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詩歌與音樂之美


咫尺愁風雨, 匡廬不可登。
衹疑雲霧窟, 猶有六朝僧。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更多乐曲
 
不是不想词曲模范生词曲
凝望词曲许美静歌曲伴奏 许美静词曲
明月千里寄相思 徐小凤词曲飞鱼词曲
身边词曲把爱放在心里词曲
爱在黑夜词曲原来你也唱过我的歌 今声缘词曲
身边 安可 感謝感謝你词曲has it词曲
风雨中的朋友词曲爱都爱了词曲
蒙古人 腾格尔词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作品第三十五词曲
阿修罗词曲你的名字词曲
恩情词曲我是个需要很多爱的人词曲

 
  此詩以“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作為開頭,隨手將題目中“江行”的意思鑲嵌在內,但沒有明說,衹是從另一角度隱隱化出,用的是“暗起”的寫作手法。
  
    “咫”是八寸。“咫尺”,形容距離極近。“匡廬”即指廬山。近在咫尺,本是極易登臨,說“不可登”,是什麽原因呢?這是江行遇雨所致,船至廬山腳下,卻為風雨所阻,不能登山。“不可登”三字寫出了使人發愁的“風雨”之勢,“愁”字則透出了詩人不能領略名山風光的懊惱之情。“不可登”,不僅表示了地勢的由下而上,而且,也描摹了江舟與山崖之間隔水仰望的空間關係。詩人僅僅用了十個字,即道出當時當地的特定場景,下筆非常簡巧。
  
    一般說來,描寫高山流水的詩歌,作者多從寫形或繪色方面去馳騁彩筆;此詩卻另闢蹊徑,以引人入勝的想象開拓了詩的意境:“衹疑雲霧窟,猶有六朝僧”。廬山為南朝佛教勝地,當時山中多名僧大師寄跡其間。這些往事陳跡,成了詩人聯想的紐帶。仰望高峰峻嶺,雲霧繚繞,這一副奇幻莫測的景象,不能不使詩人浮想翩翩:那匡廬深處,煙霞洞窟,也許仍有六朝高僧在隱身棲息吧。此種跡近幻化、亦真亦妄的浪漫情趣,更增添了匡廬的神奇色彩。廬山令人神往的美景很多,詩人卻“衹疑”佛窟高僧,可見情緻的高遠和詩思的飄渺了。
  
    第三句中的“疑”字用得極好,寫出了山色因雲雨籠罩而給人的或隱或現的感覺,從而使讀者産生意境“高古”的聯想。“衹疑”和“猶有”之間,一開一闔,在虛幻的想象中滲入似乎真實的判斷,更顯得情趣盎然。
  
    本詩以疑似的想象,再現了詩人內心的高遠情緻。寫法上,似用了國畫中的“滃”寫技法,以淡淡的水墨來渲染煙霧迷蒙的雲水,虛虛實實,將廬山寫得撲朔迷離,從而取代了正面寫山的有形筆墨,確可視為山水詩中別具神情的一首佳作。
  
    (陶慕淵)
後頁  [1] [2] [3] ... [304] 305 [306]  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