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 |
|
瑞士琉森
瑞士琉森
文/陈润民
马克·吐温笔下忧郁狮子 名品店的表
不止位置接近 做工总考究一种经典
卡贝尔廊桥 水中塔楼 树木城市风光
连每片绿叶洗擦过 看起来都有可能
园拱或坡形屋顶下做窝 那是中世纪
古堡教堂吗?不在罗伊斯河瓢香集市
漫步 湖边鸽子 游人脚下绅士般觅食
不比微黄壁画的多彩 头顶洁白羽毛
阿尔卑斯雪峰靠近点缀?黑亮的水鸟
衬出琉森的清澈 可以不知名,却要活
出风采 芦苇招来对岸现代建筑 忘了
自己有几千年文化 等天鹅水边孵窝
友好望着人 更不敢说 从美食大国来
夕阳不知什么时候 开始绚丽地沉思
草地织着锦缎的地方 黄昏缠绵 还把
满湖潋滟 推到灯光的酒店找人细品
2014,4,24.
2014-09-10 03:42:42 |
chenrunmin ?2014-09-16 03:41:28?? | |
瑞士琉森——岁月的悠长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上古人类历史的文明。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厅、邸宅以及百年老店、长街古巷,比比皆是。市中心本身并不很大,主要景点都散布在步行可及的范围内。卡佩尔桥和八角水塔是琉森的地标,也是最经常出现在瑞士明信片上的建筑物。狮子纪念碑诉述了瑞士的一段历史,是瑞士人忠贞坚毅的象征。 |
chenrunmin ?2014-09-18 15:03:28?? | |
卡贝尔桥——是琉森的重要标志,始建于1333年,是卢塞恩(琉森)的水上城墙。此桥是欧洲最古老的木制廊桥。桥长约为200米,但不是一座直桥,有两个小的转弯。廊桥顶部每隔几米就有一幅彩画,共有110幅,开始绘制于17世纪,每幅画的内容多为卢塞恩的历史风貌和琉森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桥身中间的折弯处建有一石头的八角型水塔,34米高。塔建在水中的礁石上。 |
chenrunmin ?2014-10-02 03:34:32?? | |
狮子纪念碑——是世界最有名的雕像之一,1821年由丹麦雕塑家雕刻在天然岩石上。这头长10米、高3米多的雄狮,痛苦地倒在地上,折断的长矛插在肩头,旁边有一个带有瑞士国徽的盾牌。这座雕像是为了纪念1792年8月10日,为保护巴黎杜乐丽宫 (Tuileries) 中的路易十六家族的安全,全部战死的786名瑞士雇佣兵,雕像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经过。当年,瑞士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男子迫于生计,纷纷到欧洲各国当雇佣兵。瑞士雇佣兵忠于雇主,英勇善战,但荣誉和金钱掩盖不了雇佣兵制度的残酷,这次事件之后,瑞士停止出口雇佣兵,仅留下在梵蒂冈为天主教廷服务的近卫军。由于著名的忠勇,教廷的这支瑞士近卫军一直服务到现在。后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来到卢塞恩,将“濒死的琉森狮子”誉为“世界上最悲壮和最感人的雕像”。 |
山城子 ?2014-10-02 16:04:19?? | |
学习,美丽或魅力的旅游诗! |
chenrunmin ?2014-10-16 23:03:10?? | |
KKL(琉森)文化和艺术中心——这座美轮美奂的现代建筑物依琉森湖而建,功能更是完备之极,能够满足演出、会议、展览和庆典等各种活动的要求。这座建筑是由法国杰出的建筑设计师JeanNouvel设计的,巧妙地把湖水引入了大厅。其中的大型组合式音乐厅是RusselJohnson设计的,有着多达1840张舒适的座位,音响效果极佳,得到了世界首屈一指的指挥家、音乐家和管弦乐队的高度赞赏。每年的琉森音乐(Lucerne Festival)都在此举行。 |
钱晓强 ?2014-10-17 03:49:44?? | |
拜读,非泛泛之作。佩服。 |
chenrunmin ?2014-10-25 00:15:17?? | |
语似珍珠,诗如流云!
罗曼蒂克,美不胜收!
回;诗歌论坛,读书论坛,新浪网,原帖由 柳望河 于 2014-9-11 10:44 发表。
谢谢你的这回帖,谢谢你这诗意的点评。我一直在担心,我的文字功底,能不能,把瑞士琉森的美景,通过诗,转达给读者10分之1。有你的支持,从你的诗句中,那怕有点夸张,看来还强差人意。 问好。远握。
品读润民好诗,优美的笔触,美丽的画面,令人不禁对中西文化产生颇多感想……
回;诗选刊杂志论坛 【诗选天下】,宗小白 发表于 2014-9-11 09:41。
谢谢你的这回帖,谢谢你这赞意的点评。是啊,这里有太多原因,是制度第一,人的因素第一,还是穷造成的第一,一首诗,当然不能说明和解释。不过,一首诗能让人读出美感,对熏陶人,对社会还是有意义的。 问好。远握。 |
白水 ?2014-10-26 17:19:01?? | |
阿尔卑斯雪峰靠近点缀?黑亮的水鸟
衬出琉森的清澈 可以不知名,却要活
出风采 芦苇招来对岸现代建筑 忘了
自己有几千年文化 等天鹅水边孵窝
有趣的描写,问好 |
chenrunmin ?2014-11-05 22:52:24?? | |
没有去过瑞士,很难想象。润民的诗大都吟唱国外的事物,联想丰富,只是读者的共鸣缺乏基础。问好!
回;宇宙风-悦读天下文学论坛-悦读天下文学论坛,儒家之风 发表于 2014-9-11 14:37 。
谢谢你的这回帖,谢谢你的这点评。有不少人,尤其是一些写诗的高手认为;诗是不需要解释和说明的,他们讲得不无道理,一首好诗,自有妙在里面,每个人都能读出不同的味道。
我则更倾向于你的观点,特别是我写的旅游诗,一些名胜景点,不做说明和介绍,普通人和大多数读者,同他们共鸣,的确缺乏基础。
所以我写的这类诗,都会在诗后,附些百度过来的简要。 问好。远握。 |
1[2] Next |
宾至如归 |