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545001 代碼:450202 區號:0772
拼音:Chéng Zhōng Qū,Chengzhong Qu
城中區位於柳州市區中部,總面積125平方千米。總人口12萬人(2004年)。轄7個街道:城中街道、公園街道、中南街道、水上街道、潭中街道、河東街道、靜蘭街道。
名勝古跡有柳侯公園、西來寺、清真寺、東門城樓、李文茂王府等。 |
|
630103 |
|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圖)。總面積為125平方公裏,2002年人口為11萬。 城中區是柳州市商貿、金融、文化、教育、娛樂中心。轄區面積77.675平方公裏,人口1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95萬人)。行政區域轄靜蘭、河東、公園、城中、中南、水上、潭中7個街道辦事處,共1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個村民委員會,轄區內居住着漢、壯、回、滿、瑤、侗等22個民族。城中區轄4個街道:公園街道 城中街道 中南街道 水上街道。
城中區是柳州市商貿、金融、文化、教育、娛樂中心。轄區面積77.675平方公裏,人口1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95萬人)。行政區域轄靜蘭、河東、公園、城中、中南、水上、潭中7個街道辦事處,共1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個村民委員會,轄區內居住着漢、壯、回、滿、瑤、侗等22個民族。
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柳州,人文歷史資源十分豐富。在城中區轄區內有為紀念唐宋八大傢之一的柳宗元而興建的柳候祠,內存韓(俞)文、柳(宗元)事、(軾)書而成的"荔子碑"(亦稱"三絶碑");有明代柳州八賢之一的刑部左侍郎張羽中墓。有明代東門城樓;還有清代西來寺歷史遺跡。
柳州自古就有"桂中商埠"之美稱,城中區第三産業蓬勃發展,擁有工貿大廈、五星商廈等一大批高質量、商檔次的商業網點和專業批發市場。區內商賈雲集,貿易發達,已形成良好的投資交易氛圍。第三産業已經成為城中區經濟的支柱,在三次産業中,三産比例達77%。
城中區有良好的文化基礎設施和濃厚的文化氛圍。市桂劇團、彩調團、科技中心、藝術中心、廣電中心、體育中心等大型文娛場所和科教基地都分佈在轄區,區內還分佈有廣西工學院、柳州高級中學,市第十二中學、景行小學等學校。 |
|
城中區氣候屬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交替過渡氣候帶,全年年均溫20.5℃,年降雨量1490mm,全年日照時數1635小時,年積溫6688℃,無霜期310-340天,極端高溫為39.2℃,極端低溫為-3.8℃,光、熱、降水資源十分豐富。土壤主要有沙頁岩紅壤,第四紀紅壤、河流衝積土。地形地貌以峰林𠔌地、石灰岩孤峰平原、矮山低丘為主,境內多緩坡丘陵,有珠江幹流的柳江環繞過境,三面環江成半島狀,形成鼕暖夏涼的獨特小氣候。城中區的農業,轄六個村委、七十二個村民小組,全區森林面積31200畝,耕地面積11808畝,農業總人口14052人。城中區種植業以蔬菜、水果生産為主,兼種甘蔗、花生、黃豆等經濟作物,養殖業以二元雜母豬和傢禽為主。
2006年,城中區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支農政策,加強對農民徵地安置補償費管理和使用的引導。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和農業生産結構。優質農作物種植産量進一步增加,規模養殖和休閑觀光農業發展較快,“農傢樂”、水果節等園地經濟吸引力增強。及時為農民辦理《緑色通道通行證》,利用柳州市農業信息網組織農産品進行網上展銷,進一步拓展農産品流通渠道。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密度達100%。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牛車坪村、柳東村小丹衝、河東村茅洲屯、環江村人飲工程和環江電灌水渠工程相繼完成,全年水利建設投入達123萬元。 |
|
城中區工業以發展高新、高科企業為先導,以發展汽車配件業為重點,形成了汽配、印刷、針織、冶金、模具生産等工業部門。轄區內有規模以上企業14,主要分佈於河東新區半島一帶。河東新區半島為未柳州市新的行政管理中心,這裏風景優美,交通便利,各項配套設施完善,發展潛力巨大。
城中區是柳州擁有數百年歷史和商貿傳統的商業中心,商鋪林立,人流如織。位於河北半島的“五角星”商業區域是整個城市的核心商業區,在柳州市民心目中具有極高的知名度。
目前形成了以五星街、麗晶賓館等大型商場、酒店為主體,竜城路、解放路等特色街為支撐的城市中心商業區。竜城路、五一路以銷售高科技數碼産品及高附加值商品為主;解放南路以娛樂、休閑和購物功能為特色;羅池路、曙光路藉助東門城樓等歷史文化遺産,體現旅遊文化的商業特色;曙光路則計劃按民族傳統商業特色改造成現代商業步行街。
隨着市行政中心東遷,城中區所轄河東新區將成為新的城市中心,為商品連鎖零售業和房地産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
|
柳州市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産和旅遊資源。“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她的特色,市區山環水繞,柳江蜿蜒穿過,“江流麯似九回腸”,展現出“世界第一自然盆景”的美麗風姿。城中區集中擁有衆多文化古跡和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有600多年歷史的東門城樓屹立於柳江河畔,是目前柳州市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跡,是柳州及廣西的標志性建築之一。
占地1.1萬公頃的三門江國傢森林公園是廣西著名的“天然氧吧”,園內植物種類繁多,緑蔭如蓋。其所在的蓮花山地區將建設成為西南最大的生態休閑度假區。 |
|
城中區成立於1979年。
1997年,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8.3萬,轄4個街道:公園街道、城中街道、中南街道、水上街道。柳州地區行署在區境內。(摘自《政區大典》)
公園街道(GongyuanJiedao) 1985年設公園街道。位於區境東部。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0.5萬,轄立新路、曙光東路第一、曙光東路第二、文惠路、東臺路、解放南路第一、解放南路第二、濱江東路、羅池路、公園路、中山東路、灣塘路、解放北路13個居委會。古跡有柳侯祠。
城中街道(ChengzhongJiedao) 1985年設城中街道。位於區境中部。面積0.7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柳江路第一、柳江路第二、紅星街、曙光中路、映山街、五一路、竜城路、柳新街、中山中路9個居委會。
中南街道(ZhongnanJiedao) 1985年設中南街道。位於區境西部。面積0.8平方千米,人口2.2萬,轄青雲路、蓮塘路、雅儒路第一、柳蔭路、西柴街、中山西路、長青路、小南路、曙光西路第一、曙光西路第二、斜陽路、濱江西路12個居委會。名勝古跡有西來寺。
水上街道(ShuishangJiedao) 1985年設水上街道。位於區境東南部。面積1.6平方千米,人口0.1萬。航運發達。轄江一村、江二村、江三村、江四村4個居委會。
2000年,城中區轄4個街道:公園街道、城中街道、中南街道、水上街道。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74764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城中街道 7756 公園街道 41100 中南街道 25382 水上街道 526
2002年6月22日,國務院批準(國函57號):撤銷柳州市市郊區,將原郊區的柳東鎮和魚峰區的譚中街道劃歸柳州市城中區管轄。城中區管轄面積從原來的2.89平方千米,擴大為77.675平方千米,人口由原來的7.84萬人,增加到1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95萬人)。
2003年城中區行政區劃一覽
001 城中街道 轄:廣場、竜城、五星、東門4個社區居委會。
002 公園街道 轄:彎塘、柳侯、羅池、東臺、水上5個社區居委會。
003 中南街道 轄:福柳新都、西門、映山、青雲4個社區居委會。
004 潭中街道 轄:鹿山、桂中、峻嶺、文昌、工學院5個社區居委會。
100 柳東鎮 轄:窯埠、牛車、河東、柳東、環江、靜蘭6個村委會。
2005年7月,撤銷城中區柳東鎮,新設河東、靜蘭2個街道辦事處。 |
|
- n.: Chengzhong District
|
|
城中, 城中村 城中區社區, 城中區居委會 |
|
康城中區 | 國瑞城中區 | 城中區居委會 | 國瑞城中區社區 | 四會市城中區高獅工藝廠 | 柳州市城中區雲鶴工藝廠 | 廣西柳州市城中區醫院 | 西寧市城中區人民醫院 | 柳州市城中區預防保健站 | 四會市城中區上沙管理區上沙飯店 | 福建泉州市鯉城中區建閩智益玩具店 |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中區建閩智益玩具店 | 西寧市城中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 |
|
|
河東街道 | 公園街道 | 城中街道 | 柳東鎮 | 水上街道 | 中南街道 | 靜蘭街道 | 潭中街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