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水冶鎮位於安陽市西20公裏處,是晉、冀、魯、豫四省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素有“銀水冶”之美稱。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鎮域內安李鐵路、安林公路橫貫東西,大崗公路貫穿南北。東距我省鋼鐵工業基地安陽市僅22公裏,南距煤炭工業基地鶴壁市也僅35公裏,西部是礦産資源豐富的太行山區。便利的交通和舉足輕重的地理位置,使水冶鎮成為豫北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工業重鎮,並被省、市確定為安陽市新型的衛星城鎮。
全鎮總面積33.3平方公裏,總人口13.5萬人,轄北關、北街、老城區、東北街、小東關、東街、南關、南街、井傢莊、嚮陽、西街、西蔣、阜東、阜南、阜西、阜北、姬傢屯17個居委會,果園、東古莊、西古莊、南段、北段、陽郡、茶棚、天池8個行政村。
水冶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團结拼搏,開拓進取,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工業經濟結構優化,發展勢頭迅猛,形成了以鋼鐵為主導,建材、化工、輕紡、煤炭等多業並舉、多輪驅動的工業經濟發展格局。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服務功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三縱六橫”的道路框架,總里程達35公裏。專業市場繁榮昌盛,第三産業蓬勃發展。
2001年,全鎮社會總産值達到18.7億元,財政收入完成4618萬元,國稅地稅合計1.06億元,人均純收入2496元。擁有鄉鎮企業500多傢,固定資産48484萬元,産值達到17.9億元,實現利潤2864萬元。建成各類專業市場16個,個體工商戶2800個。2003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完成7.34億元,鄉鎮企業總産值30.2億元,財政收入達9100萬元,工商稅收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845元。2005年上半年生産總值完成6.9億元,完成縣分目標的53%,非公有製經濟總産值完成28.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工商稅收完成1.34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財政收入完成203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在城鎮建設上,形成了以十多,條主幹道為框架,縱橫交錯的城鎮道路交通網絡。居民生活供水能力達到5萬噸/日,供電量達到4.1億千瓦時,通信總裝機容量28800多門,電話普及率達到31%以上。
該鎮曾先後榮膺國傢建設部“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重點鎮”、河南省改革發展建設綜合試點鎮稱號,被國傢建設部評為“村鎮建設先進鎮”,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中州名鎮、雙文明鎮、鄉鎮之星。水冶鎮已成為經濟繁榮、科技發達、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的現代化新型城鎮,中原大地的一顆明珠。
在城鎮建設上,水冶鎮將近期建設與遠景設想相結合,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結合,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1997年,鎮政府就製定出臺了《水冶鎮工貿小區建設實施方案》、《水冶鎮跨世紀經濟建設規劃》和《水冶鎮1997—2010年城鎮建設遠景規劃》,在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社會服務設施、環境保護設施等方面進行了詳盡規劃,明確了近期和遠期奮鬥目標。
水冶鎮鎮委、鎮政府長期堅持發展鄉鎮企業,增加財政收入,強力實施“—高兩帶”戰略。“一高”即帶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第三産業的迅猛發展,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民群衆的生活環境都有所改善。鎮域工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及第三産業的迅速發展形成了彼此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良性發展局面。
水冶鎮黨委、政府本着“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建立了多元化投資體製,主要采取了“五點、三廣泛”的方法。“五點”即力爭國傢主管部門撥點,爭取縣財政把城鎮維護費多給點,鎮財政集中點,受益單位拿點,發動群衆集資點;“三廣泛”即廣泛發動群衆,廣泛挖掘潛力,廣泛集中財力、物力。依此方法,該鎮社會各界在城建上的投資就多達上億元,投資遍及通信、供水、供電、交通、市場等各個領域。
鎮委、鎮政府依據鎮城建遠景規劃,結合《水冶鎮工貿小區建設實施方案》,投入1億多元資金,對城鎮基礎設施進行配套建設和改造,新建和改建了北環路、文明路、太行路、人民路、紅塔路、輔岩路等鎮區道路,基本形成了以輔岩路、鬆濤路、紅塔路、太行路、珠泉路、文明路、竜山路、人民路、安林路、南環路、北環路和一號路等主要幹道為框架,以鎮區為中心嚮四周輻射的城鎮道路交通網絡,總里程達到了35公裏。2001年水冶鎮興建了鎮區第二條供水管綫鋪設工程和第二水源開發工程,使自來水公司的日供水量達到5萬噸,對通信設施進行了擴容改造,使裝機總容量達到28800門,電話普及率達到31%以上,對城鎮供電綫路及農網進行了改造,建設了五裏槐11萬KV輸變站。被譽為21世紀清潔、廉價能源的天然氣已引入水冶鎮,使鎮內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全鎮擁有幼兒園20所和各類學校34所,小學生入學率達到100%。技術力量雄厚、設備完善的綜合性醫院有4所,病床總數超過500張。在緑化建設方面,主要完成了珍珠泉公園、安林路、輔岩路、北環路和新興路的美化緑化。同時加強了對居住小區的規範化建設,新建了3個規範化居住小區,進一步改善了人們的居住環境。
冶鐵業既是水冶鎮的利稅大戶,同時又是污染極為嚴重的重工業企業。為了徹底改善該鎮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和對外形象,鎮委、鎮政府一方面加大淘汰落後生産設備的工作力度,關閉污染企業,停産治理,取締土法燒結,拆除違法建設項目;另一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對現有工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污染治理。全鎮污染嚴重的5傢大型煉鐵企業僅在環境治理上的投資就超過2億元,建成煤氣發電車間3個、機燒結窯3座,既節約了能源,又大幅度降低了有害氣體和塵埃的排放數量,對保護鎮區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2005年,水冶鎮要充分的發揮了自身的獨特優勢,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最大化,使水冶鎮逐步成為佈局合理、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文明城鎮,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使之更加快速的推動水冶鎮經濟的發展,為水冶鎮創造美好的明天。
日前,全省鄉鎮2007年度經濟社會發展前100名評價結果揭曉,安陽縣水冶鎮位居第一。這是水冶鎮繼2004年、2005年、2006年連續3年成為全省2000多個鄉鎮中最具實力的鄉鎮後,再次奪得百強鄉鎮桂冠。與此同時,經中國鄉鎮工作委員會課題組評選,該鎮又入圍“2008年中國鄉鎮綜合實力500強”,居第439位。
近年,水冶鎮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工業強鎮、三産富鎮、文化興鎮、依法治鎮,按中等城市建鎮,增強自我城市化實踐意識”的發展戰略,堅持“衹有産業做大,水冶才能做大;衹有産業做強,水冶才能做強”的理念,大力營造經濟發展新平臺,推出了“四城三帶”新舉措,即:建設鋼鐵城、化工城,改造老城,建設新城,建設安林路、輔岩路、珠泉河兩岸三條經濟帶,從而為全鎮增添了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007年,水冶鎮新上技改企業14個,投資22.3億元,城市基礎設施投資4.6億元;全鎮完成國內生産總值55億元,非公企業總産值實現175億元,工商稅收完成5.7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350元。在全省鄉鎮經濟社會發展評比中,該鎮榮獲第一名。
2008年,水冶鎮在河南百強鄉鎮評比中再次榜上有名,與中牟城關鎮並列獲得第一名。 |
|
水冶鎮 水冶鎮位於安陽縣西部,東距安陽市區22千米。面積30餘平方千米,居住人口13.5萬人(2005年)。轄北關、北街、老城區、東北街、小東關、東街、南關、南街、井傢莊、嚮陽、西街、西蔣、阜東、阜南、阜西、阜北、姬傢屯17個居委會,果園、東古莊、西古莊、南段、北段、陽郡、茶棚、天池8個行政村。安(陽)林(州)、鶴(壁)崗(子窯)公路和安(陽)李(珍)鐵路過境。 [代碼]410522101:~001北關居委會 ~002北街居委會 ~003老城區居委會 ~004東北街居委會 ~005小東關居委會 ~006東街居委會 ~007南關居委會 ~008南街居委會 ~009井傢莊居委會 ~010嚮陽居委會 ~011西街居委會 ~012西蔣居委會 ~013阜東居委會 ~014阜南居委會 ~015阜西居委會 ~016阜北居委會 ~017姬傢屯居委會 ~204果園村 ~212東古莊村 ~213西古莊村 ~214南段村 ~215北段村 ~216陽郡村 ~217茶棚村 ~219天池村
[沿革]1958年建水冶公社,1975年改鎮。1997年,面積33.3平方千米,人口13.5萬,轄南關、東街、西街、南街、阜城東街、阜城西街、阜城南街、阜城北街、果元、嚮陽、井傢莊、西蔣、天池、榮棚、彰武、東古莊、西古莊、南段、北段、陽郡、姬傢屯21個行政村和東北街、北關、小東關、老城區4個居委會。2002年12月28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2]123號):將水冶鎮的北彰武村劃歸安陽市竜安區管轄。 |
|
安陽縣水冶鎮位於河南省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全鎮總面積33.3平方公裏,其中建成面積約10平方公裏,總人口11.8萬人,其中鎮區人口10.3萬人,下轄20個行政協委員村和6個居委會,現有耕地1.2萬畝。
水冶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鎮域內安李鐵路、安林公路橫貫東西,大崗公路貫穿南北。東距我省鋼鐵工業基地安陽市僅22公裏,南距煤炭工業基地鶴壁市也僅35公裏,西部是礦産資源豐富的太行山區。便利的交通和舉足輕重的地理位置,使水冶鎮成為豫北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工業重鎮,並被省、市確定為安陽市新型的衛星城鎮。2001年,全鎮社會總産值達到18.7億元,財政收入完成4618萬元,國稅地稅合計1.06億元,人均純收入2496元。擁有鄉鎮企業500多傢,固定資産48484萬元,産值達到17.9億元,實現利潤2864萬元,形成了以冶鐵為主導,帶動建材、紡織、煤炭、化工等産業協調發展的工業經濟格局。建成各類專業市場16個,個體工商戶2800個。在城鎮建設上,形成了以十多,條主幹道為框架,縱橫交錯的城鎮道路交通網絡。居民生活供水能力達到5萬噸/日,供電量達到4.1億千瓦時,通信總裝機容量28800多門,電話普及率達到31%以上。水冶鎮先後分別榮膺國傢建設部、河南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改革發展建設綜合試點鎮”,被國傢建設部評為“村鎮建設先進鎮”,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中州名鎮”、“雙文明鎮”和“鄉鎮之星”,2000年又被省政府確定為“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
|
水冶鎮位於安陽市西20公裏處,總面積33.3平方公裏,總人口15.5萬,轄18個居委會、7個行政村。水冶鎮工業發達,商業繁榮,交通便利,礦産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悠久,淵源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因北魏時期“以水鼓風冶鐵”而得名。境內有梅花碑、韓琦廟等文物古跡,鎮域內的珍珠泉,珠玉紛呈,“柏門珠沼”景觀瑰麗多姿,為國內外遊客觀光旅遊勝地,是晉、冀、魯、豫四省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素有“銀水冶”之美稱。2007年全鎮GDP完成55億元,企業總産值完成175億元,工商稅收完成5.3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7350元,連續三年保持了全省經濟綜合實力百強鄉鎮第一名的位置,並跨入了綜合發展水平“全國千強鎮”行列。
工業經濟優勢凸現,鄉鎮企業發展迅猛。大力實施項目帶動,加大企業技改力度,拉長産業鏈條,優化鋼鐵産業結構。形成一批鋼鐵竜頭企業,年産生鐵300萬噸、鋼坯200萬噸,成為安陽市的鋼鐵生産基地。優質煉鋼生鐵、鑄造生鐵、球墨鑄鐵等主要産品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日本、韓國等國傢和地區。全鎮共有大型鋼鐵冶煉企業7傢,建材企業7傢,造紙企業8傢,輕紡企業3傢,形成了以鋼鐵冶煉為主導,建材、化工、輕紡、煤炭等多業並舉,多輪驅動的工業經濟發展格局。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服務功能逐步完善。三年來,共投入3億多元,新建和改造了多條城市化道路,全鎮基本形成“三縱六橫”型道路交通網絡,總里程達260公裏。.一批居民集中住宅小區相繼建成,總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公園、廣場、車站等公共設施和供氣、供水、供電、通訊網絡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全鎮日供水量達6萬噸,供電量達3.7億千瓦時,電話普及率達64.8%,有綫電視入戶率達到75.5%,引入了天燃氣工程。專業市場繁榮昌盛,第三産業蓬勃發展。充分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商品集散地優勢,加快培育市場體係,走商貿發展型路子,大力發展新興三産。全鎮非公有製經濟達到1803個,從業人員達3萬餘人。各類專業市場達20多個,大型批發市場8個,大型連鎖經營店16傢,大型超市5個,餐飲服務業達160余家。全鎮有客車近200輛,日客流量高達8000至10000人。
水冶鎮曾先後榮膺國傢建設部“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重點鎮”、“村鎮建設先進鎮”稱號,被河南省確定為“改革發展建設綜合試點鎮”、“小城鎮建設重點鎮”,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中州名鎮”、“雙文明鎮”和鄉鎮之星。鎮黨委多次被省委、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水冶鎮的快速發展也引起了上級的高度重視,河南省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把水冶等四個鎮建成具有特色的小城市。安陽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要把水冶鎮建設成為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中等城市。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為水冶鎮規劃的宏偉藍圖,水冶鎮必將發展成為經濟繁榮、科技發達、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的現代化新型城市,中原大地的一顆璀璨明珠。 |
|
- : Shuiye Town
|
|
水冶 |
|
安陽縣水冶鎮輔岩路賓館 | 安陽縣水冶鎮棉紡織廠 | 安陽縣水冶鎮招待所飯店 | |
|
|
果園村 | 茶棚村 | 西蔣村 | 嚮陽居委會 | 南段村 | 北段村 | 天池村 | 小東關居委會 | 阜北村 | 井傢莊居委會 | 西蔣居委會 | 阜東居委會 | 阜南居委會 | 阜西居委會 | 姬傢屯居委會 | 東古莊村 | 陽郡村 | 阜南村 | 姬傢屯村 | 漳武村 | 老城區居委會 | 西古莊村 | 阜北居委會 | 東北街居委會 | 東街居委會 | 阜西村 | 阜東村 | 北關居委會 | 南關居委會 | 西街居委會 | 南街居委會 | 北街居委會 | 井傢莊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