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詩歌與音樂之美


愁雲淡淡雨瀟瀟。
暮暮復朝朝。
別來應是,眉峰翠減,腕玉香銷。


小軒獨坐相思處,情緒好無聊。
一叢萱草,幾竿修竹,數葉芭蕉。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更多乐曲
 
冲动词曲i honestly love you词曲
乱了感觉词曲那年夏天 六个月后词曲
请不要在别人的肩上哭泣词曲走过1999词曲
春之歌词曲相思如麻词曲
我是你的罗密欧词曲掌声响起来 凤飞飞词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去2000词曲不一定词曲
脱掉 大电影拔鸽毛词曲我有一个梦词曲
连续剧 谁说也不信它 乙未豪客传奇词曲大宅门词曲
铁塔凌云词曲梅花三弄中国十大名曲之洞箫词曲
对望 韩文版 林志颖词曲自言自语词曲

 
  這是一首寫思人念遠,孤寂無聊的小詞。起兩句十二個字,連用四疊字:雲淡淡,知是疏雲;雨瀟瀟,應是小雨,如李清照《蝶戀花》詞:“瀟瀟微雨聞孤館”,而非“風雨瀟瀟”(《詩·鄭風·風雨》的“暴疾”(朱熹《詩集傳》)的急風驟雨。淡雲無語,細雨有聲,這淅淅瀝瀝的聲音,暮暮朝朝一直傳入人的耳畔,怎能不使人生愁,故開篇的一個字即雲“愁”。疊字的連用,又加強了烘托氣氛,渲染環境,狀物抒情的作用,“別來應是”,語氣十分肯定。由於是知己,心心相印,我既為你生愁,你對我必然如此。“眉峰”,源於“(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西京雜記》)。後言女子眉之美好。康伯可《滿庭芳》“梳妝懶,脂輕粉薄,約略淡眉峰。”又,眉峰猶眉山。韓偓《生查子》詞:“綉被擁嬌寒,眉山正愁絶”。“翠減”,是因為古代女子用黛畫眉,黛色青黑。歐陽修《踏莎行》:“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腕玉”即玉腕的倒置。秦觀《滿庭芳》:“玉腕不勝金鬥”。三四兩句總寫人的無心打扮,懶於梳理。古雲:“女為悅己者容”。《詩·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西廂記》裏的崔鶯鶯說得最明白:“有甚麽心情將花兒、靨兒打扮的嬌嬌滴滴的媚。”這是男方設想對方“別來應是”如此,由於“心已馳神到彼”,故“詩從對面來”。柳永的“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八聲甘州》)便是。
  
    下片專從自己方面來敘相思。軒“小”而“獨”,即使欲排遣愁也不可能,臥不安席,食不甘味,直逼出一句“情緒好無聊”。這句淺白直率,卻是一句大老實話。同是周邦彥的“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風流子》);“拚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解連環》);這些寫刻骨相思的率直語言,張炎認為“一為情所役,則失其雅正之者”,“所謂成澆風也”(《詞源·雜論》)。況周頤持截然相反的態度,他說:“此等語愈樸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靈肺腑中流出,不妨說盡而愈無盡”(《蕙風詞話》捲二)。後說為是。對“情緒好無聊”亦應作如是觀,因為它表現了“至真之情”,雖“說盡而愈無盡”。結三句用筆瀟灑,語淡味濃。萱草別名很多,通常又稱鹿蔥、忘憂、宜男、川草花、金針花等等。嵇康寫進他的《養生論》:“合歡蠲憤,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詩經》叫它諼草。《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傳》:“諼草令人忘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除重複上面的話,並引李九華《延壽考》雲:“嫩苗為蔬,食之動風,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憂。”然唐宋詩人孟郊、梅堯臣等對“忘憂”都提過質疑。“一叢萱草”的本意是說:相思情切,即得萱草,也不能忘憂,暗含有劉敞(原父)詩意:“種萱不種蘭,自謂可忘憂;緑葉何萋萋,春愁更茫茫”。“兒竿修竹”,取意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詩中的“佳人”有高節的情操,故與“多節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劉禹錫《酬元九侍禦贈壁州鞭長句》)的竹並列。這句贊對方的品德。最後以纏綿不盡的相思作結:“數葉芭蕉。”芭蕉在詩詞中一嚮是愁的象徵。唐人張說《戲草樹》詩:“戲問芭蕉葉,何愁心不開。”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嚮春風各自愁。”李煜《長相思》詞:“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萱草,修竹,芭蕉,或許“小軒獨坐”目之所見,但均有藴意。三句皆綴以數目字,聯繫開頭的四疊字,尤覺意韻悠遠,辭情並茂。顧景芳謂小令應“風情神韻正自悠長,作者須有一唱三嘆之致。淡而豔,淺而深,近而遠,方是勝場”(田同之《西圃詞說》)。求之於此詞,信然。(艾治平)
後頁  [1] [2] [3] ... [304] [305]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