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詩歌與音樂之美


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
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
拜新月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更多乐曲
 
不要告别词曲戴佩妮访谈 戴佩妮词曲
圆月亮词曲吴克群 missing you词曲
lay your love词曲我一见你就笑词曲
24 hrs词曲无言感激词曲
闭上眼默念3遍 Call My Name词曲林志颖 黎明破晓前词曲
纯挚年代黄金精选集 范晓萱词曲呐喊词曲
每天想你一遍词曲舍得词曲
快点来爱我词曲浪花词曲
出站词曲冬雨词曲
洗牌词曲越来越不懂 Close To词曲

 
  古詩中往往有些短章,言少情多,含蓄不盡。詩人駕馭文字,舉重若輕,而形往神留,藝術造詣極深。李端的《拜新月》即其一例。
  
    唐代拜月的風俗流行,不僅宮廷及貴族間有,民間也有。這首描寫拜月的小詩,清新秀美,類樂府民歌。詩中既未明標人物身份,就詩論詩,也無須非查明所指不可。以詩中情感與細節論,宮廷可,民間也無不可。
  
    開簾一句,揣摩語氣,開簾前似未有拜月之意,然開簾一見新月,即便於階前隨地而拜,如此不拘形式,可知其長期以來積有許多心事,許多言語,無可訴說之人,無奈而托之明月。以此無奈之情,正見其拜月之誠,因誠,固也無須興師動衆講究什麽拜月儀式。“即便”二字,於虛處傳神,為語氣、神態、感情之轉折處,自是欣賞全詩的關鍵所在:一以見人物的急切神態,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細語”二字,維妙維肖地狀出少女嬌嫩含羞的神態。少女內心隱秘,本不欲人聞,故於無人處,以細聲細語出之,詩人亦不聞也。其實,少女內心隱秘,非愁怨即祈望,直書反失之淺露。現衹傳其含情低訴,衹傳其心緒悠遠,詩情更醇,韻味更濃。庭院無人,臨風拜月,其虔誠之心,其真純之情,其可憐惜之態,令人神往。即其於凜冽寒風之中,發此內心隱秘之喃喃細語,已置讀者於似聞不聞、似解不解之間,而以隱約不清之細語,配以風中飄動之羅帶,似純屬客觀描寫,不涉及人物內心,但人物內心之思緒蕩漾,卻從羅帶中斷續飄出,使人情思縈繞,如月下花影,拂之不去。後兩句嘔心吐血,刻意描繪,而筆鋒落處,卻又輕如蝶翅。
  
    表面看,似即寫作者之所見所聞,又全用素描手法,衹以綫條勾勒輪廓:隱秘處仍歸隱秘,細節處衹寫細節。通過嫻美的動作、輕柔的細語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誠純真的高尚情感躍然紙上,沁人肌髓。這正是詩人高超藝術功力所在。
  
    (孫藝秋)
後頁  [1] [2] [3] ... [221]222[223] ... [304] [305] [306]  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