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詩歌與音樂之美


蜀主徵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象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鬆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咏怀古迹之四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更多乐曲
 
高山流水词曲凤求凰词曲
广陵散词曲离骚词曲
梅花三弄词曲平沙落雁词曲
阳关三叠词曲渔樵问答词曲
醉美酒词曲紫竹调词曲
妆台秋思词曲中秋月词曲
战台风词曲云庆词曲
岳飞词曲月儿高词曲
怨红词曲雨打芭蕉词曲
渔舟唱晚词曲映山红词曲

 
  (一)
  這首詩是推崇諸葛亮與劉備的君臣關係。作者藉村翁野老對他們的祭祀,烘托其遺跡之流澤。但是對於玉殿的虛無縹緲,鬆杉棲息水鶴,詩人發抒了無限感慨。
  
  (二)
  此詩詠嘆蜀先主劉備,有世事滄桑之感,也有寓有君臣遇合月得之慨。清浦起竜說:”因廟而詠蜀主,悲不祀也。結以武侯伴說,波瀾近便,魚水君臣,歿猶鄰近,由廢斥飄零之人對之,有深感焉。“(《讀杜心解》捲四之三)
  
  首聯從永安宮寫起,追思當年劉備伐吳並駕崩於此的史事。頷聯想象當時這裏的繁華景象,如今已滿目凄涼,衹有空山野寺而已,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感。頸聯繼續描寫古廟的荒涼蕭條。”巢水鶴“似有寓意,與君臣遇合有關,當是反用”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曹操《短歌行》)的句意。死後之廟可”巢水鶴“,生前之禮賢下士亦可想而知也。”走村翁“寫當地百姓還在懷念着這位曾叱詫風雲的一代英主,按照節令而前來祭祀。尾聯的”一體君臣“有雙關意,用兩廟鄰近同受祭祀來暗寓君臣遇合,心心相印的勝事。
  
  劉備以仁德之主而著稱於史,但使他獲得更高聲譽的則是”三顧茅廬“及以後的識賢、禮賢、尊賢、用賢的明智之舉,故他的名字常和諸葛亮的名字連在一起,成為君臣遇合的典範。而這一點正是封建專製制度下的絶大部分士人所夢寐以求的,因為衹有遇到明君才能有機會一展胸襟懷抱,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偉業,這便是劉備深受後人推崇的主要原因。
  
  (畢寶魁)
後頁  [1] [2] [3] ... [5]6[7] ... [304] [305] [306]  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