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 Haizhou District,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
海州区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三个城区之一,位于市区西南部。全区现辖三镇、一乡、四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282.09平方公里,总人口22.8万人。海州地处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0—14.4℃,地形以平原为主,少数有山地,约占总面积的80%。
海州古城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连云港市的前身。它位于锦屏山北面,距市区心仅5公里。当年建陇海铁路时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12年在海州建朐县,并立石阙,作为“秦东门”。在秦汉时期,海州已是能泊数十只商船的开放商埠。秦始皇五次东巡,三次途径海州,使之成为当时唯一对海外开放的门户。海州城人口处的秦东门就是很好的印证。
悠久的历史文化。据考证,四、五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海州地区繁衍生息。自夏商以来,海州隶属多变,几经易名,至北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称海州,其后一直为历朝府、州、郡、县之治所及东海、赣榆、灌云、沭阳乃至更广阔境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海名郡”和“淮海东来第一城”之称。海州人文荟萃,先民创造了具有龙山、青莲岗文化交汇特征的史前文化,孔子两次率弟子来海州讲学论道并登山望海,宋朝石曼卿在此留下读书遗迹,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留下大量诗词,李汝珍以海州风土人情创作了《镜花缘》。
理想的旅游胜地。海州旅游资源特色突出,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相传因孔子曾来此登山观海而得名的孔望山是国家4A级风景区,“汉代孔望山摩崖石刻”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锦屏山将军崖岩画”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天书,白虎山、石棚山、桃花涧、白鸽涧等自然景观和城内的“九庵十八庙”等历史景观“古、神、幽、奇”为一体。1991年以来,我们以建设“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古城”为目标,对方圆2平方公里的海州古城实施了改造,建成、恢复古街巷8条,竣工仿古建筑15万平方米,古城风貌基本恢复。以建设连云港旅游城市为契机,不断加大对旅游景点的投资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孔望山4A级景区为龙头的“三山一涧一古城”的旅游格局。
良好的产业基础。农业资源丰富,现有耕地12万亩,林地3万亩,水域5万亩。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农业机构调整力度,建成了新坝无公害菜豆、傲来牌珍珠鸟、兴顺牌红提葡萄等省级无公害品牌和3个无公害生产基地,形成了精细蔬菜、优质瓜果、特种养殖、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是市区重要的“菜篮子”。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强化主导产业培育,初步建成了以海州开发区和洪门工业园区为支撑,以鹰游纺织机械、丰达电子、亿丰纺织等重点企业为核心,以机械、电子、纺织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产业格局。商业氛围不断浓厚。境内小商品、农副产品、建材等各类专业市场10余个,总营业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其中始建于1990年的白虎山小商品市场占地10万平方米,是苏北、鲁南地区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目前,通过加大市场建设力度,以白虎山批发市场、海州宝利商业街及正在建设的日月商业专业市场为中心的幸福路综合商业圈和以兴隆装饰城、尼桑等一批汽车4S专卖店为重点的瀛州南路专业市场群正在不断形成。
优越的投资环境。海州东距港口30公里,西达机场15公里,陇海铁路穿城而过,宁连高速公路经过该区东部,204、301国道及同三、连霍高速公路通达全国各大城市。随着新建东路、海宁西路等城区主干道的建成通车,基本形成了和中心融为一体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路网体系。城区日供水能力10万吨,有装机容量108万千瓦的新海发电有限公司,电力供应充足。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建成了新电光明小区、西大岭社区、南园新村等一批新型社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1%;大力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强化城市管理,城区环境不断改善;科教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境内拥有国家重点中学——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国标省重点职业中学——海州职教中心、省实验小学——师专二附小等一批教育设施,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海州区医院等卫生设施和海州府大酒店、大光明酒店等一批服务设施。扎实开展政府效能建设,政策环境明显宽松,法制环境有效改善,服务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广大投资者中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
|
邮编:222023 代码:320706 区号:0518
拼音:Hǎi Zhōu Qū,Haizhou Qu
海州区位于江苏省北部。总面积159平方千米。总人口13万(2004年)。
海州区辖4个街道、2个镇:海州街道、幸福路街道、朐阳街道、洪门街道、新坝镇、锦屏镇。 |
2,连云港的旧称 2, formerly Lianyungang |
江苏省连云港市,在古代叫做海州府。从北齐北周时叫海州的,长期管辖东海县、沭阳县、赣榆县,并短暂管辖涟水等县。民国时期废海州府。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 Jiangsu Province Lianyungang Haizhou District |
海州区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三个城区之一,位于市区西南部。全区现辖两镇、四个街道办事处、一个开发区,总面积158. 9平方公里,总人口13.33万人。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陆交通便利,连云港机场距海州25公里,有飞往上海、广州、厦门、北京、沈阳等地的航班。玉带河横贯区境北侧。最南面是与灌云县交界的泊阳河,向东直通黄海。城西有全市最大的蔷薇河。国家四大磷矿之一的锦屏磷矿位于境内。
海州位于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迅速,全区已建成了粮食、蔬菜、果品、淡水鱼、肉禽蛋5个生产基地。境内白虎山小商品批发市场为苏北最大规模批发市场,年成交额10亿元左右,城市建设已与市中心区连成一片,并保留了一定的古城风貌,仿古一条街正在加速发展。
区内有水厂1座,保证居民用水。集体、个体商业网点1650家。辖区内的金融机构较全,为海州各行各业,特别为海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区内有电影院1座,文化馆(站)3所,医院等医疗机构10余家,民政福利企业36家,城乡敬将军崖岩画老院5所,幼儿园15所,中学6所,中专1所,文教事业发展迅速。
海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新石器时代的将军崖岩画、汉代的孔望山摩崖石刻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棚山摩崖题名石刻、孔望山龙洞石刻、白虎山摩崖石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孔望山汉代摩崖石刻是我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佛教摩崖造像早200年。雄踞于海州城南的白虎山,遍布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石刻数10处。其中宋代的“张叔夜题名”石刻最负盛名。山下“好汉茔”,相传为宋江等梁山好汉殉难处。据《左传》记载:在鲁国任职的孔丘,曾登朐山(今孔望山)观海。 |
|
地形地貌
海州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境内地势低平,平原高山齐观,河湖丘陵、滩涂俱备,平均海拔为5米。锦屏山马耳峰海拔为427.7米,为全区最高点。平原占总面积80%。城区南侧有锦屏山、白虎山,东部有较著名的孔望山、石棚山等。
孔望山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城东,在锦屏山的东北麓,是南云台山的余脉。
在孔望山和锦屏山之间,有一座高不过百米的小山——石棚山,距市区仅5公里。
锦屏山位于市区西南3公里处,因山色锦绣,美如画屏,而被康熙皇帝命名为锦屏山。
气候特点
海州区气候条件优越,属于暖温带南缘湿润性季风气候,受海洋调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适中,雨热同期。常年平均气温14度,最冷月份为1月,最热月份为7月。降水量904.8毫米,无霜期215天左右。
水文状况
玉带河横贯区境北侧。最南面是与灌云县交界的泊阳河,向东直通黄海。城西有全市最大的蔷薇河,它不仅是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的主要用水资源,更是全市人民唯一的饮用水源。
自然资源
农业、煤炭、煤矸石等资源十分丰富。农业资源丰富,现有耕地12万亩,林地3万亩,水域5万亩。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农业机构调整力度,建成了新坝无公害菜豆、傲来牌珍珠鸟、兴顺牌红提葡萄等省级无公害品牌和3个无公害生产基地,形成了精细蔬菜、优质瓜果、特种养殖、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是市区重要的“菜篮子”。 |
|
据考证,四、五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海州地区繁衍生息。自夏商以来,海州隶属多变,几经易名,至北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称海州,其后一直为历朝府、州、郡、县之治所及东海、赣榆、灌云、沭阳乃至更广阔境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海名郡”和“淮海东来第一城”之称。海州人文荟萃,先民创造了具有龙山、青莲岗文化交汇特征的史前文化,孔子两次率弟子来海州讲学论道并登山望海,宋朝石曼卿在此留下读书遗迹,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留下大量诗词,李汝珍以海州风土人情创作了《镜花缘》。
海州历史悠久,据最早的历史地理书《禹贡》记载,今海州在夏商时期属九州之一的徐州。
周朝时,将原来徐州之域分为青、兖州,海州属兖州。
春秋时属鲁国。
战国时属南方楚国。
刘邦建立汉王朝,海州改属东海郡。
三国时,海州归北方曹魏。
北魏武定七年(549年),第一次出现海州地名,海州以海为名,州是政权等级。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东海郡为海州。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海州路,不久又降为州,属于淮安路。
清雍正二年(1724年)海州升为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初,海州直隶州正式撤销,改为东海县。同年4月将东海县地域分为东海、灌云两县,东海县政府驻海州。
1948年11月15日成立锦屏区政府。
1952年7月锦屏区更名,称海州区。
1958年4月成立海州区人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统管街道工作。
1978年5月海州区革命委员会街道办事处改办砚池街道办事处并新增幸福路街道办事处。
1983年6月23日经省政府批准,将新浦、海州两区合并为新海区,管辖包括新浦、海州及锦屏、新坝公社和新浦农场。
1986年6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新海区划分新浦、海州两区。海州区辖锦屏镇、洪门果园、孔望山果园和锦屏林场。 |
|
将军崖岩画
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锦屏山南麓的后小山西端,在南北长22.1米、东西宽15米的一块混合花岗岩构成的覆钵状山坡上,分布着三组线条宽而浅,粗率劲直,作风原始,断面呈“V”形,面壁光滑,以石器敲凿磨制而成的岩画。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时代岩画,是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发现的岩画,是惟一反映农业部落原始崇拜内容的岩画,距今约4000年。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之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天书。
第一组岩画在山坡西侧,南北长4米、东西宽2.8米,以人物和农作物图案为主。在人面与农作物之间,还有鸟头、鸟面、圆点、刻划符号等。第二组在山坡南侧,南北长8米,东西宽6米,以星象、鸟兽图案为主。第三组在山坡顶部,由人面像和各种符号组成。另外,在山坡顶部还有一大三小四块大石头,其中一块上有许多人工凿磨而成的圆窝,直径在3——7厘米之间。
根据岩画、大石以及将军崖所在的地形、地势看,此处是一处原始宗教的祭祀场所。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洞庵
位于孔望山东侧半山腰处,小院清幽,是连云港现存最早的古刹之一。它最早建于东汉,当时叫东海庙。北齐武平年间建成龙王庙,唐代重建成龙兴寺,明隆庆以后改成龙洞庵。1980年,国家拨专款重新修葺,使这千年古刹,恢复了明代建筑风格。
爬上陡峭的石阶,便可见到山门。门上有横匾“龙洞庵”三字。门内供有四大天王。据佛经讲,四大天王的任务是各执一方世界,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罗洲。因此,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
大殿建在两米多高的台基上,面宽10米,进深7米。殿前有两株千年古树。东边这株叫琉苏,俗称“糯米茶”。春天采其嫩叶,阴干后以水泡饮,其味清香扑鼻,风味独特。西边这株是古柏树。
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和他的两个弟子阿难和伽叶。大殿两侧供奉的是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来自十六罗汉,他们是释迦牟尼的十六个弟子。
海州古城
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十一年,明永乐十六年,加砌城墙,全长九里一百三十步,高二丈五尺,城有四门,分别为:东“镇海门”、西“通淮门”、南“朐阳门”和北“临洪门”。现在的古城是在原址的基础上规划重建的,八七年开始规划,九一年正式实施,至目前,已基本完成界定范围内沿街仿古改造建设。累计拆除旧房面积7.2万平方米,兴建明清格调仿古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建成8条仿古街巷基本恢复了古城风貌。结合仿古改造还恢复修建了一批名胜景点,如钟鼓楼、大型古牌坊、城雕“秦东门”、朐阳门及广场、百子庵、观音庵、碧霞寺等,配套建设了幸福南路、中大街、西大街、西尚路、南北大街等道路基础设施,增强了城区服务功能。 |
行政区划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海州区辖2个街道、3个镇、1个乡:海州街道、幸福路街道、朐阳镇、洪门乡、新坝镇、锦屏镇。
海州街道辖:5个社区居委会(鼓楼社、新建、双龙、砚池、南门)。
幸福路街道辖:5个社区居委会(文化、幸南、幸中、西大岭、江化)。
朐阳街道辖:3个社区居委会(西门、锦化、孔望山);4个村委会(西门、园林、网疃、孔望山)。
洪门街道辖:2个社区居委会(红旗、洪门);2个村委会(新庄、洪门)。
新坝镇辖:16个村委会(大屯、大穆、魏口、樊庄、普安、新西、新东、四里、陈户、武圩、墙框、沙杭、王付、小荡、朱圩、大井)。
锦屏镇辖:3个社区居委会(东山、中山、西山);11个村委会(刘顶、新海、李圩、桃园 、酒店、岗嘴、狮树、陶湾、朐山、范庄、许庄)。
板浦镇
宁海乡 |
人口民族 Population and Ethnic Groups |
人口14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境内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壮族、苗族、朝鲜族、蒙古族。 |
|
农业经济
海州区有耕地12万亩、水域5万亩、林地3万亩,山石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水稻、小麦、蔬菜、花卉、水果、生猪、水禽、珍禽(其中洪门古安梨曾为历代贡品),是连云港市区重要蔬菜及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全区形成1万亩生态林,1千亩欧亚葡萄园,5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5百亩孔望山盆景园,30万羽无公害珍珠鸡养殖园,5万头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等观光农业,已被确定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4个,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6个。
海州区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属于暖温带南缘湿润性季风气候,受海洋调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适中,雨热同期。常年平均气温14度,降水量904.8毫米,无霜期215天左右。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适宜于南北兼容的生物生长繁育。
海州区农业充分发挥城郊特色,观光农业特色,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特色种养殖基地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海州裕苗蔬菜基地”为龙头企业,运作朐山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的“锦翠”牌番茄、翡翠黄瓜等无公害蔬菜逐步走入市场和超市;珍珠鸡,年产量达30万只,珍珠鸡蛋、烤鸡等系列产品已大量投放市场;500亩花卉盆景基地与孔望山景区溶为一体,相得益彰;红提葡萄、芙蓉乌等特色种、养殖基地正飞速发展。
海州区不断加大农业机构调整力度,建成了新坝无公害菜豆、傲来牌珍珠鸟、兴顺牌红提葡萄等省级无公害品牌和3个无公害生产基地,形成了精细蔬菜、优质瓜果、特种养殖、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是市区重要的“菜篮子”。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强化主导产业培育,初步建成了以海州开发区和洪门工业园区为支撑,以鹰游纺织机械、丰达电子、亿丰纺织等重点企业为核心,以机械、电子、纺织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产业格局。商业氛围不断浓厚。境内小商品、农副产品、建材等各类专业市场10余个,总营业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其中始建于1990年的白虎山小商品市场占地10万平方米,是苏北、鲁南地区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目前,通过加大市场建设力度,以白虎山批发市场、海州宝利商业街及正在建设的日月商业专业市场为中心的幸福路综合商业圈和以兴隆装饰城、尼桑等一批汽车4S专卖店为重点的瀛州南路专业市场群正在不断形成。
近年来,把振兴工业作为富民强区攻坚的主要战场,作为全面推进小康工程的关键举措,作为增强执政能力的具体实践,坚持外向驱动,突出龙头带动,狠抓项目推动,克服了2003年“非典”疫情、2004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偏紧等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全区工业发展呈现出引进项目体量大、规模效益好、建设速度快的良好态势,园区的软硬环境建设、工业项目产出效益等方面都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底,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9亿元、全部工业税收7601万元,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55.6%、73.5%,工业企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增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牢固树立项目为先、服务至上的理念,强化重点项目的全程服务,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全区工业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加快。2003年以来,全区共计引进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1个,计划总投资11.8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8亿元。截止目前,已经竣工投产35个,在建26个,累计安排就业人数达5000多人。这些项目的引进建设,在促进全区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二是工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招商引资工作过程中,不仅注重工业项目数量的增加,更加注重工业项目的体量规模。2003年,全区共引进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总投资17700万元,项目平均投资1180万元;2004年,共引进投入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达到31个,总投资54638万元,项目平均投资1763万元;今年以来,全区引进投入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总投资达到45940万元,项目平均投资突破3000万元,与2003年相比,项目单体规模增长了154.2%。同时,工作中我们强化导向,狠抓关键,突出培育引进对我区产业发展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全区的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签约引进了投资3亿元的旋挖钻机项目、投资1.2亿元的全自动纺丝卷绕机设备项目、投资1亿元的流体装卸设备项目、投资1.2亿元的鹰游纺机三期项目和投资1.1亿元的力龙纺机项目,为夯实该区经济发展后劲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是项目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在投资额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业从简单的加工制造到自主研发,产品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也在逐步的由弱变强。天明纺机、远洋流体、鹰游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都有了自己的研发队伍,形成了自己拳头产品,相互配套的规模经济也正在形成。如连云港远洋流体设备装卸有限公司自行研制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约占80%。
四是园区支撑作用日趋明显。海州开发区和洪门工业园区,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优惠的政策支持、强烈的招商意识,通过近几年特别是2003年以来的发展,园区对全区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从投入规模看,2003年以来进入园区的500万元以上项目中,87%集中在两个园区,并且园区的项目平均投资是其他镇办的2倍多;从销售收入看,园区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比重,由2002年的21.55%提高到2004年的45.74%;从财政收入看,海州开发区、洪门办事处2002年财政收入分别是1041万元、663万元,2004年提高到1800万元、1090万元,分别增长了72.9%、64.4%。 |
|
海州旅游资源特色突出,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相传因孔子曾来此登山观海而得名的孔望山是国家4A级风景区,“孔望山汉代摩崖石刻”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锦屏山将军崖岩画”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天书,白虎山、石棚山、桃花涧、白鸽涧等自然景观和城内的“九庵十八庙”等历史景观“古、神、幽、奇”为一体。1991年以来,我们以建设“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古城”为目标,对方圆2平方公里的海州古城实施了改造,建成、恢复古街巷8条,竣工仿古建筑15万平方米,古城风貌基本恢复。
孔望山
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汉文化博物馆。山上的龙兴寺,原是一座龙王庙,建于北齐之前,距今已有1400余年,是连云港市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后来因寺旁的龙洞名气越来越大,庙因此易名为龙洞庵。孔望山摩崖造像全部聚集在山的西南角,依山就势浮雕而成。画面东西长15.6米,高9.7米;刻有100多个大小不等的神像,最大的高1.54米,最小的仅10厘米。
1980年,经国内权威人士鉴定,确认这是东汉时期佛教内容的造像,它比敦煌莫高窟还要早200年,成为那年我国考古五大新发现之一。过去一直认为佛教是自西向东传播,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发现,无疑是对传统的定论提出了挑战。
在佛教摩崖造像的东侧不远处,有一个圆雕石象,长6.75米,高2.2米。通体圆润丰腴,质感甚强。石象身上浮雕着一个象奴,手持驯象钩,脚戴镣铐,似为驭象之人。圆雕上还刻有“象石”两个隶书大字。这只石象是利用山坡上一块巨石就地雕琢的,后来可能因体积太大无法运输,被搁置于山麓的林间近2000个春秋,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汉代圆雕。孔望山南面的山脚下,有一个圆雕石蟾蜍,俗称镇海神蛙,也是汉代的遗物。
桃花涧
现已开辟为新的旅游景点。山上既有挺拔的林木,又有裸露的石骨,颇具中国画的风味。景区的下面,即著名的锦屏磷矿矿区。
1979年冬,桃花涧发现了四五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的遗址,出土的舟伏、漏斗状石器,与日本九州出土的这类石器形制大体相同。据专家考证,那时期海平面普遍下降,日本与连云港之间形成一条陆桥,两岸的古人类曾不断互相往来和交流。
石棚山
是锦屏山景区当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相当丰富的地方。它位于海州城的东部不远处,掩映在几百亩桃园之中,春来一片花海。石棚山虽不太高,但怪石嶙峋,千奇百怪。古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给许多顽石赋予了生命,什么万花岩、佛手岩、群龟探海、犀牛斗象、天瞻独跃、海豹望月、金猴拜山,还有巧夺天工的试剑石、芙蓉洞、小九曲等等,都足以让游客驻足观赏,留连忘返。
山顶上有一块势如天外飞来的椭圆形巨石,长十三四米,厚三四米,由下面两三块石头将其托起,形成了一个石室。石室里有天然的石床石凳,可坐可卧;巨石的一角悬空甚多,似乎摇摇欲坠,人居其下.感到随时都会有倾覆的危险,留之可惧,去之不舍。这就是此山因以得名的石棚。石棚上镌有明代海州知州王同所书“高行清风”四个大字,乃是颂扬盛名与此山同存的石曼卿的。在石棚西南不远处,耸立着一块大招头崖,向阳背风,前临一片较为平坦的芳草地。游人休憩此间,而对翠屏般的南山,便会产生溶入青绿色彩之间超凡出世的感觉。传说当年石曼卿常在这里读书弹琴,饮酒宴乐,故后人于石壁间镌刻了“石曼卿读书处”六个擘窠大字,深入石骨,古朴可爱。此外还有两首纪念石曼卿的七绝。从这些摩崖石刻可以看出,海州人民对石曼卿是十分景仰的,把他在海州为官数年,视为地方上的荣耀。 |
|
加吉鱼,是海州湾的名贵经济鱼类,属鳃科,学名真鲷。鱼群多活动于前三岛一带。加吉鱼是肉食性鱼,肉质最美,嫩似豆腐,味鲜胜仔鸡,头尤鲜美,越嚼越香。民间素有“加吉头,马鲛居,鳓鱼肚皮唇唇嘴”之说。加吉鱼又因身形优美,色彩吉庆,常被人们捧上喜宴席。 |
|
- n.: Haizhou District
- lat.: Hi Châu
|
|
海州 |
|
辽宁 | 阜新 | 地理 | 石刻 | 岩画 | 连云港市 | 古城遗址 | 宋代 | 孔望山 | 古道 | 金代 | 文物保护单位 | 江苏省 | 行政村 | 更多结果... |
|
|
阜新海州区站前小学 | 阜新市海州区新华小学 | 阜新市海州区铁路小学 | 海州区(阜新) | 阜新市海州区品品偿偿饭店 | 阜新市海州区人民医院 | 连云港市海州区卫生防疫站 | 阜新市海州区卫生防疫站 | 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医院 | 阜新市海州区卫生工作者协会街心路诊所 | 阜新市海州区和平街道经纬饭店 | 阜新市海州区东梁街道东新饭店 | 连云港市海州区幸南川味饭店 | 连云港市海州区文教局成人教育办公室 | 阜新市海州区东风针织加工厂 | 阜新市海州区河北第二服装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