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詩歌與音樂之美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更多乐曲
 
不是不想词曲模范生词曲
凝望词曲许美静歌曲伴奏 许美静词曲
明月千里寄相思 徐小凤词曲飞鱼词曲
身边词曲把爱放在心里词曲
爱在黑夜词曲原来你也唱过我的歌 今声缘词曲
身边 安可 感謝感謝你词曲has it词曲
风雨中的朋友词曲爱都爱了词曲
蒙古人 腾格尔词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作品第三十五词曲
阿修罗词曲你的名字词曲
恩情词曲我是个需要很多爱的人词曲

 
  唐德宗貞元六年(790)以後至九世紀中葉,安西和涼州邊地盡入吐蕃手中,“絲綢之路”嚮西一段也為吐蕃所占。張籍在涼州詞中表達了他對邊事的憂憤。
  
    詩一開始就寫邊塞城鎮荒涼蕭瑟的氣氛:“邊城暮雨雁飛低。”黃昏時分,邊城陰雨連綿,雁兒在陰沉沉的暮雨天中低飛,而不是在晴朗的天空中高高飛翔,這給人以一種沉重的壓抑感,象徵中唐西北邊境並不安寧。詩人抓着鴻雁低飛這一景象下筆,含義深邃,意在言外。遠景寫得陰沉抑鬱。近景則相反,富有朝氣:
  
    “蘆筍初生漸欲齊。”
  
    河邊蘆葦發芽似筍,抽枝吐葉,爭着嚮上生長。近景的色彩鮮明,情調昂揚,和遠景的幽深低沉剛好形成強烈的對照。以上兩句所寫一抑一揚,一暗一明的景色,互相襯托,相得益彰。蘆筍的蓬勃生機給邊境帶來春色,荒漠的大地上
  
    也看到人的活動了:
  
    “無數鈴聲遙過磧。”
  
    看!一列長長的駱駝隊遠遠地走過沙漠,頸上的懸鈴不斷搖動,發出響亮悅耳的聲音,給人以安謐的感覺。詩人以訴之聽覺的鈴聲讓人産生視覺的駱駝隊形象,從而觸發起一種神往的感情,這樣便把聽覺、視覺和意覺彼此溝通起來,寫得異常巧妙,極富創新精神。這就是美學上所說的“通感”手法。但聯繫下面一句,這種感情便起了突變。
  
    無數鈴聲意味着很多的駱駝商隊。如今它們走嚮遙遠的沙漠,究竟通嚮哪裏去呢?詩人不由懷念起往日“平時安西萬裏疆”絲綢之路上和平繁榮的情景。“應馱白練到安西。”在這“蘆筍初生漸欲齊”的溫暖季節裏,本應是運載絲綢的商隊“萬裏嚮安西”的最好時候呀!言外之意是說,現在的安西都護府轄境為吐蕃控製,“絲綢之路”早已閉塞阻隔,駱駝商隊再不能到達安西了。句首一“應”字,凝聚了多麽辛酸而沉痛的感情!
  
    這首《涼州詞》用濃厚的色彩描繪西北邊塞風光,它宛如一幅風景油畫,遠近景的結構,層次分明,明暗的對比強烈。畫面上的空間遼遠,沙漠廣阔,中心展現着一列在緩緩行進的駱駝商隊,詩的思想感情就通過這一駱駝隊的行動方向,集中表現出來,從而收到以一當十、以少勝多,寓虛於實的藝術效果。
  
    (何國治)
後頁  [1] [2] [3] ... [304] 305 [306]  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