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区域概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宋埠镇东临东海、南靠西湾乡、西接榆垟镇、北邻瑞安市阁巷镇,距县城9.6公里,下辖长桥、官宕、陡北、陡南、北厂、东横塘、新界、加丰、仙口、宋埠10个行政村,2005年总人口1.68万人。镇政府驻公园路,邮编:325400。
全镇面积13.60平方千米,耕地总面积11345亩,海涂面积22913亩,海岸线长2.7公里。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平阳县宋埠镇中学
总人口14128男7292女6836家庭户户数3937家庭户总人口13885家庭户男7146家庭户女67390-14岁(总)27340-14岁男15360-14岁女119815-64岁(总)1014515-64岁男516915-64岁女497665岁及以上(总)124965岁及以上男58765岁及以上女662户口本地住本地13151
经济发展
该镇的经济发展特色主要有两点:第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农业综合开发;第二,以科技为动力,发展蔬菜、糖果、服装加工及无纺布生产等支柱行业,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经过历届党政领导、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质的飞跃。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农业基础地位提高,以“一优两高”农业为主线,保持粮食年总产在7740吨以上,蔬菜种植、海涂养殖等效益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宋埠镇政府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拓展效益农业为发展途径,积极建设现代化农业,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支持农民按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种养业结构,改良品种、提高品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投资1000多万顺利完成宋埠镇第三、第四期土地整理工作。该镇1997年开始实施改地造田工程,至2004年全部完成改地造田工程,已初步形成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雏形。宋埠西湾海涂围垦工程也正式于2003年开始立项,共围涂面积10650亩,2008年完工。
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充分把握温州中心城市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利用该镇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成功引进四家年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企业。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引导企业进行内部改革、提高产品档次上下功夫,2003年全镇企业数达40家,年产值超500万元的1家,超100万元的10家。食品和服装加工业已拥有一定的生产实力,尤其是平阳鸿达蔬菜制品厂多次出外考察,参加农博会,改进产品工艺、包装,产品远销往国内各大省市,倍受消费者青睐。
村镇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2004年,宋埠镇仙口村、加丰村、北厂村、斗南村水泥路建成,各村交通得到了质的改善。1994年以来宋阁公路、塔头运粮公路的建成和平宋公路改建给该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城新线宋埠至西湾段“沙改油”工程的完成,方便了宋埠至西湾的通行。其次,镇府办公大楼和镇电信支局、宋埠中学新教学楼和镇卫生院,分别建成,塑造了现代宋埠的新形象。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的衣食住行条件比以前大为改观,楼房林立、交通方便,通讯便捷,家庭现代设施普遍,群众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据1999年报表工农业总产值890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806万元,农业产值6100万元,人均收入3100元;据2003年报表工农业总产值1404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777万元,农业产值10246万元,人均收入4680元。
社会事业
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镇、文明家庭活动,加强环境保护和卫生保健,建城区内实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陡北村还被列入县级生态示范村,全镇环境做到无污染,群众环保意识日益增长。其次1997年山泉引流工程的完成,彻底改变饮用水不卫生状况。积极开展多项文体活动。成立镇科协,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积极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教育事业得到长足进步,软件、硬件条件逐渐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实行优生优育,2000年来均保持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县领先地位。重视民主法制建设,群众法制观念普遍提高,社会综合治理取得实效,人民安居乐业。 |
|
区域概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宋埠镇是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的故乡,地处赣西北平原的奉新县东部,镇政府距县城 12公里,毗邻安义县石鼻镇、黄洲镇、乔乐乡。全镇辖12个行政村,1村居委会、1个林场,土地总面积8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万余亩,2005年总人口近3万人。集镇面积约3万平方米,镇内交通便捷,通讯方便,是奉新县一个农工贸重镇。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6797男14061女12736家庭户户数5856家庭户总人口21694家庭户男10951家庭户女107430-14岁(总)80560-14岁男44110-14岁女364515-64岁(总)1677015-64岁男867815-64岁女809265岁及以上(总)197165岁及以上男97265岁及以上女999户口本地住本地25938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5年人均年收入达3180元。形成了以精密铸造、化工、食品、造纸、运输为主的五大优势产业。宋埠镇在大力发展工业,推进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努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农业特色种养基地,开创生态农业发展。2006年,以永辉生态为主的生态农业开发已成为宋埠镇农业的一大亮点,其年出栏生猪3万头,加工饲料15000吨,出产鲜鱼15万斤,安排就业人员200余人,年产值达3000万元。其他农业项目主要有:全镇优质稻种面积已达6.2万亩,优质稻种率达95%以上,搭建双孢蘑菇生产基地近6000平米。堂庄关背水库、夏泽玉山水库、塘南甘湖塘、涂家垅水库共开发800亩的立体养殖基地。麻鸡禽6000羽,大棚蔬菜基地100余亩,花卉苗木基地700亩等。
该镇农民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实现增收。一是双孢蘑菇和优质糯稻种植。全镇双孢蘑菇种植面积2500平方米,优质糯稻面积15000亩。发展生猪养殖,全镇10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共有10余户。二是务工增收,即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开发区务工。2006年全镇共有600余人在县工业园区务工。
2006年上半年,全镇共完成县财税任务317.8万元,超额完成任务数的22.2%,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30万元。
该镇已落户企业有大华玻纤、世派电源、永辉生态、富宏竹木等企业,2006年又引进外资企业2户落户镇内郑州工业小区(天源药业、精密铸造),其中天源药业由浙江客商林成芳投资1000万元,企业占地50亩。
基础设施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农民改善生产条件。2006年,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改造了南潦灌区主、支渠;改造了优质稻基地中低产田;做好病险山塘、水库、潦河淤堤的排险加固工作;做好了防汛准备工作,全面落实了防汛物资。
大力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积极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2006年6月份开始,该镇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各村、组带领群众搞好“三清三改”,取得较好的效果。
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加快新宋埠中学和敬老院工程的建设。新中学建设总投资450万元,2006年,新学校的主体工程项目完工,5月份,省市县各级领导参加了新中学的揭牌仪式。敬老院扩建总投资120万元,敬老院主体工程也于2006年完成。
(2)切实抓好绿色通道工程。2006年,该镇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了奉宋公路的绿化,并认真做好维护工作。同时对集镇街道进行了植树美化。
(3)大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充分发挥“和谐平安联动中心”的功效。 |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宋埠镇 City of Hubei Huanggang City, Ma Song Town |
区域概况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宋埠镇位于麻城市中南部,举水之滨,东邻中馆驿镇,北与顺河集镇接壤,南紧靠举水、与铁门岗乡隔河相望,西毗邻歧亭镇和红安县永河镇,历来是麻城市政治、经济、文化重镇,历史上享有“小汉口”之称,曾两届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楚天明星乡镇”,2004年被国务院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心镇”。2006年全镇总人口10万余人,其中镇区人口5.5万余人,辖34个行政村,216个村民小组,3个居委会,3个村级场(库),镇区内市直延伸单位和镇直企事业单位64个。镇政府驻宋埠。
全镇总面积153.03平方千米,有耕地44625亩,水面3521亩,林地82125亩。大部分系举水冲击平原,盛产蔬菜、粮棉、西北岗地则产山杉、板栗、青茶,有大棚蔬菜、板栗、青茶等3个特色农业基地。2005年,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0000亩,并建有鄂东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106国道贯穿宋埠全境,京九铁路、大别山炎电厂与之毗邻,交通区位得天独厚,镇内建有汽车站、火车站。工业已形成蜂蜜制品、纸制工艺品、汽车配件,各式家具等四大产品系列,镇区五纵七横的街道总长18公里。
行政区划
全镇辖3个居委会、34个村委会:沙桥、友谊路、中山台、张徐家、五周、李钊垸、长塘、李胜、项生、湘梆河、拜郊、大路河、骑龙、胡胜山、彭店、谢家湖、郝铺、红梅山、周家河、叶家店、新田铺、王通、野鸡岗、朱家冲、张杰、喻家河、周德、鄢家河、独山、白沙洲、谢店河、古城山、道仕岭、龙井喻、泡树岗、李华、青山垸。
自然地理
镇内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兼而有之,东、南、西大面积系河谷冲积平原,东北的野鸡岗、龙井两总支和拜郊总支小部分面积是丘陵及山区;平原面积占42%,丘陵面积占44%,山区面积占12%。山脉自南向北呈带状分布,地形呈梯级形状,地貌形如火炬。东北部最高点座落在叶店村的吹皮尖,海拔高372.8米;西南部最低点张徐村海拔高26米。全镇平均海拔高在32—38米之间。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一般春季阴雨连绵,夏季酷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低温,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126小时,日照百分率49%,年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200千卡,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北风,平均风速2.4米/秒。历年平均降水量1164.4毫米,历年最大降水量2009.3毫米。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15.3℃。大别山麓阻挡北来的寒风,成为天然屏障,使之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1℃。
资源物产
境内非金属矿产资源硅、石英、云母、砖瓦粘土和金属矿产铁砂有一定储量。野生动物有野猪、野兔、豺狗、狼等20余种类。野生禽类有野鸡、鹰、土画眉、斑鸠、白鹭、大雁、喜鹊等;每年夏季成群白鹭来境内的水库、河流、湖区筑巢产卵、繁殖;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狍、蟒、黄羊、大鲵、虎蚊蛙等在丘陵、山区的丛林中偶有所见。境内有“玉阁庙”、“法华寺”、“东岳庙”、“尾斗山水库”、“邓家河水库”等旅游景点可待开发;红梅山村境内的“禹王城”和叶店村境内的“金罗家遗址”,均属东、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址,被省、市列为重点保护或挖掘范围。1992年5月,京九铁路宋埠段开工后,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专家来此挖掘“禹王城”墓葬群百余座。1996年北京大学派考古系学生来“金罗家遗址”实地勘查、考古实践月余。2005年11月“沪汉蓉”快速铁路麻城段开工,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再度派专家来宋埠勘查,研究“禹王城”、“金罗家遗址”挖掘方案。
人文历史
元代始有宋埠之名,相传由宋姓人在埠南贸易而传名。稽考县西门宋氏家谱,其始祖于元末明初迂麻(1368)],为麻城县仙居乡,特设宋埠市。民国三十六年(1947)麻城辖七区,宋埠属第六区。1949年3月,宋埠解放,成立中共宋埠镇委员会和宋埠镇公所。1952年区、镇分别建制,宋埠属县辖镇。1958年7月,宋埠镇与宋埠良种场合并为红星人民公社。1961年5月,区、镇分设,宋埠恢复原建制。1986年8月,宋埠镇为市辖镇。1987年9月,宋埠区拜郊乡和李钊乡的五周村、李钊村、张徐村并入宋埠镇;1993年8月,喻家河乡并入宋埠镇。
明清以来,镇商贾云集,贸易兴盛,既是邑中之首集,又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率部屯驻拜郊城。清代,太平军千余人由河南进宋埠与清军大战于干沙河。民国时期,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在此抗击日寇,随后蒋介石前来督战,夜宿相公庙。民国十五年(1936)年,中国共产党即在此开展地下革命活动,组织农民协会,宣传“反帝、反封建”、“打倒土豪劣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在此就读,并作过社会调查。黄麻起义领导人王幼安就义于东门小河沙滩。著名的民族英雄吉鸿昌曾来此策动旧部起义。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来宋埠宣传抗日主张,慰问抗日军民。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率大军南下,三次攻克宋埠城。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陈毅、李先念、胡耀邦、宋健、江泽民、温家宝、李瑞环、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宋埠视察,给宋埠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
|
面积13.60平方千米,人口1.68万人。镇政府驻公园路,邮编:325400。辖10个行政村(长桥、官宕、陡北、陡南、北厂、东横塘、新界、加丰、仙口、宋埠)。 |
|
宋埠镇东临东海、南靠西湾乡、西接榆洋镇、北领瑞安市阁巷镇,距县城9.6公里,共13个行政村,即仙口、加丰、新界、上陈、下陈、林宅、杨北、横塘、北厂、陡南、陡北、官宕和长桥。全镇人口15612人,耕地总面积11345亩,海涂面积22913亩,海岸线长2.7公里。镇政府位于杨北村,工作人员共22人,其中行政编制18人,事业编制16人,县管干部13人。据2003年报表工农业总产值1404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777万元,农业产值10246万元,人均收入4680元。 |
|
面积86.3k㎡,人口27700人。 [邮编]330702 [代码]360921103 [区划]辖宋埠居委会,中保、塘南、桥头、榨下、三洪、汶塘、青湖、天宝、沿溪、夏泽、锁石、堂庄等12个行政村。 |
|
宋埠镇是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的故乡,地处赣西北平原的奉新县东部,镇政府距县城12公里,毗邻安义县石鼻镇、黄洲镇、乔乐乡。全镇辖12个行政村,1村居委会、1个林场,土地总面积8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万余亩,总人口近3万人。集镇面积约3万平方米,镇内交通便捷,通讯方便,是奉新县一个农工贸重镇。
2006年上半年,全镇共完成县财税任务317.8万元,超额完成任务数的22.2%,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30万元。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宋埠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均年收入达3180元。形成了以精密铸造、化工、食品、造纸、运输为主的五大优势产业。宋埠镇在大力发展工业,推进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努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农业特色种养基地,开创生态农业发展。以永辉生态为主的生态农业开发已成为宋埠镇农业的一大亮点,其年出栏生猪3万头,加工饲料15000吨,出产鲜鱼15万斤,安排就业人员200余人,预计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其他农业项目主要有:全镇优质稻种面积已达6.2万亩,优质稻种率达95%以上,搭建双孢蘑菇生产基地近6000平米。堂庄关背水库、夏泽玉山水库、塘南甘湖塘、涂家垅水库共开发800亩的立体养殖基地。麻鸡禽6000羽,大棚蔬菜基地100余亩,花卉苗木基地700亩等等。 |
|
镇政府驻宋埠,人口68230人,面积153平方千米。辖3个居委会、34个村委会:沙桥、友谊路、中山台、张徐家、五周、李钊垸、长塘、李胜、项生、湘梆河、拜郊、大路河、骑龙、胡胜山、彭店、谢家湖、郝铺、红梅山、周家河、叶家店、新田铺、王通、野鸡岗、朱家冲、张杰、喻家河、周德、鄢家河、独山、白沙洲、谢店河、古城山、道仕岭、龙井喻、泡树岗、李华、青山垸。 |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 Huanggang City of Hubei Ma |
宋埠镇是麻中南经济、文化重镇,以“小汉口”之称享誉鄂东,曾连续两届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楚天明星镇”称号,是全国及全省的“重点镇”。
全镇版土面积153.03平方公里,有耕地44625亩,水面3521亩,林地82125亩。大部分系举水冲击平原,盛产蔬菜、粮棉、西北岗地则产山杉、板栗、青茶,有大棚蔬菜、板栗、青茶等3个特色农业基地。目前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0000亩,并建有鄂东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106国道贯穿宋埠全境,京九铁路、大别山炎电厂与之毗邻,交通区位得天独厚,镇内建有汽车站、火车站。工业已形成蜂蜜制品、纸制工艺品、汽车配件,各式家具等四大产品系列,镇区五纵七横的街道总长18公里。 |
|
宋埠镇位于平阳县东部,东临东海、南靠西湾乡、西接榆洋镇、北领瑞安市阁巷镇,距县城9.6公里。全镇东西宽3.2公里,南北长5.8公里,总面积13.6平方公里。2004年12月8日,我镇上陈村、下陈村、林宅村和杨北村四村合并为宋埠村。现宋埠镇下辖10个村,即新界、加丰、仙口、宋埠、横塘、北厂、陡南、陡北、官宕和长桥十个村。全镇人口16238人,耕地总面积1.24万亩,人均占有面积0.77亩。海涂面积22913亩,海岸线长2.7公里。镇政府位于宋埠村,工作人员共28人。200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5511万元,其中农业收入达3391万元,工业收入达626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5169元。
我镇经过历届党政领导、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 质的飞跃。
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宋埠镇政府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拓展效益农业为发展途径,积极建设现代化农业,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支持农民按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种养业结构,改良品种、提高品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蔬菜瓜果种植、海水淡水养殖、家禽农畜养殖等多种效益农业。同时,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并逐步形成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充分打好省级绿色农产品基地这张王牌,建立1500亩放心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滩涂养殖和围塘养殖,建立一批青蟹、泥蛤、太湖蟹、对虾等水产养殖基地。投资1000多万实施面积为5800亩的节水工程,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化农业园区。投资396万元完成面积为3725亩的南片土地整理,综合了农业对交通、水利、科技等基础设施的需要,进行了科学规划,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宋埠镇政府加大对工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重点扶持服装加工、蔬菜加工等支柱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利用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成功引进3家年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企业。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引导企业进行内部改革、提高产品档次上下功夫。至2005年底,全镇企业数达44家,其中年产值超500万元的1家,超100万元的10家。食品和服装加工业已拥有一定的生产实力,尤其是平阳鸿达蔬菜制品厂多次出外考察,参加农博会,改进产品工艺、包装,产品远销往国内各大省市,倍受消费者青睐。
乡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宋埠镇政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十百”工程、康庄工程为契机,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宋埠镇各村的水泥路已经建成,乡村交通得到了质的改善。建成有线电视联网、通讯联网、农网改造等市政重点基础设施,加快各村康庄工程建设进度,启动了市县重点工程宋埠—西湾滩涂围垦工程建设。“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稳步推进,启动较早的斗北示范村已初具规模,龙河大街、海滨东路、学前路贯通南北;北厂村整治工作成效显著,以拓建道路、修缮排污水沟、建造公厕、洁化农居、建设中心公园为重点内容,获得群众高度赞扬;宋埠村通过清理河道,安装路灯、广告箱等公共设施,有效地改善了村庄环境。
“三大文明”建设有序推进。
进一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庄、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积极开展老年运动会、青年联欢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农村卫生医疗体系,落实和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公共医疗卫生需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圆满完成,被评为温州市“十五”期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加强“平安宋埠”建设,建立健全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开展安全生产“铁网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宗教和邪教组织活动,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有效地维护全镇社会政冶稳定。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创新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切实解决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认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
我镇的经济发展特色主要有两点:第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农业综合开发;第二,以科技为动力,发展蔬菜、糖果、服装加工及无纺布生产等支柱行业,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现在我镇食品和服装加工已形成一定规模。本届领导干部力精图治,人民勤劳进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竭诚欢迎各方仁人志士前来献计献策,进行投资经商办企业,共同促进宋埠和谐发展。 |
|
宋埠镇是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的故乡,地处赣西北平原的奉新县东部,镇政府距县城12公里,毗邻安义县石鼻镇、黄洲镇、乔乐乡。全镇辖12个行政村,1村居委会、1个林场,土地总面积8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万余亩,总人口近3万人。集镇面积约3万平方米,镇内交通便捷,通讯方便,是奉新县一个农工贸重镇。
2006年上半年,全镇共完成县财税任务317.8万元,超额完成任务数的22.2%,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30万元。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宋埠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均年收入达3180元。形成了以精密铸造、化工、食品、造纸、运输为主的五大优势产业。宋埠镇在大力发展工业,推进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努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农业特色种养基地,开创生态农业发展。以永辉生态为主的生态农业开发已成为宋埠镇农业的一大亮点,其年出栏生猪3万头,加工饲料15000吨,出产鲜鱼15万斤,安排就业人员200余人,预计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其他农业项目主要有:全镇优质稻种面积已达6.2万亩,优质稻种率达95%以上,搭建双孢蘑菇生产基地近6000平米。堂庄关背水库、夏泽玉山水库、塘南甘湖塘、涂家垅水库共开发800亩的立体养殖基地。麻鸡禽6000羽,大棚蔬菜基地100余亩,花卉苗木基地700亩等等。
一、领导简介
刘祖飚:宋埠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
何清林:宋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协助党委全面工作,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何南平:宋埠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主管党群、纪检、工业、计划生育、财税、安全生产、环保、招商引资、学校建设;
龙高猛:宋埠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协助政府全面工作,主管农业、政法、政协、土地城建、矿产、交通、粮食、审计、物价、信访、新农村建设、村级公路建设;
魏新:宋埠镇党委委员、组织员,协管农业,主管组织、统战、老干、老龄、青年、妇女;
邓晓:宋埠镇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协管政法、综治;
龚新:宋埠镇党委委员、宣传员,主管宣传、文化、广电、机关,分管计划生育、财税;
邹茂晗:宋埠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主管武装,协管招商引资、工业、财税、计划生育;
陈海华:宋埠镇人大副主席,协管农业、审计,土地,主管人大工作、村帐乡管;
帅玉斌:宋埠镇副镇长,协管农业、交通,主管水利、畜牧水产、科技、民宗、民政、移民;
易德明:宋埠镇副镇长,协管财税、安全生产、环保;
张鹏:宋埠镇副镇长,主管教育卫生、农村医保,协管农业、城建、学校建设、新农村建设、村级公路建设;
许胜明:维稳信息员,协管农业、政法、综治、信访,信访、调解中心,主管林业。
二、组织机构设置
1、党政办:副主任:邹志武 联系电话:4401300
2、计生办:主任:刘东华 联系电话:4401353
3、工业财税办:主任:章效桔 联系电话:4402789
4、财政所、农税所:所长:廖作钱联系电话:4401301
5、城建规划办:主任:吴道林联系电话:4401183
6、农办:主任:宋秉响 联系电话:4401183
7、纠纷调解办:主任:许胜明(兼)联系电话:4402866
8、农医所:主任:张鹏(兼) 联系电话:4402718
9、财务中心:主任:王信淼联系电话:4401300
10、审计室:主任:周显斌联系电话:4401300
三、二00六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二00六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基础年。刚刚过去的半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针对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好成绩,创造出和谐稳定的好局面。过去的半年,我镇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1、着力抓好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我镇积极开拓税源,加强税收征管,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上半年共完成财税任务317.8万元。
(二)、今年上半年,我镇共引进外资企业2户落户镇内郑州工业小区(天源药业、精密铸造),其中天源药业由浙江客商林成芳投资1000万元,企业占地50亩,投产后预计年实现税收200万元。
(三)、我镇把发展汽车运输业作为壮大镇域经济的重点来抓。上半年,实现运输税收120万元。
(四)、全力做好已落户企业大华玻纤、世派电源、永辉生态、富宏竹木等企业的服务工作。
2、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力解决“三农”问题,。
(一)、多渠道帮助农民增收。1、围绕中绿公司、永辉生态等龙头企业,做好双孢蘑菇和优质糯稻种植。全镇双孢蘑菇种植面积2500平方米,优质糯稻面积15000亩。发展生猪养殖,全镇10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共有10余户。2、围绕务工增收,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开发区务工,目前全镇共有600余人在县工业园区务工。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农民改善生产条件。1、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重点做好了南潦灌区主、支渠的改造工作。2、做好优质稻基地中低产田的改造工程。3、做好病险山塘、水库、潦河淤堤的排险加固工作。做好了防汛准备工作,全面落实了防汛物资,做到有备无患。
(三)、大力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积极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6月份开始,我镇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各村、组带领群众搞好“三清三改”,取得较好的效果。
3、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快新宋埠中学和敬老院工程的建设。新中学建设总投资450万元,目前,新学校的主体工程项目基本完工,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已进入后期。五月份,省市县各级领导参加了新中学的揭牌仪式,省内外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敬老院扩建总投资120万元,目前,敬老院主体工程已经进入扫尾阶段。
(二)、切实抓好绿色通道工程。我镇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了奉宋公路的绿化,并认真做好维护工作。同时对集镇街道进行了植树美化。
(三)、大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充分发挥“和谐平安联动中心”的功效。重点做好做细“上海垦民”稳定工作,对有上访苗头的重点对象采取了“四盯一”的工作模式,把矛盾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半年来,在全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全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对全县今后五年的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对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宋埠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决心抢抓机遇,与时俱进,认真贯彻落实县党代会的精神,确保全年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为此,下半年我们将在五个方面作出努力:
1、进一步强攻工业,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浓厚的引资氛围,调动一切力量强攻招商引资。下半年争取本地能人,外出人员回乡创办企业1-2个,力争引进1-2个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狠抓天源药业的厂房建设力进度,力促天源药业、精密铸造等新引进项目企业在下半年投产。同时做好已落户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下大力气将郑洲工业小区建成拉动镇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力争2006年小区实现税收200万元。
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一)、以青湖村塔背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抓好旧村改造及村容村貌建设,积极实施村庄卫生环境整治,做好“三清三改”工作,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二)、围绕中绿公司、永辉生态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优质稻、双孢蘑菇和特色种养业,促进农民增收。
(三)、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进一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积极筹措资金,抢抓学校建设进度,确保九月一日开学投入使用。(二)、加快敬老院扩建进度,确保九月底投入使用。(三)、努力宣传、发动群众,营造全镇积极参与公路建设的良好氛围,启动冯石线宋埠-石鼻段8公里过境公路建设;启动苗圃-夏泽村级公路建设。(四)、继续对南潦圳及相关支渠进行改造,对山塘水库南潦圩堤排险加固,增强防洪抗旱能力。(五)、成立潦河灌区宋埠用水管理委员会,通过科学调度,统一管理,努力改善农业灌溉用水,确保农民增收。(六)、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力争07年参合率达98%。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好“上海垦民”的稳定工作,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劈波斩浪,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将驶入快车道,实现在全县的快速崛起! |
|
- : Songbu Town
|
|
宋埠 |
|
|
|
长塘村 | 李家村 | 李华村 | 独山村 | 长桥村 | 官宕村 | 陡北村 | 陡南村 | 北厂村 | 东横塘村 | 新界村 | 加丰村 | 仙口村 | 宋埠村 | 杨北村 | 上陈村 | 下陈村 | 青湖村 | 塘南村 | 中保村 | 沿溪村 | 夏泽村 | 宋埠村 | 友谊路社区 | 张徐家村 | 五周村 | 李钊垸村 | 李胜村 | 项生村 | 湘梆河村 | 拜郊村 | 大路河村 | 骑龙村 | 胡胜山村 | 彭店村 | 谢家湖村 | 郝铺村 | 红梅山村 | 周家河村 | 叶家店村 | 新田铺村 | 王通村 | 野鸡岗村 | 朱家冲村 | 张杰村 | 喻家河村 | 周德村 | 鄢家河村 | 白沙洲村 | 谢店河村 | 古城山村 | 道仕岭村 | 龙井喻村 | 泡树岗村 | 青山垸村 | 水塘村 | 店河村 | 青山湾村 | 宋埠社区 | 三洪村 | | | | | | 更多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