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文集

巴九公

???中国

?????85?

?????2010-07-29

???教师

???爱好诗词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巴九公的博客

查找巴九公发表的所有帖子

???爱好中华传统文化,愿与爱好传统文化的海内外朋友结缘。
谢谢。

巴九公2012-02-27 04:32:51

“清华简”之造作者大约有两个目的,一、用“出土文物”证明《古文尚书》为伪作,取信于学界。二、在此基础上,构建其中国历史断代工程。

蘭臺出版社2012-01-12 12:58:14

袅袅婷婷豈淡妆,容华本該自然香,丽质用來矜权贵,风雅多半事孔方。。。。。。。。

   哈哈哈哈哈,到此一遊。。。

胡礼忠2010-11-15 05:18:52

拜访老师、颂冬祺!

谈古论今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信口说羊

羊年将过,信口说之。

信口说羊
一、羊年之名,已流行多年,今年忽闻外国人疑问,此是山羊(goat)之年,绵羊(sheep)之年,公羊(ram)之年,母羊(ewe)之年?其实答案很简单:众生平等,天下之羊,尽入彀中,羊年者,一切羊之年也,溥天同乐,皆大欢喜。
二、羊是十二生肖之一,是六畜之一。古人以为,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祭祀大典中之“太牢”、“少牢”都离不开羊。故《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正表现出羊在古代社会之重要性。
羊也是美善吉祥的象征。美、善二字从羊,羑,说文:进善也,也从羊,皆以羊立意。吉祥就是吉羊。正因为它代表美善,也就代表了公正与理性,还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塑造了一尊神羊——獬豸,元杨维桢《神羊赋》引杨孕《异物志》说:“东北之荒,有兽名獬豸,状如羊而一角(按:清人曾钊辑本无“状如羊”三字,杨较曾早三百余年,杨所见如此,当从杨说,清人曾钊书漏记此)。性至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古以任法吏比之。”《宋书·符瑞志中》说:“獬豸知曲直,狱讼平则至。”这一尊神羊就成了执法者的象征,也成了公正执法者的楷模,古代法官戴的帽子就称獬豸冠。
平狱谳乃立国之基石,理政之要务,狱谳平,则官吏不得枉法,奸宄不得横行,民生得以粗安。昔人最畏执法不公、不明、不平。执法不公则欲海兴波,贿赇公行,黑白颠倒,滥用刑杀,民不聊生。执法不明则严不当严,宽不当宽,罪不当罪,刑不当刑,无辜蒙冤受屈,奸宄弹冠相庆。古之法字从水从廌从去,即灋,《说文》云:“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廌即獬豸,能以角触不直者,以嘴咋说谎者。执法不平,则位高者,权重者,多金者,虽犯弥天大罪,而上下关说,八方打点,执法者或畏其权势,或得其好处,则网开一面,吞舟是漏;弱势者则呼冤无处,投诉无门,在五刑之下,受三术(逼、供、信)之虐,虽纤芥之误,甚或清白之身,终煅成大狱,至难逃一死!
二、与羊有关的人不少,今举二人,以见一斑。
家羊需有牧人,在统治者看来,百姓也是羊,也需要牧人,故州郡之官称为牧守。牧羊人中,第一出名的要数苏武,他持节出使匈奴,为匈奴所拘,牧羊于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十九年,不屈不挠,终于全节而归。至今引为忠于国家,忠于职守之楷模。文天祥《正气歌》中即有“在汉苏武节”一句,褒其坚贞不屈!
与羊有关“风流”人物之最,非晋武帝司马炎莫属,其篡魏,平蜀、平吴,除山河社稷,金银重宝,就是宫女馆娃,故其阃内姬侍多得数不胜数,每到晚间,不知到何处消受艳福,便坐上慢悠悠的羊车,羊车停在哪位姬侍门前,便在那里过夜。
所谓上行下效,晋代奢糜之风一发不可收拾,如何曾日食万钱而称无下箸处,石崇修金谷园穷奢极侈,其杀姬侑酒更是草菅人命之恶行,晋室帝王及臣工如此作为,天道好还,晋祚不长,天理昭然。
三、羊在人们眼目中总是温顺的,低调的,但秦末反秦起义军中,楚之上将军宋义就曾明令军中:“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很(狠)如羊”三字,不知从何说起。大约羊有时也很倔强,叫它走,它偏不走,或者,两公羊为争交配权,狠斗不休,驱也驱不离吧,故尔落下很如羊的恶名。另一方面,英国工业革命初期,有所谓“羊吃人”的说法,倒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侵夺农民财产乃至威胁农民生存的写照,与强拆可有一比,可为“很如羊”另类注脚。
四、羊既为六畜之一,古人生活离不开它,尤其从农之初,农牧并存,羊是草食动物,不与人争食,最宜放牧饲养。千字文有句云“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诗》中涉羊诗的确不少,其第一篇涉羊诗,即《诗、召南·羔羊》,录于下:
国风·召南·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此诗三章,章章有羊,但羊不过是配角,是工具,用以烘托自公退食之召南大夫。《毛传》曰:“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南朝周兴嗣《千字文》称:“诗赞羔羊”唐孔颖达正义亦称:“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故在位之卿大夫皆居身节俭,行为正直,德如羔羊。”南宋朱熹《诗集传》亦如是观:“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始指斥为“附会无理”。清牟庭《诗切》以为此诗“刺饩廪俭薄也。”近人高亨则释委蛇为虺蛇,故以为“衙门中的官吏都是剥削压迫、凌践残害人民,蟠在人民身上,吸食人民血液以自肥的毒蛇。人民看看到他们穿着羔羊皮遥友妹爬锍隼矗统稣馐赘瑁渎钏恰!
诗无达诂,于此可见。然高之解似过于偏激。委蛇并非就是虺蛇,虺之本义为蜥蜴。古典中,多用委蛇形容曲折蜿蜒,谦和柔顺。如《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蛇蛇),如山如河。”《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传》:“雍容自得之貌。”
高引《庄子·达生》:“食之以委蛇”,复引《释文》:“李云‘大鸟食蛇’。”认为委蛇即是蛇。
即使以委蛇为蛇,但那是《庄子》中所说物事,如何证明《诗》中所述,定是此物?且《诗》中并不以虺、蛇必为大害,如《诗·小雅·鸿雁之什·斯干》:“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以虺以蛇作生女之祥。何害之可称?
从诗中可以看到,南国之大夫穿着不是特别考究,其时羔皮之衣,并非奢侈之物。《论语》记子路言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子路不是巨贾显宦,轻裘与羔皮衣大致相当。《晏子春秋》及刘向《新序》皆有反裘负刍记载:《新序·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负刍者量非达官显宦,公子王孙,而能穿裘衣,可见裘衣是较为普通的衣物。比之丝绸绫罗,逊色许多。下愚在牧区时,见牧羊人无论冬夏,均穿一件羊皮“蓑衣”放羊。可见在农牧并存之区,穿一件裘衣,即使穿一件羔裘,也算不上奢侈。
素丝非色丝,可见其俭。紽为丝之数量单位。或以为五丝为一紽。敝乡旧时,线类物称个、称只、称什、称绞,对于纤维类物资,亦常以一定重量、一定根数、一定支数、一定长度之麻线、棕绳、生丝等纽成麻花卷,或緾成一球、一盘,称之为一紽,放在市场出售。緎亦为量词,丝二十缕为一緎。总有聚束意。可能是将丝打成捆,以便运送或收藏。素丝五紽、五緎、五总可能是召南大夫在公门做事时所得之赏赐、月俸、或年薪。高享称紽为纽,緎为扣,总为扣上纽扣,实在是想当然。诗三章,一章说纽,二章说扣,三章说扣上,不亦太琐?古人衣之连接,用带,或带与钩连用,所谓峨冠博带,所谓衣带渐宽,皆指此。据考证,秦俑始见有纽扣之痕迹,马王堆汉墓出土之丝衣等,皆未用纽扣,西周官吏不可能用纽扣结衣。
退食自公,或自公退食,其意皆是自公廨回家后食,无呼朋引类,招小姐,吃大菜,公款消费之嫌,诗中亦未描写其食炊金馔玉,无骄奢之举,故“委蛇委蛇”自是怡然自得之貌,而非咒骂其如虺如蛇吸血自肥。
然则,诗无达诂,是其是可,非其非亦可,不必强求,方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亨之释,自可成一说。
此诗第一章,古韵在歌部,王力先生拟音为[ai]。第二章古韵在职部,为以k收声之入声韵,拟音为[ək]。第三章古韵在东部,拟音为[ong]。


2015-12-19 18:45:05
引用并回复
古韵新音
散文游记
小说故事
北渡坐看云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