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诗歌 | 古韵新音 | 散文游记 | 评论鉴赏 Reviews |
|
《王婆三只眼》(3)一样相思 两种风韵
《王婆三只眼》(3)一样相思 两种风韵
——两首乡愁诗歌的赏析比较 *[司马策风 ]
家 书
洛夫
洞庭湖的鱼正肥时
据说你们仍是素食主义者
难怪信里的家书
都一一瘦成了长仿宋体
据说四弟仍旧羁旅在山东
仍排队卖一棵降霜后的白菜
据说大哥的旧棉袍用冰制成
冬至以前就开始用火去烤
化水的时间多么漫长啊
其余的日子
都花在拧干上
而妈妈的那尊含泪的照片
拧了三十多年
而现在
仍旧是湿的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可以说,洛夫和余光中是台湾最有分量的两位大诗人,同时在世界华语诗坛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两人同龄,1928年大陆出生,然后去了台湾。余有“现代古典派”的雅称,洛夫有“诗魔”的绰号,既是同道又是好友,互有诗文唱和。这里将两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赏析,并没有打擂比高下之意,只想以我作为诗歌作者和读者的双重身份,和大家一道来品尝这一道精神美食的不同风味。
乡愁,大约是人类永恒的相思病之一。只要你离开了原居地,与亲友有了一定的时空距离,它就产生了;扩而大之,当你身处异域他乡,有了语言文化道德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等冲突的时候,这时的乡愁就更为复杂,如大海深远浩瀚了。
《家书》原版没有分段,为方便我将它分为三小节。我没有找到具体的写作时间和背景。
洞庭湖一带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为何要说家人是素食主义者呢?大约这是指中国大陆的七十年代,当时正在割资本主义尾巴,自然鱼的尾巴也逃不掉的。信里的字都瘦成了长仿宋体,当然人就瘦得更不象话了。这是一种黑色幽默,是一种魔幻的表现手法。第二节说四弟和大哥的生活状况:排队买白菜,可见当时物质的匮乏;而那棉袍一定是穿了几十年都板结如冰了,根本不暖和,但诗人并不直接说,而是怪异的说用火去烤,又化水拧干等。这又是魔幻的手法。第三节,我想母亲寄给洛夫的照片一定不是掉泪的形象,但很可能神态上有些凄楚和翘盼的愁容。生活的艰辛,为儿孙的担心,特别是一别就是三十年的老二(洛夫),眼看自己年事已高,不知是否还有机会重逢。大陆是七十年代后期才开始改革开放,才陆续有一些海外游子回乡探亲访友。我想,这首诗歌应该写在这不久前。照片当然是不能拧的,但是有了泪,就可以拧了,而且拧了三十年都还是湿的——可见相思的泪水太多。这一个“拧”字表示了“扭曲”与“反抗”,代表了内心的“挣扎”和“艰辛”的历程。这一节,有催人泪下的功效,必定会在读者心中撞响同一频率的乡愁之钟。
余氏的《乡愁》较为明白易懂,但并非浅显无味。
第一节,说自己很小就离乡背井为学业生计而奔忙了。第二节,表现了对妻子的思念。,有船票为证。男人自古一条道——只有奋斗。命运的无情,生存的压力,男人自有同感。第三节,游子多年离乡难归故土,生离死别,有坟墓为证。母亲的养育之恩天高地厚,子女对母亲的思念刻骨铭心,惜有孟郊的《游子吟》,今有余光中的《乡愁》。这节让人难忍泪流。第四节的乡愁扩而大之了,说我身在台湾如漂流在汪洋中的小舟,而“我”,也是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根和精神故园,却在海峡对岸的大陆,在黄河长江的滚滚浪花中,在李白的酒杯里飘香,在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里沉思与挣扎着......
两岸虽然同宗同血同文,但是,因为历史分流和政治歧见,造成了多少骨肉分离,有亲不能聚,有祖不能祭,这又是何等博大精深和沉重的有关民族的国家的和文化的乡愁啊。
洛夫的《家书》用语散文化,以写信的语气,自然亲切,看似平淡无奇,却象未加修饰的璞玉,,要有慧眼才能发现它的价值。它实则又象一块超级海绵包含酸楚的感情。其表现手法用魔幻似的黑色幽默方式,即流泪的事情却用微笑的方式来讲述,这更让人深省和思考。说洛夫的诗歌不好懂也多少有点道理。这主要是因为他用的意象跳跃较大变形大。有人说,读洛夫的诗,不要用太清醒的眼光来看,要带一点醉意就正好与他合拍了。这里的乡愁,有瘦瘦的长仿宋体,白菜,旧棉袍,照片等来具体表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余光中的《乡愁》音韵优美,朗朗上口,每节象古人的绝句,形象生动,感情醇厚深沉,由己及人,由家到国,以小见大,有高度的概括力和很强的精神震撼力。余的每一节有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乡愁,如邮票,船票,坟头,和海峡等,这些形象起到了卤水点豆腐的作用。该诗广为传诵,影响极大,可以说凡知道余光中就不会不知到这首诗歌——自然成了余的代表作。
到此,写成绝句《望月怀乡》有感:
远游思故水,
闻雁怕登楼。
月满潮高涌,
长风万里流。
2004,10 (选自司马策风商报专栏《怪味胡豆》)
2007-09-08 17:09:55 |
博弈 ?2007-09-09 06:04:51?? | |
好文. 評的入木.
碰巧一則新聞. 上個月余光中,司馬中原等詩人作家把台灣的教育部長罵得一文不值.
余光中對成語是情有獨鍾的.
http://news.cctv.com/special/C17274/01/20070903/108117.shtml |
司马策风 ?2007-09-09 21:21:57?? | |
感谢兄台关注阅评和赞扬。感谢你提供的信息。有趣。 |
杨光 ?2007-09-09 21:56:35?? | |
两首各有风味,评论很到位的.
学习 |
司马策风 ?2007-09-11 21:24:59?? | |
感谢阳光兄关注阅评。 |
交友沙龙 Victoria Salon | 加拿大〈游子吟〉网络格律诗歌赛 Classic Poetry Competition in Canada |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 宾至如归 |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 网友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