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歌与音乐之美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
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
溪上路。
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
一杯谁举。
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
昨夜龙湫风雨。
门前石浪掀舞。
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
依约处。
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
神交心许。
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更多乐曲
 
烟雨斜阳词曲绣金匾词曲
绣荷包词曲不死传说词曲
传说词曲传说词曲
传说词曲后现代词曲
传说 草原之子词曲爱情转移词曲
不然你要我怎么样词曲但愿人长久词曲
listen to my heart词曲夜风里的玫瑰词曲
杀手词曲小河淌水词曲
小河淌水词曲小河淌水词曲
小河淌水词曲小河淌水词曲

 
  辛词中不乏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公元1186年,他写了《水龙吟·题雨岩》,词前小序说:“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这首词 已经把洞内的景色作了淋离尽致的描绘,但写完后意犹未尽,他看到雨岩洞前有一块怪石,引起了他另一番冥思遐想,接着又写了这首《山鬼谣》。
  
    与前代山水诗人不同的是,辛弃疾的山水词不仅是单纯地摹拟自然,更重要的是他富于想象,赋予大自然以人格,同时又兼有磅礴的气势,本词就是一例。
  
    “问何年、此山来此?”首句以设问开篇。这个问题是任何人也无法回答的,所以下句说“西风落日无语”。“看眉似是羲皇上”两句是对石头形态的假想与命名。“溪上,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红尘”,泛指俗世及热闹繁华之地。这两句大意说,在这溪边山野,离开繁华的尘世,古今并没有区别。在这环境荒僻,几乎与尘世隔绝的地方,词人心旷神怡,欣喜无限,于是便开怀畅饮。“一杯谁举”以下描写词人醉态朦胧中的神态与举动。“君”,指巨石。词人带着酒意,笑着去喊那巨石与他同饮,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应,因此说“崔嵬未起”,最终的结果便是“山鸟覆杯去。”这里写词人面对巨石独酌,醉后与那形似“山鬼”的巨石对话,巨石不应,山间的飞鸟却撞翻了酒杯……形象生动,栩栩传神。
  
    过片之后,用“须记取”领起,叙写风雨中雨岩一带壮观的景象。场面奇特宏伟,令人惊魄。“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龙湫”,是浙江温州雁荡山有名的大瀑布,岩即在其附近。龙湫一带风雨大作,“石浪掀舞”形象地描绘出山石与洪水搀杂,波涛汹涌澎湃的壮观场面。“四更山鬼吹灯啸”两句,写“山鬼”呼啸,声音凄厉,吹灭了灯火,乃至“惊倒世间儿女”。本来,吹灭灯火的是风,发出呼啸声音的也是风。风与山石相搏击,再加上暴雨肆虐,声如鬼哭狼嚎,词人说,那声音由“山鬼”发出,这样就把静止的巨石写活了,而且赋予人格,为下文作了铺垫。“吹”字和“啸”字与前句的“掀”字相呼应,如画龙点睛,把“山鬼”写得生动活跃。
  
    “依然处,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这三句直接用拟人手法,写“山鬼”与词人对话,向他道辛苦。因为上文已赋予“山鬼”生命,这样写读者丝毫也不会感到突兀。
  
    结尾四句,更进一层。作者说,他与“山鬼”已是“神交心许”,并且准备携带它驾着“鸾风”,挥鞭登上“万里”旅程,那“山鬼”还要“送我远游赋”。分明是一块巨石,只是它“状甚怪”,在词人的笔,竟成了有血有肉、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丰满形象,稼轩想象力之丰富,艺术再造力之强,由此约略可见。
  
    辛弃疾毕竟是一代巨匠,词家魁首,虽是咏物词,也与众不同,较之那些单纯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远胜一筹,更何况全词运笔从容自然,挥酒自如,不失其豪放风格。(王方俊)
后页  [1] [2] 3 [4] ... [304] [305] [306]  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