獗,一把大火把此街烧成灰烬,加上自然灾害瘟疫流行,愚昧的群众认为魔鬼作怪,因而在此修建庙宇一座,祈求上天赐福。因其座落在县城西部土岗上,又以古庙会盛传四方,逐步演变改称为西庙岗,1962年成立西庙岗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西庙岗乡。2008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桃溪镇。
桃溪镇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大理石资源丰富,主要盛产米黄玉、松香玉、七彩玉、鸡血红、黑墨玉、杂毛石、五氧化二钒、青石、边缘石材等十多个品种,共有矿带32条,矿山面积约91平方公里,储量4000万立方米。主导石材米黄玉晶莹剔透,被人们称为“黄水晶”、“黄色玛瑙”。该镇素有“米黄玉”之乡之称。多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农民富裕、财政增收、社会稳定为目标,突出抓好工业、项目、新农村、畜牧养殖、集镇建设、综合治理和社会稳定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沿豫52线创建了桃溪石材城,占地面积300亩,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先后入驻企业近百家。以桃溪石材城为龙头的石材工业园区聚集带成为全国最大的米黄玉大理石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形成了开采、加工、销售、运输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全镇开采矿口90多处,加工户达1500多户,大、中型设备1500余台(套),从业人员近4000人。生产的产品包括工程板材、精美餐桌、茶几、茶具及各种工艺品等达四十多个品种,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
|
镇政府驻陶村村华西路39号。面积105.6平方千米,人口1.36万人。邮编321204。辖27个行政村:陶村、东垄源、玉堂源、东垄、大路山、后茶园、泉丰、西塘、华溪、里九畈、泽村花、锦后、项湾、锦坪、锦源、潘家洋、种子源、章岸、宣新、大河源、双溪、大坑、吴畈、上陈、子坑、上江、民丰。 |
|
桃溪镇 桃溪镇位于舒城县东北部,距县城10.4千米。面积57.8平方千米,人口34712人(2005年)。辖1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桃溪。206国道纵贯南北,丰乐河可通行木船、机轮等。
[沿革]1949年置桃溪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三沟乡、桃溪乡合并建桃溪镇。1997年,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 3.4万,辖长安、红光、孔圩、袁湾、四圩、龙舒、金圩、楼房、王泊、枣林、白鱼、苍墩、河东、石滩河、岗头、群义、新民、三沟、曙光19个村委会和桃溪居委会。2004年,面积57.8平方千米,人口34712人,辖1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2006年代码]341523102:~001街道社区 ~200石河村 ~201白鱼村 ~202河东村 ~203曙光村 ~204三沟村~205新民村 ~206仓墩村 ~207王泊村 ~208金圩村 ~209龙舒村 ~210枣林村 ~211四圩村 ~212孔圩村 ~213红光村 |
|
桃溪镇地处舒城县北大门,北与合肥市隔河相望,南与县城城关镇毗邻,206国道纵贯全境9.7公里,镇区总面积57.8平方公里,耕地3.9万亩,人口3.5万人,辖19个村,1个街道居委会。
桃溪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著名的人文景观,曾经出现过“日有千帆过,夜有万盏灯”的繁华景象,被誉为“小上海”。桃溪春浪为“龙舒八景”之首,每年春季桃花汛时,春浪里涌动着一河落英,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
|
桃溪镇地处武义县西南部,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耕地11833亩,山林面积120867亩,有27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农业人口19038人,属农业镇。全镇呈西北山区,东南丘陵盆地的地理格局,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丰沛,阳光充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分为水田砂土和山地红壤土,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是传统的产粮区。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镇党委、政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确定以蚕桑、有机茶、食用菌、畜牧业、高山蔬菜、笋竹两用林为本镇重点开发农业项目。到2002止,全镇开发荒山荒地种植经济作物面积达20000亩,其中蚕桑地6000余亩,毛竹基地4880亩,茶叶基地2551亩,板栗基地1670亩,柑桔基地1350亩,厚朴等中药基地1200亩,苎麻基地1100亩,枇杷等其他经济作物基地1350亩。蚕桑面积占武义县蚕桑面积的50%,是县政府确定的十二条产业带中蚕桑产业带的中心发展区。畜牧业以奶牛、土鸡养殖为主,充分利用本镇远离城市,无污染,山林面积广等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天然绿色食品。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3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6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193元,工业总产值1.71亿元,其中个体经济占97.7%,基本形成了服装、五金、机械、木加工、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旅游业发展初见倪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前进。
321204 |
|
桃溪镇 桃溪镇位于武平县北部,距县城44千米。辖15个行政村。武(平)(长)汀公路过境。桃溪河经此注入汀江。 [代码]350824105:~201桃溪村 ~202新礤村 ~203亭头村 ~204田雁村 ~205新田村 ~206江坑村 ~207鲁溪村 ~208新贡村 ~209湘溪村 ~210湘坑村 ~211洋畲村 ~212湘里村 ~213小兰村 ~214新华村 ~215新兰村
[沿革]1949年后称桃澜区,1958年设十月公社,1959年更名桃溪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建镇。1997年,面积179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桃溪、新磜、亭头、田雁、新田、江坑、鲁溪、新贡、湘坑、洋畲、湘里、小澜、新华、新澜、湘溪15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桃溪。 |
|
桃溪镇位于武平县北部,距县城44公里,总面积179平方公里。全镇辖15个行政村,4532户,25115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镇有耕地1.16万亩,林地22万亩,森林资源覆盖率达90%;可开发水电资源7000多千瓦,现有水电站9座,装机容量达5410千瓦;矿产资源主要有萤矿石、石英石,其中营矿石储量2万多吨。劳动力资源丰富,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员多。全镇有外出务工经商人6000人,占全镇劳动力11538人的52%。其中从事不锈钢装璜行业的有4800人,遍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成为不锈钢装璜的生力军。
桃溪的主要特产是茶叶,素有"绿茶之乡"之美称。自1976年开始发展茶叶生产,到现在全镇拥有茶园9200余亩,可采茶园8000余亩,主要以生产毛峰、炒绿、偏型茶和螺型茶等名优茶。桃溪绿茶品质优良,清香可口,曾多次荣获省、市"优质茶"称号。茶叶已逐步成为该镇的特色产业。 |
|
桃溪镇地处丰乐河之滨,是舒城县北大门,是通往“省城合肥后花园——舒城”的第一站。206国道贯穿全境9.7公里,交通便捷,物产丰富,商贸繁荣。全镇总面积57.8平方公里,辖15个村(街),3.5万人。
我镇是千年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著名的人文景观,历史上曾有“日有千帆过,夜有万盏灯”的繁荣,素有“小上海”之美誉。境内的“桃溪春浪”为“龙舒八景”之首。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镇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社会和谐,目前已成为舒城县招商引资的最前沿。
我镇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全镇已建成2万亩优质粮油基地,2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3000亩水产、畜禽养殖基地,500亩盆景、花卉、苗圃基地,现代农业格局初步成形。
我镇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已建成“三沟经济开发区”和“红光美食娱乐园区”两大民营经济园区。以三乐童车、玉河羽绒、裕鹏建安、中欣印务、久富田复合肥、华银茶油、天赐油脂为主体的民营经济“七大龙头”蓬勃发展,红光饮食业、三沟汽车运输业、废旧加工业“三大群体”独具特色,“桃溪瓦罐汤”香飘大江南北。
我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桃溪老街拆迁改造全面竣工,通村公路网全面建成,程控电话连接千家万户,农村电网改造一新,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全面配套,丰乐河大段加固全面完工,农村康居工程建设成果丰硕,“三点一线”的集镇建设格局初步形成,路、水、电等集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初具雏形。
进入新世纪,面临新机遇,镇党委、政府以全面建设小康桃溪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全局,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主战略和工业化核心战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全面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创优环境,创佳服务,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向四海宾朋敞开欢迎的臂膀,期待着与您真诚双赢的合作! |
|
- : Taoxi Town
|
|
桃溪 |
|
长安村 | 河东村 | 红光村 | 亭头村 | 桃溪村 | 双溪村 | 新兰村 | 新田村 | 江坑村 | 湘溪村 | 东垄源村 | 玉堂源村 | 东垄村 | 大路山村 | 后茶园村 | 泉丰村 | 西塘村 | 华溪村 | 里九畈村 | 泽村花村 | 锦后村 | 项湾村 | 锦坪村 | 锦源村 | 潘家洋村 | 种子源村 | 章岸村 | 宣新村 | 大河源村 | 大坑村 | 吴畈村 | 上陈村 | 子坑村 | 上江村 | 民丰村 | 石河村 | 曙光村 | 三沟村 | 枣林村 | 孔圩村 | 岗头村 | 楼房村 | 袁湾村 | 鲁溪村 | 小澜村 | 新澜村 | 新礤村 | 田雁村 | 新贡村 | 湘坑村 | 洋畲村 | 湘里村 | 小兰村 | 街道社区 | 白鱼村 | 仓墩村 | 王泊村 | 金圩村 | 龙舒村 | 四圩村 | | | | | | 更多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