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詩歌與音樂之美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更多乐曲
 
高山流水词曲凤求凰词曲
广陵散词曲离骚词曲
梅花三弄词曲平沙落雁词曲
阳关三叠词曲渔樵问答词曲
醉美酒词曲紫竹调词曲
妆台秋思词曲中秋月词曲
战台风词曲云庆词曲
岳飞词曲月儿高词曲
怨红词曲雨打芭蕉词曲
渔舟唱晚词曲映山红词曲

 
  這首詩,詩人用精警的語言,揭露了中唐以後世風日下的情形。世俗社會“友誼寶塔”完全建築在黃金的基地上,沒有黃金這塊奠基石,馬上就會垮臺。黃金成為衡量世人結交的砝碼:這邊黃金不多,那邊交情跟着不深。兩者恰好構成正比例。詩的開頭兩句就是揭露出金錢對人情世態的“污染”。
  
    詩題中的長安壁主人,是典型的市儈人物。作為大唐帝國京都的長安,是中外交通的樞紐和對外貿易中心,“絲綢之路”的集散地。中唐以來,工商業,尤其是商業特別興盛。在繁榮熱鬧的長安東西兩市場裏,麕集着形形色色的商品和各種奇珍異寶。黃金作為商品流通的手段,在這花花世界裏神通廣大。而長安又是全國政治中心,隨着朝政的腐敗,趨炎附勢,鑽營逐利的現象更為突出。所以,在封建社會裏,出現長安壁主人這類人物是並不奇怪的。
  
    詩的後兩句:“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形象地勾畫出長安壁主人虛情假意的笑臉和冷漠無情的心。別看他口頭上暫時相許(“然諾”),衹不過是表面上的敷衍應酬,根本談不上什麽友誼,他的心,象路人般冷淡。“悠悠”兩字,形容“行路心”,看似平淡,實很傳神,刻畫世情,入木三分。
  
    文學是社會的一畫鏡子。這首詩,反映了中唐社會世態人情的一個側面。
  
    (何國治)
後頁  [1] [2] [3] ... [5]6[7] ... [304] [305] [306]  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