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詩歌與音樂之美


南國本瀟灑。
六代浸豪奢。
臺城遊冶。
襞箋能賦屬宮娃。
雲觀登臨清夏。
璧月留連長夜。
吟醉送年華。
回首飛鴛瓦。
卻羨井中蛙。


訪烏衣,成白社。
不容車。
舊時王謝。
堂前雙燕過誰傢。
樓外河橫鬥挂。
淮上潮平霜下。
檣影落寒沙。
商女篷窗罅。
猶唱後庭花。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更多乐曲
 
冲动词曲i honestly love you词曲
乱了感觉词曲那年夏天 六个月后词曲
请不要在别人的肩上哭泣词曲走过1999词曲
春之歌词曲相思如麻词曲
我是你的罗密欧词曲掌声响起来 凤飞飞词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去2000词曲不一定词曲
脱掉 大电影拔鸽毛词曲我有一个梦词曲
连续剧 谁说也不信它 乙未豪客传奇词曲大宅门词曲
铁塔凌云词曲梅花三弄中国十大名曲之洞箫词曲
对望 韩文版 林志颖词曲自言自语词曲

 
  這是一首金陵懷古之作。臺城,原是東吳後苑城。晉成帝鹹和年間改建作新宮,遂成為宮城。宋、齊、梁、陳皆以此為宮。晉宋年間謂朝廷禁省為臺,故稱禁城曰臺城。故址在今南京市雞鳴山南。
  
  開首兩句,地而言南國,時而言六代,縱橫時空,高屋建瓴,起筆壯闊。句中“瀟灑”二字,常被詩人們用來寫秋景的神韻。如杜甫《玉華宮》詩云:“萬籟真笙竽,秋色正瀟灑。”宋孫浩然《離燕亭》雲:“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嚮秋瀟灑。”這裏,一二句是說南國風景疏爽秀麗,而偏安金陵的六代君王一個比一個更豪華奢侈。“六代浸豪奢”濫觴於劉禹錫《臺城》詩句,“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而且賀詞融含了劉禹錫兩句詩的全部詩意。“結綺”、“臨春”是陳後主所建的兩座宮中樓閣,而陳後主是著名的亡國之君,是六代君王中最荒淫奢侈的一位。這樣,“六代浸豪奢”一句,不僅統攝全篇,而且自然巧妙地逗起下文,歷數陳後主的劣跡。
  
  陳後主荒淫無度,不理朝政,終日與嬪妃佞臣聚宴取樂。據《南史·陳本紀》記載,後宮“美貌麗服巧態以從者千餘人,常使張貴妃,孔貴人等八人夾坐,江總,孔範等十人預宴,號曰‘狎客’。先令八婦人襞(襞,折迭。)采箋,製五言詩,十客一時繼和,遲則罰酒。”“襞箋能賦屬宮娃”一語說的便是此事。“雲觀登臨清夏”是說夏日登臨齊雲觀消夏避暑,雲觀即指陳後主所建的齊雲觀。陳後主君臣嬪妃酬唱的詩中有“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之句,句中的“璧月”,一者指月圓如璧,再者指張麗華等寵姬的花容月貌。“璧月留連長夜,吟醉送年華。”正是說陳後主沉溺於酒色之中,流連忘返。“臺城遊冶”五句,作者敘述描摹了幾個具體場景:賦詩取樂,夏日登高,長夜酒色;這便形象地寫出了陳後主於酒色之中送走年華的“臺城遊冶”生活。
  
  上片結處“回首飛鴛瓦,卻羨井中蛙”兩句寫了陳朝的滅亡。鴛瓦指建築上的瓦片,因其有仰有俯,稱為鴛鴦瓦。杜甫曾有《往在》詩云:“中宵焚九廟,雲漢為之紅。解瓦飛十裏,穗帷紛曾空。”賀鑄在此以“飛鴛瓦”形象地寫出了陳宮殿被焚燒,陳王朝被滅亡的命運。亡國後的陳後主,下場是可悲可氣又具有諷刺意味的。破城時,陳後主躲在一口井中,隋軍把他用繩子拉上來時,覺得他人很重,等拉出井口才知與他一起被拉上來的還有張麗華、孔貴嬪二人。其荒淫無恥,其不可救藥以至於此,令人觸目驚心。古寓言中以井中蛙寫領地狹小,目光短淺,此處賀鑄以“卻羨井中蛙”寫陳後主走投無路,連作井中蛙也不可得的悲慘結局。其實這樣寫也非賀鑄獨創,他是直用了杜牧《臺城麯》中的詩句,“誰憐容足地,卻羨井中蛙”。此處作者把“井中蛙”與“飛鴛瓦”對用,更顯得自然渾成。
  
  下片着重寫滄桑巨變、興亡之感。烏衣,即烏衣巷,地處秦淮河畔。東晉時這裏是王導、謝安等豪門大族聚居的地方。白社,地名,在河南省洛陽縣東。晉代高士董京常宿於白社,破衣遮體,乞討度日。在此,白社指貧苦人聚居的地方。往日的豪門大戶,今日成了貧窮白社,街巷狹隘,不容車馬。接下去的“舊時王謝,堂前雙燕過誰傢?”語出劉禹錫《烏衣巷》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傢。”賀詞將劉詩的客觀描述變為醒目的反詰句,讓人感到別緻,讓人感到深沉,讓人感到了作者面對滄桑巨變時內心深處的萬傾波濤。
  
  “樓外”三句是寫景。銀河橫斜,北斗懸挂,秦淮河上,潮平霜下,月光把船桅的影子投射在岸邊的沙地上。星辰、月光、白霜、寒沙,這一切織就了一個凄迷、冷寂的秦淮夜景圖。是誰說過,物象的冷寂正顯示了人物內心深處的冷寂。真的是這樣。六朝更替消亡的命運,宋王朝與之相仿佛的國勢,這一切都使作者感到不寒而慄。此處的景物描寫,不是遊離於外的為景物而景物,它是人物內心世界的外現。結尾兩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王安石《桂枝香》詞也曾雲:“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麯。”《後庭花》即陳後主所作的《玉樹後庭花》,歷來被人們看作亡國之音。賀詞雲:“商女篷窗罅,猶唱《後庭花》”。從船篷的窗戶縫隙裏仍然傳出了《後庭花》樂麯聲。賀鑄的感慨與杜牧和王安石是相通的。
  
  賀鑄的藝術手法是多樣而純熟的,他尤其善於點化前人的詩句,而且用得渾然天成,與自己的詩句有機地融為一體,人們常常被他銜接上的圓潤自然所折服。這首詞便是一個很集中的例子。(趙木蘭)
後頁  [1] [2] [3] ... [304] [305]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