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湄洲島聯繫方式地址:湄洲灣灣口的北半部。
郵編:350000湄洲島投訴電話莆田市旅遊投訴電話:0594-2697690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湄洲島景區榮譽4a級景區湄洲島門票價格30元/人湄洲島節慶活動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生日和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按史定的春秋兩祭舉行隆重的慶典活動;農歷正月十七至十九日,舉行媽祖元宵節。湄洲島開放時間7:00-19:00湄洲島最佳旅遊時間鼕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溫和濕潤。湄洲島導遊圖湄洲島特別提醒湄洲島沙灘附近有許多賣海鮮的小販,有強賣之嫌,最好的辦法是不吃,實在嘴饞,記得砍價,砍價時千萬莫忘毛主席那偉大的一揮手哦~——所有的東西都打五折!湄洲島美食本地小吃“一統江湖”,一溜集中在十字街、東大路幾爿小吃店,一根“油炸檜”,一碗幾滴油星漂浮的“鍋邊糊”讓您感受不一樣的感覺。近幾年,各種名號的飯店、酒店、美食城如雨後春筍一般涌現出來,各色美味佳餚會聚荔城使人們大飽口福。城區學園路北段、荔城路北段以及東大路一帶的大排檔應運而生,並且吸引了衆多的“食客”,形成了一條條“排檔街”。既有低檔次的“蒙古包”、小吃店,也有面嚮中高階層的大酒樓、大酒店,城區現在比較有名的酒店有數十傢之多。而隨着外來的經營者在城區開辦餐飲業,北菜南餚,各種風味的菜係、小吃,也在此彙聚。既有登大雅之堂的川菜、潮州大菜、滬浙菜等,也有來自本省和鄰近省市的沙縣小吃、福州魚丸、溫州小吃、揚州小吃、九江草包飯等,諸類美食,不勝枚舉,各具特色,使許多居民紛紛掏錢品嚐。外地小吃“攻城略地”,本地小吃經過多年沉寂,也不甘落後,西天尾扁食、仙遊扁食在城區站穩腳跟,並有所“斬獲”。湄洲島住宿莆田市旅遊接待設施完備。目前全市擁有天妃大飯店、興化明珠大酒店、臺灣大酒店、金穗大夏、湄洲大酒店、安泰賓館、才子大酒店、建福大廈、帆葉大酒店、壺蘭大酒店、富泉大酒店、好運中心溫泉大酒店等旅遊飯店10多傢,共有標準客房1千多間(套)。還有鳳凰山公園、荔枝公園等一大批具有相當檔次的娛樂配套設施。初步形成了集吃、住、遊、購、娛於一體的基本能滿足不同層次旅遊者消費需求的旅遊接待服務網絡體係。湄洲島購物雞捲、海蠣餅、仙草冰等小吃,興化桂元、竜岩枇杷、竜岩荔枝、興化米粉、漆木碗。湄洲島交通從莆田市乘公共汽車直達湄州灣,再改換輪船島湄州島。
湄洲島玩法渡假、旅遊、
在水之湄,在海之洲,一嶼如眉,有一彎被大海與陽光擁抱的神奇島嶼,它就是湄洲島。
湄洲島位於福建中部的湄洲灣口,面臨臺灣海峽,離大陸僅1.8海裏,東距臺灣臺中港72海裏,南達廈門港100海裏,北抵福州馬尾港70海裏,交通十分便捷。全島南北狹長,形如娥眉,陸域面積14.35平方公裏,人口3.8萬。湄洲島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年均降雨量1000mm左右,氣候溫和、風光秀麗、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是難得的旅遊度假勝地。藍天、碧海、陽光、沙灘構成浪漫旖旎的濱海風光,全島海岸綫長30.4公裏,有13處總長20公裏的金色沙灘,還有連綿5公裏的海蝕岩。島上有融碧海、金沙、緑林、海岩、奇石、廟宇於一體的風景名勝20多處,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連,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觀。千古絶唱的湄嶼潮音,或如管弦細雨,或如鐘鼓齊鳴,如怨如訴,如歌如吼。崢嶸嶙峋的鵝尾神石,歷經歲月洗禮,酷龜、如蛙、像鷹、似獅、若舟,栩栩如生,維妙維肖。絢麗迷人的黃金沙灘,長3公裏,寬500米,灘平坡緩,沙細如面,被譽為“天下第一灘”。
這裏,不僅有旖旎的自然風光,更有令人魂牽夢縈的人文景觀。湄洲島是聞名遐邇的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是世界上20多個國傢和地區近2億媽祖信衆魂牽夢縈、頂禮膜拜的聖地,被譽為“東方麥加”。媽祖林默生於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廿三,逝於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終生未嫁。生前她蘭心慧質,聰明好學,懂醫術,識氣象,通航海,在她短暫的一生中,為鄰里和過往的海上商賈漁民做了許多好事。後人敬仰她行善積德、救苦救難的精神,在湄嶼峰上為她建祠立廟,這便是媽祖信仰的由來。站在湄洲祖廟山巔,秀峰奇石、幽洞靜林襯托下的媽祖祖廟巍峨壯觀;那巍然屹立的媽祖雕像,面朝大海,雍容慈祥,是一尊永恆的海神,是和平的象徵。媽祖精魂,古今中處無處不在。媽祖信仰在臺灣有着廣泛的群衆基礎,臺灣媽祖宮廟有1500多座,信衆達1600多萬人。九十年代以來,湄洲島每年接待境內外香客遊人多達百萬人次,其中臺胞近10萬人次,是祖國大陸吸引臺胞最多、最密集的地方,特別是每年媽祖誕辰和媽祖升天節日期間,朝聖旅遊活動盛況空前,正所謂“宋代坤靈播,湄洲聖跡彰;至今滄海上,無處不馨香”。
1988年6月,湄洲島被闢為福建省對外開放旅遊經濟區,1992年4月,設立臺胞專項旅遊落地簽證的,同年10月,設立國傢旅遊度假區。從此,臺胞朝聖絡繹不絶,旅遊度假方興未艾。十多年來,湄洲島的開發建設取得長足發展,現已建成媽祖祖廟、鵝尾山、黃金沙灘、蓮池沙灘、日紋石景等景區,貫島環島公路、輪渡碼頭、3000噸級對臺客運碼頭、跨海供電供水、通信、緑化等50多項基礎設施以及可提供接待床位1600多個的星級酒店、賓館和商場、娛樂中心等服務接待設施,使湄洲島日益成為著名的媽祖文化朝聖中心和東南沿海旅遊度假勝地。這裏風景優美,先後被評為國傢aaaa級旅遊區、全國緑化百佳縣區、福建省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全省十佳環境優美縣區;這裏民風淳樸,熱情好客,來此可扮媽祖妝、吃媽祖宴、品媽祖聖水,可觀瀾日出、漁舟唱晚,祈一帆風順;這裏盛産海鮮,可盡享海邊垂釣、海鮮美食、海濱度假之樂趣。
新世紀的媽祖故裏——湄洲島,海峽西岸一顆正在崛起的海上明珠! |
|
湄洲島位於臺灣海峽西岸中部,交通部確定的全國四大國際中轉港之一的湄洲灣口的北半部。南北長約9.6公裏,東西寬約1.3公裏,全島南北縱嚮狹長,形如娥眉,故稱湄洲。全島陸域面積14.35平方公裏,人口3.8萬,海岸綫綿延30.4公裏。湄洲島緊靠福建省的“黃金海岸”湄洲灣,地理位置優越,海陸交通便捷,離大陸僅1.8海裏,東距臺灣臺中港72海裏,南達廈門港100海裏,北抵福州馬尾港70海裏,自古以來就是閩臺民間交往的橋頭堡。擁有輪渡碼頭、3000噸對臺客運碼頭一類口岸等便捷的對外交通設施,以及通達全島各地的公路網。湄洲島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攝氏21度,年均降雨量1000mm左右,氣候溫和,風光秀麗,是理想的度假勝地。湄洲島又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1988年被闢為福建省對外開放旅遊經濟區,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傢旅遊度假區。 |
|
湄洲島具有得天獨厚的濱海風光和自然資源,是難得的旅遊度假勝地湄洲島旅遊圖。藍天、碧海、陽光、沙灘構成浪漫旖旎的濱海風光。全島海岸綫長30.4公裏,有13處總長20公裏的金色沙灘,還有連綿5公裏的海蝕岩。島上有融碧海、金沙、緑林、海岩、奇石、廟宇於一體的風景名勝20多處,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連,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觀。千古絶唱的湄嶼潮音,或如管弦細雨,或如鐘鼓齊鳴,如怨如訴,如歌如吼。崢嶸嶙峋的鵝尾神石,歷經歲月洗禮,酷龜、如蛙、像鷹、似獅、若舟,栩栩如生,維妙維肖。 |
|
被譽為“天下第九寶瀾黃金沙灘一灘”的九寶瀾黃金沙灘位於湄洲島西南突出部,前臨碧波萬頃,後枕緑茵千疇。金色的沙灘綿延數公裏,寬敞平坦,狀如一鈎新月,懸挂在湛藍的大海上。遊人在湄洲島北部的媽祖山朝聖之餘,驅車涉足九寶瀾,猶如步入仙宮月窟。
九寶瀾沙灘長3公裏,寬500米,灘平坡緩,沙細如面,面對浩瀚無垠的碧海,背依千畝蔥蘢的木麻黃,灘頭奇峰挺秀、怪石嶙峋,造化的鐘靈毓秀,令人嘆為觀止。美國一位環球旅行傢觸景生情,贊美此地為“東方夏威夷”。2000年以來,九寶瀾沙灘已開闢成休閑勝地、海濱浴場。周圍有不同檔次的旅店賓館,灘頭林蔭中遍布優雅的情侶屋和別緻的簡易帳篷。春秋之間,特別是夏天,觀光消暑的遊人紛至沓來,尤其是精力充沛的青年人。
到九寶瀾遊覽,最好的時辰是晨昏。日出月落,自古就不乏搖筆桿子的人抒寫,但大海吞吐日月的壯觀景象,斷難用文字表達,衹有身臨其境才能心領神會。若逢月夜,沙灘一片皓白,海上萬點粼光,那情景就如明代秦邦錡所描繪的景象:“月滿瓊波諸島靜,潮來銀屋一帆開”。 |
|
鵝尾神石園鵝尾神石園位於風景秀麗的湄洲島國傢旅遊度假區最南端,占地32公頃,海拔65米,是一座天然的“石盆景”,與北端舉世聞名的媽祖廟景區遙相呼應。公園因其形似鵝尾,岩石奇特而得名。這些奇石神形俱佳,形象生動,引人入勝,藴含美麗動人的媽祖傳說和豐富的地質科普知識,已成為湄洲島國傢旅遊度假區一處代表性的自然景觀。
神石園由“金山坳”、“洞裏洞外”、“海門”、“獅子山”和“神石岡”五部分組成,包括:海龜朝聖、仙佛照鏡、飛戟洞、斧劈崖、鯉魚十八節、海門、媽祖書庫、竜洞聽潮、情侶蛙、鬆海聽濤等數十個景點。在神石園裏,遊人可登高遠眺,碧海藍天,海天一色,鷺霞齊飛;領略驚濤拍岸,碧波滾滾,飛花濺玉;傾聽漁舟唱晚,如詩如歌,如呤如嘯。毗鄰的海濱浴場、音樂休閑廣場和森林兒童樂園,可供遊人盡情嬉戲、休閑。鵝尾神石園是一處集旅遊觀光、科普探奇、海底探幽的理想樂園。 |
|
湄洲島不僅有旖旎的自然風光,更有令人魂牽夢縈的人文景觀。湄洲灣東南面臨臺灣海峽,湄洲島與寶島臺灣遙遙相望。湄洲島是聞名遐邇的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是世界上20多個國傢和地區近2億媽祖信衆魂牽夢縈、頂禮膜拜的聖地,被譽為“東方麥加”。媽祖原名林默,也叫林默娘。相傳,媽祖生於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廿三,逝於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因她出生至滿月從不啼哭,父親給她取名曰“默”。終生未嫁。她生前蘭心慧質,聰明好學,8歲能誦經,10歲能釋文,13歲學道,16歲踩浪渡海,懂醫術,識氣象,通航海,在她短暫的一生中,為鄰里和過往的海上商賈漁民做了許多好事,經常在海上搶救遇險漁民。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林默娘28歲時,辭別傢人,在湄洲島湄嶼峰歸化升天。人們敬仰她行善積德、救苦救難的精神,為了紀念她,當年就在湄洲峰“升天古跡”旁立廟奉祀,尊她為海神靈女、竜女、神女等。宋徽宗時封媽祖為“順濟夫人”,這是朝廷對媽祖的首次褒封。以後歷代朝廷還敕封她“天妃”、“天後”、“天上聖母”等尊號。站在湄洲祖廟山巔,秀峰奇石、幽洞靜林襯托下的媽祖祖廟巍峨壯觀;那巍然屹立的媽祖雕像,面朝大海,雍容慈祥,是一尊永恆的海神,是和平的象徵。媽祖精魂,古今中外無處不在。媽祖廟、天妃宮、天後宮遍布我國臺港澳地區及大陸各海口碼頭、內河岸埠,僅臺灣,媽祖宮廟就有5000多座,信衆達1600多萬人。媽祖信仰還分佈到東南亞和日本、朝鮮、印度、美國、法國、丹麥、巴西、阿根廷等世界17個國傢,幾乎是有華人處就有媽祖信仰。還有以之為地名的,如天津的天妃閘、福建的馬(媽)祖島、臺灣澎湖馬公(媽宮)、澳門原名媽閣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湄洲天後宮湄洲祖廟島每年接待境內外香客遊人多達百萬人次,其中臺胞近10萬人次,是祖國大陸吸引臺胞最多、最密集的地方,特別是每年媽祖誕辰和媽祖升天節日期間,朝聖旅遊活動盛況空前,正所謂“宋代坤靈播,湄洲聖跡彰;至今滄海上,無處不馨香”。
湄洲島的媽祖廟尊稱為“天後宮湄洲祖廟”。該廟創建於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即林默娘逝世的同年,初僅數椽;後經歷代擴建,日臻雄偉。明代著名航海傢鄭和七下西洋,回來奏稱:“神顯聖海上”,於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奉旨來到湄洲島主持特禦祭,擴建廟宇。清康熙統一臺灣,將軍施琅奏稱:“海上獲神助”,又奉旨大加擴建。天後宮湄洲祖廟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是全世界華籍海員頂禮膜拜和海內外同胞神往的聖地。
湄洲媽祖祖廟2006年被評為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媽祖祭典也於2006年被列入了國傢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2009年9月30號《媽祖信俗》成功通過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拉比召開的評審,列入了《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這是我國首個世界級信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産!
天後宮湄洲祖廟廟後岩石上,有“升天古跡”、“觀瀾”等石刻。站在石上,顧盼茫茫大海,白鷗掠波,舟揖穿梭;山海相銜,海天相接。廟前岩岸海床有大片輝緑岩,受風濤衝蝕,形成天然凹槽,潮汐吞吐之聲,由遠而近,初似管弦細響,繼如鐘鼓齊鳴,再若竜吟虎嘯,終則像巨雷震天,驟雨瀉地。扣人心弦的“湄嶼潮音”因而馳名。 |
|
自1988年以來,在中央、省、市的關心支持下,湄洲島管委會本着“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的要求,圍繞建設名副其實的國傢旅遊度假區,狠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優質服務,使度假區的旅遊設施逐步配套,景點開發步伐加快,旅遊經濟逐年提升,媽祖文化進一步弘揚,投資旅遊環境日趨優化,為湄洲島的全面起飛打下堅實的基礎。到2008年,湄洲島已建有交通、通訊、跨海供水、供電等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點骨幹項目,酒店、娛樂中心、海濱浴場等旅遊服務接待設施30多項,緑化覆蓋率達到50.6%,先後被評為全國緑化百佳縣(區)、全國造林緑化先進縣(區)和國傢AAAA級旅遊區、福建省十大旅遊品牌之一。
湄洲島風光自1992年湄洲島闢為國傢旅遊度假區後,香港力寶集團負責用20年時間投資19億美元對該島進行成片開發,目標是把該島建設成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一流的朝聖度假聖地。
2007年4月,湄洲島國際大酒店,於第八屆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期間開工建設,其為省級重點項目,總投資額為8000多萬元,於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該酒店的建成大大改善湄洲島的旅遊基礎設施,提高接待能力,為遊客特別是臺灣媽祖信衆謁祖進香提供優美、溫馨的居住環境。
2008年至2009年初,湄洲島已建或在建的重點項目還有:海景人酒店;可停泊3000噸級客輪、滿足對臺直航需要的宮下(文甲)陸島交通碼頭;恆溫海水遊泳館;國傢交通部立項的跨海通道;簽訂投資額為3億多元協議的湄洲島國際生態論壇會址;湄洲島國際海島生態植物示範園;紅樹林重建工程。同時湄洲島還積極開展創建國傢AAAAA級旅遊區工作,重點實施北部區環境綜合整冶、旅遊厠所改造、公共標識係統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等四大工程,全面提升度假區形象和競爭力。
交通綫路:到達莆田汽車站後,換乘去文甲碼頭的車,從碼頭坐船即可到湄洲島島。 |
|
22集電視連續劇《湄洲島奇緣》電視連續劇《湄洲島奇緣》從2009年3月1日至11日上午7時,在中央電視臺3套播出,每天2集,每集45分鐘。
《湄洲島奇緣》講述的是臺灣光復後的一九四六年,在海南某碼頭,當年被日軍擄到海南做苦力的臺灣勞工林志雄帶着身懷六甲的妻子阿清終於登上了臺灣“安祥號”輪船返鄉。天有不測風雲,“安祥號”在返鄉途中失去動力,老天爺拋棄了這條滿載勞工的舊船。禍不單行,屋漏又逢連陰雨,阿清就要生産了。阿清終於生下了林海安、林海祥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分離在即,林志雄夫婦把親生兒子林海祥留在了湄洲島上。帶着難捨的情緣,離開了湄洲返回臺灣。從此數十年,隔海相望,兩地相思。五十多年後,隨臺灣媽祖信衆進香團到湄洲島媽祖祖廟進香攝影、尋親的林永吉(林海安之子)失足落水被湄洲姑娘楊秀湄所救。在時間飛馳的日子裏,永吉秀湄默默地相愛了。老天造化弄人,永吉的母親無意中發現秀湄是永吉的堂妹,為怕日後悲劇發生,於是斷然阻止孩子們之間的繼續交往。痛苦欲絶的秀湄,心冷徹骨的永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秀湄的父親講述了一個藏在內心深處離奇而又讓人感動的往事。
《湄洲島奇緣》是由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張剋輝創作的一部以媽祖故鄉為背、景、以媽祖故事為襯托,反映兩岸同胞骨肉情深的一大力作。該劇通過講述了一段臺灣與大陸血緣相親、文緣相承的故事,展現了媽祖故鄉的風土民俗,反映了兩岸同胞的骨肉深情。劇本貼近當代人的情感經歷和精神生活,劇情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其中一些重要情節取材於發生在湄洲島和臺灣島上的真人真事,更可使觀衆感到親切。這部電視劇導演和演員的組成體現出了兩岸合作交流的特色,此次有多位臺灣演員加盟演出。原籍臺灣的導演馬玉輝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兩岸合作拍攝的機會,在拍攝的過程中,兩種風格的融合本身就是這部戲的藝術魅力的體現。
媽祖文化的內核有熱愛和平、助人為樂、無私無畏、甘於奉獻等,在華人中廣為流傳。而這部集風光、親情、愛情於一體、弘揚媽祖精神,傳達海峽兩岸炎黃子孫骨肉親情的《湄洲島奇緣》,對加強海峽兩岸交流合作,將産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
|
湄洲島奇緣 | 湄洲島旅遊度假區 | 湄洲島天宮大酒店 |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湄洲鎮機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