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 [显示全部] : 中国 >福建 >福州 > 连江县
显示地图
目录
概况 Lianjiang County
  邮编:350500 代码:350122 区号:0591
  拼音:Lián Jiāng Xiàn 英译:Lianjiang County
  
    连江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福州市东北部,东临台湾海峡,西与晋安区接壤,南与马尾区相连,北与罗源交界。地理坐标为北纬26°03′-26°27′,东经119°17′-120°31′。总面积1190.7平方千米(含马祖列岛23.5平方千米)。总人口为613354人(2007年末,不含马祖列岛),其中城镇人口128298人。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
  
    全县辖16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凤城镇、敖江镇、东岱镇、琯头镇、晓澳镇、东湖镇、丹阳镇、长龙镇、透堡镇、马鼻镇、官坂镇、筱埕镇、黄岐镇、苔菉镇、浦口镇、坑园镇、潘度乡、江南乡、蓼沿乡、安凯乡、下宫乡、小沧畲族乡、马祖乡。县政府驻凤城镇,距福州市55千米。
  
    地处海滨丘陵地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岸线长209.4千米,有82个岛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9℃,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左右。沿海罗源湾、定海湾、黄岐湾为福建省天然深水港。沈海高速公路、104国道以及建设中的温福铁路纵贯南北,敖江横贯东西。浦口、魁岐宋代古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有青芝百洞山等。
概况
  连江古称温麻。三国时代,孙吴为巩固东南海防,派将弁在连江修造船只,设温麻船屯,温麻之名亦自此始。隋大业三年(607年)并入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从闽县拆出重置温麻县,其年改名连江并沿用至今。天宝元年(742年),县治从伏沙迁移今址,“北枕东祭,南瞰鳌江”,城域形似展翅南飞的凤凰,故名凤城。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计18年)属闽侯专区,二次(计16年)属福安(宁德)专区,1983年7月1日第二次归属福州市辖区至今。现全县辖16个镇、6个乡、266个行政村(居),人口62万。
  连江地处福建东南沿海,闽江口北岸,东与台湾、马祖一衣带水,西傍省会福州,为历代军事、交通之要地。境内自然条件优越、山海资源丰富,可谓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连江县旅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4.2万人,有30多万人常年旅居海外,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距马祖最近处仅8000米,对台(马)贸易十分活跃,特别是与马祖列岛的民间亲情往来频繁,连江县已成为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前沿和闽台经贸合作的“黄金口岸”,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
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国务院首批沿海开放县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连江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人才、政策优势,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举全县之力,聚八方之财,进一步加快经济建设发展步伐,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取得长足进展,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等称号。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70.8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6.08亿元,财政总收入2.68亿元,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和经济“实力”十强县。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7.0亿元,增长11.0%;工业总产值91.61亿元,增长3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0.04亿元,增长48.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28亿元,增长5.1%;财政总收入(含基金收入)14.23亿元,增长102.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05亿元,增长62.1%;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2.19亿元,增长19.9%;实际利用外资3876万美元,增长3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6亿元,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5731元,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95元,增长14.4%。
  工业经济。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实施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专业园区招商。全年共签约内外资项目61项,合同投资总额达56亿元,已批27项,总投资达35亿元。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3家,增加规模工业产值23.42亿元,增幅位居福州市首位。初步形成了电力能源、船舶修造、钢铁铸造、食品加工、鞋类塑胶、机电制造等规模较大、优势明显的工业产业集群。加大企业扶持力度,组建福建联鑫担保公司,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引导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累计投资3.4亿元,实施重点工业技改项目6项,引导富佳机电、旭隆食品等5家企业开展自主开发和产学研工作。天工动力、瑞邦金属等4家企业评为省高新技术企业;百洋公司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
  农业经济。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兑现粮食直补、涉农油价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等政策。筹集资金3.14亿元支持“三农”工作。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种植业畜牧业稳步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继续推进,21家企业获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玉华山种兔场通过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百洋公司获省品牌农业金奖。远洋捕捞和高优化水产养殖继续拓展,建设浮筏式消波堤,拓展了养殖海域新空间,新增养殖海域133.33公顷。加快引进水产精深加工项目,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全县共有水产加工企业96家,其中上千万元企业12家。全年水产品总量60.25万吨,水产品加工量29.30万吨,增长12.9%。开展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和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沿海防护林国债建设项目全面完成。5个村162户700人受益于造福搬迁工程,全年共新增转移富余劳动力9131人。
  第三产业。抓好旅游线路开发推介,深度开发青芝山风情游、黄岐滨海游两条线路;创意推出中国十大魅力乡村一日游等线路;制作发行了首张旅游风景明信片。大力发展物流业,充分利用可门港开发开放和江南火车站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永盛物流、信达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继续推进冠海等海运企业与可门电厂等企业对接,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壮大。加强对台贸易工作,成立对台贸易专营公司,完善对台码头、验货中心等设施,推进对台小额贸易。注重城区商业网点建设和商业资源培植,加快发展城区服务业,逐步形成了多个人流、物流相对聚集的特色商业区。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了47家连锁化“农家店”,农村市场进一步繁荣发展。
  城乡建设。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修编完善了城区建设规划和主要路段控制性详规。实施路网建设,高标准建设或改造13条城区道路,并实现了主要路段管网入地,推进城区扩张。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实施莲湖及城市水体改造工程,修复重建城区主要排水排污管道5千米,建成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江滨公园、莲湖公路一期和县标环岛。环城区亮灯工程基本完成。稳妥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新区建设,全年共开工建设房地产45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优秀住宅小区和精品建筑。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初级水利化县通过省级达标验收;推广农村卫生公厕和户用沼气池建设;如期建成20个乡镇客运站;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化72.6千米;新建15个建制村饮水工程;建成投运3个垃圾焚烧炉和6座垃圾转运站。
  社会事业。“6·18”科技成果项目对接35项,3家企业获评省农村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加大教育投入,新改扩建中小学校校舍3.24万平方米;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杂费全免政策;出台边远地区教师补贴政策;“双高普九”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注重挖掘连江区域文化,成功举办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和梅洋梅花文化节,畲族山歌等5个项目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连江县智障运动员在世界特奥会上取得了2金1银的佳绩。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工程,加快县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建设,改善城乡医疗条件。加强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全面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任务。加强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盘整搬迁县委党校、卫生监督所等单位,筹建五大中心,完善配套设施。关心弱势群体生活,成立县慈善总会,实行困难企业、军转人员生活补助制度,提高了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力推行农村、城镇困难家庭医疗补助制度,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协调解决自收自支人员和企业职工医保问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被评为省级“平安县”。
  中国水产大县
  连江县海域辽阔,海岸线长209公里,有大小岛域82个,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2.7倍。
  大官坂贝类养殖场
  全县22个乡镇中渔业乡镇13个,从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1/3。连江县有着丰富的海产资源,海洋鱼类有500多种,其中经济鱼类有100多种。境内著名的“三湾三口”(黄岐湾、罗源湾、定海湾,闽江口、敖江口、可门口)是福建省重要的水产生产区,先后被列为福建省“现代渔业示范区”,“海洋开发试验区”,中科院海洋所的“贝藻类养殖试验区”,实现科学养殖规模化、海水捕捞远洋化、精深加工系列化。2000年水产品总量为57.9万吨,连续22年居福建省首位,全国县级第二位。
  中国水产食品加工业的摇篮
  2000年连江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获得“中国(福州)食品工业园”冠名权。园区已实现“三通一平”达千亩,37家内外资食品企业入驻园区,并初具规模,带动连江县海洋经济发展。
  水产加工
  同时,企业利用外资的嫁接,科学技术的开发,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升华,目前,全县拥有水产加工企业153家,其中百胜海味厂、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被列入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水产品年加工量17万吨,产值达14亿元,水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形成冷冻保鲜、料理食品、即食食品、保健食品、罐头食品、饲料加工等多层次水产加工产品体系,主要产品有海带结、海带卷、鱼丸、鱼面、单冻鳗片、章鱼球、虾仁、虾皮等几十种加工产品,其中海带产量占全国销量2/3,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美国、日本、南韩、台湾等。
  投资兴业的百年福地
  近年来,连江举全县之力,聚八方之财,投资10多亿元使基础设施由制约型向适应型乃至超前型转变。
  莲荷路
  港口建设步伐加快,开发建设了官头3000吨对台贸易码头、黄岐千吨级码头和下宫500吨客货码头,可门港和粗芦岛深港码头也正在抓紧前期准备工作。全县海运总吨位达21.4万吨,拥有运力居全省第一的乡镇海运企业,共同构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通信齐全
  全县程控电话容量达7万多门,移动电讯覆盖全县,可实现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
  水电充裕
  福建省第六大江——敖江从园区中间依城而过,淡水充足,地热资源丰富,目前日供热水能力为6000吨,是全省第二个“温泉县城”。电力除省网直供外还拥有山仔、塘坂等水电厂,总装机容量6.8万千瓦,跨入全国100个装机万千瓦县行列。城区“三纵四横”主干路网基本形成,市政设施建设逐步配套,城市雏形可见,被评为省二级文明县城。
  政策保障
  解放思想、营造宽松的投资软环境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除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优惠政策外,该县还成立了投资服务项目中心,并制立实施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水产加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建立和实行投资项目审报代办制,进一步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对外商投资基础上实行会审制、限时制、代理制、检查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规定》等文件,并在地方税收留成、土地规费、水、电等方面做最大的让利优惠,使该县投资环境更趋于明朗和宽松。
  旅游业发展极具潜力
  连江县山清水秀,山海兼具的自然景观和古今争辉的人文景观,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主体。境内有名山16座,古物遗迹3处,古刹157座,奇峰、怪岩、幽洞、名潭100多处,名家摩岩石刻和历史碑记150多处。
  含光塔
  主要景点有:敖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青芝山百洞山、闽江口“五虎守门”和“双龟锁口”、定海湾古沉船文物、长门古炮台以及宋朝理学家朱熹遗墨、明朝学者陈第墓、民国国府主席林森藏骨塔等名胜古迹,闻名遐迩,黄岐半岛战备时期遗留下的众多军事设施神秘诱人,独具魅力。目前,我县已开发三个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一是以省级风景名胜区青芝山为主轴的闽江口旅游线路,展示沿江、山川风貌;二是以黄岐半岛为依托的滨海旅游线,体现海滨风光、海鲜风味和台马特色;三是以贵安温泉高尔夫球场和山仔库区为重点的西部旅游线,突出温泉疗养、体育旅游和畲族风情,旅游将成为我县跨世纪的新兴产业。
行政区划
  镇∶ 马鼻镇 | 丹阳镇 | 东岱镇 | 东湖镇 | 官坂镇 | 敖江镇 | 浦口镇| 透堡镇 | 黄岐镇 | 晓沃镇 | 筱埕镇 | 琯头镇 | 坑园镇 | 苔箓镇 | 长龙镇
  乡∶ 潘渡乡 | 蓼沿乡 | 下宫乡 | 江南乡 | 马祖乡(即台湾省连江县,未实际控制)|安凯乡
  民族乡∶ 小沧畲族乡
交通便捷
  城区距福州马尾港35公里、福州市区45公里、福州长乐国际机场57公里、拟建中福温铁路连江站3KM,104国道和沈海高速公路贯穿境内。福州火车站及各个区县的客运站都有开往连江方向的班车。
历史沿革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拆侯官县温麻船屯地置温麻县,属晋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原丰县,开皇十二年(592年)改名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温麻旧地复置温麻县,同年以城域大江前横,盈盈如束改名连江。历属丰州、泉州、建安郡、建州、福州、长乐郡、长乐府、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闽海道。天宝元年(742)县治由伏沙(今白沙)移今址。
    1949年8月16日解放后,仍设县。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改属福安专区,1959年复属闽侯专区,1962年属福州市。1963年属闽侯专区,1970年属福安专区(1971年福安专区改称宁德地区),1983年划归福州市。
  
    宋时分为永福、南永福、东宁善、西宁善、太平、闻名、五贤7乡。元代并为永福、五贤、宁善、太平、闻名5乡,另划4都。明清仍沿其旧。民国初沿清制,后划为19个区。民国21年(1932年)划为8个区,民国24年并为3个区,民国30年划为35个乡镇,民国35年并为丹阳、东澳、琯头、筱定、黄苔5镇和朱蓼、小沧、潘溪、所南、官塘、浦洋、鳌江、荷崇范、镜山、象厦、竿西、荻壶、西洋、竿塘14乡。
    1949年划为敖江、丹阳、东澳、琯头、筱定、黄苔6镇和荷山、浦洋、镜山、荻壶、潘溪、小沧、朱蓼、所南、象厦、官塘、竿塘、西洋12乡,后又并为8个区,31个乡(镇),其中马祖乡尚待统一。1958年实行公社化,1961年划为14个公社,1983年划为18个公社。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各公社分别改为乡(镇),并增设东岱乡,共设 6个镇12个乡和1个畲族乡。后又相继增设透堡、下官、江南3个乡,并陆续将9个乡改镇。
    1997年,连江县面积1168.1平方千米,人口60万,辖14镇7乡,县政府驻凤城镇。
    2000年,撤销坑园乡,设立坑园镇。2000年底,连江县辖16镇6乡1民族乡:凤城镇、浦口镇、晓澳镇、琯头镇、丹阳镇、黄岐镇、东岱镇、敖江镇、东湖镇、马鼻镇、透堡镇、筱埕镇、苔菉镇、官坂镇、长龙镇、坑园镇、潘渡乡、蓼沿乡、下宫乡、安凯乡、江南乡、马祖乡、小沧畲族乡,设25个居委会、 242个行政村。面积1168平方千米,人口61.75万人。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99962人,其中:凤城镇 59534人、敖江镇 34954人、东岱镇 31745人、琯头镇 66550人、晓澳镇 35634人、东湖镇 15318人、丹阳镇 26745人、长龙镇 11964人、透堡镇 18106人、马鼻镇 37791人、官坂镇 27586人、筱埕镇 26899人、黄岐镇 24130人、苔菉镇 27301人、浦口镇 34070人、坑园镇 20957人、潘渡乡 17129人、江南乡 24921人、蓼沿乡 26212人、安凯乡 16538人、下宫乡 12243人、小沧畲族乡 3635人;马祖乡(无数据)
  
  2003年,连江县辖16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凤城镇、浦口镇、晓澳镇、琯头镇、丹阳镇、黄岐镇、东岱镇、敖江镇、东湖镇、马鼻镇、透堡镇、筱埕镇、苔菉镇、官坂镇、长龙镇、坑园镇、潘渡乡、蓼沿乡、下宫乡、安凯乡、江南乡、马祖乡、小沧畲族乡。2003年末,户籍人口61.3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63万人。
    2004年,全县辖22个乡镇,268个村(居),总人口62万。
英文解释
  1. n.:  Lianjiang County
近义词
连江
相关词
地名福建省福州市乡镇
包含词
连江县医院连江县图书馆连江县文化馆
连江县博物馆连江县档案馆连江县中医院
连江县启明中学福建省连江县人连江县卫生防疫站
连江县职工疗养院连江县妇幼保健院连江县特殊教育学校
连江县南湖太极道观连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连江县中医院第三门诊部
连江县中医院第二门诊部连江县竹器工艺漆筷厂福建省连江县官头工艺厂
连江县建设局培训中心福建省连江县皮肤病防治院连江县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连江县皮肤病防治院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福建省连江县华丰针织服装厂
福建省连江县中医院第四门诊部连江县凤城镇石料工艺制品厂连江县潘渡乡贵安村温泉饭店
福建省连江县敖江鞋帽服装厂
分类详情
张开敖江镇张开透堡镇张开苔菉镇张开潘渡乡张开苔录镇
张开凤城镇张开丹阳镇张开东湖镇张开江南乡张开下宫乡
张开小沧畲族乡张开马祖乡张开官头镇张开小沧乡张开长龙镇
张开东岱镇张开琯头镇张开晓澳镇张开马鼻镇张开官坂镇
张开筱埕镇张开黄岐镇张开浦口镇张开蓼沿乡张开安凯乡
张开坑园镇张开晓沃镇潘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