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詩歌與音樂之美


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鐘曉憶西峰。
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鬆。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更多乐曲
 
烟雨斜阳词曲绣金匾词曲
绣荷包词曲不死传说词曲
传说词曲传说词曲
传说词曲后现代词曲
传说 草原之子词曲爱情转移词曲
不然你要我怎么样词曲但愿人长久词曲
listen to my heart词曲夜风里的玫瑰词曲
杀手词曲小河淌水词曲
小河淌水词曲小河淌水词曲
小河淌水词曲小河淌水词曲

 
  住一師是一個僧人。“遠公”即東晉廬山東林寺高僧惠遠(一作慧遠),是淨土宗的初祖。詩中用“遠公”來代稱住一師,可見住一師絶非平庸之輩,亦見詩人仰慕之情。“無事”即“無端”;無端而別,更使人悵恨。鐘曉,即曉鐘,是唐代京城長安清晨的一大特色。唐無名氏《曉聞長樂鐘聲》詩云:“漢苑種聲早,秦郊曙色分。霜凌萬戶徹,風散一城聞。”每天拂曉,宮中和各佛寺的鐘聲一齊長鳴,聲震全城。詩人由帝城的曉鐘,聯想到住一師所在的西峰佛寺的曉鐘,於是自然而然地想起相別經年的友人了。
  
    接着,詩人重現了留存在記憶中最深刻感人的一個場景,含蓄地表達出對往日深摯情誼的追念。“煙爐(一作爐煙)銷盡”,寒燈晦暗,正是拂曉時佛殿的逼真寫照。小童推開出門,衹見皚皚白雪,灑滿蒼翠的鬆枝。這兩句粗看似乎既未寫其人,也未寫其事,然而仔細吟味,卻是其人宛在,其事歷歷在目。清晨的鐘聲,把詩人帶到當年與住一師同在西峰時的情景中去。他們可能曾一處圍爐夜話,暢敘友情;也可能曾一起煮茗吟詩,共賞佳句;也可能曾一道焚香鼓琴,敲枰對弈,……此時,煙爐裏香火已滅,點了一夜的燈燭逐漸暗淡,兩人忘了時間長,忘了天氣寒,待到小童開門一看,啊,白雪鋪天蓋地,真成了一片銀色世界!這西峰鬆雪圖,讓詩人重溫了昔日相聚時的歡樂,飽含着詩人深沉的憶念之情。清人田玉(香泉)評這兩句說:“衹寫所住之境清絶如此,其人益可思矣。相憶之情,言外縹緲。”(《李義山詩集輯評》紀昀引)詩人的構思,確實是很高妙的。
  
    這首詩,境界極美,情緻幽遠。清代田蘭芳稱此詩“不近不遠,得意未可言盡”,紀昀說它“格韻俱高”,都對這首詩極為贊賞。
  
    (王思宇)
後頁  [1] [2] 3 [4] ... [304] [305] [306]  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