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登陸
EN
搜索
感受詩歌與音樂之美
送侯郎中任新定二首
李频(晚唐)
為郎非白頭,作牧授滄洲。江界乘潮入,山川值勝遊。
暑氣隨轉扇,涼月傍開樓。便欲歸田裏,拋官逐隱侯。
罷郎東出守,半路得浮舟。大旆行當夏,桐江到未秋。
雲閑分島寺,濤靜見沙鷗。誰伴臨清景,吟詩上郡樓。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
更多乐曲
高山流水
词曲
凤求凰
词曲
广陵散
词曲
离骚
词曲
梅花三弄
词曲
平沙落雁
词曲
阳关三叠
词曲
渔樵问答
词曲
醉美酒
词曲
紫竹调
词曲
妆台秋思
词曲
中秋月
词曲
战台风
词曲
云庆
词曲
岳飞
词曲
月儿高
词曲
怨红
词曲
雨打芭蕉
词曲
渔舟唱晚
词曲
映山红
词曲
《離騷》古琴麯,晚唐陳康士根據屈原同名抒情長詩而作。麯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原麯為九段,後人衍為十八段。此麯抒發了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慘遭姦讒後的憂鬱和苦悶,以及思鄉愛國的崇高感情。
由管平湖定拍、定節奏並演奏的《離騷》,具有古樸蒼勁、深沉含蓄的風格。第二段在低音區出現的音調,凄涼而壓抑;它與第三段表現憤慨的音調交替變化出現,並不斷加入新的音調,使人感到悲愁交加,層層麯折。第七段一掃沉悶的氣氛,豪放自若,有不為天地所纍之慨”,表達了屈原勇於追求真理的精神。
全麯隨情緒的起伏變化,采用了商、羽、宮、角調式交替的手法,使情調得到鮮明、生動的體現。《琴學初津》在《離騷》後記中,以“始則抑鬱,繼則豪爽”的評語,比較準確地概括了此麯的情操和格調。
(藝術中國)
後頁
[1]
[2]
[3]
...
[5]
6
[7]
...
[304]
[305]
[306]
前頁
登陸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