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詩歌與音樂之美
自吳興刺史府與五縣令捨,無得與東堂爭廣麗者。 去年僕來,見其突兀出翳薈間,而菌生梁上,鼠走戶內,東西兩便室,蛛網黏塵,蒙絡窗戶。 守捨者雲:前大夫憂民勞苦,眠飯於簿書獄訟間。 是堂也,蓋無有大夫履聲,姑以為田廩耳。 又縣圃有屋二十餘間,傾撓於蒿艾中,鴟嘯其上,狐吟其下,磨鐮淬斧,以十夫日往夷之,纔可入。 欲以居人,則有覆壓之患。 取以為薪,則又可憐。 試擇其螻蟻之餘,加以斧斤,乃能為亭二,為庵、為齋、為樓各一,雖卑隘僅可容膝,然清泉修竹,便有遠韻。 又伐惡木十許根,而好山不約自至矣。 乃以生遠名樓、畫舫名齋、潛玉名庵、寒秀、陽春名亭、花名塢、蝶名徑。 而疊石為漁磯,編竹為鶴巢,皆在北池上。 獨陽春西窗得山最多,又有酴醿一架。 僕頃少時喜筆硯淺事,徒能誦古人紙上語,未嘗與天下史師遊,以故邑人甚愚其令,不以寄枉直。 雖有疾苦,曾不以告也。 庭院蕭然,鳥雀相呼,僕乃得飽食晏眠,無所用心於東堂之上。 戲作長短句一首,托其聲於驀山溪雲。 東堂先曉,簾挂扶桑暖。 畫舫寄江湖,倚小樓、心隨望遠。 水邊竹畔,石瘦蘚花寒,秀陰遮,潛玉夢,鶴下漁磯晚。
藏花小塢,蝶徑深深見。 彩筆賦陽春,看藻思、飄飄雲半。 煙拖山翠,和月冷西窗,玻璃盞,蒲萄酒,旋落酴醿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