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詩歌與音樂之美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杜甫(唐)
鶢鶋至魯門,不識鐘鼓饗。孔翠望赤霄,愁思雕籠養。 滎陽冠衆儒,早聞名公賞。地崇士大夫,況乃氣精爽。 天然生知姿,學立遊夏上。神農極闕漏,黃石愧師長。 藥纂西極名,兵流指諸掌。貫穿無遺恨,薈蕞何技癢。 圭臬星經奧,蟲篆丹青廣。子云窺未遍,方朔諧太枉。 神翰顧不一,體變鐘兼兩。文傳天下口,大字猶在榜。 昔獻書畫圖,新詩亦俱往。滄洲動玉陛,宣鶴誤一響。 三絶自禦題,四方尤所仰。嗜酒益疏放,彈琴視天壤。 形骸實土木,親近唯幾杖。未曾寄官曹,突兀倚書幌。 晚就芸香閣,鬍塵昏坱莽。反覆歸聖朝,點染無滌蕩。 老蒙臺州掾,泛泛浙江槳。覆穿四明雪,饑拾楢溪橡。 空聞紫芝歌,不見杏壇丈。天長眺東南,秋色餘魍魎。 別離慘至今,斑白徒懷曩。春深秦山秀,葉墜清渭朗。 劇談王侯門,野稅林下鞅。操紙終夕酣,時物集遐想。 詞場竟疏闊,平昔濫吹奬。百年見存歿,牢落吾安放。 蕭條阮鹹在,出處同世網。他日訪江樓,含凄述飄蕩。
|
|
|
|
|
明朝此麯稱《落雁平沙》。麯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盤旋顧盼的情景。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麯,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藉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平沙落雁:古琴麯,最早刊於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問世以來,刊載的譜集達五十多種,有多種流派傳譜,僅1962年出版的《古琴麯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傢的演奏譜,關於此麯的作者,有唐代陳立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麯意,各種琴譜的解題不一。《古音正宗》中說此麯:“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裏,天際飛鳴。藉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通體節奏凡三起三落。初彈似鴻雁來賓,極雲霄之縹緲,序雁行以和鳴,倏隱倏顯,若往若來。其欲落也,回環顧盼,空際盤旋;其將落也。息聲斜掠,繞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應,三五成群,飛鳴宿食,得所適情:子母隨而雌雄讓,亦能品焉。”這段解題對雁性的描寫極其深刻生動。全麯委婉流暢,雋永清新。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麯,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藉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又別名<雁落平沙>,好象和平湖秋雁本為同宗同麯,沒有考證。
《平沙落雁》:古琴麯,最早刊於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問世以來,刊載的譜集達五十多種,有多種流派傳譜,僅1962年出版的《古琴麯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傢的演奏譜,關於此麯的作者,有唐代陳立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麯意,各種琴譜的解題不一。《古音正宗》中說此麯:“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裏,天際飛鳴。藉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通體節奏凡三起三落。初彈似鴻雁來賓,極雲霄之縹緲,序雁行以和鳴,倏隱倏顯,若往若來。其欲落也,回環顧盼,空際盤旋;其將落也。息聲斜掠,繞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應,三五成群,飛鳴宿食,得所適情:子母隨而雌雄讓,亦能品焉。”這段解題對雁性的描寫極其深刻生動。全麯委婉流暢,雋永清新。
(藝術中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