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客运营业站 : 道真县 : 綦江县 : 汨罗市 : 南昌县 : 旺苍县 : 井研县 : 崇州市 : 连南瑶族自治县 : 锦屏县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 新会区 : 美兰区 : 巴州区 [显示全部] > 三江镇
显示地图
目录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贵州省锦屏县三江镇·江西省南昌县三江镇
·四川省崇州县三江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广东省增城市三江镇
·贵州省道真县三江镇·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三江镇·四川省井研县三江镇
·湖南省汨罗市三江镇·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镇·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
·No. 13·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No. 15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
·No. 19·重庆市重庆市綦江县·No. 21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崇州市三江镇名片-四川省成都市
·旺苍县三江镇名片-四川省广元市·英文解释·近义词
·包含词·分类详情·更多结果...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
  三江镇位于新会区南部。东南与睦洲。古井镇相邻,西南濒临银洲湖与双水、会城镇一水之隔,北接江门市郊。亘江镇水陆交通畅顺,有江门河道、虎坑河道贯通全境。有金门、三牙两条二级公路贯通全境。镇内有新良、深吕、良九、联合水泥公路连接各管理区。水电供应充足,新会区22万伏变电站和新城区盔源自来水厂设在三江镇境内,邮电通讯快捷,1993年建成装机容量2500门程控电话电讯网络的邮电大楼。
  三江镇农业生产水稻、塘鱼,兼种柑、桔、橙、甘蔗、荔枝、蔬菜等经济作物,盛产粮、鱼、糖、果,是新会鱼米之乡,该镇旅外华侨港澳台胞1.6万人,是新会著名侨乡。
  三江镇发挥人缘地缘的优势,以优越的地理环境,吸引内外商来投资办厂。近期引进企业有启祥纸业有限公司、嘉利油脂有限公司、银汇木业有限公司、弘泰五金制品厂等10多家企业,引进外资2亿多元。三江钡是新会区郊镇,目前已按城镇面积10.5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2万人的规划开发建设。到2010年,在银洲湖畔将崛起一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集工、贸、商、住于一体的新城镇。
贵州省锦屏县三江镇
  三江镇位于贵州省锦屏县东北部,该镇总面积134平方公里,东连湖南靖州县,南接本县大同乡、偶里乡,西邻本县平略镇、平秋镇,北抵本县茅坪镇和天柱县,为县城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体中心。辖20个行政村4个社区,120个村民小组,75个自然寨,总人口3万人,2003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586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224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9120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8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余元。
  三江镇地处云贵 高原东缘西丘陵盆地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境内主要河流有清水江、小江、亮江、境内气候特点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雨量1289.3毫米。
  三江镇原名城关镇,1984年5月更名为三江镇。1992年2月撤销原三江区所辖的平金乡、卦治乡、小江乡、茅坪镇。
  1、境内主要资源有土地、森林、水能、建材、旅游、劳动力等。
  2、境内主要粮食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瓜果等;主要畜牧渔业为猪、牛、鸡、鱼、山羊,其中清水江的中华鲟、鲢鱼、娃娃鱼久负盛名。
  3、镇内主要企业有木竹集团工艺公司、轮窖砖厂、石材厂、轧钢厂、冶炼厂、液化气站、红木家具厂。
  4、镇内经济较发达的村有排洞村、平金村、潘寨村,主要经济项目为建材,运输、服务、养殖及优质果品生产等。
  5、镇内主要公路有省道三星线、锦榕线、境内总长为65公里,水上交通上经平略、河口达剑河县,下经茅坪镇过天柱县入湖南省可直达洞庭湖。镇内主要贸易市场有农贸市场、商贸市场、纺织品市场、江滨市场,主要贸易品有猪、牛、鸡、鱼、土特产、百货,年成交额约2980万元,筹建的有药材市场,水果市场。
  6、镇内主要名胜古迹及建设有乾隆34年的省级文物飞山阁,县级文物卦治木业碑等。
  7、三江镇为“科技创先”试点镇,是“六好乡镇党委”和黔东南州首批25个经济强镇建设之一。
  8、镇内经济开发为排洞、经平、银洞、潘寨开发新区,主要开发项目为旅游、房地产、工业区等。
江西省南昌县三江镇
  三江镇是江西省为数不多的千年古镇,也是江西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已被列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镇。位于南昌县东南,东靠黄马乡,西临丰城市段潭乡,南为丰城袁渡乡,北至广福镇,因为抚河支流的箭江、隐溪、彭溪三条河的交汇口,所以历史上又称三江口。全镇29.2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96个自然村,2个居委会(辖三江、乌龙街等2个居委会,三江、汗塘、松林、山下、东庄、竹山、源溪、岗坊、徐罗等9个村委会。镇政府驻三江口)。镇域总人口29984人,城镇聚居人口9688人,其中驻镇学生2900人,非农业人口 7816人,驻镇经商务工人员3100人,城镇化水平30.1%。2005年全镇GDP77136万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5.19%∶54.94%∶29.85%,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农业以粮食、蔬菜、荸荠为主,副业以家畜、家禽饲养和水产养殖为主,工业以食品加工、医疗器械为主,第三产业以商贸、农副产品集散为主。
  三江镇属赣抚平原地区,侵蚀堆积平原地形,地势南高北低,京九铁路南北穿越,抚河总干渠,青丰山河四周环绕镇域。三江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灌溉便利,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有利于农作物生产。耕地面积2万余亩,其中蔬菜面积1万余亩,蔬菜品种80多个。三江镇集贸市场规模居全省乡镇级之首,年集散蔬菜50万吨,年交易额将近5亿元,已形成南昌、丰城、临川、进贤等农副产品集散地。
  三江镇位于南昌县的东南部,距南昌县城35公里,广三公路接105国道13.1公里,梁三公路接梁家渡大桥320国道12.4公里,京九铁路在镇区设有四等站,交通便利。三江人才辈出,志士名人,蜚声四海。共和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万绍芬、世界著名桥梁专家蔡方荫就是三江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
  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三江面貌一新、发展迅速,新城区已渐成规模,为三江带来人气、积聚财气,后万、新下、楞上、南街蔡家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效果明显,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四川省崇州县三江镇
  三江镇位于市东南隅,地处新津、大邑、崇州三县(市)交界处。2000年底,全镇面积25.9平方千米,总人口30552人。辖沿河、永同、蒙渡、双池、舒桥、雷湾、胜利、古泉、方碾、江口、牂牁、富国、西江、何店、绿合、永兴、双水等17个村,红旗、桥东、崇奉、东风等4个居民委员会。三江镇场镇已建规模0.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000余人。镇人民政府设于三江镇共和下街,距市区16千米。
  因黑石河、羊马河、青羊河汇流镇境故名“三江”。1985年,三江乡并入三江镇。2004年,将原听江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三江镇三江镇人民政府驻崇新场。
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
  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于2004年6月依据行政区域优化设置原则,经上级部门批准,由原来的三江镇和金坑镇合并而成的,是连南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连南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183.88平方公里,总人口41823人,下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国道323线贯穿全镇,距国道 107线仅1公里,到省城广州只有3小时左右的路程,镇内村村通电话、通邮政、通机动车和实现道路硬底化,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交通非常便利。 2004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4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0.41亿元,农业总产值0.5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679元。
  三江镇有丰富的资源 ,林区面积21.4万亩,在连南县素有“杉都”之称,林木种植形成了以杉木为主,松木、杂木等为次的资源结构,还出产灵香草、黄精、土茯苓等几十种药材及著名的大雾山茶叶。镇内大龙河、金坑河、三江河三大水系的干支流都源于崇山峻岭,水流量大、落差大,水利资源共50000多千瓦,现共建有33座电站,总装机容量24855千瓦,供水供电能力充足。三江镇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供开发,有狮山古榕、古民居、鹿鸣秋高、伏兔春荫、沿潭映月等“三江八景”。位于粤、湘、桂交界处的大雾山海拔1659米,为全县第一高峰,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瑶族耍歌堂、讴莎腰等。全镇有耕地面积1.2万亩,农业方面盛产蔬菜、蚕桑、板栗等,丰富的土地资源可建成无公害蔬菜、优质水稻、蚕桑等农产品的生产、示范基地。
  三江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共引进了香港利仕集团、顺德永基公司、南海明发、新城织造、湖南连发、新光、马氏丝花厂、联兴毛织厂等八家企业落户该镇,现在筹建东和、新和两大工业区,可提供廉价地皮和厂房。
广东省增城市三江镇
  三江镇增城市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驻地 清代在东江 、增江、县江(已淤塞)三江之间形成圩集,故名三江圩。1961年成立三江公社,1983年改区 ,1986年建镇。
  2004年2月19日,增城市将原来的16个镇(街)撤并为6镇3街道:撤销三江镇、沙庄街道办事处,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石滩镇。并镇后的大石滩,行政区域面积184平方公里,辖石滩、三江、沙庄3个社区;郑田、塘头、仙塘、横岭、马修、岗贝、沙尾、田边、街心、顾屋、高门、元洲、碧江、麻车、增塘、石湖、南孛、沙陇、白江、石头、石吓、岳埔、凤埔、谢屋、桥头、灯孛、旧山吓、新山吓、沙头、岗尾、四丰、初溪、大埔围、金兰寺、水龙、溪头、塘口、田桥、元美、葵湖、田心、元岗、上塘、下围、土江、龙地、吓岗等47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户籍人口11万多人,外来人口6万多人。
  该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交通运输十分便捷,广汕公路、广惠高速公路、广九铁路、荔三公路横穿而过,道路网络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三江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长期以来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盛产丝苗米、优质荔枝龙眼、优质水产、无公害蔬菜和黄脚鸡。近年来,三江镇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走科技致富之路。通过逐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形成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农业正向现代化进程迈进。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718亿元(90年不变价),农村人均年收入4611元,农业总产值及人均收入同比均增长1.0%。2002年全镇优质水稻种植面积4.7万亩,总产2.2354万吨;蔬菜复种面积3.78万亩,总产7.486万吨;荔枝龙眼种植面积1.16万亩,总产1380吨;渔塘养殖面积1.065万亩,总产6500吨;家禽、三鸟出栏350万只。该镇建成了优质水稻、水果、水产、蔬菜和黄脚鸡等五大基地。
贵州省道真县三江镇
  三江镇位于县城西南部。东与隆兴镇相连,由南而西与正安县接壤。西北与平模镇毗邻,东北与上坝土家族接界.驻地三江。总面积74。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0公顷。辖3个办事处,12个村,107个村民组;1998年末12073人,其中农业人口11578人。农业总产量1793万元,粮食总产量5219吨,烤烟产量278吨。出栏猪5465头、牛144头、羊508只。存栏猪10037头,牛2998头、羊2134只。全年财政收入9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80元。有乡镇企业428个,从业人员1325人,年产值950万元。镇属中小学12所,在校学生1911人。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和石棉。年产煤10500吨;云峰的石棉,工业品级6级。油桐、乌桕为主要特产,油桐籽年产量185吨。
  三江为南上遵义、贵阳必经之路,有省道遵尖公路通境内。开展小城镇建设以来,共投入建设资金500多万元。先后修建了农推站、邮电支局、信用社、烟叶站、卫生院以及镇等办公楼、职工宿舍楼、希望小学。硬化过境公路街道路面,新建街道宽20米、长200米,安装了街道路灯。经过年年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全镇78%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各办事处均建有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相继有台湾、山东、重庆、正安等地的客商前来投资兴办企业。随着河滨大道、畜禽专业市场、煤炭专业市场的修建的大河坝、瓮清等旅游资源的开发。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三江镇
  历史沿革
  三江镇境明清属高城堡。民国初为高城乡,第八(高城)团区治。一九三三年六月红军于镇境置第一(普子岭)区苏。一九三五年红军撤后,乡苏废,时置高城联保,治厚坝村境。一九四0年以高城联保置厚坝乡。一九四五年由厚坝乡改为竟成乡。一九五0年改属新建普济区。一九五一年分乡北置大两乡,一九五二年又分竟成乡东境置分水乡,乡西南境置三江乡。一九五八年撤分水乡并入竟成乡,为县直属乡,同年建政社一的竟成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属普济区。一九八四年政社分设为竟成乡,一九九二年撤竟成乡建三江镇。镇辖14个村,109个社,农业人口16541人,非农业人口8600人。
  自然地理
  镇址位于县境东部,广(元)巴(中)公路三江大桥北端,地处厚坝河,碗厂河,樟木树河三水汇合处,故名。幅员面积111平方公里,距县城33公里。森林覆盖率34%,树木以松柏为主,煤储量丰富,镇境地势南北高而中部倾斜,南北为山,中为厚坝河南北纵穿。农耕地多分布于广达公路,普乐铁路两侧及后坝两岸。境北多属矿子黄泥及冷沙黄泥土,境南多属暗紫泥土。年均气温16℃,降水量约1100毫米。
  基础设施
  境内交通发达,公路纵横交错。省道202线穿越其境14.7km,县道三(江)大(两)线,三(江)五(权)线贯穿全境,村社道110km为支线的交通网络。车流量达8000次/日。镇内有大货车250辆,农用货车600辆,客车60辆,客货运输增长速度极快。普(济)乐(坝)铁路9公里横穿腹部走廊,境内建有花园、坑坑店两个火车站,货物吞吐量大,运输繁忙,成为外运内调的要道。水资源丰富,落差大,建有装机容量650千瓦的水电站一座,并进入国网,电力充沛。电讯发达。小集镇建设发展迅猛,初具规模,街道达到硬化,绿化、亮化、秩序井然,运转良好,各种生活设施齐备,已成为广元东部一颗亮丽的明珠。
  经济发展
  镇境内现有市属以上煤矿3座,广元市小溪沟煤业有限公司,广元市碗厂河煤业有限公司,川北监狱五监区,镇办煤矿8座,全镇煤炭产量达60万吨。建有旺苍县锅厂,年产值100万元,产品销往巴中、陕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初见规模,农副业发展迅猛,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20户,全镇年出栏商品猪8000头,肉牛200头,山羊500只,南江黄羊200只,小家禽万余只,禽蛋产量达145000kg 。该镇茶叶基地,中药材,干果基地基本形成,后劲足。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农业各具特色,优势明显。
  社会文教
  镇建有三江中学,现有教师50人,在校学生达1500人,周边地区适龄学生大部分在该校求学。该校师资力量雄厚,设施设备完善,教学质量高。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学生。三江共有11所小学,12所幼教,尤其三江中心小学校现有学生600人。该镇文化体育历史悠久,已连续举办14届篮球运动会,并于200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三江卫生院系一级甲等医院,院内科室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医护水平高,群众治病有根本保证。广播电视输送信息可靠,光缆覆盖率达95%以上,现已开通36套节目,邮电通讯事业发展快。程控电话达3000门,无线通讯用户2000余户。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0631男10777女9854家庭户户数5844家庭户总人口(总)20272家庭户男10468家庭户女98040-14岁(总)49700-14岁男26240-14岁女234615-64岁(总)1464715-64岁男765715-64岁女699065岁及以上(总)101465岁及以上男49665岁及以上女51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9607
四川省井研县三江镇
  区位概况
  该镇位于井研中南部,距离县城13公里、乐山市29公里、五通桥32公里,国道213、省道305公路在三江集镇交汇,茫溪河、月波河和木瓜该镇三江宋塔河绕镇而过。截止2003年底,该镇幅员面积31.4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5483亩(人均耕地面积0.93亩),荒坡地2940亩。其中田8020亩,土7463亩。
  行政区划
  三江镇下辖村:三江村乐元村范家山村金仓村新华村石庙村石河村新胜村顺乡村同意村长山村福泉村月波村尖山子村天井村解放村
  基础设施
  截止2003年底,该镇畅通的国省道与乡村道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电力、天燃气等为工农业提供了充足可靠的清洁能源;有线广播电视、通讯等宣传网络为政策、技术、信息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文化教育发展迅速,集镇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治安环境良好。
  截止2003年底,该镇有林地3500亩,速生杨20万株,退耕还林1000亩,森林覆盖率37%。有小(二)型水库1座——同意水库,山坪塘87口,常年蓄水量达570万立方米。境内有丰富的页岩和岩盐等资源。全镇7个行政村,109个组,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6672人。劳动力达8713人,常年外出务工3900人。
  经济产业
  该镇工业基础较好,截止2005年底,已初步形成盐化工、建材、纺织三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有三江桂祥化工有限公司、华象公司、西泉纺织有限公司、金龙纺织厂等4家。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0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00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9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57元。工业以化工、建材、轻纺、酿造等产业为主,境内盐岩、页岩、水、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丰富;观有建筑建材厂7个、绸厂3个、酒厂7个:农业除粮食作物外,以蚕、藕、柚、林竹为主的经济作物,以牛猪、小家禽为主的养殖业优势明显,初具产业规模。
  社会事业
  2007年11月,该镇解放村“留守儿童之家”里该村的40多名留守儿童邀请了该县宝五乡留守儿童之家的10多名留守儿童来到三江镇参观、联欢。让活泼开朗的孩子相互沟通。该镇政府也给留守儿童重新安置一个新家。
  旅游景点
  该镇三江宋塔十分有名,位于井研县城南13公里处的三江镇东头小山丘上。塔为密檐式砖木结构,塔身为须弥座四方形,通高28米,共13层。塔底地边长5.8米,逐层递减,微向内收。底层内高4米,向上逐层递减。塔内梯道盘旋,可以至第10层。每层四面均有假窗,有一通光方孔,有斗拱装饰,所有青砖,形式多样:大砖长55厘米,宽45厘米;小砖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均为5.5厘米。转角并用圆砖与三角形砖,施工时每砌3层,用抓钉嵌扣,直至塔顶,因而具有较强的防震性能。整个建筑造型严谨、风格朴素、线条匀称,结构坚固,是井研县唯一的现存时代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宗教建筑。
  据《荣县志金石》第十四,有“雁塔题名”记载,其略云:开禧二年(1206年)知州袁桂立学馆,教授刘道成记,荣登进士第者一百五十五人等语。查证“开禧二年”为宋宁宗第三元之第二年。《荣县志》又无第二处古塔的记载,故如雁塔即为三江白塔。因而白塔至少在公元1206年以前即已存在。明成化、天启年间,曾经修整过两次。据三江街道居民黄树云回忆:塔前原有一道石碑,碑文后有“洪化年培修”5个字。“洪化”为吴三桂孙世所用的年号,公元1678--1681年(清朝康熙十七年到二十年间)。因此,此塔则在明清两代先后培修过3次。1986年,三江宋塔被乐山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在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口数据
  2002年底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5602男7970女7632家庭户户数5171家庭户总人口(总)14284家庭户男7235家庭户女70490-14岁(总)30570-14岁男16290-14岁女142815-64岁(总)1113215-64岁男566715-64岁女546565岁及以上(总)141365岁及以上男67465岁及以上女73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4994
湖南省汨罗市三江镇
  地理位置
  三江镇位于汨罗东北部,地处岳阳县、平江县、汨罗三县(市)交界处,北靠岳阳县步仙乡,南与智峰、古仑、地理位置八景3乡毗邻,东与平江岑川乡接界,西临大荆镇。境内有3条小江,一条由智丰乡发源,一条由平江岑川发源,一条由岳阳县境发源。3条小江于镇境石泉村汇入汨罗江,故称“三江口”。镇域清末隶大荆局,民国为4区荆浒乡,1949年隶汨罗江办事处,1950年为长新区洪源、三江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三江乡,1958年与大荆乡共建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三江公社;1961年缩小为三江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5年设为建制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万亩,山林面积3.6万亩,共辖湘平、洪源、隘口、花桥、风形、官仲、落马、十全、金桥、齐心10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共3868户,农业人口14311人。
  全镇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耕地以丘岗地(坡耕地) 面积最大,平均海拔73米,土壤肥沃以粘质、砂质为主,适宜种植水稻、西瓜、玉米、蔬菜、芝麻、花生、棉花、板栗、油茶等作物,其中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三江气候属亚热带气候,位于东部季风区,常年雨水均匀,夏季气温不超过39℃,冬季气温不低于零下4℃。
  革命历史
  三江是一个山区,也是汨罗有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曾有184位烈士为国捐躯,从平江起义到上井冈山再到参加全国解放战争,都洒下了他们鲜红的热血,湘阴苏维埃第一任区委书记聂次荫英勇牺牲就是其中一个代表。烈士们的鲜血铸就了美好的新中国,革命先烈的后代----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的三江人民,他们正斗志昂扬地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区位优势
  三江镇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集镇位于长岳公路与梅仁线交汇处,街道路面全部硬化,街道建设日新月异,个体工商经营十分红火,吸引了大批仁人志士前来投资兴业,已成为三县六乡物资集散中心。境内有梅仁线横贯东西,长岳公路纵贯南北,距107国道5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入口6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加之三条江水贯穿全境,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生活生产水电供应非常便捷。
  特色农业
  三江镇农业以种养、加工为主。在种植方面,除常规的水稻、玉米、西瓜等以外,最具特色的是板栗种植。板栗是一种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果实。多年来,三江人民已熟练掌握了板栗从育苗、栽培、管理到收获等一整套科学技术,目前三江镇已造板栗林共5000多亩,开始挂果的板栗林面积达3000多亩。周边乡镇在三江的带动下,纷纷种植板栗,每年板栗收获季节,各地板栗商贩云集三江,据统计,2006年,三江镇共销售板栗2000多吨。虽然板栗销售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那仅仅是果实直接打入市场,没有好包装,没有深加工,加之板栗在常温下易变质,因此,三江板栗在储藏、深加工中蕴含巨大商机。在养殖方面,三江镇以生猪、鸡、鸭、鹅、牛、黑山羊为主,其中麻鸭养殖最有特色,三江镇水资源丰富,青山绿水,鱼、蚌繁多,因此形成了天然放养麻鸭的传统,今年,麻鸭放养近千万羽,麻鸭生长过程从不喂饲料,麻鸭全身都是宝,羽毛可以做羽绒服,肉营养价值极高,蛋加工成无铅皮蛋,更是受顾客的青睐。在加工方面,三江镇大米加工已成规模,全镇规模厂家近十家,年大米加工在十万吨以上。
  特色加工
  三江镇工业以加工为主,包括铸造、电子、造纸等产业。汨罗市兴盛铸造厂坐落在镇区西郊,以铸造加工为主,产品主要销往长沙、岳阳等地,今年新建厂房1000多平方米,年产值有望突破600万元。汨罗市永华电子厂坐落在镇区西街,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主要从事手机免提系列、FM系列、头戴式的媒体系列、旅行充电器系列产品生产,现有员工100多人,主要产品销往美国、日本。三江福利造纸厂距镇区800多米,今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共投资近400万元,新添了生产设备,按省环保部门标准,安装了环保设备及在线监控,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预计今年九月份全面投产。
  行政区划
  三江镇下辖村:湘平村洪源村隘口村花桥村风形村官仲村落马村十全村金桥村齐心村
  人口数据
  三江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3375男7147女6228家庭户户数4105家庭户总人口(总)13372家庭户男7144家庭户女62280-14岁(总)30960-14岁男16640-14岁女143215-64岁(总)921615-64岁男494815-64岁女426865岁及以上(总)106365岁及以上男53565岁及以上女52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3197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镇
  三江镇,位于回龙山麓之南,地势平坦、宽阔,恩阳、茶坝之水与巴河水交汇于此。辖区内建有四川省AA级三江水乡旅游区,川东北最大的码头三江码头,巴中市最大的水电站三江电站。据史载,早在雍、乾之世,内外客商在此休养生息,繁荣市场。三水上下商、货运之舟楫多皆停泊于此。成为巴州通往营山、南部等邻县之古驿道。物换星移,几经沧桑,数代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后,农、工、商飞跃发展,20世纪80年代“高峡出平湖”,三江电站落成;2000年来,改革开放日新月异,三江撤乡建镇,场镇楼房栉比,店铺林立,街面阔整,公路通畅,水路通航达千里,跃身为巴中市蚕桑、蔬菜、水产之冠,旅游之胜地矣。节假日、逢场天,千帆齐扬,百舸争流,马达轰鸣,歌声嘹亮。日则天马行空,回龙起舞,木鱼声声惊卧虎;夜则双寨灯火,明月辉映,回星淡出,渔火点点缀三江,党委、政府民主治镇,惠农政策普济全民,大兴商贸,跳龙门,争上游,乐中兴镇。叹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
  三江镇位于巴州区东部,距巴中城区24公里,是旅游观光生态优美城镇,境内群峰林立,岗峦重迭,河川交错,四季分明,全年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水资源丰富,镇因水活,水随镇山转,水上交通便捷,极富人文特色和文化熏陶的旅游资源。
  该镇辖12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和1个社区居委会,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00人),镇域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7公顷。2005年三江镇全年实现GDP83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1元。 投资环境 近年来,三江镇本着“小城镇,大战略”的思路,按照新的定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编制三江发展规划,加大了三江小城镇软硬件建设。现已拥有自来水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基站,已实现光缆传输,程控交换,国际国内直拨,装机近1000门,实现了村通工程,共计投资330万元改造了6.8公里独三公路,投资100万元建成了三江车站,投资120万元建成了三江政府办公大楼,投资200万元建成了综合贸易市场。境内设有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小学校1所,村小学校10所,幼儿园1所,国土、城建、民政、信用社、保险等行政、事业单位机构18个,建立了招商引资优质服务体系,成立了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设置了三江镇小城镇管理办公室。对集镇街道、路面实施了砼化改造和环卫、绿化、亮化等市政工程建设,进一步了道路、供水、排污、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光纤等设施;增强了城镇服务功能,初步建立和探索了镇、村、社区服务体系,全力维护三江城镇卫生、市场、治安秩序,优化城镇环境,促进城镇化进程,积极营造舒适、安全、文明、美观的旅游休闲、投资发展的新环境。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
  1987年置三江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29公里。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1.2万。罗(牛山)文(昌)公路、罗(牛山)罗(豆)公路在此交会。辖三江、江源、眼镜塘、苏寻三、上云、茄南、茄丙、道学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具修造、制炼香茅油、烧石灰等。农业主产水稻。沿海村庄以渔业及手工业为主。打刻石碑较为出名。
No. 13
  三江镇 三江镇[Sanjiang]位于南昌县南端。面积26.6k㎡,人口29388人。辖三江、乌龙街等2个居委会,三江、汗塘、松林、山下、东庄、竹山、源溪、岗坊、徐罗等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三江口。
  京九铁路及向(塘)乐(安)铁路穿境而过,设有客站和货场;广(福)三(江)公路紧靠105、316国道;南距向塘机场15千米;水运通连抚河、赣江。有明末清初的秀峰桥、株子塔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邮编]330204 [代码]360121102:~001乌龙街居委会 ~002新街居委会 ~200岗坊村 ~201源溪村 ~202汗塘村 ~203徐罗村 ~204松林村 ~205山下村 ~206东庄村 ~207三江村 ~208竹山村
  [沿革]1949年属塘埠、板湖等乡,1958年属太阳升公社,1959年改吴石公社,1968年改三江公社,1984年建镇。1997年,面积26.6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三江居委会及三江、汗塘、松林、山下、东庄、竹山、源溪、岗坊、徐罗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三江街,距县城33千米,距市中心48千米。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三江镇地处南昌、临川、丰城、进贤四县(区)管辖接壤地带,因位于抚河支流的箭江、隐溪、澎湾交汇之处,又称三江口,历史上曾隶属南昌府、抚州府管辖,故有两府四县的美誉,是南方各省通往长安(西安)、建业(南京)、幽燕(北京)等历朝古都的必经之路,也是水上运输的咽喉,南宋以来就是江南著名的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尤其是农历三、六、九墟日,更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三江镇青山绿水相应,夜景白昼迷人,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风水宝地,历朝都出了不少的文官武将。当代,共和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万绍芬女士和世界著名桥梁专家蔡方荫先生更是三江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
  三江镇现有辖区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万人,耕地面积2.3万亩,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交通便利,资源充裕,京九铁路穿镇而过,且在镇内设有四级客货站,105国道和316国道紧靠两旁,镇内有2000部程控电话可直通世界各地,3.5KVA的变电站保证电力的充足供应。
  三江镇处于赣抚平原灌区上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7.6°C,年均降雨量1539.2MM,无霜期长达279天,是江西省著名的蔬菜基地,长年蔬菜面积达1万余亩,40余个品种,年产量7万吨,也是全国三大马蹄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马蹄4000吨,镇内建有9万平方米的集贸市场,是附近8个乡镇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年交易额达1.8亿元,规模居全省前列。
  三江镇工业基础较好,目前已形成农副产品加工、医疗器械、建筑建材、化工化学四大支柱产业,近年来,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工作硕果累累。
  “三江口萝卜腌菜”是唐朝贡品,92年荣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特别奖,92年中国农业食品博览会银质奖,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消费者喜爱。
  97年,该镇被省政府批准为综合改革试点镇,是全省200个重点镇之一,是全市14个重点建制镇之一。
  现三江镇社会稳定,政通人和,2002年GDP达5.16亿元,财政收入5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5元。
No. 15
  位于汨罗市境东北部。镇域清末隶大荆局,民国为4区荆浒乡,1949年隶汨罗江办事处,1950年为长新区洪源、三江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三江乡,1958年与大荆乡共建红星公社,后改三江公社;1961年缩小为三江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5年设为建制镇。面积42平方千米,总人口15179人。辖10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猫嘴岭。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
  三江镇位于汨罗东北部,地处岳阳县、平江县、汨罗三县(市)交界处,总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万亩,山林面积3.6万亩,共辖10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共3868户,农业人口14311人,境内有三条小江流经,故称为“三江”。
  全镇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耕地以丘岗地(坡耕地) 面积最大,平均海拔73米,土壤肥沃以粘质、砂质为主,适宜种植水稻、西瓜、玉米、蔬菜、芝麻、花生、棉花、板栗、油茶等作物,其中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三江气候属亚热带气候,位于东部季风区,常年雨水均匀,夏季气温不超过39度,冬季气温不低于零下4℃。
  二、革命历史
  三江是一个山区,也是汨罗有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曾有184位烈士为国捐躯,从平江起义到上井冈山再到参加全国解放战争,都洒下了他们鲜红的热血,湘阴苏维埃第一任区委书记聂次荫英勇牺牲就是其中一个代表。烈士们的鲜血铸就了美好的新中国,革命先烈的后代----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的三江人民,他们正斗志昂扬地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三、区位优势
  三江镇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集镇位于长岳公路与梅仁线交汇处,街道路面全部硬化,街道建设日新月异,个体工商经营十分红火,吸引了大批仁人志士前来投资兴业,已成为三县六乡物资集散中心。境内有梅仁线横贯东西,长岳公路纵贯南北,距107国道5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入口6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加之三条江水贯穿全境,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生活生产水电供应非常便捷。
  四、特色农业
  三江镇农业以种养、加工为主。在种植方面,除常规的水稻、玉米、西瓜等以外,最具特色的是板栗种植。板栗是一种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果实。多年来,三江人民已熟练掌握了板栗从育苗、栽培、管理到收获等一整套科学技术,目前三江镇已造板栗林共5000多亩,开始挂果的板栗林面积达3000多亩。周边乡镇在三江的带动下,纷纷种植板栗,每年板栗收获季节,各地板栗商贩云集三江,据统计,2006年,三江镇共销售板栗2000多吨。虽然板栗销售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那仅仅是果实直接打入市场,没有好包装,没有深加工,加之板栗在常温下易变质,因此,三江板栗在储藏、深加工中蕴含巨大商机。在养殖方面,三江镇以牲猪、鸡、鸭、鹅、牛、黑山羊为主,其中麻鸭养殖最有特色,三江镇水资源丰富,青山绿水,鱼、蚌繁多,因此形成了天然放养麻鸭的传统,今年,麻鸭放养近千万羽,麻鸭生长过程从不喂饲料,麻鸭全身都是宝,羽毛可以做羽绒服,肉营养价值极高,蛋加工成无铅皮蛋,更是受顾客的青睐。在加工方面,三江镇大米加工已成规模,全镇规模厂家近十家,年大米加工在十万吨以上。
  五、特色加工
  三江镇工业以加工为主,包括铸造、电子、造纸等产业。汨罗市兴盛铸造厂座落在镇区西郊,以铸造加工为主,产品主要销往长沙、岳阳等地,今年新建厂房1000多平方米,年产值有望突破600万元。汨罗市永华电子厂座落在镇区西街,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主要从事手机免提系列、FM系列、头戴式的媒体系列、旅行充电器系列产品生产,现有员工100多人,主要产品销往美国、日本。三江福利造纸厂距镇区800多米,今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共投资近400万元,新添了生产设备,按省环保部门标准,安装了环保设备及在线监控,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预计今年九月份全面投产。
  六、特惠政策
  三江镇全体干群热忱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三江镇党委政府代表全镇人民在尽地主之谊的同时,庄严承诺:
  1、在职能范围之内,政府将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并主动协助企业处理好与税务、工商、国土等职能部门的关系。
  2、全程搞好服务,确保水电路三通。
  3、主动协调好企业与周边群众的关系,保证其正常生产生活不受任何干扰。
  4、当好法律顾问,维护好企业及其员工的正当权益。
  5、政府已在集镇西郊建有工业小区一个,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并已储备办厂土地近百亩,用土手续已妥善处理,已全部推平可直接就地建厂。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位于江门市新会区东南部的三江镇,是一个占地面积82.6平方公里,拥有4.8万人口及旅外乡亲3万多人的大镇。三江镇人杰地灵,社会治安稳定,既是鱼米之乡,有是投资置业的热土。特别是"九五"期间,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目前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中心小城镇已具雏形。
  工业方面:不断加快"工业兴镇"步伐,抓好镇级企业的转制,在改制的企业中,有6家出让,8家租赁经营,改制率达97%。同时,大力支持和引导个体民营企业发展,成绩显著:到2001年止,共引入新会亚迪机电厂等8家外资企业,固定总产投入达1.65亿元。共兴办民营工业项目45个,总投资达8692万元,其中较大的工业项目有骏龙牛仔布厂等8家企业实 现增资近亿元。我镇今年第一季度共引进七家企业,投资总额达4950万元。企业第一季度新增投资达1250万元。目前,三江镇的工业经济已形成了一个以塑料编织袋和服装为龙头带动多个行业一并发展的良好局面,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3%。此外,今年狠抓工业园区的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招商引资方面:工业园管理为半封闭式,实行"六通一平",园内按别墅区的绿化标准绿化。到目前为止,第一期的500亩已招商完毕,第二期的填土工程也相继完成。前来投资的项目有机电、制衣、金属装饰材料、五金、充气产品等,投资总额达1.65亿元。为了吸引更多外商到三江投资,我们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招商优惠政策和引资奖励方案,园内配套专业队伍,为投资者提供立项、报批等有关手续的一条龙服务,设在该园区内的大小企业今后的各种收费实行一个窗口管理,为投资者分忧解难。
  农业方面:抓住土地和各项承包转换的机遇,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引导农业向商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001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66亿元,比上年增长6.25%。今年我镇的鱼塘养殖、花卉种植和生猪和禽畜的养殖,已成为了我镇农业商品化、规模化的龙头,其经济收入将成为我镇农业农村经济产值的主要支柱。今年第一季引进外资在皮子和临潮办起两间万头猪场,目前我镇万头猪场共有四家,总投资达1584万元,总产值达1680万元。
  城镇建设方面:投资300多万元完成金门公路三江路段四车道、绿化带、路灯工程;投资30万元,整治三江中心市场和深吕村、九子沙村等村级小市场,加强镇村两级农贸市场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农村商贸网点的经济发展;投资20万元,重新铺设圩镇河滨路水坭路面,两岸绿化及银湖路三江入口花圃工程,美化了三江圩镇环境,外树了三江良好形象。特别是新会市公共汽车延伸到三江设站,还有江门市公共汽车也延伸到三江设站,并于今年6月27日开通,为我镇实现乡镇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迈开了新的一步。
  今年重点抓好完善利生工业园的建设,完成三条区内水坭道路和两边绿化带、工业园入口绿化区工程;完善给水管道、地下水道、10KV电路。在去年已投入950万元进行工业园土地平整基础上,计划再投入500万元进行二期填土工程。同时落实金门公路三江路段沿线高标准整治。搞好金门路、金联厂至大洞桥路段扩宽及水泥路铺设。做好贯通银湖公路路口至渔业场码头路工程的规划。整治好牛鼻孔、猪山、洋美山、皮子山等再造绿化植被工程。
  其它方面:教育、医疗保健设施日趋完善和提高,全镇从小学到高中共有学校18所,镇村卫生院(所)20所。镇内还有风景优美的思仁公园,是人们休息游览的去处。镇中心大道两旁建有供电、供销、邮电、银行、饮食、工业、交通、中心法庭、财政等大楼,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中心小城镇已具雏形。
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
  三江镇是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城所在地,总面积242.94平方公里,总人口41924人,下辖11个村委会。
  三江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境内有鹿鸣秋高、伏兔春荫、狮子山古榕公园等景点,景色秀丽,风景迷人,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人留连忘返。
  三江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电力充足,水资源丰富,劳力充裕。107国道从旁经过,到广州仅需3小时车程,323国道贯穿全镇,镇内村村通电话、通邮政、通机动车和实现道路水泥硬底化,闭路电视覆盖全镇。
  自治县成立50周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全镇人民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面貌日新月异,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三江镇是连南县的农业大镇,是自治县主要的产粮区,也是连南县的重点林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业以水稻为主,2001年全镇水稻平均单产520公斤,总产6456吨,连续十二年实现"吨谷镇";蔬菜种植是"一乡一品"重点项目,种植面积2200亩,主要品种有辣椒、莲藕、反季节西洋菜、丝瓜、萝卜等;水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00多亩,品种以沙田柚、板栗、无花果、枇杷、杨梅、桃、青枣为主。特产有山楂、蜜枣、无花果脯、薯干、糯米甜酒、笋干等系列产品,驰名省内外。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镇内有大小企业672家,临街店铺200多间,水电站11座,装机容量4752千瓦,建筑工程队3个,有多处厂房待租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镇有初级中学1间、职业中学1间、小学7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镇办有文化活动中心7间。镇卫生院1间,农村设有卫生站等医疗网点12个。2000年,三江镇被市、县评为"文明单位"和"卫生达标乡镇"。
  三江镇党委、政府真诚期望加强与海内外各界朋友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凡到三江镇兴办合资、合作项目的,可提供廉价地皮和厂房,并享受山区优惠政策。穿针引线介绍协作项目被采用的,均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江镇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兴业。
No. 19
  三江镇 三江镇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东线高速公路穿境,罗(牛山)文(昌)公路、罗(牛山)罗(豆)公路在此交会。
  [代码]460108103:~001三江社区 ~200三江村 ~201茄南村 ~202道学村 ~203茄芮村 ~204苏寻三村 ~205上云村 ~206眼镜塘村 ~207江源村 ~208冲坡岭农场
  [沿革]1987年置三江镇。1997年,位于琼山市东南部,距市政府29千米,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三江、江源、眼镜塘、苏寻三、上云、茄南、茄丙、道学8个村委会。2002年划归美兰区管辖。
重庆市重庆市綦江县
  三江镇位于綦江中部,距县城11公里,离重庆60公里。幅员面积104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
  交通方便快捷:蒲河、赶水河在这里交汇流入綦河,百吨货船可顺流而下直抵长江;渝黔、渝湘公路、铁路交叉而过,渝黔高速公路在雷神店开有进出口,三江至重庆城区仅需40分钟;经济实力较强:全镇社会总产值逾1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财政收入3800余万元。工业基础雄厚: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型材加工和电器金属制品生产基地,产品行销国内外;建材、摩配、食品、金属粉末的生产与加工享誉市内外。
  三江镇推出“三江人民公园”、“重庆市巨力冶金制品有限公司”、“綦江县三江电铅厂”、“雷园路园通寺小区干道灯饰广告”等引资项目,合作前景广阔。
No. 21
  三江镇 三江镇位于崇州市东南部,地处新津、大邑、崇州三县(市)交界处。辖3个社区、17个行政村。崇(州)双(流)、大(邑)双(流)公路于三江口交汇。
  代码 510184101:~005桥东社区 ~006崇新社区 ~007顺金社区 ~201沿河村 ~202永同村 ~203蒙渡村 ~205舒桥村 ~207胜利村 ~208古泉村 ~209牂牁村 ~213三江村 ~214方碾村 ~217富国村 ~219三桥村 ~220宋桥村 ~221崇新村 ~222王桥村 ~224仁和村 ~227皂角村 ~228听江村
  沿革 因黑石河、羊马河、青羊河汇流镇境故名“三江(Sanjiang)”。清末置三江镇,1941年改镇为乡,1958年改公社,1963年镇社分设,1983年改社为乡,1985年,三江乡并入三江镇。1997年,面积25.9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沿河、何店、永同、蒙渡、双池、舒桥、雷湾、胜利、古泉、绿合、方碾、江口、三江、双水、富国、西江17个行政村和东风、红旗、桥东、崇新4个居委会。2000年底,全镇面积25.9平方千米,总人口30552人。辖沿河、永同、蒙渡、双池、舒桥、雷湾、胜利、古泉、方碾、江口、牂牁、富国、西江、何店、绿合、永兴、双水等17个村,红旗、桥东、崇奉、东风等4个居民委员会。三江镇场镇已建规模0.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000余人。镇政府设于共和下街,距市区16千米。2004年,将原听江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三江镇三江镇政府驻崇新场。
  1940年置复兴乡,1958年更名三江公社,1980年更名听江(Tingjiang)公社,1983年置听江乡。位于崇州市东南部,距市区12.5千米。1997年,面积22.4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顺金、三桥、万年、宋桥、崇新、王桥、雁乐、仁和、凤凰、安西、皂角、听江12个行政村。崇(州)双(流)公路过境,并与大(划)听(江)、崇(州)新(津)公路在乡境交会。2004年,并入三江镇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
  三江镇地处新津、大邑、双流、崇州四县交界处,境内因黑石河、羊马河、青羊河贯穿全境而得名。
  该镇交通发达,新建崇双公路、成大公路三沙段均为一级水泥路面。全镇村村通公路,距崇州15公里,距新津、双流18公里,距大邑、温江22公里,距西南航空港20公里,距成都市区仅35公里,是崇州市东南方的工贸中心集镇,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
  一、历史沿革
  三江镇境明清属高城堡。民国初为高城乡,第八(高城)团区治。一九三三年六月红军于镇境置第一(普子岭)区苏。一九三五年红军撤后,乡苏废,时置高城联保,治厚坝村境。一九四0年以高城联保置厚坝乡。一九四五年由厚坝乡改为竟成乡。一九五0年改属新建普济区。一九五一年分乡北置大两乡,一九五二年又分竟成乡东境置分水乡,乡西南境置三江乡。一九五八年撤分水乡并入竟成乡,为县直属乡,同年建政社一的竟成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属普济区。一九八四年政社分设为竟成乡,一九九二年撤竟成乡建三江镇。镇辖14个村,109个社,农业人口16541人,非农业人口8600人。
  二、自然地理
  镇址位于县境东部,广(元)巴(中)公路三江大桥北端,地处厚坝河,碗厂河,樟木树河三水汇合处,故名。幅员面积111平方公里,距县城33公里。森林覆盖率34%,树木以松柏为主,煤储量丰富,镇境地势南北高而中部倾斜,南北为山,中为厚坝河南北纵穿。农耕地多分布于广达公路,普乐铁路两侧及后坝两岸。境北多属矿子黄泥及冷沙黄泥土,境南多属暗紫泥土。年均气温16℃,降水量约1100毫米。
  三、基础设施
  境内交通发达,公路纵横交错。省道202线穿越其境14.7km,县道三(江)大(两)线,三(江)五(权)线贯穿全境,村社道110km为支线的交通网络。车流量达8000次/日。镇内有大货车250辆,农用货车600辆,客车60辆,客货运输增长速度极快。普(济)乐(坝)铁路9公里横穿腹部走廊,境内建有花园、坑坑店两个火车站,货物吞吐量大,运输繁忙,成为外运内调的要道。水资源丰富,落差大,建有装机容量650千瓦的水电站一座,并进入国网,电力充沛。电讯发达。小集镇建设发展迅猛,初具规模,街道达到硬化,绿化、亮化、秩序井然,运转良好,各种生活设施齐备,已成为广元东部一颗亮丽的明珠。
  四、经济发展
  镇境内现有市属以上煤矿3个,广元市小溪沟煤业有限公司,广元市碗厂河煤业有限公司,川北监狱五监区,镇办煤矿8个,全镇煤炭产量达60万吨。建有旺苍县锅厂,年产值100万元,产品销往巴中、陕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初见规模,农副业发展迅猛,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20户,全镇年出栏商品猪8000头,肉牛200头,山羊500只,南江黄羊200只,小家禽万余只,禽蛋产量达145000kg 。该镇茶叶基地,中药材,干果基地基本形成,后劲足。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农业各具特色,优势明显。
  五、社会、文教
  镇建有三江中学,现有教师50人,在校学生达1500人,周边地区适龄学生大部分在该校求学。该校师资力量雄厚,设施设备完善,教学质量高。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学生。三江共有11所小学,12所幼教,尤其三江中心小学校现有学生600人。该镇文化体育历史悠久,已连续举办14届篮球运动会,并于200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三江卫生院系一级甲等医院,院内科室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医护水平高,群众治病有根本保证。广播电视输送信息可靠,光缆覆盖率达95%以上,现已开通36套节目,邮电通讯事业发展快。程控电话达3000门,无线通讯用户2000余户。
  六、资源优势
  1、煤炭:已探明储量达2850万吨,远景储量为1000余万砘,以烟煤为主,发热量高,可用作炼焦、炼油、气化、化学等多种工业原料和民用燃料。
  2、铜板石是层叠片状,石质坚硬,粒细、光滑、厚度均匀,极易开采。
  3、石灰石分布广,质量高,易采易运。
  4、硫铁矿储量丰富,品质佳,层次稳定。
  5、中药材以人参、何首乌、金银花、杜仲、银杏、沙参、玄参、黄姜等主要品种,种植面积大。
  6、茶叶以绿毛茶为主,土壤适宜,光照时间长,茶叶品质优良。现有成片规模茶园500亩,新增优质茶园3000亩在建,适宜投资。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
  三江镇位于井研县城南部十三公里,乐山市区东部二十九公里,国道213线,省道305线(自雅路)、茫溪河、月波河、木瓜河分别交汇于三江集镇并穿境而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江宋塔屹立于镇东。
  全镇幅员面积31.43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1.6771万人。观有耕地1.64万亩、荒坡地1.3万亩、水域面积0.3万亩,集镇面积1.2平方公里,集镇常、暂住人口0.5万人。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146万元,乡镇企业产值23271万元,农业总产值4275万元,财政收入210万元,人均纯收入2726元。
   许多优越的条件授惠于三江,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茫溪河、月波河为农业、工业、集镇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畅通的国省道与乡村道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电力、天燃气等为工农业提供了充足可靠的清洁能源;有线广播电视、通讯等宣传网络为政策、技术、信息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文化教育发展迅速,集镇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治安环境良好。工业以化工、建材、轻纺、酿造等产业为主,境内盐岩、页岩、水、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丰富;观有建筑建材厂7个、绸厂3个、酒厂7个:农业除粮食作物外,以蚕、藕、柚、林竹为主的经济作物,以牛猪、小家禽为主的养殖业优势明显,初具产业规模。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
  三江镇,位于回龙山麓之南,地势平坦、宽阔,恩阳、茶坝之水与巴河水交汇于此。辖区内建有四川省AA级三江水乡旅游区,川东北最大的码头三江码头,巴中市最大的水电站三江电站。据史载,早在雍、乾之世,内外客商在此休养生息,繁荣市场。三水上下商、货运之舟楫多皆停泊于此。成为巴州通往营山、南部等邻县之古驿道。物换星移,几经沧桑,数代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后,农、工、商飞跃发展,20世纪80年代“高峡出平湖”,三江电站落成;2000年来,改革开放日新月异,三江撤乡建镇,场镇楼房栉比,店铺林立,街面阔整,公路通畅,水路通航达千里,跃身为巴中市蚕桑、蔬菜、水产之冠,旅游之胜地矣。节假日、逢场天,千帆齐扬,百舸争流,马达轰鸣,歌声嘹亮。日则天马行空,回龙起舞,木鱼声声惊卧虎;夜则双寨灯火,明月辉映,回星淡出,渔火点点缀三江,党委、政府民主治镇,惠农政策普济全民,大兴商贸,跳龙门,争上游,乐中兴镇。叹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
  三江镇位于巴州区东部,距巴中城区24公里,是旅游观光生态优美城镇,境内群峰林立,岗峦重迭,河川交错,四季分明,全年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水资源丰富,镇因水活,水随镇山转,水上交通便捷,极富人文特色和文化熏陶的旅游资源。
  全镇辖12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和1个社区居委会,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00人),镇域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7公顷。2005年三江镇全年实现GDP83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1元。 投资环境 近年来,三江镇本着“小城镇,大战略”的思路,按照新的定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编制三江发展规划,加大了三江小城镇软硬件建设。现已拥有自来水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基站,已实现光缆传输,程控交换,国际国内直拨,装机近1000门,实现了村通工程,共计投资330万元改造了6.8公里独三公路,投资100万元建成了三江车站,投资120万元建成了三江政府办公大楼,投资200万元建成了综合贸易市场。境内设有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小学校1所,村小学校10所,幼儿园1所,国土、城建、民政、信用社、保险等行政、事业单位机构18个,建立了招商引资优质服务体系,成立了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设置了三江镇小城镇管理办公室。对集镇街道、路面实施了砼化改造和环卫、绿化、亮化等市政工程建设,进一步了道路、供水、排污、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光纤等设施;增强了城镇服务功能,初步建立和探索了镇、村、社区服务体系,全力维护三江城镇卫生、市场、治安秩序,优化城镇环境,促进城镇化进程,积极营造舒适、安全、文明、美观的旅游休闲、投资发展的新环境。
  招商引资
  三江镇积极探索适应国土政策的变化同规划权限上收市级部门的新情况,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初步建立了项目责任制和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基本形成了“以地招商,以商招商,全民招商”的格局。近五年来,先后引进了成都雷华公司、涪陵榨菜厂、巴中市建筑公司、巴中市永益茧丝绸公司、巴中市港监造船厂等近20家企业,引资1500多万元。
  特色农业
  三江镇集浅丘、平坝、高山为一体,充分发挥“山、陵、坝”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初步形成了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挖掘整合三江丰富的自然、生态、人文等旅游资源和潜力;引导农民下河从事网箱鱼和捕捞业,日产鲜鱼2吨;建立蚕桑生产基地,户户栽桑养蚕,成为农民快速致富的捷径;培植发展明月寺村优质肉猪生产示范基地,力争人平饲养生猪1.5头;建有1000亩黄瓜生产基地,并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全镇乃至周边乡镇辐射,盛产的黄瓜,肉质脆嫩,汁多味甘,生食生津解渴,且有特殊芳香,含水分98%,且有少量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减肥美容的佳品,长久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发展前景
  三江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初步完成。三江镇党委、政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依法治镇、科技兴镇、旅游富镇、经济强镇”的发展战略,开拓创新,积极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集中力量发展和建设一批小城镇特色相协调,与定位相一致的发展项目;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商贸,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引导农民进城经商务工;努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大建设和管理力度,完善城镇建设和管理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以三江大河鲜鱼为主的地方名食品牌,并做大、做精、做强,挖掘旅游潜力,力创旅游品牌,引导发展旅游景点业主,培植旅游亮点,以舒适的环境、良好的秩序、崭新的形象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田园风光、特产美食,招徕游客,吸引外来消费,把三江建成旅客的一大理想驿站和观光、旅游、餐饮中心,努力建设“魅力三江”,加快城镇化进程,建成“巴中第一镇”,使三江真正成为巴中市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三江镇1992年兴建,位于道真自治县西南部,驻地三江。东连隆兴镇,西接正安县,西北与平模镇毗邻,东北与上坝土家族乡接界。总面积74.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0公顷。辖3个办事处,12个村,107个村民组;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和石棉。年产煤10500吨;云峰的石棉,工业品级6级。油桐、乌柏为主要特产,油桐籽年产量185吨。三江为南上遵义、贵阳必经之路,有省道遵尖公路通境内。开展小城镇建设以来,共投入建设资金500多万元。先后修建了农推站、邮电支局、信用社、烟叶站、卫生院以及镇等办公楼、职工宿舍楼、希望小学。硬化过境公路街道路面,新建街道宽20米、长200米,安装了街道路灯。经过年年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全镇78%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各办事处均建有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相继有台湾、山东、重庆、正安等地的客商前来投资兴办企业。随着河滨大道、畜禽专业市场、煤炭专业市场的修建的大河坝、瓮清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以更加优美、洁净、舒适的环境,迎接四面八方的来宾。
崇州市三江镇名片-四川省成都市
  三江境内因有黑石、青羊、羊马三条河贯穿并汇合而得名,有360余年建置历史。三江镇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崇州市东西面,东邻双流县金桥镇,南新新津县兴义镇,西靠大邑县沙渠镇,距崇州市区16公里,、成都市区30公里、双流国际航空港12公里,川西民居博物馆14公里,界于金马河与西河之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三江镇2001年被确定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全镇幅员面积47.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464.38亩。辖17个行政村、3个社区、317个村民小组。全镇有16843户,总人口54916人,其中城镇常驻人口8000人,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镇域经济:农业以大田作物、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优质水果、中药材郁金等种植为主;养殖业以商品鱼、鸡、生猪为主;工业以金属配件、铸铁炼钢、饲料加工、家具生产为主;第三产业以日用商品、旧木材、旧钢材集散交易为主;建筑业较为发达。
旺苍县三江镇名片-四川省广元市
  一、历史沿革
  三江镇境明清属高城堡。民国初为高城乡,第八(高城)团区治。一九三三年六月红军于镇境置第一(普子岭)区苏。一九三五年红军撤后,乡苏废,时置高城联保,治厚坝村境。一九四0年以高城联保置厚坝乡。一九四五年由厚坝乡改为竟成乡。一九五0年改属新建普济区。一九五一年分乡北置大两乡,一九五二年又分竟成乡东境置分水乡,乡西南境置三江乡。一九五八年撤分水乡并入竟成乡,为县直属乡,同年建政社一的竟成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属普济区。一九八四年政社分设为竟成乡,一九九二年撤竟成乡建三江镇。镇辖14个村,109个社,农业人口16541人,非农业人口8600人。
  二、自然地理
  镇址位于县境东部,广(元)巴(中)公路三江大桥北端,地处厚坝河,碗厂河,樟木树河三水汇合处,故名。幅员面积111平方公里,距县城33公里。森林覆盖率34%,树木以松柏为主,煤储量丰富,镇境地势南北高而中部倾斜,南北为山,中为厚坝河南北纵穿。农耕地多分布于广达公路,普乐铁路两侧及后坝两岸。境北多属矿子黄泥及冷沙黄泥土,境南多属暗紫泥土。年均气温16℃,降水量约1100毫米。
  三、基础设施
  境内交通发达,公路纵横交错。省道202线穿越其境14.7km,县道三(江)大(两)线,三(江)五(权)线贯穿全境,村社道110km为支线的交通网络。车流量达8000次/日。镇内有大货车250辆,农用货车600辆,客车60辆,客货运输增长速度极快。普(济)乐(坝)铁路9公里横穿腹部走廊,境内建有花园、坑坑店两个火车站,货物吞吐量大,运输繁忙,成为外运内调的要道。水资源丰富,落差大,建有装机容量650千瓦的水电站一座,并进入国网,电力充沛。电讯发达。小集镇建设发展迅猛,初具规模,街道达到硬化,绿化、亮化、秩序井然,运转良好,各种生活设施齐备,已成为广元东部一颗亮丽的明珠。
  四、经济发展
  镇境内现有市属以上煤矿3个,广元市小溪沟煤业有限公司,广元市碗厂河煤业有限公司,川北监狱五监区,镇办煤矿8个,全镇煤炭产量达60万吨。建有旺苍县锅厂,年产值100万元,产品销往巴中、陕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初见规模,农副业发展迅猛,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20户,全镇年出栏商品猪8000头,肉牛200头,山羊500只,南江黄羊200只,小家禽万余只,禽蛋产量达145000kg。该镇茶叶基地,中药材,干果基地基本形成,后劲足。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农业各具特色,优势明显。
  五、社会、文教
  镇建有三江中学,现有教师50人,在校学生达1500人,周边地区适龄学生大部分在该校求学。该校师资力量雄厚,设施设备完善,教学质量高。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学生。三江共有11所小学,12所幼教,尤其三江中心小学校现有学生600人。该镇文化体育历史悠久,已连续举办14届篮球运动会,并于200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三江卫生院系一级甲等医院,院内科室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医护水平高,群众治病有根本保证。广播电视输送信息可靠,光缆覆盖率达95%以上,现已开通36套节目,邮电通讯事业发展快。程控电话达3000门,无线通讯用户2000余户。
  六、资源优势
  1、煤炭:已探明储量达2850万吨,远景储量为1000余万砘,以烟煤为主,发热量高,可用作炼焦、炼油、气化、化学等多种工业原料和民用燃料。
  2、铜板石是层叠片状,石质坚硬,粒细、光滑、厚度均匀,极易开采。
  3、石灰石分布广,质量高,易采易运。
  4、硫铁矿储量丰富,品质佳,层次稳定。
  5、中药材以人参、何首乌、金银花、杜仲、银杏、沙参、玄参、黄姜等主要品种,种植面积大。
  6、茶叶以绿毛茶为主,土壤适宜,光照时间长,茶叶品质优良。现有成片规模茶园500亩,新增优质茶园3000亩在建,适宜投资。
  七、对外宣传、招商项目
  1、小集镇建设:2000年被列为四川省小集镇建设试点乡镇,并于2002年被评为四川省小集镇建设先进镇。该镇条件优厚,基础设施完备,人文环境好,投资回报率高,极具发展前景。
  2、生态农业开发:该镇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大,服务水平高,水资源丰富,可利用三江河流域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业,市场广阔;土壤肥沃,拟吸引一批养殖大户、中药材经销公司、茶叶深加工企业等振兴三江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3、煤炭深加工。该镇丰富的煤炭资源,粗放经营正转向精深加工,有待有识之士开发。
  4、第三产业相对滞后,今后将做为全镇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餐饮业、娱乐业和以葡萄石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观光业前景无限,潜力大,适宜开发利用。
英文解释
  1. :  Sanjiang Town
近义词
三江
包含词
三江镇站小三江镇新会市三江镇良德冲皮革厂
新会市三江镇新兴丝织厂崇州市三江镇中心卫生院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淳溪中学
分类详情
张开长山村张开花园村张开联合村张开王桥村张开石庙村
城西村西山村复兴村凤凰村五四村
新村村五星村潘寨村水口村胜利村
红星村新街社区分水村龙门村隘口村
花桥村金桥村大山村五里村第五村
新联村龙塘村华山村小溪村民主村
大兴村天马村新华村大营村大山村
龙塘村新寨村新江村新塘村龙桥村
沿河村皂角村坪山村江口村汗塘村
徐罗村松林村山下村三江村竹山村
湘平村洪源村风形村官仲村落马村
十全村齐心村联和村官田村沙岗村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