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詩歌與音樂之美


一點殘紅欲盡時。
乍涼秋氣滿屏幃。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寶瑟,撥金猊。
那時同唱鷓鴣詞。
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更多乐曲
 
男朋友 兰红词曲痛哭词曲
樱花变奏曲词曲回眸 姜育恒词曲
爸爸的汽水词曲you are my sunshine 范晓萱 云舒词曲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词曲对不起谢谢你词曲
罗百吉 你的拥抱词曲相约月圆时节词曲
月光下的凤尾竹词曲踩三轮车卖菜的老阿伯 陈庆祥词曲
生来孤独词曲爱不怕让你知道词曲
依赖 By www bitrings词曲Carcrashes词曲
不要说走就走词曲百分之百女孩词曲
臭男人 恶魔在身边词曲情义无价词曲

 
  這首詞寫秋夜雨中懷念情人。上闋開頭兩句寫室內環境,接着寫室外環境。殘燈如豆,梧桐秋雨,喚起客子的離愁。下闋開頭三句轉憶當年兩人一起調瑟撫琴,同唱新麯,互為知己的愉悅。今夜“風雨西樓”,孤寂一人,今昔對比更覺凄孤。
  【賞析2】
  孫競稱周紫芝的竹坡詞“清麗婉麯”。這首《鷓鴣天》可以安得上這個評語。詞中以今昔對比、悲喜交雜、委婉麯折而又纏綿含蓄的手法寫雨夜懷人的別情。上片首兩句寫室內一燈熒熒,燈油將盡而燈光轉為暗紅,雖說是乍涼天氣未寒時,但那凄清的氣氛已充溢在畫屏幃幕之間。這裏從詞人的視覺轉到身上的感覺,將夜深、燈暗而又清冷的秋夜景況渲染托出。
  
    “梧桐”二句,寫出詞人的聽覺,點出“三更秋雨”這個特定環境;此係化用溫庭筠《更漏子》下片詞意:“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詞直接寫雨聲,間接寫人,本詞亦復如此。這秋夜無寐所感受到的別離之悲,以雨滴梧桐的音響來暗示,能使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感受更富感染力量。所謂“葉葉聲聲是別離”,與歐陽修的“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玉樓春》)異麯同工,都是藉情感對聲音的反應表達由此構成的心理影響。那“空階滴到明”和“葉葉聲聲是別離”,同樣都是為了更深入地刻繪出別離所帶來的悲苦心情。
  
    換頭“調寶瑟”三句展開回憶,猶記當年兩人相對而坐,伊人輕輕調弄弦索,自己則撥動着金猊爐中的香灰。兩人低聲唱起那首鷓鴣詞,樂聲悅耳,歌聲賞心;這恐怕是聚首期間最難忘的一幕了。聯繫着這段美妙往事的紐帶是這支鷓鴣詞,仍然是音響,不過這是回憶中的歌聲和樂麯聲,並非現實中的秋雨聲。下片回憶中的歡樂之音與上片離別後的凄涼雨聲,構成昔歡今悲的鮮明對照,真是裊裊餘音衹能引起悠悠長恨了。
  
    結末“如今”兩句,是使詞意轉折而又深化的着力之筆。“如今”兩字,由“那時”折回眼前。那時同唱小調,如今卻獨居西樓,唯聞風聲蕭蕭,雨聲滴滴;“不聽清歌也淚垂”,以未定語氣呼應上片末句,顯示了詞人心頭的波濤起伏;自從別離以後,經常聞歌而引起懷人的傷感,記憶中的美妙歌聲無時不縈回耳際,而在今夜那風雨凄凄、“萬葉千聲皆是恨”的情況下,即使不聽清歌也就足以使人淚下而不能自止了。這裏轉折詞意,也是為深化詞意,暗示出從麯終人不見、聞歌倍懷人到不聽清歌亦傷神的內心感情變化,以懸念方式道出對伊人的情之深,思之切。
  
    周紫芝在另一首《鷓鴣天》詞的小序裏指出:“予少時酷喜小晏詞,故其所作,時有似其體製者。”我們可以拿晏幾道的《鷓鴣天》來作一比較:“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顔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上片寫昔年相逢於豪筵之前,下片敘別後思念。末兩句先直說今夜重逢,本為久別再見,應該十分歡欣,衹因以往失望次數太多,反而相對而不敢相信。一個“恐”字,轉折詞意,把驚喜懷疑的神情表現無遺,不僅道出相逢前相思之苦,而且通過疑真為夢,反映了目前的相逢之樂更是不同尋常。這種寫法是直說而仍有轉折,有感情起伏。
  
  兩者相比,本詞所采用的手法,如昔與今、喜與悲、正面說與反面說等等手法,做到委婉麯折而又含蓄深沉,確乎從小晏詞變化而來。特別是末尾兩句,以“如今”作為“昔與今、喜與悲”的轉折詞,以否定語氣點出別離之苦,再相見之難,較直說更易引人深思。(潘君昭)
後頁  [1] [2] [3] ... [290]291[292] ... [304] [305] [306]  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