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邮编:545001 代码:450202 区号:0772
拼音:Chéng Zhōng Qū,Chengzhong Qu
城中区位于柳州市区中部,总面积125平方千米。总人口12万人(2004年)。辖7个街道:城中街道、公园街道、中南街道、水上街道、潭中街道、河东街道、静兰街道。
名胜古迹有柳侯公园、西来寺、清真寺、东门城楼、李文茂王府等。 |
|
630103 |
|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图)。总面积为125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11万。 城中区是柳州市商贸、金融、文化、教育、娱乐中心。辖区面积77.675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5万人)。行政区域辖静兰、河东、公园、城中、中南、水上、潭中7个街道办事处,共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个村民委员会,辖区内居住着汉、壮、回、满、瑶、侗等22个民族。城中区辖4个街道:公园街道 城中街道 中南街道 水上街道。
城中区是柳州市商贸、金融、文化、教育、娱乐中心。辖区面积77.675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5万人)。行政区域辖静兰、河东、公园、城中、中南、水上、潭中7个街道办事处,共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个村民委员会,辖区内居住着汉、壮、回、满、瑶、侗等22个民族。
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柳州,人文历史资源十分丰富。在城中区辖区内有为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而兴建的柳候祠,内存韩(俞)文、柳(宗元)事、苏(轼)书而成的"荔子碑"(亦称"三绝碑");有明代柳州八贤之一的刑部左侍郎张羽中墓。有明代东门城楼;还有清代西来寺历史遗迹。
柳州自古就有"桂中商埠"之美称,城中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拥有工贸大厦、五星商厦等一大批高质量、商档次的商业网点和专业批发市场。区内商贾云集,贸易发达,已形成良好的投资交易氛围。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城中区经济的支柱,在三次产业中,三产比例达77%。
城中区有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市桂剧团、彩调团、科技中心、艺术中心、广电中心、体育中心等大型文娱场所和科教基地都分布在辖区,区内还分布有广西工学院、柳州高级中学,市第十二中学、景行小学等学校。 |
|
城中区气候属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交替过渡气候带,全年年均温20.5℃,年降雨量1490mm,全年日照时数1635小时,年积温6688℃,无霜期310-340天,极端高温为39.2℃,极端低温为-3.8℃,光、热、降水资源十分丰富。土壤主要有沙页岩红壤,第四纪红壤、河流冲积土。地形地貌以峰林谷地、石灰岩孤峰平原、矮山低丘为主,境内多缓坡丘陵,有珠江干流的柳江环绕过境,三面环江成半岛状,形成冬暖夏凉的独特小气候。城中区的农业,辖六个村委、七十二个村民小组,全区森林面积31200亩,耕地面积11808亩,农业总人口14052人。城中区种植业以蔬菜、水果生产为主,兼种甘蔗、花生、黄豆等经济作物,养殖业以二元杂母猪和家禽为主。
2006年,城中区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加强对农民征地安置补偿费管理和使用的引导。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优质农作物种植产量进一步增加,规模养殖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较快,“农家乐”、水果节等园地经济吸引力增强。及时为农民办理《绿色通道通行证》,利用柳州市农业信息网组织农产品进行网上展销,进一步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牛车坪村、柳东村小丹冲、河东村茅洲屯、环江村人饮工程和环江电灌水渠工程相继完成,全年水利建设投入达123万元。 |
|
城中区工业以发展高新、高科企业为先导,以发展汽车配件业为重点,形成了汽配、印刷、针织、冶金、模具生产等工业部门。辖区内有规模以上企业14家,主要分布于河东新区半岛一带。河东新区半岛为未柳州市新的行政管理中心,这里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发展潜力巨大。
城中区是柳州拥有数百年历史和商贸传统的商业中心,商铺林立,人流如织。位于河北半岛的“五角星”商业区域是整个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在柳州市民心目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目前形成了以五星街、丽晶宾馆等大型商场、酒店为主体,龙城路、解放路等特色街为支撑的城市中心商业区。龙城路、五一路以销售高科技数码产品及高附加值商品为主;解放南路以娱乐、休闲和购物功能为特色;罗池路、曙光路借助东门城楼等历史文化遗产,体现旅游文化的商业特色;曙光路则计划按民族传统商业特色改造成现代商业步行街。
随着市行政中心东迁,城中区所辖河东新区将成为新的城市中心,为商品连锁零售业和房地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
|
柳州市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她的特色,市区山环水绕,柳江蜿蜒穿过,“江流曲似九回肠”,展现出“世界第一自然盆景”的美丽风姿。城中区集中拥有众多文化古迹和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有600多年历史的东门城楼屹立于柳江河畔,是目前柳州市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是柳州及广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占地1.1万公顷的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是广西著名的“天然氧吧”,园内植物种类繁多,绿荫如盖。其所在的莲花山地区将建设成为西南最大的生态休闲度假区。 |
|
城中区成立于1979年。
1997年,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8.3万,辖4个街道:公园街道、城中街道、中南街道、水上街道。柳州地区行署在区境内。(摘自《政区大典》)
公园街道(GongyuanJiedao) 1985年设公园街道。位于区境东部。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立新路、曙光东路第一、曙光东路第二、文惠路、东台路、解放南路第一、解放南路第二、滨江东路、罗池路、公园路、中山东路、湾塘路、解放北路13个居委会。古迹有柳侯祠。
城中街道(ChengzhongJiedao) 1985年设城中街道。位于区境中部。面积0.7平方千米,人口1.2万,辖柳江路第一、柳江路第二、红星街、曙光中路、映山街、五一路、龙城路、柳新街、中山中路9个居委会。
中南街道(ZhongnanJiedao) 1985年设中南街道。位于区境西部。面积0.8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青云路、莲塘路、雅儒路第一、柳荫路、西柴街、中山西路、长青路、小南路、曙光西路第一、曙光西路第二、斜阳路、滨江西路12个居委会。名胜古迹有西来寺。
水上街道(ShuishangJiedao) 1985年设水上街道。位于区境东南部。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0.1万。航运发达。辖江一村、江二村、江三村、江四村4个居委会。
2000年,城中区辖4个街道:公园街道、城中街道、中南街道、水上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74764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城中街道 7756 公园街道 41100 中南街道 25382 水上街道 526
200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57号):撤销柳州市市郊区,将原郊区的柳东镇和鱼峰区的谭中街道划归柳州市城中区管辖。城中区管辖面积从原来的2.89平方千米,扩大为77.675平方千米,人口由原来的7.84万人,增加到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5万人)。
2003年城中区行政区划一览
001 城中街道 辖:广场、龙城、五星、东门4个社区居委会。
002 公园街道 辖:弯塘、柳侯、罗池、东台、水上5个社区居委会。
003 中南街道 辖:福柳新都、西门、映山、青云4个社区居委会。
004 潭中街道 辖:鹿山、桂中、峻岭、文昌、工学院5个社区居委会。
100 柳东镇 辖:窑埠、牛车、河东、柳东、环江、静兰6个村委会。
2005年7月,撤销城中区柳东镇,新设河东、静兰2个街道办事处。 |
|
- n.: Chengzhong District
|
|
城中, 城中村 城中区社区, 城中区居委会 |
|
康城中区 | 国瑞城中区 | 城中区居委会 | 国瑞城中区社区 | 四会市城中区高狮工艺厂 | 柳州市城中区云鹤工艺厂 | 广西柳州市城中区医院 | 西宁市城中区人民医院 | 柳州市城中区预防保健站 | 四会市城中区上沙管理区上沙饭店 | 福建泉州市鲤城中区建闽智益玩具店 |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中区建闽智益玩具店 | 西宁市城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
|
河东街道 | 公园街道 | 城中街道 | 柳东镇 | 水上街道 | 中南街道 | 静兰街道 | 潭中街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