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殿嘗聞金口言,詞臣官職是神仙。 三年偶忝西垣職,緻身似得文章力。 感激思酬聖主恩,危言所以難緘默。 出入金門與玉堂,屢因狂直拜封章。 禦戎救旱無上策,言詞不足動君王。 改官出職歸郎署,粉闈正秩慚叨據。 仍命淮陽頒詔條,元正不得與趨朝。 中書捨人捧寶策,加美微稱尊帝堯。 大明殿裏上壽酒,翰林學士先群寮。 獨有淮陽知郡吏,為麯郡符蒙藉紫。 閤門引謝正衙辭,撰日忽忽辦行李。 都門柳色早春天,繁臺寺中排祖筵。 離杯滿勸不惜醉,醉別上馬魂黯然。 客心易感須如是,回思故國三千裏。 子云相如俱蜀人,我今五十君青春。 春秋鼎盛正清貴,我年漸似下坡輪。 下車猶未逾期月,官捨初經禁煙節。 殘陽乍聽吹角聲,臺榭梨花簇香雪。 獨酌不難何所為,孤懷無緒懷己知。 十八學士相念否,應笑骨凡格且卑。 地仙敢言謫仙宦,海槎卻有上天時。 陳州去京地不遠,莫惜音書來慰勉。 若得工夫可作歌,歌中言語不厭多。 畢三情旨頗似我,嚮二宋四及李大。 請與副閣王捨人,呈似此歌希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