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Music and Poetry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听筝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更多乐曲
 
只有这么一辈子词曲黑色契约词曲
是雨是泪词曲孙悦 我这个人词曲
为内蒙古喝彩 韩磊 任真 查汗词曲雪花飘 选自"升空高飞"词曲
遇见 钢琴曲词曲每一刻都是崭新的词曲
让爱领舞词曲失恋阵线联盟 热情精选词曲
他和她的故事词曲梅花三弄 朱啸林打击乐词曲
五一夜市的兄弟词曲梦不落词曲
着迷词曲爱我别走词曲
红帆船词曲西湖春词曲
摩登时代词曲很久以后词曲

 
  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上。相传三国时代的周瑜,二十四岁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他精通音乐,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此诗当然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
  此诗重点在后两句,前两句只起衬托作用,此弹筝女子,为博取知音的一顾,故意误拂筝弦,而且时时误拂,可知她在知音人面前,不思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仅审其音,见短则人惊其意。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曲折写出弹筝女子一种邀宠心理,尽管笔墨无多,但传神入妙,余韵不尽。
  周郎,即三国吴将周瑜。瑜精通音律,听人奏曲有误时,总要回头看看演奏者,所以当时人说:“曲有误,周郎顾。”这里的“周郎”指弹筝女子所属意的知音者。
  "听筝"应是听奏筝有感。但从题意看似乎应作"鸣筝"来得有味,来得生动。诗描摹了一位弹筝美女,为博取青睐而故出差错的情态。透视心理状态,洞察入微,描写细腻婉曲,十分传神。
  
  [鉴赏]
  筝是古代一种弹拨乐器,即今称“古筝”。“鸣筝”谓弹奏筝曲。题一作“听筝”,则谓听奏筝有感,就听者立题。从诗意看,以作“鸣筝”为有味。这首小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取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写得婉曲细腻,富有情趣。
  
    前二句写弹筝美人坐在华美的房舍前,拨弄筝弦,优美的乐声从弦轴里传送出来。“柱”是系弦的部件。“金粟”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素手”表明弹筝者是女子。后二句即写鸣筝女故意弹错以博取青睐。“周郎”指三国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将,时称“周郎”。他又精通音乐,听人奏曲有误时,即使喝得半醉,也要转过头去看一看演奏者。所以时谣说:“曲有误,周郎顾。”(见《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这里以“周郎”比喻弹筝女子属意的知音者。“时时”是强调她一再出错,显出故意撩拨的情态,表示注意到她的用心不在献艺博知音,而在其他。
  
    清人徐增分析这诗说:“妇人卖弄身分,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称李端)何故知得恁细。”(《而庵说唐诗》)其见解相当精辟。
  
    此诗的妙处就在于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生活中体现人物心理状态的典型细节,将弹筝女子的微妙心理,一种邀宠之情,曲曲写出,十分传神。诗的写法象速写,似素描,对弹筝女形象的描写是十分成功的。
  
    (倪其心)
Previous  [1] [2] [3] ... [188]189[190] ... [304] [305] [306]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