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Dàtóng Qū,Datong District
大同區面積5.6815平方千米,人口126,923人(2006年),人口密度22,340人/平方千米。
大同區原是凱達噶蘭族的大浪泵社,後來圭母卒與大浪泵合併為圭泵社。大浪泵的“泵”字表示把石頭投入水中發出的“噗通”聲,漢人作墾此地之後,以諧音字 “大隆同”替代大浪泵,後改名為大竜峒。大同區就是以大竜峒為中心開發起來的。光復前屬於“大稻埕”地區。1980年3月12日臺北市行政區調整,原大同、建成、延平三區合併為大同區。
大同區位於臺北市西邊,是臺北市最早發展的區域,臺北市孔廟、大竜峒保安宮均位於此區,涵蓋大稻埕與大竜峒兩大區域;大稻埕曾繁華一時,目前市區較為老舊,有許多早期洋房,也是傳統食材(南北貨)、漢藥、紡織品及工業用品的集散地。由於臺北市孔廟位於本區,區名取自孔子理想境界─禮記禮運大同篇。 |
|
舊稱巴浪泵
經度東經121.30度
緯度北緯25.03度
總面積5.6815平方公裏
戶數45,414戶
人口126,399人(2007年7月)
區長黃微雲
區劃25516鄰
機關網站大同區公所
民意機關臺北市議會
郵遞區號103
毗鄰士林區、中山區、中正區、萬華區、臺北縣三重市
東至北淡捷運綫用地東側與中山區界;西至淡水河中心綫與臺北縣三重市為鄰;南至臺北捷運淡水綫與鐵路用地外側交會處沿鄭州路外側,延平南路、北平西路、忠孝西路、忠孝大橋中心綫與中正區、萬華區為界;北至中山高速公路用地北側及基隆河中心綫與士林區為界。 |
|
市立明倫高中
市立成淵高中
私立志仁高中
私立靜修女中
私立稻江商職
醫療機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行政院衛生署臺北醫院城區分院
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雙蓮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蓬萊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太平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永樂國民小學(附設補校)
臺北市大同區大同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大竜國民小學(附設補校)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大橋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明倫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建成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忠孝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民權國民中學(附設補校)
臺北市立蘭州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成淵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
臺北市私立天主教靜修女中附設國中部
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明倫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成淵高級中學 校網
臺北市私立志仁高中職業進修學校
臺北市私立天主教靜修女中(附設補校)
高級職業學校
臺北市私立稻江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校網(附設補校)
特殊教育學校
臺北市立啓聰學校 |
|
·名勝
玉泉公園
建成公園
北福大稻埕(大稻埕葉金塗宅)
延平河濱公園
臺北當代藝術館
·古跡
·二級古跡:
大竜峒保安宮:建於1921年。
·三級古跡:
陳德星堂:建於1892年。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建於1807年。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建於1919年。
臺北孔子廟:建於1925年。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建於1859年。
·直轄市定古跡:
原臺北北警察署(今大同分局):建於1933年。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建於1915年。
臺北市政府舊廈(原建成小學校):建於1921年。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建於1943年。
大稻埕辜宅:建於1920年代。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清末日治時期初。 |
|
至2008年底,全區共分為25裏,各裏名稱為:大有裏、民權裏、永樂裏、玉泉裏、光能裏、老師裏、至聖裏、延平裏、保安裏、南芳裏、建功裏、建明裏、建泰裏、星明裏、重慶裏、國順裏、國慶裏、揚雅裏、斯文裏、景星裏、朝陽裏、隆和裏、蓬萊裏、鄰江裏、雙連裏
原有文昌裏,因戶數過少,在2002年9月1日區裏行政區域調整中並入老師裏。 |
|
- n.: Datong District
|
|
大同區文體局 | 大慶市大同區醫院 | 大慶市大同區衛生防疫站 | 大慶市大同區中醫院 | 大慶市大同區第六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